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的记忆:史上的尴尬(1)——孔子困陈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8:50:34
  史上的尴尬(1)——孔子困陈蔡  [ 2010/2/22 16:26:00 | By: 海三洲 ]   11 推荐

序曰:

千百年来说是非,儒法道佛都有理。

成王败寇等闲看,便是杯盏好谈资。

 

万水千山只等闲,英雄难过美人关?

一杯浊酒喜相逢,又得浮生半日谈。

 

孔子困陈蔡

 

孔丘被封为中华圣人,其生逢春秋乱世,政治社会主张无从实施,作为圣人而主张遭当世遗弃,即使后来的统治者也从未真心实意实施过其政治理想,这本身就是中华历史的一大尴尬。孔子周游列国而几乎到处碰壁的经历,最典型的无疑是困于陈蔡的故事。

关于孔子困陈蔡的故事,有好几种版本。大抵庄子以之讥其不合时宜,儒家则以之表现孔子的坚毅意志与乐观情怀。而我最相信与喜欢的则是《吕氏春秋》的版本: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装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

故知非难也,孔子之所以知人难也。

(译文: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的地方(缺粮)受困,饭菜全无,七天没吃上米饭了。白天睡在那,颜回去讨米,讨回来后煮饭,快要熟了。孔子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一会,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没看见颜回抓饭吃的事情。孔子起身说:“刚刚梦见我的先人,我自己先吃干净的饭然后才给他们吃。”颜回回答道:“不是那样的,刚刚碳灰飘进了锅里(弄脏了米饭),丢掉又不好,就抓来吃了。”孔子叹息道:“(按说)应该相信眼睛(看见)的,但是眼睛也不一定可信;应该相信自己的心,自己的心也不可以相信。你们记住,要了解人本来就不容易啊。”

所以要了解是非很难啊,孔子认为要了解一个人更难啊。)

君子固穷,自古皆然。而面对逆境与不幸,又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性格与胸怀。孔子以君子自持,不怨天尤人,即使“七日不尝粒”也并不铁青着脸,见到学生颜回“偷吃”也还能半开玩笑地质询(幽默与自嘲乃是逆境的心理良药)。而最可贵的是他在得知真相后的自责自省。

圣人也有不圣的时候,这才是真实的孔子。

   史上的尴尬(2)——老子的怨尤  [ 2010/2/23 18:53:00 | By: 海三洲 ]   13 推荐

老子的怨尤

 

老子(李耳)是我国春秋时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作为道家始祖,其事迹除其曾在周天子国家图书馆供职、孔子曾有上门求教、西出函谷关被关长尹喜“友好要挟”立言《道德经》五千言等传说外,可考史实寥寥。而关于他出生就体弱而头大、眉宽而耳阔,长寿二百五十多岁等传说又荒诞不经。这个远古的伟大哲人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也许始终都是庄严肃穆的,但我们透过他的《道德经》一样可以看到他的喜怒哀乐,一样可以想象得出他也有与社会不适的尴尬与不安。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说老子是“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是“戒多言而时有愤辞,尚无为而仍欲治天下”。因而“其无为者,以欲‘无不为’也。”可谓一语中的。老子的《道德经》也充满了对现实的抨击和个人的牢骚。周室衰微,礼乐崩坏,天下汹汹,君不君臣不臣,是不是非不非,天下的规矩秩序全乱了套,血泪的现实是强者称霸,弱肉强食,假仁假义、欺瞒敲诈更是日新月异,所有这些导致的结果,是“天下多忌讳(应指儒家的礼仪之类),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道德经》57段),是“民之饥,以(因为)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不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不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75段),是违反天道的“损不足以奉有余”(77段)……面对这“滔滔者天下皆是也”的残酷现实,看得太多“各领风骚十来年”的兴衰,对于只能讲讲学问说说古今的李耳(老子)先生,既然知道有生之年再看不见什么太平盛世甚至看不见有丝毫办法改变天下纷争的局面,在“戒多言而时有愤辞”之余,那就只好把注意力转向自我,转向抽象而奥妙的“问道”事业。其实,即使在很“严肃”的《道德经》里,老子也表达了这种无望与无奈,表达了知音难求,孤独寂寞之叹。70段他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我的话很容易明白,很容易实行;但天下人竟然没人能明白,没人能实行。说话有宗旨,做事有主宰。那些人对大道毫无体认,因此无法明白我所说所做。能明白我所说的,那可真是难能;能学习我所做的,那可真是可贵;因此,圣人外面虽披著朴素的布衣,但内里却怀着珍贵的宝玉)。老子在这里就是抱怨了解他的人太少,肯定他的人太可贵了。这便是老子的大牢骚,也是他生于只重功利过于浮躁的现实的大尴尬了。老子很自信也很怨尤地说,我就是这样,自古以来圣人也都是这样,都是被褐怀玉(穿着粗布衣服但心中充满智慧)的!老子说,我的话看似平常,并无故作高深之处,但其实是最接近真理的最合于道的话。又因为我探求的是又“大”又“远”的“道”,人家都认为我说得不切实际,空泛无用!其实,真正正确的合于道的治国治天下的方略,怎么会是执着一端的、哪里能够即时见效的呢?所以67段老子很有点幽怨的说:“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天下人都告诉我“道”太大了,什么都不像, 正因为道太大了,所以什么都不像,要是它像什么,那早就消耗殆尽了!

老子抱怨得太有理了。因为这世上能够立即见效,像一剂药到病除啦,使你一夜发达啦,甚或什么一年一小变两年三年一大变之类的东西,大多是不可靠的。而能够真正教人受益使人走上正道的话语大抵上也不是“甜蜜”的。而大多是“良药苦口”、“忠言逆耳”的。

老子深知,他的这些老实而正确的话语,这些关于需要长期作出努力需要下足苦功才能收到真正利国利民效果的道理,在那个急功近利的时代,在这个惟利是图的当世,是不会被人们接受的。在儒墨兵等诸子奔走于各诸侯国争取实现自己的“主义”的时候,我们的老子先生终于在近乎绝望中转入了对更广大更长远更深入的人生和社会观照与寻找。而再不与其他“现实主义”者比高争长了。所以67段他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我有三个重要原则,只要能够坚持,必能成就大事,有益于天下:这就是仁慈、节俭、不争强好胜。仁慈,所以能够无所畏惧;节俭,所以能够获得广泛支持;不争强好胜,所以能够长期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