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梨大歌曲在线试听:日本人的心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9 06:01:59
目前的日本是世界上手屈一指的经济大国,备受世界各国的关注,日本的一切似乎都充满神奇,并富有魅力,日本的崛起也令欧美人士体会到世界上除了西方的知识,制度之外,还有另一种文化,在与现代知识与科技揉合之後,能发挥出比西洋文化更强旺的的活力。
这本书中描述日本人的群体意识,与个人在群体中甘於奉献的精神,认为这种群体意识与勤奋工作的传统乃是日本经济竞争力的动力。日本人在思想和性格上与西方人,甚至同为东方人的我们,因受不同因素的影响,而有著明显的文化差距,这种文化的差异,不只表现在生活周围可见事物及社会型态上,更是表现在所有的言行举止间,如果我们不能承认并了解这些差异,我们是无法了解日本人在某种情况下会有何种反应并且会如何行动。

一,日本人的心态
1.间接沟通方式: 大多数的日本人不愿以清晰,简洁,逻辑的方法表达讯息,他们会想尽办法避免正面,直截了当的沟通方式,而尽量以迂回,探测对方的可能反应的方法,因此发展出语意模糊,意义不明,并无清楚而限定之意的日语,因他们觉得将话直接说出来就会发生正面冲突的可能。一般日本人对有话直说的态度感到非常的不舒服,他们甚至希望完全避免语言的沟通,而发展出类似心意沟通的「腹艺」,这种避免直接沟通和正面答覆问题的习惯,确实常在外国人和日本人交往时产生许多挫折与困扰。

2.强烈的排外性: 在种族与文化上,日本都是世界主要国家中最单一的民族,因此日本人能一方面全盘西化,而又同时对自己的社会与文化保持强烈的认同感。日本民族但自八世纪以後便没有任何新血注入,往後的岁月便在日本社会文化发展期的孤立之下,将多元种族混合成单一成分的日本种族,此外日本的排外性与文化上强烈的自卫感也是造就单一民族的原因。也许日本人不承认,但日本社会确实是一个排外的社会,而唯一能赢得日本人完全接受的方法,便是生为日本人,日本社会歧视化外民,如部落民,韩裔日本人,欧亚混血儿等加起来不到日本总人口的3%,永远不会被其他97%的日本人所同化,至少到目前为止尚未完全被接受。

3.强烈的危机意识: 随著日本人对种族认同感而来的是日本人对种族的弱点也有强烈的认知,天灾,战争,资源的缺乏等等因素,加强了日本人强烈的危机情结,他们认为他们的社会似乎随时都是处在各种大灾难的威胁之下,而这些忧虑确实在日本国民心理上构成沉重的负担,而且更加强了他们现有的性格,如种族价值观,儒教道德观,重视阶级与忠信的观念。

4.重视集体责任感: 日本人被他们所属的各个团体,如他们的国家,公司等的责任感所控制,而这责任感也是促成他们工作的动机和高效率的主要因素,不论成败,功劳或羞辱,都是属於团体的,个人的表现优劣,不只是个人的成败,更是关系著团体的得失,这种集体责任感一方面鞭策日本人努力工作,另一方面限制了西方人极为重视的个人主义的发展。

5.避免直接对立: 日本人厌恶人与人之间的直接对立,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他们尽量在团体意见一致的情况下进行工作。日本人认为牺牲团体利益以获得个人的满足,或是枉顾团体存在而过度强调自我都是不可原谅的,因此一般情况下,团体的决定必须由所有的成员一再审视考虑後,才由集体商定,这种「根回」的协议方法,就是为了避免和他人发生直接对立的冲突而产生,这虽然是一种琐碎,费时的程序,但在徵求每一个人同意的过程中,每个人对这件事都有了相当的了解,因此一旦决定付诸实行,事情就会进行的非常顺利,快捷。

