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生亚子:武士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1:24:05

武士道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武士道终极体现—切腹

武士道源于日本,是以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强调“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为主君毫无保留的舍命献身的精神。

目录

武士道的渊源
基本要求
武士道的历史
优秀的一面
残忍的一面
日本人心目中的武士道
刀尖上的灵魂——武士道的心理学分析
武士道精神的典型行为——切腹
  1. 一、剖腹的起源和沿革
  2. 二、剖腹的原因
  • 叶隐
  • 蓦然回首
  • 武士的教育与训练
  • 武士道的未来
展开

编辑本段武士道的渊源

  武士道的渊源可以到日本的国家神道和神道教和佛教,以及孔孟之道和亚洲甚至世界各国文化。它是日本武士阶级必须严格遵守的原则。武士道究竟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武士道的诀窍就是看透了死亡,“不怕死”而为主君毫无保留的舍命献身。这种思想也是对传统儒家“士道”的一种反动。儒家的“ 士道”讲究君臣之义,有“君臣义合”、“父子天合”的人伦观念,但是日本“武士道”是以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 强调“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   神道教的信念基础就是不分是非。因而武士道在人格上容易导致极端的两重性:自狂而又自卑;信佛而又嗜杀;注重礼仪而又野蛮残暴;追求科学而又坚持迷信;欺压弱者而又顺从强者,等等。   武士道重视的是君臣戒律,“君不君”(君暴虐无道)也不可“臣不臣”(臣不尽臣道),尽忠是绝对的价值。中国的原始儒学是以孝为本,尽孝才是绝对的价值。如果“父有过”,子“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但是如果“君有过”,臣“三谏而不听,则逃之”。武士道论者认为,儒家的“士道论”乃在粉饰贪生怕死的私心,慎于人伦而注重主君的道德如何,才选择生死,则面对死却不干脆去死。唯有纯粹彻底的觉悟死,才是武士道强人之处。武士道彻底的觉悟死了,他的容貌、言语、起居动作,也就与众不同。武士社会尊重礼仪,不光是封建社会阶层秩序的尊从,更进一步说“礼仪端正”,才是武士强人一等的表现。武士要“死的干脆”,君要你切腹自杀你就得切腹自杀,这是日本镰仓武家时代以来的传统。

编辑本段基本要求

  武士道的要求最主要有几个方面: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   “义”是武士准则中最严格的教诲,要求武士必须遵守义理和道德。   “勇”要求武士具备敢作敢为、坚忍不拔的精神,同时要有高强的武艺。   “仁”使武士不至成为黩武主义的武夫,而要具有宽容、爱心、同情、怜悯的美德。   “礼”不仅仅是风度,更是对他人的情感和关怀的外在表现。   “诚”要求武士保持诚实,同时要摆脱来自诸如商人阶层之类的诱惑。   “名誉”的意识包含着人格的尊严及对价值明确的自觉,它要求武士为了名誉而愿意付出一切,又要具有分清是非保持忍耐和坚忍的品行。   “忠义”具有至高无上的重要性,它是存在于各种境遇中的人们关系的纽带,忠于自己的主人是武士必须恪守的信条。

编辑本段武士道的历史

  日本武士道的古典称为‘叶隐’(hagakure),是江户时代的佐贺藩(肥前锅岛藩)所传诵的武士道修养书。“叶隐”就如树木的叶荫,在人家看不见的地方为主君“舍身奉公”之意。此书是由佐贺藩的藩士山本常朝(Yamamoto Tsunetomo 1659-1710)传述,由同藩藩士田代陈基(Tashiro Tsuramoto)听闻书写整理,在18世纪初的1716年完成‘叶隐闻书’写本,共11卷1200多节,简称‘叶隐’或‘叶隐集’。卷一、卷二讲武士的心得修养,卷三讲锅岛藩藩祖直茂,卷四讲第一代藩主胜茂,卷五讲第二代藩主光茂(即山本常朝的主君),以及其嫡子即第三代纲茂等,卷六讲锅岛藩古来的事迹,卷七、卷八、卷九讲锅岛藩武士的“武勇奉公”言行,卷十讲他藩武士的言行,卷十一是补遗。      

