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守望者txt:井底望天:货币攻击原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4:31:45

过去20年中,以国际炒家带头发动的针对一个主权国家货币的攻击行为已经发生了很多次,人们对此也充满着焦虑和疑惑。已经有很多历史书籍对于所谓“进攻一国货币”的史实进行了描述。但大部分叙述,只涉及事实,对于原理仍然不甚了了。本书附录为此在这里做一个简单明白的原理揭示。

世界上的经济运转,市场经济的基本单位,是企业。国际经济上,则可以国家作为经济的单位——而一国内部又有很多企业在运转,相互发生关系,构成“国家-企业”的双层经济体系。国家有大小之分,简单的说,大国大都相当于一个较为完整的,能够实现内生循环的经济体系,这个体系由众多本国企业相互咬合而成,外国企业只是作为辅助元素与本国企业相联系;而小国,则往往没有自己的经济体系,嵌入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维持自己的生存运转,好比产业链条上的一个公司。所以中小型国家,与公司有较大的可类比性。

因此,一国遭遇货币攻击,被攻击的国家往往是中小型国家,或虽然表面上国家较大,但却是外向型经济,高度依赖于国际分工,这样的国家扛不住攻击的可能性较大。因此,一国遭遇货币攻击,其过程和原理,和一个公司现金耗尽,无法周转下去是一样的。只不过在国家遭遇货币攻击时,不是像公司破产那样耗尽现金,而是耗尽自己的外汇储备——无法进行对外收支,导致对外收支中断——这对于高度依赖国际分工循环流转获得生存的中小型国家来说,自然就是致命的。

我们先看看货币经济运转的基本原理:在纯粹由公司运转的市场经济社会里,公司作为生产单位,公司内的人(雇主和雇员)作为消费单位,他们构成了社会。简化的将一个社会看做一个公司,那么在这个社会里货币是这样运转带动社会的生产-消费的:雇主将上一批销售所得的货币中拨出一部分作为本期工资给雇员,雇员将本期工资用于购买一部分产品,而雇主将上期销售所得扣除本期生产支出(雇员工资,即投资)外的部分作为本期雇主消费用于购买另一部分产品,两部分购买力构成了社会购买力,恰好将本期生产的产品购买吸收并进行消费,同时雇主收回了本期销售收入,继而进入下一轮循环…… 

 

当社会中有多个公司的时候,原理是类似的,只不过过程更加复杂,更看不清楚而已。当社会的产品分成了产业链,有上中下游时,结构也是类似的,只不过各个产业链条环节的雇主们的支出(投资),不仅包括雇员工资,还包括各种原料和机器的采购而已,而所有消费单位的最后消费,集中到了终端产品上。因此整体结构更复杂一些。一个典型的分上中下游的产业链条经济体系,如下图所示。



图附2.2  多部门(分原材料上游、机器品中游和消费品下游外加银行)的一个经济循环结构

而银行的出现,和贷款、存款业务的出现,让货币的平台从普通的物理货币(现金)转移到了银行(记账货币)身上,银行成为货币的载体,它通过贷款创造了货币,向社会提供用于周转的货币,并凭借这种货币创造能力,以贷款利息的方式获得自己的“收入”,即在整个社会流通的货币中抽了一个头,获得购买力,分享社会产品的一部分。这样,社会就分成了普通雇主、普通雇员和银行三个群体。

 

图附2.3  引入银行后的货币循环机理 

这样相互之间交错的公司、银行体系,形成了自我运转的货币-市场经济结构。这个结构是一种网络结构。

到此时我们可以看出,公司在这个经济网络中,就好像一个节点,它以金钱(货币)的流动和网络的其他节点相连。那么其钱的流入,终归是两种:一种是销售产品得到的收入,一种是从银行那里获得贷款,而钱的流出也可分为几种,即成本支出(付给其他企业购买原料品和自己的雇员工资)、向银行偿还贷款及利息(利息相当于企业向银行“纳贡”让它具有消费力)和企业主自己的分红-消费;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股权的募资,也就是发行股票——由于这部分的流动与本文主旨关系较少,我们不往这个方向细加讨论。

