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翅木手串怎么盘黑了:中国通史(教案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21:50:32

第一节 西晋的政治

     一、西晋的建立与统一全国
     洛阳政变 曹魏政权的太傅司马懿于公元249年在首都洛阳发动政变,夺取了曹魏大权,是为洛阳政变。
     魏明帝太和五年(231年),当蜀相诸葛亮向曹魏发动第五次进攻时,司马懿遂继任都督荆豫雍梁四州诸军事和太尉等职,西拒诸葛亮于秦陇,北灭公
   

第二节 西晋的经济

     一、西晋占田制推行的原因
     占田制是西晋王朝实行的一项土地和赋税制度。泰始二年(266年),晋武帝诏令"罢农官为郡县",屯田制度被废止。太康元年(280年),即灭吴统一全国后,颁布占田令。
     西晋推行占田制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和整齐赋役征收制度。这是因为曹魏政权对屯田客的剥削量高达50%-60%,故使屯田客强烈不满,逃亡事件屡见不鲜,以致武装反抗亦与日俱增。后来,许多贵族官僚又乘机将大量屯田据为己有,不少屯田客又沦为私家奴隶,使阶级矛盾日趋尖锐。曹魏政权对自耕农用户调式进行剥削:亩收租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这和对屯田客的剥削方式和剥削量极不一致。于是晋武帝便用占田制代替了曹魏时期的屯田制和户调式。
     第二,为了使流亡农民和荒芜土地重新结合起来,发展农业生产,增加赋税收入。曹魏末期,由于屯田客大量逃亡,贵族官僚又"侵役寡弱,私相置名",到晋初时荒地和流民很多,出现了"地有余羡,而不农者众"(《晋书》卷38《司马攸传》)时状况。国家的赋税收入严重不足。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占田制遂代之以兴。
     第三,为了对地主阶级内部的土地占有情况实行再分配。曹魏后期,豪强世族大肆兼并土地和抢占屯田,出现了"大族田地有余,而小民无立锥之地"的状况。西晋建立后,为了在地主阶级内部对土地的占用进行重新分配,故颁布了这一制度。
     二、占田制的内容
     西晋的占田制包括百姓的占田课田、品官的占田荫客和户调式三个内容。
     百姓的占田课田规定:男子一人占田70亩,女子30亩;丁男课田50亩,丁妇20亩,亩课8升。
     品官占田荫客制规定:一个一品官可占田50顷,以下每品递减5顷,第九品可占田10顷。各级官吏又可依官品大小荫庇不同数量的佃客和衣食客。
     户调式规定:丁男为户主的每户岁输帛3匹、绵3斤,丁女及次丁男为户主的纳半数。
     三、占田制的意义
     第一,因为占田制下农民的负担与屯田制相比,有所减轻,并解除了屯田制下军事编制的强制形式,因此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刺激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二,百姓占田无年龄之分,课田则有年龄和性别的区分,占田数又高于课田数,故可以鼓励农民占田垦荒,有利于扩大耕地面积。
     第三,扩大了封建国象的剥削对象,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由于占田制推行以后,大量流民垦占荒田,并申报户口,故实行数年以后,西晋的户数由246万增至377万。
     但西晋的占田制只是规定了农民占有土地的最高数量,而多数农民的占田数量却远远达不到占田制的规定,但课田之数却不能因此递减,故农民的赋税负担还是十分沉重的。

第三节 西晋末年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与西晋的灭亡

     一、西晋末年各族人民反抗斗争发生的原因
     第一,西晋政府对占田农民的赋税剥削虽比曹魏对屯田客的剥削有所减轻,但却比曹魏对自耕农的户调式剥削田租增加了一倍,调绢增加了50%。加之官僚地主兼并土地,农民普遍占田不足,?quot;一岁不登,便有菜色"(《晋书》卷47《傅玄附咸传》)。阶级矛盾日趋激化,终于酿成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
     第二,魏晋之际,周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匈奴、鲜卑、羯、氐、羌等纷纷移居晋陕高原北部、河西走廊、陕甘和关陇等地,而魏晋统治者和官僚地主对这些内迁民族却进行残酷的奴役和剥削,致使他们的"怨恨之气,毒于骨髓。"(《晋书·江统传》)因而民族矛盾更加尖锐。
     第三,西晋末年统治集团内部发生的长期战乱,加之政治腐败和天灾流行,造成了各族人民的大流亡。流亡人民生活无着,只能铤而走险,奋起反抗。
     二、西晋末年各族人民反抗斗争的经过
     李特起义与成汉建国 晋惠帝元康六年(296年)至九年,关中地区发生了一次由氐人齐万年领导的武装起义,加之连年荒旱,关陇地区的天水、略阳、扶风、始平、阴平和武都六郡的汉、 氐、賨等族十多万人由于生活无着,结队南迁,涌入蜀地。这时,西晋的益州刺史赵廞图谋割据四川,便想把这十多万流民作为自己和西晋抗衡的力量。不久,赵廞又嫌流民领袖李庠、李特兄弟的势力过大,遂借故杀李庠及其子侄十余人。于是李特、李流便率流民进攻成都,杀了赵廞。晋廷又派罗尚任益州剌史。罗尚入蜀后,限期迫令流民返回故地,又暗中派兵向流民进攻。李特遂在绵竹揭旗造反,率众进攻成都。由于麻痹轻敌,李特、李流相继兵败被杀。李特之子李雄继领其众,于永安元年(304年)攻占成都,杀了罗尚,自称成都王。两年以后,即位称帝,国号大成。后来,即位的李寿又改大成国号为汉,史称成汉。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年),成汉被东晋将领桓温所灭。
     刘渊、石勒起兵与西晋灭亡 刘渊是南匈奴单于余扶罗之孙、左贤王刘豹之子,原居并州(治今山西太原),后长期充作质子,留居洛阳,汉化极深。"八王之乱"发生后,成都王司马颖欲结刘渊外助,遂遣其返回故地并州。晋惠帝建武元年(304年),刘渊称汉王。晋怀帝永嘉二年(308年),又改称皇帝,建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北),国号汉。接着,刘渊遂率众攻晋,并对洛阳形成包围态势。永嘉四年,刘渊死,其子刘聪即位,继续进攻洛阳。次年,洛阳陷落,晋怀帝被俘。这时,西晋大臣拥立晋武帝之孙司马邺在长安称皇太子。怀帝被杀后,司马邺遂在长安称帝,是为晋愍帝。建兴四年(316年),刘聪派族弟刘曜攻入长安,俘获愍帝,西晋亡。
     石勒是羯族人,世居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西晋末年,曾被掠为奴隶,卖往山东荏平为耕奴,后被免奴为客。"八王之乱"发生后,石勒以十八骑造反,投奔刘渊。后经转战河南、河北,兵力增至10多万。当刘渊围攻洛阳时,西晋执政东海王越和太尉王衍曾率10万主力部队南撤,企图控据江东。行至苦县(今河南鹿邑),被石勒追及,晋军被俘后,全被坑杀。


     第十一章 东晋十六国
     (317-420年)

     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在建邺(后改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在此前后,由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个少数族又相继在北方建立了成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和大夏(可简称为一成、二赵、三秦、四燕、五凉、一夏)16个割据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420年,东晋大将刘裕代晋建宋,东晋灭亡。东晋十六国的历史,以淝水之战为界,可划分两个阶段。

第一节 淝水战前北方各族建立的割据政权

     一、汉、前赵、后赵兴亡
     汉国兴亡 汉国是匈奴人刘渊所建。刘渊死后,即位的刘聪于316年灭西晋。刘聪死后,其子刘粲继位。刘粲荒淫无度,朝政混乱,太后之父靳准乘机发动政变,杀死刘粲,遣使称藩于东晋。319年被石勒所灭。
     前赵兴亡 318年,靳准在平阳发动政变不久,镇守长安的刘渊族子、汉相国刘曜即起兵东征,行至赤壁(今山西夏县西北)即帝位,建国号赵,后迁都长安,史称前赵。329年,前赵被石勒所灭。
     后赵兴亡 后赵的建立者是羯人石勒。靳准政变后,镇守河北的石勒率部亦向平阳进击。靳准被部下杀死后,石勒攻入平阳。319年,石勒自称赵王,迁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史称后赵。石勒对境内百姓实行"户赀帛二匹,租二斛"的赋税制度,剥削较轻。又大兴学校,喜爱汉族文化,优容汉族门阀著姓。并严禁酗酒,劝课农桑,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思想文化的兴盛,是十六国时期的一位杰出君主。
     石勒死后,其子石弘继立。335年,石勒之侄石虎杀弘自立,又把都城迁至邺城。石虎是十六国时一个著名暴君,残忍暴虐,嗜杀成性。其子石邃更比其父有过之而无不及。349年,石虎死,诸子争权。次年,石闵乘机夺取了后赵政权,后赵亡。
     二、冉魏兴亡
     冉魏的建立者石闵,原姓冉,被石虎收为养孙后改姓。石闵灭后赵不久,即登帝位,改国号为魏,又还本宗,故史称冉魏,仍都邺。冉闵执政后,遂下令禁"六夷"携带武器,后又在邺城内大杀羯和其他少数族人,前后被杀的胡人有20多万,加深了民族矛盾。352年,冉魏被鲜卑慕容氏所灭,立国仅2年。
     三、前燕兴亡
     前燕的建立者是鲜卑慕容氏。公元285年,鲜卑族首领慕容廆统一了内迁辽西的慕容诸部,并将其迁于辽东北居住。294年,慕容廆死,其子慕容皝继立,被东晋封为燕王,后迁都龙城(今辽宁朝阳),为前燕之始。352年,继位燕王的慕容皝之子慕容儁击灭冉魏,称帝于邺,建国号燕,史称前燕。公元370年,苻秦乘前燕政治腐败之机,攻占燕都,前燕亡。
     四、前凉兴亡
     前凉的建立者是汉人张轨,他曾于晋怀帝永嘉四年(310)任凉州剌史,治所姑臧(今甘肃武威),是为前凉之始。西晋灭亡后,中州避难士人接踵而至,促进了凉州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张轨死后,其子孙张寔、张骏、张重华等相继即位。张重华在位时曾多次打败了后赵石虎的进攻,使前凉达到兴盛时期。363年,重华之弟天锡继位后,政治日衰。376被前秦所灭。
     五、前秦兴亡
     前秦的建立者苻健是氐族人,祖籍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其父苻洪曾被氐人推为首领,自称护氐校尉、秦州剌史、略阳公。后被后赵石虎迁于枋头。苻洪被石虎将领麻秋毒死后,苻健继领其众,并自枋头迁入关中,据有关陇。351年,苻键自称大秦天王,次年改称皇帝,建国号秦,史称前秦,都长安。355年,苻键死,其子苻生继立。苻生荒淫暴虐,政治日乱。357年,苻健之弟苻坚杀生自立。苻坚在汉族士人王猛的辅助下,兴利除弊,振兴纲纪,使前秦迅速强大起来,相继灭前燕、前凉和鲜卑拓跋氏建立的代国。382年,又命将军吕光进驻西域。基本统一了北方地区。

第二节 东晋前朝的政治与淝水之战

     "三定江" 从晋惠帝太安二年(303年)到晋怀帝永嘉四年(310年)期间,曾先后发生了由石冰在扬、徐一带领导的流民起义和由合肥度支陈敏及吴兴人钱璯领导的两次武装叛乱,但均被以义兴(今江苏宣兴)周玘为首的江南士族所镇压,是为"三定江南"。这说明江南士族的实力和社会地位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就为后来东晋在江东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王与马,共天下" 早在西晋末年,一些北方士族鉴于局势恶化,纷纷南迁江东。晋怀帝永嘉元年(307年),西晋执政东海王越令其侄司马睿把根据地从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移至建邺。同时,太尉王衍又把他的两个弟弟王澄和王敦分别任为荆州和扬葚菔罚刂瞥そ邢掠蔚牧礁鼍轮卣颉M跹艿淖宓芡醯加趾退韭眍"素相亲善",被其纳为谋主,迅速在江南形成了以王氏和司马氏为主体的政治力量。王导清醒地看到江南士族虽有一定力量,但并没有发展成割据一方的足够势力。为了在江东站稳脚根,取得江东士族的支持,他在永嘉二年(308年)三月三日上巳这一天,特意安排了一次出游。隆重的仪仗和威严的队列,使江东士族大为震惊,便相率拜于道左,"由是吴会风靡","渐相崇奉,君臣之礼始定"(《晋书·王导传》)。317年,司马睿在王导的辅助下,在建邺称晋王。次年,当晋愍帝司马邺被杀的消息传来后,司马睿正式称帝,是为晋元帝,东晋建立。因建邺和司马邺之名犯讳,故改名建康。由于王导有拥戴之功,故司马睿要他升御床共坐,故时?quot;王与马,共天下。"
     二、祖逖北伐
     祖逖是两晋之际一位著名的北伐将领。早在他任司州主簿时,就曾与好友刘琨"闻鸡起舞",发誓要报効国家。晋末大乱以后,祖逖挟宗族数百家迁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并向时任镇东大将军的司马睿提出了带兵北伐和收复中原的请求。司马睿遂拨给他千人廪和3000匹帛,让其自行募兵。祖逖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开始了北伐战争,并接连取胜,前锋进至荥阳。正当他准备乘胜北渡黄河,扫清河朔之时,东晋政权内部发生了争权夺利的斗争,北伐受到牵制。东晋元帝大兴四年(321年),祖逖忧愤而死,北伐遂告失败。但祖逖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和忠于祖国的爱国激情却一直受到后人的歌颂和爱戴。
     三、东晋前期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斗争
     东晋建立后,面对北方少数民族上层首领的肆虐中原,不仅无意收复失地,反而接连发生了多次争权夺利的矛盾斗争。
     王敦之乱 王敦是王导族兄,西晋末年曾任扬州剌史。东晋建立后,他击杀了族兄、荆州剌史王澄,移镇武昌,权位日重。永昌元年(322年),他又起兵武昌,攻入建康。晋元帝司马睿忧愤而死,其子司马绍即位,是为晋明帝。两年以后,王敦在年老病笃之时,仍率兵进攻建康,被苏峻和祖约击败,王敦病死。
     苏峻、祖约之乱 王敦之乱被平定后,原临淮太守苏峻以功被封冠军将军、历阳内史,原豫州剌史祖约被封镇西将军,屯驻寿春。不久,晋明帝死,其子司马衍继立,是为晋成帝,年仅五岁,由太后之兄庾亮专决政事。苏、祖二人心怀不满,遂于咸和二年(327年)起兵叛乱,兵败被杀。
     桓温专权 咸康五年(339年),东晋丞相和外戚庾亮相继死去,晋成帝遂以桓温为荆州剌史,都督荆梁四州诸军事。桓温有雄才,并极富有野心。他从晋穆帝永和二年(346年)以后,曾三次进行北伐:同年冬,他率军溯江而上,直捣成都,一举消灭了成汉,夺回了梁、益二州;永和十年(354年),他又率步骑四万,攻入关中,兵锋直至灞上,后因粮草不继,只得退军;晋废帝太和四年(369年),桓温率步骑五万,北伐前燕,前锋进至距燕都邺城仅二百余里的枋头,后因运粮水道被阻,只得退兵。随着军功的不断增多,桓温的野心也愈来愈大。太和六年(371年),他废掉了晋帝司马奕,立司马昱为简文帝。二年后,司马昱死,孝武帝司马曜继位。这时,桓温已重病不起,但仍要晋帝加赐"九锡"。宁康元年(373年),桓温死,东晋的大权归司徒谢安执掌。
     四、淝水之战
     晋孝武帝太元八年(383年)8月,苻坚倾全国87万、号称百万大军,分路向东晋大举进攻。他曾自豪地说:"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其军势之盛可以想见。东晋执政谢安以其弟谢石为征讨大都督,以其侄谢玄为前锋都督,指挥由其子谢琰和将军刘牢之率领的8万北府兵迎战。同年10月,秦军前锋都督苻融率25万兵马渡过淮水,攻占寿春,又派将军梁成率军5万,渡过淮水的支流淝水,逼洛涧以西屯驻,切断了淮水交通,不仅使援助寿春的晋将胡彬及其所率0.5万人不得东撤,而且也加强了寿春秦军的东西防务。苻坚得知胡彬被困峡石,粮草将尽的消息后,遂亲率轻骑0.8万,昼夜兼行,赶往寿春,并派人去晋营说降。谢石乘秦军尚未集结完毕,麾军渡过洛涧,将秦军驱于淝水之西,与秦军隔水对峙。接着,谢石又派人向苻融说:如秦军肯向后稍退,让晋军渡过淝水,再行决战。苻坚以为趁晋军半渡而击,必胜无疑。遂麾军稍退。这时,东晋降将、原襄阳太守朱序在阵后大喊:"秦军败了!"于是秦军大乱,不可遏止,苻融企图整顿阵势,被退军踏杀。谢石乘机发动攻势,风声鹤戾,秦军大败。
     前秦投入淝水之战的兵力虽多,但军士成份复杂,离心离德,缺乏战斗力。加之前秦国内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很尖锐,并在不断发展。而东晋在大敌压境之际,君臣上下,精诚团结,民众支持,将士用命,而北府兵大都由北方侨人组成,有极强的战斗力,故能以少胜多,打败前秦。另外,苻坚轻敌麻痹,兵力分散,而晋军主 帅指挥得当,很少失误,也是造成秦败晋胜的原因之一。

