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黑冰玩具效果:徐文兵《字里藏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06:21

               字里藏医

    中医学的传承离不开明师的指点和学生的苦修。子曰:" 人而无恒,不可以为巫医。" 徐文兵大夫的" 中医启蒙" 系列丛书,凝聚了他数十年追随名医名家学习,苦心孤诣的实践体会的心血。不能说大器晚成,也可谓厚积薄发。作为他的老校长,我由衷地为他感到自豪和高兴。

    徐文兵大夫受母亲魏天梅影响,自幼就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其母亲指导下,按照中医传统的教育方法,从童蒙时就背诵《药性歌括》、《汤头歌诀》、《濒湖脉学》。同时在父亲徐恪先生的影响下,阅读了大量藏书,培养出良好的写作习惯和能力。

    1984年,文兵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据负责招生录取的老师讲,志愿表上从第一志愿的重点大学到第三志愿的大专他填的都是中医。次年,文兵的妹妹文波也考进来,兄妹同校,被传为佳话。在校学习期间,文兵不仅痴迷学业,还利用闲暇跟随日后成为他师父的裴永清老师伺诊抄方,而且积极参与、组织院系学生活动,才华横溢,崭露头角。1986年获得北京中医学院首届任应秋奖金;在《中国青年报》征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在中医系医史知识竞赛中获得第一名,在学院组织的演讲比赛中获奖,1987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0年大学毕业,文兵留校先后在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门诊办、院办工作。

    1992年被医院选派脱产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管理干部英语进修班,结业后回医院筹建和管理医院的外宾门诊。1995年被调到大学校长办公室工作。

    他少年老成、处事细心周到,满腔热忱、矢志恢复中医传统,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1996年秋,文兵随我去参加全国中医院校校长会议。在南下的列车上,我曾与他促膝长谈,试言其志。文兵流露出对现行中医教育和医疗模式的疑惑,对中医发展逐渐西化、异化的忧虑,以及对行政管理工作的厌倦,坚定地表示宁愿放弃行政升迁机会,也要从事中医专业,试图在涉外中医医疗、教学上闯出一条新路来。余爱其才,嘉其志,1997年力主选派他赴美讲学。

    文兵果然不失其言,在美期间先后顺利考取了全美针灸师和中医师资格,还受到美国针灸协会的嘉奖,被密苏里州堪撒斯市授予荣誉市民称号。1998年回国后,他毅然辞去公职,创办了北京厚朴中医药研究所,开始了他追求的恢复传统中医教育、医疗模式的追梦之旅。

    经过将近十年的含辛茹苦、孜孜以求,现在他的学生遍布世界各地,可谓桃李满天下。他潜心研究身心疾病,颇有心得建树,治疗的患者上至外国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对他的事迹都有报道,影响日渐深远。

    今年他的" 中医启蒙" 系列丛书和英文版中医教材即将出版,这是他十年磨一剑,厚积薄发的结果。

    观夫古今,匹夫莽汉,有勇无谋,败事有余。书生犬儒,空谈误国,成事者少。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医事业的振兴,需要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更需要能够身体力行,为实践理想而放弃虚名浮利,刻苦钻研、开拓创新的人。我也希望热爱中医药事业的人通过阅读" 中医启蒙" 系列,能有所启迪。

    龙致贤

    全国政协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主席兼副秘书长、原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

    我与徐文兵先生一见如故。刚认识时,他就是副教授,但大家都不按世俗常情,只称他" 徐大夫".相处日久,我才看见" 徐大夫" 这个" 官称" 后面藏的东西:一个是淡泊名利,谦虚好学,一个是坚持实践,不离临床。

    体味古今名中医的成才之路,不外乎两条,即读书与看病,只不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而是更高、更深。读书不仅是通晓古文,精读熟背经典,更要字酙句酌,反复领悟其中的思维方法、内在联系;看病不仅是望、闻、问、切,辨证处方,更要在看病中再习经典,反复加深理解。

    徐大夫的这一部小书,正是他实践-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过程的体现。这种一文必求其确,一意必析其微的精神,使他在学习、思考、实践中一层层深悟中医之道,一步步攀上中医科学之峰。

    我听过徐大夫讲中医,不仅逻辑严密、层次清晰,而且深入浅出、剖析分明。

    他的讲座没有不伦不类的掺杂,没有似是而非的敷衍。记得有一次给二十多个国家驻华使馆的友人讲什么是中医,其风趣生动的语言和儒雅的翩翩风度,给到会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令他们对中医刮目相看,十分折服。

    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爱好,我们常在一起说文侃诗,徐大夫思维敏捷,我多能从他的谈话中受到启发。一次谈到中文音韵的阴阳平仄,思及古人造字,除了赋其形,还要定其音,平声属阳,激越高亢,多用于外向表象之事物,仄声则反之。徐大夫竟由此联想到诸多中医用语,依此解释" 疼" 与" 痛" ,颇有新意。

    "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中医事业后继乏人,已成难挽之定局。似徐大夫这样,虽已过不惑之年,在中医队伍中尚属青壮,这其中有造诣者,更是凤毛麟角。希望此书的出版,能激励更多的中医后继者,多学多思,弘扬岐黄医术,重振中医雄风。是为序。

    张晓彤

    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平心堂中医门诊部主任

    我是在把中医的术语翻译成英文的时候,发现自己不识字的。

    比如" 疼痛" ,简单翻译成pain就行了。那么单拿出来" 疼" 或" 痛" ,又该如何翻译呢?毕竟在古文中,这两个字经常单独出现!疼和痛有什么区别呢?

    只好去查字典、翻古书、学训诂,到头来反而搞得一头雾水,敢情有的古人好读书不求甚解,有的耍起了太极,搞什么互训,疼者痛也,痛者疼也!翻译中碰到的类似的词汇还有很多,不胜枚举。

    在翻译中碰到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中医的词汇、概念找不到恰当的英文对应。比如说" 气" 字,现在都翻译成energy. 可是外国人把石油、能源叫做energy,而中医把汽油燃烧时的状态,放射出的光、热、动力叫做" 气" ,这根本就是两个概念。

    再比如说" 神" ,英文教科书都翻译成mind. 确切地说,mind是中医" 意"的意思,翻译成思想也不为过。意是出生以后后天形成的,跟与生俱来、终生不变的神有着本质的不同。把" 神" 翻译成spirit、soul可能更合适一些,但也只能是勉强接近,因为中文的" 神" 还有天神、造物主的意思,翻译成god 更合适。

    中国哲学讲天人合一,也就是天神、人神本为一体,所以用一个字表述,"人神" 也就可以翻译成minigod.更不用说" 魂魄" 这些词,就更无法翻译了,只能让外国人作为外来语去接受,去学习。

    更有代表性的是" 五脏六腑" 的翻译,简直就是鸡同鸭讲。中医藏象学说讲的六脏六腑,指的是活体在心神控制指挥下的系统功能状态,外国人理解的是解剖死尸肉眼可见的局部形体。不把这个问题说清楚,把脏腑名称对应翻译过去,只能出笑话。如看不见摸不着的" 三焦" 怎么翻译?

