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冲突9本部落战阵型:歌唱技能训练---发声共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6:36:14

歌唱技能训练之发声共鸣


一、歌唱发声训练目的


  要想把歌唱好,除了掌握正确的姿势和运用正确的呼吸用气方法外,还必须进行正确的发声共鸣训练。通过发声共鸣训练校正、统一发声器官和相关肌肉,使这些器官和肌肉在歌唱时都能积极协调运动,改善和提高调节声音的能力,从而获得更宽厚、更甜美的音色,达到歌唱所要求的最完美的艺术效果。歌唱声音是通过正确的方法结合歌唱者自身生理特点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而获得的一种优美动听、轻松自然的声音。任何僵化、不自然的声音都不是歌唱所要求的声音。歌唱声音控制能力形成过程,应由开始训练的有意识控制逐步转化成为无意识的自然生理反应。


二、歌唱发声共鸣原理


  人的喉头有两片声带,并列于喉头左右,声带之间的空隙叫声门。吸气时声带分离,歌唱时声带闭合。气息通过声门呼出时震动声带,使声带发出轻微的声音,这种声音叫基声。基音发出的声波在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头腔等腔体内产生震荡共同鸣响时,声音才会洪亮、优美,这种共同鸣响效果称为共鸣。声带发出的声波在各共鸣腔体内得到调节、扩大和美化而获得歌唱效果。


  歌唱发声和共鸣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发声训练包括产生基音和使用共鸣声音的方法。基音是共鸣的基础,共鸣是基音的修饰、完善和发展。没有基音就没有共鸣,没有共鸣就不能获得歌唱声音。因此,发声、共鸣应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训练。


三、发声共鸣训练要领


  ㈠打开喉咙


  喉咙是发声器官、共鸣腔体之间的通道。用打“哈欠”时的吸气状态(“半哈欠”状态),使喉头自然下放在相对稳定位置上。用这种状态唱歌,叫做进入歌唱状态,能有效打开喉咙。


  ㈡放松下颌


  颌关节要放松,不能紧张。颌关节开合程度根据音调的高、低进行调节。音越往高走,下颌越往下放,口腔开得越大。下颌下放时,感觉好象没有重量,这样能使声音轻松自如。口腔一般应上下张开呈椭圆形,以利于声音集中。若口腔过于横向张开,会产生声音“散”和“扁”的现象。发声时口形根据字音的变化作出正确、适度调整。


  ㈢平辅舌头


  舌头自然平放在下腭上,舌尖轻抵下牙根,不要上下翻卷。舌根放松,不能紧张,即不要上抬,又不要下压,也不要后缩,防止舌头后缩堵住喉咙而产生喉音。舌若用力前伸,会使舌根紧张,特别是在唱高音时,舌根一紧张音就上不去。


  ㈣提起软腭


  软腭(软口盖)要根据发声的高低适当提起,声音越高软腭提起越高,声音越低软腭提起越低。发声时若不提起软腭,声音就会“散”和“扁”或产生鼻音。软腭提起得过高,声音就会暗淡而靠后。


四、发声共鸣训练方法


  ㈠哼鸣训练


  用声母“m”闭口哼唱,这种训练方法叫哼鸣法。


  1、哼鸣练习的目的:歌唱要求“发声位置要高”,“m”是一个鼻音声母,发声位置较高,用它来练习发声容易找到声音高位置的感觉,能锻炼软腭、舌根、咽腔等肌体控制声波向上使鼻腔产生振动的能力,为下一步获得鼻腔共鸣训练打好基础。


  2、哼鸣发声原理:软腭提起时打开了鼻咽下部的通道,当气流吹开声带产生基音,基音在口、咽腔振动的同时,由于嘴唇的闭合将声波逼入了鼻腔内进行更大的振动,气流从鼻孔排出,从而获得高位置的哼鸣声音。