第三节 淝水战后北方的再至

     淝水战后,苻坚逃回长安,被羌人姚苌所杀。394年,前秦主苻登又被姚兴所杀,前秦亡。在此前后,前秦国内的各族首领纷纷举众造反,北方又陷入了更大的分裂。
     一、后秦、大夏与西秦兴亡
     后秦兴亡 后秦的建立者姚苌是羌族人。淝水战前,曾被苻坚封为龙骧将军,率蜀军沿江东下,未及参战,苻坚即败。返回长安,姚苌遂于384年自称大秦大王,386年即帝位,国号大秦,史称后秦。其子姚兴继位后,重用汉族士人尹纬,招民垦荒,整饬吏治,使后秦达到极盛时期。姚兴死后,诸子争权,内乱迭兴。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年),东晋大将刘裕率众攻破长安,后秦亡。
     大夏兴亡 大夏的建立者赫连勃勃,匈奴族人,世居代北。曾任后秦骁骑将军、安北将军,率众驻守朔方,势力渐强。晋安帝义熙三年(407年),自称大夏天王、大单于,年号龙升,定都统万(今陕西横山境内)。刘裕灭后秦退回江东,勃勃乘机攻占长安。次年,在灞上即位,仍回统万。勃勃为人不但极端狂妄,而且残忍至极。他曾说:"朕方统一天下,君临万方",故把都城取名统万。他派人用铁锥检验民夫所筑统万城墙时,锥剌墙内一寸,杀筑墙民失;否则,则杀检验官吏。对制作弓矢和铠甲的工匠,也用此法检验。真是个"视民如草芥"的暴君。勃勃死后,其子赫连昌继位,428年被北魏俘获。赫连定逃奔平凉,自称夏皇帝,并于431年灭西秦。不久,大夏被吐谷浑所灭。
     西秦兴亡 西秦的创建者是鲜卑族人乞伏归仁。前秦瓦解后,他于385年在苑川(今甘肃榆中)自称大单于,领秦、河二州牧。其弟乾归继位后,又改称河南王,迁都金城(今甘肃兰州)。394年,乾归改称秦王,史称西秦。乾归子炽盘继位后,又迁都枹罕(今甘肃临夏)。431年被夏王赫连定所灭。
     二、后燕、西燕、北燕与南燕兴亡
     后燕兴亡 后燕的建立者慕容垂,原为前燕宗室,后因与执政不合,西投前秦。淝水战后,慕容垂由洛阳返回邺城,杀前秦邺城守将符丕,于384年称燕王,两年后称帝,定都中山(今河北定县),史称后燕。407年,后燕主慕容熙被部下所杀,后燕亡。
     西燕兴亡 西燕的建立者慕容冲,亦为前燕宗室。前燕灭亡后,慕容冲曾随大量鲜卑人被苻坚迁入关中。前秦灭亡后,慕容冲遂于385年在阿房(今陕西咸阳)称帝,后都长子(今山西长治),史称西燕。394年,被后燕灭亡。
     北燕兴亡 北燕的建立者冯跋,是汉族人。原为后燕禁卫将军。后燕主慕容云于409年为庞臣离班所杀,冯跋自称燕天王,仍都龙城(今辽宁朝阳),史称北燕。436年,北魏攻入龙城,北燕主冯弘逃往高丽,438年,被高丽所杀,北燕亡。
     南燕兴亡 南燕的建立者慕容德,原为后燕主慕容垂之弟。后燕建立后,慕容德被封车骑将军,镇守邺城。北魏攻入后燕都城中山后,慕容德移驻滑台,400年又迁广固(今山东益都西北),自称燕帝,史称南燕。410年,南燕被东晋大将刘裕所灭。
     三、后凉、南凉、西凉与北凉兴亡
     后凉兴亡 后凉的建立者吕光,是略阳(今甘肃天水东北)氐人。382年,被前秦苻坚派往西域,使西域30余国归附,被任西域校尉。淝水战前,吕光奉命东归,行至凉州,苻坚失败,吕光即称凉州牧。386年,自称大凉天王,史称后凉。403年,被后秦灭亡。
     南凉兴亡 南凉的建立者秃发乌孤,是鲜卑拓跋氏的一支,曾在汉魏之际迁入河西,被称河西鲜卑。397年,乌孤先称大单于、西平王,后称武威王,迁都乐都。399年,其弟利鹿孤继位后,又迁都西平(今青海西宁)。402年,其弟辱檀继位后,又迁乐都,改称凉王,史称南凉。414年,被西秦所灭。
     西凉兴亡 西凉的建立者李皓,是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世为陇西大姓。后凉时曾任敦煌太守。400年,自称凉公,迁都酒泉,史称西凉。420年,被北凉所灭。
     北凉兴亡 北凉的建立者沮渠蒙逊,匈奴人。后凉时曾任宿卫将军。曾推后凉建康(今甘肃高台南)太守段业为凉州牧。410年,蒙逊杀段业,自称凉州牧。次年,入主张掖,改称河西王,史称北凉。439年,被北魏所灭。

第四节 东晋后期的政治与经济

     一、侨置与土断
     侨置 侨置亦称侨州郡。东晋建立后,为了吸引更多的北方人南迁江东,遂在江东设立了很多和北方侨人原籍同名的州郡机构,并规定:只要注籍侨置州郡,就可获得免除赋役的优待,北方士族亦可继续保持原来的崇高郡望,是为侨置。
     土断 侨置推行以后,州郡纷繁,或“一郡分为四五,一县割成三四”,“版籍为之混乱,职方所不能记”;加之北方士族兼并土地,荫庇佃客,致使财政收入日益减少。于是东晋和后来的南朝政府遂对北方侨人实行著籍输课制度,即查实户口,登记户籍,废除原来的优待政策,一律按规定收缴赋税,是为土断。东晋政府曾先后进行过四次土断,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是在晋哀帝兴宁二年(364年)由桓温主持的“庚戌”(三月一日)土断。
     二、东晋后期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斗争
     司马道子专权 淝水战后,谢安由于声望极高,招致东晋孝武帝的猜忌,遂出镇广陵,不久病死。孝武帝遂将胞弟司马道子任为司徒、录尚书事,代谢安为相。司马道子专权自恣,暴横跋扈,又引起孝武帝的不满,遂以王皇后之兄王恭为南兖州剌史,又以殷仲堪为荆州剌史,以分道子之权。道子又引王国宝和王绪兄弟为心腹,用以对抗王恭和殷仲堪。
     王恭、殷仲堪之乱 王恭和殷仲堪看到司马道子专横暴虐,心怀不满,遂相互联合,于晋安帝隆安元年(397年)分别从京口和武昌向建康进攻,司马道子被迫杀王国宝兄弟,请求退兵。不久,王、殷二人又联合广州剌史桓玄等,再次进攻建康。后因北府兵将领刘牢之受司马道子诱降倒戈,王恭被杀,各路军遂仓惶退却。
     桓玄专权 进攻建康的诸路军退至浔阳(今江西九江)后,共推桓温之子桓玄为盟主,桓玄遂乘机火并了殷仲堪,控制了荆州,兵马日盛。元兴元年(402年),司马道子发兵进攻荆州,桓玄又收买了北府兵将领刘牢之,遂长驱直入,攻占建康,道子被杀。不久,桓玄逼晋安帝退位,自己称帝,建国号楚。
     刘裕当国 桓玄建楚后,为了巩固帝位,迫刘牢之自刎而死,又起用了一批中下级年轻将领,企图将北府兵变成自己的私人武装。北府兵将领刘裕虽表面迎合,暗中却进行倒桓准备。元兴元年(402年),刘裕在京口起兵,率北府兵攻入建康,击杀桓玄,扶晋安帝继位,遂控制了东晋大权。义熙六年(410年),刘裕北伐,灭南燕;次年,击败了卢循起义;十三年,灭后秦,年底,刘裕称宋王。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代晋称帝,东晋亡。
     三、孙恩、卢循起义
     起义原因 司马道子专权时期,为了增强中央的防卫力量,阻止荆州和京口北府兵的进攻,遂令其子司马元显强征浙东地区免奴为客的丁壮入伍,企图组建一支新军,名曰"乐属",于是"东土骚然",孙恩乘机聚众起义。
     起义经过 孙恩原为东晋新安太守孙泰之侄,孙泰被司马道子诱杀后,孙恩逃入海岛。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孙恩乘"东土骚然"之机,率众登陆,相继攻占了上虞、会稽等地。东晋当即派刘牢之和谢琰率北府兵镇压。元兴元年(402年)三月,孙恩兵败后赴海而死。余众推卢循为首领,继续战斗。桓玄建楚后,曾将卢循任为永嘉(今福建福州)太守。桓玄被击杀后,卢循乘机北攻东阳(今浙江金华),被刘裕击退,只得南下番禺。义熙六年(410年),刘裕北伐南燕,卢循又再次北上,进攻建康。刘裕灭燕后,当即回救建康。卢循兵败投水而死,起义失败。


     第十二章 南北朝
     (420-589年)

     公元420-589年期间,中国南方相继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封建王朝,均都建康,是为南朝;与此同时,北魏先后统一北方。534年,北魏分裂,先后出现了建都邺城的东魏、北齐和建都长安的西魏、北周。577年,北周灭北齐。581年,隋朝灭北周,589年,又灭陈朝,中国重归统一。

第一节 南朝政权的更替

     一、刘宋兴亡(420-479年)
     刘宋是东晋北府兵将领刘裕于420年建立的,并改元永初,是为宋武帝。刘裕建宋后不到三年病死,其子刘义隆即位,是为宋文帝,年号元嘉。元嘉三十年间,宋文帝励精图治,出现了"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宋书·孔恭传》)的兴盛局面,被后人誉为"元嘉之治"。
     元嘉三十年(453年),刘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前见子杀父,后见弟杀兄"的骨肉相残的内部斗争。宋文帝想废掉太子刘劭,事泄后被刘劭所杀。接着,文帝第三子、江州剌史刘骏又率兵攻入建康,杀了刘劭。嗣后,王室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愈演愈烈,大权遂落在了中领军萧道成之手。宋顺帝升明三年(479年),萧道成代宋建齐。
     二、南齐兴亡(479-502年)
     萧道成原为刘裕的远支亲属,以此入仕,后升任中领军之职,掌握了禁卫军权。479年登极称帝,建国号齐,史称南齐。齐高帝萧道成在位不到四年死去,其子萧赜继位,是为齐武帝。武帝永明三年(485年),南齐境内爆发了一次由唐寓之领导的武装起义。
  这次起义是由南朝政府的“检籍”引起的。因为南北割据以后,战事频繁,江东百姓的徭役和兵役十分沉重。为了逃避兵徭,广大百姓和庶族地主便利用各种方法,“改注籍状,诈入仕流”,千方百计使自己变成“百役不及”的特权阶层或不服兵徭的各色人户。故从刘宋开始,便推行“检籍”,旨在清查冒牌“士族”和搜刮避役的游食之民。齐武帝继位,又严厉推行“检籍”,对却籍者不惜重刑处罚,遂激起了却籍者的强烈不满。唐寓之趁机在富阳造反,“三吴却籍者奔之,众至三万”。唐寓之攻占富阳等地后,遂在钱塘称帝,建国号吴,年号兴平。后被官军镇压。这次起义虽失败了,但却迫使齐武帝停止检籍,并恢复了以前的籍状。有人认为唐寓之领导的是一次农民起义,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富民反对“检籍”的武装叛乱,并不是农民起义。
     齐武帝死后,统治集团内部又发生了接连不断的内部斗争。最后,南齐宗室、雍州刺史萧衍率兵攻入建康,专制朝政。和帝中兴二年(502年),萧衍代齐建梁,南齐灭亡。
     三、萧梁兴亡(502-557年)
     萧梁的建立者萧衍原是萧道成之侄,后官至雍州剌史,镇守襄阳。南齐东昏侯萧宝卷杀其兄萧懿,萧衍遂率兵攻入建康,废杀宝卷,502年即帝位,建国号梁,是为梁武帝。
     梁武帝生活简朴,勤于为政,但对其亲属却放纵贪污,故吏治腐败。他又佞信佛教,创立三教同源说,又大修佛寺,早晚礼拜,甚至还三次舍身同泰寺,表示要出家当和尚。于是,达官贵人都竟相效尤,佛教在江南得以广泛传播。
     由他主持修订的《梁律》繁琐庞杂,苛重无比。他还大兴土木,轻用民力。故有人评价他是"罔恤民之不存,而唯忧士之不禄。"
     中大同二年(547年),东魏大将侯景因与执政高澄有隙,派人向梁投降。梁武帝力排众议,表示接受,又派其侄萧渊明率兵策应。结果,兵败被俘。侯景亦被高澄击败,遂率残部800多人南逃,赚取了寿阳,被梁武帝任为南豫州剌史。这时,东魏又开展外交攻势,表示要用被俘的萧渊明换回侯景,梁武帝当即示表示同意。于是侯景便暗中勾结主持长江防务的萧正德,渡过长江,迅速攻占了建康的石头城和东府城,将梁武帝围困在台城达四月之久。台城陷落后,梁武帝即病饿而死。侯景又将萧正德缢杀,于551年11月登极称帝,建国号汉。次年二月,梁荆州剌史萧绎派大将王僧辩攻入建康,击杀侯景,侯景之乱至此平息。与此同时,萧绎在江陵称帝,是为梁元帝。承圣三年(554年),西魏派兵攻入江陵,元帝被杀。次年,西魏又将萧詧在江陵扶立为帝,是为后梁。不久,王僧辩和陈霸先在建康拥立元帝之子萧方智为帝,是为梁敬帝。太平二年(557年),陈霸先废敬帝自立,梁亡。
     四、阵朝兴亡(557-589年)
     陈朝的建立者陈霸先原为梁末高要太守。他曾与王僧辩一起率部攻入建康,平定了侯景之乱,以功被封为扬州剌史,坐镇京口。王僧辩废梁敬帝,拥立从北齐迎回的萧渊明为帝后,霸先从京口率兵攻入建康,杀王僧辩,废萧渊明,扶敬帝即位,并打败了北齐的进攻。太平二年(557年),陈霸先又废敬帝,登上帝位,建国号陈,是为陈武帝。但陈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后主陈叔宝却是南朝有名的荒淫之君。他宠爱贵妃张丽华,又信用佞臣,政治日坏。589年,终被隋朝所灭。
     五、南朝地主阶级内部的政治变动
     门阀士族的盛极而衰 南朝时期,门阀士族势力盛极而衰的首要标志就是士庶之间不准通婚的界限开始被打破,出现了"婚宦失类"的现象;其次是士庶之间的界限也出现混乱,社会上已经产生了一些"昨日卑细,今日便成士族"的冒牌士族,以致"士庶不分"和"士庶合流"的现象已屡见不鲜。
     与此同时,寒门庶族的势力乘机崛起,其主要标志就是寒人掌机要和寒人任典签。
     东晋南朝的机要官是指中书监下的中书通事舍人。东晋时期,杂用士庶,但自南朝以来,则专用寒人,且权力大增,成了实际上的宰相。典签亦称签帅,是刘宋时创设的一个官职,开始的职权是代替出任州郡重镇的宗室诸王批阅公事和照管诸王的饮食起居。后来,诸王的年龄日长,权势渐盛,争权夺利和骨肉相残的事件,史不绝书。于是,典签的权力大增,以致"威行州郡,权重藩君","诸州唯闻有签帅,不闻有剌史。"总之,随着门阀士族的盛极而衰,寒门庶族乘机崛起,逐渐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军权大权。这是当时地主阶级关系变动的重要内容。
     南朝时期地主阶级内部出现这种阶级变动的主要原因是这一时期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愈演愈烈和农民起义的此起彼伏,沉重打击了门阀士族势力的结果。同时,也是门阀士族本身的日益腐巧,不愿"竟智尽心,以邀恩宠",于是,军政大权遂落入寒人之手。

