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的意识形态底蕴”等6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4:43:42

南振声:中国发展的意识形态底蕴

  中国的发展成就获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但一些西方人士将中国的发展成就与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和制度属性割裂开来,抹杀社会主义信念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谈中国的发展成就是不能离开中国的意识形态的。首先,中国之所以进入社会发展的崭新里程,正是因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中国掀起的空前大讨论,具有十分广泛和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它从思想和意识形态层面展开的全面审视和深刻反思,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扫清了思想障碍,堪称当代社会主义运动思想升华的里程碑。其次,中国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成就都同中国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紧密相连。中国农村的改革是中国改革的突破口。而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就牵涉到对社会主义的基本认识问题: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所有制?公有制有哪些实现形式?如此等等。对这些重大问题的探索进一步把改革从农村推向城市。意识形态创新带来的变革和巨大发展,更突出地体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构建上。第三,中国通过意识形态鼎新,吸收了人类文明关于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国发展提供了强大思想动力。把对中国持续稳定经济增长的高度关注,同对中国意识形态创新的高度关注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正确解读中国的发展之谜。(《文汇报》2011年2月14日)

  玛  雅:中国不可能复制美国模式

  很多人都觉得美国的自由民主具有吸引力,但是另一方面,当对美国的民主经历多了,我们发现,民主即使在他们那里长得好,移植到我们这儿来却不灵,美国的独特性决定了美国模式是不可复制的。很多人对自由民主的想法太过理想化。我们应该尊重民主,但是不能迷信西方民主,不是把西方的大选拿过来就民主了。事实证明,西方选举民主在很多发展中国家都遭到失败。中国应该找寻自己的民主发展道路,发展民主要考虑中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更不能为了实现少数精英的所谓普世价值观,不顾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追求自由民主,一定要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空谈普世价值观,解决不了中国目前的问题。美国独特的发展道路决定了美国模式不适用于中国今天的发展。中国人口众多,十分稠密,人均资源非常有限,发展空间也受到限制,不像美国有广大的中西部和整个世界作为其发展空间。怎么能在有限的资源和空间下,让13亿人有比较体面的生活?怎么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提出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决心进一步改善民生,政策的着力点转到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富裕人民群众,将追求国强民富的发展策略转为追求民富国强的发展策略。为了13亿人民的福祉,中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美国模式不适用于中国,也不适用于其他发展中国家,而中国正在找寻的出路,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却有积极的借鉴作用。我们对外部世界要有一个开放的态度,要学习别人的长处,学习美国的长处,有海纳百川的气概。但是,中国有自己的特色,也应该走自己的路,那就是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探索中国模式,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红旗文稿》2011年第5期)

  毛晓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解决当前社会问题的必然要求

  “十二五”开局之时,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4000美元,面临一个更多深层次矛盾与发展相伴而生的时期。当前,战略机遇不容错失,发展难题必须破解,而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这一切都无从谈起。处于矛盾凸显期,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频频出现,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当、矛盾解决不好,就会损害人民幸福感,破坏发展大局;如果社会动荡了、分裂了,历史机遇就会丧失,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安居乐业就会成为泡影。现在,我国社会问题的核心是群众利益问题,社会矛盾主要是因为利益诉求引起的人民内部矛盾,绝大多数是可以采取经济、法律等手段,通过教育、协商等办法来解决的。直面人民内部矛盾集中凸显的现实,珍惜当前解决社会问题的良好时机和有利条件,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应该对此有高度的使命感、紧迫感和清醒、正确的认识。改革发展中产生的矛盾,要用改革的办法、发展的办法来解决。社会有矛盾有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畏难躲事、被动应付,可怕的是简单粗暴、又捂又堵。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是做群众的工作。在这方面,我们不仅要发挥传统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坚持走群众路线,更应当紧随时代而动,创新思路、方法和机制,积极回应老百姓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诉求,从而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既是顺应人民新期待、解决当前社会问题的必然要求,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选择。(《北京日报》2011年2月25日)

