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板印象的理论与研究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8:13:49

来源:硕士论文网-www.lunwen51.com

  1.引言

  刻板印象这一术语是1922年Lippman在其著作《公众舆论》中提出的,它是指按照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进行社会分类,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普遍认为它与某些特征和行为相联系;从认知理论的角度出发,刻板印象可以定义为“一种涉及知觉者的关于某个人类群体的知识、观念与预期的认知结构”。自刻板印象这一概念提出以来,就引起了社会心理学界广泛而持久的研究兴趣。作为用以解释社会知觉与印象形成过程的重要的操作性构念,刻板印象一直是社会认知领域的研究热点。早期的刻板印象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刻板印象概念的界定,以及对不同群体刻板印象内容的评估。然而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受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刻板印象的研究开始从内容向加工转移,这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作为一种认知结构的刻板印象是如何发生的,它又是如何影响后继的信息加工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知觉和行为的;研究视角也开始逐渐从意识代码的角度演变到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


  2.刻板印象的主要理论模型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刻板印象的理论模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刻板印象的理论解释,刻板印象的表征模型以及刻板印象的功效模型,下面从各模型理论进展的做一概述。

  2.1 刻板印象的理论解释
  刻板印象的理论解释,其研究进展的趋势是由社会认同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到社会环境影响理论。关于刻板印象产生的原因,不同的心理学家有不同的解释,较具代表性的有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近年来又有人对以上两种理论加以整合,提出了社会环境影响理论。
  2.1.1 社会认同理论
  这一理论是由Tajfel和Turner(1979年)提出的,它包括三个中心观点:分类(categorization)、认同(identity)和比较(comparison)(因此又被称为CIC理论)。
  首先是分类,分类不仅帮助我们将众多的人简单化,而且也界定了某类人是怎样的。如果知道了某人属于某个类别,然后就可以推论出许多关于他的信息。同样,通过了解自己所属类别可以更好地发现与自己有关的信息。可见刻板印象是社会分类的直接结果。
  其次是认同,即认同自己属于某个群体。认同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确定自己的身份,即“我们是谁”或“我是谁”,知道自己是某一群体中的成员;另一层含义是指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是相同的,或者其他人是相同的,都具有相同的、固定的印象和行为。
  再次是社会比较,人的意见和能力会通过完成任务的情况表现出来,并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判定。此理论假定人有一种评价自己群体身份的动机,希望从群体身份中获得一种自尊。受到这种自尊需要的驱使相信自己所属的群体比其他群体要好,使得人们将一些积极的品质归于自己以及自己所属的群体,外群体往往被评价的较为消极,从而极易导致刻板印象的形成。
  2.1.2 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从信息加工过程的角度来理解刻板印象。其研究主要从以下两条线路展开,一是较为流行的印象形成的观点;二是把刻板印象视为一种记忆现象,着重探讨影响人的信息的获得、表征和回忆的因素以及这些过程之间的关系。
