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针花片连接:领航中国 扬帆奋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5:27:38
献给中国共产党90华诞 领航中国 扬帆奋进 1997年6月30日至7月1日凌晨,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

  马克思说,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1921年~2011年,当中国共产党迎来90华诞,中华民族的发展经历了怎样浩大与壮丽的历史空间?90年前,军阀混战,列强肆虐,古老的中国身处苦难的深渊。上海法租界内13位中国革命者的秘密会议犹如闪烁的启明星,点亮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希望。90年后,大国崛起,拥抱世界,走过90年奋斗历程的中国共产党如参天大树,根深叶茂,生机勃发。13亿中国人簇拥在镰刀锤头图案的光辉旗帜下,踏上新的征程。时间是一条驶向未来的船。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领航中国,扬帆奋进,奔向新的地平线!

  彪炳千秋的历史丰碑

  2011年,清明节,上海龙华烈士陵园。83岁的恽希仲抚摸着父亲恽代英墓碑上的名字和照片。父亲牺牲时,恽希仲只有两岁。生命最后时刻,36岁的恽代英面对行刑队的长枪,巍然挺立,拒不下跪。那是中国人只能跪着求生的年代。有多少中国人想努力改变这种屈辱的生存,却壮志难酬。

  “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要按照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的社会。”这是起草于1920年11月的《中国共产党宣言》中的一句话。印着这些文字的纸张已经发黄,如今静静躺在北京西郊的中央档案馆里。但是这行字,当年写在历史黑暗的天幕上,如惊雷滚滚,风云激荡。

  父亲牺牲12年后,恽希仲和家人徒步8个月来到延安。生前,恽代英始终在憧憬一个新的中国,他说:“我身上的磷,仅能做4盒洋火。我愿我的磷发出更多的热和光,我希望他燃烧起来,烧掉过老的中国,诞生一个新中国!”恽代英当初给儿子取名希仲,希望儿子成年后有管仲之才,为新的中国努力奋斗。可是他没能看到儿子长大成才,成为新中国的无线电通讯专家。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恽代英牺牲80周年之际,苍颜白发的儿子站在永远年轻的父亲墓前,深情地告诉他:“今日中国,足以告慰您经受的苦难与牺牲。”

  丹心纵死还如铁,碧血长埋未化磷。90年来,中国共产党为着创造一个新的社会,前仆后继、流血牺牲,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创造了光辉业绩,作出了巨大贡献。

  历史选择的地点,总是意味深长。距上海108公里,就是嘉兴南湖。这是鲜为人知的历史往事:那艘改变了中国命运的红船近旁,就是著名的烟雨楼。1751年~1784年,乾隆六巡江南,8次登临烟雨楼。然而,就在这位皇帝悠游山水之际,他所统治的看似强盛的大清帝国却因为闭关锁国痛失历史机遇,潜伏着衰落的危机。1782年,英国人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开启了西方国家的工业化道路。康乾盛世后,中国陷入落后挨打的境地。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近百年时间里,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一次次侵略战争,侵占中国领土上百万平方公里,一次更甚一次的巨额赔款更是榨尽了中国。

  在被八国联军占领首都、阅兵紫禁城的奇耻大辱中,中国迎来了20世纪。历史向20世纪的中国提出两个重大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一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然而,古老中国已如朽木,要什么样的霹雳雷火才能唤来甘霖、催发新芽?

