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琳娜什么时候去世的:微观鉴定初探 律海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5:59:21
 中国是陶瓷的故乡,从陶演变到瓷,绵延几千年。再加上中国地域广阔,窑口众多,在这几千年的烧制过程中,从业人员数不胜数。瓷器的纹饰、器形、工艺等各方面都会受到那个时代的制约,以及工匠自身年龄、风格、情绪、或一些偶然事件的影响,所以在瑰丽璀璨而又纷繁浩瀚的瓷器的海洋里,局外人或现在人是难以把握的,这是因为历史和现实都不可能允许我们全程、全景式地全知全觉、尽览尽晓,没有谁能够活到上千岁。所以无论是瓷器方面的学者、专家,还是瓷器方面的爱好者、收藏家,一如坐井观天或盲人摸象、管窥蠡测,任谁都难窥全豹。既如此我们每一个人就都有虚心求证的义务,而无傲慢骄傲的资本。无论是谁,他所作的观察、研究与结论都难免带有局限性、片面性和局部性,即使它们是客观、真实而正确的,也未必就一定具有代表性、典型性、指导性和示范性,把它当作真理而企图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图谋和做法是荒谬、荒唐而幼稚可笑的。因此我们要有一种兼收并蓄的胸襟与气度,更何况现实世界中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情形少之又少,而或此或彼、亦此亦彼的状况却多而又多的呢!在历史的传承过程中什么都有可能发生,我们的主要任务固然是透悉“似是而非”,戳穿伪赝者的本质,但另一项更为紧迫和重要的责任就是拨云见日、慧眼识珠,找出“似非而是”的那些被历史和无知所遗忘、遗弃、篡改、扭曲的瓷器的真品和珍品。鉴定是一种综合的而非单一的工夫和工程。上个世纪我国著名的收藏家、鉴定家、鉴赏家孙瀛洲先生,集一生的宝贵经验,他在《元明清瓷器的鉴定》一文中说:“辨别胎釉的方法是,既要用眼来辩其色泽,度其厚薄,审其纹片、观其气泡,也要用手摩挲以别粗细,用指叩敲已查音响。可以说耳、目、手三者并用,方不致限于表面或居于一格”。这些意见很值得我们思考和记取。然而在收藏鉴定的实践中,真正能做到的人寥寥无几,有很多的人用所谓的一眼真、一眼假来肯定或否定落实所谓的“一票否决”论或“一票肯定”论,这都有严重背离实际之嫌。我们反对“一票否决论”是因为它过于草率、武断与卤莽,有可能会“草菅人命”、“乱杀无辜”,造成鉴定领域的无数冤假错案;我们当然更应该反对“一票肯定论”,因为它会使人肤浅毛躁、利令智昏而纵容伪赝盛行。因为尽管伪赝者固然不可能做到面面惧佳、无处不精、无一
不象,但至少也要有那么一点或几点相似、相若、相类,否则何以懵人眼力、骗取钱财?在我们的收藏实践中,很多时候,同一件器物,都称是专家,结论却完全相反。可谓经验与主观并存,智慧与尴尬同在,专家与骗子混珠,让人无所适从。因为器物的形制、饰纹、釉料、胎土、釉层等表面现象不单是鉴定者所依赖的,同样也是当今的伪造大师们积极追求并人力可为的。他们的“高仿品”虽然不可能达到与真品无别和“神是”的程度,但也令大多数人真假莫辨。所以仅是依靠肉眼观察瓷器的形制、饰纹、釉料、胎土、釉层等表面现象的历史传统的鉴定模式积累到现在,已经大大局限和阻碍影响着收藏的发展。鉴定方法只有突破缺乏对瓷器本质变化研究的传统经验鉴定模式,而从胎土和釉体必然发生由新生到老化的本质变化这一自然法则去认识、去研究,才能不断得到发展。不仅要从宏观方面进行研究,还应该从微观方面入手,利用高倍放大镜或显微镜去分析、研究古瓷器与作伪瓷器不同的微观物理现象。分析哪些微观物理状态是器物内在的变化原因引起的,哪些是外在原因引起的;哪些是人力可为的,哪些是人力不可为的;特别要精心分析自然物象状态与人为物象状态产生的根源和本质区别,从而总结其规律性,达到理性认识阶段。对古瓷器的研究和鉴定,就是破译古瓷器承载的历史信息密码的工作。有化学常识的人都知道,陶瓷器是由多种化学元素化合而成的化学分子组成的物体。而化学元素的核外电子总是时刻处于运动之中的,有运动,就有变化。瓷器的分子结构,受到外界各种化学元素、磁场、各种力等因素的影响后,瓷器内部的化学元素就会与外来元素发生化学反应,瓷器胎釉的分子结构就会不断改变。罩在瓷器外围的化学成分引起瓷器内在的分子结构改变,从而使瓷器胎釉的性质发生变化,就是瓷器最本质的变化。瓷器的胎釉不断进行内部结构调整的过程,就是瓷器从新生走向老化、走向衰亡的过程。
