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屏花屏白屏:数码相机原理(二) CCD的奥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9:37:31

Part 2:CCD还原色彩的秘密

一、彩色滤镜的结构

  经过上文剖析的信号转换后,此时得到的还是一个灰调的影像,必须经过色彩还原才是我们最终见到的绚丽多彩的数码照片。CCD对环境色彩的还原过程有一个专业术语叫做“白平衡”。由于CCD中的感光电极只能感受光线的强弱,对光的色彩却完全没有分辨能力,因此CCD都使用了“彩色滤镜”(Color Filter Array),这正是其结构中的色彩还原层,滤镜的作用是只能让特定波长的光线通过,从而达到摄取所需颜色的目的

  通过前文的讲解我们都已经知道了在CCD内部感光电极为矩阵形排列,因此一一对应对应的彩色滤镜也为矩阵型结构,其排列方式具有相当的规律性,按照过滤的色彩不同而被分为三种。在DC发展的初级阶段,CCD中使用的都是补色(Complmentary)滤镜,如图6所示其也被成为“CMY滤镜”,分别代表了可以过滤青、黄、绿、洋红,四种颜色光线。

图6

  而现在原色(Primary)滤镜为业内通用的色彩还原技术,如图7所示,其中包含绿色(G)、蓝色(B)和红色(R)滤镜单元,故又被亲切地称为“RGB滤镜”。

图7

  至于第三种我们可以当作是昙花一现的技术,它就是索尼在2003年底发布的800万像素F-828中所使用的4color滤镜技术,索尼认为传统的RGB滤色方式是为了适应彩色电视机和电脑显示器的色彩特性应运而生的,但与人眼的视觉感受略有不同,才会出现显示的颜色与真实颜色间有一定微妙的差异,因此4color滤镜结构在原来的RGB三色滤镜结构的基础上添加了一组翡翠绿色(Emerald)的滤镜单元(图8)。

图8

二、色彩还原的算法

  为了能更清楚地说明色彩还原这个过程,我们姑且先将一个电极加一片滤镜构成的单元当作最终照片中的一个像素。例如使用500万像素的DC拍照,最大可以拍摄分辨率为2592×1944的照片,这表示照片中有2592×1944个像素点,若我们将照片的分辨率设定在1600×1200,这时千万不要误认为这么多像素中只有1600×1200个像素点参与成像,而是整个CCD感光面积都感受光线,接下来以原色滤镜为例具体剖析CCD进行色彩还原秘密的时候就容易理解的多了。

  参照图7的原色滤镜结构示意图,我们发现其排列为G-R-G-R(绿、红、绿、红)一行,另一行则为B-G-B-G(蓝、绿、蓝、绿),从而依次构成了分布均匀的RGB排列,这在影像工业中被称为三原色,通过相互间加权运算的组合,几乎能构成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所有色彩。仔细一算这才发现红色、蓝色单元与绿色单元的比例为1:1:2,这是由于CCD本身材质的光敏特性导致了其对绿色光线敏感度不及红色与蓝色光线,因此通常需要2个绿色单元配合1个红色单元和1个蓝色单元。经过如图9所示的光线滤色后,每个滤镜对应的电极下都蓄积了相应的色彩信息。现在我们可以想象出经过色彩过滤后的“数码照片”是个什么样子了,应该是1/4为红色、1/4为蓝色,剩下的1/2为绿色的“马赛克”式的图案,这样的照片与我们脑海中绚丽多彩的数码照片的模样相差甚远,当然啦,色彩还原进行到这一步仅仅是提取了被摄场景中的红、绿、蓝三种元素。

