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血王者全文下载:中草药名方大全 > 丸类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9:24:17

阿胶梅连丸

阿胶梅连丸
【来源】《宜明论方》卷十。
【组成】金井阿胶(净草灰炒透明白,别研,不细者再炒,研细)乌梅肉(去核,炒)黄柏(锉,炒)黄连当归(焙)赤芍药干姜(炮)赤茯苓各15克
【用法】上药研末,入阿胶研匀,水丸,如梧桐子大,小儿丸如绿豆大。每次10丸,空腹时用温米饮送下,一昼夜五六服。
【主治】阴虚下痢五色,腹痛,至夜发热。
【禁忌】服药期间,忌食油腻。

阿魏丸1

阿魏丸1
【来源】《重订严氏济生方》。
【组成】木香(不见火)槟榔各15克胡椒阿魏(用醋化开,旋入)各7.5克
【用法】上为细末,用阿魏膏子并粟米饭,杵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40丸,不拘时候,用生姜、橘皮汤送下。
【主治】气积、肉积,心腹臌满,结块疼痛。或引胁肋疼痛,或痛连背膂,不思饮食者。

阿魏香槟丸

阿魏香槟丸
【来源】《蒲辅周医疗经验》。
【组成】阿魏24克广木香6克槟榔12克
【用法】研细末,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3丸,日二次。因阿魏气臭难吃,可改用胶囊装,每服0.9克。
【功用】行气消积。
【主治】气滞腹痛久不愈者。

艾附丸

艾附丸
【来源】《杨氏家藏方》卷十五。
【组成】白艾叶枳壳(去瓤,取净)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脐)当归(洗,焙)赤芍药没药(别研)木香各30克(炮)沉香15克
【用法】上药为细末,将艾叶并枳壳用米醋于沙锅内煮,令枳壳烂,同艾细研为膏,和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温酒或米饮送下,空腹时服。
【主治】妇人血海虚冷,月水不行,脐腹疼痛,筋脉拘挛,及积年坚瘕积聚。

安虫丸2

安虫丸2
【来源】《幼科发挥》卷下。
【组成】莪术(醋煨)木香黄连青皮槟榔使君子白芜荑仁白雷丸苦楝根皮(白者可用,赤者有毒)各等分
【用法】上药研末,醋面糊丸,麻子大。白汤送服。
【主治】小儿腹痛有虫。(打虫)

安神定志丸

安神定志丸
【来源】《医学心悟》卷四。
【组成】茯苓茯神人参远志各30克石菖蒲龙齿各15克
【用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辰砂为衣。每服6克,开水送下。
【主治】因惊恐而失眠,夜寐不宁,梦中惊跳怵惕。

安神丸3

安神丸3
【来源】《采艾编翼》卷二。
【组成】龙脑麝香各0.9克朱砂牙消各0.9克牛黄1.5克人参犀角各3克茯苓9克地骨皮甘草麦冬各6克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弹子大,金箔为衣。每服1丸,盐汤下。
【主治】癫痫。

安肾丸1

安肾丸1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组成】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川乌(炮,去皮、脐)各500克桃仁(麸炒)白蒺藜(炒,去刺)巴戟(去心)山药茯苓(去皮)肉苁蓉(酒浸,炙)石斛(去根,炙)萆薢白术破故纸各1.5千克
【用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盐汤送下;小肠气者,用炒茴香盐酒送下。
【功用】壮阳益肾。
【主治】肾经积冷,下元虚惫,目暗耳鸣,四肢无力,夜梦遗精,小便频数,脐腹撮痛,食少体瘦,惊恐健忘,大便溏泻。

安胎丸2

安胎丸2
【来源】《仙拈集》卷三。
【组成】茯苓120克条芩白术香附益母草各60克玄胡红花没药各15克
【用法】上药为末,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以7丸为限,空腹时用白汤送下,不宜多服。如胎不安,一日四至五次。胎安则仍一日一服。甚效。
【主治】妊娠腹痛,腰酸作胀。如惯于小产者,可预服之。甚至见红将坠者,亦能保足月。

八味地黄丸

八味地黄丸
【来源】《博育生女科.产后编》卷上。
【组成】山茱萸山药丹皮云苓各24克泽泻15克熟地24克五味子15克炙黄耆30克
【用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每服10克,温开水送下。
【主治】产后虚汗不止,血块不落。

