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人电影在线观看:D 让学生在举手发言中“亮”出自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8:03:27
让学生在举手发言中“亮”出自己  

   教师常常认为学生举手只是一种教学的反馈手段。如果没有学生举手,则可以通过教师指名发言来解决、通过教师察言观色来了解。
         从学生的举手中,教师不仅可以看出学生学习的程度,还可以看出学生学习的态度。学生的举手不仅是一种教学气氛,也是一种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许多教师为“学生年级越高,举手越少”现象感到困惑,我们常常认为这是学生年龄越大越害羞的原因所致。其实,这中间除了上述人之常情之外,更多的是教师不注意教育教学方式而导致学生越来越不敢、越来越不愿举手发言,很少是学生没有能力举手发言。
   
在教学完“圆的周长”时,课已接近尾声。上课教师给学生讲起了有关圆周率的小知识:“圆周率是1500年前我国数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话音未落,坐在我身旁的学生便和同桌小声嘀咕起来:“老师说错了!是1500年前,我国数学家祖冲之把圆周率计算到第7位小数,我是从《中华上下五千年》上看到的。”闻听此言,我随即轻声地鼓励他站起来纠正教师的“口误”。可令人费解的是,这位学生满脸羞红,不知所措,一直到下课铃声响起,他都低着头默不作声……
    经常有这样的情景:在教学中,教师因准备不足或者由于紧张临场发挥不好,讲错或写错,但没有人敢怀疑。当然也包括这样的学生:明明知道错了,也不敢指出。每每观摩这样的教学,总觉得学生是“跪”在课堂上的。
    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勇敢地把手“举起来”,并能够“站起来”。众所周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通常是通过学生的举手发言来反映的。举手是学生想表达自己或对别人看法的示意方式,学生只有把手举起来,教师的教学才能更具有针对性。尽管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察言观色来判断学生的内心活动,但始终没有学生举手发言来得直接明了。
    另外,一旦课堂教学中无人举手发言,这样的教学气氛就会因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而变得沉寂与压抑,教师也会因此而失去督促学生积极思维和检查学生思维结果的有力“武器”。所以,有活力的课堂和有效果的教学仍然离不开学生的积极举手和热烈发言。那么,如何让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举手热情和保证较好的发言质量,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

让学生在“第一次”中品尝发言的成功

   

    每一次发言都会有第一位发言的学生,只是这第一位发言的学生的重要性以及对教学的影响力常常不被教师所重视,因为教师常常认为还有后来者的表现可以弥补和完善。实际上,造成学生不敢发言和不愿发言的起因,就可能从教师不能正确对待第一位发言的学生开始。
    1.提高第一位学生发言的胆量
    第一位举手发言的学生,因为第一个发言而常常会回答得不完整或不完美,甚至不正确,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教师常常会为了追求标准答案和节省教学时间,而迫不及待地请其他学生发言。于是,后面发言学生的回答因为有第一个学生的发言为基础和参考,其回答的完整性与正确性一般会高于第一位发言的学生。发言的学生越多与越靠后,其发言赢得教师好评与同学喝彩的可能性就越大,于是第一位学生渐渐成了“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日久天长,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学生不敢第一个举手发言,担心自己说不对、说不好而遭到教师和同学的冷落,除非对自己的回答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他才肯举手发言。于是,学生举手越来越少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对此解决的办法是,教师应该善待第一位发言的学生,哪怕他回答得不太理想,但教师仍然应该特别鼓励,赞扬学生敢于第一个举手发言的勇气,并感谢他为后来发言的学生提供了诸多启发和帮助。这样他就会体验到第一个发言的开创性价值和引导性作用,为自己有幸成为第一个发言者而感到光荣,从而带动其他学生踊跃举手和积极发言。由此可见,教师对第一个举手发言的学生的处理态度决定着学生发言的升降态势。
    2.提高第一位学生发言的质量
    对待学生的发言教师还有一个习惯性做法,那就是常常把第一位学生的发言作为回答的起点。如果这位学生的回答在教师的即时提醒或提示下,完全能够说得更好,教师却不马上完善它,而是热衷于让其他学生在后来的回答中不断补充、不断深化或不断修改。这样虽然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回答,扩大了发言面,但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一方面前面学生的发言似乎就成了后面发言学生的“靶子”,有着强烈的露丑感,或许学生从此就有了以后不愿意再第一个发言的想法。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就经常看到有些学生在举手前总是东张西望,等别的同学举手后才举手,这之中可能就是不想做第一的思想在作怪。另一方面后面学生的发言自然会受到前面发言的学生的语言与观点的影响。例如,前面发言的学生回答使用的语言不完整或不规范,但教师却没有及时指出,可能会让后面发言的学生因模仿而犯同样的毛病。也就是说,教师想让后面发言的学生来自觉改正前面同学的错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或者到最后才由教师指出就可能为时已晚。
    所以,教师应该重视第一位发言的学生的回答,在第一时间内就指导学生应该使用怎样的语句和语气:一是可以给后面学生的发言一个正确的示范和一个良好的起点;二是需要倡导的说法或方法,可以在后面越来越多的学生的发言中得到正面强化,使学生的答案向更好的方向和更好的方面发展。

