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楼孤魂高清迅雷下载:第五篇--报账篇(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2:26:44
第五篇--报账篇(三) 19.现金流量表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现金流量表的主要作用有:
(1)现金流量表能够说明企业一定期间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原因。现金流量表将现金流量划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并按照流入现金和流出现金项目分别反映。例如,企业当期从银行借入500万元,偿还银行利息3万元,在现金流量表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分别反映“借款收到的现金500万元”,“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3万元”。因此,通过现金流量表能够清晰地反映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原因,即现金从哪里来,又用到哪里去。这些信息是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所不能提供的。
(2)现金流量表能够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股利的能力。投资者投入资金、债权人提供企业短期或长期使用的资金,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利。通常情况下,报表阅读者比较关注企业的获利情况,并且往往以获得利润的多少作为衡量标准。企业获利多少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企业具有一定的现金支付能力。但是,企业一定期间内获得的利润并不代表企业真正具有偿债或支付能力。在某些情况下,虽然企业利润表上反映的经营业绩很可观,但财务困难,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还有些企业虽然利润表上反映的经营成果并不可观,但却有足够的偿付能力。产生这种情况有诸多原因,其中会计核算采用的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等所含的估计因素也是其主要原因之一。现金流量表完全以现金的收支为基础,消除了会计核算中由于会计估计等所产生的获利能力和支付能力。通过现金流量表能够了解企业现金流入的构成,分析企业偿债和支付股利的能力,增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和债权人收回债权的信心;通过现金流量表,投资者和债权人可了解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和现金偿付的能力,从而使有限的社会资源流向最能产生效益的地方。
(3)现金流量表可以用来分析企业未来获取现金的能力。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整体情况,说明企业现金从哪里来,又运用到哪里去。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代表企业运用其经济资源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代表企业运用资金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代表企业筹资获得现金流量的能力。通过现金流量表及其他财务信息,可以分析企业未来获取或支付现金的能力。例如,企业通过银行借款筹得资金,从本期现金流量表中反映为现金流入,但却意味着未来偿还借款时要流出现金。又如,本期应收未收的款项,在本期现金流量表中虽然没有反映为现金的流入,但意味着未来将会有现金流入。
(4)现金流量表可以用来分析企业投资和理财活动对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影响。资产负债表能够提供企业一定日期财务的状况,它所提供的是静态的财务信息,并不能反映财务状况变动的原因,也不能表明这些资产、负债给企业带来多少现金,又用去多少现金;利润表虽然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提供动态的财务信息,但利润表只能反映利润的构成,也不能反映经营活动、投资和筹资活动给企业带来多少现金,又支付多少现金,而且利润表不能反映投资和筹资活动的全部事项。现金流量表提供一定时期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动态财务信息,表明企业在报告期内由经营活动、投资和筹资活动获得多少现金,企业获得的这些现金是如何运用的,能够说明资产、负债、净资产变动的原因,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现金流量表是连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桥梁。
(5)现金流量表能够提供不涉及现金的投资和筹资活动的信息。现金流量表除了反映企业与现金有关的投资和筹资活动外,还通过补充资料(附注)方式提供不涉及现金的投资和筹资活动方面的信息,使会计报表使用者或阅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和分析企业的投资和筹资活动。
(6)编制现金流量表,便于和国际惯例相协调。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都要求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我国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后,将对开展跨国经营、境外筹资、加强国际经济合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20.现金流量表与财务状况变动表相比较有什么不同?
现金流量表与财务状况变动表相比较,其主要区别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编制基础不同。现金流量表以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为编制基础。财务状况变动表以营运资金为编制基础,营运资金是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净额。
(2)反映内容不同。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全貌。财务状况变动表反映企业营运资金的来源和运用的全貌。
(3)分类方法不同。现金流量表按照现金产生的原因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并在每一类中按照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构成分别项目反映。财务状况变动表主要按照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进行分类,并在每一类中按照营运资金的来源和运用构成分别项目反映。
(4)产生作用不同。现金流量表能够提供企业一定时期内流入现金的构成和支出现金的构成情况,便于会计报表使用者了解和评价企业获取现金和偿付债务的能力,并据以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变动表提供企业一定时期内营运资金的来源构成和运用构成情况,说明企业流动资产减流动负债净额的变动原因。对于广大的投资者和债权人而言,他们最为关心的是投资对象或债务人的偿付能力,因为企业是否具有足够的现金流入是至关重要的;而财务状况变动表由于流动和非流动的划分标准、流动资产可变现能力等各方面的影响,不能全面提供投资者和债权人所需要的这些信息。可见,现金流量表与财务状况变动表相比更能反映企业的偿付能力。

21.什么是现金等价物?
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现金等价物虽然不是现金,但其支付能力与现金差不多,即可视同现金,或称“准现金”。一项投资被确认为现金等价物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即: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其中,期限短,通常是指从购买日起,3个月或更短时间内即可到期或可转换为现金。需要说明的是,不同企业现金等价物的范围也可能不同。如经营活动以短期、流动性强的投资为主的企业,可能会将所有项目都视为投资,而不是现金等价物;而不以投资为主要经营活动的企业,可能将其中的部分短期投资视为现金等价物。企业应当根据经营特点等具体情况,确定现金等价物的范围,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确定现金等价物的会计政策,并一贯性地保持这种划分标准。这种政策的改变应视为会计政策的变更。