同理,银行作为特殊的节点,与企业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流出的“钱”主要是贷款,流入的“钱”主要是贷款偿还和利息,而以贷款名义流出的钱,其实并不是流了出去,而是被银行创造了出来,只是通过“贷款-再存款”的方式,让银行的客户存款账簿上凭空多了新的记账数字,同理,贷款归还,倒并非是流了回来,只是一部分创造的货币,通过“取款-还贷款”的方式被销账。排除自身创造的货币的流出(贷款)和回收(还款),剩下的就是利息的收入和银行的分红与支出,银行以此得到货币流的平衡。

那么,什么时候企业——这个节点出现危机呢?就是在入不敷出的时候。在正常的情况下,每个节点——企业手头都会留一些现金沉淀,作为应付随时的开支的储备,好比一个池。当货币流入和流出相平衡时,这个池子保持一定的存量储备(现金储备)。当企业的这个池子干涸的时候,又找不到新的流入——例如,得不到紧急的贷款救援,或者无法甩卖资产获得紧急变卖资产的收入时,那么企业就会崩溃,发生危机。

一国的货币危机与此是类似的。

当然,国家与公司还是有所不同。差别有两点:一点是国家存在目的与公司存在的目的有差别,另一点是本身结构的差别。从存在目的上来说,公司是追求利润的,希望自己的经营规模,操控的货币,净收入的货币不断增长。(当然,这显然要求社会货币总量的增长,这个问题——扩大经济中的货币来源问题目前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国家本身是一个经济体系,它希望的是经济体系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国民分配、享受所得到的产品和服务不断的扩大——因此国家不应该追求“赚钱”,而且即使要“赚钱”,如下面所述,这个词的本身含义也和通常的赚钱差别很大。

而最大的区别在于两者的结构:国家有着自己内部的货币,即自己可发行的货币,而对于公司来说,自己在绝大部分情况下不能造钱(银行以及某些非银行金融机构除外)。但是国家也有着可以类比于“公司眼中的钱”的东西,那就是国际货币,或者说外汇储备(全世界可能只有美国和欧洲联盟是例外,因为他们自己发行的货币就是最广泛接受通用的国际货币)。

从经济结构上来说,国家往往本身就是一个经济网络,而公司则是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当然,世界经济的跨国联系已经非常紧密——无论是跨国借贷、跨国投资(含直接实业投资和股票等证券投资),国际之间的(国际)货币来往频繁,因此国家更适合看成是在一个更大的世界经济网络中,以主权法律的边界圈出来的一部分。在圈出来的这部分的网络内部,主要流通本国货币,在以外的部分,即与其他国家的交往中,使用国际货币,国际货币与本国货币之间要发生兑换,其中的比例关系,就是汇率。而一个国家为了对外经济来往流动,必须储备有一定的国际货币以备随时的需要,这就是外汇储备。当然,外汇储备在形成的过程中(外币流入到本国发行货币的机构——本国中央银行手中),由于收兑的原因,会产生本国货币投放在本国经济网络之中。以上就是一国与国际环境经济来往的基本结构。

当然,国家有大有小,大国,其本国圈子内的网络相对完整,因此和经济的圈内活动相比,与圈外来往的经济活动量相对较小,那么本国货币的存量和外汇储备之间的量相比,前者大得多;反之,中小国家,往往本国圈内网络节点少,不能独立完成经济生产循环,大批重要的经济物资需要从国外获得,而作为交换,本国生产的大部分产品需要销往国外——否则,如果本国没有相应生产的物品,则要借入国际货币计价的外债。因此,中小国家的货币稳定度比大国要低得多,因为它们高度依赖于外界,好比靠带着通向国际网络的氧气管维持生存。


图2.4 大国和小国经济地位的区别,以及大国与小国外汇储备的不同使用方向(本文未展开)

