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眼出现的集数:外国音乐教育学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5:39:17
外国音乐教育学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来源:音乐舞蹈学院 编辑:myinyuewudao 时间:2009-07-29 20:12:22           摘要:本文将外国音乐教育学的发展历史分为两个时期,即形成时期和发展时期;文中主要描述了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世界上音乐教育较为发达国家的音乐教育学发展概况,以为我国音乐教育学学科建设提供借鉴经验。    关键词:外国;音乐教育学;发展概况     音乐教育学是研究音乐教育的实践及其理论的一门学科。音乐教育学作为音乐学和教育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研究音乐教育的全过程,揭示音乐教育规律,注重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结合,从而全面指导音乐教育的实施。    音乐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实践与理论两方面。在音乐教育的实践研究方面,主要包括音乐教学法、音乐课程设置、音乐教学目标、音乐教学原则、音乐教学过程、音乐教学内容、音乐教学大纲、音乐教材、音乐教学评价、音乐教学管理等。在音乐教育的理论研究方面,主要包括音乐教育哲学、音乐教育史、音乐教育心理学、音乐教育社会学、比较音乐教育学等。     一、音乐教育学的形成时期    1640年至1688年在英国进行的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英国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专制的开始,同时也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从这开始直到19世纪末的巴黎公社无产阶级革命时期,欧美和亚洲一些国家相继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使资本主义制度确定与巩固下来。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各国资本主义产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资产阶级经济实力的增长,同时它必然要求新的教育的发展,以致各资本主义国家几乎都在这一历史时期确立了本国的资本主义教育制度。[1] 从这一时期开始,这些国家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音乐教育同时也得到发展,由此音乐教育学研究开始起步。    在英国,从1800年后陆续建立了一些由教徒捐款筹建的学校,在这些学校里开设有音乐课。1833年英国政府首次批准国家教育,学校音乐教材建设开始发展,最早出版的三本音乐教学专用课本是:约翰·特纳《声乐教学手册》(1833)、W.E希克森《歌唱大全》(1835)、格洛弗《赞美诗演唱纲要》(1836)。不久,由赫勒编著的《手册》于1841年获政府许可作为中小学音乐课教材使用。20世纪初英国一些音乐教师提倡将音乐欣赏纳入音乐教学内容,麦克佛森著的《请你作为一门语言文学教音乐》(1908)标志着“音乐欣赏运动”的开始;留声机进入音乐课堂,作为音乐欣赏教学的主要教具,使音乐欣赏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得以顺利实现,波西·斯科尔斯编写了音乐欣赏的专用课本《学着听》(1921)。此时期一些音乐教育工作者已关注到有关开发儿童音乐潜力方面的研究,特罗特在其《音乐家的成功之道》(1914)一书中介绍了他自己如何在教学中发展儿童音乐潜力的各种方法。20世纪20年代之后,器乐教学在学校音乐教学中得到重视,许多学校在音乐课中增加竖笛教学内容,音乐教师普里斯特利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编写了《竖笛教学用书》(1938)。[2] 此时期音乐教育的研究主要侧重于音乐教学法方面。    美国的学校音乐教育起始于18世纪的歌咏学校。1838年在洛威尔·梅森等人的积极倡导奔波下,美国波士顿政府将音乐教育纳入法定学校教育内容,从1838年至1860年间,学校音乐教育在全美逐步得以发展。洛威尔·梅森后被誉为“美国音乐教育之父”,他所编写的儿童歌唱教学手册《波士顿音乐学院裴斯泰洛齐体系歌唱基础教学手册》(1834)至1861年间一共发行了九版;他编写的学校音乐教学法教程《全国音乐教程》(1870)在全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之后,陆续出现了一批音乐教材和音乐教学法论著,还出现了专门培训音乐教学法的暑期教师培训学校。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学校音乐教育受当时新教育思想的影响,在音乐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方面有新的发展,新教育思想关注的是儿童的兴趣、学习动机等心理特征,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产生了新的歌唱教学方法、视唱教学方法,由此一些有关论著、教材也陆续面世,如罗伯特·福斯曼、埃莉诺·史密斯组织编写的《现代音乐丛书》(1898)、孔登《孔登音乐读者》、汤姆林斯《洛瑞尔音乐图书》、艾利斯·本特利《歌曲丛集》等;为了便于学术交流,一些音乐教育期刊也应运而生,主要有《学校音乐》、《学校音乐月刊》,这两份刊物在探讨美国新教育运动对学校音乐教育观念的更新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如《学校音乐》第一期写道:“音乐的最佳作用是触及心灵,丰富情感体验,为精神生活创造出一种罕见的气氛。”