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石脂软膏可以消脓吗:新闻写作技巧讲座之四硬导语和软导语的选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7:15:19
硬导语和软导语这组概念,是从硬新闻和软新闻中引申出来的。我们知道,硬新闻是指那些题材较为严肃,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以反映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的重大情况为内容的新闻;而软新闻则指那些人情味较浓,写得轻松活泼,易于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新闻。硬、软导语主要是从写作风格来说的。前者不事渲染,开门见山,以朴实的笔墨突出事实的价值;后者在写法上较多地运用文学化手法,以生动活泼、风趣幽默见长。一般而言,用硬导语是消息写作的正道,故西方常称之为“职业化写作”;而与此相对的软导语,由于偏向于文学化写作,故被认为是“非职业化写作”。
但是,这个问题也不那么简单。在今天这个多媒体竞争的时代,有人认为用软导语是报纸与广播电视相抗衡的策略之一。“消息在风格上更加文学化有助于报纸同电视竞争。电视广播报道新闻虽然比报纸快,但是报纸使用软导语,能使故事更有趣。反对派指责,软导语对大多数新闻题材不适合:过于附庸风雅,文学化以及非职业化。软导语太长,不能突出新闻事实。”

如何看待硬导语和软导语的问题?简单的肯定或否定都是不科学的。硬导语和软导语,作为不同的写作风格,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意义,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导语的硬、软问题,是风格问题。但是,这一风格,不像文学作品那样,主要表现为个人风格。也就是说,导语的风格不完全是由个人的兴趣所决定的。有下列因素影响导语硬、软风格的选用。
一、题材的性质
从题材的性质来说,本身就有硬和软的区分。重大的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内容,谓之“硬”;社会新闻,接近百姓日常生活的逸事趣闻,谓之“软”。所以根据题材的性质来选择导语的风格,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下例,报道一家工厂生产了一种面料,算不了重大题材,难以引人关注,故其导语就以风格上“软”之长来取胜:
亲爱的读者,你知道灯芯绒可以做夏天的裙子吗?上海绒布厂新生产的许多种灯芯绒中,就有这样新奇的品种。
这一导语比较软,效果就很好。如改用硬风格的导语,效果就差些:“ 昨天,一种新的灯芯绒在上海绒布厂问世了。”

