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芒4评测视频:畜禽规模化、生态化养殖情况调查与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2:10:39
  不科学的养殖方式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直接或间接污染了环境。规模化、生态化养殖程度低、管理落后以及养殖环境恶劣等原因。实施标准化生产和控制产品质量是当前畜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此我对秭归县的畜禽规模化、生态化养殖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当前秭归县规模化、生态化养殖的特点

  1、规模养殖、生态化养殖场建设已经起步。2009年全县出栏5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大户830户,其中,出栏50头以上的430户,出栏1000头以上的23户,出栏5000头以上的2户。全县出栏30只以上的养羊大户205户,其中,出栏100只以上的26户。全县存(出)笼2000只以上的养鸡专业户36户。其中,存笼蛋鸡2000只以上的15户,出笼肉鸡2000只以上的13户,出笼肉鸡10000只以上的6户,出笼肉鸡100000只以上的2户。存栏50头以上的养牛大户3户。

  有4个养殖大户在建场时就从规模、环保着手,做到了保温隔热,冬暖夏凉;负压通风,水帘降温;自动饮水,自由采食;干清粪,零排放;节能降耗,绿色环保,资源得到了再利用。

  如秭归县祥斯牧业有限责任公司万头猪场占地面积83亩。采用砖混、钢屋架结构,屋顶形式为坡式屋顶,屋面为上下两层彩钢板夹保温棉三层构成。猪舍内采用水泥硬化地面,粪尿排污沟为暗沟。机械通风,水帘降温。建有配怀舍、产仔舍、保育舍、观察栏、待售栏共11栋5204.59平方米,安装分娩栏232个、保育栏105个、限位栏468个。建有发酵床零排放育肥舍6栋2508.12平方米,饲料加工车间、饲料仓库1栋375平方米,干清粪发酵房、办公、食堂、宿舍、兽医室、消毒室等辅助建筑 798.3平方米。同时架设引水管道5000米,生活、生产用水水池一口2250立方米,建有治污处理设施800立方米,其中沼气池300立方米,初级净化池200立方米,终级净化池300立方米,污水沟3500米,雨水沟6200米,建封闭围墙6000米。猪场现存栏种猪530头,小母猪和肉猪2898头。元至六月选育出售种猪1650头,出栏肉猪1860头,创产值266.1万元。猪场采取干温分离、雨水与污水分离。粪污中的固形物进行固液分离、沉淀、回收,通过发酵转化为有机肥再生利用,出售有机肥151.2吨。创产值12.1万元。

  2、种养结合的养殖模式有所体现。

  "果(林、茶)园养猪"养殖场模式。猪粪尿分离后,猪粪进行经发酵生产有机肥,猪尿等污水经沉淀用作附近果(林、茶)园肥料。此类模式占规模养殖的26%,主要分布在郭家坝、水田坝、归州、两河口等乡镇的中型规模猪场。如归镇的养殖户卢谊猪场,承包柑桔园65亩。2009年出栏肉猪680头,出售柑桔20万斤。创产值98万元。养殖业和种植业均实现增产增效。

  3、以沼气为主体的粪污处理技术得到利用。

  全县有畜禽养殖户118632户,养殖户中建有沼气池的29058户,占养殖户的24.49%。猪粪污水经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用于生产生活;沼液用于果树、蔬菜、农作物。实现了资源两次利用。

  4、林草鸡(牛、羊)等生态化立体种养模式正在形成。

  一是"果园养鸡"养殖模式。利用承包的果园、林地种草放养土鸡、肉鸡,改善肉鸡风味,提高肉鸡售价,鸡粪基本满足果园有机肥需要;此类模式占肉鸡养殖的60%。二是"牛、羊-人工牧草"养殖模式。粪尿进行干湿分离,干粪堆积发酵后还田种牧草,污水厌氧发酵后入田肥牧草。此类模式占全县牛羊养殖量的80%以上。

  5、优惠政策刺激了规模化、生态化养殖模式的发展。

  为了促进全县的规模化、生态化的发展。从2002年开始,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发展畜业产的决定》和母猪补贴、良种补贴、贴息贷款、母猪保险、标准化养殖、良繁体系建设等项目优惠政策,制定了规模化建设的标准,对按标准建设的栏圈,在用地,用材上的优惠政策。每建设一栋"150"模式标准栏圈每平方补贴80元。每引进一头良种母猪政府补贴400-600元。从2004到2010年上半年全县10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小区25个,建设"150"模式猪舍20栋,享受引种补贴的良种猪8592头。全县共按排畜牧项目资金2456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1、环境污染仍是困扰规模养殖的突出问题。

