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底是汤圆的谜语:中国高校的投石问路之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5:56:50

中国高校的投石问路之举

    山东大学校长退出学校新一届学术委员会引起了界内外的注目。有论者认为,山大校长这一举动,是高校“去行政化”的开始,是高等院校行政与学术分离的“破冰之举”。另有论者认为,不应过度夸大山大校长退出学校的学术委员会的意义;山大校长所为,即使在一个学校内也尚不能称作是制度化的改进,而只不过是一个校长在其任内、在一个学校的“短期”行为,其对下一任校长尚不构成约束,更遑论对整个高等教育界。

    众所周知,高等教育位于现有教育体系的顶端。在现代社会,一个国家的思想、文化、科技、学术的水平与状况如何,是这个国家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情况如何的缩影。钱学森在临终前发出的“世纪之问”,其实是以诘问的方式,对中国高等教育几十年的状况进行了整体评价。实话实说,这个评价让高等教育界颜面无光。所以,如果把山大校长的姿态语言与这个大背景联系起来,那么,山大的努力就是有意义的。面对“世纪之问”,教育界总得有所行动,总得见过思改。也许行动之初,改进之处,没有找对方向,没有找准问题,但是,只要始终把“世纪之问”作为衡量高等教育成败的重要标准,那么,找到“结症”恐怕也并不太难。

    从1898年京师大学堂创办起,西式教育制度东渐的节奏开始加快。至1905年,行之千余年的科举制被正式废除,与之相联系的“私塾”、“书社”等以科考为目的精英教育体系也被淘汰,代之以通行全国的西式国民教育制度。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本土大学在军阀混战、抗战和内战的历史大背景中,仍然成就斐然,培育出一大批可以比肩世界顶尖水平的创新型人才。且不说一些在国外深造后,取得了世界级骄人成就的科学家,举凡中国在上世纪中后期所取得的系列科技成果,包括“两弹一星”等重大科学成就和发展成就,其领军人才,几乎都是在中国接受的大学基础教育。

    因此,我们回答“世纪之问”,进行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借“他山之石”固然必要,但回顾一下中国大学早年的运作历史,到中国本土大学的传统中去搜寻,也同样可以发现一些可以回答“世纪之问”的结论,也同样可以通过两相比对而找到影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些症结所在。

    实际上,校长退出学校的学术委员会,是否可以达成行政与学术相分离的目标,还是未定之数。在一些大学内,其中有些还是著名大学,校长早已不是学校的学术组织的负责人,但学术围绕行政的指挥棒转的现象也并没有消失。当然,作为一种努力,山大校长所为,是放弃由校长垄断行政与学术资源的行动,尤为值得肯定。

    在高校的行政与学术分离的过程中,一些概念似有必要清晰。首先,行政与学术分离,并非是彼此互不相干,而是大学要以培养心智、才智健全的创新型人才为中心,大学的行政要以此为服务对象,不是学术迁就行政,而是行政保障学术。其次,大学“去行政化”,其根本意义在于保障学术自由,学术受限于行政指标、行政目的,则不可能有真正的学术。第三,“教授治校”,不过是高等教育领域资源分配的一个组织形式,但是,“教授治校”能否在高校施行,问题并不仅仅在高校,而在于整个高等教育制度乃至范围更广的领域。

    无论如何,中国高等教育界开始探索行动了,这是值得令人高兴的事情。

    (光明网评论员) 2011-04-16 09:22:37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