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杀机辅助:抗菌素的种类与使用原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7:31:10

抗菌素的种类与使用原则

(2010-07-31 09:52:31)转载 标签:

健康

        抗菌素的种类与使用原则

            (中老年保健经验谈之四十九)

 

   抗菌药物一般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包括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等化学合成药物。由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经培养而得到的某些产物,或用化学半合成法制造的相同或类似的物质,也可化学全合成。抗菌药物在一定浓度下对病原体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目前,我国临床应用的抗菌素有近百种,分类方法也有多种,其中β—内酰胺类抗菌素就分成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含酶抑制剂的β—内酰胺类等多种,这里将其分成15类:

  1、青霉素类:青霉素、青霉素V钾、苯唑西林、氯唑西林、氨苄青霉素、卞星青霉素、呋布西林、阿莫西林、美洛西林、萘夫西林、阿洛西林、美洛培南等。

  2、头孢菌素类:头孢氨苄、头孢替安、头孢羟氨苄、头孢西汀、头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克洛、头孢呋辛、头孢匹胺、头孢硫脒、头孢丙烯、头孢曲松、头孢克肟、头孢米诺、头孢他啶、头孢地尼、头孢拉氧、头孢替唑、头孢美唑、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孟多、头孢匹罗、头孢吡肟、头孢唑南等。

  3、B-内酰胺酶抑制剂类: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阿莫西林舒巴坦、美洛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派拉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他唑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帕尼培南倍他米隆。

  4、氨基糖苷类:丁胺卡那、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链霉素、奈替米星、妥布霉素、依替米星、大观霉素、异帕米星等。

  5、氯霉素类:氯霉素、甲砜霉素等。

  6、多肽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

  7、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琥乙红霉素、吉他霉素、乙酰吉他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

  8、四环素类: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

  9、林可霉素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等

  10、喹诺酮类: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氟罗沙星、依诺沙星、洛美沙星、加替沙星、司帕沙星、莫西沙星、帕珠沙星等。

  11、抗真菌类:制霉菌素、克霉唑、联苯苄唑、特比奈酚、酮康唑、氟胞嘧啶、氟康唑、咪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等。

  12、磺胺类: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等。

  13、呋喃类:呋喃妥因、呋喃唑酮等。

  14、硝咪唑类:甲硝唑、苯酰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等。

  15、其它:如抗病毒药、抗结核药、抗麻风药等

  抗菌素的使用特别强调其合理性,所谓合理使用抗菌素,就是在明确指征下选用适宜的抗菌素,并采用适当的剂量和疗程,以达到杀死致病菌、控制感染,同时采取各种相应措施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尤其是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目前不合理使用抗菌素包括以下诸方面:选用对病原菌或感染无效、疗效不强的药物;量不足或过大;病原菌产生耐药后继续用药;过早停药或感染控制已多日而不及时停药;产生耐药菌二重感染时未改用其他有效药物;给药途径不正确;发生严重性或过敏反应时继续用药;不恰当的联合应用抗菌素;依赖抗菌素的抗菌作用而忽视必要的外科处理;无指征或指征不强的预防用药;忽视疗效/价格比。

  根据上述问题,需要特别强调如下的抗菌素应用的基本原则:

  1. 及早确立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

  2.熟悉选用药物的适应症、抗菌活性、药动力学和不良反应。

  3.按照患者的生理、病理和免疫等状态而合理用药。

  4. 常用抗菌素的合理使用。

  5. 选用适当的给药方案、剂量和疗程。

  6.下列情况抗菌素的应用要严加控制或尽量避免:预防用药、皮肤、粘膜的局部用药;病毒感染或发热原因不明者;联合采有抗菌药物。

  7. 强调综合性治疗措施的重要性。

在病原菌未明时,早期应用抗菌素进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非常重要;选用广谱的抗菌素,尽量选用杀菌剂;在重症感染中则往往采取联合用药,常用的杀菌剂有β-内酰胺类、氨基糖甙类、氟喹诺酮类、多肽类等;在特定感染中:磺胺类药、克林霉素、甲硝唑以及利福平等应用较广泛。抗菌素经验性应用时,应根据临床资料判断可能的病原菌来选用抗菌素。不同类的广谱抗菌药物在抗菌活性方面存在差异,应根据药物的适应症、抗菌活性以及耐药的变迁等因素来选用抗菌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