    很多中国人整天叫嚷让中国的一切跟外国接轨。唯独中医是个例外,只能让外国人来和中国古人接轨,而不是我们歪曲古意,削足适履,委曲求全去逢迎别人。这样做丧失了人格,替祖宗丢人,也就丧失了中医的精髓。

    造成这种歪批胡翻的根源,也是我们自己对古文的不识、不解。身为中国人,对很多汉字认得、写得、读得,可是深究其意,却发现自己根本不识得。

    针灸腧穴中肾经的原穴叫做" 太溪" ,我一直搞不明白什么叫" 一条大的小河" ,后来查阅繁体字的古书,才知道溪是" 谿" 的简化字,而" 谿" 是山谷的意思,比谷略浅略窄。《素问》上说" 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谿."说的在肌肉接近的地方气象。合谷穴肌肉丰厚隆盛,故曰" 谷".太谿在脚踝内侧,肌肉浅薄,故名" 谿".再如,中医的" 医" 字,繁体字写做" 医" ,形象地描述了患者中箭以后,用酒消毒、麻醉,用镊子、剪子手术的抢救过程。而" 毉" 字则明确指出只有巫才有资格做医生。可是在简化字中,只剩下了" 医" ,即矢在肉中的意思。

    汉字并不是死文字,几千年来也在发展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其根本就是汉字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丧失了这个特性,汉字也就失去了魂魄,中国人也就不会再有天赋的形象和抽象思维。比如今天人们常说" 我很穷" ,其实他的意思是" 我没钱" ," 我很贫".在古代" 穷" 是走投无路的意思,比如" 山穷水尽" 、" 穷途末路".当现代人把" 穷" 当" 贫" 并习以为常,阅读古文就开始闹笑话,以自己浅薄粗鄙的思想去揣测古人。古人云"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成语有" 人穷志短".有人就把" 穷" 翻译或理解成没钱。

    再说" 贫" 字,本是没有财货的意思,可是北京人把爱说话、话多的人叫做" 贫嘴".一多一少为何扯在了一起?根源在于" 贫" 、" 贱" 两个字经常连用,慢慢地人们就把贱与贫等同起来。贫嘴的意思就是贱嘴,白给的,不尊贵。

    比如" 舍" 和" 得" 本来是反义词,现在人说舍得、不舍得,结果是把反义词" 舍" 、" 得" 合并,成了" 舍" 的意思。类似的还有" 辅佐"." 辅" 是支持," 佐" 是反对,为人臣既要逢迎,也要诤谏。可是现在反义词" 辅" 、" 佐" 完全变成了支持,慢慢的人们把" 佐" 也当成了支持。平常人们烹调用佐料,意思就是与食物性味相反的调料。

    古人说" 凯旋" 就是胜利归来,现在人非要在" 凯旋" 后面加个" 归来".古人讲" 精神" 是" 积精" 、" 全神" 两个意思,现在人说" 精神" 就是一个" 神" 的意思,无神论者还把这个" 神" 解释成意志和理想。

    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一百个成年人里面有九十个知道中国的英文是China ,还有很大一部分人知道china 是瓷器的意思。但是有九十个不知道中国为什么叫" 中" ,不知道" 华" 是什么意思。我做过很多调查,比率基本如此。

    作为中医大夫,我的工作是恢复、唤醒人的自愈能力。作为中医老师,我的任务是对外输出我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对内恢复和唤醒国人的自信和自尊。

    中医学是中国古人的智慧的结晶,其传承于世,主要靠师徒间的耳提面命、口传心授。其次,靠形诸文字的经典著作。后辈晚辈若无福缘得到明师的点拨而悟道,那就只能靠读书来学习、理解、掌握古人的思想。

    本来就有词不达意一说,以语言文字表达的思想,本身就有很多问题,因为意在言外的东西很多。且不说古人的书简、文章在传抄过程中出现错讹、散佚、颠倒,单是文字本身随着时间、地域的变化产生演变,就会导致古今字义、词义很多明显的不同。这就使我们通过读书来掌握古人精神智慧变得很艰难。

    艰难也没办法,翻译英文,那就偷懒不得,确确实实地要求落实词义,只能从识字、明义、会意、悟道几个基本步骤去愚公移山。笨人用笨办法。我基本上是从与中医有关的似是而非的同义词和近义词入手,辨析字义、词义。我不喜欢腐儒的寻章摘句,罗列资料,毫无主见的训诂方法,而是为了临床教学实用,独立思考、辨析,选择我认为对的解释。

    去年,我的专栏题为《咬文嚼字》,在《中国医药报》连载。这要感谢金亮小师妹温柔的督促,使我这个天性懒散的人一周交一次作业,一年下来,集腋成裘,竟有五十篇。由思考落实到文字的过程,又使我灵感凸现,明白了很多字的含义。在报纸上发表,限于篇幅,未能尽意。今年我又修改、润色、翻译,增加了篇幅,使得文章更通俗易懂。感谢王倩引见了立品图书,同气相求,也就有了此书的出版。

    中医启蒙由认识汉字开始,中华文明的复兴从振兴中医开始。信此言不为过,愿就教于有道者!

    徐文兵

    丁亥年夏至日于北京龙头公寓现在人们都在说" 健康" ,还衍生出了" 不健康" 、" 亚健康" 等词汇。大多数人模模糊糊知道健康就是好的意思,其他的就不予深究了。其实,仔细分析一下" 健康" 的含义,便能够理解古人有关身体或者心理、精神的理念,也不至于将其只对译成英语的health或healthy 了。

    " 健" 既是形声字,又是会意字,发音与" 建" 相同,含义相近。" 建" 是动词,是会意字,从廴(yJn ),有引出的意思;从聿,意为律。《说文》:"建,立朝律也。" 后来引申为创造、设立。" 建" 的背后就是能力和能量,所以凡是用" 建" 加上其他偏旁组成的字,大多含有有力的意思,比如" 腱" 是坚韧有力的筋,腱子肉就是绷紧发力的肌肉;" 犍" 是力大无穷的公牛;" 键" 是金属制作的坚固有力的关辖,固定门或者车轴,等等。

    " 健" 从人从建,含义是有力的。《增韵》:" 健,强有力也。" 可以作形容词,比如杜甫《兵车行》:"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健卒十人。" 鲁迅《悼杨铨》:" 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 健" 也可以作副词,含义是有力地,比如"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健步如飞、健在、健壮、健美、健硕等。" 硕" 是块头大," 健" 是有力量。

    在使动用法中," 健" 可以作动词,含义是" 使之健" ,也就是使之有力的意思。比如我们常说的健身、健体、健胃,等等。很多人胃肠蠕动呆滞缓慢,常常出现宿食不消、心下痞硬、口臭咽痛、嗳腐吞酸的症状,使用消食化积的药物,或者予以点穴针刺,能够使胃肠得气有力,生动活泼起来,所以叫做" 健胃".力源于气,有力者源于有气。元气足则神明健,谷气足则体健。" 健" 的反义词应该是" 痿" 或" 废" 吧,蔫头耷脑、垂头丧气、萎靡不振一类的。

