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元申演过的电影大全:萧氏之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2:48:16
萧氏之迁徙流变,是整个社会历史的缩影。

    一、汉代萧氏

    汉以前,根据史料推测,萧氏主要聚集在今安徽、江苏、山东三省的交界处及其附近。汉兴以后,随着萧氏的重要两支--沛丰(今江苏沛县、丰县一带)萧氏和兰陵(今山东苍山西南一带)萧氏主要家族的西迁,大概有数十个与之相关的上述两地区的萧氏家族也因种种原因迁往陕西关中及其附近地区。东汉迁都洛阳,又有一部分关中萧氏家族随往,从而使萧氏在今陕西、河南等北方中原地区散居。

    汉初沛丰萧氏的崛起与迁徙萧何家族是沛丰萧氏的主要代表,这一地区的萧氏家族源于何处,又是何时迁到这一地区的,最早为萧何作传的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并没有指明,接下来的史家班固在其所著的《汉书》中也没有提及,倒是汉末的王符在《潜夫论》中初次谈到这一问题,他推断说沛丰一带的萧氏是殷民萧氏的后裔。稍后应劭著《风俗通义》和宋代成书的《新唐书》也都称萧何是萧叔大心的后裔。前后两种说法都没有拿出真凭实据,更不可能说出其中详细的家族世系。事实到底如何,至今已无法明了。

    萧何率宗族追随刘邦,并在楚汉之争以及刘邦统一天下、讨伐叛逆的战争中为刘邦守关中、输军粮、济兵员,还派宗族昆弟数十人跟随刘邦征战,为汉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不朽的功劳。所以汉封功臣,以萧何有"功人"之勋,为首封,位居群臣之上。萧何又为汉制定律法--《九章律》,删除了秦律中不合时宜的条文,被誉为律令之宗,“百代不易之道”。随着刘邦定居关中,萧何家族也迁徙到关中地区并留居长安。萧何父子兄弟数十人,先后受到封赏,都有自己的食邑。食邑又称侯国,相当于县级,被封者按食邑户数征收租税作为自己的俸禄。但是汉代大部分封侯仍然留在京城长安,并未就国。作为相国,萧何的家族成员去就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后来高帝死后,埋葬在长陵县(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汉统治者推行移民实陵政策,萧何家族的后人很可能这时迁入长陵县,从《潜夫论》中可得到证明:“汉兴,相国萧何封酆侯,本沛人,今长陵县萧,其后也。”汉文帝以后诸帝,朝廷多次下诏令诸侯就国,各从原籍迁入封邑,且不能随意回京,可能这时萧何家族内有一部分人先后就国。至于《南齐书》称萧何后人徙居东海兰陵,五世而有萧望之,《史记》、《汉书》等《南齐书》之前的诸史籍均未见记载,纯系魏晋南朝谱牒之士妄作附会,清代考据学家钱大听在其《十驾斋养新录》中有所驳斥。

    萧望之家族与兰陵萧氏汉宣帝、元帝朝时,东海兰陵萧氏家族中出了一位叫萧望之的大儒。兰陵县,战国楚置,治所在今山东苍山县西南或枣庄市东南的兰陵镇,春申君曾任命苟子为兰陵县令。西晋元康元年(291),兰陵县升为兰陵郡,治所在今山东枣庄市峄城镇西,辖境相当于今山东枣庄市与滕州市一带。萧望之以学识、名节显于宣、元朝,这是有史记载以来东海兰陵萧氏的首次辉煌,后来兰陵遂成为汉人萧氏最为重要的郡望,萧望之也是史书上有明确记载的东海兰陵萧氏的首位始祖。关于萧望之的族源,王符称是“殷民六族”,也有人认为是古萧国,或者是萧叔大心。