20世纪上半叶美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内容改变了原先的单一唱歌教学,增加了音乐欣赏、器乐、律动、合唱等教学领域,由此出现了一批相应的教材和研究教学实践的教学法论著,如安·福克纳《在我们的音乐中听些什么》、阿克尼斯·弗赖伯格《音乐欣赏课》、克拉克《幼童音乐欣赏》、凯瑟琳·斯通《音乐欣赏唱片教学法》、梅布尔·格伦《音乐欣赏通读课程》及《为每个孩子的音乐欣赏》、麦迪《学校管乐团》、麦迪、吉丁斯《管弦乐队技术》、《学校管弦乐团》及《钢琴班级教学》、吉丁斯、吉尔曼《公立学校钢琴班级教学法》、金瑟拉《钢琴技术要领》、哈克-麦考那提《钢琴演奏基础》、米斯那《旋律法》、柯蒂斯《柯蒂斯班级钢琴体系》、赞西格《谐声教师指南》、霍利斯·丹《新教师手册》、帕金斯《怎样教儿童音乐》、詹姆斯·默赛尔《音乐教育原理》、詹姆斯·默赛尔、梅布尔·格伦《学校音乐教学心理学》、彼得·戴克马《音乐督导与管理》等。[3] 以上可以看出,美国学校音乐教育学研究的形成过程,是从最初的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法研究逐步向有一定理论深度的音乐教育心理学、音乐管理学等领域扩展。德国是一个具有悠久音乐文化传统的国家,古希腊三位哲学家、教育家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重视音乐教育的思想对德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德国是世界上学校音乐教育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德国著名教育家、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1483-1546)曾说过:“音乐一半是纪律,一半是教育大师。”“必须把音乐保留在学校中,一个学校的教师必须会唱歌,否则我并不看重他。”[4] 从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开始,音乐教育在德国普通学校教育中就占有重要的位置。在启蒙运动时期,法国哲学家、教育思想家卢梭(1712-1778)的教育思想对德国学校音乐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卢梭在其论著《爱弥儿》中提出的自然教育的法则,其核心是强调在对儿童进行教育时,必须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反对成人不顾儿童的身心特点,按照传统与偏见强制儿童接受违反自然的所谓教育,如让儿童唱成人的歌曲,这违反了儿童的本性,易使儿童失去学习唱歌的兴趣,给儿童唱的歌曲必须符合儿童的认知世界,必须具有儿童自己的童趣;卢梭的自然教育之目标,是为了培养“人”。德国的许多音乐教育工作者受卢梭教育思想的影响,在音乐教学中积极探索适合儿童特点的各种教学方法,后来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指导思想实际上是继承了卢梭的“从孩子出发”的思想。18世纪下半叶,瑞士教育家裴斯塔洛齐(1746-1827)提出教育要适应自然的原则,就是要求教育必须激发和发展儿童的天赋能力和力量,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就在于发展潜藏在人体内的天赋能力;他认为歌咏活动是激发儿童天赋能力的好方法。裴斯塔洛齐的教育思想对德国学校音乐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1782-1852)将裴斯塔洛齐的教育理论运用在幼儿音乐教育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他认为儿童在游戏和唱歌中,在自然发展的活动中,更易于理解和欣赏音乐艺术。1861年福禄贝尔将他的有关幼儿音乐教育的研究写人他的论文集《幼儿园教育学》中。德国音乐教育家普法依费尔将裴斯塔洛齐的教育理论运用于歌唱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后出版了《根据裴斯塔洛齐原则的歌咏培训理论》一书。据德国《音乐大辞典》(MGG)词条《音乐教育》[5] 统计,在1810年至1845年间,德国出现了30种歌唱教育法,包括数字歌唱法、乐谱歌唱法和辨音歌唱法等。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德国学校音乐教育学的研究注重于音乐教育思想的探讨,同时音乐教学法研究呈多样化发展态势。从明治5年(1872)至明治24年(1891)是日本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引进、模仿时期:日本从1868年开始的明治维新,动摇了幕府的封建统治,资本主义生产力在国内迅速发展。明治初期,西洋音乐开始传入日本,同时欧美学校音乐教育体系也进入日本中小学校。明治5年日本学制中出现唱歌课的课程设置,明治10年之后日本各地中小学校普遍开始实施唱歌教育。明治24年(1891)日本文部省在颁布的《小学校教则大纲》中对音乐课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作了规定:“通过唱歌,练习耳音和发声器官,使学生能唱较容易的歌曲,以培养感知音乐的美,涵养德性为要旨。”“歌词及曲谱,尽量择用本国古今名家之作,以其雅正使儿童心情快活纯美。”[6] 这一时期,日本中小学音乐教育引入欧美学校音乐教育体系,日本文部省在颁发的有关学校教育法规文件中将音乐课列入中小学教育内容之中,并在音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作了规定,中小学音乐课的基本特性已初步形成。