第二节 北朝政权的更替

     一、北魏兴亡
     鲜卑拓跋氏的兴起与北魏的统一北方 北魏是鲜卑拓跋氏建立的一个封建政权。拓跋氏最早居住在今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10公里的大兴安岭北部东麓。魏晋时期,内迁于云中(今内蒙古托克云中故城)一带。后迁居定襄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成为塞上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378年,其首领拓跋什翼健在繁峙(裆轿骰朐次? 即代王位,具有了国家规模。386年,什翼健之孙拓跋珪乘前秦瓦解之际,在牛川(今内蒙古锡拉木伦河附近)建魏,史称北魏。397年,攻占后燕都城中山和邺城,隔河与东晋对峙。次年,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进称魏帝,是为北魏太祖道武帝。拓跋珪之孙拓跋焘继位后,于431年灭大夏,436年灭北燕,439年灭北凉,统一北方,与南朝刘宋形成对峙之势。
     北魏孝文帝改革 皇兴五年(471年),北魏献文帝拓跋弘死,其子拓跋元宏继位,时年五岁,其母冯太后辅政。从太和九年(485年)开始,孝文帝曾在冯太后的支持下,先后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风俗等方面进行了一次自上而下的汉化改革,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这是北魏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需要。鲜卑拓跋氏是一个兴起较晚的民族,而被征服的中原地区则早已进入了发达的封建社会。“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为被征服者所同化”(《马恩选集》第三卷第2227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当是北魏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这场改革遂应运而生。
     第二,这是北魏建国后北方各族人民长期进行阶级斗争的必然结果。北魏统治者是用野蛮的肆意屠杀和残酷的军事征服入主中原的,因而迅速地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各族人民曾进行多次武装起义,奋起反抗,极大地震憾了北魏的统治秩序。孝文帝为了巩固帝位,就不得不对原来野蛮的统治方式有所更张。
     第三,这是北方人民长期以来进行民族融合的必然结果。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包括经济、政治和社会风俗等三个方面。
     经济方面:
     第一,推行均田制。太和九年(485年),遣使"均给天下之田":即十五岁以上的男子每人受露田40亩,妇人20亩,奴婢同良人。丁牛一头,受田30亩,限4牛。土地宽余之处露田可加倍或加两倍授与。受田者年老或身死,则要给国家交还露田。受露田的男子又给桑田20亩或麻田10亩,妇人5亩,奴婢依良人。桑麻田皆为永业,可世代相传,并可买其不足,卖其所余。
     地方官于任所授给公田15顷,太守10顷,治中、别驾、县令、郡丞各有差。罢官者还田,新任者继受,严禁买卖。
     由于均田制并未触动大土地私有制的封建性质,故拓跋贵族和豪强地主对土地的大肆兼并并未止息,农民受田不足相当普遍。但由于均田制的实行,促进了土地的开垦,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地兼并有所限制,增加了北魏的财政收入,改变了拓跋族内农、牧业的经济结构,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其意义也是不可低估的。
     第二,变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北魏初年,为了拉拢和争取拥有大量荫庇户的豪强地主和世家大族,便把他们封为宗主,用以督护所属民众,是为宗主督护制。孝文帝于太和十年下令:废除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即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五里为党,分别设立邻、里、党长。不但增加了财政收入,也加强了中央集权。
     第三,变九品混通制为新的租调制度。九品混通制是北魏初年在宗主督护制推行时的一项赋税制度。即按每个宗主的财产多寡,分为九等,按等征税。实行三长制后,孝文帝即颁布了新的租调制度:即一夫一妇调帛一匹,纳粟二石,另外,十五岁以上未婚者4人,奴婢8口,耕牛20头,并纳一夫一妇租调。由于曾被荫庇的大量民户从宗主督护制下分离出来,纳税户比前大大增加,故国家的财政收入亦有增长。
     政治方面:
     第一,把都城从平城迁至洛阳。由于北魏初年的首都平城,地处偏北,土地瘠薄,交通不便,又是拓跋贵族聚居之地,保守势力很大,对推行改革不利。于是,孝文帝遂于太和十七年(493)借口南征南齐,遂率军迁至洛阳,并下令定都于此,并先后平定了保守势力的多次叛乱,有利于改革的大力推行。
     第二,改革官制。北魏初年的官名"皆拟远古云鸟之义",不仅质朴,且带有图腾余味。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遂模仿两晋南朝,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一整套新的官僚机构。
     第三,改革律令。孝文帝曾于太和十六年颁定新律。新律不但律文简省,而且删去了旧律中的一些残酷而又落后的刑法,在我国法制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社会风俗方面:
     第一,禁胡服胡语,倡导着汉服,说汉话,用以消除鲜卑族和汉族在服饰和语言方面的隔阂,为进一步推行汉化改革创造条件。
     第二,改革丧葬风俗。孝文帝迁洛后曾下令:"迁洛之人,死葬河南,不得北还。"(《魏书·高祖纪下》),改变了鲜卑族原来身死要归葬祖茔的旧习。
     第三,改姓氏。太和十二年(496年),孝文帝下令,把鲜卑族的复姓一律改为汉字单姓。如拓跋氏改为元氏,达奚氏改为奚氏,丘穆陵氏改为穆氏等。
     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第一,使北魏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缓和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第三,加速了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大融合。
     北魏六镇起义 北魏初年,为了拱卫首都,防止柔然人的入侵,遂在平城以北设置了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和怀荒等六个军事重镇,是为北魏六镇。
     北魏从孝明帝以后,统治集团日益腐化,阶级矛盾迅速激化。而北魏六镇则成了社会矛盾的交织点,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很尖锐。于是便爆发了北魏六镇起义。
     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匈奴人破六韩拔凌首先在沃野镇举起了起义大旗,相继攻占了沃野、怀朔和武川等镇。起义失败后,20余万起义军被迁至河北。由于河北灾荒流行,无食可就,杜洛周、鲜于修礼和葛荣等又相继率领镇兵起义。与此同时,羌人莫折大提和敕勒族人胡琛部将万俟丑奴等又相继在秦州和高平镇(今宁夏固原)起兵,起义的烽火又燃遍了关陇地区。直到孝庄帝永安三年(530年),起义才被镇压。
     这次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北魏的腐巧统治,导致了北魏的分裂。
     北魏的分裂 武泰元年(528年)二月,胡太后毒死孝明帝,立年仅三岁的族子元钊为帝,临 朝称制。在镇压六镇起义中权势日隆的契胡族酋长尔朱荣以此为籍口,遂率部兵攻入洛阳,拥立元子攸为帝,是为孝庄帝,并把胡太后和元钊沉死黄河,又在河阴杀王公卿士2000多人,史称"河阴之役",尔朱荣专制朝政。永安三年(530年)九月,孝庄帝不甘心充当傀儡,设计诛杀了尔朱荣。尔朱荣之侄尔朱兆又带兵入洛,废杀庄帝,另立元恭为帝,是为节闵帝。这时,从河北返回山西的六镇镇兵又在其首领高欢的领导下,多次起义。尔朱兆当政后,为了稳固他在山西的统治,遂答应了高欢欲将20多万镇兵仍带回河北就食的请求。高欢脱离了尔朱兆的控制后,遂在河北扩充实力,并与尔朱兆的矛盾日深。结果,高欢击杀了尔朱兆及其党羽,进入洛阳,废杀节闵帝,另立元修为帝,是为孝武帝。永熙三年(534年),孝武帝为了摆脱高欢控制,率轻骑西入潼关,投靠了关中的宇文泰,北魏分裂。
     二、东魏、北齐兴亡
     东魏兴亡 孝武帝入关以后,高欢遂拥立元善见为帝,是为孝静帝,又迁都邺城,史称东魏。东魏建立后,曾与西魏发生过沙苑之战、河桥之战、邙山之战等多次战争,互有胜负。
     武定五年(547年),高欢死,其子高澄继掌东魏大权。不久,即发生了侯景之乱。两年以后,高澄死,其弟高洋继掌魏政。天保元年(550年),高洋废东魏孝静帝,东魏亡。
     北齐兴亡 高洋废魏帝后,建国号齐,史称北齐,高洋是为北齐文宣帝。文宣帝时期,是北齐的鼎盛时期。但高洋死后,土地兼并之风愈演愈烈,均田制迅速破坏。故北齐武成帝高湛曾于河清三年(564年)重颁均田令,但收效甚微。故国力日渐削弱。577年,终被北周所灭。
     三、西魏、北周兴亡
     西魏兴亡 北魏孝武帝入关以后不久,即被宇文泰毒死。大统元年(535年),宇文泰立元宝炬为帝,是为魏文帝,都长安,史称西魏。西魏大权遂落入宇文泰之手。
     宇文泰原为北魏大将贺拔岳的部属,后随贺拔岳与侯莫陈悦等入关镇压关陇起义。不久,贺拔岳与侯莫陈悦发生火并,贺拔岳被杀,部将遂推举宇文泰为首领,并击杀了侯莫陈悦,占据关中。
     西魏建立后,宇文泰曾建立计账(租赋预算)和户籍之法,颁布六条诏书,实行"不限制荫资,唯在得人"的选官制度,又创建府兵制度,增长了西魏的国力和军事力量。
     公元557年,西魏执政宇文护废西魏恭帝,立宇文觉为帝,西魏亡。
     北周兴亡 宇文护废西魏恭帝后,立宇文泰嫡子宇文觉为帝,是为闵帝,建国号周,仍都长安,史称北周。北周初年,宇文护专横跋扈,先后废杀周闵帝和明帝,又于保定元年(561年)立宇文泰第四子宇文邕为帝,是为周武帝。建德元年(572年),周武帝杀宇文护,政由己出。他曾进一步整顿府兵制度,又下诏禁断佛、道二教,继续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度,遂使北周的国力迅速扩大。建德六年(577年),周武帝率兵出关,一举灭亡了北齐,统一了北方。
     周武帝死后,其子周宣帝宇文赟继位。宣帝荒淫奢侈,政治败坏,即位二年即死,年仅八岁的儿子周静帝宇文阐即位,大权遂落入外戚杨坚之手。581年,杨坚代周建隋,并于589年灭亡陈朝,南北朝至此结束。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文化

     一、哲学与宗教
     魏晋的清谈与玄学 清谈与玄学是魏晋时期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想。这一时期很多士人因参与政治斗争而招致杀身之祸,于是,他们为了明哲保身,便不敢预闻政事,而是采用过去“清议”的形式,口谈玄学。但同东汉时的“清议”相比,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其次,这也是正统儒家思想进一步衰落的产物。随着西汉和东汉王朝的相继覆亡,儒家学说所宣扬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正统思想受到沉重打击。于是,一些人便冲破儒家思想的桎梏,寻求新的思想武器和新的精神寄托。于是,清谈玄学便应运而生。复次,玄学家们也广泛吸收了很多佛教教义,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学说。因此,可以说魏晋的清谈玄学是中国的传统思想和佛教合流的产物。
     魏晋玄学的开创者是曹魏正始年间的王弼,以《老子》、《庄子》和《周易》为其主要经典,号称"三玄"。他和时人何晏都崇尚老子的"贵无"。认为"无"是万物的宗主,万物的"有"是由超事物之上的"无"产生的。其目的在于鼓吹与世无争、知足长乐的思想,以保持自己的既得利益。
     晋惠帝元康年间以嵇康、阮籍代表的"竹林七贤"则是魏晋玄学发展到第二阶段的代表人物。他们鉴于玄学名士何晏等因党附曹爽,已身败名裂,于是便走向极端,采取撕裂名教的观点,主张达生任性,对欺世骗人的名教礼法提出了尖锐抨击。因此,嵇康被杀,阮籍也一生沉沦,很不得志。
     两晋之际的鲍敬言是玄学发展到第三阶段的代表人物。他在《无君论》中反对儒家思想中君权神授的理论,认为君主是产生人间一切祸乱的根源。这种敢于和君权抗争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佛教的传播与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封建统治者的信奉宣扬和中外僧人的日益增多,佛教得了到广泛传播与发展。法显则是这一时期最为著名的中国僧人。他于后秦时期先后游历西域各国,足迹遍布今天的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等地,取回了很多佛教经卷,历时13年之久。回国后,他又写了一部《佛国记》(亦称《法显传》),记录了西行途中的所见所闻,成了今天研究中西交通的重要史料。
     范缜与《神灭论》 范缜是南朝齐、梁时期一位著名的反佛思想家和无神论者。他所撰写的《神灭论》是一篇反佛的战斗檄文。该文针对佛教理论中关于人的灵魂与肉体可以分离这一观点,针锋相对地指出人的形(肉体)、神(灵魂)是不可分离的,即“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并将形、神之间的关系比喻成刀上的刀刃和锋利一样,认为:“未闻刃没而利存,岂容形亡则神在哉!”这就从根本上推翻了佛教教义的立论基础,同时,也使唯物主义思想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
     二、史学
     正史类 《三国志》65卷,西晋陈寿撰。是记载三国历史的正史著作,"文质辩洽",记事允当,但失之过简。刘宋时人裴松之为之作注,亦具极高的史料价值。
     《后汉书》120卷,刘宋范晔撰,但仅成10纪和80列传,共90卷,后萧梁刘昭又取西晋宗室司马彪《续汉书》中8志补之,并为作注,分成30卷行世,合共120卷。是今天研究东汉历史的一部唯一的正史著作。
     其次,还有萧梁沈约所撰《宋书》100卷;萧子显所撰《南齐书》60卷;北齐魏收所撰《魏书》130卷。
     历史地理类 《水经注》40卷,北魏郦道元著。该书是对东汉桑钦所撰《水经》一书的疏注,所记水系比原来的130条扩大了近千条之多,文字也多出20余倍。是研究古代历史地理的珍贵史书,又是山水文学中的上乘之作。
     《洛阳伽兰记》,东魏杨衔之撰。该书真实地记载了北魏时洛阳的城市建筑和寺院分布,又保存了一些西行僧人的资料,故是研究洛阳地志和中西交通的重要史书。
     笔记小说类 《颜氏家训》,北齐颜子推撰。书中不仅记有士大夫的立身治家之法、学习求知之道,而且对当时的社会经济和南朝士族子弟的堕落亦有一定披露。
     《世说新语》,南朝刘宋刘义庆撰。主要记载东晋南朝门阀士族的轶闻趣事、生活方式和清谈风气。亦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三、文学艺术
     建安文学 建安是东汉献帝的年号。这一时期的文学极盛,尤以五言诗歌的成就最大。其著名诗人有三曹(曹操、曹植、曹丕)、建安七子(孔融、阮瑀、陈琳、王粲、徐翰、应瑒和刘桢)以及女诗人蔡琰等。
     田园山水诗 东晋诗人陶潜是这一时期田园山水诗人的代表。其代表诗作《归田园居》、《归去来辞》等均以田园生活为题材,充满泥土气息,故有田园诗人之称。
     民歌 《敕勒歌》原为一首鲜卑语民歌,后被译为汉语。歌词短小精炼,气势豪放,描写了北方草原苍茫辽阔、牛羊成群的自然景色。
     《木兰诗》约写成于北朝后期,诗中描述一个代父从军的巾帼英雄花木兰的故事。语言朴素,笔法细腻。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民的喜爱。
     刘勰与《文心雕龙》 南梁刘勰所撰《文心雕龙》是一部文学评论专著,着重论述了文学应反映现实,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的一部光辉著作。
     石窟寺艺术 石窟寺艺术是南北朝时期雕塑艺术的代表。最著名的有敦煌千佛洞、大同云岗石窟和河南龙门石窟。敦煌千佛洞(亦称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主要是丰富多彩的壁画和塑像,被誉为世界艺术宝库。
     龙门石窟位于今河南洛阳南伊水西岸,始凿于北魏宣武帝景明元年(500年),现存1352窟,佛造像9.7万余尊。
     绘画与书法 东晋南朝时期的三大绘画家是东晋的顾恺之、刘宋的陆探微和萧梁的张僧繇。
     东晋王羲之则是这一时期最为著名的书法家。曾官至右军将军,故人称王右军。其著名作品有《兰亭序》和《道德经》等。
     四、科学技术
     数学 魏晋时期最著名的数学家是刘徽,撰有《九章算术》和《重差》(即《海岛算经》)等。南朝刘宋的祖冲之则把圆周率π值精确到了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是当时最精确的数值。
     医学 西晋名医王叔和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析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被后代从医者视为经典。
     农学 北魏贾思勰所撰《齐民要术》是当时最为著名的一部农书,是今天研究古代农业经济的重要参考资料。


     第十三章 隋朝(581-618年)