6.多变,富弹性vs民族优越性: 在历史演变上可以发现日本人擅於吸收新观念,新技术而加以融会贯通的民族性,如日文的创造,英语的利用便是。日本人为确保部落的生存与最大幸福,因此大部分人都能够接受改变,有时更是为了不想让西方人觉得他们「落後」而做这种改变。尽管日本人愿意大量吸收外国的新观念,新制度和科技新知,但是大多数的日本人并不喜欢和外国人有过多的人际接触,因为在他们心慕中,仍然觉得日本人是世界上最优异的民族,由於日本举国上下都有一种忧患意识,加上他们又深怕被认为是劣等民族,因此逐渐形成一种自大傲慢的优越感。

二,日本的社会
1.家庭的影响:   日本家庭基本上是一个母性社会,日本男人性社交又工作无度,而待在家里的时间少之又少,因此在家庭中只有象徵性的重要性而渐失其的地位,但因男性在职业和公共场合上扮演重要角色,因此男孩子从出生便受到特别待遇。童年对母亲的依赖,引申到职业生涯,而产生「甘之社会构造」,他们认定一位指引者来帮助应付一切人生的挑战,而指引者对後进也大力提拔,并采纳他们的意见,如此个人在团体中受到尊敬而有安全感,认为个人在团体中才能获得满足,并全力奉献,发挥效率,以使团体表现更出色,但因此产生「不要与众不同」的观念,只要顺从大家的意见,大家就会满足个人的要求。在互惠的行为模式之下,深沉的采取低姿态才能激发他人的罪恶感,所以自我肯定成为日本社会的绝对戒律,如此典型的日本人是在顺从团体的教育中长大的,社会没有教他以建设性方式表达自己的攻击意愿,所以当他无法克制自己的愤怒时,便很容易就转向破坏,暴力行为。

2.教育的影响: 日本的教育制度用各种有力的方式,不断的加强群体意识的本能。日本公立学校系统的政治色彩非常浓厚,其教导方式和教育内容一贯,日本中小学没有留级或分班制度,如此便不会使学生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日本的教育制度下,每个日本年轻人的前途几乎完全决定於他所进的大学,因此学业上的竞争激烈几乎到了残忍的地步,教育竞争从幼稚园开始,父母为教育子女牺牲是很普遍的事情,而学校教育加诸於学生过重的精神负担,造成了犯罪的原因。但是日本教育制度下所生产的劳动力,在工作才智及敬业精神各方面都是举世无双,而管理阶层在结合个人创造级团体精神上,同样有杰出的表现,追求实用的日本人因此未能在教育制度上真正提出一套改革方法。

3.民众与特殊阶级: 在日本,缺乏公认的社会优异特权阶级,唯有皇族在大众心慕中占有特别份量。除此之外,约90%日本人认为他们属於「中产阶级」,觉得他们社会几乎由同一阶级组成,这是因为日本的财富分配较均匀,而且有钱的日本人并不孤立自己,比较认同於自己的职业与团体,而且不论贫富,职业,都能亲密的住在同一区域,分享浓厚的地方认同感,因此在日本社会中,光是靠外表很难分辨尊卑,个人的社会地位不是来自个人成就,而是得自他和团体的隶属关系,建立社会地位重要的因素是加入一个有声誉卓越的机构。

4.崇洋排外的情节: 日本人对外国人及外国文化,也存在一种既爱又恨的矛盾情感,日本人非常擅於模仿外国事物,因此日本人虽然很容易能把外来的观念,物品或风俗习惯的原味内化成自己的,但是对於人类本身,他们就欠缺这种能力。这也许是因心理上的一种强烈的排外倾向,这种心态是在日本有史以来的地窄人稠,资源贫乏等先天不良的环境下培养出来的,亦基於心理上另一种根深蒂固的优越情结。日本由於本身没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大部分是借用外来的文化,发展而成的,因此,在整个日本现代史上,日本人一直担忧,深怕丧失他们自己的独特性,但这种排外性与民族性,对与不甚了解日本人的外国人的沟通上而言,难免一项重大的沟通障碍。