八物肾气丸

八物肾气丸
【来源】《肘后方》卷四。
【异名】八味丸(《朱氏集验方》卷二)。
【组成】干地黄120克茯苓薯蓣桂枝牡丹皮山茱萸各60克泽泻30克五味子60克
【用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10丸,日服三次,空腹时温酒送下。
【功用】平补肾气,固齿驻颜。
【主治】肾气不足,腰膝酸软,面色不华,牙齿松动,消渴等证。
按:本方原书无方名,现据《御药院方》卷六补。

八仙丸2

八仙丸2
【来源】《普济方》卷一六三。
【组成】大枣3个(去核,纸裹巴豆,慢火烧烟尽)天南星(炮)30克半夏小皂角(炙黄,去皮、子)甘草(炒)款冬花白矾(枯)各15克巴豆7枚杏仁35个(去皮,炒)
【用法】上药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30丸,温菜齑汁下。喘嗽细嚼,烧萝卜、栗子、生姜汤送下。
【主治】喘嗽。

巴戟丸

巴戟丸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六。
【组成】巴戟30克天门冬45克(去心;焙)五味子22.5克肉苁蓉30克(酒浸,刮去粗皮,炙干)柏子仁22.5克牛膝22.5克(去苗)菟丝子30克(酒浸一宿,焙干,别研为末)远志22.5克(去心)石斛22.5克(去根,锉)薯蓣22.5克防风22.5克(去芦头)白茯苓22.5克人参22.5克(去芦头)熟干地黄30克覆盆子22.5克石龙芮22.5克萆薢22.5克(锉)五加皮22.5克天雄30克(炮裂,去皮、脐)续断22.5克石南22.5克杜仲22.5克(去粗皮,炙令微黄,锉)沉香30克蛇床子22.5克
【用法】上药捣细罗为末,炼蜜和捣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空腹及晚食前以温酒下。【功用】补肾强筋,祛风除痹。(主治]肾劳,腰脚酸痛,肢节苦痛,目暗瞌瞌,心中恍惚,夜卧多梦,觉则口干,食不得味,恒多不乐,常有恚怒,心腹胀满,四体痹痛,多吐酸水,小腹冷痛,尿有余沥,大便不利。
【禁忌】服药期间,忌生冷、油腻、鲤鱼。

白柏丸

白柏丸
【来源】《医学入门)卷七。
【组成】白术15克黄柏生地白芍黄芩地榆香附各6克
【用法】共为细末,蒸饼为丸。每次6~9克,温开水送下。
【主治】湿热下血。

白金丸1

白金丸1
【来源】《医方考》卷五引《普济本事方》。
【异名】郁矾丸(《世医得效方》卷八)、郁金丸(《普济方》卷一○○引《海上方》)、截癫丸(《青囊秘传》)。
【组成】白矾90克郁金210克(须四川蝉腹者为真)
【用法】上共为末,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60丸,温汤下。
【功用】豁痰安神。
【主治】癫狂。
【方论】方中白矾能化顽痰,郁金开郁散结,合制为丸,则痰去窍开,神清病愈.

白螺丸

白螺丸
【来源】《丹溪心法》卷四。
【组成】螺蛳壳(墙上年久者,烧)滑石(炒)苍术山栀香附南星各60克枳壳青皮木香半夏砂仁各15克
【用法】上为细末,生姜汁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次服30~40丸,姜汤下。
【主治】痰饮积聚,胃脘疼痛。
【加减】春加川芎,夏加黄连,冬加吴茱萸。
按: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景西全书》卷五十四补。

百倍丸

百倍丸
【来源】《杨氏家藏方》卷四。
【组成】败龟版虎骨(上二味,各醋浸一宿,蘸醋炙令黄为度)苁蓉(酒浸一宿)牛膝(酒浸一宿)乳香(另研)没药(另研)木鳖子(去壳)骨碎补(去毛)自然铜(醋淬七次)破故纸(炒)各等分
【用法】上为细末,用浸苁蓉、牛膝之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6克,空腹时用温酒下。
【主治】腰膝疼痛,筋脉拘急,行步艰难。

百部丸3

百部丸3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组成】百部90克(炒)麻黄(去节)90克杏仁40个(去皮、尖,微炒,煮三五沸)
【用法】上药为末,炼蜜丸,如芡实大。热水化下,或加松子仁肉50粒,糖为丸,含化,其效尤佳。
【功用】宜肺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儿风寒束肺,咳嗽气喘,微有痰。

