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鸟不飞漫画:Wiki环境下基于问题的网络协作学习的设计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2:32:58
 Wiki环境下基于问题的网络协作学习的设计研究

 

                                         张玉华

                     (西南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重庆400715)

 

摘  要:Wiki是Web2. 0时代的重要的社会性应用软件之一,被定义为“一个允许一群用户通过简单的标记语言来创建和连接一组网页的社会计算系统”。[1]因Wiki对结构化知识的汇聚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逐步被应用到教学中。本文首先对Wiki和基于问题的网络协作学习做简要的概述,然后分析了Wiki与基于问题的网络协作学习相整合的可行性,进而提出Wiki环境下基于问题的网络协作学习的构成要素,最后提出了该系统设计的框架模型。

关键词:Wiki;基于问题的协作学习;资源库;系统设计

引言

以知识文档为中心,以协同创作为手段,系统结构开放、信息反应及时、鼓励知识整合、强调协作创新的Wiki平台实现了人们的认知方式和协作方式的转变,更新了人们获取、处理、传播和共享知识的途径。利用Wiki平台,不仅可以为基于问题的网络协作学习构建学习资源库,而且又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知识共享和交流的平台。如何将Wiki环境和基于问题的学习这种教学策略结合起来,如何对Wiki环境下基于问题的网络协作学习进行有效的设计,是当今网络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Wiki的概述

Wiki指一种超文本系统。这种超文本系统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同时也包括一组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2]Wiki页面操作简单,任何人都可以随意添加、删除、更改页面内容,而且对同一个话题感兴趣的人会自然组成网络群体,就此话题深入探讨,进而形成知识点的结盟,构建知识共同体。总之Wiki为参与者提供了认知的工具也为整个群体提供了共建、共享知识的环境。[3]具体特点如下:

1.1  简单易学

Wiki是一个开源的软件系统,用户不需要安装其他的软件,只需通过简单的浏览器界面就可以对Wiki页面的内容进行编辑。而且,Wiki用简单的超文本格式标记来取代HTML的复杂格式标记,即使不会HTML的人也可以很方便地编辑页面。[4]再次Wiki平台还为初次参与的人提供“沙箱(sand box)测试”,到沙箱页面进行初次体验和学习。

1.2  开放安全

通常情况下,社群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可以任意浏览、更改页面内容,都有维护和建设的权利。同时,设计者增加了“页面锁定”和“版本对比”等保障机制,以保证Wiki的安全。如一些主要页面可以用锁定技术锁定内容,只有赋予权限的人才可以修改。而且“版本对比”可以保留网页每一次更动的版本,即使参与者不小心将整个页面误删掉,管理者也会很方便地从记录中恢复到最正确的页面版本。

1.3  协作共享

Wiki的开放性、协作性特点提高了成员的参与度和协同创作知识共享的程度。Wiki提供了”编辑本段“”创建词条”等协作学习工具实现群体协作,而且它非常重视增强群体的聚合力。Wiki不是版本权限专制,而是权限下放。把修改、维护Wiki页面的权利下放到每个学习者手中,权利萌生责任,这样便能激发成员的责任意识,迫使每个成员以平等合作的意识和良好的道德修养自觉地维护站点,使整个Wiki网站上的资源井然有序地进行扩展和延伸。

1.4  自组织、可汇聚[5]

与Blog相比Wiki更注重内容的结构化和组织性。Wiki的每个页面都含有一定逻辑体系的目录结构,可以起到导航的作用。页面存在超链接,人们可以通过这个超链接,更深一层查找对这个链接词条的解释。而且多个内容重复的页面可以自动实现汇聚,并改变原有的链接结构形成新的结构。就这样一环套一环便形成了网状的知识结构,进而扩大其原有信息量,实现知识的外延式和内涵式的拓展。

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学习

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学习(WEB Problem—Based Learning)也称之为WPBL,目标是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知识获取、知识应用和自主协作方面的能力以满足未来职业的发展要求。

它以建构主义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强调把学习建构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来解决真实性的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协作学习的能力。[6]真实问题、网络环境、教师和学生是它的四要素,且思想上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相一致,因而使得该教学模式应用较为广泛。