‘叶隐’所表现的武士道精神,是果断地死、毫不留恋地死、毫不犹豫地死。一般人对生命执著,武士道则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只有死是真诚的,其他的功名利禄都是梦幻。当一个人舍弃名利,以“死身”来义勇奉公时,就可以看到这世间的真实。武士标榜的是精神上的优越,就是心理上先能战胜自己,才能战胜别人。先能“不要自己的命”,才能“要他人的命”。这是日本武士强人一等的道德律。“不要命”与“要人命”是息息相关的,“叶隐”的教训真是非常残酷的武士论语。   例如佐贺锅岛藩主直茂,向其子胜茂说:“要使斩首习以为常,得先对处刑者斩首”,于是在其西方衙门内,排列十人让他尝试斩首,胜茂连续斩首了九人,看第十人是强壮的年轻人,就说“已经斩够了,那家伙让他活吧,这人才免斩得救” 。日本军人侵略中国时的“百人斩”残酷典型,在此可以窥见。   武士道兴起于藤原氏专权政治背景下的日本,武士的形成是与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的瓦解和庄园制的发展相关联的。大化革新以后实行的征兵制随著中央集权制的衰落也日趋松弛。9世纪初改行“健儿制”,而导致服兵役成为贵族的专制,以至军队素质一落千丈。正于此时日本各地庄园兴起,庄园主为了领土和安全,而,慢慢分离一些农民去训练,后来干脆成立了专门负责保卫工作的武士团。一些寺庙、神社也组织了“僧兵”。但庄园武装的建立,对地方构成威胁,意识地方势力也组织了武装力量。一般由当地的富豪组成,称为“郎党、郎众”。   武士势力的出现和加强,从11世纪初期开始逐渐形成了超越庄园范围的地区性武装集团。无数分散的武士聚集在一地,统一指挥,组成了武士团。武士团的首领称“物领”下属称“庶子”。武士团有著极强的宗族观念,坚决实行首领的命令,实行主从关系。武士在战场上武勇和对主人的献身精神,是武士个人和武士团的基本要求,形成了“武家习气”,“弓矢之道”等新观念,成为维持武士团组织的重要思想支柱!武士兴起的年代,正是日本从律令社会转变为贵族社会的时期。也正是封建社会开始占据优势的时代。所谓武士的兴起,决不仅仅是贵族与武士之间争夺权利的过程,而且包含了武士从地方富农中产生的新兴力量。那时,作为地方地主的五武士,把根扎在土地之中。他们被任命为捕头、押司等,并且拥戴出身名门的武将为靠山。但事实上直到战国末年,德川幕府初年,“武士道”这个名词才最早见于文字资料。

编辑本段优秀的一面

  武士道的目的与西方中世纪的骑士规章很相近:为战士设定生存的理念,将他们由受雇的杀手的地位加以升华。真正信奉武士道的武士崇尚正直、坚毅、简朴、胆识、礼节、诚实、忠诚等种种美德。只要武士忠于天职,就能得到荣誉。这种不计代价维护个人荣誉的信念,使得武士不会避开堪称无谓的自我牺牲。被敌人团团围住,仍然英勇厮杀的武士,以武士道的标准看,并非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样的行为乃是武士由衷忠诚的具体表现。关于这一点,以现代的观点来看,不免有些奇怪,甚至是自杀的行为。事实上并非如此且类似于欧洲的骑士精神。   受到武士道深深影响的武士,在考虑自己下一步的行动时,根本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生死对一切来说,还在其次,让自己行动发挥效果才是正道。奋力一试,在这个过程中即使得一死,也比毫不尝试来得好,因为武士完全不用考虑自己的得失,而勇向前。不过这种精神仍然无法阻止部分武士自阵中逃走(毕竟他们也是血肉之躯),武士道并非要人一味死战,不管胜算多寡,将自己陷入困境。武士必须智勇双全,无谓的性命是错误而愚不可及的行为。像是经常出现的城内守军开城迎击敌人的自杀行为,就得用武士道重新审视一番。出城迎击围攻城堡的敌军,不啻是自杀行为,但要是能牵制敌军,让领主有时间击退敌军,就是忠义和英勇的表现,而不是自我毁灭的冲动。   1600年伏见城最后两百名德川家守军,开城不断迎击西军,正是此类的英勇行为!当然,这种精神也能用来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所有太平洋小岛上的日本守军高呼万岁的自杀式攻击。武士道仍长存于二十世纪的日本陆军及日本海军心中。武士道,和其他正式的行为规范一样,也有负面的地方。武士经常残酷的对待俘虏,因为俘虏放弃了武士道。许多武士的敌人在作战后仅仅因为这个原因而遭处决。不像中世纪的欧洲,贵族和骑士被俘(通常会被监禁数年)可以用赎金赎回,日本人的作战方式从未采取用金钱换回俘虏的类似作法。武士或大名在战场上被生擒,通常都会不光彩地死在俘虏者的手下。

