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枣功效:儒家的思想、理论、方法,治国平天下,而以佛跟道做为协助,中华民族才得以维持两千年的大统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3:17:51

  【何尚之對曰:「百家之鄉,十人持五戒,則十人淳謹。千室之邑,百人持十善,則百人和睦。持此風教,以周寰區。則編戶億千,仁人百萬。而能行一善則去一惡,去一惡則息一刑;一刑息於家,萬刑息於國,洵乎可以垂拱坐致太平矣。」】

  我們就看這一段,何尚之答得好,所答的跟宋文帝的想法、看法、做法完全相同,這樣的君臣在歷史上不多。何尚之認為儒、佛都好,他說『百家之鄉』,這一個鄉鎮住戶有一百家,這一百家裡面有十個人持五戒。我們曉得古時候是大家庭,不像現在小家庭,三代同堂、四代同堂很普遍,一家總有幾十口。「百家之鄉」,以我們一般來看,總有兩、三千人,就像現在的小鎮一樣。兩、三千人的小鎮裡面有十個人持五戒,這十個人是榜樣。這十個人『淳謹』,「淳」就是剛才講過的樸實、善良、敦厚、和睦。十個人教化這一鄉,鄉里有賢人,必然為鄉里所尊敬。「謹」是謹慎、恭敬,小心謹慎。所以為鄉人所尊敬、所仰慕,鄉里有什麼爭執的事情,請他來評評理,他一說就和解了,不需要警察,不需要法律,請一個明理的讀書人來跟大家講講理、評評理就化解了。這十個人的道風、學風,他們是以身作則。「淳謹」,是以身作則、潛移默化,感化這一方。

  『千室之邑』,「邑」是都市、城市,這裡面有一千戶,大概是住有一萬多人的都市。以一家十口來算,一千家就有一萬多人。這一個小城市有一百人『持十善』,這個小城市裡有一百個善人。『則百人和睦』,這一百人決定沒有相爭的,這一百個人決定是平等對待、和睦相處。他們的教化與風範影響這一個城市。他說要推動這樣的教育,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多元文化的教育,我們把這個教育、把這個風氣推廣。

  『持此風教,以周寰區』,「寰區」是他國家所治理的區域,也就是當時的宋國。宋國的領土在現在的中國大概佔好幾個省分,江南幾個省都是它的疆域。「周」是周遍,就是我們這種教化、風俗要能夠推行到全國。「寰區」就是今天講的全國。『則編戶億千,仁人百萬』,這個地方我們不能把它看作數目字。這是講在全國要推行聖賢教育,你就有「仁人百萬」。這個國家有一百萬的善人都是能夠行十善、持五戒的,這還得了!這個國家社會哪有不安定的道理!哪有不太平的道理!社會安定和平,必定繁榮興旺。太平盛世,由之而興。

  何尚之接著又說『而能行一善則去一惡』,這是肯定的。『去一惡』,國家就息一個刑罰。『一刑息於家,萬刑息於國』,這個國家的犯罪率很少,沒有犯罪的人,雖然制定刑法,但都不起作用。『洵乎』,「洵」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真的」,真的『可以垂拱坐致太平』。皇帝說:則吾坐致太平。何尚之講:行,對,真的,不是假的,決定可以坐致太平。這就是一定要推動多元的社會教育、賢聖的教育,我們今天講倫理道德的教育,你才能夠做到安定和平,繁榮興旺。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我們看上諭第三段最後這一句,這一句是雍正皇帝說的:

  【斯言也,蓋以勸善者治天下之要道也。】

  這個話說得太好了。他說宋文帝跟何尚之這一段的對話,『斯言』就是指上面這些話,這是『勸善者』,「善者」是指好的國家領導人、好皇帝。好的國家領導人治理天下之『要道』,重要的道理,「道」當作道理、方法講,治理國家最重要的理論、最重要的方法。他們對話當中所講的是辦學,提倡倫理道德的社會教育,只要這個國家善人多了,自然就形成淳樸善良的風俗習慣,必定帶給這個國家地區安定和平,安定和平一定帶來的是繁榮興旺,這裡頭是互為因果。