【心得感想】
  一提到日本最先令我想起的是其经济力量,二次世界大战後,在全世界有经验的政治,军事,经济评估人员一致断定日本不可能在五十年内重新站起来为世界强国,但日本却只花约三十年的时光,便建立了世界顶尖规模,并最有生气的经济,这种可称之为「奇迹」的事情,正是由那生活在物资贫乏的岛国的人民所创造出来的,这也就是世界各国研究日本的开始原因,但在探究经济之前,必须同时致力於该国的文化的研究,探索日本人的心态与特性。
在书中我们可发现日本文化是一种充满多元的文化,并且充满了矛盾,但有使这些矛盾和谐统一的文化:男权主义的世界和母性家庭,尊重少数意见和群体观念的至尊地位,强烈的自尊与浓厚的危机意识,崇洋与排外,这些似乎矛盾的事物在日本却并行不悖,和谐共存。
我想这就是日本文化的奥妙之处,亦为魅力之所在。每一个民族都有其民族固有的文化特性,欧美人士较为崇尚个人主义,追求自由民主,东方国家较为注重团体意识,追求和谐与共存。日本人特有的习惯与特性,常会导致外国人对日本的误解。以言语沟通为例,日本是单一性民族,人与人之间在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差异非常小,因此一个人可以从另一个人的脸部表情,沉默时间的长短,以及有时发出口中无意义的咕哝声,来决定他对事情的反应,如此发展出的「腹艺」正适用於避免直接沟通和正面答覆的习惯的日本人的沟通,但习惯於这种沟通方式的日本人,在与外国人的沟通上,常会传达给对方错误的讯息,而倒置误会,因此为了与日本人有效深入地沟通,必须要了解其背後的文化特质。
书中为解析日本人的心态而有详细的说明,但这也不免让我想到如此的「结论」,是否会造成外国人对日本及日本人一些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将日本人设定为固定的形象而加以判断,个人是会受民族,社会与文化的影响而产生某些行为与思想,但民族特质之外仍有个人特性与个别差异存在,因此当真正与日本人接触沟通的时候,应不要将对方局限於狭隘的框框之下,并以日本的民族特性来加以参考即是。
目前在台湾常能透过传播媒体接触到日本新一代的文化特色与价值观念,这些年轻一辈的日本人与他们的父母那一代,产生了明显的「代沟」。今日的日本新生代生长於经济繁荣的日本,秉持享乐的人生观,对社会标准及传统习俗无动於衷,常凭感觉下决定,渴望受到注意与认可,是一种「个人主义」的世代。这种新一代的特性不只出现於日本,在世界各国皆有相类似的情形产生,可见新一代的人类倾向於universal的趋势,但是这种全世界性的趋势却拥有浓厚的欧美色彩与个人主义,这种改变似乎不是「世界化」,而是「欧美化」了,到了下一个年代,日本还会存有多少传统文化我们目前难以确定,但我相信根深蒂固的民族性,会藉著家庭,学校,社会的种种管道,影响著这些新的一代。
中国与日本均从同一的文化世界,亦即从东亚文化,「汉字文化圈」或「儒家文化圈」发展而来,但其内涵却有相当的差异,尽管如此,东亚文化有一个共同的优点,就是具有将对方彼此广泛包容的涵盖性。因此,我们必须分辨彼此在文化上的差异,并且抛开「文化大国」的傲慢心态与曾为殖民地而产生的潜在的排日情结,才能够更深入理解与包容对方,进而成为本身成长的泉源,反之,如果彼此的差异都无法认清,自不能谋求相互间的调和与统合,基於认知彼此差异的基础上,才能共同来构筑如何追求生命延续而永恒的理想。

从动漫中日本式的善恶观解析日本国民的心态



  南方网讯  大家看日本的动漫作品可能都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日本的动漫作品中没有什么绝对的好或者坏。这种现象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其**的地方就是坏人永远有苦衷,有理由,有不为天下人理解的宏伟目标。也就是等于说坏人根本就不坏,人们称所谓的坏人们为坏人的理由就是因为人们根本不了解这些所谓的坏人是什么样子的人(舌头打结中...)

