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俊郎:质的研究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13:03:09
这些年来,质的研究方法在我国教育科学研究中得到重视,正在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掌握和应用。在我国较早介绍质的研究方法的是1997年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威廉·维尔斯曼(美)著、袁振国主译的《教育研究方法导论》一书。该书专章论述了人种学、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北京大学陈向明的《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一书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质的研究方法,在教育理论界产生了一定影响,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科学研究新的视角。
一、质的研究的内涵及其特点
质的研究,英文是qualitative  research,在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有人将其译为”质性研究”、“质化研究”、“定质研究”等。质的研究是根据人种学、现象学、解释学等的研究思想和方法,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中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教育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通过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并通过与研究对象的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构建获得解释性理论的一种活动。
陈向明曾参与世界银行的资助扶贫项目工作,研究中国贫困地区中小学生重读、辍学问题,通过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他们采用目的性抽样,在河南省一个贫困县四所学校选择六位辍学学生为研究对象,并采访他们的家长、班主任、校长和同学。其中一个典型个案主角是王小刚。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直接交往,通过开放式访谈、非正式交谈、现场观察等方法,了解王小刚辍学的原因。由于校长、教师与学生、家长、同学之间对辍学原因解释有出入,研究者就多次接触,并深入到学生家庭去访谈。综合多方面的资料,研究者进行分析研究,认为王小刚辍学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他学习成绩不好,对学习失去信心;二是因为老师多次体罚而退学。该研究还对王小刚辍学的背景、过程,辍学后的去向,辍学后的心情及他今后的打算进行描述,最后对该问题进行了讨论。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一书曾介绍“学术成功·学校·家庭环境”的研究个案。在一个以现场研究为基础的研究中,斯切来德和李(Schneider  and  Lee  l990)使用人种学研究的方法,试图解释东亚学生的学术成功。研究在6~7年级学生中进行,以伊利诺斯的两所小学46名中国、日本、朝鲜等国学生为研究对象,并与同年级的49名安哥拉裔美国学生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在1982~1983学年开展,有90天的参与和非参与活动。平均每天用于观察、访谈、参与专门学校活动时间为4小时。调查资料是通过问卷收集的,问卷分发到学生家庭。
学校记录包括智力测验分数、成绩分类、等级报告卡。短论文题目是“我的学校”、“我的家庭”、“我的未来”等。分析呈现出一些关于家庭和父母因素的信息,有关学生及其家庭的态度、动机、期望,研究结果以描述方式呈现,包括实际评论和实例。报告结论部分解释了东亚学生成功的原因。
从上述两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归纳出质的研究方法的下列几个特点:
第—,质的研究总是在某一自然情境中进行实地研究,具有情境性的特征。它可以在—所学校、—个班级、—个家庭,或其他某一自然环境中进行,研究者观察在自然情境下正在发生的情况,不用控制变量。研究者研究学生学业负担问题,就可以深入到学校、班级以至学生家庭中收集资料。质的研究注重实地研究,并强调情境性,对结果的解释,也依存于收集资料的情境。
第二,质的研究具有现象描述的特征。它是依据现象学的理论,从经历某些现象的角度对现象进行认真细致的描述,而不是想当然地主观臆断地提出观点,得出结论。观察某一行为现象,不仅注意这一行为的发生,而且努力去理解这一行为对行为人意味着什么。例如研究中小学数学教学,质的研究强调数学对于经历它的中小学生的意义,重点不是教育者的思想如何进行,而是放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如何经历这些事上。这种研究的价值意义在于可以避免被研究的现象形成先人为主的意见,而是依据事实资料,提出有效的理论。
第三,质的研究关注研究对象的整体,具有整体性、全局性特征。它与实验法不同,不需要事先提出理论假设,然后设计特殊程序来检验假设。与此相反,质的研究是对所收集的研究对象的资料进行归纳,而不是演绎,注重随着资料的收集而产生假设。研究者希望重点关注整个情境,并由此形成整体观念,而不是把注意力分散在细枝末节上。质的研究是以整体、全局的观点看问题。
第四,质的研究强调行为的主体性,具有主体性的特征。研究者本人既是研究的工具,又是研究的主体。质的研究不需要量表或其他测量工具,而依靠研究者自己去观察、访谈,去分析和总结。质的研究对研究者主体参与作用的发挥要求更高,要求研究者直接参与研究对象的活动,以参与观察者身份进入情境,并与研究对象发生互动关系,从而理解研究对象,对其行为意义进行解释。同时,研究者有十分关注教育组织,关注互动群体;关注组织、群体的观念和行动。
第五,质的研究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研究方法,具有科学整合性特征。