  张志明:科学更是一种精神

  科学是中国近代以来一直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又是一直被误解的问题。有的人并不真正了解科学。他们知道科学研究成果的价值,却不知道科学本身的价值;他们有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的概念,却没有科学的概念。其实,科学更是一种精神。要了解科学的精神,须从了解什么是科学开始。现代科学哲学认为,科学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更是一种社会活动。一种理论即使有错误、面临许多反证,但只要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最能解决问题、最能满足需要的,就可以继续存在,直到更能解决问题、更能满足需要的新理论形态出现为止。这就把科学的发展放在了整个社会文化和具体的历史背景之下,使科学的发展走出了纯粹逻辑和纯粹认识论的狭隘范畴。科学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作为科学主体的人,在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出来。科学哲学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人的科学发现和创造上来。重视科学的人文价值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潮流。从对科学发展史的简要回顾中可以看出,科学除了我们熟知的那些功用外,还体现着一种理念、一种对科学的总体理解。从科学活动中升华出来的精神产物,反映着科学的内在要求,在相当大程度上预示着科学的方向,推动着科学的发展,并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科学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严密论证的求真求实精神,一种严格检验的理性批判精神,一种富有人文情怀的创造创新精神。这种理念和精神凝炼成现代科学的品格,成为人类文明大道上的熊熊火炬,不仅照亮了人类探索自然界的漫漫长路,而且照亮了人类探索自身自由和解放的道路。(《人民日报》2011年2月17日》)

  陈  宪:文化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在现时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是人力资本乃至智力资本,经济增长的创新动力是创意。一方面,智力资本的规模和创意的数量,更多地受到文化要素的制约,智力资本的积累更多地依赖于文化要素和文化产业,而智力资本积累本身的大部分内容就是文化;另一方面,基于智力资本和创意的增长,也会推动文化变革,从而产生二者的共生演进。相对于工业化社会的增长,经济与文化共生演进导致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增长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即主要依赖物质资源投入转变为主要依赖智力资源投入。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其规模扩大迅速,并可能在经济转型发展的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首先,文化产业的范围广泛,具有强大的扩散效应。其次,文化产业的最大特殊性在于,它主要提供精神产品,除了给产品或服务购买者提供娱乐、休闲等直接经济效用外,还具有不同程度的教育效用,从而具有附带的人力资本投资功能。再次,文化产业中除了创意部分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那就是以人文资源为基础的旅游和相关产业开发,这类产业的主要投入是历史形成的人文形象和符号,其边际成本为零,环境成本也为零,它的扩展和整合对增长的效应无疑是很大的。(《解放日报》2011年2月27日)

  张茉楠:全球经济格局的四大趋势

  每次国际金融危机都与世界经济格局变化有内在逻辑关系。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增长格局和发展路径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全球经济格局呈现四大趋势。一是经济增长重心“由西向东”转移。特别是近年来,亚太地区的重要性日益升高。亚太新兴经济体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中国更是在全球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扮演着向全球输出总需求的重要角色,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第一引擎。二是多极博弈格局复杂性加剧。尽管全球经济失衡格局不可持续,但调整的步伐却异常艰难,全球经济失衡深层次矛盾的解决,难以在短期内取得实质性进展,多极博弈格局的复杂性将使世界经济重返平稳增长轨道面临巨大挑战。三是全球经济面临转型阵痛期。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如今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结构调整压力。美国经济结构调整是一个漫长和艰难的过程;发展中国家既要着力扩大内需市场,又要压缩过剩生产能力和争取新兴产业市场空间,调整压力明显加大,从而经历外需停滞不前而内需尚未培育成熟的转型阵痛。四是各国希望靠创新赢得新增长周期。各国都意识到,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将来自于新兴产业,而国与国之间的较量最终取决于创新能力的较量。(《瞭望》2011年第6-7期)
 
 
责任编辑:李泾一
 
 
**********转载请注明来源:求是理论网,原文网址:http://www.qstheory.cn/zxdk/2011/201107/201103/t20110329_744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