这种硬风格写成的导语,完全是重大题材报道的口吻。如果是像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用这种风格就很得体:“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今日爆炸成功!”若改用软导语:“亲爱的读者,你知道我国可以自行研制出原子弹了吗?昨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已爆炸成功!”这就有点大事化小的感觉,不得体了。
对于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来说,事件性新闻的时效性强,其导语往往要求开门见山,故以硬导语多见;非事件性新闻的时效性不如事件性新闻,其导语相对来说可以做得“软”些。
二、体裁的选用
不同的体裁对导语也有不同的要求。
按西方对新闻报道体裁较通常的划分,新闻可分为硬新闻和软新闻两种。硬新闻即指动态新闻;软新闻又分两种,即简短的软新闻和特写。这种划分,主要是从时效性上来考虑的。动态新闻是时效性很强的报道,写作上适合于用硬一点的风格;而软新闻,它包括了非事件性新闻以及时效性稍弱一点的、以展示“如何”和“为何”要素的报道,为增强可读性,通常追求软一点的风格。如沃尔特? 福克斯在谈特写的导语时就说,由于特写素材不具备硬新闻的素质,“为此,记者必须采用更高明的技巧来写导语,从而将读者有力地吸引到报道上来。当然,这么做的时候,特写作者——就像其小说写作中的同行一样,也有许多方式可供选择。比如开篇处可引入一段趣事,一节对话,一段描写,一个直接引语,一个故事或一段对凸现报道中引人入胜内容的特写角度所做的概括,等等。”
且看两则关于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的报道:
肯尼迪遇刺丧命(主)
约翰逊继任美国总统(副)
肯尼迪总统今天在这里遭到刺客枪击身死。
总统与夫人同乘一辆车中,刺客发三弹,命中总统头部。
总统被紧急送入医院,并经输血,但不久身死。
官方消息说,总统下午1时逝世。
副总统约翰逊将继任总统。
这是路透社在出事后几分钟内发出的急电。时效性特强,抢先报道本身就可先声夺人,不必也不可能考虑文学化、软风格。这是典型的职业化的写作。另一家通讯社——合众国际社失去了第一时间报道的时效性优势,第二天报道此事时,不宜作动态报道,于是选择特写这一体裁。其开头是:
这是一个十分迷人的、阳光和煦的中午。我们随着肯尼迪总统的车队穿过达拉斯市的繁华市区。车队从商业部中心驶出后,就走上了一条漂亮的公路。这条公路蜿蜒地穿过一个像是公园的地方。
我当时就坐在所谓的白宫记者专车上,这辆车属于一家电话公司,车上装着一架活动无线电电话机。我坐在前座上,就在电话公司司机和专门负责总统得克萨斯之行的白宫代理新闻秘书马尔科姆?基尔达夫之间。其他三名记者挤在后座上。
突然,我们听到三声巨响,声音听起来十分凄厉。第一声像是爆竹声。但是,第二声和第三声毫无疑问就是枪声。
大概距我们约150或200码前面的总统专车立刻摇晃起来。我们看见装有透明防弹罩的总统专车后的特工人员乱成一团。
下一辆是副总统林顿?约翰逊的专车,接下去是保卫副总统的特工人员的专车。我们就在这后面。
我们的专车可能只停了几分钟,但却像过了半个世纪一样。我亲眼看见历史在爆炸,就连那些饱经风霜的观察家,也很难领悟出其中的全部道理。
我朝总统专车上望去,既没有看见总统,也没有看见陪同他的得克萨斯州州长约翰? 康纳利。我发现一件粉红色的什么东西晃了一下,那一定是总统夫人杰奎琳。
我们车上所有的人都朝司机吼了起来,要他将车向总统专车开近一些。但就在这时,我看见高大的防弹玻璃车在一辆摩托车的保护下,嚎叫着飞速驶开。
我们对司机大喊:“快!快!”我们斜插过副总统和他的保镖车,奔上了公路,死死地盯住总统专车和后面特工人员的保镖车。
前面的车在拐弯处消失了。当我们绕过弯后,就可以看到要去的地方了——帕克兰医院,这座医院就在主要公路左侧,是一座灰色的高大建筑物。我们向左边来了一个急转弯,一下子就冲进了医院。
我跳下汽车,飞快跑到防弹玻璃车前。
总统在后座上,脸朝下,肯尼迪夫人贴着总统的身子,用双手紧紧将他的头抱住,就像在对他窃窃私语。
总统被刺的情况直到特写的第12段以后才出现。这样写,适合于以详细展示“如何”这一要素的报道,不抢时间而重在写细节重在写现场。但是,这种写法显然不适合于动态性报道。
三、媒体的定位

媒体的定位影响导语的写作风格,是显而易见的。可根据媒体的情况分两方面来讨论。
首先是党报与非党报之别。
党报,政党的机关报。其政治色彩较浓郁,在风格上就倾向于硬一点。恩格斯说:“党需要的首先是一个政治性的机关报。”列宁也说:“党的一切报刊,不论是地方的或中央的,都必须服从党代表大会,服从相应的中央和地方党组织。”毛泽东等人也曾明确提出反对党报的“软化”。
而非党报的政治色彩要弱一些,内容上不必均是重大题材,写法上也较灵活,风格上相对说来要软些。