     隋朝建立于公元581年,历经隋文帝杨坚和隋炀帝杨广二代皇帝,618年灭亡,立国共37年。

第一节 隋朝的政治与经济

    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全国
     入宫辅政 隋朝的建立者杨坚之父曾任西魏府兵的十二大将军之一,晋爵隋国公。杨坚不仅娶北周大贵族独孤信之女为妻,历任北周要职,而且还把女儿嫁给了周宣帝为皇后,故在朝廷形成了一个有力的政治集团。宣帝死后,年仅八岁的周静帝即位,杨坚遂在其党羽的支持下入宫辅政。
     平定三总管之乱 杨坚辅政后,北周政权岌岌可危。于是相州总管尉迟迥、益州总管王谦和郧州总管司马消难相继起兵叛乱。但均被杨坚迅速平定。
     代周建隋 大定元年(581年),杨坚逼周静帝禅让帝位,建国号隋,改元开皇,杨坚是为隋文帝。
     灭陈与统一全国 开皇八年(588年),隋文帝以其次子杨广和大臣杨素为统帅,率兵50余万,大举伐陈。次年,隋兵攻入建康,俘获了陈后主陈叔宝和宠妃张丽华,陈亡。于是从东晋十六国以来长达近三百年分裂割据的局面至此结束,为中国封建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唐朝的昌盛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改革官制 隋文帝即位之初,即在中央建立了三省六部制:即内史省,长官内史令,负责起草政令,为决策机构;门下省,长官纳言,负责审议政令,为审议机关;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和左右仆射,负责执行政令,为执行有机关。尚书省下又设吏、民、礼、兵、刑、工六部,长官尚书,分别执行各项行政事物。三省长官皆为宰相,且相互牵制,遂使皇权大为加强。另外,又把自东汉以来地方机构实行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并规定九品以上的地方官一律由中央吏部任免,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创立科举制度 隋朝建立之初,隋文帝即下诏废除九品中正制。开皇十八年(598年),又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隋炀帝即位"始建进士科",科举制至此确立。这就扩大了国家选拔人才的范围,促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巩固和加强。
     改订律令 隋文帝在位期间曾制订了一部新的刑律,名曰《开皇律》,律文500条,具有删繁就简和化重为轻的特点,实是法制史上的一大进步,亦对后世发生了深刻影响。
     整顿府兵制度 开皇十年(590年),隋文帝诏令"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计账,一与民同"(《隋书·高祖纪》)。从此,府兵制与均田制紧密结合,更具有兵农合一和寓兵于农的性质。又设立了府兵的最高机构十二卫和基层组织骠骑府,炀帝时又改为鹰扬府,使府兵制的组织机构更加完善。
     继续实行均田制 开皇元年(581年),隋文帝即颁布了继续均田的诏令:即丁男一人受露田80亩,桑麻田20亩,妇人受露田40亩,一夫一妇受田共140亩。奴婢受田依良人,但官吏之家最多限300人,平民之家最多限60人。丁牛一头受田60亩,仅限4牛。
     官吏按品级高低可受永业田,多者百顷,少者30顷,可世代相传;又可受1-5顷职分田,其地租可作为俸禄补充;还可获得数量不等的公廨田,其地租可作办公费用。
     颁定租庸调制 隋初的租调制规定,丁男一床每年纳租粟三石,调绢一匹、绵三两或调布一端、麻三斤,每丁每年服役30天。开皇三年(853年),又把成丁年龄由18岁延至21岁,调绢一匹(4丈)减为2丈,股役由30天减为20天。并允许"民年五十,可输庸代役"。即年满50岁以上的丁男,如不愿服役,每天可折绢3尺、折布3.75尺缴纳,是为"庸"。
     "大索貌阅"与"输籍定样" 鉴于南北朝以来,广大农民为了逃避赋役,或诈老诈小,或依托豪强,或潜逃流亡,脱离户籍。开皇五年(585年),隋文帝下令"大索貌阅":即根据年龄和体貌特征,检查户籍,发现隐瞒不实者,地方官就要判罪。另外,又颁布"输籍之法":即国家按财产的多少,划分户等,作为定样,颁布全国,然后再规定各等民户所应负担的赋役数量,并从轻定额,旨在同豪强地主争夺剥削对象和劳动人手。
     三、隋文帝评价
     有人认为隋文帝代周建隋,灭亡陈朝,统一全国,又大力改革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迅速建立了一个统一的专制集权的封建帝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后来唐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其历史功绩应予充分肯定。但有人却认为隋文帝在灭陈以后,由于由俭变奢,恣意享乐;听信谗言,重用奸佞;又严刑峻法,淫刑滥杀,制造冤狱,诛除功臣,废立太子,终于加剧了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和阶级矛盾,导致了隋朝的短命而亡,其严重过失也是不能抹煞的。
     四、隋炀帝其人及其评价
     隋炀帝其人 隋炀帝杨广是隋文帝次子。仁寿四年(604年),因在其母独孤皇后和大臣杨素的支持下,被立为太子。隋文帝死后,即帝位,改元大业,是为隋炀帝。
     隋炀帝在位共14年,大致共作了以下几件事情,即在大业元年(605年)曾役使200多万民夫,营建了一座规模宏大而又富丽堂皇的东都洛阳。与此同时,又从大业元年到大业六年期间,先后修建了一条包括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和永济渠组成的南北大运河。又三次北巡,先后到达了东突厥牙帐,与启民可汗握手言欢。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又巡行河西,到达了河西重镇张掖,并在西域设立了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从大业元年开始,他又沿通济渠和邗沟,乘龙舟三游江都。大业三年和六年,炀帝又两次派人到达流求(今台湾),"求访异俗";从大业八年(612年)开始,隋炀帝又先后三伐高丽。
     隋炀帝评价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隋炀帝生性残酷,弑父杀兄,滥用民力,大兴土木,又穷兵黩武,三征高丽,迅速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导致了隋朝的短促而亡。因此,隋炀帝是个不折不扣的暴君。
     近年来有人却认为对隋炀帝应具体分析,不应一概否定。他的营建东都,从政治上加强了隋王朝对中原和关东地区的控制,稳定了社会秩序;他的修建运河,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遗惠后代,其功可纪;他巡行突厥和河右,加强了隋朝和突厥及西域地区的友好关系。他的三伐高丽,事出有因,不可一概斥之为侵略战争,而是带有收复失地的正义性质。总之,无论从主观动机或客观效果上进行考察,隋炀帝都应是一个想有所作为的帝王,决不能因隋朝的短促而亡而否定他的历史功绩。

第二节 隋末农民大起义

    一、隋末农民大起义发生的原因
     隋末农民大起义主要是由隋炀帝为首的统治集团的暴政引起的。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政治上的残酷暴虐 拒谏饰非是隋炀帝在政治上的一大错误。他曾对大臣虞世基说:"我性不喜人谏,若位望通显而谏以求名,弥所不耐。至于卑贱之士,虽少宽假,然卒不能置之地上。"(《通鉴》卷182,大业九年八月)高颖和贺若弼等骨鲠大臣相继以直言见杀,而虞世基、宇文述等一批奉迎拍马之徒遂麕集左右,政治日坏。另外,隋炀帝又生性残酷,淫刑滥杀,不仅加剧了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也使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经济上的肆意掠夺 隋炀帝是个穷奢极欲而又好大喜功的封建帝王。他在营建东都和三游江都之时极尽铺张,对人力、财力的挥霍浪费,都达到了惊人的程度。他又为了向西域和诸蕃酋长夸耀富强,于每年正月在洛阳盛演百戏,以布帛缠绕街旁树木,所供酒食亦不取值。于是财政开支与日俱增。为了填补财政支出,便加重对百姓的剥削,"租赋之外,一切征敛",甚至"逆折十年之租"(《隋书·食货志》)。另外,他又滥用民力,大兴土木,频繁征辽,督役过急,故繁重的徭役、兵役成了广大农民最为沉重的负担,把人民推向了死亡的深渊。
     二、隋末农民大起义的经过
     长白山王薄首义 隋炀帝大业七年(611年),山东邹平人王薄在长白山(今山东章丘境内)聚众起义,又作《无向辽东浪死歌》以相号召。于是,揭开了隋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山东地区则成为起义的策源地。
     杨玄感起兵与农民起义的进一步发展 大业九年(613年),当隋炀帝二伐高丽之时,大贵族杨素之子、礼部尚书杨玄感乘机在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南)起兵叛乱,进攻东都洛阳。迫使隋炀帝从辽东前线回师,将其镇压,杨玄感兵败自杀。但在此前后的农民起义却更加高涨,隋王朝已陷入农民起义的汪洋大海之中。
     三支农民起义主力军的形成与发展 瓦岗(今河南滑县东南)起义军兴起于大业七年(611年),领导人是原隋朝的法曹小吏翟让,迅速发展到万余人,活跃于中原一带。后来,经人荐引,李密又加盟其间,并布署大海寺之战,围歼了隋将张须陀部,又相继攻占了兴洛仓和回洛仓,瓦岗军急骤增至几十万人。于是,翟让遂把领导权让给李密,李密称魏公。大业十三年冬,李密袭杀翟让。次年,又力排众议,率部狙击在江都弑杀了隋炀帝的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部,使瓦岗军受到重创。接着,把持了洛阳政权的王世充乘机出军,瓦岗军大败,兵马损失殆尽。李密只得入关降唐,被任光禄卿之职。李密嫌封官太小,遂以招集瓦岗旧部为名,率部出关,行至桃林,又欲叛唐而去,被唐将盛彦师所杀。至此,瓦岗军彻底失败。
     河北起义军的领导人是窦建德,农民出身。曾先后随孙安祖和高士达在高鸡泊(今河北故城西南)起义。孙、高二人死后,建德遂收合余众,攻占了河北很多州县,起义队伍发展到十多万人。大业十三年(617年),他在乐寿(今河北献县)称长乐王。次年,又建国号夏,改称夏王。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唐将李世民率兵包围洛阳,王世充派人向建德求救。建德率众赴援,被唐军在虎牢击败,建德被俘,后送斩长安。次年秋,建德部将刘黑闼再次起兵,尽复夏国故地。但至武德六年,亦被镇压。
     江淮起义军是活跃在东南地区的主力部队,领导人是杜伏威和辅公祏。他们率众击败了隋将陈稜部后,遂以丹阳(今江苏南京)为根据地,尽有江淮地区。唐朝建立后,杜伏威亲赴长安,向唐投降。武德六年(623年),辅公祏在丹阳称帝,建国号宋,继续坚持起义大旗。次年,亦被唐军所镇压。
     三、隋末农民大起义的意义
     第一,这次起义推翻了隋朝的统治,打垮了以隋炀帝为首的暴虐政权,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扫除了最大障碍。
     第二,这次起义给了唐初统治者以深刻教训,迫使其不得不改变隋末赋役繁重的局面,使广大农民的处境有所改善,社会经济也得以较快发展。
     第三,这次起义沉重地打击了以门阀士族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有利于减轻劳动人民的封建剥削,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历史的进程。


     第十四章 唐朝(618-907)

     唐朝是唐高祖李渊在公元618年建立的,其间共传21帝,907年灭亡,立国共289年。以公元755年安史之乱为界,可将唐朝的历史分为前、后两个历史时期。

第一节 唐前期的政治与经济

     一、唐朝的建立与统一全国
     晋阳起兵与唐朝建立 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太原留守李渊在其次子李世民和晋阳宫副监装寂及晋阳县令刘文静等人的支持和协助下,招募兵马,杀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从晋阳起兵,沿汾水河谷南下,直趋关中。同年十一月,攻克长安,立炀帝之孙代王杨侑为帝,是为隋恭帝。次年五月,炀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弑的消息传来后,李渊遂登极称帝,建国号唐,改元武德,是为唐高祖,仍都长安。
     统一全国 武德元年,唐高祖李渊派其子李世民率军首先歼灭了盘据金城的军阀薛举和薛仁杲父子。次年,又利用凉州李轨集团的内部矛盾,将其吞并,取得了河西五郡。武德三年,李世民又统兵消灭了了割据马邑的刘武周,恢复了唐对河东的统治。同年秋,李渊又派李世民率兵东出潼关,将已称郑王的王世充包围在洛阳城中。世充派人向河北起义军窦建德求救,建德率部赴援。李世民率部分唐军在虎牢狙击,建德兵败被俘,王世充亦出城投降。后来,唐军又镇压了窦建德余部刘黑闼的再次起兵。于是,河南、河北和山东等地相继平定。武德四年,李渊又派唐将李孝恭和李靖率兵平定了盘据江陵的军阀萧铣。武德七年,辅公祏的起兵反唐亦被镇压。贞观二年(628年),唐太宗又乘突厥衰乱之际,派兵消灭了拥兵朔方的梁师都。至此,唐朝的统一全国基本完成。
     二、唐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改革官制 唐代的中央机构承袭隋制,继续实行三省六部制。除内史省改名中书省,内史令改名中书令,门下省长官纳言改名侍中外,其余名称、长官、职能和性质均同隋制。另外,在宰相设置方面,武德年间仍以三省长官充任宰相。李世民即位以后,因其曾任尚书令一职,故以后此官遂虚设不授。但皇帝却往往给一些官职较低的官吏加上"参预朝政"、"参知政事"和"同中书门上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使其成为宰相,而尚书省长官左右仆射则被罢相职,如未加上述头衔,就只能负责省内事务。唐初还设立政事堂,作为宰相议事之处。始设于门下省,后又迁中书省。开元年间,又改名中书门下,堂印也改为"中书门下之印"。
     唐初在地主上仍实行州县或郡县两级制。唐太宗曾于贞观十年(636年)按山河形便,把全国划分为十道,开元年间,唐玄宗又增至十五道。每道置采访使或观察使等,不定期对所属州县进行巡察,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完善科举制 唐朝的科举制度更为完善。主要有常举和制举两种。
     常举每年十月开始,至次年三月结束。其科目有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书、明算、童子、道举等。礼部侍郎为主考官,亦称知贡举。考试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考试方法有帖经、诗赋、时务策等。由于唯有进士科加试诗赋,且其录取人数较明经为少,及第入仕后升迁较快,故被时人视为"士林华选",故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
     制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科举考试。科目极多,不定期举行,及第者可直接做官。
     唐朝科举及第后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要想正式步入仕途,尚须经吏部主持的铨选,故亦称"释褐试"。
     修订刑律 唐初统治者曾在隋朝《开皇律》的基础上修成了一部《唐律》。至高宗时又命长孙无忌等人对律文逐条解释,撰成《唐律疏义》一书,共30卷。此书今存,是我国古代流传至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封建法典。该书记载《唐律》共有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 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等12篇,笞、杖、徒、流、死5种20等刑名,共502条律文。唐律从各个方面维持封建统治者的利益,具有显明的阶级性。但也有很多稳定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诸多规定,其社会性也是不容否定的。因此,它被誉为中华法系的代表。
     改进府兵制 唐朝府兵制的组织机构大体沿袭隋朝,十二卫仍为最高领导机关。而基层组织则由隋时鹰扬府改为折冲府。全国共有折冲府640多个,关中地区就有261个,形成了内重外轻的军事布局。折冲府下又有团、旅、队、火等。府兵由均田农民中的丁壮充任,定期宿卫京师或戍守边防。不服役时则从事农耕,农闲则进行军事训练。府兵的征调要由中央兵部下发兵符,经与地方军政长官对勘相合以后,才能成行。遇有战事,则命将以出,战事结束,则兵散于府,将归于朝,免除了将帅专兵之弊。
     继续推行均田制 唐代均田制规定:16至20岁的中男和20至59岁的丁男每人受口分田80亩,永业田20亩,60岁以上的老男和残废者受口分田40亩,寡妻妾受30亩。工商业者和官户的受田减百姓之半。僧人、道士受田30亩,尼姑、女冠20亩。妇女、部曲和奴婢均不受田。 有爵位的贵族、任职的官僚和勋官亦可按爵位、官品和勋级的高低受不同数量的永业田、职分田和公廨田。官僚贵族的永业田和赐田可自由买卖,百姓的永业田在家人死亡而无力丧葬或由狭乡迁往宽乡者,亦可出卖。
     颁定租庸调制 唐代租庸调规定;丁男每年缴租粟2石,户调帛2丈、绵3两或布2.5丈、麻3斤。每丁每年服役20天,如不服役,每天折绢3尺或布3.75尺,是为庸,亦称"输庸代役"。
     由于以上措施的相继施行,使唐初的中央集权大为加强。
     三、玄武门之变
     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李渊次子李世民在宫城北面的玄武门埋伏兵力,杀了他的哥哥、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夺取了太子地位,史称玄武门之变。
     过去人们大多认为玄武门之变是唐初统治集团内部以李世民为首的进步势力和以唐高祖和李建成、李元吉代表的保守势力之间进行的一场政治斗争。但近年来却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上述观点提出异议,认为玄门之变与封建历史上屡见不鲜的争夺皇位的宫廷政变没有什么性质上的不同,看不出什么民主、进步倾向战胜专制和腐巧倾向的必然性的历史趋势。
     四、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玄武门之变以后不几天,唐高祖李渊即把李世民册为太子。同年八月,高祖又主动让帝位给太子,自己则当了太上皇。李世民即位后,是为唐太宗。第二年,改元贞观,在位共二十三年。在此期间,唐太宗以隋亡为鉴戒,励精图治,在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民族关系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治国措施,遂使社会秩序清平安定,社会经济恢复发展,思想文化繁荣昌盛,国防力量日益强大,民族关系融洽和睦,人们遂将贞观时期誉为"贞观之治"。唐太宗在贞观年间采取的治国措施大致有以下几点:即虚心纳谏,任人唯贤,重用学士、盛奖科举,重视立法、执法分允,轻徭薄赋、崇尚节俭,继续均田、大兴义仓。而对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则采取"爱之如一"、和亲友好以及恩威并重和保卫边防等政策。遂使贞观时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因此,可以说贞观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不可多得的太平盛世。
     但贞观之治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决不是由哪个杰出人物的个人意志决定的。首先,这是唐太宗正确地总结了我国历史上治乱兴衰的历史经验的结果;是隋末农民起义斗争成果的曲折反应;唐高祖武德年间建立的各项制度也为"贞观之治"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因此,不能把贞观之治完全归结为唐太宗一人的功劳。
     另外,唐太宗虽为一代名君,但也有鲜明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正如他在临死前所说:"吾居位以来,不善多矣: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通鉴》卷198,贞观二十二年正月)。这说明他在贞观年间的所作所为,并非均为善政,仍带有封建帝王的劣根性。因此,决不能对他一概肯定。
     五、武则天与"武周革命"
     唐高宗的统治与武则天的临朝称制 唐太宗死后,他的第九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高宗即位之初,继续执行高祖、太宗时期的各项方针政策,政治、经济都得到了不断发展。但由于后来武则天的入宫,遂使政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武则天名曌,并州文水人。其父武士 在唐初曾任工部尚书等职。贞观年间曾被纳入宫中,立为才人,赐号"武媚娘"。太宗死后,入居感业寺为尼。高宗永徽五年(654年)再次入宫,被立为昭仪。第二年又被立为皇后,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死,太子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次年武则天废中宗为庐陵王,立其第四子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武则天临朝称制。
     徐敬业扬州起兵与武则天改唐建周 武则天废中宗为庐陵王后不久,坐事贬官的徐敬业等人在扬州召募十多万人,以匡复唐室、拥立唐中宗为号召,讨伐武则天。由于仓促起兵,准备不周,很快便被平定。四年以后,唐宗室李贞父子又起兵叛乱,但很快亦被平定。 与此同时,武则天又开告密之门,并重用酷吏,大杀反对派,造成了严重的恐怖气氛。天授元年(690年),她在认为时机成熟之时,遂改唐建周,正式登上皇帝宝座,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的政绩 武则天在当政的数十年间大致有以下政绩:
     第一,大开科举,创设了科举制度中的殿试、武举和南选,故选拔了一大批如李昭德、魏元忠、狄仁杰、姚崇、娄师德、郭元振等著名的文臣武将。
     第二,派兵深入西域地区,驱逐了吐藩势力,收复了龟兹、于阗、疏勒和碎叶等安西四镇,进一步加强并巩固了唐在西域的统治。
     第三,重视农业生产。她曾"劝农桑,薄赋徭",组织人力编写《兆人本业记》,指导农业生产,并把"田畴垦辟,家有余粮"作为对地方官陟黜的重要标准,因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四,武则天曾通过修订《姓氏录》和大开科举制度等措施,提高了庶族官员地位,抑制了门阀士族,符合了历史潮流的发展。
     但武则天生活较为奢侈,酷刑滥杀,肆意佞佛,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给政治生活带来了某些不良影响,是其不足。
     五王政变与还政于唐 长安四年(704年),武则天病重弥留,宠臣张易之、张昌宗阴谋作乱,宰臣张柬之联合桓彦范、敬晖、崔玄日韦 和袁恕己等五人率羽林军入宫,杀死"二张",拥立中宗即位,逼迫武则天还政于唐,是为"五王政变"。次年,武则天崩。
     六、唐玄宗与开元之治
     景龙四年(710年),唐中宗在复位后的第六年即被韦皇后和其女安乐公主毒死,温王李重茂被立以为帝,韦后临朝称制。不久,睿宗第三子李隆基联合其姑太平公主,杀韦后和安乐公主等,扶睿宗即位。这时,太平公主又野心膨胀,企图以羽林军作乱,诛杀太子李隆基,攀登女皇之位。景云元年(712年),唐睿宗让帝位于太子李隆基,隆基即位,是为唐玄宗。玄宗先发制人,一举歼灭了太平公主集团。次年,改元开元。在开元29年期间,唐玄宗励精图治,遂使唐朝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被人们誉为开元之治。
     唐玄宗在开元年间采取的治国措施大致有以下几点:
     裁汰冗官,整顿吏治。即把唐中宗和唐睿宗时由于韦后和安乐、太平公主等人的卖官鬻爵和结党营私而形成的冗官冗员,大力削减,"十去其九";又严厉制裁了一批贪官污吏,不仅澄清了吏治,而且也提高了行政效率。
     选贤任能,虚心纳谏。唐玄宗即位后,相继把富有政治才干的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韩休等任为宰相,又特别注意官吏的选任,虚心纳谏,故刷新了政治,改革了不少弊政。
     固定地税户税,整顿赋税制度。开元初年,唐玄宗把贞观初年设立的义仓改为地税,又把唐初时征时停的户税固定下来,遂使国家的赋税收入,大为增加。
     整顿户籍,搜刮隐户。开元九年(721年),唐玄宗任命宇文融为括户劝农使,检刮逃户和籍外占田,括获客户80余万,得客户钱数百万贯。
     变府兵为募兵,改革军制。唐高宗以后,由于土地兼并的迅速发展,均田制逐渐破坏,均田农民大量逃亡,府兵兵源日益枯竭。为了适应巩固边防和大开边功的需要,唐玄宗遂改用召募的办法,组建宿卫京师的"弓广 骑"和戍守边防的兵防健儿,极大地提高了唐朝的军事力量,收到了"人赖其利,中外获安"的效果。在此期间,唐玄宗还相继在北、东、西南和西北地区设置了十个节度使和经略使,使唐的武功达到鼎盛时期,疆域也比前大为扩大。
     但开元年间唐玄宗是用加重对农民的剥削来增加国家收入的,故"府库虽丰,闾阎因矣。"加之开元后期唐玄宗懒于政事,重用奸佞,对改变军制以后所形成的"内轻外重"的军事布局未能进行适时调整,因而阶级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都正在加剧,在经济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极大的政治危机。

