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力鸭9008s4什么时候:社论:李银河涉性言论,不喜欢但要容忍(南方都市报 2007-2-1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23:01:39
社论:李银河涉性言论,不喜欢但要容忍
2007-02-12 10:00:28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性学博士李银河在自己的博客中发布了一篇题为《我的最新决定》的日志,表示由于自己的领导受到“来自不是一般老百姓”的压力,而不得不决定:在今后的一段时间,“第一,尽可能少接受记者采访;第二,尽可能少发表与性有关的言论。”
说实话,李博士提的一些观念可能并不是大多数人内心真正追求的价值,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只不过西方人经过多年开放社会的锻炼,较能容忍非常态的东西罢了。以性自由来说,即使在现代文明社会,人也并没有进化到完全脱离社会规则约束的地步。在某种意义上,人正是通过规则、禁忌的存在而完成了自我生命的形象创制,缺乏这些来自社会层面的规约,所谓“个人”的面目其实是模糊不清的、可疑的。但尽管如此,李博士的被迫缄口,仍是我们时代的悲剧和退步,所显示的是我们这个社会对言论自由的叶公好龙。
众所周知,言论承载思想,是思想交流最重要的方式。言论自由所反对的是社会思考过程中的不完整性: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把这些想法说出来,你我才可以分享他人的智慧,如果失去言论自由,知识和观念的进步也就很难发生。
不过,人们能够享受言论自由是需要一定的精神准备的,这里指的不只是科学文化知识,而是具有相当的辨识能力、宽容精神和为信仰而争的勇气,由此才能形成大众文化和言论自由的良性互动。出于某些原因,我们尚缺乏这方面的经验,从而使所谓的言论自由实施起来相当脆弱。
历史告诉我们,言论自由的破坏者不但来自政治权力,也来自大众的不宽容,特别是在民主社会,后者对言论自由的威胁似乎更大,其实质是民主和自由的永恒矛盾。如古代雅典的苏格拉底之死就“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是雅典的悲剧性罪行”。密尔也说:“论战者中最坏的一种乃是把持见相反的人诋毁为坏的和不道德的人。”我们注意到,在反对李银河的言论中,没有多少是单纯从理论上进行反驳的,更多的是谩骂、讥刺、人身攻击,更有甚者对其个人生活加以恶毒的揣测。这已经不是自由的言论反驳了,而是接近于法律所禁止的侮辱罪。而知识界对此事不关己的态度也使得李博士看起来处于孤立之中。
其实我们静下心来想想就会发现,李银河的言论与王小波那些人性张扬的小说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李博士少了王的那种男人间心照不宣的幽默曲折,而是直截了当以上课的形式说了出来,不料却导致两者的舆论评价迥异。
来自社会的压力看来成功地封杀了李银河,如其所言——“我不愿意再多尽我的社会责任,因为它太打扰我的生活。我要开始享受生活了。”不过,和那个动辄因为异端言论就把人烧死的年代相比,李博士只是承受了大众舆论和上级领导的压力而已(且仍有很多人对她表示支持),这说明我们的社会已经进步了很多,而且相信这个进步的趋势是可以继续下去的。网友、“非一般老百姓”们之所以还在认认真真地反对李博士的言论,无非是因为现在这样的声音还太少,等到我们所不喜欢的声音渐渐多起来,我们不胜其烦,也懒得为此大动肝火的时候,言论自由就差不多实现了。
话说回来,现在唯一值得担心的是,如果李博士的声音能够这样轻易被限制的话,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那些骂她的人说话的权利也不会得到什么保障,他们想听到的声音可能也会付之阙如。
总之,保障言论自由必然会导致我们听到一些我们自己不喜欢的声音,就把它当做是我们为了自由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吧,没有什么自由是完美无缺的。如果需要在“既听到自己喜欢的声音也听到自己不喜欢的声音”,和“什么声音也听不到”之间选择的话,我们还是选择前者好了。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spqy/sheping/200702120341.asp
李银河为何会遭遇“非一般”的压力?