22.什么是现金流量?影响现金流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现金流量是指企业某一期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例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出售固定资产、收回投资、借入资金等,形成企业的现金流入;购买商品、接受劳务、购建固定资产、现金投资、偿还债务等,形成企业的现金流出。衡量企业经营状况是否良好,是否有足够的现金偿还债务,资产的变现能力等,现金流量是非常重要的指标。企业日常经营业务是影响现金流量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所有的经营业务都影响现金流量。影响或不影响现金流量的因素主要包括:
(1)现金各项目之间的增减变动,不会影响现金流量净额的变动。例如,从银行提取现金、将现金存入银行、用现金购买两个月到期的债券等,均属于现金各项目之间内部资金转换,不会使现金流量增加或减少。
(2)非现金各项目之间的增减变动,也不会影响现金流量净额的变动。例如,用固定资产清偿债务、用原材料对外投资、用存货清偿债务、用固定资产对外投资等,均属于非现金各项目之间的增减变动,不涉及现金的收支,不会使现金流量增加或减少。
(3)现金各项目与非现金各项目之间的增减变动,会影响现金流量净额的变动。例如,用现金支付购买的原材料、用现金对外投资、收回长期债券等,均涉及现金各项目与非现金各项目之间的增减变动,这些变动会引起现金流入或现金支出。
23.现金流量是怎样分类的?
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目的,是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有关现金的流入和流出的信息。企业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和流出是由各种因素产生的,如工业企业为生产产品需要用现金支付购入原材料的价款,支付职工工资,购买固定资产也需要支付现金等。现金流量表首先要对企业各项经营业务产生或运用的现金流量进行合理的分类。通常,按照企业经营业务发生的性质将企业一定期间内产生的现金流量归为以下三类: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经营活动是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经营性租赁、购买货物、接受劳务、制造产品、广告宣传、推销产品、缴纳税款等。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企业通过运用所拥有的资产自身创造的现金流量,主要是与企业净利润有关的现金流量。但企业一定期间内实现的净利润并不一定都构成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如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或净损失构成净利润的一部分,则不属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或净损失也不是实际的现金流入或流出。通过现金流量表中反映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说明企业经营活动对现金流入和流出净额的影响程度。需要说明的是,各类企业由于行业特点不同,对经营活动性质的确认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企业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现金流量进行合理的归类。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是指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以及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包括取得或收回权益性证券的投资,购买或收回债券投资,购建和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等。作为现金等价物的投资属于现金自身的增减变动,如购买还有1个月到期的债券等,都属于现金内部各项目转换,不会影响现金流量净额的变动。通过现金流量表中反映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可以分析企业通过投资获取现金流量的能力,以及投资产生的现金流量对企业现金流量净额的影响程度。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是指导致企业资本及借款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包括吸收权益性资本、资本溢价、发行债券、借入资金、支付股利、偿还债务等。通过现金流量表中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可以分析企业筹资的能力,以及筹资产生的现金流量对企业现金流量净额的影响程度。
24.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则是什么?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分类反映原则。为了给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有关现金流量的信息,并结合现金流量表和其他财务信息对企业作出正确的评价,现金流量表应当提供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对现金流量的影响,即现金流量表应当分别反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总额以及它们相抵后的结果。
(2)总额反映与净额反映灵活运用原则。为了提供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总额的信息,现金流量表一般应按照现金流量总额反映。一定时期的现金流量通常可按现金流量总额或现金流量净额反映。现金流量总额是指分别反映现金流入和流出总额,而不以现金流入和流出相抵后的净额反映。现金流量净额是指以现金流入和流出相抵后的净额反映。但现金流量以总额反映比以净额反映所提供的信息更为相关有用。因此,通常情况下,现金流量应以其总额反映。但是,下述情况可对现金流量以净额反映:一是某些金额不大的项目。例如,企业处置固定资产发生的现金收入和相关的现金支出可以相抵后以净额列示。二是不反映企业自身的交易或事项的现金流量项目。例如,证券公司代收客户的款项用于交割买卖证券的款项,期货交易所接受客户交割实物的款项等;又如,银行吸收开户单位活期存款的承兑和偿付。这些项目不属于企业自身业务的现金流量项目,可以以净额反映。
(3)合理划分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应当按照其概念进行划分,但有些交易或事项则不易划分,如利息收入和股利收入、利息支出和股利支出是作为经营活动,还是作为投资或筹资活动有不同的看法。在我国,依据人们的习惯理解,把利息收入和股利收入划为投资活动,把利息支出和股利支出划为筹资活动。某些现金收支可能具有多类现金流量的特征,所属类别需要根据特定情况加以确定。例如,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由于很难区分缴纳的是经营活动产生的所得税,还是投资或筹资活动产生的所得税,通常将其作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对于某些特殊项目,如自然灾害损失和保险索赔,若能分清属于固定资产损失的保险索赔,通常作为投资活动,流动资产损失的保险索赔,通常作为经营活动;若不能分清属于固定资产还是流动资产的保险索赔,通常归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因此,企业应当合理划分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对于某些现金收支项目或特殊项目,应当根据特定情况和性质进行划分,分别归并到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类别中,并一贯性地遵循这一划分标准。
(4)外币现金流量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在我国,企业外币现金流量以及境外子公司的现金流量,以现金流量发生日的汇率或加权平均汇率折算。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作为调节项目,在现金流量表中单独列示。
(5)重要性原则。本来,不涉及现金的投资和筹资活动不应反映在现金流量表内,因为这些投资和筹资活动不影响现金流量,现金流量表中不反映不涉及现金的投资和筹资活动是与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目的相一致的。但是,如果不涉及现金的投资和筹资活动数额很大,若不反映将会导致一个有理性的报表使用者产生误解并作出不正确的决策,这时,就需要在现金流量表中以某种形式恰当地予以揭示。在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对于不涉及现金的重要的投资和筹资活动是在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或附注)中反映的。此外,重要性原则对现金流量表中各项目的编制也有很大影响。比如,“收到的租金”项目,如果企业此类业务不多,也可以不设此项目,而将其纳入“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之中。

25.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有几种?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主要是针对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的编制而言的。编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法,另一种是间接法。
所谓直接法,即通过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总括分类反映来自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采用直接法编制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时,有关企业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资料可以从企业会计记录直接获得,也可以在利润表中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等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与经营活动各项目有关的增减变动,即通过调整以下项目获得:
第一,本期存货及经营性应收和应付项目的变动;
第二,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其他非现金支出项目;
第三,不属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其他项目。
具体运用直接法时,又有工作底稿法和直接计算法两种。
所谓间接法,即通过将企业非现金交易、过去或者未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收入或支出的递延或应计项目,以及与投资或筹资现金流量相关的收益或费用项目对净损益的影响进行调整来反映企业经营活动所形成的现金流量。间接法以利润表上的净利润为起点,通过调整某些相关项目后得出经营产生的现金流量。这些需要调整的项目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计入净利润但对经营活动无关的收益或损失,如处理固定资产收益、投资损失等;
第二类:影响净利润但与现金收支无关的项目,如固定资产折旧、计提预提费用等;
第三类:与净利润无关但与现金有关的项目,如购买存货、支付前欠货款、收到押金等。
直接法的主要优点是显示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各项目流入流出的具体内容,与间接法相比较,它更能全面地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现金收支全貌,其所提供的信息有助于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有助于揭示企业的偿债能力、投资能力和支付股利的能力。间接法的优点是通过对企业净利润与现金净流量的差异的揭示,有助于分析影响现金流量的原因,进而从现金流量的角度分析企业净利润的质量。所以,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一方面要求企业按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另一方面又要求在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提供按间接法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从而兼顾了两种方法的优点。

26.采用工作底稿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基本程序与思路是什么?
采用工作底稿法编制现金流量表,就是以工作底稿为手段,以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数据为基础,结合有关的账簿资料(主要是有关的明细资料和备查账簿),对利润表项目和资产负债表项目逐一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进而编制出现金流量表。工作底稿的设计格式如表5-12。
项目 本期数 调整分录 借方 贷方 一、利润表项目                         项目 本期数 调整分录 借方 贷方 二、资产负债表项目                         项目 本期数 调整分录 借方 贷方 三、现金流量表项目                       调整分录合计       采用工作底稿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基本程序是:
第一步:将利润表的本期发生数和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期末数过入工作底稿的有关栏目;
第二步:对当期业务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编制调整分录时,要以利润表项目为基础,从“产品销售收入”开始,结合有关的账簿资料,对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项目逐一进行调整。其中,对资产负债表项目的调整主要是调整期初、期末余额的差额。
编制调整分录时的基本思路是:先假设本期损益表中发生的各项收支(净利润)均为现金收支,然后再结合资产负债表项目对应收、应付、待摊、预提项目进行调整。在对资产负债表项目进行调整时,按照各项目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排列顺序,当前项目容易一次性作出调整的,一次性进行调整;当前项目难于一次性调整的,在后面的有关项目中再进行调整。