有人认为“质的研究像—把大伞”,这是有道理的。正如右图所示,质的研究就像一棵苍天大树,下面掩荫着各色各样的方法分支。
从右图可见,质的研究包含许多学科的因素,受到诸多学科理论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人种学、现象学、认为,质的研究是一个(N.Deozin)跨学和丹曾实证主义理论等。林肯(Y.Linco1n)科、超学科、有时甚至是反学科的研究领域。”
二、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定性研究的联系和区别
在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历史中,存在着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传统。一般来说,科学认识的过程是从研究事物质的差别开始,然后进一步去研究它的量的规定。定性研究先于定量研究。无论在哪个国家,教育科研始终存在着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这两种传统。当然,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研究方法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人类早期主要是通过实验、直觉来获取知识的。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开始产生一种比较规范的教育研究。在教育的普及和自然科学发展的背景下,开始出现定量研究。到20世纪50年代,在西方,定量研究受到挑战。西方学者认为,教育现象是十分复杂的,许多方面是难以测量的。因此,定性研究开始得到重视,成为教育科研的新取向。在当今世界,科学发展整体化、综合化趋势逐步增强,促进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的交流与相互影响,并出现一系列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横向学科。这一方面促进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相互结合和相互渗透,另一方面又开始产生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即质的研究。质的研究不同于定性研究,也不同于定量研究,它是建立在实证主义基础上的借助于社会学研究方法的一种综合研究。
(一)质的研究与定量研究的联系和区别
定量研究是引用一定的数学方法,通过变换来判断研究对象诸因素的关联,最后用数值来表示分析研究的结果。它是对于研究对象的属性进行数量上的分析研究,是对于事物量的关系的研究。定量研究,资料比较客观可靠,统计分析比较科学精确,但是难以研究教育过程中复杂模糊的现象。量的研究,有一套完备的技术,包括抽样方法、资料收集方法、数学统计方法等。其基本研究程序是,研究者事先建立假设并确定具有因果关系的各种变量,通过概率抽样的方法选择样本,使用经过检测的标准化工具和程序来采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不同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时还要使用实验干预手段对控制组和实验组进行比较,进而检验某种关于研究对象发展变化的理论假设。定量方法主要用于对研究对象各种相关因素的分析,如教师文化水平与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家庭经济文化背景与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等。
与定量研究不同的是,质的研究是通过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对事物进行深入、细致、长期的体验,然后对事物的“质”得出一个比较整体性的解释性的理解。两者相比较,主要区别是:(1)量的研究是与具体情境相分离,而质的研究是把自然情境作为资料的直接源泉。在质的研究中,研究者需要花费相当多时间深入到学校、家庭和社会,了解有关问题,离开具体情境就不能理解教育活动的实际内涵及意义。研究资料、研究结论的精确性。(2) 量的研究比较适合于宏观层面的大规模的调查与预测,而质的研究比较适合在微观层面对个别事物进行细致、动态的描述和分析。 (3)量的研究注重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的普遍性、代表性及其普遍指导意义;质的研究则注重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的个别性、特殊性,以此发现问题或提出发现问题的新的角度。(4)量的研究是一种静态研究,它将研究对象可以量化的部分在某一时间范围内固定起来后进行数量上的计算;而质的研究具有动态性;他是对研究对象发生、发展的过程进行研究,并且可以随时修定研究计划,变更研究内容。(5)量的研究要有一定的理论假设,从假设出发,并通过分析数据来验证假设;质的研究不一定需要事先设定假设,而是在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理论假设。⑹量的研究基本上排除了研究者本人对研究的影响,尽量保持价值中立;质的研究则存在着研究者对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的影响,要求研究者对自己的行为以及自己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进行反思。
需要指出的是,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两者又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事实上,质的研究也包含实证研究的因素。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反映了客观事物质与量的辩证关系,任何事物的质与量总是统一而又不可分的。质是一定量的基础上的质,量是一定质的量。对于事物质的研究,必然导致对于事物量的研究。因此,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是相辅相成的。