2007-02-13 09:58:53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批评与回应
针对最近频频见诸报端的李银河涉性言论,贵报昨日社论提出,这是李银河女士的言论自由,可以不喜欢但要容忍。社论还提到,在自己的博客中,李银河表示,由于自己的领导受到“来自不是一般老百姓”的压力,而不得不“闭嘴”,同时,她声称自己的话题并不具有政治敏感性。
诚然,李银河女士关于性的话题并不是政治话题,但却并不等于说不具政治性或政治意义。作为福柯的信徒,李银河女士不可能不了解“性”所具有的政治意义,她如此声称,不过是为了保护自己言说的自由而使的“障眼法”罢了。
福柯曾经表示,要在权力起作用的地方进行抵制。一切权力都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等的基础——权力被它的存在基础合理化和合法化,同时又是一种对于它自身的存在基础的规训力量——权力与知识具有互文性,它真正起作用的地方并不在权力本身,迎着权力走去必定会与它失之交臂。李银河女士的言论虽然不是政治,却可能危害政治权力的存在基础,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比与权力的正面冲突对权力的危害更大。因此,对那些“不是一般老百姓”来说,对李银河女士及她言论自由的容忍是不可容忍的。
在鲁迅《这样的战士》一文里,走入“无物之阵”的战士看见“他们都在胸前放着护心镜,就为自己也深信心在胸膛中央的事作证”。可战士“偏侧一掷,却正中了他们的心窝”。这正是政治权力的奥秘所在,护心镜的存在既标示着权力的在场,又暗示着它的缺席。虽然这偏侧一掷击中了权力的要害,可作为“无物之物”的权力还是逃跑了,留在地上的“只有一件外套”,上面“绣出各式好花样:学问,道德,国粹,民意,逻辑,公义,东方文明……”
于是,战士便成了危险社会正义的谋杀犯和罪人——这就是李银河们在中国目前这种社会语境下的境遇。
李辉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spqy/sheping/200702130518.asp
社论:李银河涉性言论,不喜欢但要容忍(南方都市报 2007-2-12) 秋风:李银河因谁而闭上了嘴?(南方都市报 2007-2-22) 我不喜欢郎咸平的言论,但这个是例外 李银河:言论审查制度是一块试金石 社论:政府利益所在 房价焉能不涨?(南方都市报 2007-7-11) 社论:做一点什么!(南方都市报 2007-6-19) 社论:唐福珍死于无力感(南方都市报 2009-12-3) 武彪:李银河的言论会造成社会地震吗(中国青年报 2006-8-11) 社论:山西奴工事件扫尾 社会无力感犹存(南方都市报 2007-7-17) 社论:奇冤已经得雪 真相尚未大白(南方都市报 2007-3-21) 社论:官商勾结书记震怒 有心治吏难以问责(南方都市报 2007-11-13) 社论:医院疯卖假药,病人只能死扛?(南方都市报 2007-6-11) 社论:反思不可骤止 治罪必须溯源(南方都市报 2007-6-19) 社论:避免“一对一”慈善尴尬 宜开放民间慈善组织(南方都市报 2007-8-24) 社论:于民意沸腾中保持法律的理性愈加重要(南方都市报 2006-12-13) 南方都市报社论:汶川地震三周年祭 李银河 性、爱情及婚姻 李银河 我不喜欢日本,但需要知道差距 民间金融不可遏抑 严惩吴英不合时宜 [南方都市报] [社论] 社论:食品隐患不应轻描淡(南方都市报 2006-11-19) 南方都市报社论:?“律师伪证罪”亟须全面重新检视 社论:以人为本 拓展自由(南方都市报 2008-3-6) 五岳散人:洋奶粉暴利,但卖的是“安心”(南方都市报 20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