 让学生在“许多次”中练就发言的能力 

    有了第一次发言,才会有许多次发言。在教学中,教师在选择发言对象时应该思考“第一次发言给哪一位学生”“给哪些学生更多次的发言”,在判断发言性质时还得思考“学生的插嘴是不是发言”,在收拾发言结局时也要思考“没有轮到发言的学生该怎么办”等问题。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教学中教师在对待学生围绕同一问题或同一主题的发言时,开始学生的“第一次”发言难,但结束学生的“许多次”发言也难。当教师做好学生的“第一次”发言之后,还需要正确处理好学生发言的“一人一次”与“一人多次”,以及“一次一人”与“一次多人”之间的延续与拓展关系。为了提高发言的质量,教师既需要增加发言学生的次数或人数,但又要控制发言学生的数量。唯一的办法是,要提高学生发言的效益,必须创造更多的机会培养学生发言的能力。
    1.学生“不想说”,就逼出来大胆地说
    对于一些因为性格内向或思维迟钝而真正害怕发言的学生,教师应为他们设置循序渐进的发言台阶,从说一句话到说一段话再到说一通话,从说相同的话到说相似的话再到说不同的话,从指定说到轮流说再到争取说,让这些学生勇敢地跨出第一次,并在之后许多次的发言锻炼中,增强发言意识和提高说话能力。
   
李开复的女儿曾经很害羞,在学校不敢举手发言。李开复就用自己在比尔·盖茨面前发言的例子鼓励她勇于发言。李开复的女儿虽然同意试一试,但还是认为只有在适当的时候、有最好的意见时,才愿意发言。李开复让女儿摒弃了“有最好的意见”这样一个主观评价标准,和她一起制订了一个实际的目标:每天举一次手,如果坚持一个月就有奖励,然后再慢慢增加举手的次数。
    一年后,教师注意到,李开复的女儿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了一个善于表达的孩子。不仅如此,为了能举手发言,李开复的女儿上课更加集中注意力听讲,课后更认真地把功课复习好、预习好。

    “每天举一次手”的硬性要求,让李开复的女儿全面优化了自己的学习习惯,提升了学习效果。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坚持4周左右的时间就能养成或改变一个习惯。而一个习惯的养成或改变,则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由此想到我自己,我也是属于性格内向的人,在发言的场合总是躲着发言,不得不发言时心情也特别紧张。后来,为了克服自己这种一发言就脸红的窘态,就逼着自己在发言场合中总是第一个抢着发言,在小组讨论后我经常主动要求代表小组进行汇报。许多次的发言,既练了我的胆量也练了我的口才,如今发言时基本上能够做到镇定自若和出口成章。
    当然,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是一个客观的事实,许多学生的许多发言愿望常常得不到满足,这也常常成为教师和学生的遗憾。那么,有没有一种办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安慰,这些没有发言的学生的那一颗“孤独的心”呢?这需要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教学策略。例如,下面案例中的教师在执教的“分数的认识”的课尾设计了一个“一题多问”“一问多答”的环节,让课中没有发言的学生得到了一次“表现”。
   
(课临近结束)
    师:这节课哪些同学发言了?请站起来。发言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这个问题,我请还没发言的同学来回答。
    师:刚才发言的这位同学占了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我们全校有1576名学生,他占了全校人数的几分之几?我们全市有83万人口,他又占了几分之几?’全国有13亿人口,全世界有50亿人,他又各占多少?(分别指名没发言的学生回答)
    师:为什么同样是这位同学,你们说的分数却一直在变?
    师:现在发言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没发言的又占多少?