    随着萧望之任职京师,其家族也由山东兰陵迁往陕西关中地区。后来,萧望之八子中有四位在正史中有传,地位煊赫,成了京师的世家大族。元康元年(65),宣帝以"杜东原上为初陵",置杜陵县(今陕西西安市东南),并徙丞相、将军、列侯、吏二千石、訾百万的大族居杜陵。此时萧望之任大鸿胪、御史大夫等官职,完全符合徙居杜陵的条件,很可能此时萧望之家族迁往杜陵。正如《汉书》本传中所言,萧望之“东海兰陵人也,徙杜陵”。随萧望之迁居关中的兰陵萧氏家族可能只有萧望之直系中的一部分,其家族中的很大一部分成员或旁系仍留在兰陵,但是家族中百年来才出了这样一个名人,所以兰陵萧氏在续家谱时都追溯到萧望之,以抬高身价。正如《潜夫论》所言:“前将军萧望之,东海、杜陵萧,其后也。”

    有汉一代,史书记载的,除沛丰萧何家族和兰陵、杜陵萧望之家族外,尚有儒士萧秉、参赞将军萧广、御史中丞萧缓。据《汉书·儒林传》记载,萧秉为新莽时儒生,梁(今河南商丘南)人,专治《春秋觳梁传》。萧广和萧缓分别为东汉初年与末年人,均家居洛阳。

    二、魏晋兰陵萧氏的迁徙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伴随着少数民族的内迁和中原汉民族的南徙,原有的民族结构被打破,新的民族体系在战乱中构建。同时这一时期,也是士家大族的发展和鼎盛时期。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划分门第,品藻人物,两晋沿袭未改。为了别贵贱,分士庶,谱牒之学日益受到重视,朝廷设有谱局,专门辨别姓氏的真伪。南朝时,萧姓与王、谢、袁等“侨姓”大族并列。然而在魏晋时期,按照高门士族的标准--前世的资荫和当官爵的高低,萧氏家族都称不上世家大族。但是南朝萧氏的崛起却又远源于魏晋萧氏的南迁。

    东汉末年,中原地区混乱不止,北方民众纷纷渡江逃往江南,每次多达“男女万口”,少的也有数百人。这时中原、北方萧氏可能也混迹其中。西晋“永嘉之乱”再次引发了北民南迁,并一直延续到隋初,这是中国有史以来规模较大、数量较多、时间较长的一次人口大迁移,其中尤以建兴末年的南迁影响最大。

永嘉五年(311),匈奴汉国君主刘聪派兵攻陷西晋都城洛阳,前后杀死西晋诸王公及百官以下兵卒六万余人,并俘虏晋怀帝司马炽。建兴元年(313),刘聪在平阳杀害晋怀帝司马炽,武帝司马炎孙司马邺在长安即帝位,是为愍帝。建兴四年(316),刘聪再次派兵攻陷长安,晋愍帝投降,被迁往平阳,西晋灭亡。晋亡后,中原局势动荡,胡人废农田、牧牛羊,虏汉人做奴隶。不堪奴役的中原汉人举家随族渡江南下避乱,士族、地主们还率领着自己的部曲,从而形成了衣冠士族、王公、官宦大户为主流的南迁队伍。他们由中原经河南南阳,进入湖北襄樊,沿汉水入长江向湖北、安徽、江苏一带迁徙,朝东则由九江至鄱阳湖,或逆赣江进入赣南山区,有的由赣继续向南沿章江进入广东。为安置这些中原移民,东晋王朝在江西、广东专门设立了"义招县"。这股南迁浪潮此起彼伏,前后持续了一百七十余年,场面蔚为壮观。据有关文献记载统计,此次南迁人口至少在九十万人以上。另有一些学者认为当时豪强地主隐匿的人口较多,估计可能达二百万左右。当时自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地南下的人口,以侨居江苏最多,约有二三十万;其次是安徽,约一二十万;另外湖北、江西等地也不少。

    此次南迁运动对萧氏宗族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分布于北方的诸萧氏家族正是在这一时期大量迁往江南地区的。在迁徙运动中,原籍在今山东兰陵郡兰陵县中都里的萧氏宗族南迁后分两支侨居,其中一支为淮阴令萧整,侨居于晋陵郡武进县(治所在今江苏丹阳县东)东城里,成为南朝齐梁皇族萧氏的源头,被称为“齐梁房”;另一支是侨居在曲阿(治所在今江苏丹阳县)的萧卓,其后代成了南朝刘宋皇室的外戚,称"皇舅房"。在晋陵地区,萧氏影响较大,东晋便在这里侨置南兰陵县,南朝宋时改为南兰陵郡,成为萧氏南迁后的主要聚居地和重要郡望。