从明治25年(1892)至明治43年(1910)是日本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唱歌教育时期:在这将近20年的时间里,日本学校唱歌教育得到全面发展。文部省重视唱歌教材的建设,组织编写出版了《普通小学读本唱歌》、《小学校唱歌集》等一批唱歌教材,后被称为“文部省唱歌”。田村虎藏、纳所弁次郎等一批日本作曲家热心于儿童歌曲创作,为学校唱歌教学创作了大量的唱歌教材。为提高唱歌教学质量,这一时期各出版社组织出版了许多唱歌教学法的著作,如元桥义敦《小学校唱歌教授法》(1898)、石原重雄《新编小学唱歌教授法》(1900)等。文部省于明治33年(1900)颁发的《小学改正令》中有关音乐课的规定与明治24年(1891)颁布的《小学校教则大纲》基本相同,教学目的中规定“唱歌要唱平易之歌曲,以培养美感、涵养德性为要旨。”该文件中还规定唱歌为必修科目。这一时期,一大批学校唱歌教材和唱歌教学法著作的问世,加上有关教育法规文件中对唱歌教学的要求,确立了唱歌教育在日本学校教育中的位置。明治末期至昭和初期是日本音乐教育开拓、发展时期(1911-1931):此时期文部省对中小学音乐教学内容作了修订和充实,出版了一大批由文部省审定的“文部省唱歌”教材,当时“文部省唱歌”教材中选用的许多被孩子们广泛传唱的优秀歌曲,一直到现在仍被小学音乐教材所采用,而成为日本唱歌教材的经典作品等。这一时期,铃木三重吉等一些音乐教育家主张儿童歌曲应表现儿童的天真童趣,在铃木三重吉编辑的儿童杂志《红鸟》上发表了一批富有儿童情趣的童谣歌曲,这对中小学唱歌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了探讨研究中小学音乐教学规律,此时期一些音乐教育家、音乐教师积极进行音乐教育科学研究,发表、出版了大量的音乐教育论文、专著、译著,在唱歌教学、欣赏教学、音乐知识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专题研讨,由此对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产生了很好的推动作用。[7]    上述资料表明,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随着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初步形成了音乐教育学的研究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侧重于音乐教学法方面,但另一方面,一些学者已将研究的触角延伸到音乐教育思想、音乐教育心理学等领域,这说明音乐教育学学科研究在形成阶段就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音乐教育学的发展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全球性的教育改革的兴起,学校音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从未有过的重视,音乐教育学学科研究有了很大发展。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美国教育改革领导人、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课程改革思想的影响下,由美国教育总署艺术人文处的资助,产生了“曼哈顿维尔音乐课程方案”,该方案实施的教学过程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音乐实践,学习动力源自学生需要,鼓励学生参与创造性活动,教师应克制权威心态,做学生的引路人,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该方案的实施对推动美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美国教育总署艺术人文处共耗资1600万美元资助学校人文和艺术学科的课程改革方案,除了资助曼哈顿维尔音乐课程方案外,还资助了“中西部地区教育实验计划美育方案”、“西南地区教育实验音乐方案”等。1967年,在马萨诸塞州的坦格伍德召开了美国音乐教育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即“坦格伍德研讨会”,会议由美国音乐教育者全国大会主办。此次研讨会提出的议题几乎包括了音乐教育学研究的所有基本领域,会后产生的《坦格伍德宣言》指出:教育必须把生活的艺术、人格特征及创造力的培养作为主要目标,音乐应该成为学校课程的核心。1994年,美国政府通过立法程序出台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其根本宗旨是为了全面提高美国的教育质量,在此文件的指导下,要求各主要科目重新制定课程标准,以使美国的教育在2000年之际达到“世界级水平”;在此背景下,1994年美国政府颁发了包括音乐、舞蹈、戏剧、视觉艺术四门学科在内的《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这个文件作为美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政府指导文件一直沿用至今。随着学校音乐教育改革的迅猛发展,音乐教育学学科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大批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音乐教育论著,譬如:Abeles,H·F·et  al.《音乐教育的理论基础》(1984)、Birge,E.B.《美国公立学校音乐史》(1966)、Colwell,R.ed.《音乐教学研究手册》(1992)、Ernst,K.