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晗粉丝叫什么联盟:茶的传说(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2:36:06
  蒙山茶传闻        从远古时代开始,我们的祖先发现茶叶可作药用,便大量采摘野生茶叶,正如《茶经》所写,用“伐而掇之”的手段,致使野生茶树逐渐减少。此后,大量的消费,促进了茶业的发展。生活的现实告诉人们,象其它农作物一样,茶树也应当经过人工栽培,才能满足对茶叶需要量的日益增长,有人开始对茶树进行研究,又随着人们知识的积累,渐渐出现了人工培植的茶园,蒙山茶园就是一例。   

  四川雅安附近的蒙山,既不象二郎山那样险峻,也不如峨嵋山雄奇;既不见幽深的峡谷:也不生嶙峋的怪石。沿着栈道的石级举步而上,放眼望去,云蒸霞蔚之中,远近尽是翠绿的茶园,登临山顶,立刻会被古朴、肃意的气氛所感染:白果树蔽白参天,古蒙井泉印满苍苔,从那牌坊和坍塌的古庙遗址可以看出,千百年前,这里也是佛徒满门,香火鼎盛之地。   

  最引人注目的古迹,要属蒙山五峰之间的一处斑剥古老的石栏,石栏呈正方形,维护着不足三十平方米的肥土沃壤。相传西汉未年,甘露寺的禅师姓吴名理直,曾在石栏内栽植七棵茶树,被人们认为是仙茶,树高一尺左右,来制成茶,饮之能治宿疾。于是,蒙山茶远近驰名。后来,因其品质优异,被列为向皇帝进贡的贡茶,专门建立了御茶园,据说,采摘仙茶,仪式隆重。“年年叶共周大转”,每年只采三百六十片芽叶,先在新釜中翻炒,后经炭火焙干,贮存在两个银瓶内,进贡京都,为皇帝祭天祭祖之用。有人称它为“人间第一茶”。“杨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至今仍被人们称为双绝,众多大小茶馆,写成对联,以便招徕茶客。如今,仙茶虽无从查考,可是石栏仍在,成为历史的佐证。由此可以推论,远在西汉以前,蒙山一带,已经出现人工栽培的茶园,该山僧人于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立碑记蒙山植茶史“……灵茗之种植于主峰之中,高不盈尺,……廻异寻常”;“蒙山有茶,受灵气之精,其茶芳香。”石碑至今仍存,成为后人考察茶叶栽培史的珍贵遗迹。本文摘自于公介所著《中国的茶》一书。                                                                                         三贤茶故事          三贤茶故事:郑玄为郑家第七世祖先,郑板桥、郑和都是郑家名人。一日,三人相约往郑家某大户品茶,主人不在,家中茶童必然要沏茶相待。

  郑家有一种老茶,内涵物质丰富,可是面对三位先哲,茶童却一筹莫展,三贤人生长在不同朝代,自然不是一种口味。而主人不在家,又没有其他茶叶和茶具可供选择。茶童无奈,想起平日里自己有过玩茶体验,知道一壶茶里可以有不同茶味浓度,知道泡茶水温会由着水流粗细而变化,也知道主人家这包老茶,清淡或浓郁都有上佳香气滋味。于是,茶童拿出一把壶来,用一种独特方式给三贤人泡茶。

  只见茶童先行烫洗杯壶,又展现茶叶给先贤们鉴赏,礼仪周全之后,便开始泡茶。

  茶童所用扁身壶,上有太极壶盖,转动中可以标记不同型位。放入茶叶以前,他将茶中细末用罗筛去除,又用手指撮取面张和中段,他将中段置于壶底根部,又将面张置于壶中流口。提壶沏泡,热水轻击茶壶根部,迅即将壶中茶水以细水长流分入郑玄茶盏。

  茶童收壶开封,又将热水注入壶中,言谈中,茶童请郑板桥喝罢好茶,为自己留下些许诗句惠劳,以便日后纪念。茶童言归正传,再次将热水淋烫在壶身四周。然后为郑板桥以巡回云手之法分茶,茶汤渐入诗人壶中,茶童以七分茶汤打住,留下三分情意。

  为郑和泡茶,茶童豪气尤生,他挺直身板,再次淋烫壶身,然后启盖高冲,热水冲击壶内茶叶噗噗作响。封壶刹那,茶童又将滚烫热水巡过茶壶全身。郑和茶碗以粗陶制,型大而胎厚。由于时间搁置已久,茶童又将热水注入茶碗烫洗,稍过之后弃了碗中热水淋于壶周。茶童以含首低斟之法为郑和分茶,壶中茶精点滴尽出,茶汤浓香扑鼻。

  当茶童一一奉上茶汤后,便说道:小二烹茶敬三贤,因为品茶的了兴趣,郑玄随口道:清新可以炼神丹,郑和也道:苦涩随人扬帆去,三居闲话有些韵律,令诗人兴致更高,郑板桥道:难得糊涂两随缘。随后便是一派笑声。

  言谈笑语过后,三贤人正要起身告辞,主人回府,他询问三位贤人可喝到了好茶?结果三位都说极致满意。

  主人不信,请茶童出来问究竟,为何你用一把壶,泡一种茶,却会让三位不同朝代之先贤,品过茶后这等满足?