    三、南朝南兰陵萧氏的辉煌

    南渡后的一段时期内,兰陵萧氏家族并不显赫,有史可考,齐、梁萧氏皇族的始祖萧整仅是个淮阴令,而其子锫只是北府兵主帅苟羡的一个“参军”。但是进人南朝以后,历史发生了变化,萧氏家族的命运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是曲阿萧氏凭借萧文寿成了刘宋的皇亲国戚,登上了刘宋的政治舞台;到了刘宋末年,武进萧氏在曲阿萧氏的拉扯和自身的努力下迅速崛起,并最终加冕称帝,先后建立南齐和梁政权,登上了中国权力的最高峰。此时的兰陵萧氏作为南渡“侨姓”之一,已足以与王、谢、袁等大族并列,成为四大家族之一。

    由于处在特殊的地位和优越的环境之中,南兰陵萧氏,特别是齐梁萧氏皇族人才辈出,不仅在南朝文化史上独领风骚,就是在整个中华历史文化的长河中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父子齐名、兄弟比肩,其成就表现在文学、史学、宗教、书法、绘画等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若是没有兰陵萧氏家族的参与,这一时期的文化将会呈现何种面貌,实在难以想象。当然这种家族的兴盛,却不是整个萧氏的兴盛,而只是兰陵萧氏的兴盛,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南兰陵萧氏,其他各支萧氏在这一时期并没有闪现多么耀眼的光辉。

    然而,命运之神总是公平的,她虽然让南兰陵萧氏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并使其在这一时期的中国历史上出尽了风头;但是她也给南兰陵萧氏留下了无限的遗憾,齐梁两代加起了没有超过八十年(仅七十九年),而且兄弟父子为争夺权力,相互残杀的事件层出不穷。侯景一乱,萧氏皇族后裔更是死的死、亡的亡。至梁朝灭亡,南兰陵萧氏皇族在历史上仍有一定影响的仅剩下昭明太子萧统子萧警一支。

    这一时期,萧氏家族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在不断地向南方其它地区迁移、扩散,即做官和逃避战乱。

    齐、梁时期,萧氏皇族成员因外出做官而开始散居南方各地,特别是梁武帝时期。梁武帝曾将兄弟子侄派往梁辖境内的各重要地区镇守,有的甚至一去就是数十载,其家属乃至后裔支族往往在当地定居。如梁武帝六弟临川靖惠王萧宏,从天监二年(503)任扬州刺史,至普通七年(526)去世,在扬州经营了二十余年。武帝第七子元帝萧绎,自普通七年出任荆州刺史,迁居湖北江陵(今湖北荆州市江陵区),直到承圣四年(555),江陵被西魏攻陷,其家族在江陵定居长达三十年之久。武帝第八子武陵王萧纪,大同三年(537)被任命为都督益梁等十三州诸军事,出任益州刺史,徙居四川成都,直至承圣二年(553)七月,萧纪及其子萧圆照兵败被杀,益州被西魏攻破,其家族在成都居住也有十七年之久。再如昭明太子萧统第三子、岳阳郡王萧警,先为雍州刺史,据有襄樊地区数年。太清三年(549)投降西魏。西魏在承圣四年夺取江陵后,便在江陵扶持萧餐称帝,建立后梁政权,萧餐死后传子萧岿,萧岿又传子萧琮,一直延续到隋开皇七年(587),萧警及其后裔在江陵居住了三十三年,其家族在湖北江陵应有一定的规模。

    当时南朝的各个重要城市,如京口(今江苏镇江)、吴郡(治今江苏苏州)、晋陵郡(治今江苏常州)、吴兴、会稽(今浙江绍兴)、郢州(治今湖北武汉)、雍州(治今湖北襄樊)、湘州(治今湖南长沙)等等,都有萧氏皇族支系家族的身影。他们出阵地方,在地方繁衍,甚至是定居,遂成为地方萧氏新家族的开创者。