& Gary,C,《普通教育中的音乐》(1965)、Gates,J.ed.《美国音乐教育:当代问题》(1988)、Hoffer,C.R.《中学音乐教学》(1964)、Kneene,J.A.《美国音乐教育史》(1982)、Klotman,R·H.《音乐师资教育:总结报告》(1972)、Leonhard,C.& House,R.《音乐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原理》(1972)、Madsen,C.K.& Yarbrough,C.《以能力为基础的音乐教育》(1980)、Mark,M.L.《当代音乐教育》(1986)、Olson,G.B.《音乐师资教育:伙伴关系和过程》(1988)、Pike,A.《音乐经验的现象学分析及其他问题》(1970)、Reimer,B.《音乐教育哲学》(1989)、Resgelik,T.A.《普通音乐教学:中学行动教学法》(1981)、Schneider,E.H.& Cady,H.L.《音乐教育研究评述》(1990)、Smith,J.《音乐现象学导论》(1979)、Swanwick,K.《音乐、思维和教育》(1988)、Beethove,J.et  al.《音乐教材:音乐世界》(1988)、Boyle,J.D.《音乐教学目标》(1974)、Carlsen,J.C.& Williams,D.B.《计算机检索文献目录:程序化音乐教学研究》(1978)、Carpenter,T.H.《音乐教育中电视教学的利用》、Choksy,L.《柯达伊教学法:从婴儿到成人的综合音乐教育》(1974)、Colwell,R.《器乐教学》(1988)、Dillon-krass,J.A.& Kreichbaum,C.《弦乐和管弦乐教学方案的建立》(1991)、Landers,R.《铃木天才教育思想发展的分析》(1984)、MENC.《综合音乐素质:思维进化的人类学》(1971)、Orff,C.& Keetman,G.《奥尔夫儿童音乐教学法》(1958)、Boyle,J.D.& Radocy,R.E,《音乐经验的测量和评价》(1987)、Gordon,E.《音乐能力倾向的性质、描述、测量和评价》(1987)、MASM.《研究生音乐教育方案的评估》(1981)、Gordon,E.《音乐教学心理学》(1971)、Gordon,E.《音乐学习理论》(1989)、MENC《安·阿伯音乐教学心理学研讨会文献报告》(1983)、Sloboda,J.A.《音乐思维:音乐认知心理学》(1985)、Schuter,M.《音乐能力心理学》(1982)、Wilson,F.R.& Roehmann,F.L.eds.《音乐和儿童发展:音乐行为的生物学》(1990)、Steinel,D.V.ed.《音乐和音乐教育:数据和信息》(1984)、Reimer ,B.《音乐教育的哲学》(2003)等等,这些论著包括音乐教育哲学、音乐教育史、音乐教育思想、音乐教育心理学、音乐教学目标、音乐教学法、音乐学习理论、音乐教材、音乐教育评价、音乐能力测量、音乐能力心理学、音乐认知心理学、音乐师资等方面的研究,几乎涵盖了音乐教育学的所有研究领域。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专门发表音乐教育论文的学术期刊,许多音乐教育的科研成果和信息通过这些刊物得以传播,这对于音乐教育学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的刊物有:美国音乐教师、音乐教育研究杂志简报、音乐教育的贡献、器乐教育对话、今日普通音乐、国际音乐教育杂志、管乐研究杂志、音乐师资教育杂志、音乐理论教学法杂志、音乐教育研究杂志、声乐研究杂志、全国声乐教师协会杂志、音乐教育者杂志、全国高校管乐和打击乐协会杂志、钢琴季刊、音乐心理学、音乐教育研究的问题、音乐教学、音乐教育历史研究简报、合唱杂志、最新信息–––音乐教育研究的应用等等。[8]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高等院校中音乐教育研究发展很快,音乐教育课题研究主要来源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向有关科研机构申请的科研项目,另一方面是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在美国学者Larson编辑的《音乐教育研究论文的目录1932-1948》(1949)和《音乐教育研究论文的目录1949-1956》(1957)中,收录了3600篇完成于1932年至1956年之间的音乐教育论文,其中大部分是硕士学位论文,400多篇是博士学位论文,还有许多是研究机构的科研项目。[9]    德国的现代学校音乐教育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四次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为德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德国音乐教育家多弗莱因在1961年出版的大型音乐辞书《音乐大辞典》(MGG)词条《音乐教育学》中,对音乐教育学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他认为音乐教育学的概念有双重含义,“一层是指具体的教学活动,另一层是指教学的学问以及这种活动的理论。”“在德语中,‘音乐教育’这一概念表示音乐的教学活动,而这种音乐的教学活动并不是直接的专业教学活动,它局限在这样一种音乐教育范围,即以伦理的、社会的、人道的动机激发各种能力,促进以普通教育为宗旨的音乐教育范围,亦即局限在学校音乐、业余爱好者音乐和儿童音乐教育的范围。”[10] 对音乐教育学学科概念的定义,明确了音乐教育学作为一门专门学问、一门学科在学术领域中的重要地位。该文还对音乐教育学与音乐、音乐教育学的任务、教材史与乐器音乐教育学、音乐教师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德国音乐教育家重视音乐教育学的研究,他们认识到音乐教育研究成果可以影响政府制定学校音乐教育政策,可以调整音乐教育活动中的各种关系,可以服务于各种音乐教育实践。