    当然" 健" 还有擅长的意思,比如健谈、健忘。这里就不是有力量的意思了。

    " 健" 有个同义词是" 伉" ,发音同" 抗".《说文》:" 健,伉也。""伉"有匹敌、抗衡、亢奋、有力的意思。《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 意思是说,子路性情粗俗,好斗逞能,有暴力倾向,志向高亢、执拗。再比如《汉书。宣帝纪》:" 选郡国吏三百石,伉健习骑射者皆从军。"《宋史》:" 选军中伉健者千人,令仁美领之,屡入敌境,战有功。""伉" 、"健" 同用,意思是坚强有力。想体会" 伉健" 的感觉,就去看看战马出征前不断咆哮、跳跃、刨蹄的样子,战士冲锋前嗷嗷叫,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样子。

    " 伉健" 颠倒过来就是" 健伉" ,历史上也有这么用的。《武经总要》:"义军之守边,最为健伉,习知山川道路,每蛮寇至,不计远近掩杀,官军守险策应而已。" 所以我怀疑今天说的" 健康" ,其实就是古代的" 健伉" ,也许是以讹传讹,发音和字义都有了变化。

    " 康" 的含义是五个方向的道路都通畅。《尔雅。释宫》云:" 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歧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衢,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七达谓之剧骖,八达谓之崇期,九达谓之逵。" 古人命名一路畅通为" 道路" ,一分为二有分岔叫做" 歧" ,十字路口通达四个方向叫做" 衢" ,通达五个方向就叫做" 康" ,通达六个方向叫做" 庄" ,通达九个方向叫做" 逵" (馗)。人们常说的" 康庄大道" 就是通达各个方向的道路。所以" 康" 的含义就是有路子,行得通。俗话说:" 要想富,先修路。" 道路通畅了,物质和能量才可能交换、交流。各个方向的道路通畅了,才有更好的选择的余地,才能得到最有价值的交流,最终达到平衡。从治国来讲也是如此。《汉书。宣帝纪》云" 上下和洽,海内康平" ,就是说官方和民间交流顺畅,百姓之间也有多种渠道交流、通商,这样人心就平衡了。《释名》:" 康,昌也,昌盛也,车步并列并用之,言充盛也。

    " 《谥法》中说:" 渊源流通曰康,温柔好乐曰康,安乐抚民曰康,合民安乐曰康。"

    人的身体想维持正常的运转也是如此。中医认为人不仅有肉眼可见的血在脉管里流动,还有一种无形的能量,也就是气(炁),它在体内有蓄积、流动,这种流动是有规律的,有着各自的节奏、方向、时间。这种能量流动经过的路线称之为" 经络" ,大路为" 经" ,小径为" 络".人的先天之炁,由精化生,蓄积在丹田,流行运动在奇经八脉之中,最重要的任督二脉最终注于脑,营养神明。后天之气起于中焦,由水谷化生,兼并呼吸之精气,由肺而起,逐次按时行于十二正经,循环往复,并且散布于三百六十五个小的络脉之中,覆盖渗透全身。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如果经脉不通,或者络脉不畅,人的气血运行就会停滞,轻则出现疼痛,重则出现麻痹,久而成患,出现地方割据,也就是受中央(心神)节制的自我膨胀,形成癌瘤。

    以任脉而言,上下交通,水火即济称为" 泰" ;而任脉郁阻,上下隔绝不通,上热下寒,称为" 痞" (否)。我们常说的" 康泰" ,就是人体的经络上下交通,五路旁达的意思。而" 康宁" 就是经络通畅,神魂得归,能藏于心中的意思。

    " 康" 的反义词应该是" 塞" 、" 阻" 、" 绝" 、" 断" ,反正就是不通。

    总而言之,中国人对身体好,也就是健康的理念源于中医的气血理论,也就是说,气足有力为健,经络通畅顺达为康。徒有气而经络不通,人会暴躁、疼痛,气冲牛斗,血溢脉外,或出现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的疯狂也未可知。经络通畅而无气力者,就像缺乏营养的婴儿一样,难免夭折。心理、精神健康不但要有心气、有动力,还要想得开、想得通。现在大多数神志病的患者,不是没心气,压抑过度,丧失欲望,干什么都没意思,包括活着,就是想不开,钻牛角尖,一根筋,一条道走到黑。不是不健,就是不康。

    想让外国人明白中国的健康概念,恐怕难以找到相应的字词达意,非得让他们学习中医理论不可了。在中学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了" 腠理" 一词,在《韩非子。

    喻老》扁鹊见蔡桓公一段中,扁鹊曰:"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后来扁鹊又说:" 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教科书解释说," 腠理" 是皮肤纹理,让人感觉" 腠" 就是表皮的意思。后来上大学学习《内经》,接触了更多的相关词汇,发现那种解释不太确切,有必要深入研究一下。

    " 腠" 发音同" 凑" ,含义也相近,有时也通假互用。" 凑" 的本义是水流汇聚的意思,引申为聚集,相关的词汇有" 凑集" 、" 拼凑" 、" 凑合" ,等等。

    " 腠" 用" 肉" 代替" 水" 作偏旁,意思是皮肉聚集。从宏观的角度来讲,就是单个细胞簇拥在一起,形成了覆盖全身的细腻的表皮。但是从微观上看,每个细胞之间有细微的间隙,这些细胞和它们之间细微的缝隙就是" 腠".中医研究细致入微,常常涉及到肉眼不见的外部虚邪、体内真气,所以也研究到了人体微观结构,所以产生了" 皮腠" 、" 肌腠" 、" 腠理" 等词汇。

    " 理" 的本义是顺着玉石的自然纹路治玉。《说文》:" 理,治玉也。" 作为名词的" 理" ,就是指玉石的自然纹理,也就是裂隙所在。人体不是天衣无缝,人的肉眼所见的表皮上有汗毛孔和纹理。这些纹理就是细胞之间的间隙、接缝连接拼凑而成,纹理所在也就是间隙所在,也就是腠之所在。中医有" 粗理" 、"细理" 、" 小理" 、" 膲理" 等词汇。

    简单地说,腠是肉眼不可见的表皮间隙,理是肉眼可见的表皮纹路。

    有人把汗毛孔解释为腠理,是不确切的。汗毛孔是孔,是水液、毛发出入、生长之处,中医另有命名,如" 鬼门" 、" 玄府" 、" 汗空" ,等等。腠理是隙,更加细微,是无形的邪气、正气出入之处。道家和中医全面看待事物,既看到有也看到无,既看到实也看到虚。比如两座大山是实,是有,而两座山之间的谷,就是虚,就是无。离开了实体,虚空不存在;光看到实体,不研究虚空,则无法全面反映客观实际。所以理解腠理和理解中医的经络是一样的。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朝鲜生物学家金凤汉博士发表了《经络系统的研究》,宣称发现了经络实体,即所谓的" 凤汉实体".事实证明这种浅薄的妄图变虚为实的妄想不过是一场骗局,结果以当事人自杀谢罪收场。

    腠理作为人体组织的一部分,与体内脏腑气血有密切的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谓:" 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 意思是说清轻无形的能量通行在腠理之间,沉淀有形的物质储存在五脏之中。

