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丸和多由也h肉图:浅谈数学教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2:09:20

浅谈数学教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完美的教学艺术。本文阐述了数学教学课堂提问时,有效提问的重要性;怎么样才会更加有效;有效提问应注意什么。

 

      关键词:课堂提问  重要性  有效性  注意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完美的教学艺术。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扎实训练、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教学中的"问",可谓启发性的集中表现,如果运用得当,那么对于巩固学生知识、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素质都有重要的作用。

      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训练思维,而课堂提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现象一:

      师:下面我们来学习画角。画角一般分三步:第一步,先画顶点。第一步,先画什么?

      生:先画顶点。

      师:第二步,从顶点出发画一条边。第二步,再画什么?

      生:再画一条边。

      师:从那里起画一条边?

      生:从顶点起。

      师:第三步,从顶点起向不同的方向再画一条边。第三步,再画什么?

      生1:再画一条边。

      生2:从顶点起再画一条边。

      生3:从顶点起向不同的方向画一条边。

      师:说的真好。谁能完整地说出画角是分哪三步画的?

      生:(略)

      师:下面,我们就按照这样的三步来画一画。

      现象二:

      师:在上节课前,老师问大家想知道关于角的哪些知识,有的小朋友想给角画个像,那该怎么画呢?小朋友们先想一想,伸出小手在桌面上画画看,并对身边的小朋友说说你的想法。(有的小朋友在思考,有的在和别的小朋友讨论)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1:我认为,画角应该这么画。(手比画,只画了两条边)

      生2:我不同意他的意见,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应该画了两条边后,再画顶点。

      生3:我觉得先画顶点,在画两条边。

      师:你们同意谁的意见?说说自己的理由。

      生4:我认为第三个小朋友说得对。应为如果不先画顶点,就不好画边,就不知道要画在哪里了。

      生5:我也认为第三个小朋友说得对。因为角是由顶点引出的两条直线所组成的图形,所以要先画顶点。

      师:有不同意见的吗?

      生:没有。

      师:那大家拿出笔画一个角试试。

      显然,很多老师都会认同第二个现象的问题设计得比较好,因为以前只重知识结果,转变到了现在重思考过程。

      好的提问方式应该是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而不应该急促地迈向结果。教师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提问方式,努力给学生创造思考的条件。要鼓励学生多动脑、勤动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到课堂教学中,不论进行概念的、定理(公式)的教学,还是在为学生进行复习,以至在例题的讲解和对学生作业的核对时,都应注重课堂提问的质量。先让学生自己积极地进行思考,并试作解答;而后再来引导全体同学对这样的解答进行研讨、评定;最后总结、明确。而不应该是教师只单纯地讲解,学生只单纯地聆听来进行。要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培养学生会用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来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由“学会”数学转变为“会学”数学。

      

      正所谓好的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涟漪之中;又如柳暗花明又一村,让学生在探索顿悟中感受思考的乐趣。那么,如何才能激起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兴趣?教师的“问”的质量,在这里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那么如何来提高我们数学课堂提问的质量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一、  要有指向性

      课堂提问的指向必须清楚,明确。教师有目的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设计指向性明确的提问。如有一位老师引导学生这样解答一道题:学校把360本科技书分别放在上、中、下的书架上,上层的1/4等于中层的1/5,等于下层的1/6,求下层书架上放多少本书?此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都在苦思冥想,这时老师点拨提问:“这三层书架中每层的书各有多少份?每一份的本数是都相等吗?为什么?这三层共有多少份?”经这样一问,学生思路顿开:上层有4份,中层有5份,下层有6份,所以一共有15份。下层占科技书总本书的6/15,也就是360本的6/15。这道难题就这样被解决了。可见教师的这一问正是问在了知识的关键处,指向十分清楚、明确,既疏导了学生思维的障碍,解决了疑难,有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  要有启发性

         

      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能促其知识内化。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取决于教师引导启发作用发挥的程度,因此课堂提问必须具备启发性。通过提问、解疑的思维过程,达到诱导思维的目的。要注意设计展现思维过程的提问,不应满足学生根据初步印象得出的判断,而要强调学生说明怎样分析理解的道理。问题提出后,适当地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以达到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学生答完问题后再稍停数秒,往往又可以引出该生或他人更完整确切的补充。

      三、  要有逻辑性

         

      问题的设计要按照课程的逻辑顺序,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程序,循序而问,由表及里,层层深入,使学生积极思考,逐步得出正确结论并理解掌握结论,如果前后颠倒,信口提问,只会扰乱学生的思维顺序,甚至使学生云里雾里,摸不着头绪。

      四、  要有新颖性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同样一个问题,提出时平平淡淡,既不新颖又不奇特,而是“老调重弹”,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的主动性也就可想而知了。相反,如果变换一下提问的角度,提炼一下提问的方法,让学生有新奇之感,那么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的主动性又会如何呢?那种场景一定也是不少老师一直向往和追求的,一种和谐中带着活跃的课堂。

