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花园圣诞温蒂碎片:海涌影评:《建国大业》拍早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5:33:11
做事讲究时候,炒菜讲究火候。比如,秦始皇的秦陵,唐太宗的昭陵和武则天的乾陵,里面都有些什么宝贝,世人都很关注;但有识之士的观点是一致的,在现在出土文物保护技术还不精深的情况下,急于让这些极品的文物早见天日,是不合时宜的,结果就是现在这样的等待。再比如,国与国之间有领土争端的时候,由于暂时拿不出双方都能接受的和平方案来,政治家们认为最合适的方式就是等将来再做决断。中国人对这样的等待处理和慢热对待,有一个更概括、更广泛也更通俗的反向比喻——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觉得这种“慢慢来”的思路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领域,不仅仅局限在国内考古上和国际领土争端上;我觉得在再现历史事件的时候,能深刻领会这个思路犹为重要。
有些电影艺术家深谙此道,比如张艺谋和陈凯歌。他们都知道现在来说秦代的事情,能有更充分地想象、更自由地评说和更深刻地剖析,于是,两位大师不约而同地尝试了战国背景的片子,两人也都异曲同工地盯上了那个时代特别有戏剧性、也特别能显出故事魅力的一个事件——荆轲刺秦王;同样的菜料,张导演做成了英雄本色和美女如花角度下的《英雄》片菜,陈导演则把更多地关注给了男人权术世界里的阴谋和智斗,做成了另一道片菜——《荆轲刺秦王》。就像大家司空见惯的,同行很难同才,另外有些导演虽出道已经很多年了,可就是想不明白这个问题,木头木脑地偏要过早地去触碰那类现在还不到碰的时候的题材。
时下碰不得的题材有两大特点:一是,这类事件的历史发生离现在太近了,近得我们观察的时候不容易拉开视角和打开视野,就像我们走在故宫里是不可能有站在景山公园的万春亭中观察故宫时那样的全景视角的道理一样;二是,现在社会虽比三十年以前有了更多的民主,但民主的光芒还太微弱了,所以,国内艺术家还不能完完全全的就他们所思所想坦坦荡荡地尽情地诉说。所以,在这个挥洒不能自如的时候去抓那些太敏感的大题材,一来是让我觉得操之过急了,二来是让我感到自不量力了。我才看到的献礼片中最被热炒的片子《建国大业》的导演韩三平和黄建新,就是此类不识相导演的代表人物。
为了更具体地说清现在政治敏感度过高的片子为何拍摄未到火候,我要先讲一下,我最近看到的一个电视短片给我的启发。我在上视上周末的黄金档黄金节目《七分之一》中,看到了上视记者专访国庆六十周年庆典晚会的执行导演甲丁的访谈节目。节目虽然很短,只有十几分钟,但是,它非常能说明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我注意到了有关这台政治含义远远大于艺术含义的大庆典晚会中的四个问题:一是,这场浩浩荡荡、轰轰烈烈的展演花了多少钱,甲丁有意识地回避了;二是,上面有节俭搞庆典的指示,但甲丁完全没有说出这节俭体现在了哪里;三是,现场最引人注目的光立方的设计,本来所变换的光图案中,还有一个“人民万岁”的图案,可惜那图案在电视转播中被完全地隐去了,甲丁说这是他导演这场晚会最大的遗憾;四是,让领袖们走下天安门来和群众联欢,是张艺谋的主意,当甲丁向有关方面提出这个设想时,他诚惶诚恐的。理解了甲丁的欲言又止和吞吞吐吐,就能明白现在拍《建国大业》为时尚早了。我想,等到这类大型活动的账目,有关方面不敢不明说的时候;等到这类大型活动的组织,节俭不仅仅是说说而已的时候;等到“人民万岁”能够堂而皇之、光明正大地在这类大型活动中,像其它万岁一样被特写、被定格和被放大的时候;等到才华横溢的甲丁导演们在说出领袖们和百姓们联欢,不再会诚惶诚恐的时候,再来考虑拍像《建国大业》这类主题的影视作品,火候就到了。