27.工作底稿法下怎样编制各项目的调整分录?
工作底稿法下调整分录的编制介绍如下:
(1)分析调整“产品销售收入”。先假设本期产品销售收入均为现金收入,即“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然后再结合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项目进行调整。调整分录如下:
借: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
贷:产品销售收入
(2)分析调整“产品销售成本”。先假设本期产品销售成本均为现金支付,即“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然后再结合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工资”、“存货”、“累计折旧”、“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等项目逐一进行调整。调整分录如下:
借:产品销售成本
贷: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
(3)分析调整“营业费用”。先假设本期产品销售发生的营业费用均为现金支付,即“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然后再结合资产负债表中“应付工资”、“累计折旧”、“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等项目逐一进行调整。调整分录如下:
借:产品销售费用
贷: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4)分析调整“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先假设本期发生的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均已实际支付,即“支付的各项税费”,然后再结合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应交税金——应交城市建设维护税”、“其他应交款”等项目进行调整。调整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支付的各项税费
(5)分析调整“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所核算的主要是销售材料收入、技术转让收入、经营性租赁收入等。先假设本期发生的其他业务收入均已实际收到现金,即先计入“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处置固定资产等收到的现金净额”等项目,然后再在调整“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时进行调整。调整分录如下:
借: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
处置固定资产等收到的现金净额
贷:其他业务收入
(6)分析调整“其他业务支出”。其他业务支出所核算的主要是与销售材料、技术转让、经营性租赁等有关的成本、费用、税金。先假设本期发生的其他业务支出均已实际支付现金,即先计入“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购建固定资产等所支付的现金”、“支付的各项税费”等项目,然后再在调整“存货”、“应付工资”、“应交税金”时进行调整。调整分录如下:
借:其他业务支出
贷: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
购建固定资产等所支付的现金
支付的各项税费
(7)分析调整“管理费用”。先假设本期发生的管理费用均为现金支付,即先计入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中,然后再结合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应付款”、“累计折旧”、“应付工资”、“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等项目进行调整,将那些本期实际未支付的以及不属于“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予以剔除。调整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
贷: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8)分析调整“财务费用”。先假设本期发生的财务费用均为现金支付,再依据明细项目进行调整。对于利息费用,计入“偿付股利、利润或利息所支付的现金”,其他财务费用则计入“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中,然后再结合资产负债表中的“累计折旧”、“应付工资”、“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等项目进行调整。调整时,再将那些不属于“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剔除。调整分录如下:
借:财务费用
贷:偿付股利、利润或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9)分析调整“投资收益”。先假设列入本期损益表中的投资收益均已实际收到现金,即“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然后再依据资产负债表中的“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应收股利”、“应收利息”等项目进行调整。调整分录如下:
借: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贷:投资收益
(10)分析调整“营业外收入”。先假设本期发生的营业外收入均为现金收入,即“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处置固定资产等收到的现金净额”,然后再结合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等项目,以及“营业外收入”项目的有关明细账进行调整。调整分录如下:
借: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处置固定资产等收到的现金净额
贷:营业外收入
(11)分析调整“营业外支出”。先假设本期发生的营业外支出均为现金支出,即“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处置固定资产等收到的现金净额”,然后再结合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等项目,以及“营业外支出”项目的有关明细账进行调整。调整分录如下:
借:营业外支出
贷: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处置固定资产等收到的现金净额
(12)分析调整“所得税”。先假设列入本期损益表中的所得税均已实际支付,然后再结合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项目进行调整。调整分录如下:
借:所得税
贷:支付的各项税费
(13)分析调整“短期投资”。对于“短期投资”项目,由于现金流量表设计时是按“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和“投资所支付的现金”单独列示的,因此,应分析其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分别进行调整。调整分录如下:
调整借方发生额:
借:短期投资
贷: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调整贷方发生额:
借: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
贷:短期投资
(14)分析调整“应收票据”。 “应收票据”通常与销售商品有关,与期初余额相比,期末“应收票据”增加,表明本期销售的部分商品本期没有收到现金,而原来在调整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时,是假定其全部已收到现金的,因此要冲减“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反之,若期末“应收票据”减少,表明本期“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中有一部分是前期销售的,而前期销售的这一部分商品的收入并未在利润表“主营业务收入”中体现,因此要增加“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当然如果存在应收票据贴现,由于票据贴现一方面使得“销售商品所收到的现金”减少,另一方面增加了财务费用,而原来在调整利润表中的“财务费用——经营性费用”时,是将其计入“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的,对于这部分贴现金额,企业并未实际支付现金,因此要从“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予以冲回。调整分录如下(应收票据增加时作相反分录):
借: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应收票据贴现部分)
贷:应收票据(余额的净减少)
(15)分析调整“应收账款”。“应收账款”通常与销售商品有关,与期初余额相比,期末“应收账款”增加,表明本期销售的部分商品本期没有收到现金,而原来在调整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时,是假定其全部收到现金的,因此要冲减“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反之,若期末“应收账款”减少,表明本期“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中有一部分是前期销售的,而前期销售的这一部分商品的收入并未在利润表“主营业务收入”中体现,因此要增加“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当然如果存在坏账核销,由于坏账核销部分是冲减“坏账准备”的,而在调整“坏账准备”时,通常是将其期末期初余额的差额全部计入“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故此时也应予以冲回。调整分录如下(应收账款减少时作相反分录):
借: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贷:应收账款——货款
(16)分析调整“坏账准备”。依据“坏账准备”账户的期末期初余额的差额,作如下调整分录(坏账准备减少作相反分录):
借: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贷:坏账准备
(17)分析调整“应收股利”。应收股利会因购买股票、债券或股利的分配与收回等原因而增加或减少,可依据期末期初余额的差额分析调整。如果期末余额增加,说明本期应计的股利中有一部分在本期没有收到,而原来在调整利润表中的“投资收益”项目时是全额计入“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的,故应冲减“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反之,如果期末余额减少,说明本期收到的股利有一部分是前期的,而原来在调整利润表中的“投资收益”项目时只是按本期应计的股利计入“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的,故应增加“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当然,如果本期“应收股利”的借方发生额中含有为购入股票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包括已宣告发放但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情形,则应增加“投资所支付的现金”。有关的调整分录如下:
“应收股利”期末余额增加时: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所支付的现金(已宣告发放但未领取的现金股利部分)
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应收股利期末余额增加净额)
“应收股利”期末余额减少时:
借: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应收股利期末余额减少净额)
贷:投资所支付的现金(已宣告发放但未领取的现金股利部分)
应收股利
(18)分析调整“应计利息”。应计利息会因购买债券或利息的计提与收回等原因而增加或减少,可依据期末期初余额的差额分析调整。如果期末余额增加,说明本期应计的股利中有一部分在本期没有收到,而原来在调整利润表中的“投资收益”项目时是全额计入“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的,故应冲减“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反之,如果期末余额减少,说明本期收到的利息收入中有一部分是前期的,而原来在调整利润表中的“投资收益”项目时只是按本期应计的债券利息收入计入“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的,故应增加“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当然,如果本期“应收利息”的借方发生额中含有购入债券时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包括发行日至购买日的利息的情形,则应增加“投资所支付的现金”。调整分录如下:
“应收利息”期末余额增加时:
借:应收利息
贷:投资所支付的现金(发行日至购买日止的利息部分)
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应收利息期末余额增加净额)
“应收利息”期末余额减少时:
借: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应收利息期末余额减少净额)
贷:投资所支付的现金(发行日至购买日止的利息部分)
应收利息
(19)分析调整“预付账款”。预付账款与购买存货有关。与期初余额相比较,如果“预付账款”期末借方余额增加,说明本期预付的款项有一部分本期没有购进存货,但在收付实现制下,与购买存货有关的款项一旦支付,即算作本期“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故应增加“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反之,则应减少“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调整分录如下(预付账款减少时作相反的分录):
借:预付账款
贷: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
(20)分析调整“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所核算的主要是应收、暂付的出差借款、应收的租金、应收的各种罚款、赔款及垫付款项等,主要与现金流量表中的“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等有关,可依据“其他应收款”总账及各明细账户的期末期初余额的差额进行调整。与期初余额相比,其他应收款期末借方余额增加,表明本期应收的各种款项有一部分实际上并未收到,而原来在对利润表中的“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进行调整时,已将其全额视为收到现金,故此应冲减“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收到的租金”。调整分录如下(其他应收款借方余额减少时作相反的调整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
贷: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21)分析调整“存货”。“存货”通常与购买商品和销售商品有关,与期初余额相比,期末“存货”增加,表明本期购买的存货有一部分在本期没有销售(这里暂不考虑本期生产存货的情况,有关存货生产的情况将在调整应付工资、累计折旧、待摊、预提费用时再作调整),而原来在调整利润表中的“产品销售成本”时,只是将“产品销售成本”部分计入“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中,因此要增加“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反之,若期末“存货”减少,表明本期销售的存货中有一部分是前期购买的,本期并未为此而支付现金,而原来在调整利润表中的“产品销售成本”时,已经将“产品销售成本”全额计入“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中,因此要减少“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当然,企业可能存在其他非经营性原因而增加或减少存货的情况,如以存货对外投资、在建工程领用存货、吸收外单位存货投资等。这类情况可以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在建工程”、“实收资本”等项目时进行调整(也可以直接从存货的增加或减少中予以剔除)。调整分录如下(存货增加作相反的分录):
借: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
贷:存货
(22)分析调整“待摊费用”。待摊费用会因多种原因增加或减少,应依“待摊费用”账户发生额的有关明细资料分析调整,对于“待摊费用”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如为一次性领用大量的低值易耗品,导致了存货的减少,而存货的减少前面已经冲减了“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因此应追加“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如为缴纳的印花税,计入“支付的除增值税、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税费”之中,其他支出部分计入“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中。对于其贷方发生额,属于成本费用摊销的部分(指计入“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部分),因为增加了存货,故应冲减“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属于管理费用的部分,冲减“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调整分录如下:
调整借方发生额:
借:待摊费用
贷: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领用低值易耗品等)
支付的各项税费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调整贷方发生额:
借: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计入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的部分)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贷:待摊费用
(23)分析调整“长期股权投资”。依据“长期股权投资”账户借贷方发生额分别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户的借方发生额,表示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与收益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户的贷方发生额,表示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收回与损失调整。
调整借方发生额时:对于“投资成本”,先计入“投资所支付的现金”,然后,对于企业以存货或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进行投资的情况,再从“投资所支付的现金”中冲减;对于“收益调整”,因此时并未实际收到投资收益,故应冲减“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调整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投资所支付的现金(投资成本部分)
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收益调整部分)
对于以存货进行投资的部分(对于以固定资产进行投资的情况将在调整“固定资产”时再作调整):
借:权益性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贷: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
调整贷方发生额时:对于“投资收回”,依其账面价值先计入“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然后对于以存货、固定资产等形式收回的股权投资,再分别进行调整;对于“损失调整”,因此时企业并未实际为这一损失而支付现金,而原来在对利润表中“投资收益”项目调整时是一并计入“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的(此部分投资损失抵减了其他投资收益),故应增加“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调整分录如下:
借: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投资收回部分)
分得股利或利润所收到的现金(投资损失调整)
贷:长期股权投资
对于收回的存货(对于收回的固定资产,可在调整“固定资产”项目时再作调整):
借:购买存货支付的现金
贷: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24)分析调整“长期债权投资”。依据“长期债权投资”账户借贷方发生额分别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户的借方发生额,表示企业长期债权投资的面值、溢价、折价摊销以及到期还本付息债券的应计利息;“长期债权投资”账户的贷方发生额,表示企业长期债权投资的收回、折价、溢价摊销。
调整借方发生额时:对于“面值”与“溢价”,计入“债权性投资所支付的现金”;对于“应计利息”和“折价”摊销,因应计利息和折价摊销引起投资收益的增加,而这部分投资收益并未使企业实际收到现金,故应冲减“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调整分录如下:
借:长期债权投资
贷: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面值与债券溢价部分)
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应计利息与溢价摊销之差,或应计利息与折价摊销之和部分)
调整贷方发生额时:对于“投资收回”,依其账面价值计入“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对于“溢价”摊销,因溢价摊销引起投资收益的减少,而这种摊销只是企业的一种账务调整,并未使企业实际支付现金,故应调增“取得债券利息收入所收到的现金”。调整分录如下:
借: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贷:长期债权投资
(25)分析调整“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会因购建、折旧、转让、报废、投资收回等原因而增加或减少,情况比较复杂,分析调整“固定资产”时,应依其有关明细资料的借贷方发生额来进行。对于固定资产的增加,计入“购建固定资产等所支付的现金”(至于收到其他单位的固定资产投资,可在调整“实收资本”时再作调整);对于投资转出的固定资产,引起长期股权投资的增加,这一部分增加的投资企业本期并未支付现金,而原来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借方发生额时全部作为“权益性投资所支付的现金”,故应冲减“权益性投资支付的现金”;对于出售、报废固定资产,按照固定资产原价与累计折旧的差额,计入“处置固定资产收到的现金净额”。调整分录如下:
调整固定资产的借方发生额:
借: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借方发生额)
贷: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的现金
如有投资收回的固定资产:
借:购建固定资产等所支付的现金(收回的固定资产原价)
贷: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收回的固定资产净值)
累计折旧——其他折旧结转
调整固定资产的贷方发生额:
借:累计折旧——其他折旧结转
处置固定资产等收到的现金净额
贷:固定资产(处置、报废固定资产原价)
借:累计折旧——其他折旧结转
投资支付的现金
贷:固定资产(投资转出固定资产原价)
(26)分析调整“累计折旧”。依据“累计折旧”账户的明细资料分析调整,属于生产部门使用固定资产而提取的折旧(指应计入“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的部分),因其增加本期存货,而增加的这一部分存货,本期并未支付现金,故应冲减“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属于管理部门使用固定资产而提取的折旧(指应计入“管理费用”的部分),冲减“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属于工程部门所提取的折旧(指应计入“在建工程”的部分),冲减“购建固定资产等所支付的现金”。调整分录如下:
借: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计入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部分)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计入管理费用部分)
购建固定资产等所支付的现金(计入在建工程部分)
贷:累计折旧
(27)分析调整“在建工程”。依据“在建工程”账户期末期初余额的差额调整。调整分录如下(期末“在建工程”增加作相反的分录):
借: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的现金
贷:在建工程
(28)分析调整“无形资产”。依据“无形资产”账户借贷方发生额分析调整。
调整借方发生额:对于借方发生额,先计入“购建固定资产等所支付的现金”,如有自创无形资产转入,再进行调整。(至于本期吸收的其他单位的无形资产投资,可在调整“实收资本”时再作处理。)调整分录如下:
借:无形资产
贷:购建固定资产等所支付的现金
对于本期自创无形资产转入,一方面,这部分增加的无形资产并未支付现金,而原来在调整“无形资产”借方发生额时已将其全额作为“购建固定资产等所支付的现金”,故应从中冲减;另一方面,由于这一业务使得存货减少,而对存货的减少原来在对“存货”项目进行调整时,已冲减“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故应予以加回。调整分录如下:
借:购建固定资产等所支付的现金
贷: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
调整贷方发生额:对于贷方发生额,通常为无形资产摊销,由于其原来计入“管理费用”,而这部分费用企业本期并未实际支付现金,故应冲减“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如有无形资产出售(转让产权),则计入“处置固定资产等收到的现金净额”;对于无形资产投资转出(转让产权),则冲减“权益性投资所支付的现金”。如果只是出售或转让无形资产的使用权,则在调整“资本公积”项目时再作调整。有关的调整分录如下:
借: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无形资产摊销)
处置固定资产等收到的现金净额(出售无形资产时)
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贷:无形资产
(29)分析调整“递延资产”。递延资产所核算的主要是开办费、支付的大修理费、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以及上述各项费用的摊销,主要与现金流量表中的“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有关。可依据“递延资产”账户的借贷方发生额分别调整。调整分录如下:
调整借方发生额时:
借:递延资产
贷: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果本期借方发生额中包括有一次性领用的大量低值易耗品(可依据备查账簿记录),则再作如下调整:
借: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贷: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
调整贷方发生额时,依据其摊销时的明细资料:
借: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计入制造费用的部分)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计入管理费用的部分)
贷:递延资产
(30)分析调整“短期借款”。依据“短期借款”账户借贷方发生额分别调整。调整分录如下:
调整借方发生额:
借:短期借款
贷: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
调整贷方发生额:
借:借款收到的现金
贷:短期借款
(31)分析调整“应付票据”。 “应付票据”通常与购买存货有关。与期初余额相比,期末“应付票据”增加,表明本期购入的存货有一部分没有支付现金,故要冲减“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反之,若期末“应付票据——货款”减少,则要增加“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调整分录如下(期末“应付票据”增加时作相反的分录):
借:应付票据
贷: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
(32)与“应付票据”项目的调整相类似,调整分录如下(期末“应付账款”减少时,作相反的调整分录):
借:应付账款
贷: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
(33)分析调整“预收账款”。预收账款与销售商品有关。与期初余额相比较,如果“预收账款”期末贷方余额增加,说明本期预收的款项有一部分不是本期销售收入,但在收付实现制下,与销售商品有关的款项一旦收到,即算作本期“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故应增加“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反之,则应减少“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调整分录如下(预收账款减少时作相反的分录):
借: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
贷:预收账款
(34)分析调整“其他应付款”。其他应付款所核算的主要是应付暂收的各种款项、经营性租赁的租金、各种罚款等,主要与现金流量表中的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有关,可依据“其他应付款”账户及其明细账户的期末期初余额的差额进行调整。调整分录如下(其他应付款贷方余额减少时作相反的调整分录):
借: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贷:其他应付款
(35)分析调整“其他应交款”。其他应交款所核算的主要是应交的教育费附加,与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各项税费”有关,可依据“其他应交款”账户的期末期初余额的差额进行调整。调整分录如下(其他应交款贷方余额减少时作相反的调整分录):
借:支付的各项税费
贷:其他应交款
(36)分析调整“应付工资”。支付工资在现金流量表中是单独列示的,故对“应付工资”应按其借贷方发生额分别进行调整。“应付工资”的借方发生额,表示工资的发放。工资的发放分成两大部分,一是发放给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资,这部分工资在现金流量表中单独列示,称之为“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工资”;二是发放给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列作为“购建固定资产等所支付的现金”。调整分录如下:
借:应付工资
贷: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工资(发放给经营管理人员的工资)
购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的现金(发放给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
“应付工资”的贷方发生额,表示工资的形成。计算本期应付工资时,分别计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在建工程。计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部分,增加本期存货,而这部分存货增加并没有实际支付现金,故应冲减“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应付工资的支付是以“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工资”的形式列示的,与“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无关)。计入管理费用的部分,由于原来在调整“管理费用”时已全额作为“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处理,这里应该冲回。同样,计入在建工程的部分,也应该从“购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的现金”中冲回。调整分录如下:
借: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计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部分)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计入管理费用的部分)
购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的现金(计入在建工程的部分)
贷:应付工资
(37)分析调整“应付福利费”。与“应付工资”的调整相类似,有关的调整分录如下:
调整“应付福利费”的借方发生额:
借:应付福利费
贷: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工资(支付给经营管理人员的部分)
购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的现金(支付给在建工程人员的部分)
调整“应付福利费”的贷方发生额:
借: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计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部分)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计入管理费用的部分)
购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的现金(计入在建工程的部分)
贷:应付福利费
(38)分析调整“未交税金”。依据“应交税金”账户的有关明细账分别进行调整。依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的借方发生额,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贷: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
依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的贷方发生额,
借: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依据“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的期末期初余额的差额:
借:支付的所得税款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期末余额减少作相反的分录)
依据“应交税金——应交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期末期初余额:
借: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的现金
贷:应交税金——应交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期末余额减少作相反的分录)
依据“应交税金”其他明细账户的期末期初余额:
借: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贷:应交税金(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39)分析调整“未付利润”。依据“应付利润”账户的借贷方发生额进行调整。贷方发生额表示本期分配利润,借方发生额表示本期支付利润。调整分录如下:
调整借方发生额:
借:未付利润
贷:分配股利或利润所支付的现金
调整贷方发生额:
借:未分配利润
贷:未付利润
通常,利息的支付是以现金形式进行的。但如果企业所支付的不是现金,而是本企业生产的产品,这将使得企业的存货减少。由于原来在调整“存货减少”时是全额冲减“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的,因此这里要予以冲回。调整分录如下:
借:未付利润
贷: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
当然,如果原来在调整“存货”时所采用的是直接扣减的办法,则此时的分录就直接记:
借:未付利润
贷:存货
(40)分析调整“预提费用”。预提费用会因多种原因增加或减少,应依“预提费用”账户发生额的有关明细资料分析调整。“预提费用”的贷方发生额,表示费用的提取。对于计入财务费用的部分(提取的借款利息),因原来在调整“财务费用”时已经将其记入“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故调整时应予以冲回;同样,对于计入管理费用的部分,应冲减“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对于计入成本费用的部分(指计入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部分),因为增加了存货,故应冲减“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预提费用”账户的借方发生额,表示费用的实际支付。对于支付的借款利息,记入“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对于支付的其他费用,记入“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调整分录如下:
调整借方发生额:
借:预提费用
贷: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调整贷方发生额:
借: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计入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的部分)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计入财务费用的部分)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计入管理费用的部分)
贷:预提费用
(41)分析调整“长期借款”。依据“长期借款”账户借贷方发生额分别调整。调整分录如下:
调整借方发生额:
借:长期借款
贷: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本金部分)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调整贷方发生额:
借:借款所收到的现金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计入财务费用中的利息部分)
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的现金(计入在建工程中的利息部分)
贷:长期借款
(42)分析调整“实收资本(股本)”。实收资本因收到投资人的现金、固定资产、存货、无形资产等而增加,可依据实收资本的备查账簿记录进行如下调整:
借:投资所收到的现金(收到的现金投资部分)
购建固定资产等所支付的现金(收到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部分)
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收到的存货投资部分)
贷:实收资本(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累计折旧——其他折旧结转
如有盈余公积或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则:
借:盈余公积
资本公积
贷:实收资本(股本)
(43)分析调整“资本公积”。依据“资本公积”账户的明细资料分别进行调整。调整分录如下:
对于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进行投资时的评估增值部分:
借: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贷:资本公积
对于出售或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的:
借: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贷:资本公积
对于接受的捐赠资产:
借:收到的其他与筹资金活动有关的现金
购建固定资产等所支付的现金
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
贷:资本公积(接受捐赠实物资产)
累计折旧——其他折旧结转
将原计入资本公积的相关捐赠物资价值转入为营业外收入时,由于这部分收入企业实际并未收到现金,故应冲减“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调整分录如下:
借:资本公积(接受捐赠实物资产)
贷: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44)调整“未分配利润及盈余公积”。此项调整纯粹是一项结转分录,反映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与“盈余公积”期初期末余额变化的原因。调整分录如下:
结转净利润时:
借:净利润
贷:未分配利润
提取盈余公积时:
借:未分配利润
贷:盈余公积
(45)调整“现金净流量变化额”。依据“货币资金”项目期末期初余额的差额进行调整。调整分录如下(货币资金期末余额增加时作相反的分录):
借:现金净流量
贷:货币资金