  于是动漫作品的戏剧性冲突的挑起方不一定是坏人了,作品中的主要矛盾也不再是坏人挑衅,好人反击这么简单了。

  那么,当坏人不再是坏人的时候,什么才是作家们眼中最十恶不赦的呢?答案是绝对很讽刺的:战争!细细的按我说的思路想下来,你会觉得似乎是有点道理。当坏人不再坏,那么怎么还会有战争?原因就是坏人们与好人们无法沟通,无法互相理解,于是就只好将矛盾升级,将一切诉诸于暴力。这等于说,既然坏人和好人都是值得同情的,值得支持的,那么就只有战争这个暴力形式存在的本身就不合理的解释。所以所有一切的罪过都归结于战争这个形式。所以我们大家可以看到诸多日本式的反战作品并没有谴责战争的双方,而是浓笔厚彩的批判战争本身对这个世界的破坏。很戏剧化不是?这与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实在是南辕北辙。我们的教育一直都是说坏的就是坏的,是一定不值得同情的(比如一句口号:对待敌人要如冬天般残酷)。和日本的戏剧化的善恶划分相比,我们的观点似乎就成了陈糠烂谷子,加上如今年轻人的逆反心理,不假思索的,似乎是极其自然的我们就接受了日本的说法,然后不少人又回过头来对他以前的观念嗤之以鼻。

  那么,有人想过这背后是怎么回事吗?肯定有人没想过。在下不才,就试图来分析分析吧。

  我们欣赏的日本式善恶论,根本就不是什么为了故事情节才设计的戏剧化元素。大胆的推测,日本人其实是在不得已而为之。为什么这么说,道理是有的,绝非信口开河。日本是二战的战败国不是?几十年前除了轴心国的任谁都会肯定的说日本的做法是绝对的错误,这是绝对的世界范围的共识。凑巧败了的是日本,于是日本人都傻了,正义的日本=战败?好强的日本人不甘心了,但苦于没办法和国际社会对抗,一口怨气无处发泄,不停酝酿,最终就开发出了现在这种善恶论。

  美国与日本不同,因为美国是战胜国,是世界第一强国,于是美国顺便就成了正义的代言人,于是美国可以大张旗鼓的在各个领域宣扬自己的正义观;中国也是战胜国,而且中国经历了多次大风大浪,完全可以自由的传播自己总结出来的是非论。中美国情虽然不同,但在这点上倒是有些相似,好人绝对是好人,坏人绝对是坏人(当然,好和坏的标准还是差别很大的),没有什么苦衷不苦衷,理由不理由,坏人要是挑衅了,造反了,就一定要狠狠的还击,直至消灭之。日本可就不能这样了。要记住日本是战败国,不可能象战胜国一样大肆宣传“好的就是好的”,那样等于狠狠的抽了自己一个耳光,因为世人眼中日本是邪恶的,按“坏的就是坏的”这条理论,日本岂不是永世不得翻身?于是他们炮制(这个词有点过分)了“坏人未必就是绝对的坏人”这条理论,并迅速传播开来。现在多数的漫画家们就都是在这种教条的灌输下成长起来的,所以我们就看见了这么多的采用新理论武装的作品。

  为什么在动漫上这种现象特别的明显呢?原因恐怕是因为动漫的特殊地位。一方面,动漫是青少年的主力休闲产品,社会影响力绝对够大;再一方面,动漫尽管是日本的国宝,但整体来说它仍然只是一种处于边缘地带的亚文化,不会那么容易触怒国际社会。精明的日本人为了出口怨气,结果就造成了动漫界多出个吸引人的特色,是不是很讽刺呢?

  刚才提到了日本人的好强。他们好强的程度还真不是一般的厉害。大和民族一直以来都是崇拜强者,鄙视弱者(我并没有贬低大和民族的意思),所以大和的子民们即使打破了头也要成为强者。对强的渴望使的他们不顾一切。长久以来他们的信条就是强者就是正确的,强者才有发言权。可惜,二战他们败了,地位上变成了弱者;而聊以自慰的所谓”大东亚公荣圈“的正义性也被全世界彻底否定。仿佛一夜之间,日本人什么都没有了。不服气的日本人于是开始寻找一些精神寄托,比如还未出产战争就已经结束的”震电“战斗机。甚至有人认为如果”震电“没有胎死腹中的话那么胜利将会属于日本(今天看来这无疑是可笑的)。于是大量的作品——不管是什么形式——都出现了这种传奇幻机的身影,而且都是战斗力超强,可以一力扭转战局(大家应该知道这是在影射什么吧)。日本人就这么心甘情愿的做着”震电“的阿Q,于是N多的作品——各种形式的——出现了对二战的重新定义和定位。比如在《绀碧舰队》中英勇的飞行员架着”震电“在原子弹研制成功前一天炸毁其工厂,气死罗斯福什么的可笑段子真是层出不穷。还有的就干脆直接煽动读者(玩家,观众,听众...),向他们灌输着这种奇怪的耻辱逻辑。这些作品或多或少的都有同一个主题:上次战争失败是一场耻辱,其实就不该失败的,如果有再来一次的机会的话,一定要战而胜之。

