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宫雅典娜3d图:歌唱技能训练之呼吸用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4:57:42

歌唱技能训练之呼吸用气
 


一、呼吸训练目的


  人讲话时所用的气息,是一种生理自然形成的、运动量较小的呼吸方式。而歌唱所运用的气息量比平常讲话所用的气息量要多几倍,有时甚至要多几十倍。如果不进行专门学习和训练,气息不适应歌唱需要,就很难把歌唱好。发音准确、音质优美、歌曲情感表达都与气息密切相关。为了使气息符合歌唱需要,必须掌握好呼吸技能和气息运用技巧,以恰到好处的气息支持和科学的呼吸方法,来完美地表达歌曲思想感情。因此,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动力和基础,呼吸是打好歌唱基础的重要环节之一。


二、呼吸方法


  人的呼吸分为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两种形式。胸式呼吸优点是气息灵活,缺点是气息深度不够、不能持久。腹式呼吸优点是气息较深、能够持久,缺点是气息没胸式呼吸灵活。分别用这两种呼吸方式歌唱都有一定缺陷。


  ㈠胸腹式呼吸的优点


  目前,歌唱普遍采用的是胸式呼吸与腹式呼吸相结合的方法,即:胸腹式呼吸法。这种方法是一种用胸腔、两肋、膈肌(横膈膜)及腹肌共同配合,科学有效地控制气息呼和吸两个基本环节,能获得充足气息,既灵活又能持久,适应各种唱法的需要。


  ㈡吸气


  其方法是:吸气时,横膈膜下降,胸腔底部向下伸展,胸腔和肺部全面扩大,两肋张开,空气随之吸入肺腔内。吸完气腹肌和隔肌立即控制这种吸完气的状态(这种状态就是由吸气转换成呼气的状态)。将这种状态控制瞬间(注意:不要用喉部弊气)。


  ㈢呼气


  在胸肋保持住吸气状态的前提下,腹部相关肌肉有控制地收缩,压迫腹腔内的器官向上,使横隔膜回复原位,肺腔的气息在腹肌收缩和隔肌推挤下有压力的随之呼出。呼气时胸腔和两肋始终保持吸气时的状态不动,切忌用胸腔和两肋收缩动作呼气。


三、呼吸训练要领


  ㈠吸气深度


  吸气深度(吸气量)要根据乐曲句子长短和换气的要求调整。吸气要适量,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吸气过多会使呼吸器官和歌唱器官紧张、僵硬,唱出的声音没有弹性,吸气过少会使声音失去支持力。


  ㈡吸气途经


  吸气要柔和、平稳,尽量避免发出响声。歌唱时,在用气量小而吸气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单从鼻腔吸气,在用气量较大而吸气时间很短情况下,可以从鼻腔和口腔同时吸气。这样吸气就可以避免发出响声。


  ㈢气息控制


  呼气要根据歌曲声音的高低、强弱变化和情感表达进行有效地、恰到好处地控制。要注意胸腔、两肋、膈肌、腹肌的互相配合来控制气息,做到轻松自然,不能过分紧张。


  ㈣气息支点


  气息支点就是气息压力控制的支撑点。在歌唱呼气时,小腹着力内缩提气,压迫腹内器官和膈肌向上推压气息呼出,而声带闭合发声只能让气息逐渐呼出。这时在肺腔底部的膈肌位置就产生了向上推动的气压,使腰围间有力量支撑感觉,这种感觉就是气息支撑点。当腹肌停留在吸完气的状态(不收缩)时,气息不呼也不吸。腹肌收缩和膈肌回位力量越大,声带拉紧闭合,气息压力越强,呼出的气流就越强,腰围间的支撑感觉就会越明显;腹肌收缩和膈肌回位力量越小,声带放松,气息压力越弱,呼出的气流就越弱,腰围间的支撑感觉就会越不明显。歌唱气息强弱、长短变化,就是靠腹肌和膈肌的运动配合声带来调节和控制的(调节气息变化的核心是腹肌和膈肌)。


四、呼吸训练方法


  ㈠慢吸慢呼


  按照上述呼吸方法和要领,先将肺腔余气呼出(凡欲吸必先呼),再缓慢地将气吸入,用腹肌和膈肌把气息控制瞬间,然后收缩腹肌,有控制和有压力地、缓慢而平稳地将气呼出。吸气要象闻花香一样深入地吸进,呼气要象吹灰一样有压力地呼出。


  ㈡急吸慢呼


  练习方法基本同上,只是将吸气时间由缓慢变为短促而快捷。


  ㈢急吸急呼


  按照呼吸方法和要领急吸急呼,动作和感觉近似喘气(这种呼吸方式很少应用,一般在演唱特殊歌曲时应用)。


  ㈣掌握呼吸支撑点的方法


  结合发声训练,按照呼吸方法吸一口气,将气控制瞬间,然后在加强气息控制力度的前提下,声带拉紧闭合对着远方放开喉咙高声唱“啊”或其它汉语韵母,把唱出的声音当作射出的利箭,声音要有集中感和较强的穿透力。这时应能明显感到腰围间有一种支撑力量(这种支撑的感觉就是呼吸支点),找到这种感觉,说明控制气息方法运用正确,就找到了呼吸支点,在发声训练和歌曲演唱训练中,就用这种感觉控制气息。若在练习中腰围间没有支撑感觉或感觉不明显,说明控制气息的方法运用不当或者腹肌、膈肌收缩力度不够,使呼出的气息压力小。这时,要用大音量训练方法训练,耐心把握呼吸方法的每个环节,在发声训练中放大音量,注意加强腹肌和膈肌的压力控制,注意声带闭合能力训练,尽量使发出的声音洪亮有力,久而久之就会获得呼吸支点。