图9

  在这里笔者先要说明的是对三原色进行加权计算就不完全是CCD的工作了,此时影像处理器(Image Engine)也在依照DC内置的软件算法配合CCD对色彩信息进行协同处理。可惜的是每单位像素点只能记录三原色其中一种颜色的数据,必须凑足三原色才能进行相互间的加权组合,因此影像处理器就会通过某一像素点周围其他像素的色彩信息来进行色彩还原。参看图10所示的色彩还原示意图,以图中B2像素为例,该像素只留有绿色信息,周围分别有2个蓝色像素(B1/B3),2个红色像素(A2/C2)和4个绿色像素(A1/A3/C1/C3),影像处理器便利用周围这8个像素点的色彩信息,再结合B2像素本身的数据进行环境色彩的还原,经过色彩叠加后才能最终形成数码照片中的一个真实像素。其他像素点的色彩还原同出一辙,可见每一个实际像素的生成都有周围8个三原色像素点的参与,比如B2本身在被还原的同时也将色彩信息提供给周围8个像素进行色彩还原,被加权计算了8次,正因如此数码照片才会变得如此靓丽。

图10

三、补色与原色的差异

  补色滤镜技术早在2001年左右就已经淘汰出了DC领域,但直到现在仍有相当多的数码摄像机(昵称DV)仍在使用该技术进行色彩还原,这里就顺便介绍两种技术间的差异。现在我们都知道了原色滤镜在色彩还原时采用了色彩叠加的加权计算方式,如图11的混色关系图所示,补色滤镜则进行的是减法运算。

图11

  由于三原色是进行色彩还原的前提条件,所以原色滤镜直接就可以对环境色彩进行真实的还原,而补色滤镜需要先通过减色法构成三原色之后,才能加权计算出更多的真实像素。加权计算的方法和原色滤镜并无不同,其过程笔者就不再赘述了,但最终的色彩还原效果却有着天壤之别,补色滤镜还原出的画质整体对比度偏低、色彩饱和度不足,完全没有原色滤镜的艳丽效果(图12)。

图12

四、噪点与坏点

  笔者身边相当多数量的朋友在选购DC时,都对CCD是否会出现噪点(Noise Pixel)或坏点(Dead Pixel)心存顾虑,他们通常都会使用一些所谓的测试软件进行检测,先不讨论这类软件的有效性和测试结果的真实性,光是这样的测试方法就已经步入了误区。

  所谓坏点就是拍摄后我们看见照片中出现了明显不亮或是永远亮着的点,这主要是在CCD的制造过程中产生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就像LCD液晶显示器一样,无论怎样改良生产技术,总会生产出一些不良品。无论怎样最后被用来生产DC的CCD都是已经在上游厂商那里经过坏点测试的,因此对市场中正在销售的DC进行各种各样的CCD坏点测试相信都不会有任何不好的结果产生。若是在使用了几年后突然某一天发现CCD上有坏点产生,这种可能性反而更大一些,这是由于CCD中感光电极的光敏性能降低所致。而噪点如图13中框住部分所示,则是因DC影像处理时电流变化频繁过热引起的,故噪点也被称为热点(Hot Pixel),尤其在拍摄夜景的时候特别容易发现,比如照片中夜晚的天空出现了白点或红点。很多用户都认为即使是噪点的话,如果每次总处于同一个位置,那么这个点还能不能算作是CCD上的坏点呢?参考DC厂商的解释来说,噪点的位置也有始终处于同一位置的可能,因此我们并不能完全将它当作坏点来对待,但这也的确是由CCD中某几个感光电极的光敏性能降低所造成的。

  那么对于这类位置固定的噪点,厂商内部都是如何解决的呢?他们会用专用的写入软件将CCD上固定的噪点在DC的Fireware程序中标注起来,当然我们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屏蔽这个噪点,那么在色彩还原时该点有没有色彩信息就已经不重要了,而是通过周围8个像素点的数据来加权计算出该点的真实像素。噪点只能尽量避免却不能完全消除,但软件的屏蔽总归没硬件改善来得彻底,只有改善DC内部集成电路的设计,才能尽可能避免噪点的产生,这时我们可爱的厂商便开发成功了影像处理器(Image Engine)作为独立的影像处理单元,无疑大大降低了包括CPU在内的其他硬件回路的工作负荷,降低了因发热而形成噪点的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