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眉棍十六招式图:山雨欲来勇扬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22:41:00
——对浏阳市教育“三制”改革的考察与思考
王建立
一、序言
“浏阳河,弯过了九道湾……”
昔日,一曲《浏阳河》以其特有的内涵而传遍神州大地;今日,—部《浏阳市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凭借其刚猛之势,而震撼三湘四水。1996年省教委、省人事厅曾三次派员考察浏阳市中小学教育“三制”改革情况;省委书记王茂林、省长杨正午对浏阳市教育“三制”改革给予了充发的肯定和高度的赞赏:湖南省素质教育研讨会在浏阳市召开;湖南省中小学内部体制改革研讨会在浏阳市落下帷幕;浏阳市被国家教委定为全国中小学管理改革两个试点县之一……
浏阳市中小学教育改革是怎样进行的?为什么能取得如此成就?我们与浏阳市教育相比存在哪些差距?教育改革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我们该不该乘风破浪,勇立潮头? 3月25日—3月27,我县县直学校校长和30个乡镇教育办主任以及教育局各股室负责人,一行72人,在局长胡书其同志的带领下,对浏阳市中小学教育“三制”改革进行了为期3天的考察。通过考察,我们发观,浏阳市教育“三制”改革成功的原因,主要是“思想解放,敢为人先”。笔者下面从“对浏阳市中小学教育‘三制’改革的考察”和“考察后的思考”这两个方面作简要的分析,希望能引起我县各界,尤其是教育界对“三制”改革的重视。
二、对浏阳市教育“三制”改革的考察
1、红色的土地落后的教育
浏阳市辖属于长沙市,四邻与三省九县交界,面积5070平方公里,人口132万。浏阳是一个苏区、老区、山区、边区,大革命时期,这里是—片红色的土地,牺牲有名有姓的烈士20000多人。浏阳是“将军之乡”,单是1955年授衔的就有上将6人,中将5人,少将20人。浏阳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摇篮,是胡耀邦、王震、宋任穷、王首道等人的故乡。红色的土地,应该有先进的教育,但是,浏阳教育基础差,用他们自己的话来概括:经费短缺、教室紧缺、意识欠缺、师资奇缺。校舍是清一色的土木结构,危房面积达200000多平方米;教师是参差不齐的“老三八”,层层拔高使用;高考在长沙地区榜上无名,每年只有200多人上线;外面的“凤凰”引不进,考出去的“骄子”不愿回,90年代以前,每年分回浏阳市的本科生在6人左右,专科生在70人左右,中师生在160人左右。怎样解决红色的土地与落后的教育的矛盾呢?“穷则思变”,浏阳市各级党政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为,只有改革才是振兴浏阳教育的唯一出路。于是,从92年开始,用五年的时间,分步推行“三制”改革,谱写了中小学内部管理的新篇章。
2、勇立潮头负重奋进
“严”字当头,确立目标管理。90年代初,浏阳市教育工作者大胆引进先进地区的教育改革经验,主管教学的喻副局长6次到汨罗取经,人称“汨罗通”。他们还组织市直中学校长、各乡镇教育办主任和局机关各股室负责人以及部分中小学教师,一行400多人到汨罗实地考察教育改革,并请汨罗市教育局局长黄泽南同志来浏阳讲座。在深入学习外地教育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浏阳市教育工作实际,制订了《浏阳市中小学目标管理方案》,并在小范围内实验。到1993年,在全市中小学全面推行了目标管理。这个目标管理方案,就是分层分级下达工作指标,把教育系统的所有工作量都量化,并对照此方案,制订相应的科学评价机制,每年依照评估方案对单位及所有教职工都进行客观的评价。评价的结果是评先、评优、晋级的依据,更是下一年度聘任的重要依据。这样把教育内部许多难以划定的东西明确化,强化了责任,激活了竞争机制,充分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譬如97年下半年,浏阳市净增中学生5200人,但由于实行了“三制”改革,结果只增加了120个教师编制。
“刚”字当头,实行优聘劣汰。中小学教育“三制”改革的核心是人事制度的改革,也就是“教职工聘任制”。浏阳市在推行中小学目标管理取得成功后,1994年2月22日,在全市范围内正式下达了《全面推行教职工聘任制的决定》,拉开了浏阳市教职工聘任制的序幕。《决定》分三部分:①范围,写了2条,其核心是“实行全员聘任”;②方法,写了12条,实行“定编、定量、定责、定奖”四定,核心是教职工凭聘书上岗,教师和校长实行双向选择;③原则,公正、公平、公开。教职工聘任的依据是:目标管理制评价的结果。操作方法是分级聘任:首先是校长聘任中层领导(副校长、教务主任、政教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再由中层领导聘任教师和班主任。推行聘任制要把握三个尺度:第一、在处理教师下岗问题上,要有不同层次的区别。如有些教职工年龄过大,曾经有过功劳,现在又体力不支,这样的人就采取“内退”;第二,对有些敬业精神强,又有一技之长的下岗教职工,要采取协调转岗,让人尽其才;第三,该下岗的人必须下岗,对少数敬业精神差,工作业绩差的教职工,必须让其下岗。
总之,在教职工聘任问题上,既要让大家感到有危机感,又要进行平稳聘任。一个也不落聘,也是不成功的聘任;但落聘面太宽,也会影响稳定。
“敢”字当头,打破传统工资体制。浏阳市在93年实行目标管理制和94年实行教职工聘任制的基础上,95年推行结构工资制。实行结构工资制的具体作法是:每个教职工现行工资留下70%作基础职务工资,拿出30%作为重新分配的工资。其中30%中的60%作工作量津贴,满工作量就足额发放,不满工作量就扣除不足部分,工作量津贴每月随工资发出;30%中的40%用作奖励工资,市教委、各学校还把年终奖金和其他福利充实到奖励工资中,拉开奖金分配档次,做到“上不封顶,下不保底”。一句话就是“算盘底下见高低”。
3、显著的成绩喜人的局面