  三贤人惊诧:莫非我等三位茶汤竟会有大不同?

  茶童笑道:小的平日练茶不专心,常有奇思妙想意欲尝试,如今遇到难题,就大胆了些,请大人原谅。茶童继续道,其实一壶茶泡不同香味,只是按着主人平日教导,记住了斟茶高低、水流大小、茶叶粗细、茶胆形制、茶器形制、水温高低、时间长短都会影响茶汤浓度。我只是都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而已。今日所泡之茶汤,一杯清淡,一杯浓酽,一杯适中。分别为了迎合着三位贤人爱好。

                                                                                       神农尝茶         很早以前,中国就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传说。说的是神农有一个水晶般透明的肚子,吃下什么东西,人们都可以从他的胃肠伫看得清清楚楚。那时候的人,吃东西都是生吞活剥的,因此经常闹病。神农为了解除人们的疾苦,就把看到的植物都尝试一遍,看看这些植物在肚子里的变化,判断哪些无毒哪些有毒。当他尝到一种开白花的常绿树嫩叶时,就在肚子里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到处流动洗涤,好似在检查什么,于是他就把这种绿叶称为:“查”。以后人们又把“查”叫成“茶”。神农长年累月地爬山涉水,尝试百草,每天都得中毒几次,全靠茶来解救。但是最后一次,神农来不及吃茶叶,还是被毒草毒死了。据说,那时候他见到一种开着黄色小花的小草,那花萼在一张一合地动着,他感到好奇,就把叶子放在嘴伫慢慢咀嚼。一会儿,他感到肚子很难爱,还没来得及吃茶叶,肚肠就一节一节地断开了,原来是中了断肠草的毒。后人为了崇敬、纪念农业和医学发明者的功绩,就世代传颂着这样一个神农尝百草的故事。    宋代万州百姓家家户户爱饮茶      随着江水上涨,这片遗址下尘封的历史,将永远成为难以解开的谜团。本报记者陈羽啸万州武陵镇发掘武宁县治遗址,出土民居中几乎家家都有茶具,百余件精巧茶具堪称“全国独一无二”下中村遗址最初是在1986年四川省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的,当时被初步定为一处唐宋文化遗址;1993年,厦门大学经勘测和试掘数百平方米,发现了十分丰富的文化遗存,确认其地层年代可从明清溯至商周.2001年,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和万州区博物馆联合考古队进驻下中村,开始对其进行大规模发掘。

  到2005年底,这里1.5公顷(15000平方米)的土地上,考古工作者用锄头和小铲开挖了最浅一两米、最深七八米的近千个探方,以揭开其神秘面纱。 2006年元旦,到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万州博物馆考古队女领队岳宗英却和几名技工一道,修补着一些看上去有些古怪的坛坛罐罐。

  他们所在的地方是万州城以西60多公里的一处孤零零的农家小院。附近的村民们已陆续搬走,显得格外安静。

  坛坛罐罐都是从不远处长江边的舒缓坡地下挖出来的———考古人员将那里称作“下中村遗址”。从2001年开始,整整5年时间,一群人寒来暑往,掘地三尺,在找到30多座房屋和上万件器物后最终确认:这里就是宋代古城武宁县治所在。

  而距今遥远的宋代万州人的日常生活,也自此徐徐展开。

  细节一荩荩大户人家黄金铺地砖

  2004年深秋,考古工作者经近两个月的发掘,发现了一座大型建筑———它随后被命名为“25号”房屋。这是遗址中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宋代民居:靠山临江,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分为前后两个院落,院落正中有一台阶,两边是用精致的条石堆砌的护坎,条石上还残留着金边,院落两边分布着6间房屋和2条廊道,在前院左边,还分布着厕所、天井和一个用来饲养小动物的圈养槽。

  “院落的主至少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居室,也可能是某个官员的府邸。”彭学斌说。

  遗址出土的“17号”房屋也有前后两个院落,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前院的台阶规模很大,前方有一条宽阔的大道,残留的院墙上还雕刻着少量佛像。考古专家推断其为一个寺院,从规模可以想见当年的香火很旺。

  除了寺院,考古发掘还找到了另一座公用建筑———砚台作坊。考古工作者在作坊中发现了砚台石料,还找到了其出产地:长江对岸约四十公里外的长滩河。宋代著名书法家黄庭坚对此砚台作坊也曾有记载。

  细节二荩荩宋代武宁人家家饮茶

  “茶之为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这是宋代王安石对茶的赞美。因为到了唐宋时期,饮茶已经从达官贵人普及到平民百姓。下中村遗址的发现证实了这一点。 在发掘出的30多座宋代建筑(主要为民居)中,家家都能找到茶具,共计近百件,而且式样精致、考究。其中,还出土了10余件完整的茶具,其做工之精巧堪称“全国独一无二”。