换句话说,大国自身就是一个经济系统,而小国则是经济系统中的一个节点。小国如公司一样脆弱。

这个系统什么时候是稳定的?稳定的标志,就是上述系统中的各个指标变量保持稳定,这包括外汇储备的存量保持恰到好处,足以支付运转的水平,进而,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汇率保持稳定。当然,上面所提到的国家的赚“钱”,也是指这个外汇储备的扩大,赚“外国钱”(国际通用货币)。不过国家赚钱,除了中小国家以备自己维持生存或增长发展的客观需要以外,很多时候是没有意义的,特别是对于一个经济结构相对完整的大国来说。因此,从经济史上看,搞赚钱最猛的国家,就是像韩国这种高度依赖于国外的中型国家。

那么一国何时发生货币危机?那就是本国外汇储备剧减的时候:由于一国的日常运转需要向外购买产品,需要外币,本国经济系统内部的人们会争相兑换外币满足自己的需求,导致本国货币相对于外币(国际货币)剧烈贬值。这就好比在公司层面上,一个公司的收付周转发生困难,继而企业经营发生了困难,发不出钱,买不起东西,自己的生产经营就弄不下去了。当然,除此之外,这种贬值还会给人们一个强烈的信号,即本国货币“不值钱”了,由于大批生活物资与国外进口有关,因此这些物资的物价未来会更贵,这种预期会加速人们去强兑外币,抛弃本币,这就好比银行的挤兑一样,更加剧本国货币的贬值,更加速本国官方外汇储备的枯竭。


附图2.5  公司的现金收支和小国的外汇收支之类比 

所以一国货币危机和一个公司的经营危机,从结构上来说,是类似的。

但两者有一个重大不同,即对于国家来说,可能凭空遭遇货币攻击行为,使得国家在基本面还可以的情况下,发生货币危机。

一个公司发生经营危机,一般是因为本公司的本身业务出现了问题,或者自己的产品被淘汰了,或者自己的产品成本太高,竞争力不足,这些公司自身的问题导致收入小于支出,发生亏损;或者贷款太多,还贷利息太多,自己的经营扩大没有跟上,这些过度扩张导致公司的债务危机。总之一句话,一个公司的危机往往是主动的,自己就有问题。

一个国家的货币危机,却未必如此。原因在何处?原因就在于它是一个主权系统,主权系统内部是可以造钱的——而且不仅是中央银行可以造钱(基础货币),非国家机构如本国的商业银行,也是可以造出“本国钱”的(造账面上的钱)。曾经有人认为,一国的货币危机,和公司的财务危机一样,也是自己造孽造出来的,比如1982年墨西哥的债务危机,那就和公司寅吃卯粮,过度借债类似。但到1992年的英国和意大利的货币危机,这种观点就受到了挑战,这说明,一国就是经济结构相对健康,也会被人借机凭空打击(1992年英国危机钻的是其参加的国际经济协定与参与国各自经济周期、经济环境不一致的空子)。

如何凭空打击?要达到打击的效果,就要让一国的外汇储备耗竭,该国的汇率暴跌,本国货币相对于外币(国际货币)大贬值。那么打击一个国家的货币对于发动者有什么好处呢?简单的说就是牟利。如何牟利?发动者牟利赚的是国际货币,那么这些国际货币从哪里来?可以认为主要来自于这个国家积累下来的外汇储备——好比抢劫,只不过这不是明抢,而是变相的抢。

货币攻击抓住了国家货币体系天然的两个弱点:一个弱点是造币系统可被利用,即商业银行贷款即可造币(银行存款户头上的账面本国货币),从而可以为攻击者囤积弹药,但是为什么你能够去借款呢?说到底就是自由放任的金融贷款问题。另一个弱点是从众心理,墙倒众人推,本来没有的坏事,可以通过让人相信有坏事,并做出反应,最后真搞出来了坏事,就像制造谣言让人们去挤兑银行一样,本来正常的外汇收支本国完全应付的了,突然来了一个“投资大师”,放出话来“本币要贬值了要贬值了”,大家都信了这大仙的话,都去抢购外币,结果本币就真的贬值了,所以这是弄假成真,归根结底就是信心问题。