  3、哼鸣方法:用打“哈欠”时的吸气状态,笑肌微提,将嘴唇轻轻闭上,上下牙略分开,口内略呈“0”型状,舌根放松,软腭上提,用平缓的气流冲开声带发出带“m”音的哼鸣声,音量不宜过大,并将声音延长哼唱,尽量使声音的集中点和着力点往前、往上,好象声音发自鼻腔后部的上方。这时,嘴唇有“麻”的感觉,同时眉心及周围的骨面应有明显的振动感觉,说明初步掌握了哼鸣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要使嘴唇“麻”的感觉逐步减轻,让声音集中在鼻腔后部引起较大的振动,使眉心及周围的眉骨、额骨、鼻骨都有更明显的振动感觉。


  4、注意事项:哼鸣要轻柔、气息要均匀,相关发声共鸣器官要适当放松,集中精力想象发声的位置,使大脑中有一个准确的高位置声音概念。


  5、自我检验方法:在哼鸣延长声音时,将嘴唇轻轻打开,音色特性没有明显变化,说明哼鸣发声位置正确。若打开嘴唇时,音色立即起明显变化,说明发声位置不集中或发声位置在咽喉部。纠正方法:认真按照打“哈欠”吸气时的动作状态练习,注重软腭的提起和咽喉腔的打开两个中心环节,使声波顺利通过喉腔在咽腔以上集中振动。


  6、综合练习:在熟练掌握哼鸣方法要领的前提下,运用此法和感觉结合音程在10度以内的简单曲谱进行练习,提高哼鸣声音高低、长短、强弱变化的适应能力。


  ㈡子母音结合训练


  用声母“m”结合韵母“i、a”进行发声共鸣练习,这种训练方法也叫子母音结合法。


  1、子母音结合练习目的:人类的语言都是由母音变化而来,汉语母音分为声母和韵母两类,声母也叫子音或辅音,韵母也称作元音。歌唱要求“发声位置要高,声音集中、靠前”。从发声的特性分析,多数声母的发声都是在口腔前部,不会影响歌唱声音高位置的固定和声音集中。而多数韵母发声都是在口腔后部和咽喉部,直接影响歌唱声音位置的集中统一,不易获得固定的高位置。因此,需要利用特定的声母与韵母结合进行发声练习,以声母发声练习已获得的高位置带动韵母,使韵母发声统一、集中在声母所获得的同一发声位置上,只有这样才符合歌唱的要求。


  2、发声共鸣方法:在第一步哼鸣训练的基础上,先按哼鸣方法发出短暂的“m”音,随即用嘴唇张开的力量和动作把“i”或“a”(唱成mi咪或ma吗)音送到哼鸣的发声位置上延长音继续唱出。


  3、发声共鸣要领:嘴唇开打动作要灵巧有力,音量要适中,“m”音要短促准确,“mi(咪)”或“ma(吗)”音要明亮集中,保持发声高位置不变,保持眉心振动的感觉不变。


  4、注意事项:用这种方法训练能获得真正的鼻腔共鸣声音,但容易产生不良的鼻音。有人误以为鼻音就是鼻腔共鸣声音。其实鼻音和鼻腔共鸣是两种绝然不同的声音。鼻音字音含糊不清,缺少美感,好象患重感冒的人讲话声音一样。鼻音产生的原因是发声时软腭与舌的后部过于贴近,逼迫部分发声气息进入鼻腔从鼻孔排出,引起鼻腔发出沉闷含糊的声音。真正的鼻腔共鸣是软硬腭、咽腔振动的声波辐射引起的鼻腔、鼻窦内固定空间形成无气息流动的共振声音。这种共鸣方法有人称为“面罩”共鸣法,其声音具有明亮、集中、清晰、圆润的特点。


  5、自我检验方法:在唱“mi(咪)、ma(吗)”延长音时,用手指将鼻孔口堵住,这时若鼻孔内没有气息受阻现象,声音仍保持不变,说明鼻腔共鸣正确,若鼻孔中有气息受阻现象和声音有明显变化,说明有鼻音,应及时纠正。