第二节 唐后期的政治经济

  一、安史之乱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身兼范阳、平卢和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伙同部将史思明起兵反唐,先后攻陷东西两京,战事持续了8年之久。直到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才被平定,史称"安史之乱"。从此,唐王朝由盛变衰,一蹶不振。
     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 第一,均田制的破坏是这次叛乱发生的经济原因。自高宗以后,由于大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不仅使国家失去了大量征税的土地,也失掉了大量可供役使的农民。这样,大土地占有者就必然会和中央政府发生尖锐矛盾。于是,这部分势力自然也就成了安史叛乱的社会基础。安史之乱正是在大土地私有者的积极支持下发生的。
     第二,府兵制的破坏和节度使的设立是安史之乱发生的军事原因。如上所述,由于募兵制的兴起和节度使的设立,形成了内轻外重的军事布局,这就为安史之乱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三,天宝年间,以唐玄宗为首的统治集团的骄奢淫佚,为安史之乱提供了可乘之机。唐玄宗在天宝年间懒于政事,贪图享乐,宠信宦官高力士和奸相李林甫及杨国忠等,致使吏治大坏,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也日趋激烈,安史之乱由此发生。
     第四,安禄山的奸诈狡猾和阴险毒辣,则是安史之乱发生的直接原因。
     安史之乱的经过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禄山亲率蕃汉兵15万从范阳南下,并顺利攻占东都洛阳。不久,又派兵攻克潼关,直趋长安。唐玄宗仓慌西逃,行至马嵬驿,禁军哗变,杀宰相杨国忠,又逼玄宗缢死了杨贵妃,是为马嵬驿之变。接着,太子李享率部分禁军北上,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肃宗召回西北驻军,又引来回纥骑兵,开创了平叛战争的新局面。这时,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肃宗乘机收复长安、洛阳,将安庆绪包围在邺城之中。由于不信任率军将领,故以宦官鱼朝恩任官军统帅,致使军令不一,兵心涣散,师久无功。当史思明率叛军赴援之时,官军遂一朝溃散。史思明入邺城后,杀了安庆绪,自称大燕皇帝。但在攻占洛阳和西进关中途中,又被其子史朝义所杀。唐代宗李豫即位以后,派兵收复了洛阳,史朝义穷促自杀,叛军将帅相继投降。安史之乱至此平息。
     安史之乱的影响 第一,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使北方的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而南方的战事较少,故使唐朝的经济重心南移到了江淮地区。
     第二,吐蕃乘安史之乱和西北边防空虚之机,相继占领河西、陇右和西域地区,给唐朝带来了严重的西北边患。
     第三,酿成了藩镇割据之祸。安史乱后,唐王朝将安史降将李宝臣、李怀仙和田承嗣分别封为成德、幽州和魏博节度使,是为"河北三镇"。后来,为了以方镇制方镇,又在内地遍设方镇,终于酿成了兵连祸接的藩镇割据。
     二、藩镇割据与反割据的斗争
     藩镇割据形成的原因 第一,由于节度使数量的急剧增加。如上所述,唐王朝为了苟且偷安和以方镇制方镇,不但设立了为祸最烈的"河北三镇",并于内地遍设方镇,致使藩镇的数量增至数十个之多。
     第二,由于节度使权力的恶性膨胀。安史乱后,割据藩镇在王权衰弱之际,“据险要,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俨然成了地方上最高的军政长官。这是藩镇割据赖以存在的基础。
     第三,节度使拥有的牙兵牙将是导致藩镇割据最直接的因素。安史乱后,魏博镇的"外宅男",徐州镇的"银刀"、"雕旗",淮西镇的"骒子军"等牙兵牙将,有时可操纵局势,变易主帅,助纣为虐,遂使藩镇割据愈演愈烈。
     藩镇割据的经过 从唐德宗开始,藩镇割据大致经历了传子制之争、泾原兵变和淮西之役等三个阶段。
     建中二年(781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死,其子李惟岳请为留后,实行藩镇传子。德宗不允,战事遂起。李惟岳虽兵败被杀,但因在瓜分成德领地时,诸将不服,幽州朱滔又联合魏博田悦、淄青李纳和淮西李希烈等再次举兵叛乱。
     建中四年,李希烈围襄城,唐德宗急忙抽调泾原兵五千人赴援。由于没有赏赐出界钱粮及犒师饭菜粗粝,泾原兵士哗变,并推原泾原节度使朱泚为帅,将德宗包围在奉天(今陕西乾县)城中达一月之久,后被入关赴援的神策军将李晟率部平定。朱滔等人亦相继表示归顺朝廷,由传子制之争引起的藩镇叛乱至此平息。
     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自称留后,并派兵四出抢掠。唐宪宗在宰相武元衡和大臣裴度的支持下,发兵进讨。由于统兵将帅拥兵自重,军令不一,加之淮西和河北同时用兵,战线过长,故战事拖延了三年,毫无进展。后来,名将李晟之子李愬被任为西线统帅,宰相裴度又亲临北线督战,战事才出现转机。元和十四年,李愬于雪夜攻入蔡州,一举俘获了吴元济,遂取得了淮西之役的全面胜利。
     三、两税法
     两税法是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由宰相杨炎创立的一个新的赋税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赋税制度史上的一大变革,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两税法产生的原因 第一,是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破坏的结果。
     第二,是唐后期农民起义斗争成果的曲折反映。
     第三,唐前期实行过的户税和地税为两税法的产生提供了借鉴。
     两税法的内容 据《旧唐书?杨炎传》载,两税法的内容大致如下:“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必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度所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居人之税,夏秋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申报出入如旧式。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数为准,而均征之。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
     其中"量出以制入"(即财政预算)、"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即户税)、"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即地税)和"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即两税征收的方法和时间)当为两税法的主要内容。
     两税法和意义 第一,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即按田亩和资产征税,它比按丁口征税的租庸调制较为合理,减轻了无地和少地农民的赋税负担。
     第二,两税法扩大了税源和纳税面,使拥有资产和田地的贵族官僚和商客贾人等都须缴纳两税,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第三,两税法简化了征税名目,制止了贪官污吏的横征暴敛,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
     四、社会经济的发展
     经济重心的南移 安史乱后,江淮地区逐渐成了唐王朝的经济重心。其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首先,南方的户口比前大为增加。其次,水利建设共有40多处,居全国之首。复次,粮食产量和手工业的发展都有了极大提高,以致三吴地区有"机杼耕稼衣食半天下"之说。五代以后,遂有"苏常熟,天下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称。这就使唐代的社会生产力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商业发展的新阶段 唐后期出现的柜坊和飞钱是商业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柜坊亦称钱柜,为收存钱物之处,凭信物可随时支付,存钱物者要给柜坊主人交付一定的柜租。
     飞钱亦称便换,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汇兑制度,可避免长途携带钱币的不便和途中可能发生的危险。
     柜坊和飞钱的出现,既是唐后期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也对商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五、宦官与朝官之争
     唐后期由于宦官掌握了中央禁军的权力,权势日盛,以致形成了宦官专权的局面,甚至可以废立皇帝。于是,皇帝利用朝官,朝官依靠皇帝,向宦官展开夺权斗争。这种宦官与朝官之间的斗争大致有以下几次:
     永贞革新 贞元二十年(804年),唐德宗死,顺宗即位。唐顺宗因病不能理事,时任起居舍人和翰林学士的王叔文和王伾遂专制朝政。他们先后引进柳宗元、刘禹锡、韦执宜、韩泰、韩晔、陈谏、凌准、程异等,发布了废"宫市"和五坊小儿,禁止节度使向皇室进奉财物的"月进"、"日进"等一系列革新措施。后又派大将范希朝接管宦官的神策军兵权。以俱文珍为首的宦官集团当即发动宫廷政变,逼迫顺宗禅让帝位,立太子李纯为帝,是为唐宪宗,并改元永贞。王叔文、王伾被贬杀。
     甘露之变 唐文宗即位后,鉴于他的祖父宪宗李纯、父亲穆宗李恒、长兄敬宗李湛等都是被宦官废杀或扶立的,故对宦官专权深恶痛绝,决心依靠和利用朝官李训和郑注铲除宦官势力。太和九年(835年)十一月,李训谎称金吾厅石榴树上夜降甘露,企图在宦官前往观看时,将其全部诛杀。不料事泄,宦官遂派禁军大杀朝官,史称"甘露之变"。
     六、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是唐后期朝官内部历时最久、斗争最为激烈的一次朋党之争。这次党争源于唐代科举和门荫取仕的两种不同途径。其中牛党首领李宗闵和牛僧孺是科举派的代表,李党的首领李德裕和郑覃则是门荫派的代表。两党斗争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制举考试发端,直到唐宣宗大中初年结束,历时近40年。在这次党争中,对立双方围绕选官制度、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等关系国家大政方针的问题,各持己见,互争高下,各有是非曲直。但从李党首领李德裕在作相武宗时的裁抑宦官、打击藩镇和禁断佛教等为政举措来看,不失为一个颇有才干的政治家。只是由于他的朋党积习太深,使他的政治才能受到限制,是其一失。

第三节 唐朝的民族关系

  一、唐与突厥的关系
     突厥是匈奴的别支,姓阿史那氏,兴起于北魏末年。六世纪中叶,突厥在其首领土门的率领下,大破柔然,正式建立政权,势力从今阿尔泰山之阳扩大到今蒙古草原一带。至六世纪末期,即隋朝建立之初,突厥政权分裂为东、西二部。
     开皇十九年(599年),东突厥都蓝可汗与其弟突利可汗相互攻战,突利兵败降隋,隋文帝将其封为启民可汗。都蓝死后,启民尽有东突厥故地,与隋和好。大业五年(609年),启民可汗死,其子始毕可汗继立,始对隋取敌对态度。
     唐朝建立之初,由于国力不足,故向其称臣,又岁送金帛子女,讨其欢心。但东突厥可汗却"求诸无厌"(《通典》卷197《边防·突厥上》),且连年发兵进扰。武德九年(626年)八月,颉利可汗率兵进至渭水便桥之北,在刚刚继位的唐太宗的沉着应对下,才被迫退兵。贞观三年(629年),经过一段休养生息和积极准备后,唐太宗命李靖和李勣等将率众分道大举出击。次年,颉利兵败被俘,东突厥亡。
     西突厥建立后,历代可汗亦大肆用兵,开拓疆宇,东至今阿尔泰山,西至今咸海,均为其占据,并称霸西域,严重阻碍了中西交通。
     显庆二年(657年),唐高宗派大将苏定方、任雅相等出兵西域,在伊丽水(今伊犁河)和碎叶水(今中亚楚河)一带,将其击败,西突厥亡。
     二、唐与西域各族的关系
     西域即今我国的新疆一带,从西汉开始,就同中原王朝有着密切的友好交往。隋末唐初,西域地区主要有高昌、焉耆、龟兹、于阗、疏勒等五个王国,但均受西突厥控制。
     贞观十三年(639年),唐太宗派大将侯君集率兵进驻西域。次年,高昌降,唐以其地为西州,置安西都护府于此。此后,又相继占领龟兹、于阗、疏勒、碎叶等地,并移安西都护府于龟兹,统辖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都督府,故称"安西四镇"。从此,西域同中原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更加频繁。
     咸亨元年(670年),吐蕃攻陷龟兹,唐一度废安西四镇。武后长寿元年(692年),唐又收复安西四镇。安史乱后,吐蕃又控制了西域广大地区,直至唐亡。
     三、唐与吐蕃的关系
     吐蕃是今天藏族的祖先,兴起于六世纪时期。唐初,居住在雅陇河谷(今西藏穷结境内)的雅陇部落首领松赞干布(亦称弃宗弄赞、弃农赞)统一了吐蕃各部,定都逻些(今西藏拉萨),开创了吐蕃发展的新阶段。贞观十四年(641年),在松赞干布的多次请求下,唐太宗将宗女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促进了汉藏两族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景龙四年(710年),唐中宗又将养女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使唐与吐蕃的关系日益亲密。但在此期间,唐蕃统治者之间也为争夺西域和小勃律、石堡城等地发生过多次战争,互有胜负。
     安史乱后,吐蕃乘唐边防空虚之机,相继占领河西、陇石和西域地区,并曾一度攻陷了唐都长安。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吐蕃遣使请和,于是双方在逻些建"唐蕃会盟碑"(亦称"长庆会盟碑"),今存拉萨大招提寺,体现了汉藏之间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九世纪以后,吐蕃内乱迭兴,势力衰弱。大中五年(851年),沙州人张义潮率河西走廊十一州民众,起义归唐。吐蕃境内的" 末"(即奴隶)亦纷纷起义,吐蕃政权终于瓦解,西藏地区出现了封建割据的局面。西域地区亦渐被回鹘所占领。
     四、唐与南诏的关系
     南诏是乌蛮族在今云南地区建立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唐初,在洱海地区存有六诏(即六个部落王)。开元二十六年(738年),位于最南端的蒙舍诏统一了其余五诏,唐玄宗册封南诏王皮逻阁为"云南王",南诏政权正式建立,并与唐保持友好关系。天宝年间,由于唐朝边将贪暴苛求,双方关系破裂,唐对南诏的两次用兵,均遭失败。南诏亦归附吐蕃,以求发展。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年),南诏由于不堪吐蕃的奴役剥削,又向唐遣使求和,于是双方订立盟约,复归于好。
     唐文宗太和三年(829年)以后,南诏统治者为了掠夺财富,曾向唐发动过多次战争,曾一度攻陷成都,掠夺了大量人力、财物。但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却从未中断,南诏社会的发展,无不受到汉族地区的深刻影响。
     五、唐与渤海的关系
     渤海国是居住于我国东北地区的粟末部建立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早在武周时期,粟末就与唐建立了友好关系。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封粟末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渤海国至此建立,并统属于唐。渤海与唐始终保持着友好关系,因此,渤海国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也最为巨大,时有"疆理号重海,车书本一家"(《全唐诗》卷583载温庭筠《送渤海王子》)之称。