28.工作底稿法下需要对现行的账簿设置作哪些调整?
为了编制现金流量表,我们需要在过去的会计账簿体系的基础上,对有关账簿明细账的设置作一些必要的调整。需要调整的主要账簿有:
(1)“存货”账户,仍可按原来的方法设置明细账,但需设置一个备查账簿,专门登记有关非经营性存货增加或减少的详细情况,如以存货进行投资、吸收外单位的存货投资、在建工程耗用存货(购进后改变用途)等。
(2)“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账户应将应付生产经营人员的工资与福利费、应付管理人员的工资与福利费用、应付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与福利费分开,单独设置各自的明细账,如“生产经营人员工资”、“管理人员工资”、“工程人员工资”,或设置多栏式明细账。
(3)“预提费用”账户应按用途分设“预提租金”、“预提车间大修理费”、“预提利息”、“其他预提费用”明细账。
(4)“待摊费用”账户应按费用项目分设“领用存货”、“缴纳印花税”、“车间大修理费”、“其他管理费”、“非经营性费用”等明细账。
(5)“累计折旧”账户应按性质分设“生产经营计提折旧”、“管理部门计提折旧”、“工程部门计提折旧”、“其他折旧结转”等明细账。
(6)“财务费用”账户应分设“经营性费用”、“利息费用”、“其他非经营性费用”明细账。
(7)“营业外收入”账户应分设“固定资产盘盈”、“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资产再次评估增值”、“接受捐赠转入”、“税费返还”、“其他经营性收入”等明细账。
(8)“营业外支出”账户应分设“固定资产盘亏”、“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资产评估减值”、“非常损失”、“经营性支出”等明细账。
(9)“其他业务收入”账户应分设“出售材料收入”、“技术转让收入”、“经营性租赁收入”等明细账。
(10)“其他业务支出”账户应分设“出售材料成本”、“技术转让成本”、“经营性租赁支出”、“其他税费”等明细账。
(11)“短期投资”账户应分设“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明细账。
(12)“应收股利”账户应从原“其他应收款”账户中分开,并且“应收股利”账户应分设“购入股利”(购入股票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包括已宣告发放但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和“应计股利”明细账。
(13)“应计利息”账户应分设“购入利息”(购入债券时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包括发行日至购买日的利息)和“应计利息”明细账。
(14)“长期股权投资”账户中应设置“投资成本”、“损益调整”明细账,另应设置备查账簿,专门登记以非现金资产进行投资的事项。
(15)“长期债权投资”账户中的溢折价应分开,分设“债券面值”、“溢价”、“折价”、“应计利息”明细账。
(16)“固定资产”账户中应分设“固定资产购建转入”、“固定资产投资转入”、“接受捐赠固定资产转入”、“固定资产出售”、“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固定资产投资转出”、“固定资产捐赠转出”等明细账(或备查账簿)。
(17)“无形资产”账户应设置备查账簿,专门登记无形资产购入、自创无形资产转入、无形资产投资转出、无形资产出售等事项。
(18)“递延资产”账户可设置备查登记簿,专门记录一些非现金支付事项,如一次性领用大量低值易耗品等。
(19)“长期借款”账户应分设“本金”、“应付利息”明细账。
(20)“实收资本”账户如有收到的非现金资产,则应设置备查登记簿,登记本期实际收到的非现金资产(如存货、固定资产等)的增减变动情况。