编辑本段残忍的一面

  ‘叶隐’的著述者山本常朝一家的典故,也是令人发指。   山本常朝的异母兄山本吉左卫门,依父亲山本神右卫门的指示,5岁时就得斩杀狗,15岁时斩杀死罪者。武士大众,14、15岁开始实习斩首 。如此武士从小带刀成长,养成斩杀人不在乎的精神。   武士道的本义,如日本战前教育敕语所教谕,以“义勇奉公”为最高原则,这是武士为“奉公人”的心里准备,说来非常残酷不人道。举例说,佐贺锅岛藩第四代吉茂,年轻时非常粗暴,他的家臣中有不讨其喜欢的,即将此人之妻的坏话写在扇上,交给近侍说“你把此扇让他看,再将那家伙做何反应呈报”。此家臣看了扇之后,并不知道是谁写的,即把此扇撕破。近侍即将此呈报。吉茂公曰“将主人书写的东西撕裂,乃是无礼者。令他切腹。 ”在武士道的世界,“切腹是武士道最忠义的表现”。山本常朝也说,武士应尽的忠义,是以殉死为最高。   令人震撼的武士道精神,大家都看过在二战时候的电影,日本人集体自杀的场面,而事实上也是如此,是什么促使他们宁死也不可投降呢,答案只有一个“武士道精神”。相比之下,在那个时期的中国却出现了无数的汉奸与几百万日伪军,这也是中国当时挨打理由。   有一个令人起鸡皮疙瘩的故事。江户屋敷的看守仓库者堀江三右卫门,偷了库存的金银,被逮捕逼出口供之后,即下令“大罪人,折磨死”。于是先将他身体中的体毛烧光,剥他的指甲,切断他的脚筋,用锥磨等工具给他种种折磨,但他不哀声大叫,连脸色都不改变。最后就斩开他的脊背,用热烫的酱油浇洒其上,他即躯体折弯而死。   武士道相传也讲究义、仁、勇、礼、诚、名誉、忠义等德目,但实际上是残酷无情,惨不忍睹。中世纪的镰仓时代,源氏家族亲兄弟(源义朝、源为义、源为朝),骨肉相克杀戮,而断了源氏的正嗣。又如因北条氏的策谋,功臣们也就断了命脉。日本战国时代的无情,都有血淋淋的杀戮史为佐证。有杀主君的,松永弹正叛逆弑君即将军义辉;有杀父亲的,斋藤义龙杀其父斋藤道三;有杀兄长的,今川义元为了继承家主地位,在长兄死后,杀戮次兄以及其一切支持家臣;有杀亲子的,江户幕府第一代将军德川家康听织田信长的话,命其亲生长子德川信康自害死亡。日本武士的残酷不人道,比比皆是,从此也可以看出武士道精神的另一真实面。

编辑本段日本人心目中的武士道

  用樱花比喻武士   因为他们认为樱花的几个特性很符合武士的特点。   首先,看过樱花的人都知道,单个的樱花很美丽,但成片的樱花聚在一起就更加漂亮。这和日本武士的集团精神是很相似的。   武士道是注重共性,而非如欧洲武士那样注重个性的。但他的这种共性实际上比欧洲武士的游侠精神还要狭隘,这个集团精神和团结精神是不同的,也绝非是爱国精神,他们既不忠君也不爱国,他们爱的是自己所在的武士集团。日本人评价武士也不是以是否忠君爱国来评价的,而是看他是否忠诚于自己的武士团,比如战国时期的真田勇士,明治时期反天皇势力的武士集团,日本人都给予很正面的评价,评判的标准不是他们的行为是否对日本有利,而是因为他们是忠于自己的集团的武士群体,贯彻了武士道精神。   二是日本人认为樱花最美的时候并非是盛开的时候,而是凋谢的时候,樱花花期不长,但凋谢有个特点,就是一夜之间满山的樱花全部凋谢,没有一朵花留恋枝头。这是日本武士崇尚的精神境界,在片刻的耀眼的美丽中达到自己人生的顶峰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之后豪无留恋的结束自己的生命。武士自杀并非因为输不起,也不是因为失败而感到羞耻才因屈辱而自杀,武士并没有这么脆弱,自杀是因为感到自己已经尽到最大的努力了,自己的心愿已经了解,自己的一生已经不可能有更大的辉煌了。这时候就应该象樱花一样毫无留恋的凋谢。