      五、  要有适度性

         

      浅显的随意提问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他们随声附和的回答并不反映思维的深度,超前的深奥提问又使学生不知所云,难以形成思维的力度。对难点问题,要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一系列提问,使学生通过回答问题,逐步突破难点,只有适度的提问,恰当的坡度,才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提问时还应尽量避免那些“对不对”之类的无效提问,以及由此引出的简单答复。有些课堂上热烈的气氛,只是学生揣摩教师心思,投其所好的齐声应付,并非整体性的效果,有时甚至掩盖了真正的无知,这样的提问也是无效的。

      六、  要有科学性

      课堂上问题的设计必须准确、清楚,符合学生认知特点,适应学生认识水平,切忌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问题。问题的答案应该是确切的,即使是发散性问题,其答案也应该有个大概的范围,而不是放任自流的,要避免答案不确定或超出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对于学生生的回答,教师要有明确的反应,或肯定或否定,或点拨或追问,恰当的反应足可强化提问的效果,同时教师还要把握时机,当学生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时,及时安排具有启发意义的提问。善于了解学生的疑难,鼓励他们质疑问难,作深层次思考。使学生从有疑到无疑,逐个解决疑点、难点问题。

 

      最后又从无疑到新疑,让好的学生思绪绵绵,不断探索。

      七、  要有灵活性

      围绕教学中心、重点难点而精心设计几个提问是十分必要的。但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信息交流的过程,谁都无法预测在师生双边交流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哪些事情,一旦问题出现,就必须要求老师灵活地处理这动态生成的教学活资源,当场设计出一些提问,以调整和改善教与学的活动。对教师的提问,学生回答有错误是正常的,教师迅速准确地判断出学生的回答,并加以利用,使之成为新的数学资源,让教师灵活地把握课堂,随之生成新的问题。

      八、  要有评价性

         

      无论是什么样的课堂,评价几乎成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在评价时应带着浓浓的情感,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肯定。如答对了,我们可以激励:“你真行!”“你的想法和老师想的一样!”如果答错了,我们可以鼓励:“没关系,你是爱动脑筋的孩子。”如果答得很有创意,我们更可以大家表扬:“真棒!!”“比老师还厉害!”切不可对学生的回答不作表示,让学生认为回答与否都一样的感觉,大大降低了老师提问的收效。

      

      课堂提问巧妙地使用,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开阔,教学效果良好。但是,使用不当,学生的情绪受抑,思维受阻,出里不讨好。所以课堂提问还应该注意“四忌”。

      一忌集体式

      有的教师喜好集体问答,“好不好?”“好!”“对不对?”“对!”“是不是?”“是!”等一问一答,表面轰轰烈烈,实则效果甚差。好多同学条件反射,随声附和。更何况集体问答,打断他人思维,影响旁人思考,这是逻辑思维学中最忌讳之事。何不提出问题后,让同学们静心熟虑、待到弦紧弓张时,指名问答,这样更可使学生的思维推向更高一层、更深一步。

      二忌单一式

      有人害怕课堂提问出现冷场,耽误课堂时间,总是单向地向少部分学生发问,希望课堂提问顺利进行。岂不知,这样做,热了少数,冷了多数。长此以往,多数学生发现了奥妙,知道提问与己无关,积极性受挫,主动性淡漠,人为地造成两极分化。课堂提问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内容要有梯度,要有层次;入选要不拘一格。引路性提问,要多问优等生;锻炼性提问,照顾中等生;鼓励性提问,穿插点问差等生。总的说,课堂提问要让每个同学都有启迪,要使人人主动进取,使课堂变成学生施展才华、相互竞争的场所。

      三忌盲目式

      课堂提问要做好充分淮备,从形式到内容,从时间到人选,从收听反馈信息到讲评,都要心中有数。切不可有口无心,随意而问,只把提问流与形式,把课堂当做过场。严格地说,提问是一门艺术,是一项技能。什么时候发问?(问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够"的火候时);怎样发问?(设问、自问、反问交错进行);问谁?(优、中、差面面俱到);学生答错或回答离题太远如何往回引导等等,都需要精心策划,认真考虑。特别是课堂应变提问,更应该有的放矢,绝不能随意发问,仓促上阵。

      四忌有头无尾式

      课堂提问是落实知识的一种手段,也是即时反馈的一种方式。如果只管提问,不管效果如何,那么设计地再好的问题都会大打折扣。我们既要勤勤恳恳搞耕耘,还要扎扎实实管收获。

      

      “问”是一中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要掌握好这门艺术,教师就应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的“问”,“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

      爱因斯坦说:“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今天我们通过多维有效的提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又成了至关重要的一个课题。我们的教学还在继续,我们的研究永不停息。

浅谈数学教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完美的教学艺术。本文阐述了数学教学课堂提问时,有效提问的重要性;怎么样才会更加有效;有效提问应注意什么。

 

      关键词:课堂提问  重要性  有效性  注意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完美的教学艺术。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扎实训练、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教学中的"问",可谓启发性的集中表现,如果运用得当,那么对于巩固学生知识、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素质都有重要的作用。

      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训练思维,而课堂提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现象一:

      师:下面我们来学习画角。画角一般分三步:第一步,先画顶点。第一步,先画什么?