可惜,名气不小的韩三平和黄建新两位导演,却不懂拍电影和炒菜一样,也要看火候。他们真会算计:来个移花接木把观众们爱屋及乌的心理调动起来,把观众们哄进电影院,这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完成了;于是,他们使出浑身解数,把中国时下最走红的影人们几乎一网打尽,生吞活剥、生拉硬扯地把他们一股脑儿地塞进了这部影片。孩子气十足!看似群星荟萃,却犯了观赏的大忌。就像是排球场上没有了二传和接应,全成了主攻;就像是花园里没有了叶子和枝干,全成了花朵,那还能有层次、那还能有配合、那还能有映衬、那还能有烘托吗?走马灯似的明星们,把观众们搞得眼花缭乱的,这是想让观众们看戏,还是想让观众们看人呢?导演比片子里的人更有心计:只要影院不冷场,媒体就有文章可做,媒体会把这种热闹解释成戏更吸引人,主题更吸引人,献礼片更吸引人;而他们就等着拿那些外国人不知道、中国人没兴趣的自我安慰的、自娱自乐的、没完没了的奖了。
说完了对影片导演的整体印象,我还要说说影片中某些情节的设计和人物安排。
影片中最耐人寻味的情节,是毛泽东进京之前,明确说希望人们高呼口号的时候,不要喊他“万岁”;而当他真正进入北京城的时候,却坦然地接受着人们的山呼万岁。这大概就是人性的弱点吧?理智地说,都知道怎么做更好;而实际感受的时候,却又经常是相反的。
影片中最可笑的情节设计,就是安排周夫人去上海接孙夫人到北京开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时的一场戏。当周夫人说了主席也可能亲自来接孙夫人的时候,她看到孙夫人还没有表态,突然说:你看这个建筑怎么样,她是指现为中福会少年宫的那座白色的欧式花园洋房,周夫人接着说,要把这院房子送给孙夫人做少年宫,并且是永远的。这话放在这个时候说,像是在说用花园洋房去换孙夫人进京开会似的,未免太俗气也太小家子气了吧?
影片中表演最为出色的,是张国立饰演的蒋介石一角。之前,虽然有多位特型演员出演过这位前朝的领袖人物,可都没有张国立的表演来得那么自然、庄重和威严。我心里暗暗叫好,张国立的演技是越来越成熟了,他中年男人的成熟魅力也越发地展露出来了,驾驭各种角色都如鱼得水的。当然,如果他不有意学说蒋介石的浙江普通话,就更自然了。
影片中我最不认可的角色是邬君梅饰演的宋美龄。我在影视片里看到过很多宋美龄的纪实镜头,她特有的高贵和优雅,让我觉得这是一个魅力十足的女人。遗憾的是,邬君梅虽然已经出演了多部影片了,但是她俗气的气质和平民化的神态,让我完全不能认为富贵荣华的民国第一夫人宋美龄,一代传奇的宋氏三姐妹之一,会是这种一看就是吃着粗茶淡饭长大的样子。
影片中多次出现的解放一词,让我觉得很不准确,也是我认为现在不适合拍这类敏感题材影片的原因之一。我们现在还在斩钉截铁地、义正辞严地说1949年的改朝换代是解放,这话太过于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了吧?我不认为本朝与前朝相比,对中国百姓来说是一种解放。拿两朝的领袖人物毛泽东和蒋介石相比,公正客观地说,是各有千秋:毛泽东更擅长政治和军事,蒋介石则在经济、文化和教育方面更加出色。另一个不能认为当朝是对前朝解放的原因是,八年抗战的时间段完完全全地发生在前朝统治时期,前朝为了抵抗外敌的侵略,为中华民族做出了太多的牺牲和杰出的贡献;抗日战争的主要功绩只能是前朝的,说新朝取代旧朝是一种解放,对前朝那些为了抗击外敌而流血牺牲的抗日先烈们和民族英雄们是不公正的。
今年为了六十大庆而大推献礼影片,是很容易理解的政治宣传。我看了几部,都很肤浅和乏味。我觉得那些敏感的题材,还是暂时不要去触碰的好;目前的社会环境、政治气候和艺术家们的胆识,都还不足以打造这类影片的精品。另一方面,我认为当朝的威望和威信,并不在于利用自己掌控的媒体和宣传机构,为自己说几句简单的好话,老百姓现在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评价,也不是这样的自我宣传花了多大的功夫,而是为老百姓做了哪些实实在在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