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世纪3暴击率:颠覆全球商业的三百项思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03:00:00

作者:e路狂飙  发表日期:2011-8-27 16:09:00

回复 
    

    (内容源于上千份咨询报告的进一步提炼,顶级企业前沿实践经验总结首度公开,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本书偏重于模式阐述,不会涉及太多的实际案例,敬请广大读者谅解)
  
1、避免管理过程中的二分法思维
  
  太多的人思考问题,存在太多的非此即彼、非黑即白、非好即坏、非诚意即说谎的“二分法”倾向。其实更多的情况,宛如“钟摆”一样,在两个极端之间摇摆。
  
  我们要相信人性的复杂性,相信利益、利害关系,比人品和承诺更可靠。不要过分琢磨别人是否在说谎。动态的利益和利害关系,影响着人们真实想法的变化。
  
  各个利益相关方,会出于不同的目的和利益诉求,对关键人的真实想法实施干扰,影响其对利益和利害关系的判断。在这种情况下,事情看起来确实非常复杂,但也并非没有破解之道。
  
  复杂问题简单化。一方面要加强沟通,有些话要直接说透,以消除误解;另一方面要抓主流、抓关键,利用利益和利害关系的安排,使其意识到最大的利害关系所在。在明确认识到利害关系及其结构的情况下,人们基本都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在现代企业治理当中,某人主观意图如何,显得越来越不重要了。在拥有成千上万员工的企业中,推测相关人员的主观意图越来越困难,越来越不现实,而且可能会出现大量“误判”。
  
  现代企业管理都首先假设每一个人都坏到了极点,浑身上下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毛病,然后通过利益结构和制度安排,来确保即使真的是坏人,在公司内部都没有办法干坏事。
  在二分法和揣测的思维模式下,很多事情会越做越乱,最后还可能陷入激励对抗、恶性循环之中。只有在更精细把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才可能研发出可行性相当强的制度和方法。
  
  在企业治理过程中,不信任包括自己在内的任何人,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利益及其制度安排,并通过这些东西,在制约别人的同时制约自己,提高每一个人犯错的难度。人性基本上是相通的,别人身上的一些问题,在自己身上也不同程度存在。 

2、创新就是要反方向操作
  
  个性化、独特性的创新方向,是标准化、模块化和程序化,解决了这个问题,很多东西就容易复制;标准化、程序化的创新方向,是个性化和灵活性,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进步和升级。这个道理在工业化大生产,还有公司管理、培训中都比较适用。
  
  我们在经验的复制中,在管理的创新中,就是要研发出大量的零部件、集成模块和流水线。戴尔电脑,不就强调批量个性化定制概念吗?!这个理念,目前在高端一些的服装和家具企业应用的比较多。
  
  在两个极端之间做精细和系统的思考,并辅以太极六十四卦图的模型去理解和掌握,很多困惑都能迎刃而解,实践中也能更好把握一些事情。类似的思维还有,抽象的东西,形象化理解;形象的东西,抽象化理解;混沌的东西,提炼模型。

3、高低概率组合对冲
  
  很多事情,不是说社会上不存在,而是发生的概率太低,低到超乎我们想象的地步。也正是因为如此,它们才会具有传奇主义色彩。
  
  我们要想取得成功,就要选择去做概率较高的事情,即使考虑到高风险、高回报路径和项目的存在,也应当通过一定的组合方式去进行对冲,最终从整体上提高成功的概率。
  
  倘若为了创造所谓的传奇,选择超低概率的路径,并缺乏组合对冲,其结果往往连掷骰子都赶不上,基本同自杀式袭击差不多。
  
  掷骰子的成功的概率还有六分之一,或者三十六分之一,有些传奇故事发生的概率,可能是百万分之一,或者是千万分之一,甚至是更低。人们常把某些孤注一掷的行为叫做“豪赌”,其实从概率角度来讲,这样讲已经算是非常委婉和客气了。

4、贯通价值链是通往成功之路
  
  当我们太注重某个事情本身的时候,往往会忽略相关基础和配套体系的建设,这就是古人常说的欲速而不达。
  
  立志著述者,需要不断从生活中撷取养分,从实践中萃取精华。准备创业者,需要积累经验、能力、资金和人脉,能够在人、财、物、产、供、销、研等方向上打通价值链,思路上的打通,并不意味着现实中的配套体系就会通畅。