    躲避战乱也是萧氏皇族迁居它地的一个重要原因。相对于其他朝代而言,南朝战乱频繁。那时南北对峙,不仅南方与北方经常发生战争,统治集团内部也是矛盾重重、征战不已。如齐明帝萧鸾夺取政权后,为了巩固帝位,对高帝萧道成、武帝萧赜的子孙大加杀戮。高帝的十九个儿子当中除去已死的十二人和过继他人的一人外,剩余的六人全部被害;武帝也有十五子被明帝所杀,整个南齐萧氏皇族有三十多人被萧鸾杀戮。侯景之乱以及后来的梁武帝诸子夺权,梁萧氏皇族后裔也多被杀害。这种残忍的杀戮在萧氏皇族后裔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极为恐惧的情绪,使他们终日感到命运的岌岌可危而忐忑不安。为逃避这种恐惧的生活,他们有的躲到穷乡僻壤之地,有的甚至隐姓埋名、剃度出家。如昭明太子嫡孙萧栋为逃避皇室内部权力纷争,率妻子在京师附近的田园隐居,最后不幸仍被侯景所害。再如萧引为避梁侯景之乱,与其弟萧彤及宗亲等百余人奔岭表,后来宗亲中有一大部分人便留在广东定居。(见《陈书·萧引传》)

    四、隋唐五代萧氏十一相和诸萧氏的迁徙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隋唐五代萧氏是齐梁萧氏皇族的延续。如果说南朝萧氏多皇帝,那么隋唐五代尤其是唐代则是萧氏出宰相最多的时代。隋唐五代萧氏共出十一位宰相,有唐一代占十位,而萧警一系有宰相九人:萧踽相高祖、太宗,萧嵩相玄宗,萧华相肃宗,萧复相德宗,萧傀相穆宗,萧寅相懿宗,萧傲、萧遘相僖宗,五代后梁宰相萧顷。还有中宗、睿宗朝宰相萧至忠,宣宗、懿宗朝宰相萧邺。这些宰相之中更有父子连任,如萧嵩、萧华与萧寅、萧遘。一朝一姓十人,一族九世居相位、掌大权的局面确实是古今未有。另外萧氏宗族还与皇室结亲,有驸马数人,官拜九卿、刺史的更是不计其数。

    隋唐五代时期特别是唐代,萧氏家族的兴盛,究其原因有三点。首先,政治上的原因,皇族的血统。萧氏尤其是兰陵萧氏在南朝齐、梁两朝成为帝王之家后,登上了中国权力的最高峰,为其家族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在家族的承传绵延过程中,兰陵萧氏极为重视家族文化和门风家法,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家族文化和家风传统。萧氏家族的门风与家法,体现了这个家族特有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是这个家族经久不衰的根基。第三,萧氏家族从北周开始逐渐融人到关中集团之中,是奠定其在隋唐政权中地位的重要因素,也是保证萧氏家族在这一历史时期繁盛的原因之一。

    在这一时期,萧氏的迁徙与以前尤其是魏晋南北朝相比有着很大的差别。此前,萧氏的迁移是单向的,主要是由北而南,其中以兰陵萧氏最为明显。此时,则是双向的,沿着南北两个方向进行:北方,主要迁移定居于陕西和河南;南方,则主要集中在皖南徽州、江西和福建地区。

    迁移定居于陕西,主要是长安及其附近,这与当时长安的政治中心密不可分。开皇二年(582),隋文帝纳后梁皇帝萧岿之女为晋王妃,年仅九岁的萧塥送亲长安,从此,萧踽及其后裔留居长安。隋开皇七年(587)八月,隋文帝征后梁主萧琮入朝,萧琮率宗族、大臣二百余人赴长安,也一去未返。后来,唐代萧氏宰相世家大都定居在长安及其附近地区,构成今日陕西萧氏的远祖之一。