纵观索罗斯之辈攻击一国货币的勾当,其手法从原理上来说,就是两招:第一招先广泛借取以攻击对象国的货币为单位的贷款,也就是弄到数量巨大的被攻击国的本国货币(账面货币),第二招就是在该国的外汇市场或其他任何能够牵动该国汇率的国际货币市场上狂卖该国货币——即将手中积累的这些本国货币兑换为国际货币,这等于给原来相对平衡、有买有卖的本国货币的兑换市场上人为压上了一块石头,让本国的汇率承压。这个时候,一个国家的官方中央银行,就要站出来“捍卫本币”,既然攻击者是拿本币兑换外币(国际货币),那么这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就要拿外汇储备里的外币来换给攻击者。这样中央银行里的外汇储备就开始减少(因为换给了投机者、攻击者)。如果一直这么减少下去,到耗尽或接近耗尽的那一天,央行不得不宣布中止自由兑换,或者为了保持自由兑换,宣布本国货币贬值。一旦宣布贬值,那么攻击者的目的就达到了。假设一国宣布本国货币贬值50%,那么投机者就从中大赚其钱,因为它已经将手中的从其他银行借来的本币在市场上换成了国际货币(这些国际货币不少可以认为就是来自于外汇储备),现在要做的事情只是还款,由于本币已经贬值,因此只需要用原来50%的国际货币,按照新的兑换价格兑换成本币归还给银行,再附加上利息即可——这点利息和汇率变动导致的巨大差价可谓九牛一毛(因为这种攻击从吸纳弹药(攻击者从本国银行借款本币)到战役结束(实现汇率剧变),往往不到1年)。收益可谓丰厚。

投机者就是这样得利的,由于他的发动攻击主要来自于贷款,所以相对于他自身的本金(需要有一定的本钱才可以借到大量的银行贷款)来说,收益比很可能是非常巨大的。而留给被攻击国的,则是经济秩序的紊乱:汇率的剧变使得大批本国企业的经营由于进口材料本币价格的暴增而无法维持下去,不得不倒闭,造成大批失业——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副产品,就是本国出现大批经营不下去而被迫甩卖的本国企业,供国际资本大量收购;而被攻击国的货币信心遭遇崩溃,不得不向国际组织借款国际货币用于对该国货币汇率的信心维持,而这些国际组织如IMF,往往以担保自己的这笔贷款安全为由,要求极高的利率,并要求提高本国国内的本币利率,实行紧缩政策,削减民用开支带动的进口,尽快的制造外汇收支盈余来支付IMF贷款的国际货币计算的利息,这种极高的利率又使本国经营环境非常艰难,最后该国往往是以向国际投资者私有化该国的国有资产换得外汇来支付IMF贷款的本金和利息。从整体上来说,这是制造混乱,降低了整体的福利水平和生产水平,但投机者个人却从中中饱私囊——尽管吃下去的肥肉其实远远小于社会混乱带来的损失。因此投机者以巨大的社会代价谋取一己之利。所谓“宏观”对冲基金(Macro Hedge Fund),貌似风光,其实所作所为,很多就是此类损人利己的事情。

当然,并不总是投机者一进攻,本国外汇储备就会哗啦啦减少,直到逼迫官方不得不宣布贬值——交手双方都是有成本,或者是有底线的,否则,投机者就总是赢了。这成本在于,投机者发动攻击的弹药,也就是大批被攻击国的货币,绝大部分不是它自己原有的货币资产(本钱)兑换而来的,往往都来自于本国银行或其他地方提供的借贷。贷款要支付利息,随着时间的推移,利息将不断产生出来,这就是投机者的成本,时间拖得越长,投机者无法周转下去的可能性就越大,而且如果时间一长,投机者往往要安排滚动贷款,维持压力,而如果第一批借来的弹药打完(都换出去了)而汇率仍然没有变化(贬值),投机者还要借第二批筹码接着打,这会迅速加大贷款的规模;至于本国央行,它的捍卫成本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不断向外掏钱(外国钱)来捍卫本币的外汇储备。