  就连我们生活中追求的幸福,也需要一定的配套体系作为支撑,柴米油盐酱醋茶,或者说是一定的经济基础不可或缺。缺乏这些前提,所谓的文韬武略、雪月风花,神马都是浮云。
  
  吃着火锅、唱着歌的生活,也许只能在睡梦中寻找。无视相关基础,直奔主题,就很容易使自己走火入魔,最终疲惫不堪、劳而无功。“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千年之前的陆放翁已经说的很透彻了。

5、孤立的合理与叠加的不合理
  
  在资金、时间、精力,以及其他各种资源的用度之上,具体到某个项目,可能看上去都可做可不做,而做了又能找到很多比较充足的理由,基本合情合理,很难谈得上过分。
  
  可是这样的事情一旦多了起来,就会变得非常不合理,最终使你不堪重负。理财和时间管理,抓的都是细节。一般而言,除了非做不可的事情之外,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尽量不要去做。
  
  现实中有些事情,虽然见不了效果,还是应该积极投入,即使考虑到这样一些因素,类似的投入在整体上也必须有一个预算上限。单一事件的合理,和叠加起来的不合理,绕进去了太多的人,很多朋友因此入不敷出,很多企业因此而陷入困境。
  
  这就是“量”与“质”的奇妙之处。手稍微松一点,或者紧一点,最终体现出来的差异往往会非常大,甚至超乎你的想象。

6、为什么规律探求永无止境
  
  万事万物,分解到最后,都非常简单。
  
  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是由100多种化学元素通过不同方式排列组合而成的,如果继续细分,也就质子、中子和电子等几种基本粒子。当他们不断组合成更为宏观的个体之时,在不同层次上就又会呈现出不同的特性与规律。
  
  信息技术分解到最后,也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二进制,但仅仅掌握了这个东西,还不足以说明你多懂IT。
  
  尽管基本构成、基本原理都一样,但由于组合方式和层次的不同,不同领域会出现不同的规律。这需要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领悟和掌握。
  
  基本原理都非常简单,倘若不结合具体情况,对新产生的规律做精细化把握,光靠基本原理,还是很难解决现实当中的问题。
  
  物质世界如此,人类社会,特别是经济活动,同样遵循类似的逻辑。

7、行业周期与“养猪困境”
  
  投资很多时候跟养猪一样。猪肉价格有高有低,不断波动。如果你一直坚持养下去,完整地经历了波峰波谷的周期性变化,虽然也会有赔有赚,但整体算下来还是能够赚钱,并有望做大做强。
  
  最怕的就是“高进低出”,一看到行情不错,就杀了进入,一看赔了钱,就赶快撤了出来。最终结果往往是,每当你进去的时候,所经历的基本都是波谷,许多年下来,把自己搞得狼狈不堪。

 

作者:e路狂飙 回复日期:2011-08-27 23:31:08 
回复 

  绝大多数行业,都呈周期性发展态势,而且几乎所有的项目都存在一个导入期。如果老是追求热门,你进去之后,都极易赶上行业下行周期。倘若你在行业最糟糕的时候退出,从别的领域继续跟风,很大程度上也只是在翻拍上一个曲目,结果往往还惊人相似。
  
  老是换行者,很多人连一个完整的周期都不能度过,所经历的几乎都是波谷,自己比那些成功者更加辛苦费力,更加劳神劳心,但没有人家富有成效,甚至还会产生天地之差。

8、贯通产业链要害在于主导利益分配
  
  龙头企业贯通产业链之后,就可以在各个环节上拥有定价权,甚至主导产业链之间的利益分配。他们可以通过在某一环节发动价格战,或者提高上游产品的供货价格,造成全行业的亏损,来达到挤压竞争对手的目的。
  
  市场竞争发展到最后,往往是基于产业链之上的协同作战。集团公司是这样,国家和民族也是这样。企业规模大到一定程度之后,必须对相关的几十条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保持高度关注,并具有全球化视野,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应该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贯通产业链固然非常重要,但对于很多中小企业而言,却可能是一个陷阱。只有当你在某一个环节非常强势之时,你才具备真正整合上下游的能力,具备抵抗别人攻击的实力。产业链的每一次变动,都会淘汰一批企业,并催生大量新兴机会。