  (1)印象形成的观点
  印象形成的研究从图式和首因效应来解释刻板印象。
  阿什(1946年)在图式和分类方面的工作首开印象形成研究的先河。他把人们对某类人的印象等同于图式等知识结构。图式是组织好了的认知结构,它可表征不同水平上的知识,可帮助人们获得和改造新的信息以快速地形成对他人的印象。我们往往很容易地根据身体的外表、服装、走路、谈话的方式等对人分类,利用头脑中已有的图示形成关于他人的印象。但当分类错误或过分夸张时会导致刻板印象。
  首因效应是指首次给予人们的信息比其后第二次或第三次给予的信息更决定印象形成。阿什(1946年)在实验中以大学生为被试,其中一半学生被告知“John是聪明的、勤奋的、冲动的、挑剔的、顽固、好嫉妒”,将这些词颠倒顺序呈现给另一半学生,即从嫉妒开始,最后是聪明。结果发现第一组被试(从聪明到嫉妒)比第二组被试对John的评价更积极。此实验表明首次呈现的信息的重要性,以及它是怎样导致刻板印象的。后来卢钦斯等人的第一印象实验也都表明了首次呈现的信息在刻板印象形成中的重要性。
  (2)记忆的观点
  此观点认为,对他人或某个社会群体的印象是以对目标人的记忆为基础的。人的知觉和记忆是有限的,为了减少记忆负担,需要对人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对某类人的预存印象,推论目标人的诸多人格特征。对人的记忆研究中比较盛行的理论是图式观点和网络观点。
  图式的观点认为当人们记忆中具有较强的、组织较好的图式时,就会有选择地注意那些与他们的知觉一致的信息和特征,不一致的信息可能会被作为偶然或意外而被抛弃。或者人们会忘记或丢弃那些对已建立的意象有伤害的观点。由于这种信息加工活动人们的记忆会发生偏差,从而与预存印象一致的信息会不断地构成对他人的记忆,并且可能直接导致刻板印象的形成。与印象形成观点不同,前者强调的是图式的形成,而这里强调的是图式形成之后,与之一致的信息得到较强的记忆,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刻板印象。
  网络观点认为,关于人的信息在记忆中是以命题网络的形式存储的,他人预存的印象与预期一致、不一致和无关的信息会相互连接成一个网络。当遇到不一致信息时,为了获得所有信息间的平衡,一方面,观察者会试图将其解释为意外;另一方面,他还会对不一致信息进行深加工以融合冲突片断,形成一个和谐的印象。而一致信息相互连接在一起并与预期相一致,所以对它不会付出额外的认知努力进行深加工。最后无关信息与加工中心紧密相连,也不会被给予更多的思考。从以上分析说明不一致信息应会被高效地表征到人们的记忆中,具有最高的回忆值;其次是一致信息,而对无关信息记忆效果最差(Leyens等人,1984)网络观点虽然认为观察者对与预期不一致的信息有较好的记忆,但由于他同时把不一致性信息解释为意外,此种信息不会促进预存固定印象的改变,从而有利于刻板印象的形成和稳定不变。
  2.1.3社会环境影响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在解释刻板印象的机制方面都是有一定价值的,前者的着眼点在个体所在的群体,而后者的着眼点在群体中的个体,但是它们都没有说明刻板印象形成的社会原因,于是Leyens等人(1994) 提出一种新的理论——社会环境影响理论对其加以整合。其基本观点是刻板印象的形成直接来自于人们出生、成长和目前与之互动的社会环境。
  一方面此理论吸取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成果,支持分类、认同、图式等的观点,另一方面指出了刻板印象形成的社会原因,认为具体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缺少知识。这种理论假定刻板印象最可能是对某个特定群体缺乏知识或无知的结果。例如,出生在美国北方富裕家庭的白人可能会与居住在南方的非洲美国人接触甚少,只能通过间接的途径了解到一些信息。如果周围环境中的人对非洲美国人存有刻板印象,他们受其影响极有可能重复着与父辈相同的刻板印象。其次是为了简化信息。社会环境影响理论还认为刻板印象是试图简化日常生活中信息加工活动的直接结果。用我们预存的图式去评价和归类人们要比实际去认识他们容易得多。
  通过把个体归入或与某一具有特定特征的群体相联系,可以帮助人们快速的组织和解释人和事。此外,不仅缺乏知识和分类简化可导致刻板印象,而且对个体出生和目前生存的环境的评价中的失败也是导致刻板印象的原因。