因此双方都有途径去破坏对方的努力,增强己方的力量。对于投机者来说,他希望带动的是雪球效应,也就是瓦解所有持有本国货币者(本国央行当然除外,因为它就是印本国货币的)的信心,实现墙倒众人推。所以如索罗斯之流发动攻击时,都要联合各路人马,云集被攻击国的上空,在一个时刻突然发力,集中抛售该国货币,形成泰山压顶之势,杀你个措手不及。这样能最快最有效的摧毁信心。而对于它的弹药来源,它必将力求于能够实现贷款滚动(以旧债还新债),防止在该国货币被逼的贬值之前,就出现贷款到期而必须偿还本金加利息的情况——那样它将不得不买入本国货币,从而缓解本国货币的抛压,前功尽弃。

而对于一国央行来说,它所做的破坏投机者实现自己压本币贬值的措施,除了拿本国外汇储备和投机者硬拼之外,还有几条办法,一类办法的思路是封锁对手,例如破坏投机者的贷款来源——因为在带动雪球效应之前或为了维持雪球效应实现逼迫本币贬值之前,投机者要不断的借入本国货币再将其抛售为国际货币,因此它们要不断的进行本币贷款。本币贷款,只要本币在国外还没有十分国际化,往往来自于本国银行,因此可以行政命令本国银行不得再向此类机构提供贷款——而此前本国银行之所以会提供本币贷款,无非是为了“开展业务”,图几个利息而已,在这种国难当头的时刻,强行行政封锁是可行的。另一种稍轻的办法,是提高本币贷款利率,这可能是考虑到如像上面所说的那样宣布禁止贷款,那么外国投机者可能制造马甲出来绕过封锁,使得封锁政策往往到最后要对外一律禁止贷款——这显然是社会无法接受的,因此提高本币利率,抬高外国投机者贷款的成本,使得它成本巨大,知难而退,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途径,这在历史上是经常发生的情况,例如1992年投机者对于北欧货币的攻击,以及1998年对于香港的攻击,隔夜拆解利率年化利率均达到过100%以上。这种措施的缺点是对自己的经济系统杀伤巨大(因为很多本国企业相当于被人为强加了高利贷)。第二类办法的思想是充实本国储备,在短时间内,当然不可能通过正常的外汇收支扩大本国储备,最可行的方法,就是和外汇储备的国际货币的发行国央行,或者国际上其他拥有巨额外汇储备的第三国央行签署货币互换协定,调用用之不竭或极大丰富的后备外汇弹药库(如果和国际货币发行国的央行签订货币互换协定,那么本国央行就可以印发本国货币,按照固定协定汇率交换国际货币发行国央行印的货币,换给攻击者,换回本币),从而实现了“乾坤大挪移”,让攻击者的攻击打了个空。当然,由于目前世界的国际货币主要是美元,美联储历来不干这种助人为乐的好事,所以这种解决路线已有的案例,只是2009年初韩国和中国、日本等国央行签订的外汇互换协定,化解韩国货币危机。

投机者的攻击基本原理就是上面所说的两招。当然他可以有更多的辅助的招式,比如结合被攻击国的资产市场——例如股市、楼市,进行做空,为什么要做空?因为在对被攻击国进行货币攻击的时候,总体上来说,制造的氛围方向是要让资金“撤出”该国(即掀起拿本币换外币并带走的狂潮,实现贬值),那么最方便的带动撤离的资金就是在证券市场上和其他容易变现的资产如房地产上,一旦撤出,股市等即下跌。而所谓做空,即在抛售本币的同时,还在该国股市上做空,具体可采取的方法是卖出大量股指期货或卖空大量股票,卖空制度需要有抵押本币资金进入该国资本市场(股市、期市)——则当时为发动攻击而准备好的大批本币弹药,即可一部分在汇市上做空(兑换成外币),一部分在股指期货(期市)、股市上用于抵押,实现卖空。这种在汇市、股市、期市上连续发动的进攻,就是立体式进攻。在1998年对香港的围剿上即曾用过。以这种方法,假设被攻击国当局在货币汇率上挡住了攻击,使得进攻者没有实现通过逼迫汇率贬值而使得自己牟利,但若一国的资产市场被拖了下来,则该进攻者依然可以获得丰厚的收益(本币),并兑换成国际货币取走。只不过那时所掠取的财富(国际货币衡量),不仅限于被攻击国央行的外汇储备,还来自于其他在被攻击国的资产市场的参与玩家(无论本国参与者还是外国参与者)而已。