    迁居河南,是萧氏北移的又一主要方向。这一时期,萧氏向河南地区的徙居最终促成了萧氏"河南堂?的确立。现在许多萧氏族谱以河南为堂号。“河南堂”是何时出现的,至今尚无定论,春秋?秦代?汉代?众说纷纭,但却拿不出一个可*的证据。但是唐代萧氏“河南堂”确立应该不会有疑问,许多记载都可以说明这一点。

    萧颖士,南梁鄱阳王萧恢的七世孙,后徙居河南颍川(今河南许昌),在其祖父萧晶时籍贯就标为颍川,到他本人及其子萧存时,都自称河南人,同时代的人也这样认为。鄱阳王萧恢的另一位七世孙萧听也世居河南,至少说明南梁萧恢的后裔中已有很大一部分移居河南。穆宗朝宰相萧倪,退休后,家居于洛都(今河南洛阳),为躲避岁时请谒,隐居于济源县(治所在今河南济源)王屋山下的别墅,逍遥于山野之间,以啸咏穷年。再如萧举、萧俱兴、萧子昂都自称是河南安阳人;五代的萧希甫宋州(治今河南商丘)人等等,这里不再逐一列举。

    另外从这一时期大量萧氏人物的墓志铭中也可以看出,河南已被普遍认为是萧姓的郡望之一。由此可以断言萧氏"河南堂"这一时期已完全确立。

    往皖南、江西、福建等方向迁徙的萧氏,除南兰陵萧氏外,还有一部分中原萧氏,如今日福建萧氏大部分是由河南光州固始迁来。中原萧氏南迁,主要原因仍是逃避战乱。在唐中期的安史之乱以及后期的农民大起义中,北方都有大量萧氏家族迁居南方。徽州新安萧江氏的祖先、萧遘的第二个儿子萧祯就是为躲避唐末战乱而退隐歙县黄墩,并改姓“江”,其后裔萧江氏在皖南、江西一带繁衍,并成为当地的大族。再如福建泉州《霄霞萧氏宗族谱》和惠安《萧厝萧氏族谱》都称,其始祖为刺史萧曦,在唐僖宗中和元年(881)迁居福建。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一带的萧氏也产生于这一时期。

    五、辽金元契丹萧姓的扩延与转化

    在早期,辽代契丹萧氏主要限于"审密氏"后族;之后契丹萧氏不断扩延,契丹审密集团之外的家族、部落也出现了大量的萧氏,主要有回鹘述律氏与奚族诸部。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娶回鹘人糯思的后裔述律氏为淳钦皇后,淳钦皇后的父亲回鹘人月槐在遥辇氏任官,娶辽太祖的姑母,生下淳钦皇后。淳钦皇后家族帮助太祖平定叛乱、建立契丹国,功勋显赫。淳钦皇后的兄弟萧敌鲁、萧阿古只,都为辽初大将。后来辽太宗又赐萧敌鲁的儿子小汉姓名萧翰。这些人原本都是述律氏家族成员,因淳钦皇后,而成为后族并改姓萧氏。此后这一回鹘述律氏外戚集团,包括它的远亲支系,都很快以萧为姓。

    辽代萧姓除了契丹审密氏的拔里、乙室已部和回鹘述律氏萧氏外,与其有远亲近邻关系的奚族也出现了大量的萧姓家族。奚族与契丹本是一个民族共同体,北魏时分为两族,辽太祖时降服契丹,并被赐予述律姓。辽圣祖时,奚六部大王和人仕辽朝的奚族官员都用萧姓,成为契丹萧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后裔出名的有萧观音奴、萧蒲奴、萧韩家奴、萧乐音奴等等。

    辽代还有一些出籍宫户和各地部分官员、平民等等也以萧为姓。《辽史》中对此有大量的记载。另外,契丹统治者为了同化其他被统治民族,曾把耶律、萧姓赐予奚、汉等民族民户。如《辽史》记载:“萧十三,蔑古乃部人。”这个部落不属于审密氏集团,也不是契丹部族名,应当是邻边臣服的他族族名。随着其他的少数民族被契丹族同化而加入萧姓队伍,使辽代萧氏的队伍不断扩大。同时随着辽朝疆域的扩大,契丹萧氏家族也迁徙到新占领的地方,使契丹萧氏分布更广。