  2.2 刻板印象的表征
  刻板印象形成后,在头脑中是如何表征的?研究者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一些表征模型:
  2.2.1原型模型(prototype model)
  原型模型认为刻板印象是通过对群体特质的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原型来表征的。原型是群体的“中心趋向”或是群体成员的一般水准,它实际上是一个最能代表本群体而较少代表外群体的样例,是抽象的特征集合。这种抽象是随着知觉者对群体信息的获得而发展起来的,群体信息可能来自个人的亲身经历,也可能来自家庭、朋友和媒体。原型虽然可能是从包括特定群体样例的情境中抽象出来的,但是它一旦形成后,在记忆中就会与具体的样例分开储存。按照这种观点,一旦将一个目标人归于某一特定的社会群体,这个群体的刻板印象就会被激活,并被运用到对目标人的知觉中。因此,在对人的知觉中,知觉者对某群体成员的刻板印象往往是根据头脑中的该群体的原型而形成的。
  原型模型在刻板印象研究中很受青睐,也较为经济,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中最严重的一点是对群体中心趋向的抽象概括不能表征群体内的变异性。
  2.2.2 样例模型(exemplar model)
  与原型模型不同,样例模型认为群体知识是通过一组记忆痕迹来概括的,每一痕迹表征一个特殊的样例。社会知觉依赖目标激活的样例集合,对任一目标,在印象形成过程中都会激活大量的样例,这些被激活的样例彼此间或与目标不一定属于同一群体,而只是与目标具有许多共同的特征。如一个知觉者形成一个黑人教授的印象,黑人样例和教授样例都被激活,不同类型的样例被激活的比例依赖于他更注意目标的哪方面的特征。如果黑人特征得到特别的注意且比较突出,那么被激活的样例很大比例属于黑人,此人被知觉为刻板性黑人。如果教授的特征较为突出,那么,被激活的样例很大比例与教授有关,这个人被知觉为刻板性教授。样例模型允许同样的特征被储存于多个例子中。尽管样例模型需要一个复合的表征,但表征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
  纯样例模型允许刻板印象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任何时候当遇到一个新的实例时.通过激活特定的群体样例可以重新创造一个新的样例。因此,群体印象是可以不断变化的。但这种模型的缺陷是不够经济。
  2.2.3混合模型(mixed model)
  因为原型模型和纯样例模型的理论和实验的局限性,许多研究者采纳了一种包括抽象信息和样例信息的混合模型(Sherman Klein,1994) ,也就是把把群体的一般特征作为一个整体来编码的原型表征和对群体的特殊个体进行信息编码的样例表征结合起来。
  混合模型还认为,抽象和样例表征可能形成不同条件下社会知识的基础。影响知觉者依靠样例信息还是抽象信息的一个重要变量是知觉者关于目标人的知识量。在开始阶段,对目标人的印象是依靠特定样例的激活,因为这时遇到的样例太少不足以产生有用的抽象知识。然而,随着样例数量的增加,关于目标的抽象表征将成为随后判断的依据(Shemlan Klein,1994)。因此,随着经验的增加,样例的应用减少。关于印象形成和自我知觉的研究支持这种社会知觉的混合模型。