9、将自己绕进困局的性善论
  
  尽管“性善论”和“民善论”能够占领道德的制高点,但这与事实并不相符。
  
  人性是复杂的,绝非善恶那么简单,贪财好色、追逐名利、趋利避害、好为人师、喜好面子、好逸恶劳、好占便宜、争强好胜、经不起别人对自己好,几乎在每个人身上都能找到影子。
  
  以性善论为基础,通过修炼成为圣人,以明君来达到天下大治,靠道德教化来实现秩序,以人治人的人治本位,注重人品而非制度建设,都变得非常自然。

  顺着这个逻辑,想方设法提高自己道德修养,办事以人品来识人用人,绞尽脑汁琢磨鉴人之术,就成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思维模式。
  
  尽管世界上的确存在着传说中的那种圣人,但出现概率非常之低,使我们无法借助这个逻辑,来应对日常管理需要。
  
  科学的管理,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和模式安排,将人性驯服,为我所用,在限制别人弱点的同时,也在限制自己。相对而言,此种方式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作者:e路狂飙 回复日期:2011-08-29 10:11:41 
回复 

10、只有自救者才能得天救
  
  权利、责任和义务,应该对等的,这是人类最基本的一个价值。这种对等不光体现在群体层面,在个体层面同样需要得到彰显。
  
  只有这样,才能利国、利民、利己。我们两千多年来的传统文化,在这个逻辑上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群体性割裂。社会精英总是强调以天下为己任,救黎民于水火,为民做主;罗普大众总是盼望出现青天大老爷、大救星,遇到贵人,等待别人帮助和拯救。这是一种非常奇怪的“错位式”对应关系。

  将本来属于整个民族的责任扛在自己身上,精英们往往不堪重负,将自己压垮;而普罗大众由于不去自救,基本上也丧失了得救的机会,最终只能沦入“愤青”们的队伍之中。
  
  自己的责任归自己,他人的责任归他人,将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统统推到别人身上,或者将别人应当承担的责任揽过来,最终都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其本身也是非常不公平的一种体现。

  欢迎交流,QQ:1528859902

11、传播应真正以受众为中心
  
  企业的传播材料,大多是站在“自我”立场上,介绍产品,弘扬品牌和公司实力,传播那些貌似伟大的文化。在结构和分类之上,也是以自我认知为标准,而不考虑受众认知上的便利性。
  
  目前企业主流的传播模式,正处于“自我中心主义”向“受众中心主义”转变的过程当中。这就意味着我们在传播材料和传播模式的设计上,必须遵循“工具性”、“资料性”和“可收藏性”的价值导向,并按照对方所熟悉的逻辑结构来编排内容。
  
  最终要使受众对于传播材料,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需求”,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刚性需求”。在这种理念上开发出来的传播资料,才会具有更为强大的穿透力、影响力和持久力,并且能够形成一定的口碑效应,不至于被视为垃圾随手丢掉,在资源上造成巨大的浪费。 12、促销品应该具备良好的品牌传播功能
  
  促销品除了执行传统的促进销售功能之外,还应当用来当作品牌传播的载体。这就需要在礼品选择和承载方式上,都要有所考虑。
  
  礼品一般要选择单位价值较低、质量较好、比较精致、且生命周期较长的物料,比如闪存、旅行包、数码相机、文化衫、健康秤等。
  
  而在承载模式上,大致上有LOGO、主品牌形象、产品副品牌、包装图案、广告语等几种情况,最好所选用的几种主体颜色,与公司的标准色一致。

 

作者:e路狂飙 回复日期:2011-08-30 09:26:22 
回复 

  这种促销礼品,还可以根据销售终端、消费者/用户,工作圈、生活圈、购物圈、亲友圈,办公场所、生活场所、随车携带、随身携带等标准进行细分。
  
  比较理想的状态是,接触频率要高、影响时间要长、并能够辐射到更广的人群,使其产生无处不在、潜移默化的传播效果。
  
  此类促销品,密集投放,长期使用,可节约巨额广告费用,但效力更为稳定和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