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川文教局:梦想的热度和高度__辛亥革命之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0:38:43
梦想的热度和高度

毫无疑问,中国正处在“上升期”。但除去美国梦、欧洲梦、澳洲梦……身为“上升期”国家的国民,有多少人在做着中国梦?

中国人从来都有梦,梦想的热度和高度,又从来都不一样。

1932年,日军进攻上海,伪满洲国成立,国民政府迁都,蒋介石说,攘外必先安内……那时的中国,虽不至暗无天日,但已然岌岌可危。那一年,还有人在做梦。文人胡愈之利用手中之杂志,向全国“问梦”,试图在一片混沌之中,用梦想为国人带来一丝光亮:“在这漫长的冬夜里,我们至少还可以做一二个甜蜜的舒适的梦……”

"先生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有人梦想着一个至进步至富强的国家并为之奋斗,有人梦想着一个无苛捐、换门牌不要钱的国家,于是干脆移民他乡。还有人悲观至此,“我对中国将来的希望不大,在梦里也不常见着玫瑰色的国家。”

一百年前,革命者被蒙着头套,光着膀子,跪在冰冷的地上,等待宿命中的子弹。一百年后,还有多少人愿意为了梦想献身?还有多少人,有值得奋斗终身的梦想?

百年前,他们一起做一个国富民强梦

“盖欲以此世界至大至优之民族,而造一世界至进步、至庄严、至富强、至安乐之国家,而为民所有、为民所治、为民所享者也。”——孙中山

辛亥百年,孙中山的那个关于富强、安乐的梦想实现了么?

大同梦、共和梦、实业梦背后都是一个梦:国富民强

1933年,孙中山的共和梦碎十几年,张謇的实业救国梦正在路上,康有为的大同梦还在风中飘……这一年,大刀队在长城边和日军血战,蒋介石谋划缴共,中华大地一片狼藉。《东方杂志》向全国各界知名人物发出征稿信:“在这昏黑的年头,莫说东北三千万人民,在帝国主义的枪刺下活受罪,便是我们的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也都沦陷在苦海之中。……我们诅咒今日,我们却还有明日。假如白天的现实生活是紧张而闷气的,在这漫长的冬夜里,我们至少还可以做一二个甜蜜的舒适的梦。梦是我们所有的神圣权利啊!……旨在征求两个问题的答案:“ (一)先生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 (二)先生个人生活中有什么梦想?

答案各不相同,但对国富民强的期待都在其间。“一个太平的国家,富足,强盛。中国人走到外国去不被轻视,外国人走到中国来,让我们敢骂一声‘洋鬼子’——现在是不敢骂的”。这是施蛰存的答案。“现在是不敢骂的”几个字,今日读来依然令人心酸。时任中学生杂志主编的叶圣陶说,梦想中未来的中国,……个个人有饭吃,个个人有工作做;凡所吃的饭绝不是什么人的膏血,凡所做的工作绝不为充塞一个两个人的大肚皮。可令今人汗颜?[详细]

扯大旗造大梦,有太多愿为梦献身的人

说起民主,不能不提孤独的先驱宋教仁。他以一己之力推动者民主共和的落地,又因一己之死,“被”推动了南北决裂,立宪梦碎。宋教仁究竟被谁刺杀今日依然无定论,而他中枪后,也并未去追究谁刺杀自己。在生命的最后几十个小时,他委托黄兴给袁世凯发了封电报,希望袁世凯在民权的道路上走下去,建设好民国。但在世人眼里,袁世凯正是最大的嫌疑犯。

这就是那一代的梦想家:热忱、果敢、敢做大梦也愿为之付出一切。今日为人诟病的汪精卫其时也是个不折不扣的梦想家。“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刺杀载沣未遂的汪精卫,被捕后写下了这样血气方刚的诗句。其中的胆识和境界,值得一叹。

这样的人不在少数。1911年11月4日,英国某报刊刊登了一张关于辛亥革命中一些城市镇压革命的图文报道,标题为:《这样的惩罚会降临到被捕的革命者身上》。图片城门上悬挂着革命者的头颅。而城门下,很多民众在漠然地围观,如同鲁迅说的那样。他们为之谋福祉的人们其实不一定懂,但是他们不在乎……[详细]