  我們再回頭看看今天的社會,這個世界可以說跟中國的春秋戰國與南北朝時代很相似,是個動亂不安的局面。有聖賢人出現在這個世間,這些聖賢人有智慧、有能力、有德行、有修養,他給我們做出的典型榜樣是犧牲奉獻,捨棄名聞利養與五欲六塵的享受,一生奉獻於清苦高尚的道德教育,學為人師,行為世範。如果這個時代真正有善者,這個善者是指國家領導人、好皇帝,由他來帶動,這些賢哲來輔助,國家哪有不太平的道理!哪有不興旺的道理!

  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國家鼎盛的時代,他們靠什麼?靠教育。清朝幅員廣大,皇上用佛教來教化西北邊疆,他只找到四個佛門的大德,對於邊疆真的是垂拱而治。佛門四個大德跟皇上建立非常好的關係,皇上尊這四個人為國師。西藏,前藏的達賴,後藏的班禪;蒙古,內蒙古的嘉章,外蒙古的哲布尊丹巴,四個大師來輔助皇上治理國家。這些大師跟皇上的關係,與何尚之跟宋文帝的關係非常類似,皇上的顧問,皇上的國師,國師就是顧問。「治天下之要道」,真正想把國家治好,真正想帶給人民幸福美滿,一定是這個作風,雍正皇帝也不例外,學古人。我們再看下一段:

  【而佛教之化貪吝、誘賢良,其旨亦本於此。】

  這是第二段裡面的第一個小段。因為文帝跟何尚之的應對都是在講佛教,所以雍正在這裡做個總結。佛教在雍正時代還沒有變成宗教,變成宗教是在乾隆以後的事情,在那個時候多半稱為儒家、道家、佛家。儒教是儒家的教學,道教是道家的教學,佛教是佛家的教學,那個「教」是教學、是教育,沒有宗教的意思。宗教是什麼?是佛教變了質才成為宗教,它是教人的,它不是教鬼神的。佛教、道教承認有鬼神,但是它不是以鬼神為主,它對於鬼神尊敬,儒家講「敬而遠之」,儒家這一句話講得很明白。佛跟道對於鬼神是敬而效之,就是學習。我們對他尊敬,我們向他學習,決沒有巴結鬼神,祈求鬼神降福,沒有這個道理,這在理上講不通。

  佛跟道對於鬼神的講解很多,鬼神裡有邪,也有正,我們怎麼學習?那就是夫子講的「三人行,必有吾師」。這個「三人」,一個自己、一個善、一個惡。對鬼神亦復如是,善神我們向他學習,惡神我們聽到、見到,要反省我們有沒有這個惡,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所以一切善惡順逆都是我的老師,我都要平等的恭敬學習,成就自己的德行、智慧,不排斥也不巴結,這個道理不能不懂。道家講清心寡欲,佛家教初學斷貪瞋痴,『化貪吝』。佛家修學根本的指導原則就是「息滅貪瞋痴,勤修戒定慧」,這是佛法根本的指導原則。不但釋迦牟尼佛如是,佛在經論上告訴我們,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教化眾生,同一個方針,同一個原則,那就是戒定慧三學。

  所以我們今天把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講的這一切經論,編輯成一套大叢書,我們稱為《大藏經》。《大藏經》裡面的分類就是這三類,經、律、論。經是講定學,律是講戒學,論是講慧學,就是戒定慧三學。戒、定是手段,開慧是目標,所以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智慧是這麼來的,決不是廣學多聞,廣學多聞不能開智慧,這個道理要懂。慧從哪裡來?從定來的。定就是清淨心,所以《金剛經》上說「信心清淨,則生實相」。什麼時候心裡清淨?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心生智慧;妄想、分別、執著不斷,他只生煩惱,不生智慧,你要懂得這個道理。