29.直接计算法下需要对账簿设置作哪些调整?
直接计算法主要是根据现金流量表表内各项目的涵义,通过从会计账簿中寻找有关数据直接进行填列的方法。如果企业的经济业务不多,或经济业务单一,采用此法较为简单。为了能够为直接计算法下编制现金流量表提供有关数据,需要在过去的会计账簿体系的基础上,对有关账簿明细账的设置作一些必要的调整。需要调整的账簿主要有:
(1)“存货”账户,仍可按原来的方法设置明细账,但需设置一个备查账簿,专门登记有关非经营性存货增加或减少的详细情况,如以存货进行投资、吸收外单位的存货投资、在建工程耗用存货(购进后改变用途)等。
(2)“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账户应将应付生产经营人员的工资与福利费、应付管理人员的工资与福利费用、应付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与福利费分开,单独设置各自的明细账,如“生产经营人员工资”、“管理人员工资”、“工程人员工资”,或设置多栏式明细账。
(3)“预提费用”账户应按用途分设“预提租金”、“预提车间大修理费”、“预提利息”、“其他预提费用”明细账。
(4)“待摊费用”账户应按费用项目分设“领用存货”、“缴纳印花税”、“车间大修理费”、“其他管理费”、“非经营性费用”等明细账。
(5)“累计折旧”账户应按性质分设“生产经营计提折旧”、“管理部门计提折旧”、“工程部门计提折旧”、“其他折旧结转”等明细账。
(6) “财务费用”账户应分设“经营性费用”、“利息费用”、“其他非经营性费用”明细账。
(7)“营业外收入”账户应分设“固定资产盘盈”、“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资产再次评估增值”、“接受捐赠转入”、“税费返还”、“其他经营性收入”等明细账。
(8)“营业外支出”账户应分设“固定资产盘亏”、“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资产评估减值”、“非常损失”、“经营性支出”等明细账。
(9)“其他业务收入”账户应分设“出售材料收入”、“技术转让收入”、“经营性租赁收入”等明细账。
(10)“其他业务支出”账户应分设“出售材料成本”、“技术转让成本”、“经营性租赁支出”、“其他税费”等明细账。
(11) “应收股利”账户应从原“其他应收款”账户中分开,并且“应收股利”账户应分设“购入股利”(购入股票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包括已宣告发放但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和“应计股利”明细账。
(12)“应计利息”账户应分设“购入利息”(购入债券时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包括发行日至购买日的利息)和“应计利息”明细账。
(13) “长期股权投资”账户中应设置“投资成本”、“损益调整”明细账,另应设置备查账簿,专门登记以非现金资产进行投资的事项。
(14)“长期债权投资”账户中的溢折价应分开,分设“债券面值”、“溢价”、“折价”、“应计利息”明细账。
(15)“固定资产”账户中应分设“固定资产购建转入”、“固定资产投资转入”、“接受捐赠固定资产转入”、“固定资产出售”、“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固定资产投资转出”、“固定资产捐赠转出”等明细账(或备查账簿)。
(16)“累计折旧”账户应分设“车间计提折旧”、“管理部门计提折旧”、“在建工程计提折旧”、“其他折旧结转”等明细账。
(17)“无形资产”账户应设置备查账簿,专门登记无形资产购入、自创无形资产转入、无形资产投资转出、无形资产出售等事项。
(18)“递延资产”账户可设置备查账簿,专门记录一些非现金支付事项,如一次性领用大量低值易耗品等。
(19) “长期借款”账户应分设“本金”、“应付利息”明细账。
(20)“实收资本”账户如有收到的非现金资产,则应设置备查账簿,登记本期实际收到的非现金资产(如存货、固定资产等)的增减变动情况。