  “救中国的贫弱,使全国人民同享安乐的幸福,不再作列强侵略的俎上肉。”辛亥革命翌年,解除了大总统职务的孙中山乘丝网船游览嘉兴南湖,登上烟雨楼,在嘉兴发表长篇演讲。听众云集,热泪盈眶。孙中山逝世时,带着无尽遗憾:“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两个月后,爆发了列强逞凶的“五卅事件”。孙中山耗尽一生创立的民国政府尽管号称了“共和”,却未能让中国赢得比清政府更多的尊严。

  20世纪,风云际会,虽然阴霾沉沉,可是改造旧中国的梦想,始终在无数志士仁人心中涌动。孙中山离开南湖9年后,在一艘丝网船上,毛泽东和他的同志们共同缔造了中国共产党。多少奋斗,多少牺牲,万千劫难,百折不回,终于迎来了那翻天覆地的伟大时刻。1949年10月1日15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欢声雷动中开始。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宋庆龄凝视着广场上的孙中山画像,心潮澎湃:“孙中山的努力终于结了果实,而且这果实显得这样美丽……”

  当年,梁启超在《新中国未来记》中这样想像“新中国”的壮盛繁荣:“中国维新成功,诸友邦均遣使前来庆贺。”想像力超人的梁启超没有想到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手中诞生。令梁启超更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儿子梁思成、儿媳妇林徽因领导的清华大学营建系的老师们,集体创作了新中国的国徽。国徽设计任务完成后,设计者每人获得800斤小米的奖励。他们把这笔奖励全部捐给了抗美援朝前线,保卫新生的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用28年时间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梦想,更大的考验接踵而至:如何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梦想?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社会委员会”统计,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为27美元,不及印度的一半,仅相当于亚洲国家平均值的2/3。在经济最发达的上海,1万多家私营工厂中,能够开工的仅有1/4……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更要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这是中国共产党向世界发出的豪迈誓言。在全面恢复经济到大规模工业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气概,实现一个个突破,填补了一项项空白,撑起年轻共和国的脊梁。1956年7月,第一批解放牌汽车出厂,结束了中国“一辆汽车也不能造”的历史;1963年,大庆油田建成,中国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实现了石油基本自给;1964年10月,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东方巨响”震惊世界。“在几亿人口的农业大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是深刻而伟大的社会变革。由此建起的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积累的经验和启示,为以后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了坚实长远的基础。”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说。

  然而,“创造一个新的社会”并没有成熟的模式。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之路充满了艰辛、曲折,也出现过失误。

  “中国巨变的种子是在1978年种下的,那是30年中央计划经济与30年追赶西方之间的关键转折点。”美联社报道中的这颗种子正是中国共产党把握世界潮流作出的改革开放的伟大抉择。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巨变的种子产生了裂变效应。对于这一巨变,历史老人作出了如此注解: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以近10%的年均增速快速发展,这在中外经济发展历史上绝无仅有。在201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中国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2。

  21世纪前后的十余年间,中国人百年前萌生的梦想相继实现: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2008年,百年奥运梦圆;2010年,百年世博梦圆。一个甲子,中国走过资本主义国家300年的工业化道路。东方大国,崛起于世界东方。

  奇迹是怎样发生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作出的历史性选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当今世界存在4000多个政党组织,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走马灯似的政党轮替让人眼花缭乱。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由弱到强,由革命党到执政党,而且能够长期执掌政权,坚如磐石?

  站在历史和现实的交汇点上回望,一个启示如此清晰:用科学理论武装的中国共产党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正确回答和解决中华民族在复兴道路上面对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一步一步变成现实。

  1911年春天,一位在长沙中学读书的18岁湖南青年在学校墙上张贴了他所描绘的未来中国蓝图:孙中山成为新中国的总统,康有为担任首相,梁启超则是外交部长。这位湖南青年就是日后成为中国领袖的毛泽东。这年十月,为响应辛亥革命,毛泽东到湖南新军当了半年列兵。随着时代的进步,毛泽东的观念随后发生了重大变化。1920年,《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由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出版,首印1000册。此书甫一出版,毛泽东就将它奉为至宝。十几年后,他与外国记者谈话时说“有3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其中的一本便是“《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

  五四运动前后,新生的社团组织如雨后春笋。1919年,仅北京一地登记在册的就有281个。同样抱着救国救民的梦想,为什么它们最终大多自生自灭,唯独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迈向复兴?马克思主义是指引中国走出漫漫黑夜的航标灯。