百顺丸

百顺丸
【来源】《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组成】川大黄(绵纹者)500克牙皂角(炒微黄)48克
【用法】上药为末,用汤浸蒸饼捣丸,或制成蜜丸,绿豆大。每服1.5~9克。
【主治】气积、血积、虫积、食积,伤寒实热秘结。

柏香丸

柏香丸
【来源】《银海指南》卷三。
【组成】侧柏叶(同大黄拌,蒸数次)香附(制)
【用法】上药研末,水泛丸。每服6克。
【主治】胬肉攀睛,或眼生血疣.

阿胶丸

阿胶丸
【来源】《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二。
【组成】阿胶赤石脂各45克续断川芎当归甘草丹参各30克龙骨鹿茸(酥炙)乌贼骨鳖甲(炙)各60克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空腹时用温酒送下20~30丸。
【主治】产后崩中,下血不止,虚羸无力。

阿魏丸2

阿魏丸2
【来源】《丹溪心法》卷三。
【组成】连翘30克山楂60克黄连36克阿魏助克(醋煮作糊)
【用法】上药为末,醋煮阿魏糊作丸。每服30丸,用白汤送下。脾虚者,须以补脾药佐之,切不可独用。
【主治】肉积。

挨积丸

挨积丸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组成】京三棱(炮)90克丁香皮(不见火)90克丁香(不见火)青皮(去白)各30克干姜(炮)巴豆(去皮、膜、油,研)各7.5克
【用法】上药为细末,入巴豆拌匀,面、醋和为丸,如粟米大。每服50~60丸,二岁儿可服7~10丸,生姜汤吞下,熟水亦得,不拘时候。
【功用】温中消积。
【主治】小儿脾胃不和,宿滞不化,腹胀肠鸣,呕逆恶心,便利不调,乳食减少;或疳泻积泻,大便酸臭;亦治丈夫妇人胸膈不快,酒积食积,呕逆恶心,吐泻脾疼。

艾煎丸

艾煎丸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
【组成】人参川芎菖蒲各30克(节密,炒)熟艾120克(糯米饮调作饼,焙干)食茱萸(汤洗)当归各22克白芍药熟干地黄各45克
【用法】上为末,煮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酒、饮任下。
【功用】补营卫,固经脉。
【主治】妇人崩漏,小腹满痛。

安肺宁嗽丸

安肺宁嗽丸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组成】嫩桑叶30克儿茶30克硼砂30克苏子30克(炒,捣)粉甘草30克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早、晚各服1丸,开水送下。
【主治】肺郁痰火或阴虚肺热所致之咳嗽,兼治肺结核。

安神丸1

安神丸1
【来源】《兰室秘藏》卷下。
【异名】朱砂安神丸(《东垣试效方》卷一)、黄连安神丸(《保婴撮要》卷十三)。
【组成】黄连4.5克(酒洗.)朱砂3克(水飞)酒生地黄酒当归身炙甘草各1.5克
【用法】上药除朱砂水飞外,余四味捣为细末,同和匀,汤浸蒸饼为丸,如黍米大。每服15丸,食后津唾咽下。
【功用】镇心安神,清热养血。
【主治】心神烦乱,怔忡,兀兀欲吐,胸中气乱而热,有似懊侬之状,失眠多梦。现用于神经衰弱之失眠、健忘、心悸,精神抑郁症之神思恍惚,属心火偏盛者。
【方论】方中朱砂重镇安神,黄连清心除烦为君;当归、生地养血滋阴为臣;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以奏清心安神,滋阴养血之效。

安神镇惊丸1

安神镇惊丸1
【来源】《保婴撮要》卷三。
【组成】天竺黄(另研)人参茯神南星(姜制)各15克酸枣仁(炒)麦门冬当归(酒炒)生地黄(酒洗)赤芍药(炒)各9克薄荷木通黄连(姜汁炒)山栀(炒)辰砂(另研)牛黄(另研)龙骨(煅)各6克青黛3克(另研)
【用法】上药为末,蜜为丸,绿豆大。每服3~5丸,淡姜汤送下。
【主治】小儿急惊风惊退后调理,以预防再惊。