  6、纠正鼻音的方法:发声时软腭适当上提,舌根放松使舌身自然前伸,打开口腔和咽腔使声音自然放出,将发声的集中点和着力点放在哼鸣发声的位置进行振动,有一种气息从鼻咽部位向下回流和声音往上走从眉心飞出的感觉。切忌让气息进入鼻腔从鼻孔排出。请用附录一练声曲中的曲2(1)至(5)练习。


  除了鼻音声母“m”结合韵母训练发声容易找到正确发声高位置以外,舌齿音声“1(勒)”与韵母“a(啊)、e(鹅)、i(衣)”相结合练唱“1a(啦)、1e(嘞)、1i(哩)”,也能取得很好效果。由于舌齿音在发声时是以舌尖紧靠上门牙根后面的上腭,通过气流的冲击使舌尖离开上腭而产生声音的,下巴和嘴唇不需要任何动作。这种发声状态容易保持歌唱状态而获得较高的发声共鸣位置。其方法是:在打“哈欠”吸气状态下,舌根放松,舌尖轻抵上门牙后面硬腭,用带基音的气息配合舌尖轻巧、灵活的弹跳动作发出清晰的“啦、嘞、哩”声音,并使声音处于哼鸣找到的高位置上,好象声音从眉心飞出。发声要领:音量要适中,坚持打“哈欠”吸气时的状态,舌根要放松,舌尖弹跳要灵活利落。


  ㈢纯母音训练


  在正确、熟练掌握前面两步训练方法,获得正确高位置共鸣的前提下,可作a(啊)、e(鹅)、o(喔)、u(乌)、ü(迂)、i(衣)等韵母的发声练习。


  1、纯韵母发声练习的目的:利用纯韵母训练发声,进一步掌握发声的正确性和音乐性。歌唱咬字的正确与否,口形至关重要。口形是由韵母发声的基本动作所决定,各韵母在发声中都有各自特定的口腔空间与口形。通过训练掌握这些韵母的口形,使歌唱咬字清楚、准确。歌唱实际上是在唱韵母。一个完整的声音由三个部分组成:音首(即声母、字头,是音的起始)、音干(即字腹,由韵母充当,是发音的主音)、音尾(即字尾,是发音的收尾)。音首和音尾是过渡音,是构成字音主干所必须的两种因素。韵母是声音的主干,在歌唱中一直起主要作用,其声音是否优美直接影响歌唱效果。对韵母进行发声共鸣训练,使每个韵母都具有优美的声音,是歌唱音乐性的需要。


  2、各韵母的发声要领:


  a(啊):下颌自然放松向下打开,舌平放,舌尖轻抵下门牙根,口腔呈“0”型张开,唇和两颊放松,用有支持的平缓气息发出。


  e(鹅):口型比发“a”音时略小,舌的后部稍抬起,其它动作同前。


  0(喔):在发“e”音的基础上,把唇缩成圆形,舌位稍后。


  u(乌):在发“0”音的基础上,把唇向前缩小,下颌稍上收,舌仍保持后退位置。


  ü(迂):在发“u”音的基础上,唇再缩小一些,舌中部边缘轻靠臼齿。


  i(衣):把发“ü”音时的口型放松,唇稍后缩。


  3、注意事项:用以上韵母练声时,在掌握各韵母的口型和舌位的基础上,把每个韵母的发声位置都放在哼鸣所找到的同一位置上。请用附录一练声曲中的曲3(1)至(5)练习。


五、各共鸣腔共鸣方法、要求和特点


  共鸣是歌唱声音的灵魂,是每一位学习歌唱的人必须正确、熟练掌握的基本技术。从声音效应上划分,歌唱共鸣分为头腔共鸣、口腔共鸣、胸腔共鸣三种共鸣形式,其中头腔共鸣技巧难度最大,而应用最为广泛。前面的三步发声共鸣训练之所以强调鼻腔共鸣和发声的高位置,是因为鼻腔共鸣容易获得发声高位置,同时为进一步获得额窦、蝶窦、筛窦、鼻窦,包括鼻腔等各窦的整体共鸣打下坚实基础。