3  Wiki应用于基于问题的网络协作学习的可行性分析

开放、合作、平等、共创、共享是Wiki的精髓。它不仅为学习者本人提供了学习认知的工具,而且为学习共同体提供了知识共建、共享的场所。根据这一特性,Wiki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而强调问题情境、学习社群、学习资源、交流协作的基于问题的学习也是建构主义的一个子集。鉴于此,可以将Wiki与基于问题的协作学习结合起来,构建Wiki环境下基于问题的网络协作学习。具体分析如下。

3.1  技术操作的掌握

简单易学是Wiki的主要特点之一。它不需要严格的工作流,不需要掌握HTML编程语言,“沙箱测试”又提供了很好的向导。可以说它赋予了每个学习者使用的自由和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这样的好处是,没有了技术的阻挠,师生关注的焦点由对Wiki平台的技术操作转移到对资源库的建立和研究上。

3.2  问题情境的呈现

Wiki环境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逼真的问题情境。在Wiki页面的编辑此条板块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插入文本、图片等多媒体信息,呈现要解决的接近现实生活的问题情境,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还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多渠道去认识该问题,从而对要解决的问题有一个比较深刻的理解,以便于后来的探究和学习。更为重要的是,学习者还可以把认为更能体现该问题的情境自主添加上去,一个方面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而且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建设起来的资源相对于原先单独由教师设计和创建的资源更具时效性和实用性,更能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

3.3  学习资源库的建设

Wiki的共建共享特点可以实现学习资源库外延式的扩展和内涵式的挖掘。基于Wiki平台搭建的学习资源库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学习者群体都可以参与的工程。学生在浏览原有的资料时,看到自己了解或熟知的内容,可以直接对其进行编辑。而且对条目描述得不充分,或有不同意见的时候,也可以自己构建条目的结构,这样就实现了对资源的建设与组织。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协作兴趣、表现欲望和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促使成就感的产生。总之,利用Wiki汇集了广大师生的智力资源,分系统,分主题地搭建起一个全面完善而且权威的学习资源库。为学习者新知识的学习、了解相关的学术文章或相关研究方向和动态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等提供很大的便利。

3.4  协作交流的开展

穆尔的交互影响距离理论认为:“物理距离会导致师生在心理或传播上产生潜在误解的距离”。交互距离取决于对话、结构和学习的自主性这三类变量的作用。[7]对话是指师生之间的互动;结构是指课程根据学习者的个别需要作出的调整;自主性是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觉调整有关学习的决定。穆尔的研究发现,如果师生之间的对话增加,结构能及时地满足学生的个别需要,这就能缩短远程教学中的“交互距离”。网络环境下的Wiki平台可以为师生提供互动的环境;可以利用本身开放性特征及时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进而,调节知识结构;还可以构建动态的学习资源库激发学习者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因而与以前的交流工具相比,Wiki更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增进彼此的感情,形成一种具有知识共享与信任、接纳与情感支持的网络虚拟文化。

3.5  评价总结的方式

WIKI通过文本数据库或者关系型数据库实现了版本控制和历史跟踪功能,文档中每一处细小的变动都会产生一个新的版本,通过版本后退,就可以回复原来的样子,这样就便于比较前后两个版本的异同,了解学习者的学习进展情况。历史跟踪功能记录了学习者的登录次数以及参与内容。通过查看学习者的这些情况,了解该学习者参与的进度。它贯穿于学习的整个过程,重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态度,尤其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的进步和变化,能够为学习提供完整的电子档案式的科学评价过程。

4   Wiki环境下基于问题的网络协作学习的构成要素

根据系统的观点,系统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不同的组成结构产生不同的功能。学习作为教学过程的系统之一,同样由若干要素组合而成,这些要素排列方式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结构,进而产生不同功能。

Wiki环境下的网络协作学习是指以Wiki为平台,利用网络技术来支持协作学习。由于对学习活动的设计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的复杂的过程。[8]所以分别从“共时”和“历时”两个维度对Wiki环境下的基于问题的协作学习的设计进行系统的理解和分析。结合李克东老师提出的五要素,从“共时态”角度可以把该设计分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真实的问题情境、教师和学习者、Wiki学习环境和资源。结合钟志贤[9]老师提出的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学习的过程,从“历时态”角度可以划分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组织分工、探究解决问题、展示成果以及评价反馈五个阶段。

Wiki环境下基于问题的网络协作学习的设计模型

学习环境[10]是学习活动得以持续进行的条件,Wiki环境下基于问题的网络作学习环境的设计主要借鉴了WebQest的导言、任务、过程、资源、评价和结论六大模块的思路,同时参考了钟志贤老师提出的的基于问题学习的运作流程,在此基础上重新组织和修改,设计了Wiki环境下基于问题的网络协作学习的模型,其框架结构如下。