(二)质的研究与定性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定性研究,是关于事物性质的研究,是根据研究者的认识和经验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某一现象变化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有学者认为,定性研究是指多种具有某些固定特性的研究策略。定性研究能够有意义地处理教育过程中那些难以用定量方法描述的因素,从而从总体上掌握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如浙江省一位小学教师根据自己在多年工作实践中的观察,提出“第十名现象”的观点。他认为,在班级上排名在第十名至二十名之间的学生成才率较高。这种研究就是一种定性研究。这位教师是根据个人的经验和观察分析后得出的“第十名现象”的结论的。
由此可见,质的研究与定性研究有不少相似之处。如都是注重关于教育对象的性质的研究;都是在自然情境中进行研究,研究者需深入到一定的教育环境中;都不只是关心研究对象的结果或结论,更关心研究对象的意义及其发生、发展的过程;都倾向于对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然后得出结论,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过程;都是一种描述性的研究等。但是,质的研究与定性研究又有着诸多不同之处。这主要是:(1)定性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哲学,其研究传统是一种形而上、思辨的传统;而质的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人种学、现象学、解释学、实证主义理论,具有跨学科、多学科的色彩。(2)定性研究的方法包括历史法、个案法、观察法、调查法、文献资料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而质的研究除了上述定性研究方法外,还包含实证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注重哲学思辨、逻辑推理,根据个人主观经验,然后用演绎的方法对自己的思考进行验证。质的研究则注重在互动过程中系统收集、分析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层开讨论。(3)对于研究的结果,定性研究偏向结论性、抽象性和概括性;质的研究则更加强调研究的过程性、情境性和具体性。定性研究更多地是研究者个人观点的阐发和个人的建议,质的研究强调在原始资料基础上建构结论或理论。
三、质的研究的操作程序
质的研究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研究活动,总有一定的操作程序和实施步骤,以保证研究活动规范有效地进行。质的研究的操作过程大致包括以下一些环节:
(一)确定研究的现象、研究的问题及研究的对象
研究现象是指研究者需要集中了解的人、事件、行为、过程、意义的总和,是研究者在研究中将要涉及的领域范围。确定研究对象是确定研究问题的前提。一定的研究问题总是来自一定的研究现象。因此,研究一定的课题,首先要确定一定的研究现象。如“不分种族的城区高中生的社会互动”这一假设研究的课题,课题表述中所确定的研究现象就是高中生的社会互动。围绕这一社会互动现象,可以确定“跨种族学生间的社会互动”、“跨性别学生间的社会互动”、“教师在学生、社会互动中的作用”、“学生间可接受的社会准则”等研究问题。研究现象的比较一般性的陈述产生预示性问题;预示性问题为研究者提供关注焦点。
研究现象和研究问题确定之后,就要选择、确定研究对象。如上述课题是研究学生间的社会活动,所以学生就是研究的对象。但是,根据课题研究的要求,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去观察所有的高中学生,这就需要通过抽样的方法选取某些自然校、自然班的部分不同种族、性别的高中学生为观察对象。
(二)在研究过程中提出理论假设
在质的研究中,不需要事先提出假设,而是在研究过程中,随着资料的收集,不断形成和修改理论假设。假设是隐含在搜集资料、研究不断推进的过程中。研究过程中,也可能放弃已有的假设而提出新的假设。这种研究不同实验研究,先提出假设再验证假设。质的研究假设,是一个建构概念框架的过程,是研究者的初步理论设想。一般来说,它包括:(1)组成研究问题的重要概念以及这些概念之间的各种关系;(2)研究问题的范围、内容维度和层次;(3)研究者自己对研究问题的工作思路和工作假设。概念框架,一方面可以将研究者头脑中的一些隐隐约约的假设明朗化,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加深研究者对问题的理解,发展自己原有思想观念和理论认识。概念框架可以有不同形式,《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一书提出了设计概念图的形式。以“教育创新的传播研究”为例,其概念设计图为:
上图列出了该课题所有可能探讨的方面,并揭示了所有概念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比较简洁明了。其缺点是,研究重点不够突出。设计概念图需要研究者要有严谨的思维条理和一定的想象力、创造力。
(三)采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
质的研究十分重视资料的收集工作,收集资料是质的研究的基础环节。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提出研究的结论。质的研究收集资料的方法主要有观察、访谈、实物分析、查阅文献资料、三角互证法等。