  所以世尊當年在世所做的工作,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多元文化的教學。他捨棄王位,我們世間人所希求的榮華富貴,他統統得到,全部拋棄,你要問為什麼?那個生活沒有意義,沒有價值。所以什麼工作有意義、有價值,永垂不朽?教育這一樁事情使我們想起中國的孔子,我在講席裡常常提到這樁事情,讓我們同學們深深去反思。孔子周遊列國,他確實有道德、有學問、有能力。他是平民,周遊列國想求個一官半職,這一官是什麼?宰相,半職是什麼?皇帝的顧問。何尚之做侍中,侍中就是半職,這是做顧問、做帝王師。非常可惜,我們在經書裡面所讀到的,列國的諸侯接見孔子時都讚歎他,但是沒有人用他,也沒有人請他做國師,也沒有請他做顧問,列國的政要當然更輪不到他,所以他才回到老家教學。

  回到老家的時候,夫子已經六十八歲了,我們曉得他老人家是七十三歲過世,所以實際上回到家鄉教學只有五年。他教學非常成功,我們用現在的話說,傑出的學生有七十二個人,普通的學生有三千人,三千弟子,七十二賢。在中國歷代從事於教學工作,要論成績都比不上孔子,所以孔子在中國歷代尊為至聖,聖人。

  漢武帝把孔子的教誨訂為國家教學的正統學科,從武帝制定的這個正統、傳統,一直到滿清都沒有改變,都是以儒家的思想、理論、方法,治國平天下,而以佛跟道做為協助。中國兩千年來的大一統能夠維持,沒有分化,原因在此地。西方羅馬帝國曾經統治一千年,羅馬滅亡之後,歐洲再沒有辦法統一,真正的原因是沒有儒釋道這三家的教學,我們不能不曉得。所以釋道超世間,超世俗,為世俗祈求福祉,即世間而超世間,提升自己的靈性。再以餘力,若有因緣,全心全力幫助社會,幫助眾生離苦得樂。所以雍正皇帝在此地說,佛教的教化是「化貪吝」,貪吝是煩惱的根本,『誘賢良』,教學的宗旨『亦本於此』。下面說:

  【苟信而從之。】

  『苟』是假設,假使我們能夠信,我們能夠學習,『從』就是學習、推廣。我們能信、能學、能行、能推廣。

  【洵可以型方訓俗,而為致君澤民之大助。】

  『洵』是真實的,真誠的。真實可以『型方訓俗』,「型」是模範、典型,「方」是一方,就是他確確實實可以做一方的典型、模範,也就是這些年來我們常常講的「學為人師,行為世範」。我們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要想到,要可以做現代社會大眾的榜樣、現在社會大眾的模範,我們才能做。如果不能做好的樣子,這個念頭不能起,這個話不能說,這個事不能做。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要對社會大眾負責任,一定是做出好的樣子,「型方」是這個意思。「訓俗」是訓導善良的風俗,移風易俗。這是說學佛的修行人,他的言行,他的教化,他的影響,形成訓導善良風俗的廣大影響,這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多元文化的教學。

  『而為致君』,「君」是君王、皇帝、國家領導人;「致」是協助,幫助他。『澤民』,「民」是人民,「澤」是恩澤。上面幫助皇上、領導人來治國平天下,下面幫助一切人民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大助』,大的幫助。從這兩方面來講,上對於君王,下對於人民,最大的幫助。這個話是雍正說的,雍正能說、能推行,所以佛教在雍正、乾隆(是前清鼎盛的時代)、康熙就崇信了。這三朝政治清明、國家鼎盛,儒釋道三教並行不悖,雖有門戶之見,雍正皇帝出面一調和,三教變成一家。 (恭录自净空法师讲《雍正皇帝上谕与多元文化教育》21-23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