编辑本段刀尖上的灵魂——武士道的心理学分析

  有一次一个友人揶揄我:“你自以为懂得武士道多少?你以为你真正懂得武士道吗?”我笑道:“别说现在我没有真正懂得武士道,就算我老死的那天也不一定能真正懂得武士道。”他又问我:“那你什么时候能够真正懂得武士道?”我答道:“等到我有勇气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剖腹的时候。”所以面对这样一个深奥沉重的话题,我只能持着谨慎的态度,以探讨的方式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武士道到底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回答什么是武士,我们来了解一下武士阶层的起源,645年中大兄领导下的改新派发动了政变,推翻苏我虾夷、苏我入鹿父子统治下的旧政权,拥立孝德天皇,建元大化,中大兄皇子为皇太子兼摄政大臣。646年元月,颁发新诏书,废除土地和部民(类似于奴隶)私有制,原来私有的土地成为公地和公民;改革税收制度,实行“班田收授制”(班的意思就是分发,分配);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日本著名的大化革新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中古封建社会,促进了国家和社会的迅速发展,也使得封建贵族地主阶层通过各种手段集聚了大量的土地,建立起了“庄园”,然而随着封建土地兼并的加剧,到了10世纪中期,贵族地主阶级所拥有的庄园越来越多,而国家控制下的土地寥寥无几,大批农民纷纷破产,国家没有足够的土地用来班给公民,班田收授制度渐渐趋于废止。   11世纪时,作为天皇专制国家的经济基础的班田收授制彻底崩溃,中央无力对地方进行控制,作为封建土地所有者的贵族地主阶级组建起了自己的军事力量用以兼并并保护自己所拥有的土地,庄园制度迅速发展,用以扩张并保护封建贵族阶级的土地的“侍者”即是武士。1192源赖朝在镰仓建立了镰仓幕府,日本出现了第一个武家执政的政权,武士阶层开始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从武士阶层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出,武士的职业就是效忠于主君——即作为土地所有者的贵族地主阶级。“主君用其财产的一部分与从者的生命交换。”所以说武士与其主君之间说到底是一种利益关系,一旦主君需要武士为之卖命,主君往往“以恩赏作诱饵钓取忠义”。   武士道指的是武士在日常生活以及在执行任务时所需要遵守的道德行为准则,其中包括忠、孝、勇、礼、诚、、知耻、名誉、勤俭等等。   说了这么久我自己都感到离题太远了,似乎我在写记叙文而不是在写议论文,好吧,我就尝试着用心理学的一些基本原理来对武士道最根本的三大要义——“克己”、“勇武”与“知耻”作一番浅显的分析。   (1)、克己   武士的日常生活以及职业生涯决定了他们日日夜夜、时时刻刻面临着来自死亡恐怖的威胁,如果他们在面对死亡和痛苦的时候临阵退缩,那么很可能会带来个体生命的毁灭,既然逃避死亡与痛苦的结果会招致更大的灾难,那么如何才能尽量躲避这种灾难性的后果呢?答案是——“直面死亡与痛苦”,也就是说与其逃避不如迎接,众所周知,生老病死是人生四苦,而人类痛苦的根源是因为人有欲望,而欲望之中最为强烈的欲望莫过于求生的欲望,性本能是人类求生欲望的最根本与最深刻的体现,死亡的痛苦无疑是人类最根本、最深沉的痛苦,而“直面死亡与痛苦”本身就是极端强烈的痛苦,怎么办?答案有二:将“苦”变成“甜”;将“甜”变成“苦”。   第一、将“苦”变成“甜”,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和人之间的根本关系是经济关系,前文已经说过了,武士与其主君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雇佣关系、利益关系(当然“情义”在武士与主君的雇佣关系之中也显示着金钱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武士必须以忠诚报答和换取主君的恩赏,“主君给从者恩赏,要求从者报恩——奉公”,“主君之要务,就是根据从者忠与不忠、忠与不忠的程度给予恩赏”,在此我援引行为主义心理学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来予以分析,斯金纳在华生等人的基础上,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他将人类的行为分为应答性反应与操作性反应两种,并认为人类大多数的行为都是出于操作性反应,什么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反应)呢?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每当一个行为产生之后,接着给予一个积极(消极)强化,那么这个行为产生的频率就会增加(减小)。