    古瓷器的釉质和胎骨的化学元素,在自然环境中,经过漫长时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的、具有历史变化层次感的物理状态、特征,以及胎釉同步老化后,自然表现出来的那种浓厚的古朴气息,是高仿大师无法仿的。% ^8 u3 T# t) H出土瓷器在土壤里经历过几百上千年的化学反应,胎骨和釉体在老化过程中,由于受到外界温度、湿度、冷热、压力、引力、排斥力和磁场、电波、
放射线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器物的分子结构在外来元素影响下,发生电子吸引或逃逸的运动变化,产生了新的化合物。新产生的化合物要在物体内得到合理的安置,物体就会自动而缓慢地进行有序化的内部结构调整,以使物体得到相对的稳定结构。
3 c- Q+ j: z* C% N    首先我们通过高倍放大镜或者显微镜可以清楚看到,古瓷器的釉层上会生长出各种化学元素化合而成的水土沁斑和呈晶莹半透状的白色、灰白色或者白中泛黄的土锈花结晶。这些土锈花结晶呈不规则细小斑点或者斑块。有些釉面上会产生半透明微细晶粒组成的烟雾状、流云状、圆圈状等多种形态、多种颜色的结晶斑,釉层内部也生成有乳白色或黄白色的絮花状粉化斑,或者是透明的聚生水晶状、雪花状、玻璃碴状等各种形态的结晶体。有些结晶体表现为极细极短的“毫毛”状或短纤维状,类似于磁铁吸附的细毫状铁末。
    这些有着独立表现形态的结晶体,就是化学成份在漫长的结构调整过程中按照“物以类聚”的自然法则进行有序排列的结果。瓷器本质变化自然表现出来的胎釉老化特征,与人为的伪造结晶有着明显的差别。伪造的结晶形态单一,几乎都是如同霜状的银白色结晶,而且几乎都在釉体的浅表层或者在开片纹处,有些在釉面微有磨损处形成灰白色条块状,类似于自然土碱,但都有明显的人为痕迹。自然老化,是物体内在的化学成分在自然环境中与外界的化学成分在漫长的时间里经过缓慢的化学反应表现出来的物理状态,它不是人为手段急速促成的腐蚀状态。所以真正的古瓷釉面是富于变化,具有颜色深浅不同的历史层次感,并且毫无人为磨、拓、酸蚀、染色痕迹或满面污渍。传世古瓷的釉面温润如玉,宝光盈盈,有使用过程中的自然创痕;出土瓷器根据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土壤的酸碱程度不同出现不同的情况。东南多雨湿热,瓷釉的化学元素与外来元素发生化学反应的条件比较充分,瓷釉内部结构调整速度较快,老化的釉面显得温润一些;西北地区干燥少雨,只有下暴雨时才有水分混合着不同酸或碱金属,渗入到地下对瓷器产生作用而产生土碱;有些瓷器保存的地理条件很好,加之雨水少,基本上没有受到大的酸碱影响,釉面光洁没有土浸斑,因而表面上看就像新瓷器一样。在西北地区出土的多数元末明初器,釉面和无釉露胎处,或多或少都有粉化状结晶斑或者不同色调的钙化斑等自然老化特征。在同一件器物上,釉面生长着不同色调土碱的斑点处,釉层膜皮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而无土碱的釉面却很新鲜,非常亮净,犹如刚出炉不久的新瓷,并且圈足和底部露胎处的胎土很老。一些瑕疵弊病,则充分表现出当时的工匠熟练的工艺技术和随意的手法。器物上那些古朴自然的工艺弊病,再经过几百年自然界酸碱和水土的自然浸蚀那种质感,是高仿大师根本无法仿制的。
    伪作瓷器的露胎部分,都不敢直接显示胎土的原始状态,而是人为搞出一些“陈旧”颜色,来遮掩胎土的本象。粗略一看,还有一点象古旧的东西,多看一会儿,则毫无趣味。其实,仿品最难做成自然天成,水土或者人气浸润日久那种自然亮净的柔光。凡是配制酸液处理过的釉面,器物内外的釉面纯然一色,毫无变化,釉面光亮度差,给人的感觉是死板、木讷、缺乏明暗的自然变化。由于伪品是使用腐蚀性化学剂急于做成,所以绝对没有那种经过几百年缓慢形成的、与釉体紧密结合的多种表现形态的钙化物或结晶斑。伪品的结晶表现为:结晶的形态单一,颜色单一;霜状结晶表面蓬松且釉面光泽难看。真品也有霜状结晶,但多在釉层里面,而釉面光泽很好,很自然。
