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安芬内衣:如何看待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5:22:37


新华网 ( 2009-09-28 11:30:11 ) 来源: 手册2009年第5期
近年来,中国与邻国关系中连续发生了一些摩擦和纠纷,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印度数次向有争议的边界地区增兵,加速向该地区移民;在南中国海,越南、菲律宾等国不断试图采取各种措施宣示其对所占领岛礁的“主权”,并在岛礁上兴建设施,强化占领。中澳关系也由于中铝收购力拓公司的失败、力拓公司上海办事处工作人员侵犯中国公司商业机密,以及澳大利亚不顾中方反对,向“疆独”分子热比娅发放签证等事件,连续出现波折。
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到底怎么样?是在改善还是在恶化?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从长远看,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会向什么方向发展?
如何看待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
■ 周方银
一、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的不利因素
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一些争议和摩擦的连续出现,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一是中国周边地理环境的复杂性。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疆土,有2.2万公里长的陆地边界线,与中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中国还有1.8万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与日本、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马来西亚等国的领海相接或相重叠,它们是中国的海上邻国。此外还有非接壤但有着密切关系的近邻国家,如柬埔寨、泰国、新加坡、孟加拉国等,因此,中国被称为“世界上邻国数目最多的国家”。
中国不仅邻国的数量多,而且这些国家的情况十分复杂多样,这在整个世界上较为少见。中国所处周边环境特别复杂的性质,决定了在中国与邻国之间发生摩擦的概率要更大一些。
二是在中国与近邻国家之间,还存在着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未解决的边界问题。其中包括中印边界问题、中日钓鱼岛问题,还有南中国海问题。在这些领土和领海的划界问题上,虽然中国希望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加以解决,但一些邻国不断采取各种手段,试图强化对争议地区的实际占领。这反映了周边某些国家的一种机会主义的心态,它们试图利用中国的和平主义政策,造成对中国不利的既成事实,谋取现实的利益,或者强化自身在未来边界谈判中的地位。
三是由于中国崛起带来的冲击。这一冲击既有物质的层面,也有心理的层面。从物质层面上说,中国崛起,首先意味着东亚地区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与实力对比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国家之间相对地位的变化。以中日关系为例,在过去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中国是东亚地区的政治大国,日本是东亚地区的经济大国,双方对这种地位结构已比较适应,也都能接受这样一个现实,双方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基本相安无事。随着中国经济地位迅速上升,日本东亚经济主导国的地位受到冲击。从发展趋势上看,似乎中国正在逐渐确立自身在东亚地区的主导地位。日本对这一前景并不是欣然接受,而是试图延缓这一进程,或者通过与其他国家联合的方式,制约中国影响力的上升。这就在一定时期内增大了双方发生摩擦的可能性。类似的情况,也在中印关系、中韩关系等双边关系中不同程度地存在。
与实力地位的起伏相伴随的,还有心理上的失衡。在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公众过去的印象中,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冲击了这种传统的心理印象。一部分人有意无意地把本国内部出现的种种经济问题,归结为中国经济竞争、中国货的大量涌入,也在客观上增强了其对中国的负面情绪。
印度对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中国国际影响力的迅速上升,并不感到服气。加上中印之间还存在尚未解决的边界问题,这意味着从政治、安全的角度来说,中印关系在未来一个时期内并不会平静。
当然,理解中国的安全环境,绝不能忽略美国这个因素。美国在东亚地区,存在着一个同盟体系。中国周边的日本、韩国、澳大利亚都是美国的盟国,此外,美国与菲律宾、泰国、新加坡、印度、巴基斯坦等保持着紧密的安全合作关系。特别是,日美同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直接针对中国的。美国的战略是维持在全球事务中的领导地位,并试图排除任何一个大国对美国领导地位可能发起的挑战。因此,美国对中国的崛起始终有着防范的一面,试图牵制中国的崛起。判断中国的周边环境,美国的影响是一个始终不能忽视的因素,并且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二、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
在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同样存在着一些有利因素。
其中,最大的有利因素,就是中国实力的持续上升。在过去30年中,中国的综合实力获得了很大提升。不难发现,近两年在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中出现的不少摩擦,其实是由于中国实力上升带来的一个副产品。
国际社会普遍有一种预期,认为中国在未来不短的时期内,还会保持强劲的上升势头。也就是说,中国是一个继续处于上升进程中的国家。从根本上说,周边的这些国家并不愿意轻易得罪一个上升中的大国,因为从长远来说,这不符合它们的利益。这意味着,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中国与邻国关系中虽然会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但其程度和范围是有限的。周边关系中的摩擦,都不会发展到失控的程度。
另一个有利因素,是中国在周边地区逐渐增大的影响力。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额巨大,是许多周边国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同时,中国在周边国家的投资也在迅速增长。周边国家对中国经济影响力的扩大,持一种多少有些矛盾的心态,一方面欢迎由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所带来的经济机会;另一方面,也有一些防范心理,担心从经济上受制于中国。但不管怎么说,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关系,是双边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稳定因素,这在几年前中日关系的“政冷经热”中已经有清晰的体现。
第三个因素,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战略意图的认知。它们要判断,中国的实力足够强大以后,中国要干什么?中国会追求什么样的目标?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追求这些目标?在上个世纪90年代,很多周边国家对此感到焦虑,“中国威胁论”在周边地区比较盛行。中国提出了一系列政策理念和政策举措,来缓解这方面的焦虑,包括新安全观、和平崛起、负责任大国、建立一系列伙伴关系、提出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政策,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与和谐周边等等。此外,中国积极参与与周边国家的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积极推动地区机制的建立和发展。中国与邻国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也在不断加深。现在,周边国家对中国战略意图的疑虑已经大大缓解。
最后,虽然从表面上看,近两年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出现了不少纠纷或摩擦,但是,当我们从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视野来考察时,就会发现,这些问题从其发展程度来看并不严重。我们的周边环境,从总体上看,还是呈改善的趋势。
三、应采取的对策
周边安全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有些因素是可以改变的。随着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实力的巨大提高,中国营造周边环境的能力有了很大增强。面对当前的周边环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应对。
首先,最重要的还是发展,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一个国家特别是大国,它的国际地位最主要的还是取决于其物质实力。对中国来说,最重要的是,抓住当前的机遇,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提升营造有利的周边环境的能力。
其次,是努力保持中美关系的稳定。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对全球事务和亚洲地区的事务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美国的态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可以影响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以及东南亚很多国家的政策。在中国周边许多热点问题的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由于中国被美国认为是最有潜力在未来挑战其主导地位的国家,美国对华政策中防范的一面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消失。但美国在保持中美关系的稳定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利益,在很多国际事务上,美国需要中国的合作。因此,只要双方做出足够的努力,中美关系可以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
第三,发展睦邻外交,拓展中国在周边国家中的影响力。综合实力的增强,使中国营造有利周边环境的能力也相应增强。中国虽然在周边地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但与中国综合实力相比,两者之间并不相称。现在,中国与很多周边国家的关系中,最重要的支柱还处于经济合作的层面,如何加强中国与一些周边国家在政治、战略层面的合作,建立起高度稳定的、经得起国际环境变化考验的战略关系,还是一个需要努力加以实现的目标。
最后,是加强软实力建设。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改善中国在周边国家心目中的认识和印象,使中国形象在这一地区更具亲和力。同时要保持中国在战略上的威慑力,努力维持一种平衡。(编辑:班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