浏阳市从90年代初期推行中小学教育管理“三制”改革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迎来了教育发展的春天。①启动了三个机制”即竞争机制、束缚机制、激励机制。(2)解决了三个问题,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3)达到了三个效果,充分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率,促进了全社会教育意识的增强和教育效益的增大,同时,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4)成功地提前通过了“两基”验收,全市的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学校管理、教育质量都达到了全省一流水平。(5)重点学校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浏阳一中顺利通过了省重点中学复查挂牌。顺便介绍一下浏阳一中:浏阳一中创建于1929年,是一所花园式学校,学府味,书卷味极浓。近年来,学校硬件建设不断上台阶,拥有全省中学一流的科技馆,教学楼,标准化的田径场,整个校园既有古色古香,又具有现代气派。去年高考上线总人数268人,其中本科生203人,本科土线率为50%,上线总人数在全省重点中学中排名第六。多次被省市授予“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青少年礼仪教育先进单位”“德育示范学校”等光荣称号。现在浏阳一中在“团结、奋进、严格、落实”校训的指引下,朝着“高等学校预备学校”这个预定目标而跨步前进。(6)勤工俭学硕果累累。浏阳市中小学勤工俭学取得了哪些成绩?请看下面一组数字:97年全市中小学勤工俭学总产值超过亿元,纯收入1293万元,上交国家利税415万元。浏阳市城郊文明路小学,全年勤工俭学创收35万元。现在市教委拥有一批创税企业:市教委建筑公司,有正式员工100多人,可承接大型建筑项目:出口包装厂已升格为省出口包装厂;服装厂生产的“方竹牌”皮服,远销俄罗斯;此外,还有教育印刷厂、消毒器厂、育才服务公司、医药仪器厂和书刊服务部等企业。勤工俭学为浏阳的三制改革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后盾。
三、对浏阳教育“三制”改革考察后的思考
通过对浏阳市进行中小学教育“三制”改革考察,我们深深感受到这块红色的土地上教育改革的勃勃生机,同时,也给我们攸县教育改革以深深的启迪和鞭策。
1、要不断解放思想,敢为人先。
我们攸县中小学教育基础较好。 91年就是全省基础教育先进县,93年成为实验教学普及县,95年就已经成为“两基”达标县。站在被县看攸县,攸县教育有发展,有成绩,跳出攸县看攸县,攸县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还不够,但最根本的差距还是思想解放上的差距。我们对“科教兴国”和教育优先发展认识不足,对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不高,目标不大,缺乏开放意识,缺乏敢闯敢冒敢为人先的精神,因而难有超常的思维,超常的速度,超常的发展。因此说,我们学习浏阳,最根本的是学习浏阳的思想和精神,学先进,找差距,转观念,换脑筋,要掀起解放思想热潮。
2、要找准发展点,创造自己的特色。
无特色就无优势可言,无优势就无竞争力。譬如浏阳教育整体改革是“三制”改革,浏阳一中给自己定位是高等学校的预备学校,浏阳依靠社会力量促进高中教育发展,变一家办学为国有民办公助。我们攸县的整体办学特色是什么?是不是今日搬郴县,明日套汨罗,学来学去落个邯郸学步的结局?现在学浏阳不是学浏阳的形式,而是学浏阳改革的精髓。我们要结合攸县教育的县情,找准自己的发展点,选准切入口,实现新突破,创造出自己的办学特色来。
3、改革务必要有硬劲、狠劲、韧劲。
不去弄潮,就不知大海的威力和胸怀。干任何事情都要敢冒敢拼,手腕要硬,措施要力,要有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硬劲。浏阳市教育“三制”改革,从90年代开始,坚持了7年,汨罗的素质教育也坚持了12年。我们不能期望一夜之间,“三制”改革大功告成,要像汨罗和浏阳推行教育改革一样,有一股韧劲。同时,我们也要像浏阳“三制”改革一样,敢于端少数人的“铁饭碗”,在实行“聘任上岗、落聘下岗”,要有一股“狠劲”。
4、要改革,就必须为改革营造—个良好的环境。
要推行“三制”改革,首先是解放思想。要解放思想,就要加大宣传力度,要让全县上下,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形成—个共识,即我县教育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就会滞后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反过来就会使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失去源动力。其次要争取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赢得坚强的后盾。第三,教育行政机关,尤其是领导班子一班人,思想意识要高度统—,在改革过程中要做到铁板一块。
5、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改革教育管理,就必须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大力发展校园产业。
浏阳市“三制”改革的成功,离不开“经济”这个重要因素。我们要像浏阳教育工作者一样,要充分利用行业优势,不断拓宽勤工俭学的路子,广开财源,为教育改革提供强大的经济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