    《灵枢。论痛》指出,人体" 筋骨之强弱,肌肉之坚脆,皮肤之厚薄,腠理之疏密,各不同".腠理的疏密与三焦元气和主一身之表的足太阳膀胱有密切的关系。《灵枢。本藏》:" 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 ," 密理厚皮者,三焦膀胱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疏腠理者,三焦膀胱缓。" 随着年龄的增长,元气、肾阳衰减,腠理也变得稀疏。《灵枢。天年》:" 四十岁,五藏六府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 《医宗金鉴》注解为:" 腠者,一身空隙,血气往来之处,三焦通会真元之道路也。理者,皮肤藏府内外井然不乱之条理也。" 佛家说人体是个臭皮囊,可是活人是个充气的皮囊。充斥在体表甚至散发到体外的气,中医叫做" 卫气" ,是保卫、护持的意思。卫气的来源一是人体元精所化,通过三焦散布到腠理,二是水谷经过消化,加上呼吸的清气,通过肺的宣发,散布在体表。

    这种气,普通人看不到,但是可以感觉到。比如我们常说的喜气洋洋、杀气腾腾、死气沉沉、英气逼人、满脸晦气等描述的就是这种感觉。有的人一见钟情、一见如故是同气相求,同声相应的缘故。猎狗能够追踪罪犯,是因为它能闻到这种气味。乌鸦能闻到将死人的气,所以会在病人家附近盘旋,故被认为不祥。中医针灸经络的三百六十一穴位,都依其气象而命名,突起的叫做腧、陵、丘、墟、突,凹陷的叫做穴、井、沟、谷、谿,回流的叫做渊,平静的叫做池,波澜壮阔的叫做泽、海,生动活泼的叫做泉。如此这般,不一而足。

    《史记》记载,扁鹊在随长桑君学习中医以后,练就了" 视见垣一方人" ,也就是可以看见墙那边人的功夫,才出师给人看病,能" 尽见五藏症结".中医讲的" 望而知之谓之神" ,就是指这种望气的能力。否则人们就不会理解扁鹊为什么站了一会儿看了几眼,就能诊断出齐桓公的疾病。

    腠理的开合则受卫气的控制,因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灵枢。本藏》言,卫气能" 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 ,还说" 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灵枢。脉度》谓:" 其流溢之气,内溉藏府,外濡腠理。

    " 分肉是肌肉间隙,腠理是表皮的缝隙,肥是饱满充盈的意思。如果把细胞比做山的话,腠就如同两山之间的山谷,理就是多个山谷连接成的沟壑。腠理肥,则间隙小;腠理疏,则间隙大。大多数女性关注的皱纹的问题,其实就是元气或者说卫气不足,导致皮肤失去弹性,腠理疏松所致。与其去做手术拉皮,打肉毒素杀死神经,搞一张没有表情的面具鬼脸,不如温部丹田,涵养元气,疏通三焦,充盈皮肤。

    外部环境寒热变化,影响腠理开合。《灵枢。五癃津液别》谓:" 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

    内部环境,特别是心境也会影响腠理开合。《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谓:"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

    腠理是体内真气外散之处,也是外邪入侵之处。《灵枢。百病始生》说:"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

    …" 所谓虚邪就是无形的邪气,也就是细微的肉眼看不见的邪气。俗话说:眼见为实。肉眼能够看到的,包括借助显微镜能看得到的细菌、病毒都是实邪。

    虚邪能够从看似无缝致密的腠理侵入人体。

    《素问。皮部论篇》说:" 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府藏也。" 《新修本草》序:" 几缠肤腠,莫知救止。渐固膏肓,其于夭折。"

    就防病而言,腠理致密,开合自如是关键因素。就治病而言,疾在腠理,早期治疗至关重要。成语" 防微杜渐" ,可以作为腠理的一个很好的注脚。把" 皮肤" 翻译成英文,很简单就是skin. 但是仔细想想,那只是皮的意思。" 肤" 与" 皮" 是同义词还是近义词?有没有区别呢?如果有,区别又是什么?搞清区别对中医临床又有什么指导意义呢?

    回答是肯定的," 皮" 与" 肤" 只是近义词,有区别。《灵枢。口问》:"黄帝曰:人之振寒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寒气客于皮肤,阴气盛,阳气虚,故为振寒寒栗,补诸阳。" 黄帝问:" 人不停地发抖、打寒战是什么原因?" 岐伯说:" 是因为外来的寒气侵袭停留在皮肤之间,人的阳气不足,所以会出现打寒战,起鸡皮疙瘩,治疗应当补各个阳经。" 我之所以把它翻译成皮肤之间,而不是皮肤表面,原因在于寒气侵袭皮的时候,人只会恶寒,对风冷特别敏感,加衣被、关门窗仍不足以抵御,而进一步深入到了皮肤之间以后,就会出现寒战、打摆子。

    《灵枢。水胀》载:黄帝曰:" 肤胀何以候之?" 岐伯曰:" 肤胀者,寒气客于皮肤之间,然不坚,腹大,身尽肿,皮厚,按其腹,窅而不起,腹色不变,此其候也。" 黄帝问:" 肤胀会出现什么症候?" 岐伯说:" 肤胀是因为寒气停留在皮与肤之间,就像充气皮球一样,身体肿胀,皮显得很厚,按肚子就凹个坑,半天起不来,肚皮颜色没有异常,这就是它的症候。" 这里明确提出了皮与肤存在" 之间" ,可见皮与肤是不同的。

    皮就是表皮,覆盖身体表面,与外界直接接触的人体组织,同时也是毛发生长的地方。著名的成语"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说的就是皮毛的关系。

    " 肤" 的繁体字写做" 膚" ,是象形、会意字。说白了就是皮下覆盖的组织,也就是皮下脂肪、津液毛囊、汗腺,也就是介于皮肉之间的组织。

    " 皮" 与" 肤" 只是近义词。例如人们常说的" 肤浅" 、" 切肤之痛" 、"体无完肤" ,在这里" 肤" 就是表皮的意思。而" 肌肤之亲" ,就是说比表皮的接触更深的关系。不能因为" 皮" 、" 肤" 经常连用,就说" 肤" 就是" 皮" 的意思。《诗经》有句话形容美女:"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柔荑,植物初生的叶芽,形容女子的手白嫩修长。凝脂,就是如同凝固的白脂,形容女子的皮下脂肪充盈润泽,吹弹得破。后世白居易也有类似的诗句:" 春寒赐浴华清宫,温泉水滑洗凝脂。" 之所以说" 肤如凝脂" 而不说" 皮如凝脂" ,原因在于两者位置深浅不同。如果皮下无肤的话,那就是美人迟暮,变成鸡皮鹤发,皱纹丛生了。

    《易经》曰" 臀无肤,其行次且" ,也就是说屁股没脂肪的人,走在路上都不好看。如果把" 皮" 、" 肤" 理解成同义词的话,这句话就不好解释了,屁股上怎么会没有皮呢?现代人用" 丰乳肥臀" 概括性感体态,描述的就是健康的皮、肤、脂、肉充盈的身体。