也许天真,也许虚妄,但绝对满腔热忱

孙中山有个绰号叫孙大炮,袁世凯起的。1912年8月,孙中山从临时大总统位置上退下来,入京晋见新任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对其很有好感,两人迎来了蜜月期。无事一身轻的孙中山想去实现他的另一梦想——实业救国,他认为中国要富强,首先要“人尽其才,地尽其利,货畅其流”。而欲“货畅其流”,修铁路乃第一要务。他向袁世凯保证,10年内修筑铁路20万里,并请袁在同一时间训练百万精兵。袁世凯当面大赞,背后跟同僚说孙中山在吹牛,是个“大炮”。

实事求是的说,孙中山确实在吹牛皮。新中国成立60年之际,铁道部长刘志军说,截止2009年底,我国铁路总里程达到8.6万公里。意味着到了2012年底,我国整个铁路运营网络达到11万公里。从1912年到2012年,一个世纪才能达到孙中山所说的20万里。这个”牛皮“吹得太大了。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孙中山吹牛皮并不是故意骗人,而是出自他的一颗赤诚之心,希望于国于民有所贡献。[详细]

国家梦实现了,个人梦在哪里?

“中国人永远都会有梦。但是我们正在经历一个非常重要且艰难的梦的转换。一个覆盖大众、建立在国家基础上、国家独立富强的梦,正在过渡到每一个公民自己梦想实现的过程……”——白岩松

飞天、世博、奥运会……国家梦为个人梦搭起一个好平台

中国是最早参加世博会的亚洲国家,却也是在这个国际性场合最丢份的国家。1878年,世博会在巴黎举办,大买办盛宣怀一腔热忱选了中国人最为自傲的茶叶、瓷器等参展,没想到,大部分货品都被退回。中国货品丧失竞争力了!那时的盛宣怀一定想不到,一百多年后,中国人可以自己主办世博,圆了这个百年国家大梦。

还有强国梦、飞天梦、三峡梦、回归梦……百年前的今天,孙中山想到没想到的事,都一一实现了。这些都是不无代价的,国家梦圆背后是许多个体梦想的被忽视,被覆盖。

今天,国家的大梦接近实现了,给个体梦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平台。如果没有国家经过一百年实现独立真的富强起来,个人的梦想恐怕很难出发——弱国的注意力总是更多地放在如何让国家富强起来。一个国家梦想实现后,搭起了重要的平台。但个人梦在寻求实现的路径和空间时,我们依然忧心忡忡,这涉及到民主、公平等等。[详细]

无思想自由的传统,很多人不会做梦了

埋葬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正是许多封建科举制培养出来的“人才”。这是对过去的埋葬,更是给“自由”最大的献礼。辛亥革命使中国迎来了空前的思想解放,仅舆论自由一领域,一年民间就办报五百家。这些报刊议论时政得失,评说政府官员,报道民间疾苦,上敢于指责批驳总统,下能够匡正救助时弊,不仅更新着民众的传统观念,还推动着社会生活的变迁。科学救国思潮、实业救国思潮、全盘西化思潮等等纷纷登台演绎,马克思主义也由此在中国得到传播。

先驱们将自由思想带进中国,是有着星火燎原的期待的。而如今,对得起流血的革命者的人,却实在有限。我们已经不会自由了。不会自由地思想,不会独立地思考。学校教育孩子是要听话;单位里,领导喜欢听话的员工;父母要你听话,妻子丈夫也喜欢你听话。我们的生活里,有多少发挥自己独立思想的机会?

还有各种“现代化”的侵蚀,在商业广告、网络言论等的左右下,我们梦着别人的梦……[详细]

如此浮躁,有多少人能为梦想奋斗终生?

一百年前的今天,武昌首义的发动者和参加者绝大多数是青年。他们抱着“牺牲个人,以为社会;牺牲现在,以为将来”、“以个人数十年必死之生命,立国家亿万年不死之基”的革命志向,投身于梦想之中。他们真是像有些人所说,走投无路了吗?他们有慈祥的父母,也有可爱的妻儿。他们之中有的出身于豪富之家,有的可以成就功名…… 舍弃这种种我们现在苦苦追求的东西,财富、家庭、功名,只为了一个大梦想,一个值得为之舍弃和坚持的梦想。

