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月亮emoji大图:冯世纶老师经验举隅之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3:28:05
冯世纶老师经验举隅之三 1、太阳风燥(荨麻疹)

   郑某,男,21岁,2006年7月6日初诊。颈部及上肢泛发红色皮疹1年余,经西医打针输液未愈,现在多阴天或着凉时发作,有时运动后汗出亦发,且汗出则瘙痒更甚,诊见口中渴,舌淡苔白,切脉细滑、寸浮,冯老认为病虽一年多,但病位仍然在表,且有汗出加重的表现,所以当属太阳夹燥,与桂枝加荆防汤合当归赤小豆散:

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荆芥10克,防风10克,白蒺藜15克,赤小豆15克,当归10克,生苡仁18克,败酱草18克,生地炭12克,槐米10克,生姜12克

二诊,三剂后皮疹退而未已,瘙痒大减,服药后口中和,无内热之象,苔白脉细,仍宗前法,与桂枝加荆防汤合当归赤小豆散:

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荆芥10克,防风10克,白蒺藜15克,赤小豆15克,当归10克,生苡仁18克,败酱草18克,蛇蜕5克,槐米10克,生姜10克

结果:服药七剂,诸证皆平。

按:桂枝加荆防汤取法于麻黄桂枝各半汤,鉴别的关键是后者多无汗、瘙痒、面部隐隐赤热,而本方多见汗出恶风或汗出后瘙痒明显。

体会:荨麻疹病因病机十分复杂,而且容易复发。该患虽经西医常规治疗,但疗效不显,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重视整体调节,而整体调节恰恰是中医的一个特点。本案由于表现为营卫不和,汗出痒甚等症状,所以从方证辨证来讲,正符合桂枝加荆防的治疗范围,冯老临床常合用苡仁败酱散或当归赤小豆散等方,则疗效更优。值得一体的是冯老经常根据患者“口中和”否?来判断内热的有无,此皆得力于仲景之学也!



2    太阳夹饮咳嗽(气管炎)

王某,女,58岁,2007年1月8日就诊。曾引外感后乏力,便干在我处服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加淡苁蓉七剂而愈,后遗心悸、舌灼热等证与炙甘草汤半月遂平。近几日感冒,来诊证见咳嗽,头痛,口干思饮,有少量白稀痰,舌苔白,脉浮细弦,病在表,属太阳夹饮,与桂枝加杏子厚朴汤合半夏厚朴汤:

桂枝10克,白芍10克,半夏15克,生姜15克,茯苓12克,厚朴10克,杏仁10克,炙甘草10克,苏子10克,桔梗10克,炙枇杷叶10克,浙贝母10克,诃子肉6克,牛蒡子10克

二诊,三剂后,头痛已,仍有咽痒,咳嗽,但痰不多,乃表解里未和,与半夏厚朴汤法调理:

清半夏15克,厚朴10克,苏子10克,茯苓12克,生姜18克,射干10克,诃子肉6克,远志10克,杏仁10克,炙甘草10克,炙枇杷叶10克,桔梗10克

按:病邪初感,以在表的机会为多,但兼夹变证尤多,故仲景原书醇醇告戒,反复辨证。本例属外邪夹饮,所以必须在解表的同时兼化其饮,如书中五苓散、真武汤、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等皆是此类,临床需留意。

体会:半夏厚朴汤是降逆化痰的代表方,临床用于痰饮气结所致的咽痒、咳逆、胸满疗效十分显著。本案起初病在太阳,故用桂枝加杏子厚朴汤合本方,治疗后病症有减,头已不痛转为温化痰饮、降逆理气的半夏厚朴汤而收功。

3、    少阳咳嗽(急性呼吸道感染)

宋某,男,59岁,2007年1月15日初诊。感冒后咳嗽、口苦、咽干,胸满闷,咯黄痰,口服板蓝根冲剂、急支糖浆及各种抗生素等,但疗效不明显,大便已经3日未行。舌白腻厚,胃内有浊气之明证,脉弦细略数,此少阳欲变阳明也,与小柴胡加芒硝汤法:

柴胡24克,黄芩10克,党参10克,炙甘草6克,清半夏15克,大枣4枚,生姜15克,芒硝12克(分冲),桔梗10克

二诊,上药服一煎,大便即通畅,服完一剂,胸满闷、口苦等显减,咳嗽也减少,唯下肢略乏力,苔白根略腻,脉象弦细,仍在少阳,与前方加减:

柴胡15克,黄芩10克,党参10克,炙甘草6克,清半夏15克,大枣4枚,生姜10克,生石膏45克,陈皮30克,白术15克,莱菔子10克,桔梗10克

结果:又服两剂,诸证皆平。

按:本案方证十分明显,所以用小柴胡加芒硝汤一剂即平。二诊见下肢乏力,于是加白术、陈皮既可化痰,又可益气。

体会:咳嗽一症,临床最为复杂。一些医家往往惯用麻、杏、桑、贝等止咳化痰的套药,但收效者甚少。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辨证不确切,方药不对证。该患病症表现既不在表,又不在里,而是在半表半里,所以用小柴胡加芒硝汤而取效。而且从治疗过程来看,柴胡这味药的剂量随着病症的变化是较大,这也是值得我们临床医生推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