因此如果在战场上奋不顾身地拼命厮杀,“折敌项,取敌首”的赫赫战功一旦获得主君的赏识,那么主君就会对他的这种勇猛无畏的行为提供一个正性刺激,也就是积极强化,表现在物质层面上就是给予武士一定的财富、地位与权力,表现在精神层面上就是表彰武士的英勇无畏的武士精神,也就是给予武士以名誉,名誉直接关系到武士自身及其子孙后代的权益,名誉就意味着财富、地位与权力。为此,武士一生都在珍视名誉、求取名誉,并将名誉看得比生命更加重要,在武家社会,“名誉”与“恩赏”是一对双生子,武家社会刺激武士追求和珍惜忠诚、武勇和甘为主君献身的名誉,武士则需要以忠诚、服从、报恩、知耻等名誉,来达到昌盛家族、荫蔽子孙的人生目的。从心理学角度归根到底地说,就是因为名誉象征着物质财富,正如金钱象征着一切商品一样(当然精神上的欢欣与慰籍也不可忽视,甚至十分重要),不管物质财富还是精神享受,这两者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角度都可以称之为“正性刺激”。如果说战场上的痛苦与死亡对武士而言是巨大的“负性刺激”,那么在经过一场伤筋断骨的残酷厮杀之后所得到的物质奖励、精神慰籍则极大地抵消了武士职业生涯所遭受的痛苦。   将“苦味”变成“无味”的时候是不是也能够让人的感官产生一种“甜”的幻觉呢?我这里想要表达的一个观点是:武士从小就要承受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磨难,其最大的目的是为了减轻日后战场上面对死亡与痛苦时所产生的退缩心理,让武士在遭受肉体上极端巨大的痛苦的时候能够习以为常,安然处之,武士道的根本精髓就是:从上一年的除夕开始到下一年的年底,日日夜夜、无时无刻不把“追求死亡”作为第一件最重要的事情来考虑,我认为这在生理学的意义上是为了通过从小对武士忍受极端痛苦的训练来让大脑皮层等生理系统对肉体上的极端痛苦甚至是生命毁灭做到逐渐适应甚至逐渐麻木,显而易见,用麻木一词恐怕不太合适,也就是说如果认为这种训练将肉体上的极端痛苦减小至无痛苦恐怕言过其实,但是这无疑极大地减轻了这种痛苦的程度,更确切地说是极大地减轻了这种痛苦在精神上的反应的程度。   第二、将“甜”变成“苦”,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我个人自认为,胆怯退缩的行为根源于这种行为能够带来一个正性的刺激,什么正性刺激呢?也就是短暂的精神上的安全感,有些高考考生为何怯场,原因在于这个怯场的反应能够让他短暂地逃避高考所带来的负性刺激,一个负性刺激的消除也可称为正性刺激,同理在战场上,武士在面对敌人手中的刀剑的时候,多少也会有逃避退缩的心理存在,但是战斗时无情的,对方绝对不会因为你有了胆怯懦弱的心理而会对你有丝毫留情,战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胆怯懦弱的心理反而会让敌人战斗意志更加坚韧,战胜信心更加坚定,而且在战斗过程中将自己置于十分危险的境地,所以说这种胆怯的心理可以带来短暂的“甜”,也就是带来短暂的安全舒适感,但是接踵而来的可能就是生命被敌人毁灭,而且就算生命得以保存,那么因为胆小怯弱而导致的战败所面临的严重后果——名誉毁于一旦,甚至是剖腹自杀(剖腹有时是主君的意旨,有时是自觉颜面尽失需要以鲜血洗刷自己的耻辱),如此一来这种因为胆怯退缩的行为所导致的短暂的安全舒适的感觉很快就被名誉的丢失、生命的毁灭等巨大的痛苦所浸没。武士不惧痛苦的大无畏精神其实是为了避免更大的痛苦。所以说武士克服自己的胆小懦弱的心理直面痛苦与死亡其实是为了避免死亡与痛苦。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在这里也能用得上。   (2)、勇武   其实勇武说得冠冕堂皇,说到底也就是为了主君的利益,尚武斗狠、取敌首级,这其实是武士作为人的“人性之恶”的反应,人性之恶最根源的原因是人有着死亡的本能。   我在另一篇博文《日本右翼与武士道》里面对日本武士冷酷暴戾、残忍嗜杀的本性所产生的原因已经讲得较为清楚了,在此不妨引用一下:   “武士道的产生不仅仅是与日本的传统经济模式以及“海上骑马民族”的岛国掠夺本性有关系,而且与日本的岛国环境气候有关,日本列岛四面环水,而且一年四季地震火山,海啸台风频繁发生,日本的国土面积狭小而且大部分又都是山地,自然资源极其贫乏,日本人历来对于大自然有一种惊恐惧怕的心理,按照精神分析学的观点,生的能量与死的能量是人活动的一切动力,生的能量主要表现为性欲的本能冲动,而死亡的能量则表现为攻击本能的冲动,死亡的能量是指生物身上所具有的将有机的生命体带回到无机状态的能量,因为死亡并非黄昏时才起飞的猫头鹰,“生就意味着死”,两者相互渗透,日本人对于死亡有着潜意识的极端恐怖,正是由于这种对于死亡的恐怖,使得日本人的性格非常狭隘急躁,而且时刻感到危机重重,而为了排遣这种死亡的能量,日本人往往将这些能量指向外界,因此日本人极其好斗,一旦这种指向外界的能量回到了自己体内(即对外发泄死亡能量的过程失败),日本人就会被死亡的能量所击败,我个人以为,日本武士包括现在的一部分日本人往往采取以剖腹这种极端痛苦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就是与此有关。