    在金灭辽之前,契丹贵族耶律大石率领一部分契丹族人建立西辽王朝,称哈刺契丹人。据《辽史·西辽始末》记载,在西辽王朝中仍有很多人姓耶律和萧。西辽灭亡后,他们又逐渐融合到回鹘族(今维吾尔族)、波斯族中,其姓名也开始伊斯兰化,这部分契丹萧姓逐渐转化为其他姓氏。辽被金灭后,一部分耶律姓契丹人逃难到汉地也改姓萧。如元代姚燧《牧庵文集·承颜亭记》记载:仁卿名耶律恕,辽人后裔。因为金人厌恶耶律二字,就谎称移喇,后逃乱奔宋,再改名萧云。

    金、元两代曾将契丹“萧”姓改写为“石抹”。但是在当时的史料记载中,萧与石抹二姓是互相杂用的。如在《金史》的传记中,有时称萧姓,有时则称石抹。《元史·萧拜住传》说萧拜住,“契丹石抹氏也”;萧怀忠,又作石抹怀忠。可见,“萧”与“石抹”在当时是通用的。事实上,审密、萧、石抹,在契丹语中是一个意思,只是在不同历史时期采取的不同汉译而已。到了元代,大多数契丹人都陆续与汉族融合,萧姓本来在汉姓中就有,所以其中的萧姓家族大都自然延续了下来。另外有少部分契丹人融合到女真(今满族)、蒙古、高丽(今朝鲜族)等民族中,改用其他姓氏,但据史料记载,仍有一部分人沿用萧姓。

    六、宋元萧氏的迁移和主要郡望的形成

    宋元是中国史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移民高潮。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发动了"靖康之变",不久北宋王朝覆灭。第二年,北宋宗室赵构逃到南方后,在临安(今杭州)建立了南宋。金兵南侵,北方民众大量南逃;而南宋徙都临安,引发北方流民的持续南移。中原士民,扶老携幼、率家随宗持续南迁,仅是随高宗南迁的臣民即达百万之众。此次南迁总人数估计应在千万以上,规模较前两次还要大,对近代经济文化的影响也最为深远。

    南宋末年,蒙古人继金人之后又一次入侵中原。蒙古人进入中原后强占民田,推行奴隶制。处于黄河流域的民众为躲避战乱再度南逃。随后蒙古军南逼,在四川地区、沿长江湖北地区和赣闽粤交界处残酷屠戮。元人虞集曾回忆说:"蜀人受害最为惨重,死伤殆尽,只剩下千分之一二。"由于蒙古军队的恐怖摧残,这些地区的民众遭受空前的灾难,中原和四川诸地区人口锐减。据元初的户籍统计,中原北方仅一百三十五万余户,南方为一千一百八十四万余户,南北方民户数量比例约为九比一,萧氏族人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也大批南移。蒙古军渡过长江后,持续南侵,早先迁入长江附近地区的萧氏先民只得继续南迁,进入湘闽粤等地。

这一时期也是江西、湖南、福建等地萧氏郡望的定型时期。下面将逐一作简要绍。

    江西萧氏郡望在前一时期主要是在庐陵,此时由于持续的移民高潮,两宋时期,尤其是南宋时期,这一郡望的萧氏族人大量增加,同时还向周围扩散。据史料和墓志铭记载,当时萧氏分布的地区主要有今吉安市、吉安县、吉水县、泰和县、永新县、新余市、新干县、樟树市等等。据统计,以吉安为中心的萧氏定居区内有名的萧氏家族已达四五十个。如吉安市有“三瑞御史”萧定基家族、蕲州推官萧浔家族、广西转运使萧桂林家族和萧国华家族;临江有萧燧家族、萧陟家族和萧谔家族等等。另外江西的其他地区也有不少萧氏家族定居。据《宋人传记资料索引》统计,有传的江西籍萧氏人物占百分之六十以上,由此可见江西萧氏家族的繁盛。