      生:先画顶点。

      师:第二步,从顶点出发画一条边。第二步,再画什么?

      生:再画一条边。

      师:从那里起画一条边?

      生:从顶点起。

      师:第三步,从顶点起向不同的方向再画一条边。第三步,再画什么?

      生1:再画一条边。

      生2:从顶点起再画一条边。

      生3:从顶点起向不同的方向画一条边。

      师:说的真好。谁能完整地说出画角是分哪三步画的?

      生:(略)

      师:下面,我们就按照这样的三步来画一画。

      现象二:

      师:在上节课前,老师问大家想知道关于角的哪些知识,有的小朋友想给角画个像,那该怎么画呢?小朋友们先想一想,伸出小手在桌面上画画看,并对身边的小朋友说说你的想法。(有的小朋友在思考,有的在和别的小朋友讨论)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1:我认为,画角应该这么画。(手比画,只画了两条边)

      生2:我不同意他的意见,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应该画了两条边后,再画顶点。

      生3:我觉得先画顶点,在画两条边。

      师:你们同意谁的意见?说说自己的理由。

      生4:我认为第三个小朋友说得对。应为如果不先画顶点,就不好画边,就不知道要画在哪里了。

      生5:我也认为第三个小朋友说得对。因为角是由顶点引出的两条直线所组成的图形,所以要先画顶点。

      师:有不同意见的吗?

      生:没有。

      师:那大家拿出笔画一个角试试。

      显然,很多老师都会认同第二个现象的问题设计得比较好,因为以前只重知识结果,转变到了现在重思考过程。

      好的提问方式应该是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而不应该急促地迈向结果。教师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提问方式,努力给学生创造思考的条件。要鼓励学生多动脑、勤动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到课堂教学中,不论进行概念的、定理(公式)的教学,还是在为学生进行复习,以至在例题的讲解和对学生作业的核对时,都应注重课堂提问的质量。先让学生自己积极地进行思考,并试作解答;而后再来引导全体同学对这样的解答进行研讨、评定;最后总结、明确。而不应该是教师只单纯地讲解,学生只单纯地聆听来进行。要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培养学生会用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来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由“学会”数学转变为“会学”数学。

      

      正所谓好的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涟漪之中;又如柳暗花明又一村,让学生在探索顿悟中感受思考的乐趣。那么,如何才能激起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兴趣?教师的“问”的质量,在这里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那么如何来提高我们数学课堂提问的质量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一、  要有指向性

      课堂提问的指向必须清楚,明确。教师有目的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设计指向性明确的提问。如有一位老师引导学生这样解答一道题:学校把360本科技书分别放在上、中、下的书架上,上层的1/4等于中层的1/5,等于下层的1/6,求下层书架上放多少本书?此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都在苦思冥想,这时老师点拨提问:“这三层书架中每层的书各有多少份?每一份的本数是都相等吗?为什么?这三层共有多少份?”经这样一问,学生思路顿开:上层有4份,中层有5份,下层有6份,所以一共有15份。下层占科技书总本书的6/15,也就是360本的6/15。这道难题就这样被解决了。可见教师的这一问正是问在了知识的关键处,指向十分清楚、明确,既疏导了学生思维的障碍,解决了疑难,有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  要有启发性

         

      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能促其知识内化。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取决于教师引导启发作用发挥的程度,因此课堂提问必须具备启发性。通过提问、解疑的思维过程,达到诱导思维的目的。要注意设计展现思维过程的提问,不应满足学生根据初步印象得出的判断,而要强调学生说明怎样分析理解的道理。问题提出后,适当地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以达到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学生答完问题后再稍停数秒,往往又可以引出该生或他人更完整确切的补充。

      三、  要有逻辑性

         

      问题的设计要按照课程的逻辑顺序,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程序,循序而问,由表及里,层层深入,使学生积极思考,逐步得出正确结论并理解掌握结论,如果前后颠倒,信口提问,只会扰乱学生的思维顺序,甚至使学生云里雾里,摸不着头绪。

      四、  要有新颖性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同样一个问题,提出时平平淡淡,既不新颖又不奇特,而是“老调重弹”,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的主动性也就可想而知了。相反,如果变换一下提问的角度,提炼一下提问的方法,让学生有新奇之感,那么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的主动性又会如何呢?那种场景一定也是不少老师一直向往和追求的,一种和谐中带着活跃的课堂。