安肾丸2

安肾丸2
【来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三。
【组成】补骨脂(炒)葫芦巴(炒)茴香(炒)川楝(炒)续断(炒)各90克桃仁(麸炒,去皮、尖,别研)杏仁(如上法)山药(炒,切)茯苓各60克
【用法】上药研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空腹时用盐汤送下。
【主治】肾虚腰痛,阳事不举,耳鸣口干,面色黧黑,耳轮焦枯。

安中调气丸

安中调气丸
【来源】《古今医鉴》卷五。
【组成】广皮60克半夏(姜制)30克白茯神30克白术(土炒)60克枳实(麸炒)30克苏子(炒)18克川芎15克当归(酒洗)15克白芍药(盐、酒洗,炒)24克木香3克甘草(炙)9克香附90克(长流水浸三日,洗净,炒黄色)神曲(炒)30克黄连(姜汁浸,晒干,猪胆汁拌炒)30克白豆蔻15克萝卜子(炒)15克
【用法】上为细末,竹沥、姜汁打神曲为丸,如绿豆大。每服80丸,不拘时,白汤或清米汤送下。
【主治】翻胃痰膈。

八味理中丸

八味理中丸
【来源】《活幼口议》卷十九。
【组成】人参甘草(炙)白术干姜枳实(制炒)白茯苓五味子(去梗)桑白皮(去赤皮)各等分
【用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小指头大。每服1丸,用淡豆豉5粒,水150毫升,煎至75毫升,去豉,通口服无时。
【主治】小儿心肺不和,息数脉急,上下不得升降,中膈痞满,坐卧烦闷,神情不乐,饮食不下者。

八仙长寿丸

八仙长寿丸
【来源】《寿世保元》卷四。
【异名】麦味地黄丸(《医级》卷五)。
【组成】怀生地黄240克山茱萸120克怀山药120克白茯苓90克牡丹皮90克泽泻90克麦冬90克五味60克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克,空腹时用姜汤送下。
【主治】肾虚喘嗽。

八珍益母十全丸

八珍益母十全丸
【来源】《古今医统》卷八十四。
【组成】益母草240克(五月五日,六月六日,俱可采,阴干,折去下半截,用上半截连穗叶,石臼杵捣筛,为极细末)人参(饭上蒸)白术(饭上蒸)白茯苓(饭上蒸)各30克甘草(炙)15克当归身(酒浸)60克川芎15克熟地黄(酒浸)60克白芍药(醋炒)30克角沉香12克
【用法】上药各为极细末,炼蜜和丸,如捂桐子大。空腹时用蜜汤送下90丸,食干果子压之;不善吞者化开服,尤效。冬月酒下。妇女经脉不调者,或有气血两虚而身体素弱,服此调养,当年而经不通者,服一料则通;经不调者,服一月则调;素不卒者,服一月即孕。
【主治】妇人气血两虚,月经不调,久不孕,或妊振胎动不安者。

巴戟丸1

巴戟丸1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八。
【组成】巴戟30克,肉苁蓉30克(酒浸一宿,刮去皱皮,炙干)石斛30克(去根,锉)鹿茸30克(去毛,涂酥,炙微黄)附子30克(炮裂,去皮、脐)薯蓣22.5克牛膝22.5克(去苗)桂心22.5克山茱萸22.5克泽泻22,5克远志22.5克(去心)熟干地黄30克菟丝子30克(酒浸三日,曝干,另捣为末)黄耆22.5克(锉)人参22.5克(去芦头)槟榔22.5克木香22.5克牡丹22.5克仙灵脾22.5克蛇床子22.5克续断22.5克枳壳22.5克(麸炒微黄,去瓤)白茯苓22.5克覆盆子22.5克
【用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时以盐汤或温酒送下助丸,渐加至30丸。
【主治】肾脏虚寒,腰膝酸痛,阳痿尿频,不能饮食,面色无华,筋骨萎弱,起坐无力,膀胱虚冷,脐腹胀急。

白茯苓丸

白茯苓丸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
【组成】白茯苓30克覆盆子30克黄连30克(去须)人参30克(去芦头)栝楼根30克熟干地黄30克鸡膍胵50枚(微炒)萆薢30克(锉)玄参30克石斛22克(去根,锉)蛇床子90克
【用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空腹时煎磁石汤下30丸。
【功用】滋阴清热,益肾润燥。
【主治】肾消。因中消之后,胃热入肾,消烁肾脂,令肾枯燥,遂致此疾,两腿渐细,腰脚无力。

