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晗童年照片:茶的传说(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2:54:11
   茶的故事--陆羽闭门写《茶经》           在我国各种史籍、典故和方志中,有关茶的故事、传说、名人轶闻趣事可谓举不胜举,美不胜收,是中国茶文化宝库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举例介绍。

   (一)陆羽闭门写《茶经》 陆羽(733-804),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东岗子、桑苎翁,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奉为“茶圣”。他写《茶经》有一段为人知的故事。即唐天宝五年(746),竟陵太守李齐物在一次州人聚饮中,看到陆羽出众,聪明好学,十分欣赏他的才华和抱负,当即赠以诗书,并修书推荐他到隐居于火门山的邹夫子那里学习。天宝十一年(752)礼部郎中崔国辅贬为竟陵司马。当年,陆羽揖别邹夫子下山。与崔相识,两人常一起出游,品茶鉴水,谈诗论文。天宝十三年陆羽为考察茶事,出洲巴山峡川。行前,崔国辅以白驴、乌犁及文槐书函相赠。一路之上,他逢山驻马采茶,遇泉下鞍品水,目不暇接,品不暇访,笔不暇录,锦囊满获。唐肃宗乾元三年(760),陆羽从南京栖霞山麓来到浙江湖州苕溪,隐居山间,闭门著述《茶经》。其间常身披纱巾短褐,脚着藤鞋,独行野中,深入农家,采茶觅泉,评茶品水或诵经吟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迟疑徘徊,每每至日黑尽兴,大哭而归,当时不知其性格者误称他“楚狂接与”。陆羽在唐代宗时曾封为“太子文学”等多种官职,但均未到职。他一生鄙夷权践,酷爱自然,坚持正义,本书前面提到的《六羡茶歌》正体现他的个人品质。

   (二)陆纳以茶果迎宾 晋人陆纳,曾任吴兴太守,累迁尚书令。时人赞其“恪勤贞固,始终勿渝”,是一个以俭德著称的人物。晋《中兴书》载有这样一件事:卫将军谢安要去拜访陆纳。陆纳的侄子陆?见叔父未作准备,但又不改去问他,于是私下准备了可供十几人吃的菜肴。谢安来了,陆纳仅以茶和果品招待客人。陆?就摆出了预先准备好的丰盛筵席,山珍海味俱全。客人走后,陆纳打了陆?四十棍,教训说:“汝既不能兴益叔父,奈何秽吾素业。”

   (三)王安石辨水考苏轼 王安石老年患有痰火之症,虽服药,难以除根。太医院属饮阳羡茶,并须用长江瞿塘中崃水煎烹。因苏东坡是四川人,王安石曾相托于他:“倘尊眷往来之便,将瞿塘中峡水携一瓮寄与老夫,则老夫衰老之年,皆子瞻所延也。”

   不久,苏东坡亲自带水来见王安石。王安石即命人将瓮抬进书房,亲以衣袖拂拭,纸封打开。又命僮儿茶灶中煨火,用银铫汲水烹之。先取白定碗一只,投阳羡茶一撮于内。候汤如蟹眼,急取起倾入,其茶色半晌方见。王安石问:“此水何处取来?”东坡答:“巫峡。”王安石道:“是中峡了。”东坡回:“正是。”王安石笑道:“又来欺老夫了!此乃下峡之水,如何假名中峡?”东坡大惊,只得据实以告。原来东坡因鉴赏秀丽的三峡风光,船至下峡时,才记起所托之事。当时水流湍急,回溯为难,只得汲一瓮下峡水充之。东坡说:“三峡相边,水一般样,老太师何以辨之?”王安石道:“读书人不可轻举妄动,须是细心察理。这瞿塘水性,出于《水经补注》。上峡水性太急,下峡太缓,惟中峡缓急相半。太基官知老夫中脘变症,故用中峡水引经。此水烹阳羡茶,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之间。今茶色半晌方见,故知是下峡。”东坡离席谢罪。

   (四)李清照夫妻饮茶考记忆 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记有她与丈夫赵明诚回青州故居闲居时的一件生活趣事:

   “……每获一书,即同共校勘,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诸收书家。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分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李清照、赵明诚夫雪在饮后间隙,一边饮茶,边考记忆,给后人留下“饮茶助学”的佳话,亦为茶事添了风韵。

   (五)送贡茶父子升官 宋徽宗赵佶嗜茶,宫廷斗茶之风盛行,为满足皇室奢糜之需,贡茶品目数量愈多,制作愈精。宋徽宗大量提拔与贡茶有功官吏。据《茹溪淦隐丛话》等载,宣和二年(1120),漕臣送可简创“银丝水芽”,制成“方寸新夸”。这种团茶色白如雪,故名“龙团胜雪”。郑可简因此而受宠幸,官升至福建路转运使。以后郑可简又命他侄子千里到各地山谷去搜集名茶,得到一种叫“朱草”的名茶,郑可简则令自己儿子去进京贡献。果然也因贡茶有功而得官。当时有人讥讽说:“父贵因茶白,儿荣为草朱。”其子得官荣归故里时,大办宴席,亲朋云集,热闹庆贺。郑可简得意地说:“一门侥幸。”他侄子因朱草被夺,愤愤不平,即对一句:“千里埋怨”。

   (六)司马光、苏东坡斗茶斗智 唐宋时期文风大盛,而文人雅士又以尚茶为荣,不仅嗜好品饮,而且参与采茶、制茶,于是斗茶之风兴起,范仲淹的《斗茶歌》曰:“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而这种“茗战”之乐,也确实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人们聚集一堂斗茶品茗,讲究的还自备茶具、茶水,以利更好地发挥名茶的优异品质。相传有一天,司马光约了十余人,同聚一堂斗茶取乐。大家带上收藏的最好茶叶、最珍贵的茶具等赴会,先看茶样,再闻茶香,后尝茶味。按照当时社会的风尚,认为茶类中白茶品质最佳,司马光、苏东坡的茶都是白茶,评比结果名列前茅,但苏东坡带来泡茶的是上雪水,水质好,茶味纯,因此苏东坡的白茶占了上风。苏东坡心中高兴,不免流露出得意之状。司马光心中不服,便想出个难题压压苏东坡的气焰,于是笑问东坡:“茶欲白,墨欲墨;茶欲重,墨欲轻;茶欲新,墨欲陈。君何以同爱两物?”众人听了拍手叫绝,认为这题出得好,这下可把苏东坡难住了。谁知苏东坡微笑着,在室内踱了几步,稍加思索后,从容不迫地欣然反问:“奇茶妙墨俱香,公以为然否?”众皆信服。妙哉奇才!茶墨有缘,兼而爱之,茶益人思,墨兴茶风,相得益彰,一语道破,真是妙人妙言。自此,茶墨结缘,传为美谈。

   (七)吓煞人香碧螺春 江苏太湖洞庭山上的名茶碧螺春,有好多生动的传说。其一是姑娘碧螺春与其伙伴阿祥的爱情故事。一年初春,太湖中有恶龙作怪,为害百姓。阿祥与之斗了七天七夜,缍斗败了恶龙,自己也精疲力竭,病倒在床。碧螺姑娘亲自照料,并采摘山上茶叶,疗好了阿祥的重伤,自己却劳累而逝。阿祥把碧螺姑娘葬于茶树之侧,并精心培育。人们为了纪念碧螺,而称此茶为碧螺春。另一则事故,流传亦很广泛。说东洞庭黄厘峰上有奇香,被误认为妖精作崇,而被一位胆大勇敢的姑娘发现采摘,收于杯中。她走到哪儿,香到哪儿。连姑娘也惊奇得大叫起来:“吓煞人香。”当时,人们问她是什么茶?她随口而答:“吓煞人香”。后来,康熙皇帝下江南,到此一游,饮到此茶十分高兴,欣然命名为“碧萝春”,后又根据其外形似螺而更名为碧螺春。