30.怎样利用公式计算填列“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该反映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实际收到的现金,包括本期销售商品(含销售商品产品、材料,下同)与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收回前期销售与提供劳务的款项、本期预收的帐款、本期收回前期已核销的坏帐,扣除本期发生的销售退回所支付的现金。本项目可以根据“应收帐款”、“应收票据”、“预收帐款”、“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计算公式如下: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增加净额-“应收帐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租金)”增加净额(依账面余额)+“预收帐款”增加净额+本期收回的已核销的坏帐-“财务费用”中的“票据贴现”-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而减少的“应收帐款”和“应收票据”+“应付销售退回款”的增加净额。
公式说明: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依据利润表中的数据填列;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增加净额依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本期发生额填列。
“应收帐款”、“应收票据”增加净额,表明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的收入中有一部分并没有收到现金,故应予以扣除;
“预收帐款”增加净额,表明本期收到的现金中有一部分不是本期销售实现的收入。但现金流量表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在收付实现制下,只要本期收到现金,即确认为本期收入,故应将这一部分增加净额计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之中;
本期收回的已核销的坏帐,与本期应收帐款的增减无关,但在收付实现制下,它也属于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依据“坏帐核销备查登记簿”中“已核销坏帐收回”栏目数字填列;
“票据贴现”并不增加企业的现金,而在前面的计算中是将“应收票据”的减少额全部计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之中的,故应予以冲减。
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而减少的“应收帐款”和“应收票据”,并不增加企业的现金,而在前面的计算中是将“应收帐款”、“应收票据”的减少额全部计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之中的,故应予以冲减。
    “应付销售退回款”:如果存在销售退回,情况将变得较为复杂。销售退回一般都通过“主营业务收入”处理,即都减少本期销售收入。但销售退回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本来货款就未收,这种销售退回肯定不涉及现金的退回,一方面减少“主营业务收入”,另一方面也减少“应收帐款”,不影响“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 另一种情况是销售商品时货款已收,销售退回时可能货款立即退回,也可能本期没有退回现金。如果本期退回货款,其对“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的影响已经通过“主营业务收入”的减少得到了体现,因而不存在调整问题;如果本期没有退回货款,(会计核算中可以通过设置“其他应付款——应付销售退回款”进行处理,即借记“主营业务收入”帐户,贷记“其他应付款——应付销售退回款”帐户。)由于前面在计算“主营业务收入”时已将这种退回扣除,而实际上货款并未退回,不能从“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中扣除,故应对这种情况予以冲回。可以通过“其他应付款——应付销售退回款”帐户或“销售退回备查簿”进行计算。
例:某企业2000年“主营业务收入”为819万元,“应收帐款”增加净额为19万元,则:
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819万元-19万元=800万元
假设本年度退回以前年度销售收入为20万元,其中8万元因原来就没有收到货款,因而作减少应收帐款处理;另12万元原来销售时货款已收,但退回时因各种原因只退回现金7万元,另5万元货款至年底时尚未支付,计入“其他应付款——应付退货款”挂帐处理,则:
该企业2000年度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800万元-7万元=793万元
通过有关帐户计算如下:
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819万元-20万元)-应收帐款增加净额(19万元-8万元)+应付退货款增加净额5万元=799万元-11万元+5万元=793万元