参与观察法,是质的研究中收集资料最基本的方法。参与观察法是指研究者通过参加观察对象的活动而达到观察目的的方法。参与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观察者向观察对象明确说明自己的研究者身份,要求参加他们的活动,得到允许后再进行观察。另一种方式是观察者不暴露自己的身份,以一个普通活动者的角色,或者作为观察对象活动环境的一个刺激物的方式,参与到观察对象活动中去。需要指出的是,参与观察尽管可能对活动进行的条件或活动本身产生一定影响,但它绝对不是以改变活动或活动进行的自然条件为目的。研究者之所以要采用参与的方式,主要是为了亲自体验被研究对象的某些感受及其内在特色,可以缩短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心理距离,使观察者深入到事物的内部,发现不参与观察就不可能发现的问题。但是,如果研究者过分参与,甚至左右被观察者的活动,那么,很可能以自己的感受代替被观察者的感受,这就背离了观察的基本要求。参与观察要求观察者在参与活动情境中理解被观察者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努力进入被观察个体的角色,去研究并体验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在质的研究中,观察法是一种连续的综合方法。它是无结构的,事先不一定制定观察计划。观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局限于一个或两个阶段。在观察过程中,观察者要作实地记录,并随时对笔记进行整理归纳。
访谈法,是研究者和调查对象面对面地谈话,以此直接收集资料的方法。访谈是一种研究性交谈,通过口头谈话方式从调查对象那里收集资料。访谈法有以下几个特点:(1)有明确的目的性,而且在访谈开始之前和之中对此都开诚布公,直言不讳。(2)访谈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可以获得真实的资料。(3)研究者与被调查者是一种民主、平等、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关系,而不是凌驾于被调查者之上,否则就难以得到被调查者的支持。(4)访谈可以很随便,也可以是结构化的。根据现象学的要求,访谈过程至少有一部分是非常随便和非正式的。在这同时,可以进行带有预先拟定好的系列问题的正式的访谈。
实物分析,也是收集资料的重要方法。实物包括所有与研究问题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物品等,可以是人工制作的东西,也可以是经过人加工过的自然物。这些资料可以是历史文献,也可以是现时的记录;可以是文字资料,也可以是影像资料;可以是平面的资料,也可以是立体的物品。实物分析可以扩大我们的思维范围,增加多种研究手段和分析视角,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实物在一定情况下,比语言更具有说服力,可以表达一些语言无法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收集实物资料的要求是,必须获得当事人的同意,获得他们的首肯。如果他们不同意提供有关资料,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
三角互证法,是收集部分资料的方法,它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技术或资料。从本质上说,三角互证法是质的研究中保证效度的方法。这种方法可用来检验不同的资料来源或不同的资料收集方法。有学者认为,三角互证法的特点是在研究同一经验性单位时,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研究策略。它是比较不同来源的信息,以确定它们是否相互证实,其目的是为了评价资料的真实性。下图是三角互证法的实例。⑤

查阅文献资料,也是收集资料的一种重要方法。这里的文献资料主要是指考试试卷、心理测量数据、会议记录、学生档案、班级工作日记、周记等,也包括与研究问题相关的录音、录像资料。
(四)整理和分析资料
资料的整理工作是教育科研中一个重要环节,是课题研究得出科学结论的前提。资料的整理工作是对所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加工,使其系统化和条理化。整理资料,还可以为下一步的资料收集工作提供聚焦的方向。质的研究对资料整理工作要求特别严格,需要将访谈、观察等的情境及被访者、被观察者的非言语行为等都要加以客观描述。整理资料的核心是将资料进行分类。分类标志可以根据研究课题的目的来确定,也可以根据所研究事物的本质特征来确定。还可以对资料进行质量分类和数量分类。
对资料的分析工作与对资料的整理工作是同步进行的。在对资料进行整理的同时,就已在进行对资料的分析。质的研究中的资料分析包括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类属分析是指在资料中寻找反复出现的现象以及可以用来解释这些现象的重要概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具有相同属性的资料被归入同一类别,并且以一定要领名称予以表示。情境分析是指将资料放置于研究现象所处的自然情境之中,按照故事发生的时序,对有关事件和人物进行描述性分析。情境分析强调对事物整体作动态的呈现,注意寻找那些将资料连接成一个叙事结构的关键线索。情境分析有前因后果排列、时间流动序列、时空回溯等表现方式。质的研究中的资料分析往往依赖于描述,即使使用统计,也倾向于使用描述性统计,而不是推理性统计。
(五)撰写研究报告
质的研究报告通常包括以下部分:
(1)问题的提出,包括研究的现象和问题;
(2)研究目的、意义,包括个人的目的和公众的目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等;
(3)背景知识,包括文献综述、研究者个人对研究问题的了解和看法,有关研究问题的社会文化背景等;
(4)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包括抽样方法、收集资料的方法、分析资料的方法等;
(5)研究结果的表述;
(6)对研究结果的检验,研究信度、效度等的分析等。
根据国际惯例规范,研究报告的一般格式是:
1.题目页。
(1)题目;(2)作者姓名和隶属机构;(3)每页连续出现的标题;(4)致谢。
2.摘要。
3.引言。
(1)问题的陈述;(2)背景/文献综述;(3)目的和理由/假设。
4.方法。
(1)被试;(2)装置和仪器(如有必要);(3)程序。
5.结果。
(1)表格和图;(2)统计描述。
6.讨论。
(1)支持或否定假设;(2)实践和理论上的意义;(3)结论。
7.参考文献。
8.附录。
撰写研究报告应注意的问题:(1)重点应放在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的介绍上;(2)理论观点的阐述要与材料相结合;(3)实事求是,分析讨论不夸大,不缩小,不能以偏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