第四节 唐朝的对外关系

     一、与朝鲜半岛三国的关系
     唐与高丽的关系 高丽是朝鲜半岛领土最大的一个国家,都城平壤(亦称长安城)。由于高丽统治者从魏晋南北朝占据辽东以后,时时还在窥视辽西地区,经常引起边界争端,故在隋文帝开皇末年,"朝野皆以辽东为意"(《隋书》卷75《刘炫传》)。隋炀帝曾于大业八年(612年)、大业九年和大业十年接连三次兴起辽东之役,都是为了收复辽东失地,但均遭失败。贞观十六年(642年),高丽大臣泉盖苏文弑杀其王高武,又联合百济进攻新罗,新罗遣使向唐求救。唐太宗遂于贞观十八年亲率大军,征讨高丽。亦因粮草不济,无功而还。总章元年(668年),唐高宗乘高丽内乱之机,派兵对高丽实施南北夹击,终于攻占平壤,高丽亡。
     唐与百济的关系 百济位于朝鲜半岛西南部,都城泗(今韩国扶余),在三国中势力最小,但却经常依附高丽,侵掠新罗。显庆五年(660年),唐高宗以百济阻挠新罗使者入唐为由,派大将苏定方率大军十万,攻入泗城,灭亡百济。
     唐与新罗的关系 新罗位于朝鲜半岛东南部,都城金城(今韩国庆州)。新罗曾与唐朝保持友好关系。唐高祖曾册其王金真平为乐浪郡王新罗王。高丽亡后,新罗王金法敏逐渐统一了朝鲜半岛,唐仍封其为鸡林州都督新罗王,且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更为频繁。如新罗的都城平壤就是模仿长安城修建的,官制亦仿照唐朝。新罗派遣入唐的留学生也络绎不绝,不少人考中了“宾贡进士”。崔致远不但考中进士,而且长期在唐朝做官,著有《桂苑笔耕集》,保存了很多唐代史料。
     二、唐与日本的关系
     日本古称倭国,同唐朝经常保持友好交往。其友好交往主要是通过遣唐使和民间宗教组织的相互访问进行的。据统计,有唐一代,日本的遣唐使先后有十三次之多,每次来华的均在百人以上,最多可达650多人。随同遣唐使来华的既有"大使"、"副使"等政府代表,也有留学生和学问僧。他们通过友好访问或留学长安,把唐代的大量文化带回日本,对日本的政治、经济发生了重大影响。如日本文武天皇时所修建的平安京(京都)、颁行的班田制、租庸调和《大宝律令》等,都受到唐朝的巨大影响。其中留学生晁衡(即阿陪仲麻吕)就是在中日文化交流中作出过杰出贡献的代表人物之一。另外,日本先后来华的僧人亦有八人,被称"入唐八家",他们是最橙、空海、常晓、圆仁、圆行、圆珍、惠运、宗睿等。他们在日本佛教史和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唐朝的鉴真和尚也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几经曲折,始达日本,并在奈良东大寺建坛授法,又建招提寺,传布律宗,并将唐的建筑、医药学等介绍到日本。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三、唐与东南亚诸国的关系
     唐与林邑的关系 唐时林邑即今越南中南部,唐前期曾多次遣使入唐,先后送来的贡物有驯象、五色带、朝霞布、火珠、五色鹦鹉、真珠、沈香等。唐后期,林邑改称环王国,仍与唐保持着友好交往。
     唐与真腊的关系 唐时真腊即今柬埔寨,唐前期即通使往来。唐中宗神龙以后,分为南北二部,北称陆真腊,南称水真腊,均与唐友好交往,使节往来不绝。
     唐与骠国的关系 唐时骠国即今缅甸,唐德宗贞元年间曾遣使入唐,送来骠国乐,"凡二十二曲,与乐工三十五人"(《唐会要》卷100《骠国》),曾对唐的音乐发生了重大影响。
     唐与师子国的关系 唐时师子国即今斯里兰卡,因善养狮子而得名,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始遣使入唐。天宝以后,双方的商品贸易日渐密切,商船抵达广州者逐渐频繁,其船亦比其他国家为大,以致在唐人李肇《国史补》中亦有称道。
     唐与天竺的关系 唐时天竺即今印度,贞观时即与唐遣使通好。唐太宗亦派使者王玄策三次使印,给天竺人留下深刻印象。唐朝的名僧玄奘、义净相继西行取经,先后到达天竺,取回了大量佛经,对中国佛教的传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另外,天竺的建筑、医学、音乐(天竺乐)、舞蹈等也都对唐发生了重大影响。唐朝的纸张和造纸术也在这时传入天竺,促进了天竺文化的发展。
     四、唐与中亚西亚和欧洲诸国的关系
     唐与波斯的关系 唐时波斯即今伊朗,唐太宗贞观末年遣使入唐。唐高宗龙朔年间,波斯因受大食侵扰,波斯王卑路斯又遣使入唐求救,唐高宗遂于其地置波斯都督府,以卑路斯为都督。后卑路斯及其子泥涅斯相继入唐,均客死中土,其东部亦被大食占领。开元、天宝年间,波斯西部部众犹与唐往来,其国医药也大量传入唐朝。许多波斯商人亦来华经商,足迹遍及长安、扬州、广州等地。中国的丝绸也通过丝绸之路大量输入波斯,并经此远销西方。
     唐与大食的关系 唐时大食即阿拉伯帝国,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遣使入唐。后来,使者又相继入朝。唐玄宗开元年间,唐将高仙芝曾在怛罗斯与大食作战失败,被俘兵士曾将中国的丝织、造纸术等传入大食,由此又传入西亚、欧洲。后双方又言归于好。安史乱后,唐曾借大食兵收复两京。在此期间,大食所辖阿拉伯一带商人入唐经商者络绎不绝,不少人久居不归,促进了唐与大食的经济交流。
     唐与拂菻的关系 唐时拂菻古称大秦,即今罗马,唐以前即通过丝绸之路同中国进行商品贸易,中国的丝绸尤其受到罗马皇帝和贵族的喜爱。入唐以后,两国的商品贸易更加频繁,以致中国的丝绸被拂菻商人运至海中,常与安息诸蕃"交市"(《通典》卷193《边防·大秦》)。拂菻的杂技、医术等亦相继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发展。

第五节 唐末农民大起义

     一、唐末农民大起义发生的原因
     第一,统治集团的昏庸腐化。
     唐宣宗以后,虽牛李党争暂告平息,但专权宦官与朝官之争又趋激烈,并势同水火。以皇帝为首的统治集团或尽情享乐,不理朝政,或肆意聚敛,卖官鬻爵。致使贪污成风,贿赂公行,吏治大坏。
     第二,广大农民的极端贫困。
     唐后期由于钱重物轻,广大农民的两税负担大为增加。加之统治者又巧立名目,横征暴敛,特别是盐税的增加,又给广大农民加重了赋税负担。多数地方官贪婪残暴,对农民进行残酷压榨,致使阶级矛盾日趋激化。
     二、唐末农民大起义的经过
     浙东裘甫起义 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十二月,浙东地区爆发了以裘甫领导的农民起义。起义军相继攻占了象山、剡县、唐兴等地,裘甫自称"天下都知兵马使",改元罗平,铸印"太平"。后因起义军内部发生分裂,裘甫又采取了"据险自守"的保守策略,终于在唐懿宗咸通元年(860年)六月被唐安南都护王式所镇压。
     桂林戍兵起义 唐懿宗咸通三年(862年),由于南诏不断侵扰安南,唐王朝遂选募徐州军士3000人往邕州(治今广西南宁)防守,并说三年一代。但至咸通九年,戍守已逾六载,徐泗节度使崔彦曾仍要戍兵再守一年。于是驻守桂林的800戍兵遂在庞勋的率领下,结队北返,穷苦农民争相参加,很快便发展到20多万,并连下宿州、徐州,又打败了前来镇压的7万唐兵,大有向淮南挺进之势。淮南节度使令狐绹派人招降,庞勋误中诡计,"息兵待命"。于是,唐军乘机向起义军发动围剿,加之起义军宿州守将张玄稔倒戈叛乱,至咸通十年终被镇压。
     王仙芝、黄巢起义 王仙芝、黄巢起义是唐末农民起义的主力军。爆发于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起义初期,起义军迅速占领了河南、山东和淮南很多州县,多次击败了唐军的围追堵截。乾符三年底,当起义军兵临蕲州(治今湖北蕲春)城下后,由于王仙芝经不起蕲州刺史裴渥的引诱,企图接受官告,叛离起义,遂与黄巢分道扬镳。王仙芝后被唐招讨副使宋威所杀,余众由尚让率领,北上与黄巢会合,黄巢兵力大振,遂号称"冲天大将军",并建立了临时政权。
     乾符五年,黄巢鉴于中原地区唐军兵力雄厚,遂决定挺进江南,并从衢州开700里山路,进入福建,并一路连克福州、广州。不久,黄巢又率兵北上,攻占了长江中下流十多个州县,兵力多至20余万。广明元年(880年),又一举攻占东都洛阳。接着,又克长安,并建立大齐政权。这时,唐王朝却调集众兵,又召来沙陀骑兵,对长安实施围攻。加之起义军同州防御使朱温叛变降唐,黄巢遂于中和三年(883年)率部撤出长安,经蓝田向河南退却。次年六月,起义军连遭失败,黄巢在泰山狼虎谷自刎而死,起义失败。
     三、唐末农民大起义的意义
     第一,唐末农民大起义历时十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是中国封建社会历时最长、地区最广和声势最大的农民起义之一。
     第二,这次起义彻底摧毁了唐王朝的腐朽统治,起到了改朝换代的革命作用。
     第三,起义领袖以"天补均平大将军"为称号,反映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的愿望,标志着农民群众反封建斗争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第十五章 五代十国及隋唐五代文化

    第一节 五代十国(907-960年)

     唐亡后,朱全忠在开封建梁,嗣后,中原地区相继出现唐、晋、汉、周等五个朝代,是为五代;在此期间,环绕五代又相继出现过吴、南唐、吴越、闽、南汉、楚、荆南、前蜀、后蜀和北汉等十个政权,是为十国。

     一、五代更替
     后梁(907-923年) 朱全忠建,都开封。朱全忠原名朱温,早年曾参加黄巢起义。降唐后改名全忠,建梁后又名朱晃,是为梁太祖。由于荒淫残暴,被其子所杀。后被李存勗所灭。
     后唐(923-936年) 李存勗建,都洛阳。李存勗原为沙陀族人唐河东节度使李克用之子,后袭父之职。灭梁后在洛阳即帝位,是为唐庄宗。其养子唐明宗李嗣源在位期间,吏治较好。但明宗死后,诸子争权,发生内乱,被石敬瑭所灭。
     后晋(936-947年) 石敬瑭建,都开封。石敬瑭原为唐明宗时太原节度使。936年,曾乘后唐内乱之际,以甘当儿皇帝和割让燕云十六州为条件,换得契丹援助,灭唐建晋,是为晋高祖。其侄石重贵继位后,被契丹主耶律德光所灭。契丹从开封北撤后,刘知远乘机建汉。
     后汉(947-951年) 刘知远建,都开封。知远原为后晋河东节度使,后入主开封,是为汉高祖。后被天雄节度使郭威所灭。
     后周(951-959年) 郭威建,都开封。954年,郭威死,其养子郭荣即位,复姓柴氏,是为周世宗柴荣。柴荣曾选贤任能,整饬吏治,招民垦荒,均定田租,禁灭佛教,严明军纪,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进行改革,增强了国力。另外,又率兵攻蜀,取得秦、凤、成、阶四州之地;亲征南唐,取得江北淮南大片之地;又大举伐辽,收复了瀛、莫、易三州和瓦桥关、益津关和淤口关三关之地,为北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960年,被宋太祖赵匡胤所灭。
     二、十国兴亡
     吴 杨行密所建,都扬州。行密曾任唐淮南节度使,后被昭宗封为吴王。908年,其子杨隆演建吴国。937年,权臣徐温养子徐知诰废吴帝自立,吴国亡。
     南唐 徐知诰建,都金陵。南唐建立后,知诰改名李 。此后的南唐二主李璟、李煜均工书画,并好填词。975年被北宋所灭。
     吴越 唐镇海节度使钱镠建,都杭州。唐亡后,钱镠称帝,建吴越国,978年被北宋所灭。
     楚 唐潭州刺史马殷建,都长沙。后梁建国后,曾封马殷为楚王。马殷死后,诸子争权。951年,被南唐所灭。
     前蜀 王建建,都成都。王建于唐末割据成都。唐亡,建立蜀国,史称前蜀。925年,被后唐所灭。
     后蜀 孟知祥建,都成都。知祥原为后唐大臣。925年率兵灭前蜀,被任西川节度使。932年,知祥杀后唐东川节度使董璋,称帝建蜀,史称后蜀。965年,被北宋所灭。
     南汉 唐岭南节度使刘隐建,都广州。刘隐及以后的南汉诸帝均荒淫残暴,故政局混乱,吏治腐败。971年,被北宋所灭。
     荆南 后梁荆南节度使高季兴建,都江陵。仅有荆州一地,是十国中最弱小的一国。963年,被北宋所灭。
     闽 唐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建,都福州。审知死后,继位诸君均荒淫残暴,内政不休。945年,被南唐所灭。
     北汉 后汉刘知远之弟刘崇建,都太原。郭威灭汉后,刘崇割据河东,建国号汉,史称北汉。979年,被北宋所灭。

第二节 隋唐五代文化

     一、宗教与哲学
     佛教 佛教在这一时期的传播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统治阶级大力提倡和宣扬佛教。隋唐时期除唐武宗进行过一度灭佛活动以外,其余诸帝均大都佞佛。不但促进了寺院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使佛教在王公贵族和下层百姓中得到了广泛传播。
     第二,佛教宗派竞相出现。隋唐时期出现的佛教宗派计有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禅宗等。后来,以南宗慧能为代表的禅宗由于教义简便易行,终于压倒了其他各宗,垄断了佛坛。
     第三,译经的数量和质量大为提高。由于玄奘精通汉文、梵文,译文既忠于经意,又语言流畅,为佛教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景教 是基督教的一个教派。据《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记载,景教是大秦人阿罗本于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传入中国。此碑今存陕西碑林,当是景教在唐时传入中国的珍贵资料。
     摩尼教 波斯人摩尼在公元三世纪创立的宗教。于武则天延载元年(694年)传入中国,先后在长安、洛阳和太原等建立摩尼寺。武宗灭佛时摩尼教虽被严禁,但后来又有复兴。
     袄教 亦名拜火教,相传为波斯人琐罗斯德所创。北朝时传入中国。唐时袄教颇盛,亦建有袄祠。会昌灭佛时,袄教亦同遭禁止。
     道教 为老子所创。老子姓李名耳,唐朝皇帝亦姓李,故大崇道教。道教提倡炼丹,虽有迷信成分,但对后世化学的发展和火药的发明,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 唐初唯物主义思想家的代表是傅奕和吕才,他们反对佛教理论和迷信说教,提出了"人死寿夭,由于自然"和人的"贵贱"和"禄命"、"葬法"无关等带有唯物主义思想的哲学观点。唐后期柳宗元和刘禹锡则把唐代唯物主义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文学艺术
     诗歌的兴盛 初唐诗坛最著名的诗人有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号称"初唐四杰"。中唐和盛唐是诗坛繁荣兴盛的时期,涌现了一大批杰出诗人,而以李白、杜甫、白居易最为著名,他们创作的大量诗篇,千古流传,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优秀遗产。
     古文运动 为了改变魏晋南北朝以来流行的只重形式,呆板僵死的骈文体裁,唐人遂在继承古代散文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开创了一种自由质朴、生动活泼的新型散文,史称古文运动。唐初的陈子昂是古文运动的奠基者,韩愈则是古文运动的主将,后来的柳宗元和刘禹锡亦对古文运动作出过巨大贡献。
     传奇 唐人裴鉶曾作《传奇》3卷,后人遂把唐代小说称为传奇。其中李朝威的《柳毅传》、元稹的《莺莺传》和陈鸿的《长恨传》等传奇佳作,不但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的日益成熟,而且也对后来的戏剧和白话小说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绘画与书法 隋朝的著名画家有展子虔、董伯仁等,展子虔的《游春图》是国内现存的古名画之一。唐初的著名画家有闫立德、闫立本兄弟。其后还有吴道子、王维、李思训、张暄、周仿、韩干、韩滉等,都名噪一时。其中以吴道子最为著称,有"画圣"之称。
     隋唐时期的书法名家辈出,书体繁茂,是我国书法史上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初唐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和薛稷四人,继承了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风格,极大地提高了唐代的书法艺术。唐后期的颜真卿和柳公权等人都创立了各具风格的书体,被誉?quot;颜体"、"柳体",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
     三、史学
     隋唐五代时期史学的重大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官修史书制度的确立 隋文帝时曾诏令"禁绝"私人"撰集国史"。唐太宗时则别置史馆于禁中,而由宰相监领。自此,著作郎始罢史职,在中国古代史书编纂制度上实现了一次重要改革,对后代的修史制度发生了重大影响。
     纪传体史书的大量出现 隋唐五代时期修成的纪传体正史著作有9部之多,其中唐时修成的有《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五代后晋时修成的有《旧唐书》。占全部二十四史的三分之一以上。
     两部史学新著的产生 唐代著名的史学家刘知几撰写的《史通》一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史学评论专著,他在书中不仅对纪传体和编年体史书体裁的优劣得失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总结,提出了自己的修史主张和见解,而且还指出史学家必须具备才、学、识三长,才能写出好的史书。对后世史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唐代史学家杜佑编纂的《通典》一书是我国第一部记载典章制度的通史著作,共200卷,共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等9类,对上起传说时代的黄帝到唐代宗时期的每一典章制度都追根溯源,记载详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且开创了典章制度专史的编纂体例。
     四、科学技术
     天文学 僧一行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天文学家之一。他在开元年间,通过观察黄道游历,发现了恒星移动现象;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用科学方法测量地球子午线的人;他修制的《大衍历》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对后世影响极大。
     医学 隋朝名医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说》,是我国第一部论述疾病来源和症状的医学著作。唐代孙思邈是当时最著名的医药学家,他所著《千金方》和《千金翼方》共收药方5300多个,记载了800多种药物,因而被后世尊称为"药王"。
     建筑 隋朝著名工匠李春设计并建造的赵州安济桥,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大石桥。隋朝建筑学家宇文恺设计并建造的隋唐都城长安城是一个规模宏伟的建筑群,总面积达84平方公里,由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三部分构成。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建筑。
     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最早出现于唐朝。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在敦煌千佛洞发现的刻印于唐懿宗咸通九年(868)的《金刚经》,本世纪初盗往国外,现藏于英国伦敦。国内现存的最早雕版印刷品是1949年在成都东门外一座晚唐墓中出土的印本《陀罗尼经》。雕版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对世界文化作出了伟大贡献。