对于死亡的恐惧似乎与日本武士道的不惧死亡的精神相互矛盾,事实上并非如此,日本武士的不惧死亡与对死亡的极端恐惧是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正是由于对于死亡的极端恐惧使得日本武士身上的死亡能量极其强烈,侵华期间日本人灭绝人性的暴戾行径就是明证,而一旦攻击受挫,日本武士的死亡本能就指向了自身,表现出自虐自残自杀的行为。日本武士不惧死亡的实质是他已经被死亡的能量所击败、所支配,死亡的本能最终在他的身体与精神上取得了胜利,辨证法在这里也是有活力的,所以说两者并不矛盾。”   今明两天是南京大屠杀70周年最后的两天,前段时间我看了美国记者在1937年南京大屠杀拍摄的现场录像,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我一直噙着泪,我看到一个逃亡的母亲背上背着的一个幼小的男孩居然还扭过头来对着镜头露出一种对街上的逃亡场景感到好奇的微笑的时候,我的泪水忍不住流下来了,这个小男孩不知道:国家要亡了,民族要亡了,他更不知道自己绝对活不过今天。果不其然,一会儿后日本军人一把从他母亲怀里夺过了他,他哭着要向母亲求救,而母亲要用手去挽救他的时候,日本军人的手臂用力将母亲推倒在地上,同数以千记的中国婴孩一样,他被残忍地挖去了双眼,被日军用刺刀戳,用皮鞭抽,用铁钩勾起放进滚烫的开水中烫死,我当时对自己说:这是我的同胞,与我血肉相连的同胞。   日本武士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疯狂、冷酷、邪恶、残暴是他们人性深处死亡本能的直接表现,是他们通过发泄死亡本能来获得一种极端强烈的快感的无耻方式。   (3)知耻   武士道的核心是知耻,忠、义、勇、忍等品德无一不出自于“耻”,如果说我刚刚谈论的是自我对武士行为的影响与控制,那么“耻”作为超我无疑就是一种作为一种内在化、道德化理想化了的自我,它才是武士道德的精髓之所在,日本人判断道德的依据是“耻感”,也就是说如果旁人不觉得是耻辱的,那么就可以为所欲为,在日本人心目之中,判断是否耻辱与是否善、是否恶(我指的是人类普遍意义上的善恶)基本上没有关系,所以本尼迪克特说,这个耻不同于西方的罪恶,也不同于中国的“知耻而后勇”,仅仅与荣誉相关,日本人就算做出了丧尽天良的滔天罪行也不感到耻辱,因为他们没有超越性的善恶观念,在战场上的仁慈与宽容反而会被自己的同胞视为懦弱胆怯的诺夫,所以此时“仁”反倒成了耻辱。   那么为什么“耻”对日本人,特别是日本武士有着这么大的控制力呢?我想从武士的职业生涯与作为统治阶级的主君两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前已叙述过,武士的职业就是杀人,武士的死亡本能极其强烈,故而极其好斗,古代的日本武士时时有性命之忧,在路上偶尔遇见的一对武士,稍不顺眼就拔刀相向,打个你死我活,因此我认为武士的性格是攻击型的性格,对人尊严的伤害是最具杀伤力的,所以武士绝对不能容忍别人用精神上的利刃去剥离他视之比性命还要珍贵的人格尊严,一旦别人冒犯他的尊严,那简直是比要了他的命更加难受,况且我刚才已经谈到了“名誉”象征着物质财富、权力地位,所以武士非常爱惜自己的名誉,绝不容忍任何人玷污他的名誉,一旦战败就剖腹自杀,用自己的生命来洗雪自己所蒙受的侮辱,武士对于耻辱的敏感有时甚至达到了极端偏执的地步,据说有位商人好心提醒一个武士背后有跳蚤,结果马上被劈成了两半,而理由竟然是令人吃惊的简单:跳蚤是生长在畜生身上的,把武士看作是畜生绝对是不能容忍的挑衅与侮辱,所以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武士极其强烈的耻感本质上来讲是一种攻击性心理的体现。   第二,从作为统治阶级的主君来讲,控制、统治武士阶层来为自己服务(说到底就是牟利),什么才是最有效果的呢?金钱物质?权力地位?这些固然异常重要(马克思说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这些都是“身外之物”起不到从根本上控制武士的目的,只有从精神上予以控制才能最大效率地驾御武士为自己效命,怎么控制呢?方法是宣扬武士道德,从小教育武士知耻,用“耻”来对武士进行思想与行为的控制、操纵,古代日本武士面临死刑的时候,往往被统治阶级“特许”以剖腹自杀的名誉方式去死,这是一种很高的荣耀,难道是因为剖腹自杀死得更轻松吗?恰恰相反,剖腹自杀是一种极端痛苦的死亡方式,以这种极端痛苦的方式结束自己的性命反倒被统治阶级宣扬为“勇武、坚韧、无畏、忠义”,原因何在?在武士本身是为了证明自己不惧死亡与痛苦,是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在统治阶级自身则是为了通过这种方式砥砺那些仍然活着的武士的“勇武、坚韧、无畏、忠义”的人格。   以上是我对武士道的一些浅显的看法,希望行家指出表述有误的地方,当然我已经说过了“等到我有勇气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剖腹的时候”才是我真正懂得了武士道的时候,一个被人当场抓住的小偷无论他怎么贼眉鼠眼、胆小怯弱,他也永远无法体会一个乘着月色在大猫眼皮底下“捞外快”时的老鼠的心情,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不是老鼠,同理,我根本无法体会真正的武士道,因为我不是武士。   --------------- 徐光中作于2007年12月30日