其次是日报与非日报之区分。
按惯例,每周出版五天的报纸就算是日报了。日报的特点是能及时报道新闻事实,能满足人们快速知道新闻的欲望。它追求报道的时效性,所以它往往是以最快的速度、以最少的文字,以最朴素的形式,把最重要的内容直截了当地告诉读者。这样,它的风格就比较硬了。
而非日报每周出版的次数较少,出版周期相对说来长些,在时效性方面无法与日报相比。往往是,关于事实的简要报道,在别的媒体上已经发表过了,非日报如再涉及此事,就得另有高招。有学者在研究新闻周刊的写作时就说过,对于日报来说,使用风格比较硬的倒金字塔结构是好的选择,但对于周刊性质的报纸而言,“如果记者用倒金字塔结构来报道已经过去若干天的事件,那么这一形式只能加剧报道的陈旧感。所以,新闻周刊要想同日报有效地抗衡,就必须做两件事:一是提供竞争对手所不具备的信息;二是在提供与日报相同的信息时,叙述得更好一些”。 叙述得更好一些,通常就是较多地用文学手段,让叙述风格趋“软”些。
四、个人的风格
如前所述,个人的因素对于新闻导语的风格来说,不像文学作品那样举足轻重,但我们也要看到个人的风格对于导语的风格还是有一定的影响。这一点,尤其体现在那些富有创新精神的记者和有多年报道经历已逐渐形成了自己写作特色的记者身上。
如新华社记者郭玲春,她着意打破已经形成的“新华体”的写法,写出富有个人风格的导语来。试比较下面两条导语的写法:
新华社银川12月3日电 宁夏回族自治区妇联今天向90名从事妇女工作20年以上的妇女干部颁发了荣誉证书和纪念品,以表彰她们扎根边远地区,为各族妇女、儿童谋利益的忘我工作精神。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 以新闻报道为己任的三百五十余名记者、编辑、播音员,今天成了被报道的新闻人物。这些常年活跃于社会各阶层,反映人民群众的成就、愿望和呼声的新闻群英荟萃北京,参加建国三十五年来首次举行的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
后者为郭玲春所作。按一般的写法,是“大会表彰了某人”,郭玲春为了突出被表彰的对象,特别选用被动句,突出受到了表彰的人。这样写报道对象显然要鲜明些。再看她的另一条报道的导语:

新华社北京7月16日电 鲜花、翠柏丛中,安放着中国共产党党员金山同志的遗像。千余名群众今天默默走进首都剧场,悼念这位人民的艺术家。

写某人逝世的“白色新闻”,长期以来也形成了较固定的写法,风格趋向于“硬”。郭玲春这条导语,就显得有的“软”,一开头渲染现场特殊的气氛。
个人兴趣爱好及追求对导语风格的影响,我们还可从穆青、范敬宜等名家的作品中读到。不过,深层次地看,个人的风格,最终还是联系着记者供职的新闻机构的性质、他所擅长报道的领域有关。这样,媒体、题材等因素还是很起作用的。
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提出两点:
首先,我们应为适应不同的题材、不同的体裁、不同的媒体而调整不同的导语写作风格。如下面这条导语,就写得生动活泼,与所报道的题材很相匹配:
巴塞罗那1992年9月30日电 像雏燕轻快翻飞,像宝剑刺入碧水,高敏在女子跳板跳水决赛中的精彩表演,使中国又得一金。
第二,严肃的、重大的题材的报道,其导语也是可以有限度地在“软”字上做点文章。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提高报道的可读性,而不是玩玩花招。比较下面两例:
例1:30年代,美国人K?瓦尔玛发明了一种杀虫药,报道此事的导语为——
10年前,当K?瓦尔玛刮胡子的时候,困扰他的苍蝇们实在是太没有自知之明了。
这条导语。光怪陆离,矫揉造作。欲造悬念却离题千里,是“瞎导语”。
例2:匹兹堡一个年轻的科学家第一个创造出最纯的真空,因此获了奖。报道此事的导语是——
一位年轻的科学家因为创造出了什么也没有的东西于今天获得了1000元美金。
导语不直接说出创造了“真空”,而有意说成是“什么也没有的东西”,化直接为间接,转了点弯,而造成了悬念,令人欲读:什么也没有,为何得奖?
沃尔特? 福克斯说,不管人们提出了多少关于导语写作的不同见解,“不过,有项原则却是适用于所有的导语写作:一条奏效的导语应实实在在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将其导向记者认为是新闻的基本点或报道角度的地方。”
注释:
有关硬、软导语的讨论情况,见Ted Buchholz,Reporting for the Print Media,P.187. 引转自张威《对国内有关“硬新闻”和“软新闻”界定的质疑》,载《国际新闻界》1998年第4期。
沃尔特?福克斯《新闻写作——报刊记者指南》第188页,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沃尔特?福克斯《新闻写作——报刊记者指南》第178页,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沃尔特?福克斯《新闻写作——报刊记者指南》第18页,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新闻写作技巧讲座之五谈深度报道的导语写作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写文章,弄个好的开头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
  也常听人说:开头弄好了,文章也就写完一半了。其实,很多时候这句话说的是不错的。因为,一篇文章从定题、搜集资料、构思到动笔写是需要一段酝酿过程的,而这个过程结束了,并把文章开头弄出来了,说明你对这篇文章的结构、内容等等都“胸有成文”了,接下来要做无非就是手持令箭派那些文字“士兵”去演兵场上排队了。
  作为记者,一旦采访工作结束,往往难以下笔,直到要快交稿了,才憋出开头来,一旦开头完成了,接下来就是一泻千里,一篇长文章两三个小时就顺利完成了,常有一气呵成之感。如果说灵感对写文章的人很重要,那么我认为开头写出来了,就好比是灵感的河流拉开了闸口,就不怕激流不能喷涌而出了。
  一
 
