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百韬的后代:咨询顾问师与讲师必须关注的基本管理理论浅解(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4:59:47

帕金森(C.Northcote Parkinson)

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Panrkinson`s)本来是组织病态研究专家帕金森(C.Northcote Parkinson)在一九五七年所写的一本书,其内容包含十篇论文,所谈的都是企业组织方面之病态现象。

近四十年来,该书已成管理名著,畅销全球,久而久之“帕金森定律”逐渐变成企管人士嘲讽组织病态之代名词。其实“帕金森定律”是《帕金森定律》一书中十篇论文的第一篇,所谈的是组织内冗员增加而且无效率的现象,并研究其发生的原因。

帕金森以英国海事为研究对象。一九一四年时,英国海军官兵总人数为十四万六千人,服役的主力船有六十二艘,而海军部官员有二千人;到了一九二八年时,海军官兵总人数减少为十万人(减少三一•五%)!服役的主力船减少为二十艘(减少六七•七四%),可是海军部官员却反而增加到三千五百六十九人(增加七八•四五%)。

帕金森深入研究分析之后发现,官员人数的增加跟工作量的增减毫无关系,而是取决于下列两项因素:

一、任何官员都希望增加部属,而不希望增加竞争对手
假设公务员A因步入中年,精力衰退而感到工作量过重,其补救之道不外:第一辞职、第二请同事B分担其工作、第三要求增加C与D两助手。其结果必定选择第三个办法,因为第一个办法会失掉退休金,而第二个办法等于制造一个将来晋升时的竞争对手。若只增加C或D一名助手,其情况与第二办法相同,所以A必定要求增加C与D两名助手。
同理,不久C与D会因工作过重,分别增加E、F、G、H等助手。于是,原本A一个人即可胜任的工作,要由A、B、C、D、E、F、G、H等七个人来担任。

二、官员们彼此为对方制造工作
G看过某一公文,认为应由H处理,于是由H拟稿后呈给D审阅,D大幅修改后,征询C的意见,C把公事交给E承办,E正好有事请假,于是把公事转交F处理。F办妥后呈给C,C签名后还给D,D再做一修饰后呈给A核阅。一件事简单的公事如此轮流传阅,这就是彼此为对方制造工作。
上述两项因素就是著名的“帕金森定律”。

很多忙碌的公务员,其实都在重复做同一件事。

劳伦斯,彼得(Lanrence J.Peter)

彼得原理

在经营管理的诸多定律、法则及原理里面,最著名的除了“帕金森定律”之外,可能就是“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了。

“彼得原理”跟“帕金森定律”一样,所阐述的都是组织病态的现象,那是由劳伦斯,彼得(Lanrence J.Peter)博士所创立,他并跟雷蒙•胡尔(Raymend Hull)于一九六九年合著《彼得原理》一书,详细说明自己的主张。

彼得博士认为,在一个正式的层级组织里面任职者必定身居其中某一层级。某甲在目前的职位上,对其工作不外两种状况:胜任或是不能胜任。当其高一层级的职位出缺时,如果某甲不能胜任目前的工作,自然无法晋升:如果某甲胜任目前的工作,势必获得晋升。某甲在新的职位上,如果不能胜任,则留在那一层级:如果能胜任,又要继续晋升。

彼得博士表示,假设组织里面有足够的层级,而且时间也足够的话,每个员工都将晋升到自已不能胜任的层级。换言之,组织里的每个职位最后将由不能胜任的员工所占据。

彼得博士还举一代名将古闻(General A.Goodwin)的例子来说明其原理。

古闻将军言谈风趣,热心诚恳,蔑视规则,不拘小节,再加上胆识过人,因此不但士兵们崇拜他,而且他也率领部下赢得许多胜仗。

古闻因为表现优异,不久就晋升为战地指挥官。这时,他面对的不再是士兵,而是高级将领与政客。他仍旧我行我素,既不理会社交礼节,也不懂得拍马逢迎。结果常跟高官显要口角,然后整天窝在指挥部里酗酒、生闷气。

久而久之,战地的指挥要就旁落到部属手里。古闻从优异的将领晋升到他不能胜任的战地指挥官。

劳伦斯•彼得说:“组织内的工作,大多由未达到不能胜任层级的员工所完成的。”

 

彼得•杜拉克(Peter Fz Drucker)

有效的经营者

彼得•杜拉克(Peter Fz Drucker)是举世公认的管理大师。他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现代管理学理论的奠基人。杜拉克一生成果丰盛。著有管理著作15部.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问题著作13部.小说2部,自传1部。不但掷地有声,本本畅销,而且他在书中提出的管理理论,诸如:民营化、分权、目标管理、顾客导向、组织结构追随策略、知识生产力等,无不开风气之先,带动风潮,影响深远。

杜拉克在管理理论方面的代表著作有:1954年出版的《管理的实践》;1974年出版的《管理:任务,责任与实践》;1983年出版的《公司的概念》;1985年出版的《有效的管理者》;1993年出版的《后资本主义社会》;1994年出版的《旁观者》;1995年出版的《巨变时代的管理》;1999年出版的《21世纪的管理挑战》等等。