白金丸2

白金丸2
【来源】《外科全生集·新增马氏试验秘方》。
【组成】白矾(研细)川郁金(研细)各等分
【用法】上和匀,皂角汁为丸。
【功用】祛痰散结。
【主治】喉风,乳蛾。

白术丸

白术丸
【来源】《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组成】白术500克(土炒,研末)生地250克(饭上蒸熟)
【用法】上药捣和,干则少入酒为丸。每服15丸,米饮下,日三次。
【主治】痔漏,脱肛下血,面色萎黄,积年不愈者。

百部丸1

百部丸1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八。
【组成】百部根90克升麻15克桂心五味子甘草紫菀干姜各30克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3克,食后、临卧前开水送下。
【主治】久新咳嗽,喘息有音,时吐脓血,咽中腥臭,气息不通。

百草丸

百草丸
【来源】《外科大成,卷二。
【组成】百草霜120克黄芩栀子各30克黄连槐花地榆各15克
【用法】上为末,打糊为丸。每服9克,清汤送下。
【主治】痔疮出血。

柏母丸

柏母丸
【来源】《囊秘喉书》卷下。
【组成】贝母18克川柏(蜜炙)30克冰片3克
【用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如青豆大。每服1丸。
【主治】痰火郁结,咽喉不利。

柏叶丸1

柏叶丸1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三。
【组成】柏叶30克(微炙)续断22克芎藭22克禹余粮60克(烧,醋淬七遍)艾叶22克(微炒)阿胶30克(捣碎炒令黄燥)牡蛎30克(烧为粉)地榆30克(锉)熟干地黄30克当归22克(锉,微炒)丹参22克蛇甲30克(炙微黄)鹿茸30克(去毛,涂酥,炙微黄)鳖甲30克(涂醋,炙微黄)赤石脂30克
【用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次30丸,空腹时以温酒送下。
【主治】妇人崩中漏下不止,渐加黄瘦,四肢无力,腹内疼痛,不思饮食。

阿胶枳壳丸

阿胶枳壳丸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
【组成】阿胶(碎,炒)枳壳(浸,去瓤,麸炒)各60克滑石(研飞为衣)15克
【用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温水送下。半日大便仍未通,再服。
【主治】产后虚羸,大便秘涩。

阿魏丸3

阿魏丸3
【来源】《丹溪心法》卷三。
【组成】山楂南星(皂角水浸)半夏(皂角水浸)麦芽(炒)神曲(炒)黄连各30克连翘阿魏(醋浸)栝楼贝母各15克风化消石碱萝卜子(蒸)胡黄连7.5克
【用法】上药为末,姜汁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空腹时用生姜汤送下。
【主治】诸般积聚、癥瘕、痞块。

艾附暖宫丸

艾附暖宫丸
【来源】《仁斋直指附遗》卷二十六。
【组成】艾叶(大叶者,去枝、梗)90克香附子(去毛)180克(俱要合时采者,用醋1升,以石罐煮一昼夜,捣烂为饼,慢火焙干)吴茱萸(去枝、梗)大川芎(雀脑者)白芍药(酒炒)黄耆(取黄色、白色软者)各60克当归(酒洗)90克续断(去芦)45克生地黄30克(酒洗,焙干)官桂1.5克
【用法】共为细末,米醋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70丸,空腹时用淡醋汤送下。
【功用】温经暖官,养血安胎。
【主治】妇人子宫虚冷,带下白浊,面色萎黄,四肢疼痛,倦怠无力,饮食减少,月经不调,血无颜色,肚腹时痛,久无子息。(不孕)
【禁忌】服药期间,忌恼怒、生冷。

安虫丸1

安虫丸1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组成】干漆0.9克(杵碎,炒烟尽)雄黄巴豆霜各3克
【用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黍米大。量儿大小,每服5~30丸,用石榴根煎汤下;痛者,煎苦楝根汤或芜荑汤下,发时服。
【主治】小儿虫痛。(打虫)