5.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模块

这是一个呈现与学科内容相关的真实问题情境的模块。在Wiki环境下问题的表征方式可以是文字、视频或者动画,问题的呈现可通过案例小品、角色扮演、电脑模拟、播放录音等多种形式。主体既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本人。

5.2  界定问题、明确目标模块

这是一个在分析单元问题的基础上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的模块。通过Wiki页面的“对话页”“讨论区”版块,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分析问题的实质,确定要掌握的隐含在单元问题背后的知识。教师通过Wiki平台指导、帮助分析问题的关键,确定已知和未知,确定下一步学习的目标。而且在这个模块中有交互按钮,当学习者在中遇到的问题的时候,可以点击按钮直接与教师沟通。

5.3  分组、任务分配模块

这是一个分组区和任务分配区。学生分组中可以在考虑兴趣、爱好、能力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组合异质分组。每个小组成员必须承担一定的职责。把每一个单元问题确定到小组成员后,教师引导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手段和策略,逐步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提示信息,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任务。

5.4  学习资源模块

在Wiki平台中有学习资源库模块,该模块除了提供与解决问题相关的知识资源之外还为学习者准备了可拓展性的知识。学生可以任意地对原有的词条添加、删除、修改和完善,还可以增加超链接和创建新的词条。实现了对课程和资源的建设和组织,不断使资源库壮大和发展。

5.5  过程与指导模块

在这个模块中要呈现每个的基本操作流程。教师要针对具体的任务,在不同的流程中提供指导和建议。如提供相关的任务说明、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策略、注意事项等等。学生在使用这些策略时可以把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想法添加到词条上。这样,既有利于教师根据情况及时把握学生动态,调整教学策略也有利于后面学生的学习。此模块也要加入一个交互按钮。及时与教师沟通完成不同过程的学习任务。

5.6  协作交流模块

这是一个讨论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在此围绕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为学习者创造一个协作、交流的平台。Wiki改变了传统以BBS为话题组织版面,以用户在相应版块发帖、跟帖的讨论形式。以超文本链接方式见长,用页面中的关键字引领学习者到相应的条目中查阅其详尽解释并即时发问。使学习者在交流中了解当前议题的流程和进展情况,分享资料、交换意见、了解反馈与评价。

5.7  成果展示模块

Wiki可以导入文本、图像、视频等多媒体数据,而且会自动汇聚学生在学习中和小组协作中的学习成果,并加以组织、整理,使之成为学生日后自评的依据和相互学习的资源。

5.8  评价总结模块

分为学生自评、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三块,。Wiki的“版本对比”和“历史跟踪”功能为电子档案袋式的过程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教师通过提供与知识有关的测试题,评价量规等可以进行总结性评价。这样,三种评价模块和两种评价方式相结合,使得评价更合理更全面。

结束语

Wiki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协作学习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拓展学生的思路,更重要的是Wiki提供的学习环境可以让学习者学会协作,学会资源的共建、共享,同时又可以培养学习者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规范。这也是本文设计的主要宗旨所在。当然,本文设计的模型尚存在很大的不足,比如Wiki技术还不成熟很多地方还有待完善,而且每个模块怎样更好地做到智能化,教师如何定位,学生情感交互等,这些问题有待以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胡科,王荣良.基于Web2.0的Wiki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06(9).

[2]  谭支军.Wiki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远程教育,2005(5).

[3]  Tony Carr ,Weathering Wikis: Net-based learning meets political science in a South African university [J].Computers and Composition, 24(2007)266–284.

[4]   The potential of blogs and Wikis in healthcare education[J],.Education for Primary Care,(2007)18:16-21.

[5]  李蓉,沈志宏.Wiki信息交流模式及其对信息交流的影响与展望[]].现代情报,2007(4).

[6]  高瑞利,孔维宏.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学习[J].远程教育与网络教育,2004(8).

[7]   http://www.blog.edu.cn/user1/4089/archives/2005/115917.shtml

[8]   王超杰,王曼华,阎一渡.WPBL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7(1).

[9]   钟志贤著.信息化教学模式——理论建构与实践例说[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10]  R.M.加涅,L.J.布里格斯,W.W.韦杰著.教学设计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