  2.3 刻板印象的功效
  心理学界一致认为,刻板印象实际上是一种“心理功能装置”,具有促进认知加工、节省认知资源的功效。但也存在分歧,一部分研究者把人视为“认知吝啬鬼”,人是为了避免深思熟虑而运用刻板印象的,而另一部分研究者则提出了一个更具建设性的观点,认为人会把运用刻板印象节省下来的认知资源积极地用于其他同时进行的活动。这一分歧表现在不同的理论模型中。
  2.3.1图式过滤器模型
  此模型认为,刻板印象通过充当一个过滤器来易化信息加工活动,它提供了一个具有过滤作用的心理图式,来帮助对一致性信息的理解,同时过滤掉不一致性信息。即,刻板印象对一致性信息存在编码优势。在认知资源缺乏时,这一趋势更加明显。
  基本的过滤器模型有两种变式——“弱过滤器模型”和“强过滤器模型”。“弱过滤器模型”认为,刻板印象起到概念过滤器的作用,它为一致性信息提供“概念流畅性”(concept fluency),促进对一致性信息的理解,而不一致性信息则难以理解。“强过滤器模型”更为极端,它认为刻板印象是一个注意过滤器,它把注意力指向、集中于一致性信息,而完全脱离、忽视不一致性信息。
  2.3.2联想网络模型(associative network model)
  此模型认为,所有的信息都是以“语义网络”的形式被存储在一起的。“语义网络”是由“节点”(node)和“联结”(1ink)构成的,其上端是代表某人或某群体的“目标节点”,下端是代表具体行为的“情景节点”。由于一致性信息容易理解,对它进行加工时只建立“情景节点”与“目标节点”之间的联结,而遇到不一致性信息时,除此之外还要建立“情景节点”与“情景节点”之间的联结,从而对它进行更精细的加工来解决它与预期之间的不同。不一致性信息会比一致性信息得到更充分的加工,但当认知资源缺乏时,人们没有足够的精力解决不一致性信息与预期的分歧。又因刻板印象为一致性信息提供了概念流畅性,此时对一致性信息的加工反而优于对不一致性信息的加工。
  可见,“过滤器模型”和“联想网络模型”都认为,在认知资源缺乏时,对一致性信息存在加工优势,这样与刻板印象一致的信息就会不断地构成人们对他人的记忆,从而使刻板印象变得更加难以改变。然而一个有效的认知系统不仅要加工环境中的不变信息来促进预期的形成,还要加工新异信息来保证行为的灵活性。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又有人提出了刻板印象的“灵活编码模型”。
  2.3.3灵活编码模型
  此模型认为,刻板印象会促进对信息的灵活编码。首先,它认为,在低认知资源条件下,刻板印象会为一致性信息提供概念流畅性,易化对其意义的理解,从而节省下大量认知资源用于不一致性信息的加工。即刻板印象会促使人们把更多的注意力分配给不一致性信息,而不是一致性信息。
  其次,这一模型还认为,一方面,刻板印象会促进对一致性信息的意义的理解,从而不必去仔细地加工其表面知觉特征,这样刻板印象在促进一致性信息概念编码的同时会抑制其知觉编码。另一方面,由于观察者没有相应的图式帮助解释不一致性信息,对其加工主要是材料驱动过程,同时,此时又有更多的注意力被分配给不一致性信息,所以不一致性信息的知觉编码会受到促进。虽然此时有更多的注意力被分配给不一致性信息,但由于不一致性信息与刻板印象相矛盾,将难以抽象出其意义,它的概念编码会受到抑制,即当认知资源缺乏时,刻板印象虽会促进一致性信息的概念编码却会抑制其知觉编码。同时,刻板印象虽会抑制不一致性信息的概念编码却会促进其知觉编码。
  总之,刻板印象功效的“灵活编码模型”认为,刻板印象的功效在于,在低认知资源条件下,它以从不同的维度同时促进对一致性信息和不一致性信息的加工编码。这种灵活编码活动可使观察者在付出同样认知努力的情况下得到最大限度的信息,并且在保持刻板印象的稳定性的同时有利于刻板印象的灵活可变性。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及“社会认知” 概念的提出为刻板印象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以对一系列实验社会心理学议题的研究而构建的社会认知框架下,刻板印象被视为一种认知过程的常规操作来探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社会认知作用的三种隐喻对刻板印象研究的影响。Fiske和Taylor于1984年首次提出的著名隐喻中,将人看作是“认知吝啬鬼”(cognition miser):在评价他人时,人们只做足够的心理工作而很少激发并参加必要心理活动,心理操作总是通过激活知识结构的类别而简化,这是因为:“人们是心理懒鬼,而刻板印象是这个懒鬼的做好的朋友”。之后,在修订过程中,Fiske和Taylor又用“激发的战术家”(motivated tacticians and efficiency experts)代替认知吝啬鬼隐喻认为人是一个利用多种认知策略并基于目标、动机和需要进行策略权衡的完全忙碌的思考着。而效率专家或是一个有效率的心理过程就表明不需要很多的注意资源也能保证它的成功完成,这时,分类成为必须。也就是会说,分类思考是效率专家用于心理节约时的有效工具。此外,Oakes和Turner(1990)在自我类别理论的框架内又提出人是“真理的探求者和意义的制造者”(truth seeker and sense makes)的隐喻:在对人知觉存在困难的加工条件下,人们总会利用分类思考的方法理解社会刺激的意义。


