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之魂3敏捷号优势:国共两党曽同祭黄帝陵?林伯渠代读毛泽东写的祭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14:34:50

国共两党曽同祭黄帝陵 林伯渠代读毛泽东写的祭文

 



清明节,国共两党代表同祭黄帝陵

    1937年4月5日,这一天是清明节。毛泽东朱德林伯渠为代表,以鲜花水果之仪致祭民族始祖轩辕黄陵之墓。同祭的还有国民党中央党部特派员张继、顾祝同,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和陕西省政府主席孙蔚如。

    林伯渠代表中共宣读毛泽东亲自撰写的祭文: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
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知,光被遐荒。
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世变沧桑,中更蹉跌。
越数千年,强邻蔑德。
琉台不守,三韩为墟。
辽海燕冀,汉奸何多!
以地事敌,敌欲岂足?
人执笞绳,我为奴辱。
懿维我祖,命世之英。
涿鹿奋战,区宇以宁。
岂其苗裔,不武如斯:
泱泱大国,让其沦胥?
东等不才,剑屦俱奋。
万里崎岖,为国效命。
频年苦斗,备历险夷。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
不论军民,不分贫富。
民族阵线,救国良方。
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民主共和,改革内政。
亿兆一心,战则必胜。
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此物此志,永矢勿谖。
经武整军,昭告列祖。
实鉴临之,皇天后土。
尚飨!

 【附】

【说明】

   这篇祭文,由毛泽东起草,毛泽东、朱德两人署名,作于1937年3月。1937年4月5日,林伯渠受毛泽东、朱德委派,代表中华苏维埃全体人民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祭陵仪式上宣读此祭文。 
  这篇祭文,实际上是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发布的号召全民族抗战的宣言书,也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民誓为抗日救亡之先驱的“出师表”。 
  作为中共中央授权的以专门发表党和国家文献档案和研究中共领袖人物的中央级杂志,《党的文献》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独家首次公开发表这篇毛泽东68年前所作的《祭黄帝陵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篇重要的历史文献,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者和中华民族伟大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译文】   

     我们显赫功高的始祖,
  你最先建立了华夏民族。
  你的子孙繁衍生息香火绵绵,
  山岳巍峨黄河浩荡向前。
  你聪明睿智的光芒,
  朗照着祖国万里疆土。
  你建立了丰功伟业,
  你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东方。
  世事变迁沧海桑田,
  其间也经历了磨难与挫折。
  几千年就这么过去了,
  强悍的邻国却无视道德。
  台湾失守南韩被宰割。
  东北与华北之地,
  汉奸为何层出不穷!
  以土地敬奉敌人,
  敌人的欲望岂能满足?
  敌人手持皮鞭和绳索,
  我们沦为奴隶受其凌辱。
  我们光荣的祖先啊,
  曾是闻名世界的英雄。
  黄帝激战蚩尤于涿鹿,
  而天下得以和平与安宁。
  我们是黄帝的后裔,
  岂能不具有他传下来的勇武?
  我中华堂堂大国,
  难道任她沦亡不成?
  我毛泽东等人虽不才,
  但已浑身武装就要奋起。
  我们行万里坷坎征途,
  去为祖国效劳尽忠。
  我辈年年苦苦奋斗,
  历尽了艰险与曲折。
  若不消灭日寇,
  那个人的小家又有什么用?
  如今各党各界,
  都众志成城团结一心。
  无论军人与百姓,
  无论穷人与富人。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实为拯救祖国的一剂良药。
  我四万万同胞,
  将同心协力坚决抵抗。
  中华行民主共和制,
  并进行内政改革。
  亿万民众一条心,
  出战就必获全胜。
  收复沦陷的祖国山河,
  捍卫我国家主权。
  这就是我们的壮志,
  我们宣誓永不忘记。
  从此整顿军事武装,
  并告之各位祖先。
  你们可以督察我们的行为,
  因伟大祖先的天地可以作证。
  请祖先享用供品!









 
   “黄帝陵”,位于陕西延安市南部黄陵县城北约一公里处的桥山之巅。司马迁在他的历史巨著《史记》中写道:“黄帝崩,葬桥山。”自此,黄帝陵一直是炎黄子孙心目中的净土圣地。1962年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古墓葬一号,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陵”。黄帝陵可谓中华文明的象征,是全球华夏儿女共同的“根”。

    黄帝陵前有一亭子叫祭亭,亭高7米,宽10米,深6.15米,有八根柱子支撑,正面四根柱子上分别悬挂:“中华国脉承龙脉,黄帝英魂壮民魂”、“奠华夏宏大业基始祖恩德泽万世大业,树炎黄浩然正气民族精神炳千秋”的对联,亭前正面中央的台上置放着供桌、香炉等祭祀用品。祭亭内竖立着一块高大的石碑,上面刻有独具个性的“黄帝陵”三个大字,为一代文豪郭沫若亲书。据说,1958年,黄陵县人民委员会曾致书毛泽东主席,请求他老人家为复修的黄帝陵题字,毛主席看后说:“我在抗日战争时期写过首祭文,题字的事,最好叫郭老去写。”随后将信批转给郭沫若同志。同年5月,郭老把字写好并寄给黄陵县。1963年,当地政府修复桥山祭亭时,便将郭沫若手迹刻在了石碑上,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黄帝陵”三个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