   (八)林凤池赶考得香茗 冻顶山是台湾省凤凰山的一个支脉,海拔700多米,月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左右,所以冻顶乌龙实不是因为严寒冰冻气候所致,那么为什么叫“冻顶”呢?因为这山脉迷雾多雨,山陡路险崎岖难走,上山去的人都要绷紧足趾,台湾俗语称为“冻脚尖”。所以此山称之为冻顶山。相传在一百多年前,台湾省南投县鹿谷乡,住着一勤奋好学的青年,名林凤池,他学识广博,体健志壮,一年前他听说福建省要举行科举考试,就很想应试,可是家境贫寒,不能成行。

   乡亲们喜欢林凤池为人正直,有学识,有志气,得知他想去福建赴考,就相约跑来对他说:“凤池,你想去考是好事!去吧,有困难,大家帮你。”说罢大家就慷概解囊,给林凤池凑足了足够的路费。第二天即拜别乡亲上路了。不久林凤池果然金榜题名,考上了举人并在崇安县衙就职。林凤池决定回台湾探亲,在回台湾前邀同僚一起到武夷山一游。上得山来,只见山上岩间长着很多茶树,又听说树上的嫩叶做成乌龙茶,香高味醇,久服有明目、提神、利尿、去腻、健胃、强身的作用。于是向当地茶农购得茶苗36棵,精心带土包好,带回台湾南投县。乡亲们喜出望外,又见他带来福建的乌龙茶苗,格外兴奋,他们推选几位有经验的老农,仔细地把36棵茶苗种植在附近最高的冻顶山上精心管理。台湾气候温和,茶苗棵棵成活,不断吐着绿油油的嫩芽,接着,人们按照林凤池介绍的方法,采摘芽叶,加工成乌龙茶。这茶山上采制,山下就闻到清香,而且喝起来清香可口,醇和回甘,气味奇异,成为乌龙茶中风韵独特的佼佼者,这就是现今台湾省“冻顶乌龙”的由来。    茶叶世家的茶故事  在人与自然这个伟大而深沉的主题下,我们试图认真地思考,热情地表达,反映人们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感受欢乐与共的美好情感。

  在茶马古道途经的普洱县凤阳乡谦刚村红土坡周氏人家的老宅旁,有一棵先祖栽下的老茶树,据周家留下的碑记推测已有220年的历史,其树高为7.15米,在距地面40cm高处分成9枝,远看就像一把巨大的伞为周家遮阳挡雨。200多年的风风雨雨,逝去了无数的故人,这棵数在周家人眼里已不仅仅是一棵树,而是寄托了对先人的一种怀念。所以,对祖上遗留下的这棵老茶树,周家视为宝贝,一直精心呵护。

  这种呵护持续了几代人,这种呵护也使这棵树得以茁壮成长。去年周家还自行集资对古茶树进行了保护,砌了围墙,建了纪念碑。2004年11月28日竣工这一天,周氏家族举行了隆重的祭茶和揭匾仪式。周家的人不论远近都回来参加了朝拜。思茅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维祥亲笔题写了“茶叶世家”的匾,用以肯定周家对茶树的保护工作。

  周家人对普洱茶有长久的感情积淀,对茶树充满了虔诚之情。周氏家族的部分族人还曾带着香火祭品,到家后边的白草地大山上,祭拜了野生大茶树,以了周家的一大心愿。

  这棵野生大茶树,堪称白草地大山第一大茶树,生长在凤阳乡谦刚村白草地小豹子洞,这里山高林密,植被丰富完好,成了山下包括红土坡在内的几个村子生活和生产用水龙洞箐河的源头。这棵树周长两米七,分了10枝分叉,最大树枝周长近一米。在这棵古茶树方圆100米内还有周长一米以上的野生茶树6棵,小茶树无数棵。大茶树好似护佑着这一方小茶树的母亲,而周家人用自己的行动时时刻刻守护着这位母亲。这次祭祀也是周家人表达他们感情的一种方式。参加祭祀的周家人在茶树下方砌了石台,点燃了香火,供上祭品,举行了祭拜活动。

  周氏家族对茶的虔诚和崇拜,由此可见一斑。不可谓不诚矣!这种虔诚和崇拜,应该说来自于悠悠的茶马古道,也来自于祖先留下来的老茶树,或许还参杂一点神秘的传说和故事。正因为有了千千万万的茶人和无数的茶叶世家,才奠下了普洱茶得以辉煌的基石。