     第十六章 宋辽夏金(960年-1279年)

     960年宋朝建立,定都开封。1127年发生"靖康之难",宋室南渡,迁都杭州。1279年,宋朝被元朝最终灭亡。因宋朝前后阶段分别定都于北方的开封和南方的杭州,遂被史家划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在宋朝存在的前后,还出现了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夏和女真族建立的金等三个少数民族政权。

第一节 北宋前期的政治和社会矛盾

  一、北宋建国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北宋建国与统一 显德七年(960年)初,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发动陈桥驿(今河南开封北)兵变,夺取了后周政权,建立宋朝,史称"北宋"。赵匡胤褪撬翁妗?br> 北宋建立后,开始了"先南后北"的统一事业,其战略部署是先征服相对弱小而又富庶的南方割据政权,然后北上消灭强悍的北汉并收复幽云地区。
     从乾德元年(963年)开始用兵,到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消灭北汉为止,北宋基本上完成了统一事业,结束了长期分立割据的局面。
     强化中央(君主)集权的主要措施 宋初统治集团采取了很多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主要有:
     其一,收兵权。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的措施,解除了一批功臣将帅掌握的禁军大权。同时将殿前司和侍卫马步军司分为"三衙",即殿前司与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三衙的将领一方面用资历较浅者担任,另一方面军队的调遣又必须听命于枢密院。此外,还收缴节度使的军队;又实行"更戍法",以造成"兵无常帅,帅无常师"的结果。
     其二,分相权。设立枢密院,主掌军政大权,其地位与宰相办公机构相等,两者合称"二府"。还在宰相之下添设"参知政事"作为副贰,又以三司使掌管全国财政大权。
     其三,削弱地方官的权力。规定州郡长官由中央派出文臣担任,又另设通判一职,以牵制长吏。州下为县,设知县掌管。以后,陆续将全国划分为十五路(元丰时增至二十三路),在各路设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及安抚司等司,称监司,设使分管职事,互不统辖。
     其四,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北宋时期,严格考试制度,增加录取名额,提高被录取者的待遇,广泛地吸收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参加政权。
     其五,在朝野上下逐渐营造"崇文抑武"的风尚,以压制武将群体,根除武夫跋扈的习气。
     其六,在宋太宗北伐辽朝失败后,北宋统治者转而采取"守内虚外"的屯兵原则。禁军有一半驻防在京师及其附近,其余分戍全国各要冲地区,以加强对国内的军事控制。
     通过实施以上措施,北宋消除了中唐、五代以来藩镇跋扈的局面,对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定起了重要的作用,客观上也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过,这些措施虽然强化了专制君主集权,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却产生了政府机构重叠、效率降低以及国防能力减弱等消极影响。
  二、北宋内外矛盾的发展
     边防危机与议和政策 宋太宗灭北汉后,曾先后两次对辽用兵,但都以失败告终。从此,北宋对辽采取被动防御的方针。以后,北宋对党项势力的战争也陷于被动挨打的局面,于是边防不断出现危机。
     景德元年(1004年),辽军大举南攻,兵临黄河北岸的澶州(治所在今河南濮阳)城下。北宋虽取得反击的胜利,但却倾向以议和的手段结束交战,遂与辽订立了屈辱的"澶渊之盟"。澶渊之盟规定:北宋每年给契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北宋与辽朝确立为叔侄关系;双方开放边境贸易等。
     宋仁宗时期,北宋又与西夏不断发生战争,长期的交战给双方都带来很大损失,于是在庆历四年(1044年),双方订立庆历和议。和议规定:元昊取消帝号,接受宋朝册封;宋方每年给西夏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三千匹,茶三万斤;开放双方边境贸易等。契丹乘机要挟,北宋又增加岁币银绢各十万,先后合计五十万两匹。以后,宋、夏之间战争不断,给双方百姓的生产和生活都造成很大的影响。
     北宋的土地政策与阶级矛盾的激化 北宋在土地政策上,采取了与以往不同的态度,即采取"不抑兼并"和"田制不立"的政策,这一政策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减少了封建政府对土地的政治干预,客观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同时,这一政策也表明封建政府纵容地主兼并土地。
     北宋时期,官僚机构日益臃肿,而军队的数量更加庞大。据统计,宋仁宗时每年军费支出约占财政收入的十分之六、七。此外,北宋统治者在郊礼上耗费的钱财也异常惊人。
  为了维持各项开支的需要,宋政府不断增加赋税。北宋在征收农业税(两税法)时,沿用了前代的"支移"和"折变"等苛法,极大地加重了农民的负担。两税之外,还有丁口之赋、杂变之赋、和买绢帛以及和籴粮米等等名目的苛剥之法。
     北宋时期,农民还要到各级政府去服差役和杂徭。其中杂徭几乎全部落在贫苦农民身上,而原来主要由上三等户负担的差役,也常常落在下户、甚至客户身上。
     宋代的户籍,分主户和客户。其中主户列入"五等版籍",即按照财产多少,分为五等。没有田产者被称为客户,他们主要是佃户。
     在宋朝沉重的赋役压迫下,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各地不断爆发农民起义和反抗斗争。
     王小波、李顺起义 淳化四年(993年),王小波领导农民在青城县(今四川灌县)起义。王小波发出了“我疾贫富不均,今为汝辈均之”的呼声,这是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均贫富”的口号,它反映了农民对生产和生活资料的迫切要求。次年初,起义军攻克成都,李顺称王,国号大“蜀”。
     在北宋大军的镇压下,到995年,起义军最终失败。但这次起义提出了"均贫富"的口号,对以后的农民起义具有重大的影响。
     北宋中叶的农民起义和兵变 宋仁宗时期,农民和士兵的起义日益高涨。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京西的张海起义、京东的王伦起义、河北的王则起义以及湖南瑶族起义等。
     庆历年间的农民起义和兵变,使北宋统治集团中的一些人感到了统治的危机。为了稳定封建统治,统治阶级内部便出现了变法的呼声。
     三、庆历新政
     庆历三年(1043年)九月,范仲淹向宋仁宗提出十项改革主张,主要包括整顿吏治、培养人才、发展生产、加强武备等四个方面内容。同年,宋仁宗诏令推行了改革措施,史称"庆历新政"。但变法主张触犯了一部分官僚地主的利益,引起保守派的激烈反对,不过一年便流产了。

第二节 北宋中后期的政治

  一、王安石变法
     变法的内容 熙宁元年(1068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主持变法。其变法内容主要分为两方面,即"富国"和"强兵"。
     富国方面:
     (1)青苗法。各地方政府每年分两次向民户借贷,借贷期半年,出息二分。
     (2)募役法。把原来按照主户户等轮充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出钱募人应役。募役的费用,由主户按户等高下分担。原享有免役特权的官户、寺观户等,按户等出"助役钱"。
     (3)市易法。在开封等城市设市易机构,由政府出资,平价收购暂时滞销货物,等到市场缺货时再卖出。商贩可赊购政府掌握的货物销售,半年出息一分。
     (4)方田均税法。在各地清丈土地,将田地的亩数、主人姓名、土地肥瘠等级登记上册,并按照土地好坏分为五等,均定税额高低。以此解决土地税负担不均的问题。
     (5)农田水利法。规定各地兴修水利工程,其工料由当地居民照户等高下分派。凡单靠民力不能兴修的,其不足部分可向政府贷款。
     (6)均输法。由东南发运使根据中央的需要,灵活调配东南六路漕运京师的各种物资,以减少重复、浪费。
     强兵方面:
     (1)置将(将兵)法。针对更戍法存在的消极问题,将禁军固定在一定辖区,由专职将领就地加以训练。
     (2)保甲法。将农村民户按保甲组织加以编制,平时夜间轮派保丁值班巡查,农闲时练习武艺,以防止农民进行反抗活动。
     另外,王安石还编篡了《三经新义》,颁布天下。通过对儒家《诗》、《书》、《周礼》的重新注释,为变法创造理论依据。
     变法的影响和失败 王安石变法,在富国、强兵及发展生产方面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也扭转了宋王朝衰败的局面。但是,由于变法触动了官僚地主集团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加上改革派内部出现了分歧,王安石不得不两次辞去相职。
     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死去。宋哲宗即位初,高太后垂帘听政,起用司马光为宰相,新法几乎全被废掉。史称"元祐更化"。宋哲宗亲政后,重新起用变法派,但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更加激烈,新法成为各派系倾轧的工具。于是,变法运动完全失败。
     二、北宋末年的黑暗统治和农民起义
     宋徽宗在位期间,是北宋统治最黑暗的时期。宋徽宗荒淫腐朽,被称为"六贼"的蔡京等人,无恶不作,肆意增加赋役,卖官鬻爵。又在苏州、杭州设造作局、应奉局,一时"花石纲"横行,使东南人民备受残害。统治集团还滥发纸币,致使物价飞涨。
     宋徽宗还设"西城括田所",以括公田为名,对民田大肆掠夺。于是,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宣和二年(1120年)十月,方腊利用摩尼教组织群众,在江浙地区领导了北宋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起义军攻占了两浙首府杭州等六州六十多县,队伍扩大到近百万人。在北宋军队的镇压下,次年四月,起义军失利,方腊被杀害。
     在方腊起义前后,宋江领导的起义军出没于河北、京东、淮南一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宋军镇压方腊起义后,又消灭了宋江起义军。但此后各地的农民起义仍很活跃,一直持续到北宋灭亡。

第三节 北宋的社会经济

     一、农业的发展和客户地位的提高
     农业生产的发展 北宋时期,农业生产技术及推广有很大的发展。如龙骨翻车、筒车等灌溉工具广泛使用。宋政府还在耕牛缺乏的地区推广先进的"踏犁"。北宋农民精耕细作,也很注意施肥。当时,水利事业得到极大的发展。其中如兴修江北捍海堰、浙江捍海石塘、钱塘江堤及福建莆田县(今属福建)的木兰陂,疏浚西湖等工程,规模都很大。
  北宋时期,很重视推广优良农作物品种。如宋真宗时从福建取优良的占城稻三万斛,在江淮、两浙种植,后来又推广到北方。北宋时,农民因地制宜,开垦了大量的圩田、淤田、沙田、架田、山田,使垦田面积大为增加。由于生产技术的提高,当时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有很大提高,明显超过唐代水平。
  茶树、桑、麻、棉花以及甘蔗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在北宋也有突出的发展,并且出现了集中的种植区域和专门的种植户。
     客户地位的变化 北宋的租佃制有两种形式:分成和定额制。在分成制下,地主为了榨取更多的产量,往往监督客户(即佃客)劳动。在定额制下,地主对客户的生产干预较少。
     北宋时期,客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虽在各地有所差别,但总的趋势是逐渐向减弱的方向发展。客户通常可以离开原地主而佃种别的地主的土地。客户购买少量土地之后,也可自立户名,成为国家的税户。
     二、手工业的进步和工匠地位的变化
     北宋时期,手工业生产有突出的进步,不仅作坊的规模和分工的程度超过了前代,而且生产技术明显提高,产品的质量、种类及数量都获得改进和提高。在北宋,手工业的成就突出表现在以下部门:
     制瓷业 北宋的瓷器,无论在产量还是技术上,都极大地超越前代。当时以官窑、钧窑、汝窑、定窑和哥窑的产品最为著名,号称五大名窑。宋真宗景德年间,在饶州新平(今江西景德镇)设官窑,这就是后来著名的瓷都景德镇。北宋时期,瓷器大量运销国外,享誉四海。
     矿冶业 北宋矿冶业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开采冶炼规模的扩大以及产量的增加上。如徐州(今属江苏)的利国监,有36冶,矿工约四千余人。信州(治所在今江西上饶)一带盛产铜、铅,生产者人数更多。宋神宗时年产铜达七千多万斤,银一百多万两,产量超过唐朝数倍。另外,采矿冶炼技术也有很大进步。
     造船业 北宋时,造船水平很高。如宋徽宗时造的出使高丽的"神舟",据估计载重量约为1100吨。北宋海船具有吃水深、抗风浪强的特点。隔舱防水设计,是宋代造船业的首创。当时,指南针已应用于航海,这是古代中国对世界文明的杰出贡献。
     纺织业 北宋丝织技术很高。如河北定州的缂丝,可以织出异常美丽的图案。而当时的薄缣,每匹不过四两重,望之如雾。另外,淮南、江南、荆湖、福建、广南等路,盛产麻布,并有许多畅销产品。
     雕板印刷和造纸业 雕板印刷术在北宋时有迅猛发展。开封和浙江杭州、福建建阳(今属福建)、四川眉山(今属四川)都是印刷业的中心。国子监刻印的书籍,后人称为"监本";民间书坊刻印的书,后人称为坊本。北宋造纸的工艺水平很高,当时有四川的布头笺、冷金笺,歙州(治所在今安徽歙县)的凝霜、澄心及浙江的藤纸等名品。
     工匠地位的变化 北宋时期,在官私手工业作坊中,工匠的身份、地位有了变化。私营作坊中的工匠多为雇佣工匠,以钱米作为雇值。官营作坊役使的工匠,有属于军队的军匠,也有雇募性的和雇匠。此外,还有一种当行差充的工匠,称"当行",他们不再是无偿服役。
     三、商业的繁荣
     城市和市镇的兴旺 北宋以前的城市,一般是坊、市分区。北宋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彻底打破了坊、市的界线。同时,北宋城市中商业店铺的营业时间也大大延长,突破了以往"暮鼓晨钟"的限制。
     北宋都城开封是最繁华的城市,市内手工业作坊众多,商店、旅舍、货摊林立。营业时间大大延长,还出现了夜市和晓市。城内另有如大相国寺等固定市场和定期集市。市内还有酒肆和茶楼以及"勾栏"等娱乐场所。《清明上河图》对此有形象的反映。
     北宋时,城市外围的草市更加发展,而农村中定期开放的集市也相当普遍。有些草市或集市在交换发达的基础上,还逐渐发展成固定的市镇。
     商税与专卖 北宋政府在全国各地设置场、务等机构,负责征收商税。宋朝商税分为过税和住税。正税之外,还有杂税。随着商业的繁荣,商税日益成为政府重要财源之一。
     北宋王朝对盐、茶、酒、矾等实行禁榷制度,即专卖制度,由官府控制这些物品的生产并垄断销售。这种制度影响了私营工商业的正常发展。
     白银和交子 随着北宋商品交换的发达,货币流通量也明显增加。熙宁六年(1073年),铸币达六百余万贯,远远超过唐朝的最高数。除铜、铁钱外,金银也作为半流通性货币使用。
     公元十世纪末叶,成都出现交子铺,发行纸币"交子",这也是中国及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宋仁宗时,政府正式创立交子务,改交子为官办。宋徽宗时,改交子为"钱引",扩大流通区域。但因大量印发,遂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第四节 辽、夏的兴衰