    福建是继江西之后萧氏宗祖.昌盛、郡望较多的另一省份。唐代就有不少箫氏族人迁入福建,宋元时期持续这一趋势。福建萧氏家族郡望主要有龙溪县(今福建漳州)、福州、福清、邵武、沙县、泰宁、宁化等地。宋代,龙溪县出萧氏进士十人;福州进士八人,状元一人;邵武进士六人,举人五人。出名的家族有状元萧国梁家族和进士萧德藻家族等。

    湖南萧氏族人也很多,但出名的并不多。五代至两宋时期,湖南的萧氏主要由江西迁人。元代,除江西外,苏、豫、皖、闽诸省萧氏也大量的迁入湖南。湖南萧氏主要郡望有长沙、安化、新化、娄底等。

    另外广东也有一些萧氏宗祖郡望,如广州、平远、新会等地。

    七、明清萧氏家族与移民运动

    明清时期,江西萧氏人数继续居全国之冠,仅庐陵一地就有三百二十五支萧氏家族;但两湖萧氏家族伴随着移民潮迅速增长,已有超过江西的趋势,原不彰显的湖南萧氏家族开始展露头脚;再其次是福建。这一时期出名的家族,明代有泰和宰相萧铉家族、庐陵状元萧时中家族、泰安萧大亨家族和潮阳山东道御史萧端蒙家族等,清代有广西巡抚萧永藻家族、新疆史地家萧雄和太平天国西王萧朝贵等等。

    这一时期萧氏族人的迁徙主要是伴随着几次全国性的人口大流动而进行的,即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和移民开发台湾。

    明清的湖广主要指湖北、湖南和广东的部分地区。魏源《古微堂外集》卷六《湖广水利记》载:"当明之季世,张贼屠蜀民殆,楚次之,而江西少受其害。事定之后,江西人人楚,楚人人蜀。故当时有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之谣。"其实,江西填湖广和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早在元末明初已经开始。洪武年间湖广凋残,人口稀少,而江西则存在着较严重的人多地少的问题,于是便出现了江西填湖广的移民潮。在江西填湖广的同时,两湖民众却向四川迁移。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由于元初蒙古军队的残酷杀戮、明末战争的破坏和自然灾害不断,四川地区人口锐减、城市废弛、土地荒芜、灌丛密布、野兽横行,人烟罕见。明初和清初都曾组织移民四川,而尤以清初规模较大。清初推行鼓励移民西进的政策,如占地为己、免于起科、官给耕牛等,并"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以鼓励生育,如此湖广填四川达到了高潮。

    江西填湖广和湖广填的移民运动,使两湖和四川地区的萧氏家族也增多了起来。

    谭其骧先生在《湖南人由来》一文中说:湖南人来自历古,五代、宋、元、明居其什九;元、明又居此诸代之什九;而元末明初六七十年间,又居元、明之什九。又指出:湖南人来自天下,江、浙、皖、闽、赣东方之人居其什九;江西一省又居东方之什九。湖南人主要来自江西填湖广运动。江西有利的地理位置是湖南移民中的江西人居多的主要原因。江西移民只要越过湖南东部的罗霄山脉就可以进入湖南纵深,与其他各省相比路途近且方便。

    伴随着江西移民两湖潮,萧氏族人也大量迁居两湖。江西的萧氏主要集中在吉安市、吉安县、吉水县、泰和县等地区,而来自江西的湖南移民中又以"泰和最多,丰城、庐陵次之,南昌、吉水、安福又次之",所以在萧氏族人聚集的地方,有大量的萧姓族人移居湖南,高陶《天涯萍踪--记萧三》称"转徙于湘阴县的萧氏后裔多达十万人",可能有些夸张,但某种程度上却说明了移居湖南的江西萧氏族人之多。据湖南各地方志和萧氏族谱统计,约有十八个以上的县市地区的萧氏宗族在明初从江西迁来,而源于吉安、庐陵、泰和的萧氏又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另外移居湖北、广西、广东的各省萧氏族人,也以江西萧氏人数为最。

    入川的外地移民主要来自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以及广东等省,尤以两湖为多。据统计,当代四川人口中百分之八十以上是清代湖广填四川大移民运动中的移民后裔,总数达六七千万之巨。