  此外,考古专家在出土的房屋中还发掘出了很多陶器、瓷器,其窑口分别有江西景德镇湖田窑、重庆涂山窑、陕西耀州窑、四川青羊宫窑。考古学家认为,如此众多窑口产品集中于一地,可见当时的武陵既是经济繁荣的水码头,也是长江边上的一个政治重镇。

  细节三荩荩当年街道码头被冲毁

  彭学斌称,在下中村遗址出土的的上万件文物,以及密集分布的30多座宋代房屋中,目前还没发现街道和码头,“这是一大遗憾。”但并不影响认定。 彭学斌分析认为,上世纪70年代至今,江水、山洪使遗址所在的江边台地逐年坍塌,后退了至少30米,遗址文化层破坏程度极大,“临江码头及街道可能早已被江水冲毁永沉江底了。”对于县衙的具体位置、有无城墙、城市的面积及人口规模,还需要作进一步研究。

  史料记载,武陵西汉时属临江县,后周年间改为武宁县,一直沿用至明初,隋时属巴东郡,宋元时,武宁属万州,明洪武四年,并武宁县入万州,洪武六年,改万州为万县。《读史方舆纪要》:“武宁废县万县西百二十里,汉巴郡临江县地。”《太平寰宇记》:“武宁县万州西南一百三十里大江,在县南十三步。” 武陵地下还有商周古城?

  该地残存少量2000年前城墙遗址,有待进一步发掘

  本报讯早在2001年下中村遗址(宋城武宁)开掘之初,就有国内考古专家分析认为:武陵镇地下埋藏着三座古城遗址,它们分别是椅子山商周古城建筑遗址、圈山汉代城市遗址以及下中村古城遗址,一度引发业界震动和全国媒体广泛关注。

  已证实两座古城

  如今,下中村的北宋县城武宁已经“水落石出”,三座古城的说法是否仍然成立呢?万州博物馆业务部主任彭学斌昨日透露,目前已证实的有两座:北宋武宁古城和圈山古城,椅子山是否为商周古城遗址尚未获得确证。   据介绍,圈山汉代山城遗址系湖南省考古所与岳阳文管处联合考古队发现。该考古队在发掘吊嘴汉墓群时,在其东一个叫圈山的地方进行勘测和试掘,发现了大量的汉代板瓦、简瓦残片,且分布区域很广。

  经断定,这里有一座具有相当规模的2000年前的古代城池。因保存得不好,仅残存极少量城墙遗址,没有进一步发掘和保护,现在为武陵移民新场镇所在地。

  宋屋疑遭火灾而弃

  在遗址内,记者看到了这种被称为红烧土的泥土。昨天,万州博物馆考古队女领队岳宗英说,发现草木灰、红烧土都很正常,但被烧板结和改变结构的泥土在草木灰下面,才符合常理和生活规律———现在的情况恰好相反。   “我不敢肯定,但我想这种猜测这两栋民居,有可能是在遭受火灾后的遗弃屋。”岳宗英分析说:“如果红烧土在上面,极有可能当时发生了火灾,一个墙体垮塌后,压在了火上面,这样才形成红烧土在上,草木灰在下的情形。”

  这两栋房屋到底是不是遭受了火灾?在当时下中村的这些房屋里,究竟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站在遗址前,记者想,这些尘封的旧事,随着江水的上涨,恐怕将永远成为一个难以解开的谜团。

  大发现震惊世人   万州武陵镇被称作三峡文化的“聚宝盆”,自古是联系渝、鄂、陕的重要通道,经济文化相当发达。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这里不断有惊人的考古发现。在三峡文物抢救性发掘中,这里最多有8支考古队同时进行发掘“竞赛”。巴人,是古代军队中使用的乐器,与钲、钟一起成为古代军乐器三件套。古代巴人在战斗时将其奏响,不仅表示着战斗的信号,还起着鼓舞士兵前进的作用。

  1974年,武陵镇居民在长江边的沙土中挖出了一件“令全国眼红”的、顶上雕有虎造型的青铜器,它就是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虎钮錞于王”,现陈列在中国三峡博物馆“远古巴渝”厅。   三峡库区最大古墓

  2003年,位于武陵镇下中村七组的大丘坪古墓群发现一处长22米、墓室长11.2米、宽9.4米的西汉古墓,出土大量珍贵文物,是三峡库区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墓葬。

  该古墓群共发掘战国至南北朝时期墓葬25座,其中土坑墓16座,砖室墓9座,被评为年度“重庆三峡库区十大考古发现”。

  “活化石”汉阙

  2003年3月,在武陵镇小浪口一处溪边山坡上发掘出土了惊世国宝———汉阙,是全国第二例考古发现的汉阙。阙基、阙身、枋子层、介石、斗拱层、阙顶6个部件完好,重檐式结构,高浮雕,刻有青龙衔璧图案,瓦垄瓦档棱角分明,线条匀净,檐角似在迎风飞动;长近两米的阙身上刻有方孔钱纹,线条匀称简洁,古朴庄重,旁边一条长翅青龙鼓眼张嘴,呼之欲出。由于长埋地下,所有构件几乎没有被风化,保存着汉代的原始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