      五、  要有适度性

         

      浅显的随意提问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他们随声附和的回答并不反映思维的深度,超前的深奥提问又使学生不知所云,难以形成思维的力度。对难点问题,要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一系列提问,使学生通过回答问题,逐步突破难点,只有适度的提问,恰当的坡度,才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提问时还应尽量避免那些“对不对”之类的无效提问,以及由此引出的简单答复。有些课堂上热烈的气氛,只是学生揣摩教师心思,投其所好的齐声应付,并非整体性的效果,有时甚至掩盖了真正的无知,这样的提问也是无效的。

      六、  要有科学性

      课堂上问题的设计必须准确、清楚,符合学生认知特点,适应学生认识水平,切忌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问题。问题的答案应该是确切的,即使是发散性问题,其答案也应该有个大概的范围,而不是放任自流的,要避免答案不确定或超出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对于学生生的回答,教师要有明确的反应,或肯定或否定,或点拨或追问,恰当的反应足可强化提问的效果,同时教师还要把握时机,当学生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时,及时安排具有启发意义的提问。善于了解学生的疑难,鼓励他们质疑问难,作深层次思考。使学生从有疑到无疑,逐个解决疑点、难点问题。

 

      最后又从无疑到新疑,让好的学生思绪绵绵,不断探索。

      七、  要有灵活性

      围绕教学中心、重点难点而精心设计几个提问是十分必要的。但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信息交流的过程,谁都无法预测在师生双边交流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哪些事情,一旦问题出现,就必须要求老师灵活地处理这动态生成的教学活资源,当场设计出一些提问,以调整和改善教与学的活动。对教师的提问,学生回答有错误是正常的,教师迅速准确地判断出学生的回答,并加以利用,使之成为新的数学资源,让教师灵活地把握课堂,随之生成新的问题。

      八、  要有评价性

         

      无论是什么样的课堂,评价几乎成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在评价时应带着浓浓的情感,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肯定。如答对了,我们可以激励:“你真行!”“你的想法和老师想的一样!”如果答错了,我们可以鼓励:“没关系,你是爱动脑筋的孩子。”如果答得很有创意,我们更可以大家表扬:“真棒!!”“比老师还厉害!”切不可对学生的回答不作表示,让学生认为回答与否都一样的感觉,大大降低了老师提问的收效。

      

      课堂提问巧妙地使用,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开阔,教学效果良好。但是,使用不当,学生的情绪受抑,思维受阻,出里不讨好。所以课堂提问还应该注意“四忌”。

      一忌集体式

      有的教师喜好集体问答,“好不好?”“好!”“对不对?”“对!”“是不是?”“是!”等一问一答,表面轰轰烈烈,实则效果甚差。好多同学条件反射,随声附和。更何况集体问答,打断他人思维,影响旁人思考,这是逻辑思维学中最忌讳之事。何不提出问题后,让同学们静心熟虑、待到弦紧弓张时,指名问答,这样更可使学生的思维推向更高一层、更深一步。

      二忌单一式

      有人害怕课堂提问出现冷场,耽误课堂时间,总是单向地向少部分学生发问,希望课堂提问顺利进行。岂不知,这样做,热了少数,冷了多数。长此以往,多数学生发现了奥妙,知道提问与己无关,积极性受挫,主动性淡漠,人为地造成两极分化。课堂提问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内容要有梯度,要有层次;入选要不拘一格。引路性提问,要多问优等生;锻炼性提问,照顾中等生;鼓励性提问,穿插点问差等生。总的说,课堂提问要让每个同学都有启迪,要使人人主动进取,使课堂变成学生施展才华、相互竞争的场所。

      三忌盲目式

      课堂提问要做好充分淮备,从形式到内容,从时间到人选,从收听反馈信息到讲评,都要心中有数。切不可有口无心,随意而问,只把提问流与形式,把课堂当做过场。严格地说,提问是一门艺术,是一项技能。什么时候发问?(问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够"的火候时);怎样发问?(设问、自问、反问交错进行);问谁?(优、中、差面面俱到);学生答错或回答离题太远如何往回引导等等,都需要精心策划,认真考虑。特别是课堂应变提问,更应该有的放矢,绝不能随意发问,仓促上阵。

      四忌有头无尾式

      课堂提问是落实知识的一种手段,也是即时反馈的一种方式。如果只管提问,不管效果如何,那么设计地再好的问题都会大打折扣。我们既要勤勤恳恳搞耕耘,还要扎扎实实管收获。

      

      “问”是一中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要掌握好这门艺术,教师就应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的“问”,“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

      爱因斯坦说:“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今天我们通过多维有效的提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又成了至关重要的一个课题。我们的教学还在继续,我们的研究永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