  ㈠口咽腔


  包括喉腔、咽腔、口腔。它是可变的腔体,是歌唱声区主要共鸣器官,上连头腔,下接胸腔,为头腔、胸腔、口咽腔三部分共鸣腔共鸣的混声区。共鸣方法:用打“哈欠”时的吸气状态使喉头自然下放,软腭适度提起,口腔自然上下打开,笑肌微提,用平缓而有支持力的气息冲开声带发出基音,基音声波在喉腔、口腔、咽腔引起共振,声音的集中点和着力点在哼鸣的位置上。可选用“啊、哀、喔、欧、安”等母音延长音练习,声音要集中,防止齿音和喉音。要求和特点:口咽腔共鸣,混以适量头腔和胸腔共鸣,使声音明亮、清晰、亲切、流畅、自然。侧重口咽腔的谐和共鸣,有利于发挥中音区技巧和特色。单纯用口咽腔共鸣,声音就会偏于“道白”,浅薄而不厚实。


  ㈡头腔


  包括鼻腔、额窦、蝶窦等。它是固定不变的腔体,是歌唱高声区主要共鸣器官。共鸣方法:在打“哈欠”时的吸气状态下,软腭全部提起,颌关节打开,口腔上下拉长呈“0”型,笑肌上提,在口咽腔共鸣的基础上,用有深度、有支点的强劲气流贯通,依靠后咽壁与软腭控制进入鼻腔的声音方向,声波使软硬腭、咽腔振动,利用硬腭及颈椎骨、后咽壁的振动引起鼻腔和头腔各窦的共振,在额头、头顶、后脑的枕骨等位置上均有明显的振动的感觉。这种共鸣是一种骨传导引起的振动,而不是气流直接进入各窦内引起的振动,声音的着力点和集中点仍在哼鸣位置。头腔共鸣可以产生有集中感、有光彩感、有穿透力的头声。可选用“哼、横、行、英”等母音延长音练习。要求和特点:头腔共鸣,混以适量口咽腔和胸腔共鸣,使声音丰满、清脆、高亢、明亮。侧重于头腔共鸣,有利于发挥高音区技巧和特色。单纯运用头腔共鸣,声音就不够丰满,显得单薄。


  ㈢胸腔


  包括喉头以下气管、支气管和整个肺部。它是可变腔体,是歌唱低声区主要共鸣器官。共鸣方法:在打“哈欠”时吸气状态下,充分打开咽腔,喉头下放并扩张,在咽腔共鸣的基础上使声波在喉咽腔引起较大的振动,由气管传递到整个胸腔而产生共鸣,整个胸腔、喉腔和颈椎骨有明显振动的感觉。可用“哼、哈、吼、嘿”练习,使胸声区产生共鸣。要求和特点:胸腔共鸣混以适量口咽腔和头腔共鸣,使声音柔和、低沉、深厚。侧重胸腔共鸣,有利于发挥低音技巧和特色。单纯应用胸腔共鸣声音就会失去圆润、明亮。胸腔共鸣发声位置要提高到咽腔上方的鼻腔底部,否则声音就会昏暗、沉闷。


六、共鸣混合运用


  每首歌曲几乎都有高音、中音和低音,演唱是在瞬间的连接变化。因此,对三个部分共鸣腔进行灵活、合理的调节,不仅是发声的需要,而且是高、中、低音音色的统一、变化的需要。科学地把三部分共鸣腔体的共鸣有机地、合理地结合在一起,使唱出的每一个声音都具有整体共鸣的效果,并具有丰富的变化。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歌唱的艺术魅力。