编辑本段武士道精神的典型行为——切腹

  在日本武士道精神中“切腹”这种行为不能不提,他们认为这是光荣赴义。

一、剖腹的起源和沿革

  永祚元年(西元989年),大盗藤原义在被捕前,将腹部一字割开,然后用刀尖挑出内脏扔向官军――据说这是剖腹的最早来源。   剖腹的开始盛行,是在镰仓幕府以后,因丢失阵地而引咎剖腹,或耻于被擒而阵前剖腹,占了绝大多数,一直持续到战国时代。江户开幕以后,社会统治相对平稳,因殉死而剖腹,和作为刑罚的“诘腹”,逐渐占了主流。虽然幕府严令禁止殉死,但是根本无法阻止这一历史性的趋势。   至于为什么选择剖腹作为武士最崇高的死亡方式,现在普遍认为,古代许多的国家和民族,均主张人的灵魂是宿于肚腹中的;因此,武士便在有必要将自己的灵魂向外展示的时候,采取剖腹以示众人的方法和仪式。

二、剖腹的原因

  剖腹的原因,主要包括――   1、战争失败(如浅井久政)   2、引责: 对过失承担责任   3、牺牲: 以自己的牺牲来拯救部下或同僚生命(如清水宗治)   4、谏死: 为了劝谏主君(如平手政秀)   5、名誉: 为保住自己的脸面 殉死   6、先腹: 比主君先行踏上死途   7、追腹: 义腹 为了尽士道义理   8、论腹: 为了树立名声   9、商腹: 为了给家族和子孙带来恩惠   10、诘腹 无念腹: 痛饮悔恨之泪的剖腹   11愤腹: 愤慨于无实之罪的剖腹   12刑死: 武士专用的刑罚(如泷善三郎)