  如今,周家已繁衍发展到第十二代传人,户数已达14户,除4户已经转为城镇户口外,其余户户种茶,从80年代开始,周家弟兄已陆续创办、联办或承包了5个茶厂,茶园面积1000亩,容纳农户250户,劳力440人,总人口650人。

  一个家族,对茶如此的投入和关注,不仅办了5个茶厂,还培育了自己的优良品种;不仅精心阿护着祖先遗留下来的老茶树,还仰仗和朝奉着家后深山老林里的野生大茶树;不仅继承和发展着家族种茶的传统,还带动着村民共同发展,这完全得益于普洱茶辉煌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

  历史和现实就是这样呼应着、传承着、碰撞着、发展着。让人欣佩和景仰的是,虽然驮铃不在、古道消失,但茶马古道旁的“茶叶世家”依然保存着对普洱茶的那份不变的执着。

    潮州工夫茶茶史—乌龙茶的诞生 乌龙茶的诞生

  末茶不直冲工夫茶,而同为散条形茶的红茶和绿茶,亦与工夫茶无缘,这是工夫茶客的共识。换言之,只有乌龙茶才能冲出正宗地道的工夫茶。因此,考察乌龙茶的历史,将有助于寻找工夫茶的源头。

  乌龙茶属半发酵茶,是介于不发酵茶(绿茶)与全发酵茶(红茶)之间的一类茶叶,因外观色泽青褐,也称“青茶”。

  乌龙茶味甘浓而气郁馥,无绿茶之苦、红茶之涩,性和不寒,久藏不坏,香久益清,味久益醇。乌龙茶做工精细,综合了红、绿茶初制阶段的工艺特点,因而又具有红茶的甜醇,绿茶之清香,向有“茶中明珠”之誉。

  马龙茶的制作程序,可概括为萎凋(凉青、晒青)、做青(摇青、掠青)、炒青、揉捻、干燥等五大环节。做青过程中,因鲜叶互相碰撞,叶缘细胞被擦伤破坏,改变了供氧条件而发生轻度氧化并呈现红色;叶片中央部分则由暗绿转淡绿再变为黄绿,从而形成了“绿叶红镶边”的独特风采。炒青后的杀青叶,由于经过反复揉捻,叶片由片状卷成条索,而被揉碎的叶细胞所渗出的茶计又粘附叶表,在冲泡时易溶于水,则利于提香并使茶汤增浓。 关于乌龙茶的起源,学界尚有争议。有的推论出现于北宋,有的推定始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但对其创始他在福建则无异议。

  乌龙茶得名的由来,在福建流传着多种传说。其中的一则是这样:
几百年前,安溪西洋乡南岩村,有一位单名“龙”的青年,以种茶、狩猎为生,因饱经风日磨炼,浑身黝黑,人称“乌龙”。一日,上山采茶,晌午回家时打伤了一只山獐,直追至“观音石”附近万把它捕获。到家后又忙于宰杀山獐,忘了制茶。隔天清早才发现搁置一晚的茶叶已萎凋了,有的叶子边缘变成红色且散发出阵阵清香。马龙赶紧动手炒制,没想到做出来的茶叶一经冲泡,竟是别具风味,甘香异常。乌龙细心琢磨,终于悟出奥秘:原来茶叶在篓中,经一路奔跑时的颠簸,是 “摇青”;后放了一夜,这是“凉青”,所以制作出来的茶叶落归根便与以往不同。后来乌龙按悟出米的方法反复试验,终于创制出一套新的技术。他把技术传给众乡亲,人家为了感谢他,就把这种茶叫做“乌龙茶”。乌龙去世后,乡亲们还在南岩山上盖庙塑像纪念他。

  传说是美好的,但还不能据此以定乌龙茶的起源。有关乌龙茶制作技法记载,目前能见到的是陆廷灿《续茶经》中引用的王草堂《茶说》:
  武夷茶……采茶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阳羡芥片,只蒸不炒。火焙以成;松萝、龙井,皆炒而不焙,故其色纯。独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茶采而摊,摊而掮,香气发越即炒,过时、不及皆不可。既炒既焙,复拣去其中老叶、枝蒂,使之一色。