  再把话题发散开去,我们可以比较日本人与德国人的不同。德国当时的技术比日本先进得多,但德国一样是战败国,就没见人家德国人有什么不满,甚至前德国领导人还在二战受害国的议会为该国受害者下跪谢罪。这就是境界上的不同,德国人是真明白自己错了,怎么错了。日本人就自己陷在自己为自己编的阿Q式精神陷阱里不断的重复着精神胜利法。

  因为在二战中吃过核武器的亏,所以在日本国民的心中核武器就根深蒂固的成为了邪恶的象征。日本也就借此进一步糊弄我们的是非观,似乎挨了核弹炸的他们是受害者,拿核弹来炸他们的美国就是十恶不赦。于是体现到动漫作品里就成了任何一方只要拥有核武器的,要不他们是实力强大的反面角色(当然有些还是坏得有理由的那种,日本人一不小心还美化了美国,呵呵),要不就是核武器不灵。比如在Turn A Gundam中杀死卡巴的就是核弹;比如在RahXephon中对MU族发射核弹的九鬼正义;比如在Macross 7中Battle 7对敌人发射的核弹毫无作用等等等。留意一下,可以发现在一般的动漫作品中正派从反派中夺取了核武器以后剧情就开始出现转折。”核“这个东西在日本人看来真是特别的存在呢,不知这么来形容日本对”核“的态度是否合适:君子爱核,用之有道(就是一定不能让邪恶的人再来炸他一次,他自己想怎么干就没人管得着了)。

  空口说了这么多的推测,到头来我还是想来说说浪客剑心(笑...原因很多人知道)。如果不考虑以上我说的那些YY的话,追忆篇在对”没有绝对的正义,也没有绝对的邪恶“这种世界观的运用上绝对是经典的。幕末的京都根本就是一个疯狂的地狱,处处充满了杀人与被杀。自从外国人的炮舰敲开日本的国门以后,尊皇,骧夷,倒幕,保幕,维新,新党...各种思潮纷纷揭竿而起,为了日本的未来,互相敌视着,甚至不惜以命相搏。但就如剑心说的,大家只是立场不同罢了,根本没有深仇大恨,也没有谁就是绝对的正义。大家也许立场不同,手段有异,但都是为了日本的未来和自己所坚守的信念而战斗。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尽管在生死相搏,大家实际上还是同志。就象追忆篇里的那几个谙乃伍的忍者,他们也是在为了日本的未来战斗,因为他们相信德川庆喜有能力引导日本走向富强。这就是他们的正义,为了这种正义,必须铲除长洲番的中坚分子剑心。而剑心虽贵为主角,却只是个杀人如麻的刽子手,妄想以杀人来保护人,却不知不觉的迷失了自己。如果对幕末的历史稍加研究的话,会发现长洲番其实也是劣迹斑斑。这就是”没有绝对的正义,也没有绝对的邪恶“,戏剧化的冲突,在观众对双方都难以割舍时,一个经典就横空出世了。原来对于我等动漫迷,日本人发明来聊以自慰的善恶论歪打正着的造福了我们。

  最后,我想说,看动漫固然是好的,但华美的食物也要加以辨别再吃,否则小心遗祸无穷。如果大家在看完这篇帖子之后稍微了解了一点日本人的心态,我的目的也就算达到了。必须声明的是,我并非煽动大家对日本的敌视情绪,只是想把日本人的心态分析给大家看看而已,顺便达到解答一部分动漫爱好者的疑惑的作用。说来说去,还是为了大家更好的看自己喜欢的动漫。