  开头,学名叫导语。看看工具书的解释:
  “导语就是以凝炼的文句提示新闻要旨,吸引受众阅读新闻开头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当代新闻文体写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辞海》(修订版)则说:导语为“新闻工作术语,在一篇较长的报道开头,用简洁的话介绍主要的内容,提示它的主题思想,以便引导读者进一步阅读全篇”。
  从受众心理的角度上讲,一篇文章的开头如果晦涩无味、繁冗难读、不知所云、空话套话成堆等等,谁还愿意看下去,如果确实报道选题好,读者即使不忍弃下这篇文章,也会跳过导语往内容里看的,那样,好一大段导语岂不是白写。不信,我试举两个别人举过的例子给您看看:
  
  导语:在昨日召开的全县农村廉政监督小组职能发挥经验交流会上,ΧΧ镇、ΧΧ镇、和ΧΧ镇ΧΧ村、ΧΧ镇ΧΧ村等单位,分别在会上作了有关农村廉政监督职能方面的经验介绍……。
  ——题目:ХХ县涌现一批农村廉政先进单位
  
  导语:今年春运期间,我省交通运输部门和各运输企业,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开展安全教育,加强运输市场市场和综合监控管理,严格开展车船及配套设施安全质量检修,合理安排运力,圆满地完成了今年春运工作任务。
  ——题目:《ΧΧ省召开春运表彰会》
  
  这种“八股”式的报道导语很难让人读下去,但令人不解的是,至今还在报刊上大行其道,仍然在折磨着善良的读者们。由此可见,导语还真值得我们研究一番。
  
  二
  
  当硬新闻一统天下的时候,我们的消息写作主张“倒金字塔”结构,即把文章中最重要的东西放到导语中去。而当深度报道(也称解释性新闻)作为第三次新闻写作革命的产物,已经占领了报纸的多数版面,像美国的著名世界大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一半以上的版面被深度报道占据。这时候的“倒金字塔”统领下的导语就越来越不适合了。上个世纪70年代时,一名美国记者就预言:“那种老式的倒金字塔方式的新闻报道正在消失。我们再也不需要把最好的材料都放在顶部,然后按照逐渐递减的程序排列材料了。”
  相对于硬消息常用“倒金字塔”结构而言,深度报道则经常采取“聚焦式”结构。即常用一个与报道主题相关的最为典型的人物或事件的“白描”,它可以是一段感人的情节,也可以是某人的独白或引语。其任务是提供一个生动的个案或场景,激发读者的兴趣。
  这时候,一个好的导语,不在于它字数的长短,而在于它是否吸引人。我想,在报纸的版面上,你的文章和别人的文章好比是一家家宾馆,导语就好比是领人进门的接待者,是否有人愿意到你这里住一两天,宾馆的价格、质量这些“内容”当然很重要,但负责拉客和接待的人也非常重要。
  举个例子,某报所做的一篇报道导语开始就只有一句:“一名61岁的老人今天用玩具手枪抢劫了一家银行。”后来,他们又修改了两次:
  
  一名61岁的老人今天说他用玩具手枪抢劫了一家银行——他甚至提前将时间和地点告诉了联邦调查局——因为他想在联邦监狱中度过他最美好的时光。
  
  一个老人用玩具手枪抢银行,够奇特了,比这还奇特的是他甚至将作案的时间和地点事先通知给官方,但更奇特的是老人的作案动机居然是要在狱中度过他人生的黄金岁月!
  