31.怎样利用公式计算填列“收到的税费返还”项目?
“收到的税费返还”项目反映企业收到返还的各种税费,如收到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教育费附加返还等。返还增值税记“补贴收入”,返还消费税、营业税、教育费附加等,冲减“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返还所得税,冲减“所得税”。
计算公式如下:
收到的税费返还=“补贴收入——税费返还”、“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税费返还” 、“所得税——税费返还”等合计

32.怎样利用公式计算填列“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
 “收到的与经营活动有关的其他现金”项目反映企业除了上述各项目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其他现金流入,如罚款收入、逾期未退还出租和出借包装物没收的押金收入、流动资产损失中由个人赔偿的现金收入等。其他现金流入如价值较大的,应单列项目反映。本项目可以根据“营业外收入”、“其他应收款”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计算公式如下:
收到的与经营活动有关的其他现金=“营业外收入”(处理固定资产收益等除外)+“其他应收款”(备用金、租金除外)的减少净额+“其他应付款”(押金、现金溢余)的增加净额

33.怎样利用公式计算填列“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购买商品、接受劳务实际支付的现金,包括本期购入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以及本期支付前期购入商品、接受劳务的未付款项和本期预付款项。本期发生的购货退回收到的现金应从本项目内扣除。
计算公式如下: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存货”增加净额+“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增加净额+“应付帐款”、“应付票据”减少净额+“预付帐款”增加净额-因计算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计提折旧、待摊费用摊销等原因而引起的存货的增加-本期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减少的应付帐款、应付票据+应收购货退回款+特殊原因引起的存货的非正常减少-特殊原因引起的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的非正常减少
公式说明:
“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依据利润表中的数据填列;
“存货”增加净额,表明本期购买的存货有一部分本期并未销售,,而在前面计算时是按“产品销售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的数据确认的,并没有包括这部分购买,故应予以加回;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增加净额依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本期发生额填列。
 “应付帐款”、“应付票据”减少净额,表明本期支付的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有关的款项中有一部分是前期发生的,而在前面计算时是按“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的数据确认的,并没有包括这部分支付,故应予以加回;
“预付帐款”增加净额,表明本期支付的与购买商品有关的现金中有一部分不是本期实际购买的成本。但现金流量表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在收付实现制下,只要本期支付现金,即确认为本期支出,故应将这一部分增加净额计入“购买销售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之中;
因计算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计提折旧、待摊费用摊销等原因而引起的存货的增加,并不减少企业的现金,而在前面的计算中是将“存货”的增加净额全部计入“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之中的,故应予以冲减。
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而减少的“应付帐款”和“应付票据”,并不减少企业的现金,而在前面的计算中是将“应付帐款”、“应付票据”的减少额全部计入“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之中的,故应予以冲减。
“应收购货退回款”:如果存在购售退回,情况将变得较为复杂。购售退回一般都通过“存货”进行处理,即都减少本期存货。但购售退回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本来货款就未付,这种购货退回通常不涉及收取现金,一方面减少“存货”,另一方面也减少“应付帐款”,不影响“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 另一种情况是购售商品时货款已付,购货退回时可能货款立即收回,也可能本期没有收回现金。如果本期收回货款,其对“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的影响已经通过“存货”的减少得到了体现,因而不存在调整问题;如果本期没有退回货款,(会计核算中可以通过设置“其他应收款——应收购货退回款”进行处理,即借记“其他应收款——应收购货退回款”帐户,贷记“存货”帐户。)由于前面在计算“存货”减少时已将这种退回扣除,而实际上货款并未收到,不能从“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中扣除,故应对这种情况予以冲回。可以通过“其他应收款——应收购货退回款”帐户或“购货退回备查簿”进行计算。
特殊原因引起的存货的非正常减少(如火灾引起的存货毁损),并不减少企业的现金,但减少了前面的 “存货”的增加净额,从而减少“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故应予以加回。
特殊原因引起的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的非正常减少(如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并不减少企业的现金,而在前面的计算中是将“应付帐款”、“应付票据”的减少额全部计入“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之中的,故应予以冲减。
    例:某企业本期购入原材料117万元,实际支付现金100万元;应付帐款期末余额增加17万元,“主营业务成本”110万元,“存货”期末余额增加7万元,则: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实际支付的现金100万元
                          或=主营业务成本110万元-应付帐款期末增加净额17万元+存货增加净额7万元=100万元
假设本年度发生购货退回10万元,其中2万元因原来就没有支付货款,因而作减少应付帐款处理;另8万元原来购货时货款已付,但退回时因各种原因只收到现金7万元,另1万元货款至年底时尚未收回,计入“其他应收款——应收购货退回款”挂帐处理,则:
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实际支付的现金100万元-实际收到购货退回的现金7万元=93万元
或=主营业务成本110万元-应付帐款期末增加净额(17万元-2万元)+存货增加净额(7万元-10万元)+应收购货退回款1万元=93万元

