:浅说《调心养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7:01:35

  “佛为医王、法为药方、僧为看护、众生如病人”,依于此义,佛法则可以说是广义的医法,佛法是治疗人生疾苦的良方,佛陀不仅是善疗众生身体疾病的大医王,更是擅于对治众生各种心理病症的心理医师。八万四千法门,针对众生八万四千身心之病症。

       一般疾病的产生,往往与人的心理、生理、行为,以及周遭社会的生活环境有关。尤其在这个新时代,许多人好吃美食、吃出病来,有的人工作压力太大、急出病来,有的人心性怯弱、意志消沉、闷出病来;有的人则因为是非太多,气出病来。总之,由于心不能净、气不能和、度不能宏、口不能守、恨不能释、惊恐不能免、忧思不能解、妄想不能除等,于是造成身心的病患。佛教对此也有各种疗治之道,例如:节制饮食、礼佛拜忏、持咒念佛、禅定修行、行香礼拜、数息止观、乐观进取、心宽自在、放下安然等。

    在《医喻经》中,佛陀指出医生应:“知病识药、去病断源”,以及看护病人应注意的事项与病人应奉行之法——“选择适当饮食;按时饮食;亲近医师;不怀愁忧;当起慈心”。在《佛医经》中,佛陀说:『人得病有十因缘。一者久坐不饭。二者食无贷。三者忧愁。四者疲极。五者淫泆。六者嗔恚。七者忍大便。八者忍小便。九者制上风。十者制下风』。

    疾病的产生是由外在或内在的因缘所造成的;经典中指出造成疾病的六种原因『四大不调、饮食不节、坐禅不调、鬼神得便、魔神所扰、恶业所起』。前三种因素引起的病,只要改善饮食,不受病菌感染,即可治愈;后三者则与患者自身的业力相关,必须藉由拜佛礼忏修福,才能减轻病苦。“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在缘起缘灭的世间,生老病死是不可避免的现象。众生的病苦,除了来自身体器官的疾病之外,还包括心理的疾病,也就是贪、瞋、痴等无明。 佛陀的教育则不但含括世间的医理,更重视内心贪、瞋、痴三毒的根除。所谓心病还须心药医,唯有调和生理与心理的健康,才能真正迈向健康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