  上述武夷茶的制法是:采摘后摊放,即晒青;摊而掮(振也,动也),即摇青;摇到香气散发就炒、焙、拣。这几种程序与现代马龙茶的制作几无二致,而“半青半红”,则已把武夷岩茶“绿叶红镶边”的特色准确地描述出来。

  王草堂即王复礼。《茶说》成书的时间在清代初年,以此推论,武夷茶这一独特工艺的形成,当远比这个时间为早。对此,清顺治年间释超全的《武夷茶歌》已有表述:
   “景泰年间茶久荒,喊山岁犹供祭费。
   输官茶购自他山,郭公青螺除其弊。
   嗣后岩茶亦渐生,山中借此少为利。”
   “近时制法重清漳,漳芽漳片标名异。”
   其后,释超全又在《安溪茶歌》中说:
   “安溪之山郁嵯峨,其阴长湿生丛茶。”
   “迩来武夷漳人制,紫白二毫粟粒芽。
   西洋番舶岁来贾,王钱不论凭官牙。
   溪茶遂仿岩茶制,先炒后焙不争差。
   真伪混杂人聩聩,世道如此良可嗟。”
  
   释超全俗名阮文锡,原系同安县士人,因恸明鼎瀹丧、复国难期而于顺治八年(1651)入武夷山寺为僧,故得洞悉茶事。从他这两首茶歌中,我们可以了解到:
   诗中的“近时”、“迩来”指的起码是顺治前的事。
  
   郭青螺是万历十年的潮州知府郭子章之号,此公虽不喜闽茶,但他敢于革除自景泰(1450——1456)以后,武夷山茶农须自他山购茶输官(即缴给官府)的弊端,对武夷茶业的重兴,贡献不小,所以能受到人们的赞颂。据《闽书·文莅志》,郭任福建布政使系万历前期,因而“岩茶亦渐生”当是万历中期事。

   武夷山多深坑巨谷,茶农利用岩洼、石隙、石缝,沿边砌筑石栏,构筑“盆栽式”茶园,俗称“石座作法”。“岩岩有茶,非岩不茶”,岩茶因此而得名。岩茶问世不久,其制作方法便流传到闽南漳州一带。故武夷岩茶实为乌龙茶之鼻祖。“溪茶遂仿岩茶制,先炒后焙不争差”,正表明了,其时的岩茶溪茶,其制法与当今的乌龙茶基本相同。而溪茶异军突起,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据威廉·乌克斯《茶叶全书》记载:160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从澳门运输茶叶销往欧州,起初为日本绿茶,不久即改为中国武夷茶,从此武夷茶风靡海外。这一记载与《安溪茶歌》“西洋番舶岁来贾”的描述,正相符合。

   综上所述,可证万历年间,武夷茶已风行海内外,因此,在明代中后期,工夫茶客已经“有米(茶米)可炊”。

   总而言之,通过对瀹饮法、宜兴茶壶、乌龙茶三个方面的剖析,我们可以得出初步结论:至明万历以后,形成工夫茶这一品茶习尚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工夫茶道的兴起,指日可待。

                                                                                                 春秋茶话------鱼的故事         垂钓者晚归,将一天的收获放进自家的鱼池里,又是冲水又是加氧。不一会,原先奄奄一息的鱼儿恢复了生气,小鱼儿高兴得不得了,庆幸死里逃生,但它妈妈仍然闷闷不乐。“妈妈,大家都很高兴你为什么不?”小鱼问。
“孩子,我们并没有逃脱磨难,相反死亡会来得更快!”妈妈说。
“......”
  见孩子疑惑不解,妈妈流着泪说:“这是屠夫的伎俩,因为在他们看来趁我们活着的时候杀了比我们自己死了吃起来味道鲜美得多。所以你对他现在的行为心存感激,以为你遇到了慈善家,你就大祸临头了.唉,孩子认命吧!” 言毕,母子相拥而泣。