    孟子有句名言:"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能被饿瘦的只有皮下的脂肪和肌肉,皮是不会饿没的,最多也就是皮包骨头。

    《素问。五藏生成篇》:" 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 意思是说,睡觉的时候出来,外感风寒邪气以后,血液循环不畅,凝滞在皮下也就是肤的部位,就会出现麻痹的症状,凝滞在血管里面就成了淤血,凝滞于下肢就会出现双脚冰凉。

    这三种情况都是因为血液循环不畅,局部缺血,导致了麻木不仁和体温下降。

    这里的肤也是在皮下,皮下出血导致瘀癍黑青,甚至局部麻痹。

    《灵枢。经水》:" 黄帝曰:夫经脉之小大,血之多少,肤之厚薄,肉之坚脆,及帼之大小,可为量度乎?" 皮是薄薄的一层,谈不上厚薄。肤就不同了,营养充足,三焦功能正常,脂肪堆积多,肤就厚,反之就薄,甚至会没有肤的存在。我的一个患者绝过食。是真的绝食,不吃饭,光喝水的那种。后来虚脱昏迷,落下了很多毛病,消化不良,心动过缓,腹寒腹痛,即便是在夏天也裹着五○五元气袋,不然就腹泻。他的皮很松,皮下没有脂肪,一捏就能提起来。我经常拿他做例子让学生看,这就是典型的有皮无肤。

    《灵枢。顺逆肥瘦》曰" 年质壮大,血气充盈,肤革坚固,因加以邪,刺此者,深而留之".意思是说,对于成年人而言,皮糙肉厚,气血充盈,肤坚脂肪充盈,同时被外邪入侵者,可以深刺,留针时间长一些,反之只能浅刺,或者只用皮针。

    《伤寒论》中有个方子叫做猪肤汤,如果仅仅根据字面理解,找块猪皮就得了,其实应该是带脂肪的猪皮。猪油也叫大油,滋阴的效果非常好。体会不了凝脂的意思的人,可以炼点儿猪油,待凝固以后看看,体会一下那种白皙、细腻、光泽的情状。

    按照中医理论,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表皮的问题应该从肺气、卫气着手解决,一般不涉及营血。而肤的问题直接隶属于三焦、心包,前面我在介绍膏肓、脂肪的时候已经论述了其相互关系。肤与在三焦中运行的体液有密切的关系。有的人没有肤,但是有的人却浑身长满了脂肪瘤,疙疙瘩瘩的,虽然无痛苦,但是很硌很硬。我一般用化痰散结的方法治疗这种肤病,用皂刺、橘络、丝瓜络、南瓜子,效果很好。

    其他常见的脂溢性脱发、青春痘,也是肤的问题,油脂代谢的问题,源于心包之火和三焦痰湿,非关肺事。少女皮肤嫩滑水灵,吹弹得破;中年妇女面焦发堕,皱纹丛生,也是肤的问题,涉及三焦和元气。认识到了这一点,中医美容才会有理论基础,治疗才更有效果。

    现代人皮、肤不分,满大街都在宣传护肤、换肤、嫩肤,其实他们都是在说皮的事情,肤的问题只能靠内部解决。" 肌" 和" 肉" 是近义词,不是同义词。

    《黄帝内经》开篇《上古天真论》有这么一段话:"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既然说" 肌肉若一" ,说明" 肌" 和" 肉" 非一。

    道家的哲学不仅注重物质本身,更关心物质的运动状态。因为本质相同的物质,会因为运动速度、方向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状态、结构。所以古人造出不同的字来描述处在不同状态下的同一物质。

    同样是人,活体叫身,死了就叫尸。同样是花,初生曰蕾,未绽曰苞,盛开曰华,凋落曰谢。同样都是由碳元素构成,金刚石和石墨就有本质的区别。同样是水,遇寒凝固的叫冰,遇热液化流动的叫水,过热蒸腾的叫汽。虽然同为一江水,但是在三峡不同的位段,缓急不同,因此蕴涵的能量" 气" 就不同,沏出的茶也不同,所以就有了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的故事。普通人饮水只关心物质层面上的东西,比如微量元素、酸碱度,古人则关心水中蕴涵的能量,是静止不动的一潭死水,抑或波澜不起的井水,还是奔腾踊跃的泉水,或是连绵不绝的长流水,其内在性质不尽相同,所以在煎煮中药时用水就特别讲究。比如甘澜水,也称为劳水、扬泛水、甘烂水,是用勺或瓢等物将盛器中的水扬起千万遍,等盛器中的水出现大量的小水珠时才成。古人认为水本来的性质是阴寒重浊,扬过之后,水的性质就会有所变化,变得阳动甘清轻,因此用这样的水煎药就有着特殊的效果。

    《金匮要略》指出,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治疗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之症。《灵枢。邪客》说,半夏秫米汤治疗阳盛于外、阴虚于内、阳不入阴的目不瞑症,用甘澜水煎药,则是取其引阳入阴之功效。

    " 肉" 的内涵要广泛一些,不光指动物的肌肉组织,也泛指蔬菜、瓜果、初生树木的皮下肥厚的纤维组织。《齐民要术。种竹》:" 取笋肉五六寸者。" 常用的中药龙眼肉、山萸肉就是取其皮壳里、果核外的果肉。另外古代祭祀用的玉璧,形状像一个中间有圆孔的圆盘,两个同心圆中间的玉体也被称为肉,大概和古人认为神以玉为食有关。

    先秦时期," 肌" 表示人的肉," 肉" 表示禽兽的肉。《说文》段注:" 胾,大脔也。谓鸟兽之肉……人曰肌,鸟兽曰肉。" 《汉书。魏相丙吉传》:" 介之推割肌以存君。" 讲的就是春秋时期介子推跟着晋公子重耳逃难,在没饭吃的时候,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煮了给重耳吃。

    后世" 肌" 、" 肉" 混用,都可用于人。" 肉" 的使用范围仍然广泛,几乎泛指人的所有软组织。" 肉" 也就是" 月" ,成为了一个偏旁部首,所有涉及到人体组织的字,都要使用它。

    除此以外," 肉" 还作形容词和副词使用。形容质地柔软、性情柔顺、行为懦弱,比如" 肉瓤儿的西瓜".有人开车反应慢、动作迟缓,常常被称为" 肉" 、" 真肉" 、" 肉得慌" 、" 做事真肉".做事犹豫不决、拖泥带水的人,也被称为" 肉脾气" 、" 肉蛋" 、" 肉头".也就是说" 肉" 是" 刚硬" 的反义词。

    明白了" 肉" 的这层含义,就不难理解" 肌" 和" 肉" 的区别了。简单地说,肌就是绷紧、刚硬、发力的肉,肉就是松弛、放松、柔软的肌。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肌肉也是如此。很多人由于长期、过度使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导致柔软的肉先是成为绷紧的肌,久而僵硬,进而出现纤维化、条索状,严重的还会压迫神经、牵引关节。这些人即便是在身体休息、睡眠的时候,肌肉也是僵硬紧绷的,难以放松,影响心理、情绪、精神,出现紧张、焦虑、失眠。国外风行的所谓健美运动,不论男女,通过特殊饮食和锻炼,甚至服用药物,练出一身疙瘩肉来,有形有棱,似乎很好看,其实是促进肌肉纤维化,加速死亡、衰老的不健康的运动。