    此次萧氏族人迁徙四川,以湖南、湖北为最。据清湖南新化《萧氏族谱》载:明清时,新化萧氏宗族中富公房家族迁四川三十三家,广西八家,其他外徙三十七家;贵公房家族迁四川二十六家,广西二十四家,其他外徙十三家;隆公房家族迁四川三十一家,广西十一家,其他外徙四十三家;魁公房家族迁七家,广西六家,其他外徙四十家;老公房家族迁四川二十一家,广西六家,其他外徙六家;大器房家族迁四川九家,广西四家,其他外徙四家;大乐房家族迁四川八家,广西六家,湖:家,其他外徙十二家;宗贵公房家族迁四川二十家,广西十六家,湖北十家,其他外徙二十四家。仅仅湖南一个萧氏宗族迁往的就达一百五十五家,可见当时湖南萧氏迁四川之盛况。

    据《台湾省统志》氏族编不完全调查统计表明,萧姓在台湾居第二十七位,所占姓氏比例为百分之零点九八左右,比大陆萧氏比例高约零点五个百分点。萧氏族人移居台湾始于清代移民开发台湾之初。《台湾姓氏之研究》一书称,萧氏人台,为时甚早,据现在台北炙三芝乡的萧氏家族世代相传,他们的祖先是在郑成功平定台湾以后,就已经移居于大屯山鹿(今北投)。闽、粤萧氏的大批入台开基,则是康熙末年以后的事,有明确纪录的则为以下几件:康熙六十年(1661),朱一贵反,广东籍义民萧能成等居于下淡水港,稍后有诏安的萧姓人士人垦大目根堡竹头崎庄及覆鼎庄;雍正、乾隆年间,萧明亮人垦今台南县六甲乡;乾隆初年,萧姓泉州人入垦武东堡枋桥头红毛社等庄;同年,萧、林二姓入垦打猫东仕樟脚、大湖底苦苓脚等地,并制纸发售;乾隆十年(1745),广东萧姓人人垦今台中县东势镇;乾隆三十五年(1770),萧秉忠人垦今基隆市八堵、暖暖;福建人萧光禄、萧朝汤入垦今台北县瑞芳镇上天里;乾隆四十三年(1778),萧姓漳州人人垦今台北县林口乡东林村漳寮;萧心匏入垦台北县石碇乡丰田村峰头。

    《台湾区姓氏堂号考》称,台湾的萧氏主要来自福建、广东两地。其中福建有泉州府的同安、晋江、安溪、南安等县,漳州府的南靖、长技、诏安等县;广东的饶平、大埔、梅县和陆丰等县。

    这一时期,伴随着华人的海外移民,也有一部分萧氏族人走向海外,今天的东南亚诸国以及欧美非等地都有不少萧氏后裔。

    八、近现代萧氏与萧姓新支

    近现代萧氏是传统萧氏的延续,在近现代社会里,萧氏出了一大批名人,他们有文人学者,如作家萧三,清史专家萧一山等等;也有革命义士,如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萧楚女、萧劲光、萧华等;还有戏曲艺人,如川剧艺人萧楷臣,戏曲大家萧长华、萧锡荃,音乐教育家、国立音乐学院创始人萧友梅等。他们奋斗在各行各业,与全国人民一道为近现代化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萧姓新支出现很早,据台北萧氏宗亲会印行的《兰陵世家·萧、钟、叶三姓本是一家》记载,宋朝有一将军名钟达,为*臣所害,抄斩九族,他有七个儿子,其中三个死里逃生,为避害而分别改姓萧、叶。虽系传说,却反映了那时已有萧姓新支出现。金、元时期,太一教的创始人萧抱珍姓萧,一些非萧姓嗣教者也被要求改为萧姓。这些都可视为古代萧姓新支。到了近现代社会,出现了大量的萧姓新支。这些萧姓新支原本并不姓萧,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出于种种原因,而改姓萧氏,之后他们的子女也大都以萧为姓。如萧军、萧红、萧岱、萧殷、萧珊、萧也牧和萧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