  鱼的故事让我想起一个人来,一个乡下的朋友,现在已经过了“ 当打”之年,按照传统说法是“知天命”了,但要论起当年,那可是个人物,至少在他那个镇方圆几十里,无人提及不翘大拇指。县里也有所掌握,几次三番组织考察,准备把他从一般干部提到领导岗位调往他处任用,可是最终没有结果。为什么?世间有些事情就那么蹊跷,能干绝对是一个人的财富,但有时候也可能是祸,一种羁绊。就因为朋友那点能耐,那点当地百姓中的威望,多少年镇上领导走马灯的换,但对于他那真是稳如泰山,雷打不动。而且届届都是红人,一把手的座上宾。甚至镇里要办的事情问他一问一个准,许多时候镇里的副职却一无所知。加之他还有旁人少有的绝技,可以对别人的意思多数时候心领神会,人也勤快塌实。总之,在书记眼里,他就是《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只要唐僧需要,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每每听说他要走,书记总是极力劝说,推心置腹,恩德并施,结果是弄得他热情难却,仁义难舍。

  “哎,到如今人过半百,休也!长叹曰‘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朋友自娱。一部《三国演义》很有读头,其中不乏文韬武略,无不让人连连叫绝,给人启迪颇深。作者通过精雕细琢的人物形象无不栩栩如生,十分耐人寻味。同为智者谋臣,由于处世哲学之差别,命运各异。比较鲜明的你注意两个人,一个是贾诩,一个是杨修。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绝对是个奸雄(暂且不论史实正谬),而且是小肚鸡肠、妒贤嫉能之徒,整个一小人形象!贾诩绝对是个高人,智谋在曹操之上。在《三国演义》第十八回,贾文和就让曹操吃尽苦头,险些全军覆没。而后,他劝张绣投曹操,曹操倍加器重,但他并未因此忘乎所以。他深知曹操之所以如此对他,只不过想利用他剪除异己,独揽天下。而且他又遇到的不是刘备那种爱“才”如命之人,你看曹操,对能力超过自己的人,处处怀有戒心,稍有不慎,必被迁怒,杀身灭族是常有的事。所以,贾诩高明,他处世低调,即使是出谋划策也不会尽显锋芒。他首先猜度曹操心里,看他确实无计可施了才献计,而且是采取征求意见式的口吻,这样一来,不管胜败事后你曹操都无话可说。所以,纵观三国只有他贾诩,倍受重用而不弃,从一而终,连仕操氏父子,自然而亡。而杨修,则自恃才高八斗,处处锋芒毕露。 虽然曹操知道他的才华但并不重用他,至死也仅仅是个主簿,搞后勤的,上不得台面。但杨修不觉察啊,他以为曹操把他放在身边是对他的欣赏,处处猜度曹操的心思,而且一猜一个准,简直就是人家肚子里的一根蛔虫。先是参与曹氏家庭的立嗣之争,曹操为立嗣人选左右为难,曾多次设局试探膝下之子,杨修都看在眼里,并予识破。比如有一回,曹操在一盒糕点上写了三个字:“一盒酥”,然后把他故意留在曹植的房内。曹植不知何意,杨修一看便叫人一人一口吃起来,说,曹操的用意是“一人一口酥”(实际上曹操也是暗示曹植兄弟和平相处),曹操知道后不悦。更兼后来曹丕被立继嗣,你想曹操还会对他放心吗?留你杨修在曹植身边不知你又出什么点子让他去夺位,让他去造反?所以由此看来,曹操带杨修在身边本来就有不可告人的原因,虽然书里没那么写,按照曹操的习性恐怕早有以绝后患之意吧?只是没理由罢了。嘿嘿,机会终于来了。曹操被蜀军夺了汉中,狼狈逃窜到阳平关,本来无心恋战,但从面子上又不服输,不便明说撤退,于是他随口而出的两个字:“鸡肋”在一般人看来莫名其妙,而杨修则深知其中奥妙,早早收拾行李作搬师回朝的准备。兴许在曹操喝令将他推出斩首之前心里还美滋滋的:众人皆愚我独灵!可叹!看来为人处世得好好掂量,一叶障目,执迷不悟,害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