    长期暴饮暴食、饮食不节的人,使胃平滑肌抽搐、痉挛,出现难以愈合的黏膜溃疡、萎缩,甚至生长息肉、癌瘤。在球场上奔跑过度的人出现的抽筋,也就是肌肉挛缩。服用春药壮阳,导致阴茎长久充血,阳强不倒。这些都使本来柔软、温暖、生动活泼的肌肉,变成生冷坚硬的皮囊。这就是有肌无肉,是肌肉不一的一种表现,古人称为肌痹或者死肌。

    寒性凝滞,受寒以后的肌肉,会出现紧张、僵硬、疼痛,《伤寒论》专设了桂枝汤、葛根汤、芍药甘草汤、干姜甘草汤等" 解肌" 的方剂来治疗。对于肌痹、死肌,一般采取活血化瘀、通络散结的方法治疗,《神农本草经》就记载了很多" 去死肌" 的药物,比如白术、乌梅、蛇,等等。针刺、艾灸、按摩的效果比内服中药效果更快一些,静坐站桩也是辅助缓解紧张的有效方法。

    与此相反,那些过于安逸、缺乏锻炼运动的人会出现肌肉的松弛、无力甚至萎缩,尤其在一些瘫痪的病人身上比较常见,古人称之为肉痿,也就是有肉无肌,弛而不张。阴茎不能勃起,或者举而不坚,坚而不久,被称为阳痿。这就是有肉无肌,是肌肉不一的另外一种表现。

    服用补益气血、升举阳气的中药,加强消化和吸收功能,是治疗萎废的主要手段。配合现代医学的康复锻炼也是有效的方法。中医的导气引气的方法,比如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形意拳等,都有助于恢复元气,通调气血。

    肌肉在放松的时候,经络通畅,气、意、神容易沟通,反应迅速,力由足起,气由脊发,指尖发梢,缠绵持久,旋转穿透,劲道极强,进可攻敌,驱疾治病,退可守身,化气避邪。而在肌肉紧张的时候,气血郁闭,容易激发短暂暴力,伤人也伤自己,更谈不上用巧。

    返回到我们开始说的肌肉若一,其实就是肌肉张弛有度,刚柔相济。历代注家在解释肌肉若一的时候,大多在耍滑头,顾左右而言他,就是不说肌、肉有什么不同。王冰引用庄子《逍遥游》中的话解释说:" 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

    " 其中" 绰" 就是舒缓的意思," 约" 就是收紧约束的意思," 处子" 是少女。

    老子说过:"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说的就是这种状态。得道的真人,藐姑射之山的神人,都能保持肌肉的放松与紧张的和谐统一,收放自如,故称肌肉若一。

    老子曰:"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引用在此,全当" 肌肉" 的一个注脚。

    " 病入膏肓" 是国人耳熟能详的一句成语,大意是说人快死了,无可救药了。

    可是具体地说,膏肓是什么,在哪里?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 病入膏肓" 出自《左传。成公十年》,说的是晋景公姬孺,信佞臣,听谗言,无辜杀害忠臣赵盾的后代赵同、赵括全族。这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赵氏孤儿》悲剧的原型。两年后,晋景公梦见一厉鬼,披散着一头及地的长发,捶胸顿足,厉声骂道:" 你杀我子孙,不仁不义。我已向天帝诉冤!" 说罢,厉鬼毁坏大门和正门而入,就向景公掐扑过来。景公大惧,往内宫奔逃,厉鬼又破户追入内室。景公甚感恐怖,呼叫而醒。醒后,晋景公即召见桑田巫,巫所卜和景公的梦境完全相同,景公惊惧地问道:" 那怎么办才好?" 巫人说:" 恐怕您吃不到新麦,活不过今年夏天了。"

    景公的病,一天比一天沉重,于是就遣人往秦国求医,秦桓公派遣医缓来晋治病。秦医未到,景公梦见两个童子,其中一个童子说:" 医缓是高明的大夫,他来治病,恐怕会伤害到我们,我们躲避到什么地方才安全呢?" 另外一个童子回答说:" 我们躲避在肓之上,膏之下,虽有良医,能把我们怎样呢?" 医缓来到晋国,给景公诊病后说:" 这病已经不可治了。病在肓之上,膏之下,不可用灸攻,用针也达不到,药力又不能到达,不可治了。" 景公叹道:" 唉!太医诊病和我梦境相符,真是神医!" 于是厚礼送医缓回秦国。

    到了六月丙午日时,景公忽然想吃新麦,命令农户献麦,并吩咐煮好麦粥。

    景公忽然想起桑田巫的话,立刻召他入宫,指着麦粥对他说:" 你说寡人吃不到新麦,你看这是什么?" 并喝令左右将巫人推出斩首。景公将要取麦粥来吃,顿觉腹部膨胀要大便,急急起身入厕,忽然一阵心痛,站立不住,跌入厕内,溺于粪池中而死。

    膏肓就是包裹、保护心脏的脂膜,也就是心包。膀胱经的第四十三个穴位叫做膏肓俞,位于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和心包的背俞穴厥阴俞紧邻。心包是心的宫城,心为君主之官,不受邪,心包代受,《灵枢。邪客》:" 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 所以病入膏肓就是病邪侵入到了人体最后一道防线,艾灸火攻、针刺、服药都达不到,也就是无可救药了。

    扁鹊最后一次见蔡桓公的时候说:" (疾)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 其实膏肓和骨髓是一回事。

    《灵枢。五癃津液别》:" 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阴阳不和,则使液溢而下流于阴,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故腰背痛而胫酸。"

    骨髓、脑髓就是渗入骨内、颅内的膏。膏源于饮食,依赖三焦元气所化,成液入骨髓。没有渗入骨内固体的分成两种,包裹、覆盖脏器的白色的叫做膏,皮下黄色的叫做肓。我们吃螃蟹的时候习惯于把公螃蟹体内白色的精脂叫做蟹膏,把母螃蟹的卵黄叫做蟹黄,是一样的道理。

    饮食中的营养,经过阳明胃肠的消化,有些通过三焦的气化功能,转化成膏肓。固体的膏肓蓄积能量,能保温从而保护脏器。膏肓液化,充盈骨髓脑髓,营养心脑;气化的膏肓,转变成能量,温养脏器。膏肓的代谢,直接隶属于心包和三焦,心包的背俞穴、三焦的背俞穴外侧,就是膏肓俞和肓门。由于普通人奇经八脉不通,靠三焦通行元气,因此膏肓与元气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一般来讲,元气元阳不足的时候,人体就肥厚,反之就精瘦干练。三焦气化功能弱的时候,消化吸收脂肪的功能就差,三焦功能亢进的时候,膏肓分解销铄得快,甚至会出现骨髓枯槁的情况。