编辑本段叶隐

  日本武士道的古典称为\'叶隐\'(hagakure),是江户时代的佐贺藩(肥前锅岛藩)所传诵的武士道修养书。“叶隐”就如树木的叶荫,在人家看不见的地方为主君"舍身奉公"之意。此书是由佐贺藩的藩士山本常朝(Yamamoto Tsunetomo 1659-1710)传述,由同藩藩士田代陈基(Tashiro Tsuramoto)听闻书写整理,在18世纪初的1716年完成\'叶隐闻书\'写本,共11卷1200多节,简称\'叶隐\'或\'叶隐集\'。卷一、卷二讲武士的心得修养,卷三讲锅岛藩藩祖直茂,卷四讲第一代藩主胜茂,卷五讲第二代藩主光茂(即山本常朝的主君),以及其嫡子即第三代纲茂等,卷六讲锅岛藩古来的事迹,卷七、卷八、卷九讲锅岛藩武士的"武勇奉公"言行,卷十讲他藩武士的言行,卷十一是补遗。   \'叶隐\'所表现的武士道精神,是果断地死、毫不留恋地死、毫不犹豫地死。一般人对生命执著,武士道则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只有死是真诚的,其他的功名利禄都是梦幻。当一个人舍弃名利,以"死身"来义勇奉公时,就可以看到这世间的真实。武士标榜的是精神上的优越,就是心理上先能战胜自己,才能战胜别人。先能"不要自己的命",才能"要他人的命"。这是日本武士强人一等的道德律。"不要命"与"要人命"是息息相关的,"叶隐"的教训真是非常残酷的武士论语。   例如佐贺锅岛藩祖直茂,向其子胜茂说:"要使斩首习以为常,得先对处刑者斩首",于是在其西方衙门内,排列十人让他尝试斩首,胜茂连续斩首了九人,看第十人是强壮的年轻人,就说"已经斩够了,那家伙让他活吧,这人才免斩得救" [1] 。日本军人侵略中国时的"百人斩"残酷典型,在此可以窥见。

编辑本段蓦然回首

  武士道,发端于日本中世纪纷乱的内战中,消亡于二战正义的烈焰下。武士道精神越千年,生命力极端顽强,对日本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武士道,有说法称其归根到底是一种封建时代的特殊的特别的君臣思想,但由于发展的过程中掺杂了太多军事以外的东西,竟成为日本文化的代名词。其实,武士道本身并没有正邪之分,但日本武士道在日本走向法西斯的过程中,的确起了很大的负面作用,但真正给亚洲国家带来苦难的,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军国思想和皇国史观教育。   武士道并不代表日本,至少不能代表今天的日本。有人说因为古代的武士道不融商人。今天日本社会的主流是商业文化,尽管还有一些日本人迷恋武士道,但日本主流文化已经改变,严苛的武士道生活更是一去不复返,甚至有人认为武士道早已随风凋零。武士道作为一个独立的伦理的训条也许会消失,但是它的精神大概不会从人间消亡,而是将超越废墟而永世长存。

编辑本段武士的教育与训练

  1:在武士的教育方面,首先应遵守的一点在于品质的建立,并不重视思维、知识、辩论等的智力才能。美学的修养在武士的教育上占有重要位置。   2:武士道教育的课程主要由:击剑、箭术、柔术、马术、矛术、兵法、书法、伦理、文学、美学、哲学等科目组成。   3:武士道是非经济性的。它以贫困而自豪。它同文提狄斯一样,“武士的道德是名誉心,与其获得利益而蒙受污名,宁可选择损失。”由于这样极力鄙视金钱和金钱欲,武士道便得以长期摆脱了来自金钱的千百种弊端。

武士道(1张)

编辑本段武士道的未来

  1:各种各样的权限和权威都摆开阵势来对抗武士道。正如维布伦所说:“已经出现的‘原来的产业阶级之间的仪式性的礼法的衰微,换句话说,即生活的通俗化,在一切具有敏锐感受力的人们眼里,已被看作是浇季文明的主要祸害之一。’光是那耀武扬威的、民主主义难以抗拒的潮流,就足以来吞没武士道的残余”。   2:在今天的状态已经变化到不仅是反对武士道,而且甚至变成敌对性的今天,已到应为其光荣的殡葬作准备的时候了。   3:封建的日本道德体系会同其城邦一样崩溃下去,变为尘土,而新的道德将像不死鸟那样为引导新日本前进而建立起来,这个预言已由过去半个世纪所发生的事实得到证实。   4:武士道作为一个独立的伦理的训条也许会消失,但是它的精神大概不会从人间消亡,而是将超越废墟而永世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