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偌尔特认为:“任何自学的、负责的音乐教育活动都不能忽视音教研究的成果。与音教研究成果相违背的音教实践必定是浅薄的,也必定会迷失方向。”[11] 德国政府教育部门重视对音乐教育学的研究,科隆大学“社会学研究档案中心”与“科隆社会科学信息中心”协作,搜集了1987年以来德语国家范围内所计划的、实施中的和已完成的音乐教育研究项目的资料近500份,并且在所搜集的4471种研究方法中挑选出1175种从严格意义上讲适合音乐教育的研究方法,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研究方法大多是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音乐教育,研究的内容有60%在教育实践领域,有不足23%在政策制定领域内进行。[12] 20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音乐教育学的研究领域呈多方位发展态势,主要的研究课题有:计算机音乐教育、音乐教育数据分析、音乐天赋研究、音乐的创造力、功能音乐、音乐行为、音乐的社会化问题、音乐对人品的塑造、中小学生音乐生活研究方案、音乐给人类带来的利益、音教研究中突出的理论问题、音乐教育与历史的关系、音乐教师的聘用问题、通俗音乐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及其评价、青年音乐文化、民族音乐学和音教实践、学习音乐的动机、未来教师的培训计划、音教理论在教育及学习和应用三方面的统一、把美学观点引入音乐教育、成人音乐教育、女权主义音乐教育、音乐疗法、外籍儿童音乐教育、业余音乐爱好的研究等等,这么多样、多视角的课题研究使德国音乐教育学研究进入一种良性发展的状况,但另一方面所遇到的困难是研究成果不能有效利用以及研究资金的不足,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解决。    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日本的学校音乐教育发展很快。日本文部省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制定的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音乐编》(1947),先后于1951、1958、1969、1977、1989、1999年做了六次修订,使其更符合时代对音乐教育的要求。随着新修订的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音乐编》的颁发实行,日本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教材建设、教法改革、师资培养、教学管理等诸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使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在音乐课程中得以实现。日本音乐教育学学科研究是世界上最发达国家之一,许多大学音乐教育专业设置了音乐教育学课程,如东京国立音乐大学音乐教育专业(本科)设有四学年的音乐教育学必修课程,还设有音乐教育史等选修课程;该校的钢琴教育专业设有四学年的钢琴教育学必修课程;该校的幼儿音乐教育专业设有三学年的幼儿音乐教育学必修课程,还设有音乐教育学专论等选修课程。东京学艺大学音乐专业(本科)设有小学音乐教育学、比较音乐教育论、音乐教育史、音乐课程设计论、音乐教学论、音乐教学方法论、音乐教材论等音乐教育学类选修课程。在研究生教育中,设有音乐教育学研究方向的硕士和博士层次。在音乐教育学学科研究方面,出现了一批专著,其中一些论著已关注到音乐教育学学科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这对音乐教育学学科理论的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代表性的著作有:浜野正雄《音乐教育学概论》(1967)、浜野正雄《新版音乐教育学概论》(1973)、供田武嘉津《音乐教育学》(1975)、闰间丰吉《音乐科教育学概述》(1985)、日本音乐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学的展望》(1979)、《音乐教育学的展望Ⅱ》(1991)、音乐之友社《音乐科教育法》(1984)、音乐之友社《中学音乐教学法》(1984)、音乐教育研究协会《新订音乐科教育法》(1991)、音乐教育研究协会《中学音乐课教学法概论》(1990)、高荻保治《音乐课教学法概论》(1990)、齐藤次郎、水野久一郎《音乐科教育研究》(1972)、全国教育图书社《音乐教育》(1966)、平凡社《音乐教育》(1981)、真蓧将《音乐教育四十年史》(1991)、供田武嘉津《西洋音乐教育史》(1958)井上武士《音乐教育明治百年史》(1967)等等。[13]成立于1953年的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简称ISME)隶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的国际音乐理事会,其宗旨是在世界范围内促进各级各类的音乐教育,会员来自60多个国家。国际音乐教育学会自成立以来每两年举办一次学术研讨会,这对促进国际间的音乐教育文化交流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每次国际研讨会都对各国音乐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研讨交流,近年来学会关心的论题主要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世界音乐教育、音乐教育和民族音乐文化、比较音乐教育、共享世界音乐文化等。