    具体分析,肓算是半成品,质地柔软,在皮下相对较浅。膏的质地相对坚硬,包裹脏器,位置较深。如何把肓转化成膏,进而营养骨髓,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膏的原穴是鸠尾,也就是调节膏的合成和分解的反应点,位于胸骨柄剑突下,无剑突的人在胸骨下一寸。" 膏之下" 也可以理解成膏的原穴之下,就是心的募穴巨阙,此穴解剖位置下面是肝脏左叶,历来禁针。临床上有针刺不慎刺伤肝叶的报道,但是高手一样可以用针,一般用凉水泼面,使患者惊惧以后肝叶上提,医生乘势进针,这样既能驱除邪气,又不伤脏器。

    肓的原穴是气海,也就是调节肓的合成和分解的反应点,在脐下一寸半。肓之上也可以理解成肓的原穴之上,就是阴交和神阙。《素问。腹中论篇》:" 帝曰:人有身体髀股皆肿,环齐而痛,是为何病?岐伯曰:病名伏梁,此风根也。

    其气溢于大肠而着于肓,肓之原在齐下,故环齐而痛也,不可动之,动之为水溺之病。" 针刺气海也需要谨慎,免得伤及膀胱、大肠而导致排便异常。

    现代人以瘦为美,不惜节食、抽脂,其实这是残害自身、引邪入膏肓的典型行为。人之所以要长脂肪,一则为了贮存能量,二则为了保温取暖。当人的脏器寒冷的时候,不由得会吸收、合成脂肪,形成膏肓来包裹、覆盖脏器。可是当人一意孤行,拒绝摄入或武断吸出脂肪的时候,就是暴露心脏和其他重要脏器于外,招灾惹祸。我曾经在电视上看见过令人作呕的吸脂手术,看见黄色的油脂滚滚而出的时候,不禁为这些人感到惋惜。貌似轻巧的剥离,带来的会是更深的伤害。

    果不其然,现代西方医学家发现,做过吸脂手术的人,多数会反弹,少数没有反弹的,大多陷入深深的抑郁之中,甚至以自杀结束生命。

    还有丰胸隆乳的人们,不惜在胸膛填埋异物。其实女性在二十一岁智齿生长,身体发育到达极限之前,通过艾灸气海,通调冲脉,增加营养,改变穿高跟鞋的习惯,改挺胸为含胸的姿势,都能促进乳房的发育。过了这个年龄,就别再折腾身体,通过改善气质,提高修养,培育神韵,一样可以妩媚动人,何必伤身劳神呢?之前介绍过了" 膏肓" ,这回接着说说" 脂肪".现代的中医学对此视而不见,几乎不谈了,古人对此则有精确、细致的论述。

    " 脂" ,和" 油" 、" 膏" 、" 肓" 含义一样。只不过长在飞禽身上的,或者长在有犄角动物身上的,古人称做" 脂" ;长在没犄角动物身上的叫做" 膏".《说文》:" 戴角者脂,无角者膏。" 《易。本命》:" 有羽者脂。" 比如牛羊的油一般叫" 脂" ,猪油古人称为" 豚膏".《周礼。考工记。梓人》:" 宗庙之事,脂者、膏者以为牲。" 其中脂者代表祭祀用的牛羊,膏者代指猪。比如《素问。五藏生成篇》:" 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乌羽者生,此五色之见生也。"

    人身上的油,液体、半固体的叫做" 膏" 或者" 肓" ,坚硬的固体被称做"脂肪".《礼记。内则》:" 脂膏以膏之。" 疏:" 凝者为脂,释者为膏。" 《诗。

    卫风。硕人》:" 肤如凝脂。" 我们常说的" 搜刮民脂民膏" ,说的也就是油水。

    " 肪" 指的是肥厚的脂,一般长在腰部。《文选》李善注引《通俗文》:"脂在腰曰肪。"

    曹丕《与钟大理书》:" 窃见玉书,称美玉白如截肪。" 其实肪就是老百姓所说的板油,成块的硬脂。

    脂肪的功能在于储存能量,保持体温,固定、包裹脏器,特别是五脏。脏器下垂的病人,如果是六腑或奇恒之腑,比如胃、子宫,单纯用补益中气的方法就能升提纠正;如果是肾脏下垂,那就需要纠正脂肪代谢的问题。

    现代人时尚以瘦为美,谈脂肪而色变。很多人盲目从众减肥,是内心自卑怯懦的表现。有的女病人减肥减到骨瘦如柴,上下班坐公共汽车都得带个棉垫子,不然的话,直接坐在塑料座椅上就会肚子痛。没有脂肪的保护,寒气直中脏腑,这些人病得更重,死得更快。对于女性而言,如果饮食不当,长脂肪过多的话,会影响生殖功能,不产卵不排卵,甚至闭经。俗话说" 母鸡肥了不下蛋" 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为女性减肥和调理月经是同时进行的。

    还有一些肥胖的人,有的长了一身的囊膪,有的长了脂肪肝,有的抽一管血能有半管油。这些人无论如何忌口,就是喝冷水也长肉。其实这是注水肉,水肿罢了。这些人的三焦的气化功能衰弱,无法化脂肪为能量。我一般建议他们除了稍微节制饮食以外,还要早早睡觉,争取在晚上九点入睡,这正是三焦工作的时间,让后天意识休息,好让身体集中能量化解脂肪。

    《素问。异法方宜论篇》:" 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 意思是说在中原的西面,也就是宁夏、甘肃、新疆一带,出产金属玉石,是天地收引的地方。

    当地居民依山陵挖窑洞居住,气候多风沙,水质偏硬,土地多盐碱。人们不穿丝绸衣服而裹着毛毡,吃得好,皮下脂肪厚,耐风寒,不容易感染外邪。但是往往肠胃出问题,一般给予口服药治疗。

    《素问。逆调论篇》:" 帝曰:人有身寒,汤火不能热,厚衣不能温,然不冻栗,是为何病?岐伯曰:是人者,素肾气胜,以水为事,太阳气衰,肾脂枯不长,一水不能胜两火,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

    " 黄帝问岐伯说:" 有的人身体冰凉,热水、火烤、穿上厚衣服也暖和不过来,但是这些人也不怕冷,这是什么病?" 岐伯说:" 这些人平素肾气太热,耗伤了阴液,熬干了脂肪。最后肾气不足,骨髓也减少了,外来寒气浸入骨髓。"这里的肾脂,就是包裹肾脏的脂肪,也是能够滋养生成骨髓的膏肓。

    关于人的体形,《灵枢。卫气失常》还有一段精辟的论述:" 黄帝曰:何以度知其肥瘦?伯高曰:人有肥有膏有肉。黄帝曰:别之奈何?伯高曰:腘肉坚,皮满者,肥。腘肉不坚,皮缓者,膏。皮肉不相离者,肉。" 大意是说肌肉坚强,皮肤紧绷的叫做肥人;肌肉萎软,皮肤松弛的叫做膏人;皮肉分不开的叫做肉人。