  当前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相比之下规模普遍较小,短期行为导致大部分养殖场主重效益,轻环境保护,不愿在环境治理上投入更多的资金。一些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畜禽废弃物储存设施和防溢流、防雨水淋失、防恶臭等措施不完善,个别养殖场环境意识淡薄,将畜禽养殖废弃物向水体排放、倾倒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养殖区域环境状况比较恶劣。随着养殖规模化程度逐渐提高,养殖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也越来越集中,越来越严重。

  以猪为例每头猪每天消耗用水100kg以上,耗料平均每天2公斤左右。按料肉比3:1计算,每天排放1.4公斤粪便。废水排放量约40公斤(除去水汽蒸发),全县平均每天按30万头饲养量计算则一天的废水排放为12000吨,粪便排放为420吨,总计为12420吨/天。养殖户通过"猪、沼、粮","猪、沼、果"粪便还田利用一部分,还有大量的没有得到处理和利用。

  2、规划建设不合理,配套设施简陋,疫病防控难。

  大多数规模养殖场建设未进行规划设计,选址随意,有些养殖场建在交通便利的公路沿线,人员流动性大,外来车辆多,场舍设施投入少。达到不科学的生产和动物防疫要求,为动物疫病的传播提供了可能,易暴发疫病,且难以控制。加上饲料中所含激素和超标的铜、锌等重金属残留,足以造成该养殖区域的土壤、水体和动植物全面污染,反过来又成为畜禽疫病高发的重要原因。长此以往就会形成生态灾难。

  三、建议及对策

  从立足生态建县,实现畜禽养殖污染减量化、生态化、资源化目标出发,畜禽规模化、生态化养殖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

  1、提高新建养殖场生态化标准。

  一是在新建养殖场时合理规划,统筹安排畜牧用地。畜牧产业区域布局要按生态农业发展的要求,进行统一规划,把畜牧场与农田、鱼塘、园地一并规划。养殖场(或小区)建设提倡与农田(水田、旱地)、茶(果、桑)园、养殖水面和山林统一布局,实行农牧结合的生态经营模式,力争粪尿全部就近消化。原则上按1亩(耕地、园地、水塘)5头猪(1 头牛、10只羊、60只禽)的标准配套规划建设现代化养殖场(养殖小区),努力实现从传统农业"资源-畜产品-废物排放"的生产过程向"资源-畜产品-再资源化"生产过程转变。

  二是加快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养殖小区的建设对改善农村环境产生了良好的作用。建设一批配套土地和一定污水处理设施的畜禽养殖小区,实现养殖场与村庄分离,改善农村环境。小区要选择合适的生态养殖模式,采取农牧、林牧、渔牧、肥牧结合等方式,实行生态养殖,促进农村畜禽养殖场环境综合治理。

  三是应用畜禽养殖清洁生产技术。清洁生产是将畜禽养殖污染预防战略持续应用于畜牧生产全过程。首先采用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通过生物制剂、饲料颗粒化、饲料膨化或热喷等技术处理,提高畜禽的饲料利用率,尤其是提高饲料中氮的利用率,并抑制、分解、转化排泄物中的有毒有害成分。其次应用科学的房舍结构、生产工艺,实现固体和液体、粪与尿、雨水和污水三分离,降低污水产生量和降低污水氨、氮浓度。

  2、加强对现有养殖场的生态化改造。

  加强对具有一定规模猪场的改造,使其达到保温隔热,冬暖夏凉;自动饮水,自由采食;干清粪,零排放;节能降耗,绿色环保,资源得到了再利用的标准。从而提升全县的生态化养殖水平。

  3、推广生态化种养模式。

  在畜禽养殖上以"方便、经济、有效"为原则,以综合利用为主,大力推广"果(林、茶)园养猪","猪-沼-果", "果园养鸡", "牛、羊-人工牧草"等农业生态模式,实施畜禽养殖污染的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执行《畜禽养殖污染管理办法》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畜禽规模化、生态化养殖情况调查与思考 关于农村畜禽养殖污染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龙游县畜禽生猪养殖污染治理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利用微生物养殖 生态养殖技术 如何提高畜禽生长 畜禽养殖与生态建设结合 规模化养殖,要“与猪和谐相处” 桐城市兴隆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调查与思考 畜禽集约化生态养殖新技术研究及其运用 四川被环保部列入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减排试点省 关于我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情况的调研 对会宁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乡镇党委班子换届后运行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农民创业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2000年全国规模化养殖业污染情况调查工作报告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现状调查及防治措施 规模化养殖的疾病控制与污染治理 规模化养殖的疾病控制与污染治理 泥鳅规模化养殖技术 四川省积极探索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与循环经济发展新途径 2关于我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东海县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畜禽粪便综合利用规划 关于许村镇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的调查和建议 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的通知1((国土资发[2007] 220号),2007年9月21日) 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 220号),2007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