  3.刻板印象的传统研究方法

  衡量刻板印象常常从几个要素入手,最受推崇的是Edewars(1940) 提出的刻板印象的几大要素,即一致性、方向、强度以及刻板印象的质量和内容。对于刻板印象的测量,传统的方法可归结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类。

  3.1直接测量
  刻板印象的实证研究始于1933年Katz和Braly的研究。作为先驱研究,Katz—Braly测验用最明显最基本的测验测量刻板印象。测验中给予被试描述品质的形容词词表之后,要求被试指出符合某一群体特征的形容词,那些以最高频率拣出的形容词即作为该群体刻板印象的定义集。
  Gadener法(1973)是对Katz—Braly测验的改良。它要求被试把群体按照多样的语义差别或者特征类型按等级进行评估,例如,要求被试依据:精明-不精明或团结-不团结的等级评价犹太人,然后计算对每一等级每个群体的被试给出的平均比率,那些高于假定为中间值到统计学上认为很重要的值(通过t检验获得) 之间的比率可以被假定为刻板印象的一部分,而一些有最高的两极分化比率(依据t值) 的特征类型(典型的是10) 被用来定义刻板印象。

  3.2 间接测量
  3.2.1投射测量
  投射测量是指所指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或特征等,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的事物或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投射测量基于McClelland等人(1981)要求被试根据对模糊照片或图画内容的反应自由地编故事,或对抽象的刺激予以描述的研究方法。他们利用对内隐动机的投射测量与对外显动机测量之间的比较得出结论,认为投射和直接测量所评估的对象是不同的。Spangler(1992)在使用元发现方法对成就动机的研究中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认为对成就动机的投射测量要比与之平行的问卷调查测量具有更高的预期效度。
  3.2.2启动测验
  在该研究范式中,先给被试在阈限下呈现跟某社会群体有关的词语或者图片作为启动,然后要求被试对某个体行为(通过图片或者文字呈现)进行评价,启动能够自动激活被试对于该社会群体的刻板印象,并在随后对个体行为的评价中表现出来。Bargh和Pietromonaco运用这种范式对黑人的刻板印象进行了研究。他们给白人被试呈现词语(100ms),其中启动词是跟非裔美国人的刻板印象有关,但是不包含攻击性的内容,控制词是跟刻板印象无关的词汇,将两者分别按1:4和4:1的比例混合,构成低启动和高启动两种条件。组间对照表明,尽管被试主观报告不能知觉词语,但是在随后对于个体的模糊行为进行评价时,高启动组往往认为该个体具有更强的攻击性和敌意。可见“攻击性强”为白人被试对于非裔美国人的刻板印象之一,启动词激活了被试对黑人的刻板印象,导致“攻击性强”的概念被激活,引起被试更强的敌意评价。

  3.2.3词干补笔测验
  该范式一般先给被试进行无关刺激的启动,例如采用不同种族的主试或者是无意识呈现不同种族的面孔等,然后要求被试完成词干补笔测验。在测验中,部分词干(如s_y)即可以是跟刻板印象有关的词(如shy)的词干,也可以是跟刻板印象无关的词(如sky)的词干。通过考察与目标群体相关的启动刺激是否影响到对这些词干的补笔,来判断自动化激活的刻板印象是否存在。例如给被试播放录像带,讲述的是一个女性正在翻阅卡片,卡片上是词干,被试的任务是用首先想到的词汇来完成词干的补笔。结果发现当主试是亚裔时,被试采用了更多的跟亚洲人的刻板印象有关的词汇来完成任务。
  3.2.4系列启动任务
  该范式由Fazio等在1995年引入,该范式先给被试呈现与研究的目标群体相关的启动刺激,随后考察启动刺激对于被试完成目标任务的反应时的影响。启动刺激可以是图片,如黑人的照片和白人的照片,也可以是词汇,如白人名字和黑人名字。其呈现时间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目标任务中呈现的词汇可能是积极词与消极词,也可能是跟相应的刻板印象相关刺激和无关刺激。要求被试评价目标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或者判断字母串是词还是非词,或者朗读出现的词语,或者辨别目标刺激的语义范畴,甚至在stroop任务中报告词语的颜色。总的来说,被试对群体刻板印象的启动,促进了对语义为消极的或者与相应刻板印象有关的目标刺激的反应。
  系列启动任务的实验结果可能有三种模式:(1)激活了对目标群体的整体评价,例如具有“黑人”标签的刺激促进了所有的消极词汇的反应,而不管这个消极词汇是不是跟黑人刻板印象有关;(2)只激活“既跟刻板印象有关又跟群体评价有关”的词汇的反应,例如具有“黑人”标签的刺激只促进跟黑人的刻板印象有关的消极评价词的反应;(3)激活了相应的刻板印象,例如具有“黑人”标签的刺激促进了与黑人刻板印象有关的词汇的反应,不管这个词汇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3.2.5加工分离程序(Process-Dissociation Procedure,PDP)
  加工分离程序最初是由Jaeoby[19]提出的,旨在对意识与无意识加工贡献进行定量分析。Jacoby等人根据实验指导语设计了2类测验。一类是包含测验(inclusion test),要求被试首先考虑用先前学习过的信息来完成测验。另一类是排除测验(exclusion test),要求被试选用首先进入意识但又不能是先前学习过的信息来完成测验。在排除测验中包含这样一种测验逻辑,即无意识加工提高测验成绩而意识加工则起相反作用。加工分离程序的逻辑思想可以用如下方程组表述,其中Pi是包含测验中用学习过的材料来完成测验的概率,Pe是在排除测验中用学习过的材料完成测验的概率,Pc是通过意识加工而完成测验的概率,Pu是通过无意识加工而完成测验的概率。根据Pi,Pe能计算出Pc,Pu。加工分离程序的基本假设前提认为意识与无意识加工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心理过程,即Cov(Pc,Pu)=0。