安宫牛黄丸

安宫牛黄丸
【来源】《温病条辨》卷一。
【组成】牛黄30克郁金30克犀角30克黄连30克朱砂30克梅片7.5克麝香7.5克真珠15克山栀30克雄黄30克黄芩30克
【用法】上为极细末,炼老蜜为丸,每丸3克,金箔为衣,蜡护。每服1丸,脉虚者,人参汤下;脉实者,银花、薄荷汤下。成人病重体实者,每日二至三服,小儿服半丸,不知再服半丸。
【功用】清热解毒,豁痰开窍。
【主治】温热病,热邪内陷心包,痰热壅闭心窍,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或舌蹇肢厥,或下利脉实,以及中风窍闭,小儿惊厥属痰热内闭心窍者。现用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痢疾、尿毒症、脑血管意外、中毒性肝炎、肝昏迷等属痰热昏厥者。
【方论】方中牛黄清心解毒,豁痰开窍,犀角清心,凉血解毒,麝香开窍醒神,三味共为君药;黄连、黄芩、栀子清三焦火热,雄黄豁痰,共为臣药;郁金、冰片芳香去秽,通窍开闭,以内透包络,朱砂、珍珠、金箔镇心安神,蜂蜜和胃调中,共为佐使。诸药合用,有清热解毒,豁痰开窍之功。
【实验研究】1.抗惊厥作用《中医药信息》报1989(106):2,本方能对抗苯巴胺对小鼠的兴奋作用,明显延缓小鼠戊四氮性阵挛发作,降低惊厥和死亡率。说明对大脑皮层有抑制作用,对生命中枢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此外尚有抗士的宁惊厥作用。2.解热作用《中医药信息报》1989(106):2,本方对细菌毒索引起的家兔发热有明显解热作用,给药后一小时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安神丸2

安神丸2
【来源】《慎斋遗书》卷九。
【组成】龙骨30克诃子肉7枚砂仁15克
【用法】上药为末,面糊丸,朱砂30克为衣。每服2~3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大便秘者,葱白汤下。
【主治】虚劳白淫,小便不止,精气不固。

安神镇惊丸2

安神镇惊丸2
【来源】《万病回春》卷四。
【组成】人参白术(去芦)茯神(去皮、木)当归(酒洗)生地黄(酒洗)酸枣仁(炒)麦门冬半夏(姜汁炒)枳实(麸炒)黄连(酒炒)竹茹山栀(炒)各等分甘草0.9克辰砂1.5(研末)
【用法】上药除辰砂外,研为细末,炼蜜丸,如绿豆大。每服50丸,空腹时用枣汤调辰砂少许送下。
【主治】血虚,心神不安,惊悸怔忡,不寐。

安胎丸1

安胎丸1
【来源】《万病回春》卷六。
【组成】当归川芎白芍条芩各30克白术(去芦)15克
【用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空腹时用茶汤任下,日三服。妊娠宜常服之。
【主治】瘦人血少有热,胎动不安,素惯半产者。

菴闾子丸

菴闾子丸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九。
【组成】菴闾子15克白薇15克桂心7.5克防葵15克桃仁15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牛膝30克(去苗)当归15克(锉,微炒)熟干地黄7.5克芎藭15克鬼箭羽7.5克干姜15克(炮裂,锉)鳖甲30克(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用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空腹时,温酒送下20丸。
【主治】产后月候不调,或生寒热,羸瘦,饮食无味,渐成劳证。

八味丸

八味丸
【来源】《寿亲养老新书》卷四。
【组成】川巴戟45克(酒没,去心,用荔枝肉30克,同炒赤色,去荔枝肉不要)高良姜30克(锉碎,用麦门冬45克,去心,同炒赤色为度,去门冬)川楝子60克(去核,用降真香30克,锉碎同炒,油出为度,去降真香)吴茱萸45克(去梗,用青盐30克,同炒后,茱萸炮,同用)胡芦巴30克(用全蝎14个,同炒后,胡芦巴炮,去全蝎不用)山药45克(用熟地黄同炒焦色,去地黄不用)茯苓30克(用川椒30克,同炒赤色,去椒不用)香附子45克(去毛,用牡丹皮30克,同炒焦色,去牡丹皮不用)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盐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40~50丸,空腹时用盐汤或温酒送下。
【功用】温补肝肾,暖丹田,聪耳目,老人常服益寿延年。
【主治】积年冷病,及遗精,白浊,妇人赤白带下。