而上面所提的国家的主动防御中,如果选择升息,很容易带动证券市场下跌,从而使得进攻者在股市、期市上得逞。因此,在这种连环套的进攻中,进攻者是容易占有较大优势的,即本国当局在抵御汇率压力时,很可能加剧它在资产市场上的溃败。连环进攻的原理和货币进攻一摸一样,也就是通过借取大量本币资金,疯狂花出去卖空(抵押出去),造成压力而实现。一般说来,如果发动连环进攻,这个国家的资产市场最好有可以做空的理由,以方便众人相信,带动风潮。最方便的情况自然是被攻击国已经有了资产泡沫,方便攻击者下手。这也是在亚洲金融危机和香港汇率保卫战中,攻击者采取了立体进攻方式,而在90年代初对欧洲国家的进攻中则专注进攻货币汇率的主要原因。

这就是货币进攻的过程和通过它获利的机理。

简单的说,这种货币进攻的过程,其实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本来运转的好好的货币经济体系,因为人为制造出来一笔空穴来风的账面货币,在内外货币兑换上横生干扰,破坏整个系统的稳定,最后弄假成真,让横生插入的进攻者获利,同时让国家陷入瘫痪。纵观整个过程,似乎被进攻国相对软弱无力,是一只挨宰的羔羊。

那么一个国家为什么会那么傻,傻到打开大门让投机者来攻击自己呢?这岂不是将自己暴露在密集的潜在火力攻击之下?其实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不可避免的,即作为一个经济系统的管理者和运作者,国家(央行)就银行体系的领导人一样,要小心翼翼的维护着这种“准备金支持的金融体系”的稳健,善于保持人们的信心,让他们相信经济没有问题——只要相信经济没有问题,那么经济就没有问题,如果大家都相信经济有问题,那么就真的会爆发问题;好比银行,只要大家相信它能好好运转下去,它往往就能好好运转下去,如果大家不再相信它,进行挤兑,它很可能一夜之间就崩溃了,加速的完蛋。在国家的经济对外交往上,外汇储备的功能和作为银行储备现金的准备金的功能是一样的。

第二个原因则是本可以避免的,即一国执政者往往在国际流行理论的诱惑下,采取了更容易暴露自己的汇率政策和资本进出政策。其中一个思想是这30多年来全世界的金融开放、资本进出自由的思想。这种思想认为,既然赋予了“资本”更多的选择权,那么按照“选择自由更多,可达到的成就就更多”的规律,这将会有利于全世界的经济发展。且不论这种看法没有考虑到实体经济投资中可能出现的剥削结构,就本文所说的货币攻击而言,“资本”——这个资本还是进攻者调动本国贪图一些眼前小利(贷款利息)的银行所人为多出来的一批游动货币,绝非一定要投入到漫长的,需要极大耐心和毅力建立的生产事业中去,完全可以进行扰乱货币流动体系和经济生产消费体系的干扰流的破坏性活动。

另一个导致金融危机频发的国际流行思想是鼓吹金融过分自由化,例如在货币攻击的原理过程中,本国商业银行就起了弹药提供者的功能:本国商业银行只要有利就放贷(其实是创造货币),而不问这些货币的用途和流向的行为,是为攻击者提供砝码的主要因素。这种天然有利于攻击者的环境,正是鼓吹金融完全自由化,谁支付利息高就贷给谁的思想造成的——这种思想的原理在于“出价最高者必然最有能力”,而从上面文章来看,能够支付最高利息的人,其赚钱的来源,未必来自于最高的生产力,而来自于歪门邪道的变相掠夺。

总之,一国领导人若简单的相信了那种堪称意识形态的金融理论,必然开门揖盗,让自己的国家暴露在随时可能发生的流氓攻击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