双面日本人


“其实,人都是有两面性的。日本人的两面性,由于反差太强烈而给人特别深的印象。大到国际关系、民族感情,小到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的细小习惯,日本人处处显出他们性格中顽强的两面性。”

谁强就崇拜谁
日本人性格中,突出地显示出自强和自抑这截然对立的两面。
以对美国的态度为例。按理说,为那两颗原子弹,日本人应该恨死山姆大叔。但我的感觉恰好相反,日本人非但不恨美国,还对美国心悦诚服地加以崇拜。毫无疑问,日本人是有服善精神的,谁强就崇拜谁,不仅崇拜强者,而且善于学习强者。正是这种精神,始终激励日本人自强,在战后度过最艰难的岁月,建设起一个国力强盛的日本。不过,话又说回来,自强和自抑也有另一面,那就是自大和自卑。现在的日本人,虽然比欧洲人更富有,但内心深处对欧美却怀有很深的自卑感。岛国环境造成的生活质量(比如居住条件等)的差距,固然是一个因素。但更深的,乃是文化传统甚至人种上的自卑。这种自卑由来很久,最近也可以上溯到二战前的“脱亚入欧”论。
1993年我第一次访问日本时,就对日本人的欧洲崇拜留下深刻印象。当时我们一行五人组成学术代表团,赴东京参加一个有关青年问题的讨论会。来自上海社科院的人口学者小张曾在荷兰留学,会议组织者在引领我们参观有关单位时,每次介绍时都不忘强调小张是在荷兰留学的,神色甚为钦佩。荷兰是第一个占领日本,打开日本国门的欧洲国家,对日本近代的开化起了很大推动作用。研究荷兰的学问--荷兰学,也因此在日本的学术中占有特殊位置。明白这一点,荷兰留学生的特殊荣耀就不难理解了。

公然歧视有色人种
日本人的两面性,在对待外国人的态度上有很惹眼的表现。在中小学里,黑人和亚裔的孩子常会受欺负,而这种情况发生在白人孩子身上则较少。儿童的这种歧视行为,当然是来自成人的影响。其实,我们中国人对待有色人种,同样也有歧视的态度。在北京,当一位黑人青年携中国女友上公共汽车时,你能感受到周围乘客不屑的目光。但中国人的歧视绝不敢像日本人那样明目张胆地表露。
一次,一家日本电视台搞了一个“外国人目睹之怪现象”节目。当一位黑人父亲提出孩子在学校受欺侮的问题时,一个日本电影编导兼笑星嘉宾竟然说:“作为家长,你应该先告诉孩子,他是黑人,到学校可能会受欺负,只有自强,处处胜过别人。”在场的外国人一片哗然。一个黑人学生怒不可遏,冲下席位要饱以老拳,被其他留学生抱住。现场顿时大乱。如果这不是那位嘉宾故意作噱,以制造戏剧性效果,那么,他简直就等于教黑人承认自己低人一等,天生该受欺侮。这怎么能让人容忍呢!
在日本的中国人都说,日本人是崇尚强力的。弱肉强食,在他们看来是很自然的事儿。这让我想起鲁迅先生关于主子和奴才的议论:当奴才成为主子以后,他不会平等地对待别人,而必定奴役别人。因为在他们眼中,人只有两种,一种是主子,一种是奴才。这其实也是中国人的根性,想想某年春节晚会的小品,当赵本山说出“等咱们富裕了,也让美国人来给咱洗盘子”时,台下热烈的掌声吧!