     一、辽
     契丹的兴起及建国 契丹族是鲜卑族的分支,在四世纪前期已见于记载。唐前期,在其地设松漠都督府。以后,契丹族逐渐强大。
     907年,耶律阿保机被推为可汗。916年,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称帝建国,国号契丹,定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巴林左旗南)。耶律阿保机创建了以御帐亲军和宫卫骑军为骨干的契丹军队,同时,还创制了成文法律和契丹文字。
     耶律德光时期,契丹统治区域扩大至大漠南北和长城以内。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在中央设置南、北面官的统治体制。南面官依据"汉制"统治汉人及渤海人;北面官以"国制"统治契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
     辽朝在草原地区实行部族管理,在其他地区则逐渐实行州县管理。还有一种"头(或作"投")下军州",是由辽的宗室、大臣和立功的首领,以其掌握的人口设置的。头下军州的户口,一面依附本主,一面依附辽政府。以后,随着辽中央集权体制日益加强,以往的头下军州,逐渐被收归中央管辖。
     辽经济的发展 契丹统一中国北边广大地区后,出现了各族杂居的局面,加速了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和经济、文化的交流。
     辽朝时期,畜牧业在经济生活中居于首要地位;同时,农业也有很大的发展,即使是辽东一带,也号称"编户数十万,耕垦千余里"。
     辽朝手工业有一定的发展,其中冶铁、纺织、陶瓷等行业较为发达,这已从文献记载及大量的考古发掘得到了证明。
     契丹不仅同南方政权以及西北的西夏、高昌、于阗、回纥等都有贸易往来,而且还与日本、高丽、新罗、波斯、大食等国通商。
     辽宋和战  979年(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灭北汉后,乘胜北伐幽州(今北京市)。由于宋军连续作战疲乏,最后在高梁河一带大败而归。此后,辽兵时常南下骚扰。
  986年(雍熙三年),宋军再度分兵三路北伐。最初,宋中、西两路进军顺利,收复了不少地方。但随后宋东路军在岐沟关(今河北涿州市西南)被契丹主力打败。宋太宗急令宋军撤退,并命潘美、杨业统率的西路军护送百姓内迁。杨业孤军奋战,最后负伤被俘,绝食三日,壮烈牺牲。
     通过高梁河与岐沟关两次决战,契丹在军事上掌握了极大的优势。1004年(景德元年),辽与北宋订立"澶渊之盟",从此,辽、宋之间基本上消除了战争。
     二、西夏
     党项的崛起 党项族是羌族的一支。唐末,党项平夏部酋长拓跋思恭因参加镇压黄巢起义军有功,被封为定难军节度使、夏国公,赐李姓,据有今陕北一带五州之地。
     宋太祖时,党项曾经入贡。以后,党项酋长李继迁时叛时降。李继迁死后,子德明与宋议和。德明在位期间,积极发展力量,先后向西攻占了回纥的甘州(今甘肃张掖)和凉州(今甘肃武威)。德明死,子元昊即位,其领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在今甘肃敦煌西),南接萧关(在今宁夏固原西南),北控大漠。
     西夏建国 元昊即位后,注意吸取汉族的统治经验,仿照宋朝制度,建立了中央、地方组织。又设学校培养人材,并仿照汉字创造西夏文字。
     1038年(宝元元年),元昊正式称帝,国号大夏,建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史称西夏。
     西夏与宋的和战 从1040年(康定元年)开始,西夏与宋不断发生战争,多数战役都以宋军的失败而告终。宋中央采取范仲淹的建议,对西夏实行清野固守政策,并争取边境各族人民,共同对付西夏。西夏虽不断取得胜利,但长期的战争严重地影响了内部的生产和生活,而且失去了宋朝每年给予的岁币;加上灾荒不断,物资缺乏,人民厌恶战争。西夏统治者终于又向北宋妥协,订立"庆历和议"。
  西夏的经济 西夏畜牧业和农业并存。如甘州和凉州水草丰美,有发达的畜牧经济;河套地区则以农业为主,"地饶五谷,尤宜稻麦"。
     西夏境内,制盐业发达,青白盐是西夏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西夏还设置文思院,进行各种手工业生产,其中毡毯业最著名。此外,西夏冶铁技术也有进步,如兵器制作十分精良。西夏与宋、辽以及西域诸国保持着贸易往来,还设立通济监,铸造了大量的钱币。
     三、大理
     937年,白族起义首领段思平推翻了大义宁政权,建立了"大理"政权。
     大理政权以洱海(今云南大理)地区为中心,境内主要居住着白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它承袭了南诏的一切制度,进行封建剥削和统治。其农业和手工业已相当发达,与北宋保持密切的商业交往,对开发西南地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五节 南宋、金的和战及社会经济

     一、女真的兴起和建国
     女真族是中国东北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十世纪初,女真人大多附属于契丹,其中生女真完颜部势力较大。十一世纪中期,完颜部声势日益壮大,逐渐统一了女真诸部。
     1113年(政和三年),阿骨打成为女真部落联盟酋长,开始反抗辽朝奴役的斗争。1114年秋,阿骨打带领军队先后大败辽兵,陆续攻占辽朝边境州县。
     1115年,阿骨打称帝,国号"大金",定都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县南)。阿骨打在扩充军队的同时,实行了猛安谋克制度。按规定:以300户为一谋克,10谋克为一猛安。猛安谋克户平时从事生产,战时应征出战,是一种兵民合一的制度。
     二、辽、北宋的灭亡
     辽的覆灭 辽朝在天祚帝时期,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统治集团因内讧而大为衰弱。
     当辽朝在女真人的不断打击下,实力更加削弱之时,北宋派人渡海到金国,相约夹攻辽朝。史称"海上之盟"。
     1122年初,金兵攻下辽的中京、西京等地,天祚帝西逃。不久,童贯等领宋兵北伐,但兵败溃散。十月,宋军再度攻燕京,又被辽兵打败。金兵南下,轻取燕京。1125年(宣和七年)二月,辽天祚帝被俘,辽亡。
     契丹贵族耶律大石率兵到伊犁、锡尔两河流域间,自立为王,建立了国家。史称"西辽"、"哈喇契丹"。
     北宋的灭亡 辽灭亡后,宋统治集团对金朝寄予幻想,没有加强国防力量。1125年十月,金兵两路南下,宋徽宗传位赵桓(钦宗),自己逃往南方。金东路军很快包围开封。
     北宋统治集团分化为抗战派和投降派,宋钦宗和宰相李邦彦、张邦昌等主张屈辱求和,企图保全自己的统治地位。抗战派首领李纲反对求和,在广大军民的支持下,开展保卫战。金东路军被迫撤退。
     金兵北退之后,抗战派遭到打击,李纲被迫离朝。靖康元年(1126年)秋,金兵再次两路南下。金东西两路军合围开封,最终攻陷开封。
     金军于1127年四月初撤兵,押走包括宋徽、钦二帝在内的全部俘虏和财物,史称"靖康之难"。金北撤之前,立张邦昌为"大楚"皇帝,北宋灭亡。
     三、南宋的建立与南宋初年的抗金斗争
     南宋的建立 1127年五月,康王赵构继皇帝位,改年号为建炎。南宋建立初,起用李纲为左相。李纲支持河北、河东军民抗敌,并推荐宗泽留守开封。但仅仅75天,李纲就被罢相,宋高宗与投降派对抗战军民进行了压制。
     北方军民的抗金斗争 宋政府南逃后,金军分路南攻。这时,北方出现了八字军、红巾军等等抗金义军的活动。东京留守宗泽也积极联络北方义军,但他的活动一直得不到宋高宗的支持,终于忧愤而死。
     南方军民的抗金斗争 1129年十月,金将兀术领兵南下追击,宋高宗一路逃跑。金兵在海上被宋水师打败后,才引兵遁去。金兵北退经过建康(今江苏南京)东北的黄天荡时,受到韩世忠部的拦击。岳飞也率军在建康附近多次打击对手,宰相张浚则在陕西向金兵发动进攻。
     1132年正月,南宋朝廷才在临安府(今浙江杭州)安顿下来。以后,南宋决定与金议和,正式下令定都临安。1130年,金立刘豫为"大齐"皇帝,统治河南、陕西之地。
     四、南宋与金的和战
     南宋军民的抗战和"绍兴和议" 建炎四年(1130年)后,金军集中主力向陕西南部进攻。吴玠、吴璘兄弟率领宋军坚持抗战,取得了和尚原(今陕西宝鸡西南大散关之东)和仙人关(大散关西南)大捷。
     1134年,岳飞率军收复了襄阳等地。韩世忠在扬州西北的大仪镇打败金兵,驻军淮南。1136年春,刘光世、张俊进军淮上;岳飞则进驻襄阳(治所在今湖北襄樊),多次发动反攻。
     1137年,金朝对南宋采取诱降策略。宋高宗、秦桧君臣不顾抗战军民的反对,与对方订立了和约。
     1140年,金朝发生政变,兀术掌权,对南宋发动进攻。但金军遭到各路宋军的抗击,如刘锜在顺昌(今安徽阜阳)取得大捷。六月下旬,岳飞大举北伐,逼近开封。在郾城(今河南郾城)会战中,岳飞给金军以重大打击。与此同时,北方义军纷纷响应。但宋高宗统治集团惧怕大将久握重兵,危及自己的地位,遂命令各军撤退。
     宋高宗、秦桧等人为了议和,解除韩世忠、岳飞等将领的兵权。同年十一月,南宋与金签订"绍兴和议"。其主要内容是:其一,宋向金称臣;其二,宋金疆界,东以淮河中流,西以大散关为界;其三,宋岁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
     和议签定不久,宋高宗、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和岳云、张宪,制造了宋代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采石之战与"隆兴和议" 1149年,完颜亮杀金熙宗,自立为帝。1161年九月,完颜亮率领号称百万之师,分四路南下。
     金兵在南下的过程中,遭到南宋军民的顽强抵抗。同时,北方的反金活动不断高涨,金东京留守完颜雍(金世宗)也乘机称帝。十一月,完颜亮指挥军队从采石渡江,被宋水师打败。完颜亮被部将射杀,金兵北归。
     1162年,宋高宗传位宋孝宗。宋孝宗起用抗战派,主持北伐。但北伐很快失利,主和派又得势。1164年,宋金双方签订"隆兴和议"。其主要条款为:其一,南宋不再向金称臣,世为叔侄之国;其二,原来的"岁贡"改称"岁币",每年减少银绢各十万两匹;其三,维持绍兴和议时期的疆界。
     "开禧北伐"和"嘉定和议" 开禧二年(1206年)五月,南宋权臣韩侂胄趁金削弱之际,进行北伐。不久,宋军大败。史弥远等主和派杀死韩侂胃,与金议和。嘉定元年(1208年),双方签定"嘉定和议"。其主要内容有:其一,双方世为伯侄之国;其二,增岁币为银三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其三,疆界与以往相同。
     "嘉定和议"之后,南宋出现了权臣史弥远长期专政的局面。南宋和金的统治日趋腐朽衰落,漠北的蒙古势力则不断壮大。
     五、南宋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矛盾的激化
     农业的发展 南宋时期,水利事业获得极大的发展。同时,农业生产技术也有进步。南宋圩田面积进一步扩大。另外,涂田、沙田、梯田等也大量开垦,农田面积不断增加,产量提高。当时,产生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南宋时,植棉区从两广和福建推广到长江和淮河流域。由于经济作物的逐步推广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地租也有所增多。
     手工业的发展 南宋时,丝织技术有新的提高。如苏州(今属江苏)等地的官营织锦院,规模宏大,品种繁多,产品精美。同时,棉纺织业进一步发展,这也可从出土的棉毯得到说明。
     南宋制瓷业规模宏大,技术进一步提高。浙江龙泉(今属浙江)所产传统青瓷,为当时精品。景德镇已成为著名制瓷中心。
     南宋造船业继续发展。1974年,在今福建泉州发掘出一艘南宋海船,其载重量在200吨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它竟有多达13个船舱。南宋时还普遍制造车船。
     南宋时期,造纸、印刷以及火器制造等手工业部门,也都相当发达。
     商业的繁荣 南宋临安也是当时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商业很繁荣。此外,平江(治所在今江苏苏州)、成都、建康、鄂州(治所在今湖北武汉)、江陵(治所在今湖北沙市)等沿江城市,手工业和商业都很发达。市镇、墟市则比北宋更加普遍。
     南宋的海外贸易进一步发展,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市舶司收入远远超过北宋时期。南宋与金之间则保持着边境榷场贸易。而双方民间私下的交易更为频繁。
     南宋时期,货币铸造供不应求。纸币日益代替铜钱,成为主要的交换手段。但南宋政府为了弥补财政亏空,滥发纸币,造成严重的通贷膨胀后果。
     社会矛盾的激化 南宋时土地兼并极其激烈,其严重程度大大超过北宋。因此,南宋客户的比例超过北宋。而佃户所受地租剥削及额外负担,又比北宋苛重。许多地区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加强,很少有退佃的自由。
     南宋时期,国土缩小,但因军费及输纳给金朝岁币的负担,反而使财政支出扩大。于是,苛捐杂税层出不穷,如 "经总制钱"、"月桩钱"、"卖纸钱"等等,人民的负担十分沉重。地主阶级也把赋税负担转嫁给农民,造成"有田者未必有税,有税者未必有田"的局面。社会矛盾的激化,迫使农民走上反抗道路。
     南宋时期,先后出现了钟相、杨么、赖文政、李元砺、陈三枪等等领导的起义。各地区农民起义的不断出现,沉重打击了南宋的黑暗统治。
     六、金朝的经济和各族反抗斗争
     女真族的封建化 女真族的封建化,大约从金太宗时开始,在金世宗、章宗之际完成。封建的租佃关系代替了奴隶制的剥削方式。女真贵族转化为地主,奴婢及二税户获得解放。
     金统治者仿辽、宋制度,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封建统治机构。在中央设尚书省,下分六部。在地方沿袭宋朝的路、府、州、县制度。财政方面也大体依照宋朝制度,对土地收二税,对人民按财产征物力钱。
     北方经济的恢复 经过各族人民的艰苦劳动,北方农业逐渐得到恢复。一些地区单位面积产量大致接近北宋时水平。近年来,在东北地区出土大量金朝铁农具,种类繁多,表明粗放的农业经营方式已得到改变。
     在金代,手工业生产如陶瓷、矿冶、铸造、金银制造、造纸、印刷等都有了恢复和发展。
     商业活动也逐渐活跃,城市经济获得恢复,与南宋以及西域的保持了频繁的贸易往来。
     各族的反抗斗争 金统治者不仅大量强占农民土地,而且对人民的赋税剥削十分繁重,于是,阶级矛盾越来越尖锐。金朝中叶以后,就不断爆发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金朝后期,人民的反抗斗争也愈加激烈,其中红袄军起义的声势最大。

第六节 两宋时期的中外交往

  一、两宋海外贸易的发展
     两宋时期,由于传统丝绸之路受阻,于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主要依赖东南海路交通。
     北宋时,海外贸易之盛,远远超过前代。北宋初,在广州(今属广东)设置市舶司。以后,又陆续在杭州、明州(治所在今浙江宁波)、泉州(今属福建)以及密州的板桥镇(今山东胶县)、秀州的华亭县(今上海松江)设置市舶司、务。南宋时,除密州丧失外,其他五处市舶机构继续存在,又增设温州(今属浙江)、江阴军(治所在今江苏江阴)两处市舶务。
     宋代的市舶机构对外贸进行管理。商船须向市舶机构申请、具保,才能出海贸易。外国商船进港口后,也必须向市舶机构办理手续,接受检查。市舶机构通常征收进港船只货物的十分之一作为入口税,称"抽解"。另规定某些货物为禁榷物,由市舶机构收购,其他货物也收买一部分,称"博买"。南宋还在口岸开设招待场所,如杭州有怀远驿,明州有来远驿等。
     由于两宋造船业的进步,指南针的使用,加上政府的奖励措施,使海外贸易相当活跃。当时,中国与亚非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保持了通商联系。
     二、宋朝和朝鲜的交往
     北宋统一后,与高丽保持密切的关系。高丽曾屡次向北宋馈赠金器、人参、硫磺及药材等等,还多次派遣留学生到宋朝学习文化和技术。宋朝也多次派使臣出访高丽,并向高丽赠送各种货物,还屡次派太医前往传授医术。两国间除存在官方贸易外,也有频繁的民间交易。两宋时期出现的活字印刷术,大约在13世纪初传入朝鲜,朝鲜人改铸成铜活字,影响颇大。
     三、宋朝与日本密切的交流
     在宋代,中日交往相当密切。当时从日本输入的货物,主要是木材、黄金、硫磺、水银、砂金和各种手工艺品。输往日本的商品,主要是瓷器、丝绸、香料、药材、书籍以及文具等。两宋时期,铜钱也被大量输往日本。当时,各种雕版书籍不断传入日本,对日本的文化以及印刷事业,产生很大影响。
     南宋时,日本僧人荣西曾两度来中国,他不仅把禅宗输入日本,还将茶种以及饮茶习惯带回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