   …… 
    这一环节的设计,教师真是用心良苦,既给没发言的学生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又能借此了解学生的新知掌握情况。这比教师自己总结教学内容不知强多少倍!
    由此我还想到了造成学生举手越来越少的另一种情形,就是学生不愿意举手发言。其原因在于: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差但好胜心强,教师提问后,大部分学生都会举手,争先恐后地抢答,但教师一次只能叫一个学生答题,其他学生就会表现出失望。如果一个问题只一两个学生回答后就草草了事,整堂课中回答问题的学生就只能是少部分。久而久之,未被提问的学生就会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特别是那些本身就很内向的学生,就更会把自己看作学习的局外人、旁观者,这对低年级学生的发展来说无疑是致命的,到高年级后这种无人举手的局面就会不可收拾、难以改变。但如果能像上述案例中的教师那样,用同一个问题让很多学生回答,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一堂课下来,回答问题的面也就扩大了许多。这样不仅巩固了知识点,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另外,问题的设计要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有效地扩大答问面。所以,课堂提问要注意辐射面,既要让成绩好的学生发言,又要让成绩一般、比较差的学生发言,以点带面,充分调动各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2.学生“太想说”,就请出来大声地说
    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下,课堂上学生插嘴的现象常常出现。教师是板脸训斥或置之不理,还是……其实,不能将学生的插嘴简单地理解为“不守纪律的表现”,有时学生的插嘴是一种“情不自禁”,是学生自己轮不上发言而太想发言的一种情感压制后的喷发,这种急于想表达的发言内容大多具有一定的思想价值,甚至是直觉、顿悟和灵感的闪现。教师应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将其转化为鲜活的教学资源,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究知识的新起点。例如,一位教师教学“5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时:
   
师:(出示数字卡片1和2) 1和2比大小,中间用什么符号连接呢?
    生:2>1。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两个苹果比一个苹果多。
    生:2里面有两个1, 1比2小。
    生:1加1等于2, 1比2小。

    生:2可以分成两个1,所以2比1大。
    师:小朋友们都说得很好,2比1大。
    正在这时,底下冒出“不和谐”的嘟咬声:“有时2比1小”教师微笑着请这位学生站起来发言。
    生:哥哥是老一,弟弟是老二,哥哥比弟弟大,那不是1比2大吗?
    师:这位同学说得有道理吗?(其他学生点点头)你想得真周到。1和2不仅可以表示1个或2个物体,还可以表示第一、第二。当它表示数量时,2比1大;当排序时,第1比第2大。不过一般情况下,比较数的大小就是比较数量的多少,所以2大于1是对的。(这位学生发出“哦”的声音)
    这看似不经意的插嘴却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它使学生认识到“一个数有基数和序数两种意义”。试想,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插嘴”不予理睬或简单地否定,我们会听到这精彩的发言吗?此时,我们不妨请他把自己的想法大声地说出来。当然,教师还可以告诉学生,如果想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倡采用举手的方式,这样可以让老师和同学及时、清楚地知道你的意图。
    3.学生“还想说”,就写下来大量地说
    因为教学时间的限制,许多还想发言的学生未必能够尽兴,或许他们的发言内容只是一些观点的重复,但也有可能存在着一些新的思想,有时教师就可能会遗漏这些学生的精彩或独特,这将又是教学的遗憾。
    那么,怎样可以很好地解决教学时间紧与学生发言多的矛盾?其实教师可以采用一些间接的做法,以让学生通过书面语言写下自己的发言内容与教师交流的方式来缓解这种矛盾。
   
一位教师经常让学生自制书签,可以做成各种形状,然后在书签的一面画上图画,写上祝福的话语、自己的心愿或者喜欢的句子,另一面则用来写下在课堂上没有机会发言的内容,或者在发言环节过后又想到的见解、建议或困惑,课后送给老师阅读。学生很喜欢这种书签式的发言工具。
    上述案例中的做法,教师就可以从学生送的书签上知道学生还想说些什么,从中吸取一些有用的信息,或作为调整下一节课教学方案的依据,或在以后适当的时间内与学生私下交流,或贡献出来让其他同学共享。当然,教师也可以把自己想对学生说的话写在他的书签上回送给他。这样,书签不仅成了师生之间沟通思想的载体,还成了师生之间传递情感的媒介。
    另外,教师也可以为每位学生准备一本“语录本”,代替上述诸如书签的“发言卡”,这样比较方便也便于保存。教师还可以利用黑板报为学生开辟一块“自由谈”的空地,让学生在课后把课中无法说的话在那里“留言”,也鼓励其他学生进行“跟帖”,教师适时进行评说。
    总之,学生的举手不仅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有关,更与学生的长久性情与当时心情有关。所以,教师应该把学生的举手作为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检测学生学习进度以及判断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