  共鸣控的混合运用,要在注重声音高位置的前提下以口咽腔为主要环节。因为口咽腔是头腔、胸腔的混声区,歌唱发出的高、中、低音都要在此腔体中混合调节,以求符合歌唱的要求。同时,口咽腔中的唇、舌、齿、喉、下鹏都是咬字器官,歌唱语言是否清楚、情感表达是否准确,全靠口腔在迅速、敏捷、灵活地作出各种不同的调节。所以,在学习和训练中,必须把好这个重点环节,为歌唱水平的提高打坚实的基础。为了使初学声乐者对共鸣腔运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现从六个方面叙述如下:


  ㈠共鸣与音高


  歌唱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基音的高低,但是,基音无论高或低,都是微弱的几乎听不到的声音,它必须通过共鸣腔的共振来扩大。在通常情况下,高音容易引起头腔共鸣,中音容易引起口咽腔共鸣,低音容易引起胸腔共鸣。这种现象是人的生理结构和声音特性所决定的。(1)头腔是以骨组织为主的、固定不变的共鸣腔体,位置高而体积小。高音是一种具有传播位置高、传播中容易衰减、声波密度高等特性的声音,这种声音适合在较小的范围内、较高位置上传播,在较硬的物体上容易引起共振。(2)胸腔是以软组织为主的可变共鸣腔体,位置低、体积较大。低音是一种具有传播位置低、传播中不易衰减,声波密度低等特性的声音。这种声音适合在较大范围内、较低位置上传播,在较软的物体上仍能引起共振。(3)口咽腔是以软硬组织为主的可变共鸣腔体,位置和体积适中,适合中音声波的共振。因此,声音的高低共鸣起着直接作用。


  ㈡共鸣与声区


  歌唱共鸣是一种多频率声音复合、扩大的运动,声区是共鸣产生的范围、区域。根据歌唱声音形成的性质和特点划分,头腔为高声区、口咽腔为中声区、胸腔为低声区。歌唱的声学原理告诉我们,声带在发出基音的同时,又产生基音以外的、多重频率的泛音。如:当发出高音时,同时产生高于高音频率数倍的多种泛音,高音和泛音在高声区引起的共振较大,部分泛音同时也在中声区和低声区共振,形成以高音为主的、多重频率的复合音调;当发出中音时,同时产生高于中音频率数倍的多种泛音,中音和泛音在中声区共振较大,部分泛音同时也在高声区和低声区共振,形成以中音为主的、多重频率的复合音调;当发出低音时,同时产生高于低音频率数倍的多种泛音,低音和泛音在低声区共振较大,部分泛音同时也在高声区和中声区共振,形成以低音为主的、多重频率的复合音调。简单地讲,以高声区为主的共鸣应有中声区和低声区共鸣成份的参与、以低声区为主的共鸣应有高声区和中声区共鸣成份的参与,这种现象叫做协和共鸣。协和共鸣中各声区共鸣成份比例及强度的变化决定音色变化。美声唱法要求声区统一,实质上与整体共鸣有区别。整体共鸣是高、中、低三部分共鸣腔同时产生的共鸣,是追求整体音响效果。声区统一是指在整体共鸣的前提下,使高、中、低各声区的音色一致。


  ㈢共鸣与音色


  歌唱音色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决定的。从人的生理上讲:男女性别的不同,发声共鸣器官不同,就有男、女音色之分。男与男、女与女之间的发声共鸣器官也不相同,形成的音色就有区别。从人自身各共鸣腔的共鸣效果来讲,头腔、口咽腔、胸腔三部分共鸣各有不同。无论男声或女声,头腔共鸣偏重于明亮、高亢的音色效果,胸腔共鸣偏重于深厚、稳沉的音色效果。音色是表现歌曲思想情感的主要技巧之一,要随着歌曲思想情感的变化而变化。音色的变化是通过调节、控制各共鸣腔的共鸣比例和强度来实现的。如:表现明朗、欢快、高亢、激昂情绪时,侧重运用头腔共鸣;在表现暗淡、忧伤、悲痛情绪时,侧重运用胸腔共鸣。总之,音色的变化就是共鸣运用上的变化。