  在包含测验中Pi=Pc+Pu(1一Pc);在排除测验中Pe=Pu(1一Pc);从(1)和(2)可知Pc:Pi—Pe,Pu=Pe/(1一Pc)。
  刘素珍等在1997年使用加工分离的方法对刻板印象的形成因素进行了研究,实验采用3(字:黄,白,黑)×2(加工方法:概念,数据)×2(测验方法:再认,偏好)混合设计,因变量为旧字符的检出率。结果发现刻板印象可以再分离为意识和无意识两个层次。王沛等[21]也运用加工分离的方法讨论刻板印象与内隐推理效应,实验采用2(加工方法:概念,数据加工)×3(材料:控制句倒板句,反刻板句)×2(测验方法:再认,回忆)的混合设计。结果发现刻板印象启动的内隐推理直接影响到不同句式的记忆,同时发现内隐推理不受意识水平高低以及具体的记忆任务的影响。
  3.2.6 刻板解释偏差(Stereotypic Explanatory Bias,SEB)
  刻板印象解释偏差是人们在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情境中所表现出的解释偏差,它作为测量内隐态度的一种指标,反映了个人对某一社会群体的刻板印象在其信息加工过程中无意识地发生的作用。刻板印象解释偏差的测量产生于社会认知方面的研究,实验具体要求被试完成相关问卷,以检测被试是否存在SEB。问卷由若干句原因填空句子构成,但它们均只向被试呈现前半句,这半句写出的是事件的结果,而后半句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状况填写,即对前半句所描述事件结果进行归因。而研究者则通过计算个体归因后提出解释的数量以及确定解释本身的性质(内/外归因,或则个人/环境归因)来计算出SEB值。
  SEB研究方法把归因作为切入点来研究人的内隐态度来分析他们在态度上是否存在刻板印象,或者他们对社会群体的刻板印象是否对其信息加工过程产生了影响,这使得SEB具备了结合情境、自然激发人的内隐态度的特点。这是使用IAT测验所无法达到的。SEB方法所得的结果,对随后刻板印象影响下的相关行为具有较好的预测性。
  俞海运引使用SEB对内隐性别刻板印象进行了探讨,并对IAT与SEB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SEB方法所得出得结果表现出了比IAT更显著的差异性,而且SEB方法对于被试在今后具体行为上的预测性是IAT与外显测量方法所无法达到的。这些结果说明SEB是一种具备较高生态学效度的测量方法。
  3.2.7 基于反应时的研究方法
  判断潜伏期程序及其技术,基于Donders(1868)、Sternberg(1969)和Posner(1978)的研究贡献,其代表性程序则来自于Bargh(1982)、Devine(1989)、Dovidio和Fazio(1992)、Niedenthal(1992)、Perdue和Gurtman (1990)、Smith (1992)等人的工作。判断潜伏期趋向于表现出实质性的个体间变异,主要应用于比较组间平均测量值的假设检验方面。因此,以潜伏期为基础的间接测量主要应用于比较组间平均测量值的假设检验方面。近年来使用这种方法来评估刻板印象自动化运作中的个体差异多见于Bargh(1992) 、Lepore和Brown(1997) 等人的研究。
  Greenwald(1998) 提出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IAT)是反应时测量方法的最新进展。该方法以其创新性吸引了研究者的极大关注。内隐联想测验在生理上基于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认为信息被储存在一系列按照语义关系分层组织起来的神经联系的结点上,因而可以通过测量两概念在此类神经联系上的距离来测量这两者的联系。
  Greenwald等运用内隐联想测验对黑人-白人种族刻板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人们更易于将白人和好的属性连在一起,而将黑人和坏的属性连在一起,证实了种族刻板印象的存在,并发现种族内隐刻板印象和相应的外显态度测量之间是相对独立的。蔡华俭等运用内隐联想测验对大学生的性别学科刻板印象进行了研究,发现不管大学生的性别和专业如何,都显著地把理工科和男生相连,把人文学科和女生相连。胡志海通过IAT对大学生的职业刻板印象及其以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无论是内隐还是外显的测评,大学生普遍存在着职业刻板印象。


  4.研究展望

  从横向角度,刻板印象是一个社会和历史的范畴,针对不同社会历史背景的本土化的刻板印象研究将有利于解释社会现象,探讨文化差异。目前的刻板印象研究主要集中于种族、性别、年龄等问题,对社会中特殊群体的研究将扩展刻板印象研究的内涵。同时刻板印象的研究思路还可以扩展到其他能够影响行为的信念的研究中。
  从纵向角度,研究刻板印象各种效应的神经机制有助于了解刻板印象的本质,而影响因素,尤其是个体的稳定倾向,以及刻板印象内在作用机制和控制手段的研究仍有待深入,这将有助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对刻板印象进行持久而有效的控制。
  刻板印象在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未来的研究将继续从刻板印象的存在性,影响因素,控制行为和神经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以期一方面将刻板印象的成果应用于解释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也对其形成的机制等进行理论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