五、呼吸容易出现的问题及纠正方法


  ㈠控制能力差


  吸入气息量较大,仍然感到气息不够用。原因是:对吸入的气息控制能力较差,在出声前将一部分气漏掉或出声的同时漏气。纠正方法:加强呼气控制和咬字训练,避免发声前漏气,将气息完全用在发声咬字上。


  ㈡支撑能力差


  唱中音、低音时比较自然,唱高音缺乏亮度和力度,感到提不上气。原因是:呼吸支撑力度较弱,气息不够强劲,不能适应唱高音需要。纠正方法:唱高音时要加强收腹提气力量,在腰围间要有明显的支撑感觉。在此基础上唱高音才能有强劲的气流保证。


  ㈢气息深度不够


  基本掌握了气息控制技巧,但歌唱时仍感到呼吸急促,有接不上气的感觉。原因是:呼吸深度不够,呼吸量小而不积极。纠正方法:加强深呼吸训练,扩大肺腔气息容纳量,必要时结合发声训练专门用大音量训练方法练习。


  ㈣方法要领掌握不熟练


  有了一定气息控制能力,可以适应演唱一般歌曲。但音量小,特别是在难度较大、需要音量较大的歌曲演唱时,感到气息不足,有接不上气的吃力现象。原因是:呼吸方法要领掌握不熟练。纠正方法:一是要做到“上实下松、外张内空、挺腰拔背、气声贯通”。对这4句话要认真理解其含义、体验其感觉、掌握其要领,解决吸气和储气能量问题。(1)上实下松:胸腔向前上方适度扩张,两肩和上瘠背好象一个实实在在挂着衣物的大衣架,紧而不僵,两肋和腹部放松,松而不垮。(2)外张内空:整个人好象一只充满气的大气球,有一种外张内空的感觉。呼气时保持这种感觉,不能象气球放气毫无控制地一下子将气漏光,要有控制有压力地将气息均匀的呼出。(3)挺腰拔背:腰部挺起,后背以及脊梁、颈锥骨象一扇门板挺直,使咽腔与气管在一条垂直线上,便于气息流动。(4)气声贯通:以气带声、以声行气、气声一致、无滞无阻、轻松自然。二是加强腹肌、隔肌收缩和扩张能力训练(按照呼吸方法训练),解决呼气控制能力问题。一个人的气息是否充沛,除了方法和技巧因素外,体质因素也很重要。不难想象,一个体质虚弱的连平常走路也没有气力的人,根本不可能完成大音量歌唱。因此,我们要十分重视体质的锻炼。


六、用气基本规律和共同原则


  用气技巧就是气息控制方法。无论何种歌唱方法,呼吸都必须遵循人生理运动的自然规律;无论何种用气技巧,都必须坚持对气息恰到好处的控制原则。我们要在掌握基本规律和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学习和吸取各种唱法的呼吸用气技巧,使呼吸用气更加完善,达到气声一致的境界。但是,不能死板教条地照搬照套,不要被那些名目繁多的方法所禁固。不管是什么呼吸用气方法,万变不离其宗,我们要从总体上和主要环节上去学习、去把握,以适应歌唱需要。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呼吸用气的基本规律相同,各自技巧运用大同小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基本规律和共同原则:


  ㈠强弱控制


  声音强,气息强,腹肌收缩和膈肌回位力度加强,控制气息支撑力和气压加强;声音弱,气不弱,腹肌和膈肌控制力度更强。有人认为唱弱音要减弱控制力,使气压变弱,这实际上是一个错误。实践证明强音难唱(指声音能达到穿越交响乐队的强度),弱音更难唱。特别是唱高音弱音的气息控制力度比唱强音更难掌握。


  ㈡长短控制


  声音长,吸气深,气息长,气息要平缓稳定,腹肌收缩和膈肌回位力度均匀;声音短,吸气浅,气息短而有力,腹肌收缩和膈肌回位快而有力。


  ㈢快慢控制


  声音快、气息快,有跳动感,腹肌收缩和膈肌回位快而有弹性;声音慢、气息缓,腹肌收缩和膈肌回位力度舒缓平和,气息压力较小。


  ㈣高低控制


  声音高,气息强,控制气息支撑力度加强,腹肌收缩和膈肌回位有力,气息压力较强;声音低,气息沉,音低气不弱,控制气息支撑力度略减,腹肌收缩和膈肌回位力度适中。


  ㈤明暗控制


  音色明亮,气声向前上方行,气息强而高度集中,控制气息支撑力度加强,腹肌收缩和膈肌回位力度均衡有力,有气息和声音直达头腔的感觉;音色暗,气声向后上方行,控制气息支撑力度略减,腹肌收缩和膈肌回位力度适中。


  从以上五条中可以看出气息随着声音强弱、长短、快慢、高低、明暗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所有歌唱用气的普遍规律和共同原则。歌唱者在正确掌握呼吸用气方法的前提下,学会节省气息,逐步摆脱有意控制气息的心理因素,形成无意识的、适应歌唱需要的、条件反射所引起的一种自然动态反应,这才能使气息灵活、畅通、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