  ㈣共鸣与音量


  音量的强弱变化是歌唱的表现手法之一。音量强与弱由声带的振幅和共鸣腔范围大小所决定。歌唱时,强气流作用声带,使声带产生较大振幅,通过相关共鸣腔引起较大共振,发出较强的音量。相反,气流减弱,对声音的控制力加强,使声带产生的振幅变小,通过相关共鸣腔引起较小共振,发出较弱的音量。声音强弱变化与声音高低变化有本质区别。声音高低变化是音调的变化,声音强弱变化是音量的变化。无论是高音、中音或低音,在表现手法上都有强和弱的对比。在演唱一首歌曲时,不能单纯追求声音的响度(强度),也不能单纯运用弱音,要按照歌曲中标明的强弱符号演唱,该强时就强、该弱时就弱。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


  ㈤共鸣与唱法


  共鸣腔的运用与唱法有密切联系。(1)美声唱法强调头腔、口咽腔、胸腔三部分共鸣腔的整体共鸣,并在整体共鸣的前提下,按照所划分的声部和声音类型发挥各共鸣腔共鸣的特色。如:男、女高音声部侧重发挥头腔共鸣嘹亮、辉煌的特色,男、女中低音声部侧重发挥胸腔共鸣深沉、厚实的特色。(2)中国民族唱法没有声部划分,音调大多高亢、明亮,在运用口咽腔共鸣的同时侧重面罩共鸣,要求发声位置提高到头腔前部,力点比美声唱法更靠前。(3)通俗唱法即没有声部划分,也不要求音色统一,唱腔以中音为主。因此,大多数运用口咽腔共鸣,有时在口咽腔共鸣的同时也辅之以头腔和胸腔共鸣。


  ㈥共鸣与气息


  气息是歌唱的动力,没有气息支持就没有歌唱声音。音色明暗变化依靠各共鸣腔成份、强度比例的调节,各共鸣腔共鸣成份、强度比例的调节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依靠气息的支持。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要求气声一致,就是气息要随着音高、音量、音色的变化而变化,气与声融为一体,达到自然、灵活、流畅的境界。


七、发声共鸣训练注意事项


  ㈠纠正不良鼻音


  唱高音不能过分夸张鼻音,不要将声音都落到鼻腔里哼。注意以头腔共鸣为主,配以其它腔体共鸣的整体效果。


  ㈡防止声音下压


  唱低音时防止声音下压,不能将声音窝在喉咙里吼,咽腔要充分打开,让声音自然放出。


  ㈢统一发声位置


  高、中、低音发元音的着力点位置要高,尽量统一到三个声区的集中点鼻腔底部,这样才能使三个声区的发声共鸣得到衔接和灵活调整。


  ㈣合理使用器官


  训练时,各发声器官要松紧适度,不能过分紧张。过分紧张容易疲劳,过分松驰不能积极运动。


  ㈤发声呼吸结合


  发声训练要与呼吸用气训练相结合,以免练好了发声,却养成了不良的呼吸习惯,难以纠正。


  ㈥练好中低声音


  发声训练应首先练好中低音。因为中低音是高音的基础,练习中低音能提高声带、喉肌的弹性和韧性。等中低音打下良好基础后,再练高音就不会使声带和喉肌拉伤。如果先练高音,在声带、喉肌的弹性和韧性差的情况下,易拉伤声带和喉肌。


八、发声训练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训练过程中了现喉疼、声带水肿现象,这是因为在歌唱训练时使用发声器官不当或训练过急超过了声带和喉腔的负荷,使声带和咽喉的部分肌体受到损伤或者疲劳过度所致。出这种情况时不要惊慌,注意事项和解决的方法:


  ㈠应逐步增加训练量,防止训练过急损伤喉部肌肉和声带。正确使用发声器官,发声时各器官要适当放松,不能用力过猛。


  ㈡声带发生肿疼现象时,应逐步减少训练量,不能突然停止训练。如果突然停止训练会加重咽喉和声带的充血、肿疼,严重者会暂时失音。应该在逐步减少训练量的同时,口含或服用消肿止疼的药物,等肿疼减轻后再停止训练,咽喉和声带完全恢复时,重新进行训练。


  ㈢在训练中多饮白开水,不能在口干舌燥时训练,不能吃剌激性食物。如:抽烟、喝白酒、吃辣椒等,以免阻碍肌能的锻炼和肌伤的恢复。


  另外,发声训练应当纠正两种不良现象:声音粗厚、沉暗者,不能撑着喉咙练唱,喉管不能用力外张,加强上部共鸣练习,用小哼鸣的方法体验发声的高位置,使声音向头腔上纵向发展。声音单薄、尖脆者,加强喉肌的外张力,充分打开咽喉,注重中、低声区共鸣腔共鸣训练,使声音增加横向发展的成份。


  九、扩展音域训练


  声音高低伸展的范围叫音域。人在发声时,高音和低声音之间的伸展范围越大,音域就越广。在各共鸣器官相互配合下,发出的声音越丰满厚实、越深远明亮,音域就越宽。音域广,是指歌唱者发声的最低音与最高音之间的度数范围。


  ㈠扩展音域训练目的


  没经过歌唱发声训练或没掌握发声方法的人,所唱出的乐音约在10度左右(就是一个8度音程多一点),不能适应演唱艺术歌曲的需要。一般人不经过专门训练,在唱高音和低音时会感到吃力或不自然,就是通常所指的“高不上去、低不下来”。因此,发声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扩展音域训练,解决高音(向高处伸展)、低音(向低处伸展)的范围。


  ㈡扩展音域训练方法


  扩展音域训练首先应练习中、低音,因为中、低音是高音的基础。有了良好的中、低音基础,声带和咽喉肌肉群弹性较好,再练习高音时可以避免声带和相关肌肉被拉伤;通过中、低音练习,声带和咽喉肌肉群控制能力较好,便于控制声音上行。


  练习中音以中声区为主,辅之以低、高两声区共鸣腔的共鸣声;练习低音以低声区为主,辅之以高、中两声区共鸣腔的共鸣声;练习高音以高声区为主,辅之以低、中两声区共鸣腔的共鸣。这样可以使高、中、低三个声部的音色协调、统一。练习方法参照发声练习方法,由中音往低音练唱,尽量往低处发声。等中、低音区发出的声音能达到中、低音的基本要求时,再往高处练习发声,能唱多高就唱高,力求达到高音的要求(高、中、低音的要求请参看歌曲演唱的基本评价标准)。


  ㈢注意事项


  1、在练高音时,要用真声混合假声。否则,声音很难达到一定高度。歌唱声音高度因人而异,能唱多高就唱多高,不要勉强。


  2、高音所需用的气流强劲而高度集中。因此,必须要有正确、熟练的呼吸方法以及较好的气息控制能力作保证。


  3、一般来讲,中音向低音过渡比较容易。由于歌唱发声、共鸣器官的生理功能因素,中声区和高声区之间存在一个“换声”点,使中低音向高音过渡困难。要想唱好高音,必须解决“换声”问题。除了要认真掌握气息控制技巧、口型变化、咽喉和声带的合理应用、真假声混合发声以外,用“关闭”唱法唱高音是解决“换声”问题的好方法。“关闭”唱法是美声唱法一种发声技巧,唱高音口咽腔要充分打开呈“o”型,将声音带到高位置的同时,使声波在头腔后部振荡,有一种头腔前部关闭带“o”音的、号角似的声音感觉。中国民族新唱法中,为了使声音达到某一高度或唱难度较大的高音有时也运用“关闭”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