34.怎样利用公式计算填列“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项目?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实际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以及其他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职工支付的工资包括本期实际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各种津贴和补贴等;其他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包括为职工支付的养老保险、待业保险等社会保险基金、为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基金、支付给职工的住房困难补助等。不包括支付给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
计算公式如下: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帐户借方发生额(不包括支付给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福利费用)

35.怎样利用公式计算填列“支付的各种税费”项目?
“支付的各项税费”项目反映企业实际支付的各种税费,不包括本期退回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等,本期退回的上述税金在“收到税费返还”项目反映。也不包括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实际支付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耕地占用税等。本项目可以根据“其他应交款”、“应交税金”、“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等帐户的记录分析填列。
计算公式如下:
支付的各项税费= “应交税金”(应交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除外)帐户的借方发生额+“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帐户借方发生额-消费税、营业税、教育费附加等的返还+“其他应交款”增加净额

36.怎样利用公式计算填列“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
“支付的与经营活动有关的其他现金”项目反映企业支付的除上述各项目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其他现金流出,如捐赠现金支出、罚款支出、支付的差旅费、业务招待费现金支出、支付的保险费等,其他现金流出如价值较大的,应单列项目反映。本项目可以根据“管理费用”、“经营费用”、“制造费用”、“营业外支出”、“其他应收款”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计算公式如下: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外支出” (处理固定资产损失、固定资产报废损失、实物捐赠支出等除外)+“其他应付款”(应付租金除外)的增加净额+“管理费用”( 支付的工资、福利费、税金、折旧、无形资产摊销、计提坏帐除外)、“销售费用”(支付的其他费用)、“财务费用”(支付的其他费用)本期发生额+“待摊费用”(其他费用)增加净额(借方)-“预提费用”增加净额(贷方)


37.怎样利用公式计算填列“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项目?
“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出售、转让或到期收回除现金等价物以外的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而收到的现金,以及收回长期债权投资本金而收到的现金。不包括长期债权投资收回的利息,以及收回的非现金资产。收回的非现金资产,不涉及现金流量的变动,在现金流量表附注中的“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与筹资活动”项目中反映。处置投资收回的现金扣除投资成本后的收益,计入投资损益,构成净利润的因素,但它属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应反映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类别中。本项目可以根据“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投资收益”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计算公式如下:
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短期投资”贷方发生额+“投资收益”帐户中的“收回投资而取得的收益”+“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回)贷方发生额+“长期债权投资”(投资收回)贷方发生额

38.怎样利用公式计算填列“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项目?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因股权性投资和债权性投资而收到的现金股利,以及从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分回利润收到的现金。不包括股票股利。本项目可以根据“应收股利”、“投资收益”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计算公式如下:
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投资收益”-“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帐户增加净额-“应收股利”增加净额+“长期债权投资——溢价”中的“溢价摊销”-“长期债权投资——折价”中的“折价摊销”-“应收利息”增加净额-“长期债权投资——应计利息”增加净额

39.怎样利用公式计算填列“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项目?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项目,反映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扣除所发生的现金支出后的净额。本项目可以根据“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计算公式如下: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 “清理转出固定资产等原值”-“清理转出固定资产等已提的累计折旧”+“营业外收入——处理固定资产收益”-“营业外支出——处理固定资产损失”及“固定资产报废损失”-固定资产非现金交易而减少的净值(如资产置换)

40.怎样利用公式计算填列“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项目?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购买、建造固定资产,取得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不包括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借款利息资本化的部分,以及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租赁费,借款利息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租赁费,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单独反映。本项目可以根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计算公式如下: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帐户的“本期购建转入”明细帐发生额+“在建工程”帐户增加净额-与在建工程有关的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交税金——应交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长期借款(应计利息)的净增加额

41.怎样利用公式计算填列“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
“投资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进行权益性投资和债权性投资所支付的现金,包括支付的佣金、手续费等附加费用。企业以非现金的固定资产、商品等进行的投资,在现金流量表的附注中单独反映,不包括在本项目内。
计算公式如下:
投资支付的现金=“短期投资”借方发生额+“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长期债权投资”帐户中的“债券面值”与“溢价”明细帐的借方发生额及“折价”明细帐的贷方发生额+“应收股利——购入股利”帐户的借方发生额+“应收利息——购入利息”明细帐的借方发生额

42.怎样利用公式计算填列“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项目?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项目。该项目反映企业收到的投资者投入的现金,包括以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筹集的资金实际收到股款净额(发行收入减去支付的佣金等发行费用后的净额)。本项目可以根据“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应付债券”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或根据“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备查登记簿的“现金入股”栏目的记录金额填列。
计算公式如下: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应付债券”备查登记簿的“现金入股”栏目的记录金额

43.怎样利用公式计算填列“借款收到的现金”项目?
“借款收到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资金。本项目可以根据“短期借款”、“长期借款——本金”帐户的贷方发生额填列。
计算公式如下:
借款收到的现金=“短期借款”、“长期借款——本金”帐户的贷方发生额

44.怎样利用公式计算填列“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项目?
“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以现金偿还债务的本金,包括偿还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的借款本金、偿还债券本金等。企业偿还的借款利息、债券利息,不包括在本项目内,在“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本项目可以根据“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计算公式如下:
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短期借款”、“长期借款——本金”帐户的借方发生额

45.怎样利用公式计算填列“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项目?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实际支付的现金股利,以及支付给其他投资单位的利润。
计算公式如下: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应付股利”本期借方发生额+“长期借款——应计利息”帐户的借方发生额+“待摊费用——利息” 、“预提费用——利息”帐户的借方发生额

46.怎样利用公式计算填列“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
“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除了上述各项外,支付的如捐赠现金支出、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租赁费,以及以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而由企业直接支付的审计、咨询费用等。
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外支出——现金捐赠支出”+“长期应付款——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租赁费”减少净额+发行股票、债券的备查登记记录中的“审计、咨询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