因为如此,在一九八O年元月出版的《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中的一篇文章甚至写着:“只要提出彼得•杜拉克的姓名,在企业丛林中就有无数的耳朵会竖起来倾听。”《追求卓越》一书的作者彼得士(Thomas J.Petes)甚至宣称:“在杜拉克以前,没有真正的管理学。”

杜拉克的管理著作中,在台湾行销最广,影响最大,可能是一九六六出版的《有效的经营者》(The Effective Executive)一书。当时担任国防部副部长的蒋经国看中这本书,通令全国军官团购阅读,该书因此在一夕之间声名大噪。虽然已事隔三十年,该书至今仍是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

杜拉克认为,一位有效的经营者,必须具备下列的五点特质:
一、他们知道时间是最稀有的资源,因此异常珍惜。他们管理自己的时间,把零星的时间集中起来,并把时间用在最有生产力之处。

二、他们非常重视自己的贡献。他们会不断问自己:“对我服务的公司,我能有什么贡献呢?”他们为成果而工作,并非为工作而工作。

三、他们知道,发挥人的长处是组织唯一的目的。为了追求成果,必须用每个人的长处:用同事的长处、用上司的长处、用自己的长处。

四、他们会依事情的经重缓急安排先后次序,每次都专心致力于一件事情。他们知道,一心二用的话,势必一事无成。

五、有效的经营者必须做有效的决策。他们知道,迅速的决策大多是错误的决策,而有效的决策,经常驻是众说纷纭、优劣互见之下的产物,而非毫无异议、一至通过之下的产物。

彼得•杜拉克说:“一般的经营者,重视勤奋而忽略成果,这是错误的。”

迈可•波特Michael Porter

低成本竞争优势

以《竞争战略》(Cornpetitive Strategy)一书闻名全球的竞争优势策略大师,迈可•波特Michael Porter)认为,企业的竞争有两种,一种是差异化优势,一种是低成本优势。前者是指以相同的成本,提供比竞争者更高的顾客价值;后者是指以更低的作业成本,提供与竞争者相同的顾客价值。

航运锥子张荣发经营长荣海运成功的秘诀,就是采用低成本竞争优势。

就海运公司的经营而言,船期准时与货物安全送达乃顾客最重视的两项服务,由于大家都采用货柜轮运输,所以彼此服务的优劣差别有限。胜负的关键就在,谁能降低成本。

张荣发从下列三方面降低成本:
一、节省燃油
在订制货柜轮之初,张荣发要求造船公司全部装上柴油引擎。当时大家都觉得很奇怪,别人都装汽油引擎,为何只有他要求不同呢?

事情证明张荣发眼光独到。一九七O年代全球发生两次石油危机,油价暴张,但柴油涨幅较低。使用柴油引擎的长荣货柜轮运费比其他货柜轮节省了二至三成。

二、节省人力
长荣所采用的L型货柜轮,有两万八千多吨,平均船龄四年八个月,可装得下一千八百个二十尺长的货柜。
在电脑有效控制之下,每条L型货柜轮,只需要十七名船员。而竞争者的同型船则要用到二十五名船员。长荣比竞争者少了八个人。

三、每条货柜轮每天的靠港费是两万美金。换言之,多停靠一天公司就损失两万美金,货柜轮以两个月一航次来计算,一年损失六天,六十条船就是损失三六O天,合计是七百二十万美金。
为了节省靠港费,长荣对靠岸的时间控制得非常严格,经常有晚上一点进港,次日大早四点就离港的记录。

戴明博士(W.Edward Deming)

品质理论

你知道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促使日本产业横扫全球的最大功臣是谁吗?他不是日本人,而是品质运动的倡导者,美国人戴明博士(W.Edward Deming)

戴明的理论简明易懂,他说:“产品的所有制程都会由于变异而损害产品的品质,因此控制变异就是提高品质。”

他在一九五O年抵达日本。当时整个日本仍旧全心致力于战后重建的工作,产业所制造的产品品质低劣,看不出有何展望。

戴明热忱地对一批批的日本工程师讲述品质的理论。基于“为品质而管理”的理念,他提出计划(Plan)、执行(Do)、检核(Check)、行动(Act)的管理循环。他再三强调,做好品质的关键在于“人”,而不是“产品”。

他认为,顾客是生产线最重要的部分,只有让顾客满意是不够的,必定要品质好到让顾客不断地重覆购买。戴明说:“企业的利润来自重复购买的顾客。这些人不但称赞公司的产品,还会主动推荐亲友来购买。”

听讲的日本工程师们虽然对戴明的理论口服心服,可是他们认为日本产品的名声已经败坏了,毫无挽救的机会。然而戴明向他们保证,只要大家肯努力,日本产品的坏名声能够在五年之内改观。

当时没有人相信戴明的话,几年后一切就如戴明所料,日本制造业凭着品质管制横扫全世界。日本人感念戴明的功德,不但称他为品质大师,并由日皇颁发圣宝石二等功章。

好笑的是,一直被美国企划所忽视的戴明品质理论,到了日本制品因为物美价廉攻入美国市场之后,才从日本回流至美国,并获得美国企划界的高度重视。

若要用一句话来说明戴明的品质理论,那就是:在制程中尽最大的努力减少变异。

戴明博士说:“有百分之八十五的品质不良,其责任在管理者,而不在作业员。” 

下次我们再谈谈其他学者或有名的管理理论,其实管理理论也是可以很容易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