如此“无差别意识”
日本人的两面性,在差别的问题上也表现得很突出。众所周知,日本一直在致力于建立一个无差别社会。初来日本的人,很容易感受到日本在缩小社会差别方面所作的努力。的确,在日本,不光媒体高唱建立无差别社会的口号,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规章制度也明确指向这一点。大到征收高额遗产税,缩小贫富差距,小到中小学生着统一的校服,用同样的书包,无不在消减人与人之间的差别。
即使日常生活中的习惯,也可于细微处见出日本人的无差别意识。
比如倒茶。中国人拿起茶壶,一杯倒满再倒另一杯;而日本人是每只杯子倒一点,轮流着斟三四遍,直到杯满为止。如此斟茶,各杯一样浓淡,是谓无差别。削苹果,中国人一般是先去皮,然后一片一片削下果肉,削的人自己把核啃了;日本人则是去皮后,先从中剖成几瓣,然后一瓣一瓣削掉核的部分,这样削出的果肉质量均等。中国人到日本后,都改成这样削了,尤其是在招待日本人时。初见这样削法,我问如此岂不麻烦?他们说,这样削每块的甜度都一样。
无差别的意识竟贯彻到如此细微之处,真让人佩服日本人的周到。
可是,这种无差别只是体现在细小处,而且是在日本人内部。一旦涉及日本人和外国人的公共领域,差别立刻就出现了。
日本人的岛国根性,使他们对自己的一切,从市场、就业资源到行政参与权,都刻意保护,一概排斥外国人。根本没有“无差别”可言。在日本,凡外国人一律都被称为“外人”--中国人叫“老外”是亲切,日本人叫“外人”却真正是“见外”的。外国人即使取得了永住权,也没有选举权。他们很难在大公司和名牌大学得到重要职位。即使是国际色彩浓厚的旅游业,外国人也只能在分公司担任些初级职务,一到总公司,决没有“外人”插足的份儿。
多年来标榜“国际化”,建设“无差别社会”的日本,只为一纸“地域振兴券”,就让外国人寒了心。1998年底,为刺激不景气的消费市场,日本政府发给15岁以下和65岁以上的国民每人两万日元代金券,号称“地域振兴券”。而在日本的外国人没有,外国人似乎只有纳“地域振兴税”的份儿。

爱“邪魔”的日本人
日本人的国民性里,还有一个很鲜明的特征,就是不愿给人添麻烦。日语“添麻烦”叫“邪魔”,“邪魔”别人,被认为是很严重的事。田中角荣首相当年访华时,为侵华战争向周恩来总理道歉,据说是用了“给中国人民添了麻烦”的说法。中国人听了都很愤怒:侵入中国领土,杀了那么多人,怎么只是“添了麻烦”呢?后来,我看到一位在日华人的文章说:“添了麻烦”的说法,在日本人不失为一种郑重道歉。因为,日本人把给人添麻烦看作是很严重的事。姑不论处在田中角荣的位置,那样表达是否合适。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不愿给人添麻烦,则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日本人做工作,必尽力把自己份内的活儿做干净,决不留一点尾巴,给下道工序的人添麻烦。这是许多中国人深有体会的,也是他们和日本人合作最愉快的印象。
然而,不愿给别人“邪魔”的日本人,也常有给人“邪魔”的时候。就不要提深更半夜呼啸掠过你窗外的“暴走族”了,就是善良之辈,也有不断麻烦你的。比如,老是有人将各种宣传品塞进你的信箱,害得你隔几天就要处理一次废纸。而处理起来就不像他塞进来那么简单了,得赶上收废纸的卡车来。车来时奏着音乐,可等你听到音乐追出去时,它已经转过几条胡同了。相对而言,广告还不是最头疼的。最要命的,是总有各色人等上门来打扰。一会儿是拉保险的,一会儿是劝订报纸的,一会儿是帮你检查房子、督促你整修的,一会儿又是为残疾儿童募捐义卖的,还有传教的、劝你入会的……
你只要大门没锁上,他拉开门就进来了,然后站在纸障子外面叫“邪魔”。只要你不上班,每天都要被“邪魔”几次。还有讨厌的电话。国际电话公司为了竞争,常来电话劝诱你打他们公司的电话。你积极打了,他们会来电话感谢你,告诉你他们要送你一份中文报纸;如果你没积极打,他们又会来电话提醒你;你打的金额不够,就希望多使用,以便获得赠送的礼物。像我这种在家工作的人,自然就得天天应付这些“邪魔”。
日语里,有些汉字用得真是生动。“邪魔”就是一个。那些老来“邪魔”的人,真正是邪魔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