  上世纪,世界上有10多个共产党组织与中国共产党同年建党。如今90年过去,为什么社会主义在中国取得巨大成功?答案复杂却也简单: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国情相结合,同时代特征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好比种子,开花结果离不开现实的土壤——本国国情。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痛定思痛,选择独立领导武装革命,走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1928年,井冈山,条件艰苦,强敌环伺。但是毛泽东充满自信:“20年后,革命一定能够胜利!”共产国际一度包办中国革命,加之党的错误路线,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迫使红军踏上漫漫长征路。历史转折关头,毛泽东等力挽狂澜,拯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人在遵义会议后逐步走向成熟。1945年,中共七大第一次明确以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回答了中国要进行一个什么样的革命、如何进行这一革命、革命后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等一系列问题。“中国将成为一个共产党治理下,不跟莫斯科指挥棒转的大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著名美国记者斯诺在《星期六晚邮报》上作出如此预言。这是一个成功的预言。从最初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再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执政后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地探索自己的路。

  中国共产党的探索之路充满荆棘,既取得辉煌成就,也有过严重失误,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是,因为不断追求真理,及时修正错误,中国共产党始终得到人民群众支持,立于不败之地。经历了“反右”、“大跃进”到十年“文革”的惨痛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将“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979年元旦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选择了邓小平,文中惊叹:“一个崭新中国的梦想者——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央之国’的大门,这是人类历史上气势恢宏、绝无仅有的一个壮举!”

  巨变在珠三角南部一个名叫宝安的地方开始,此地后来改名为深圳。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设置经济特区。这一天被称为“深圳生日”。恢宏的历史,往往浓缩于一个个细节之中,犹如时代的年轮。深圳市布吉镇南岭村,800余村民参与和见证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编年史。这曾经是一个因为穷困潦倒而被称为鸭屎围的村庄,人均年收入不到100元,集体资产仅7000元,村民曾经饿得把埋掉的病猪挖出来果腹。改革开放让这里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今天的南岭村已经成为鸟语花香、高楼林立的现代化社区,集体资产超过16亿元,人均年收入15万元。但是南岭村民最骄傲的是,小小一个村庄,却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理论与实践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新千年的第一个春天,南岭村村民唱起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来此考察的江泽民,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索,与当地党员干部交流,共同探讨新时期如何加强党的建设这个现实而重大的课题。正是在这次南方之行中,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03年4月,正是“非典”肆虐之际,胡锦涛来到南岭村。1994年,胡锦涛第一次来南岭村时,村里每个老人每月补贴只有150元。这一次来,村党支部书记张育彪汇报说,老人补贴已涨到每人每月1500元。胡锦涛称赞:“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得到了进一步体现。”在南岭村,党的总书记与村支部书记亲切交流党的建设,此时的胡锦涛正在思考新形势下我国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在广东考察工作时,胡锦涛提出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努力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8月28日至9月1日,胡锦涛在江西考察工作时提出,要牢固树立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张育彪是土生土长的南岭村人,他为家乡也为自己庆幸:没有错过一个伟大的时代,而且在这个伟大时代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这位党的基层支部书记用诗一样的语言概括:“南岭村的实践表明,火热的社会生活是党的理论之树汲取成长动力的宝贵源泉!”

  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01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苏共亡党20周年。历史的光荣与沉重,并未在回首中远去。俄罗斯,圣彼得堡,涅瓦河畔。在阳光和蓝天的映衬下,阿芙乐尔号灰蓝色的舰身格外耀眼。这艘打响十月革命第一炮、历经百年沧桑的巡洋舰,如今最多的游客来自中国。这是属于中国人的心灵之旅。“中国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按照变化了的时代条件,及时平稳地调整党和国家的发展政策,用不断创新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米哈伊尔·季塔连科说。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时隔30多年,邓小平的告诫仍然振聋发聩。

  今天,我们仍在探索;未来,将继续探索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