  很显然,第二次修改要比第一次好多了,但第三次修改就更生动了。
  在如今的竞争激烈的时代、时间紧张的时代、眼球经济横行的时代、读图的时代,同文章标题一样,导语的作用越发显得非比寻常了。
  
  三
  
  下面就举一些我经常读的报刊中随手翻检的深度报道导语例子,看看他们是怎样做导语的,看看导语究竟有哪些新的比较受欢迎的文章导入方式。
  1、以人物片段导入。
  我在2004年4月7日的《中国经济时报》上看到这样一篇头版报道,题目叫《北京上海,外资选择谁?》。这样两个地域比较的深度报道,开头却是以一个普通人的片段开始的:
  3月24日上午10点,住在北京北郊某小区的肖容挎上手包,懒洋洋地走出家门,到楼下菜场买菜,开始了她新的一天。自从5天前由上海回北京休假以来,肖容每天都这样开始的。“能与丈夫和孩子团聚自然是高兴的事情,否则,回北京就是一场无聊的商务旅行,在上海却像是真正的生活!”肖容在北京已经生活了10多年,在上海不过才1年。
  读了这样的导语后,我被吸引详细读了下去,因为我要知道“肖容”这位女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北京和上海究竟有什么差别?这和外资投资有什么关系?对于我一个对经济并不很感兴趣的人,我也会为这平凡而有人情味的导语而往下看下去的。
  其实,我理解了为什么托尔斯泰会常常用个体的人物命运来反映宏大的战争了。因为无论什么事情,都是由人来参与和表现的。也有人说,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实际上就是人的心灵史。也有作家用一个人的一生来反映一个家族乃至民族的一段历史,这也毫不为过。
  闲话少说,以下就快讲了。
  2、以叙述事件导入的,这是比较常见的。
  如2004年4月26日的《三联生活周刊》刊登的一篇调查报道,题目是《重庆氯气泄漏事故》,导语是这样写的:
  4月16日,星期五,位于重庆人口密集区域的天原化工总厂发生氯气泄漏和爆炸,造成9人死亡或失踪,在该厂周围居住的15万人被要求紧急撤离,事后得知有很多处于安全区域、根本不需要疏散的群众“闻到一点点异味就因为害怕而撤离”。这起被初步认定为“安全责任事故”的事件,使重庆人过了一个并不轻松的惊险周末。
  可以说,导语中新闻应该具备的几大要素几乎占全了,使读者明白得畅快。这样的导语用的也比较多,但要做到吸引人却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更多地要靠故事本身的吸引力了。
  3、目击片段导入。
  这方面的例子也是俯仰皆是的。我举一个我们《现代教育报》的例子,如2004年4月7日头版的深度报道《校车何时能规范》的导语是这样的:
  一辆白色面包车停在学校门前,几个小学生鱼贯而出,蹦蹦跳跳地走进了校门。面包车玻璃上贴着深色的膜,从贴膜剥落处记者看到,还有几个带着黄色安全帽的小学生挤在座椅上。下了一拨学生后,面包车继续向前行使。这是记者昨天早上在北京丰台区某小学门前看到的一幕。很显然,这又是一辆“黑校车”。
  再比如《南方周末》2003年11月7日的头版深度报道《亿万富翁孙大午的梦和痛》,导语也是一段目击式的场景片段描写:
  11月1日,河北省徐水县。85岁的刘凤兰在家里一大早就心神不宁,一会儿坐到炕沿上,一会又挪到院子口向远方张望:她儿子———49岁的河北大午集团董事长孙大午自今年5月27日被逮捕后,再没见过母亲的面。
  在被羁押近半年后,孙大午被地方法院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3年有期徒刑,缓刑4年,定于是日释放。
  这天也是孙大午父亲孙凯的生日,全家人都在忙活着饭菜,谁也不怎么说话。作为现场惟一的记者,我甚至不忍旁观这次压抑而酸楚的家宴。
  突然,家门口传来哭喊———“大午回来了!”
  这也是记者第一次见到孙大午。半年的牢狱生活,他比照片上瘦了些,理了个寸头,白发出来了,但看起来精神尚好。
  亲人们把孙大午围在了中间,哭作一团。
  这种导入就好比电视台记者用镜头拍下的片子一样,比较直接、直观、真实。
  4、语言导入。
  一般以报道中被采访的对象口中说出的比较干脆,或有一定提纲挈领性的语言作为导语,直接让人物带着声音出场,往往比较有现场感,并给人以立体感。
  下面是《南方周末》2004年4月29日头版报道《两个男孩的神秘死亡》的导语:
  “我们爬一会儿山就回”,刘清林那天对姐姐喊,这成为他留给家人的最后一句话。
  再如,《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9月8日的头版报道《五部委突查土地违规内幕》的导语,连续两个自然段都是以相对比较权威的人士的话来切入:
  “土地就是高压线,谁碰谁触电!”9月4日,鞍山市财政局一位处长向本报记者如此形容五部委联合督察组对土地违规的查处力度。
  “其实这场关于土地秩序的大整顿在很大程度上缘起于审计署的一份审计报告,寥寥几页所披露的违规资金高达70个亿。”9月3日,五部委土地联合督察组第二批回京汇报的一位官员不经意间带出这样一句话。
  5、气氛渲染式导入
  简单举个例子,如2004年3月29日《新闻周刊》的报道——《哈马斯领袖倒在血色清晨》,从题目看就已经有了渲染成分。我再看导语:
  当地时间3月22日凌晨5时许,中东加沙地区原本平静的春日拂晓被以色列的三枚导弹打破。
  接着看其中的下一篇报道《亚辛,宗教领袖还是以色列的拉登?》的导语:
  3月22日,当亚辛静静地躺在盖着绿色哈马斯旗帜的棺材里,被悲痛的人群簇拥着在加沙街头行进时,几乎所有的收音机都同时传出同一个声音,那是他生前的声音:“我们选择了这条道路,要么殉道,要么胜利。”
  这样的导语往往含有文学描写的因素,通过渲染烘托出一种场景或气氛来,使读者也笼罩于其中。
  6、概括判断式导入
  这种方式一般是记者将文章的结论性语言概括出来作为导语,旗帜鲜明。
  如3月18日出版的《瞭望东方周刊》上有一篇调查报道:《磁悬浮令北京左右为难》,它的导语更像是记者调查分析做出的一个判断:
  磁悬浮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已经变成了一个尊严问题,经济问题,政治问题。
  再如,《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9月8日的调查报道《股市公告先于政府招标许荣茂南京18亿问题圈地》的导语:
  以前从来未涉足南京地产的许荣茂一出手就带着睥睨金陵的霸气。
  往往在商界经济类的分析性的深度报道中,这种判断式的总结性的语言比较多,因为它更多地是对管理决策者提供参考性的东西,往往这是它们依靠的存在价值所在。
  7、转折式导入
  这很容易理解了,举了例子就会明白了。
  如《南方周末》2004年4月22日的报道《北京地坛医院到底发生了什么?》一文的导语:
    即使最激进的民间抗艾人士都不得不承认,当前我国政府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重视,发动一场对艾滋病的战争。然而,北京地坛医院日前组织的一次艾滋病药物试验,在大战中发出了不和谐的声音。
  一扬一转,便把读者“拐”到文章内容里去了。
  8、渐进式导入
  就是欲言此而先说与之有关的其他细节,逐渐地归结到文章的主体上去。如《南方周末》  2004年5月13日的调查报道《我该退耕,还是复耕?》的导语:
  仁和村村民白继信的财产原本包括一台17吋的黑白电视机、两千斤粮食,另外还有一头骡子“小黑”,桌上那部电话从不往外打,只用来接听在新疆当兵的儿子来电。
  财产本来就少,如今连土地也被夺去了,如今面临的问题又该怎么解决?这就令读者产生心理共鸣了。
  9、悬念设问式导入
  其实就是提问的办法,这也是比较常见的。
  也举一个例子,如《南方周末》2004年3月18日的报道《物华股份前董事长被捕幕后》的导语:
  张玉琦设计的一条精巧的股权转让路径,在一年后依然缠绕着对物华股份失去控制权的中华全国供销总社。这位前董事长是如何将物华股份玩弄于股掌之上?又是如何使结局无法挽回?
  
  除了笔者以上归纳的几种常见的导语写作方式之外,还有如情感情绪导入、类比导入等等。俗话说,“文无定法”,也许同一个选题,在不同的记者手里,采用的导语方式也不同。往往与记者语感、领会程度及文字习惯等都有关系,殊途同归,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让读者能愿意接受你的写作内容,那就算是成功的。
来源:http://blog.readnovel.com/blog/htm/do_showone/tid_709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