    有些人看到一件器物上釉面的碳酸钙结晶斑较多,而无碳酸钙结晶斑的釉面十分鲜亮的瓷器时,就认为是人为做旧的表现。其实,稍有化学反应基础常识的人都知道,只有腐蚀剂强度大,才能在短期内腐蚀釉层。若要限定腐蚀剂在小如针尖的极小范围内对釉层进行腐蚀,并且还有保证腐蚀斑点周围的釉层不受半点损害,之后,还要在被腐蚀处生长出坚硬的、银白色或者黄白色等多种颜色的碳酸钙结晶,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一般来说,消除新瓷器釉层的火光,多用酸性化学剂,不可能使用碱性化学剂。因为釉层本身是氧化钙、三氧化二铝和二氧化硅等物质形成的。另外,我们在清洗出土瓷片时发现,用草酸浸泡数日的瓷片,釉面完好无损,但原有的铁锈斑或者土碱(钙化物)等等附着物,都会被清洗掉很多,浸泡的时间越长久,土碱、土锈等自然附着物就会清洗得干干净净。若
是采用强酸,达到蚀损釉层的程度,那么只能使釉层表面的釉泡破损,留下人为处理痕迹严重的空洞,釉面光泽遭到极大破坏,根本无法使釉层生长出毫无人工粘贴状态的土碱、土锈、水锈等能够表明此物年代久远的物象特征附着物。伪品为了釉层呈现老化状态,若采取化学酸蚀剂浸泡法来消除火气,就会使釉层整体受到损害,使釉层光泽缺乏明暗的自然变化变得木讷。因此,凡是釉层没有新火气息,釉层亮净,露胎处或者釉层上生长有不同状态、不同色彩的自然附着物的瓷器,应该是出土的古瓷器。
     利用显微技术充分观察到釉面的这些情况以后,就能使我们正确认识和解释那些釉面严重受到土壤蚀损产生的斑斑点点的古瓷器。目前,人们尚未重视胎釉老化以及结晶特征的研究价值,更很少有人去认真研究自然结晶与伪造结晶的细微差别。
    再有作为瓷器釉层中一种客观实在的气泡,也是我们鉴定中绝不能忽视的。气泡虽因在不同的瓷器品种、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釉层厚度、不同的火候氛围、不同的窑口工艺、不同的保存状态等条件下,所表现出的形体、形式、形态和状态千差万别。但它作为整个瓷器身上的一种存在,就必然会和整个器身一起,留下岁月痕迹。所以研究气泡的产生、渐变、衰变、死亡等方面的特征与规律,是非常有助于我们判断的。这是因为气泡也有生死,有其内在的生命周期。虽然不同的瓷器品种、不同的釉层厚度、不同的存续条件等对瓷器气泡的生命周期都有一定影响。但总的来说,它遵循着一般的规律。气泡的整个生命周期由明亮鲜活期、渐变衰变期、衰变老化期和死亡破灭期等几个生命阶段所共同组成。气泡的明亮鲜活期尽管各种瓷器品种各不相同,有的且相差很多,但总的平均来看都应在100年以上,也就是说,气泡的渐变衰变期的出现一般会在100年以上。这就为我们给瓷器断代提供了一种非常有利的证据。而实践证明,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谁能够人为控制和改变瓷器气泡的渐变衰变期、衰变老化期的出现与进程。也就是说,人们可以人为地杀灭和清除气泡,但决无伪造气泡的渐变衰变期和衰变老化期的技术和可能。因此,观察并关注瓷器气泡的生死及其整个的衰变进程和状况,对正确认识和把
握瓷器的年代、品质和品位有着十分可靠而可信的作用。气泡在从生到死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之中,变是绝对的而不变是相对的。无论哪种瓷器,鲜活的气泡都具有明亮性和通透性,形状也往往都圆润而规则;100年以上的瓷器则往往会开始出现气泡变色、裂变等现象,如果是铜红釉瓷器则往往开始闪现水银状针尖大小的小亮点,如果是透明釉瓷器则往往需要200年以上才呈现出明显的衰变迹象,有的或有些气泡开始变得浑浊失透,有发紫、发黄、发混的现象,且所有瓷器品种都呈现出年代越久远则气泡衰变比例越众多的线性升幂不可逆排列的总体趋势;400年左右的瓷器,会有相当一部分气泡变黑、破裂、畸变,而且其数量和程度也是与年代成正比地逐渐递增;800-1000年左右的瓷器,其气泡就会部分甚至全部地破灭死亡,只留下与气泡的直径和大小相吻合的黑洞与麻坑。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在气泡死亡期所形成的黑洞与麻坑中,甚至在其边缘部位,都有白色,黄白色、黄色等诸多颜色和形态各异的微生物结晶、矿物结晶等。根据结晶理论(在自然状态下,结晶基本上是在过度饱和或过度冷却这两种状态下形成),就可知其年代的久远。笔者的阅历十分有限,所知不全、所见不多、所识者则更少,以上见解只代表本人观点,诚请各路藏友批评指正。如愿意与笔者沟通交流,则十分感谢和欢迎。因为我们的共同责任和义务:就是不断探索、整理发现、还原历史、秉承文明,而不是标新立异。  (宋定窑绿釉壶显微镜下釉面软道划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