曾几何时,我们还在为能买到一个心爱的玩具而高兴,还在为考试得到高分而欢喜,还在为家里新添置的彩色电视而雀跃 ……而如今,我们开始浮躁了,嫌事情太多工资太少,嫌车子太旧房子太小,嫌社会不公人情太冷;不愿孤独地埋头做事,怀有侥幸心理;盼着买张彩票,就能撞上天上掉馅饼的美事;盼着参加选美、选秀,一夜之间“成为名人”;盼着上了互联网,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盼着嫁个有钱人,少走些弯路,得到个“现货”……

梦想着不劳而获的人们,还能像百年前的革命先驱们为了一个梦想奋斗终身吗?[详细]

个性张扬梦想缺位 如今的年轻人丧失了什么

崇拜理想主义者,但不相信自己细小的努力

依然尊重曾经做梦的人们,但自己不敢做梦——这是如今许多人的矛盾之处。“今天坚持梦想是不是有意义?理想主义是不是太幼稚?理想主义是不是注定了要吃亏?还有梦想家么?”许多年轻人一遍一遍地问这些问题,在怀疑中越退越后,终于走入安全的大多数,追求大多数人追求的东西,过大多数人过的生活……

我们甚至不相信双手能够改变命运,于是种种“捷径”应时而生:女人拜金男人拜体制,各自寻找身外之物做依靠,总想着一蹴而就,坐享其成……

很多人喜欢把大道理留给别人,把小聪明留给自己。其实如果能反过来,把大道理留给自己,试试看,一定会了不起。大道理是经过几千年论证的,你以为你是个例外,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详细]

缺乏”国家兴亡,我的责任“的使命感

我们回头看打开民主共和之门的那些人,无不对国家、对民族、对时代有强烈的使命感。林觉民说,他要“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为天下人谋永福”;民主革命者姚宏业说,要“贵者施其权,富者施其才,智者施其学问”,一起为国家谋福祉……使命感,即人对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社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的一种感知和认同。有人说这个提法过时了,是这样吗?

  

台湾享誉三十年的某德育名校校长曾对大陆学生说:“‘天下兴亡’的下一句是什么?是‘我的责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于大家无责。‘匹夫有责’要改成‘我的责任’。 唯有这个思想,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我们每个学生如果人人都说:学校秩序不好,是我的责任;国家教育办不好,是我的责任;国家不强盛,我的责任……人人都能主动负责,天下哪有不兴盛的国家?哪有不团结的团体?每个人都应该把责任拉到自己身上来,而不是推出去。”

我们都是地沟油、塑化剂、毒奶粉、毒疫苗的受害者,这些企业能为所欲为,一方面是相关制度的问题,另一方面,企业自身缺乏使命感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用”国家兴亡,我的责任“来衡量,中国有几个企业能过关?[详细]

中国人是否还有梦

连梦都不美,国人的梦想就剩买房了?

高晓松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不买房,买梦想》,将梦想和房子对立起来,并不是无稽之谈。生活的各种压力使人不得不面对现实,比如为了买房子放弃自己的梦想。不过,需要一所房子,就是梦想。大家最关心的其实不是有没有梦想的问题,而是生活有没有其他一种可能的问题。

2009年,《中国人梦想白皮书》项目调查发现,“奋斗”成了中国人梦想追求的主线。而房子,则是多数人终生奋斗的目标。80后在“蜗居”中看到自己的身影而悲伤,90后望向“蚁族”队列而失望,前方路上几乎再没有比现在更好的希望存在,连梦都不美的现实,的确让人沮丧得无力。

回想一下,小时候,我们在作业本上写过的梦想——当科学家、当老师、当警察、当宇航员、当作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是绝对没有人写过自己的梦想是买一个房子吧?当初色彩斑斓的梦想到哪里去了,而现在大家出奇一致的买房梦想又是从何而来的?中国人的梦想,就真的只剩下买房了吗?

[详细]

上升期的祖国,能不能给每个人一个中国梦

中国人长期做着别人的梦。百年前的许多留学生做的是东洋梦,梦想从一衣带水之邻邦那里学到些有用的东西;前些年做着美国梦,好似那是一片获得救赎的宝地;这些年又有了欧洲梦、澳州梦……剩下多少人还在做着中国梦?