八仙丸1

八仙丸1
【来源】《杨氏家藏方》卷九。
【组成】肉苁蓉牛膝天麻(去苗)木瓜(去子,切)各120克(用好酒浸三日,焙干)当归(洗,焙)60克附子(炮,去皮、脐)60克鹿茸30克(火燎,去毛,涂酥炙)麝香0.3克(别研)
【用法】上药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主治】元脏气虚,头昏面肿,月暗耳鸣,四肢疲倦,步履艰难,股节麻木,肌体羸瘦,肩背拘急,两胁胀满,水谷不消,饮食无味,恍惚多忘,精神不振。

八珍益母丸

八珍益母丸
【来源】《古今医统》卷八十四。
【组成】益母草120克(不见铁器,只用上半截带叶者)人参(去芦)白术(土炒)茯苓(去皮)炙甘草(去皮)当归(酒洗)川芎白芍药(醋炒)熟地黄(酒洗)
【用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1丸,空腹时用蜜汤送下。
【主治】气血两虚,脾胃并弱,饮食少思,四肢无力,月经不调,或腰痛腹胀,或断或续,或赤白带下,身作寒热,及体虚无子。
【加减】脾胃虚寒者,加砂仁30克(姜汁抄);腹中胀闷者,加山楂30克(净内,饭上蒸熟);素常多郁者,加香附子30克(童便制)。

巴戟丸2

巴戟丸2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组成】良姜180克紫金藤500克巴戟天90克青盐60克肉桂(去粗皮)吴茱萸各120克
【用法】上药为末,酒糊为丸。每服20丸,暖盐酒送下,盐汤亦得,日午、夜卧各一服。
【主治】元气虚惫,面目黧黑,口千舌涩,梦寐虚惊,眼流冷泪,耳作蝉鸣,腰胯沉重,百节酸痛,项筋紧急,背胛劳倦,阴虚盗汗,四肢无力。妇女子宫久冷,月脉不调,赤白带下。

白僵蚕丸

白僵蚕丸
【来源】《直指小儿方》卷二。
【组成】牛胆制南星6克白僵蚕(炒)地龙干五灵脂全蝎(焙)各3克
【用法】上为末,水煮生半夏糊丸,麻子大。每服5丸,姜汤下。
【功用】熄风化痰。
【主治】慢脾风,痰盛不化,阳气未甚脱者。

白蔹丸

白蔹丸
【来源】《重订严氏济生方》。
【组成】鹿茸(醋蒸,焙)60克白蔹金毛狗脊(燎去毛)各30克
【用法】上为细末,用艾煎醋汁,打糯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空腹时用温酒下。
【主治】室女冲任虚寒,带下纯白。

白薇丸

白薇丸
【来源】《妇人大全良方》卷一。
【组成】白薇柏子仁白芍药当归桂心附子萆薢白术吴茱萸木香细辛、川芎槟榔各15克熟地黄60克牡丹皮30克紫石英30克人参22克石斛白茯苓泽兰叶川牛膝各22克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予大。每服30丸,空腹时用温酒吞下。
【主治】妇人月水不利,四肢羸瘦,饮食减少,渐觉虚乏,以致不孕。

百部丸2

百部丸2
【来源】《全生指迷方》卷四。
【组成】百部240克(为细末)生地黄2.5千克(取汁,熬成膏)
【用法】地黄膏拌百部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食后温水送下。
【主治】肺热咳嗽,畏热头眩,目赤脉数。

百劳丸

百劳丸
【来源】《医学纲目》卷五引陈大夫传张仲景方。
【组成】当归(炒)乳香没药人参各3克大黄12克虻虫14枚(去翊、足,炒)水蛭14枚(炙)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0丸,五更时用百劳水下。至泻下恶物为度。服白粥十日以调养。
【主治】劳瘵积滞,迁延日久者。

柏皮丸

柏皮丸
【来源】《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十。
【组成】黄柏(削去粗皮,焙干)
【用法】上药为末,用薄米饮和丸,如粟米大。每服1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
【主治】热泻;脏毒痔漏,下血不止。

柏叶丸2

柏叶丸2
【来源】《圣济总录》卷七十六。
【组成】柏叶(去梗)黄连(去须)阿胶(炙令燥)地榆(锉)当归(焙)各15克
【用法】上五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温米饮下,不拘时。
【主治】脓血久痢,腹内疼痛。此上中草药名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随风消散整理、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