1994年学会颁发的“信仰宣言”和“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两份文件对各国音乐教育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文件中对以往各国普遍存在的西方艺术音乐传统的教育模式及内容提出了挑战:“任何音乐教育体系都接受由多种文化形成的音乐世界的存在事实,以及对其学习和理解的价值,并把这一观念作为音乐教育的新起点。”“在所有国家的正规音乐教育课程中,尽可能多地使本土的各种音乐、西方艺术音乐和外国音乐成为课程内容。同时,要特别注意加强本国各民族和各社会群体的音乐。”[14] 这种新观点、新思维对各国的音乐教育改革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该学会每届召开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大量学术论文成为各国音乐教育工作者学习研究的重要信息源,使学习者开阔了学术视野,其中不少的好文章对音乐教育学的学科建设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世界范围内产生较大影响的音乐教育体系也是音乐教育学所要研究的内容之一,德国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匈牙利的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瑞士的达尔克洛兹音乐教育体系、日本的铃木教学法等对许多国家的音乐教育改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由此各国每年都产生了一大批研究这些音乐教育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的论著,这些探索丰富了音乐教育学学科研究的内容,同时对指导音乐教学实践又有重要的意义。     三、小结语    从外国音乐教育学发展的历史及现状来看,哪一个国家重视了学校音乐教育,音乐教育学就得到发展;学校音乐教育的繁荣是音乐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基础。    外国音乐教育学的发展从形成期到发展期走过了百余年的历程,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当前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浪潮中,在大多数国家都将音乐课列为核心课程时,音乐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将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发展。

[1] 王天一、夏之莲、朱美玉《外国教育史》上册第145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2] 参见华伦·安德生等《音乐教育》(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邹爱民、马东风等译《音乐教育学》第48-53页,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版。[3] 参见刘沛《美国音乐教育概况》第1-34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4] 谢嘉幸、杨燕宜、孙海《德国音乐教育概况》第1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5] 〔德〕费德霍费尔-柯尼希斯等《音乐教育》(金经言译),邹爱民、马东风等译《音乐教育学》第293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6] 〔日〕浜野政雄《新版音乐教育学》(曹理、缪裴言、王昌逵译)第28页,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7] 参见缪裴言、缪力、林能杰《日本音乐教育概况》第4-10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8] 参见刘沛《美国音乐教育概况》第35-67页、第331-340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9] 参见迈克尔L. 马克《音乐教育研究的历史》(肖梅译),中国音乐1997年增刊。[10] 〔德〕多弗莱因《音乐教育学》(金经言译),邹爱民、马东风等译《音乐教育学》第309-310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11] 谢嘉幸、杨燕宜、孙海《德国音乐教育概况》第305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12] 参见谢嘉幸、杨燕宜、孙海《德国音乐教育概况》第305-306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13] 参见缪裴言、缪力、林能杰《日本音乐教育概况》第252-254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14] 刘沛译《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的“信仰宣言”和“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