要说中国梦,先得说说美国梦。美国梦是什么呢?按现今的解释,所谓的美国梦(American Dream),是一种相信经过努力和不懈的奋斗,就能获得更好生活的理想,且必须透过自己的工作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物质的成功与精神上的升华,而不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说白了就是白手起身。美国人靠着这个社会自由形成的意识形态,代代相传,人人口颂,成就了美国民族独特的、乐观的向上的青春形象。

我们生活在这个盛世,物质丰裕而精神贫乏,没有一个被群体共认的,引导我们向前的精神方向,确切的说是差一个梦,一个使我们历时而新,历新不弥的梦。现今之中国,不缺金钱,漫地的商业机会与工作机会让全球人民趋之若鹜,不缺劳动力,亿万“二代”正茁壮成长起来,唯独缺一个“中国梦”,一个不同于美国人表现形式,但在本质上相同的“中国梦”,这个“中国梦”将鼓舞芸芸众生与逆境中奋起,并引领着社会潮流向幸福之海奔流。[详细]

策划: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

当代中国人的梦想

  • 1949—1978年:学习雷锋,报效祖国

    个人梦想以国家意识为基础,群众运动式主旋律下,梦想集体化、同质化:集体和国家是梦想的指向,牺牲和奉献是梦想的主题,集体荣誉感和国家自豪感既是梦想实现的力量源泉,更是期待梦想实现能带来的终极喜悦。

    关键词:吃饱穿暖;学习雷锋,助人为乐;做好本职工作,发扬螺丝钉精神;当兵入党,报效祖国;超英赶美,国家富强。

  • 1978—1990年代初:三大件,万元户

    在国家经济制度根本性调整和思想观念巨大转变的大背景下,“求变”成为此阶段从上至下的梦想主旋律;个体意识苏醒和物质财富积累阶段,梦想带有较明显的个体化和物质化倾向。

    关键词:下海经商、当个体户、成为万元户;能够吃饱穿暖;有份好工作、能够升职加薪;子女成才、有出息;三大件、三转一响。

  • 1990年代初至今:子女成才,买房买车

    国家经济建设卓有成效,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大提升,在放眼世界、与世界接轨的同时,提出民族伟大复兴;社会思想自由开放,价值观多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个体梦想丰富而多元,自主人生的追求也在其中孕育。

    关键词:开小店、开公司、把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强;子女成才、有出息;周游中国,环游世界;努力赚钱发财,中彩票;买房买车,换更大更好的房或车;不论做什么,要做就做到最好!发自内心地渴望知识和智慧、渴望了解世界、探测宇宙;关爱他人、关爱地球;健康美丽。

如此梦想?

  • 一夜暴富的神话

    1987年,新中国诞生的第一批8000万张“中国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奖”在河北、山东等地区试点发行。至今,高锦明还清楚记得他念初中时北京刚开始出现彩票时的情景:卖彩票的人背着军绿色书包,站在供销社门口,拉了一卡车的洗衣粉、自行车等奖品。他也参加了抽奖,摸来的3块灯塔牌肥皂,成了家里的宝贝,“那时见过最大的票儿就是10块钱”。[详细]

  • 望子成龙的动力

    当代中国人生活形态变化的背后有着强大的生活动力,并呈现一个相对稳定的多元化格局。其中主要的九个生活动力依强度渐次排序为:一是子女发展期望;二是个人利益追求;三是追求家庭幸福;四是追求人际优势;五是追求一生平安;六是尽力做好本分;七是实现自我价值;八是为社会作贡献;九是追求生活情趣。中国人历来将子女看成自我乃至家族的延伸、扩展,人际关系则是最原初、最直接、最重要的社会认同来源。[详细]

  • 无处安放的诺奖梦

    五年前,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预言:“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有1/4的诺贝尔奖应该是中国人的。”

    三年前,杨振宁在华人高锟诺贝尔奖庆祝会上预言:“在20年内,中国本土包括香港、澳门一定会有诺贝尔奖级的科技成果出现。”

    中国人的“诺贝尔奖梦”将安放何处?我以为,最重要的是端正人才培养的观念,比如,高校要能够有容纳自由思想、独立人格的学术氛围;要净化学术土壤,改革评价体系,激励创新精神,摒弃急功近利……只有让教育回归到教育本身上来,我们才会离诺贝尔奖越来越近!否则,就是徒劳!

结语

一百年前的辛亥让许多人梦想照进现实,一百年后,我们的梦想却跌进尘埃。我们不能苛责哪一代,大家都活得很焦虑,很不安。70后、80后、90后,一个都不怪。有学者言,一切自由皆源于经济自由。我们期待,当个人的“上升期”跟上国家的步伐那天,梦想之花能再开遍。

“先生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先生个人生活中有什么梦想?”几十年来答案一直在变。你的回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