    " 黄帝曰:身之寒温何如?伯高曰:膏者,其肉淖而粗理者,身寒,细理者,身热。脂者,其肉坚,细理者热,粗理者寒。" 理是皮肤腠理,缝隙,无论皮下脂肪多寡,反正腠理疏松的人容易着凉,腠理致密的人容易发热。

    " 黄帝曰:其肥瘦大小奈何?伯高曰:膏者,多气而皮纵缓,故能纵腹垂腴。

    肉者,身体容大。脂者,其身收小。

    " 黄帝曰:三者之气血多少何如?伯高曰:膏者,多气,多气者热,热者耐寒。肉者,多血则充形,充形则平。脂者,其血清,气滑少,故不能大。此别于众人者也。黄帝曰:众人奈何?伯高曰:众人皮肉脂膏,不能相加也,血与气,不能相多,故其形不小不大,各自称其身,命曰众人。

    " 黄帝曰:善。治之奈何?伯高曰:必先别其三形,血之多少,气之清浊,而后调之,治无失常经。是故膏人纵腹垂腴,肉人者,上下容大,脂人者,虽脂不能大者。"

    《黄帝内经》中所说的" 肥人" ,其实就是" 脂人" ,指的就是体形可能不是很大,但是皮肤紧绷有弹性,肌肉、皮下脂肪坚硬的人。" 膏人" 就是皮肤松弛,肌肉松软,甚至按之有凹陷,长着啤酒肚,脸蛋儿嘟噜下垂的胖子。肉人是体形大,但是上下匀称,皮肤不紧绷也不松弛,也就是皮肉不分离。

    一般说来,膏人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胖子,他们多气少血,这些人容易生热,耐寒不耐热。但是这些人阴血化生不足,往往容易脱发、失眠。特别是冲任阴血不足的时候,胖女人甚至出现闭经,男人有的也会出现髭须稀疏。一般来讲,我们通过调理元气和三焦之气,化膏肓生阴血,不仅可以治疗不孕不育症,而且也为现代的肥胖病治疗开拓了一条新的道路。

    " 肉人" ,体形硕大匀称,毛发浓密,在美国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人。这种人来寻求减肥,其实是在减重、减肉。控制饮食,调理脾的功能,采用放血疗法,对于这些人是有效的。

    " 脂人" 一般说来就是小精豆子形的人,拿破仑、邓小平似的人物,怎么吃也不胖,也不长个,但是血清气滑,有着勃勃生机。

    国内外现在视油脂如恶魔,各种食品都标明自己不含脂肪。人体又不是试管,你灌进去什么就有什么。你不喂脂肪,他一样会合成脂肪。与摄入相比,提高人体脏腑的功能才是主要的。简化字" 饥" 源于两个字,一是" 饑" ,另外一个是" 飢".

    " 饑" 是五谷不熟,收成不好的意思。《墨子。七患》有" 五谷不熟谓之饑" 的说法。《说文解字》认同这一解释:" 谷不熟为饑。" 所谓五谷是中国人播种的五种主要粮食作物,也是国人的主食,指粟(谷子、小米)、稻(大米、粳米、糯米)、麦(小麦,磨成粉就是白面)、黍(黄黏米、黄粱、北方人吃的黄糕面)、菽(豆类)。作为农耕民族,一旦没有了粮食,就会陷入深重的灾难。

    《韩非子。外储说上》中说" 齐尝大饥,道旁饿死者不可数也".意思是说齐国曾经出现大面积的五谷不熟,颗粒无收的情况,导致无数的人饿死在逃荒的路上。

    导致饥的原因,有夏天不热,连绵阴雨,阳光照射不足,五谷无法成熟,当然过于干旱,庄稼一样无法灌浆结籽。还有就是战乱动荡,延迟播种,耽误农时。

    水旱蝗灾,天灾人祸,不一而足。

    " 饥" 的同义词有" 荒"." 荒" 是田里长草," 撂荒" 就是放弃耕种,以至于耕田里面长满野草。" 破天荒" 的意思就是某地累年无人考取功名,如同撂荒一般,突然有人考中,就像荒草里面长出一棵庄稼。" 饥" 、" 荒" 两个字经常连用。农夫辛苦种的庄稼颗粒无收,农田里长满了荒草。有道是:"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需斩万竿。" 五谷不熟的话,人们只好去吃荒草、野菜。

    " 饥" 的同义词还有" 馑"." 馑" 比" 饥" 更严重,别说五谷不熟,连野菜、树皮都没有。" 饥" 的反义词是" 丰" 、" 稔" 、" 穰" ,都是谷熟、足收的意思。

    另外一个" 飢" 是吃食不足、不够的意思。《诗。陈风。衡门》注:" 饥者,不足于食也。" 《荀子。荣辱》:" 饥而欲食,寒而欲暖。" 说的是人的肚子空了就想吃东西,衣着单薄感觉寒冷就想加衣服保暖。《论贵粟疏》:" 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 说的是人的一般情况,一天不吃两顿饭就胃肠空虚了。

    " 饥" 的同义词有" 馁" ,也就是气力不足的意思。" 饥" 的反义词是" 饱满".《灵枢。百病始生》:" 似阳明之积,饱食则痛,饥则安。" 意思是说,足阳明胃如果有食积的话,病人吃饱了的时候就会胃痛,而胃排空了就舒服。

    " 饥" 的概念是相对的,一是摄入食物的质、量不足。比如人肚子空了,光喝水灌个水饱,吃瓜果撑得肚儿圆都没用,一泡尿就没了。光吃碳水化合物或纤维含量高的大米、玉米、蔬菜等食物也是不耐饥的。只有摄入植物蛋白、植物油脂含量较高的食物,胃的排空时间才相对会延长,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以后提供的能量才会充足。所以我老家山西大同有" 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 的说法。当然最耐饥的就是肉类,还能解饿除馋。

    导致饥的另外的原因就是消化功能过强。饮食属于阴,胃肠消解功能属阳。

    饥的状态就是胃肠阴不足,阳相对有余。六腑以通为用,胃肠蠕动、虚实更迭、饥饱交替是常态。病态的情况之一就是胃火旺盛,消解排空能力过亢,出现消谷善饥的症状。《素问。平人气象论篇》:" 已食如饥者,胃疸。" 说的就是胃的消化能力特别强的人,刚吃完饭肚子又空了。这些症状类似于今天的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焦虑、躁狂症。

    " 饑" 与" 飢" 这两个字在先秦以前各表其意,后来通用,现在又简化成了" 饥" 字。

    " 饿" 字从我,描述的是一种主观感觉,也就是想进食、吃东西的欲望,后来也被引申为好奇心、求知欲甚至性欲。主观感觉属心,频繁的过于强烈的饿的感觉是心火太旺,不觉得饿的状态属于心气不足。

    " 饥" 、" 饿" 只能算是近义词,简单地分析二者,它们存在着程度的差别,存在着对身心的不同的影响。饥伤身,饿伤心,饿比饥要严重一些。比如《韩非子。饰邪》:"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 虽然吃不饱,但是不至于饿着。《淮南子。说山训》:" 宁一月饥,无一旬饿。" 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严格地讲," 饥" 、" 饿" 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饥描述的是客观存在,也就是田里或者肚子里没有粮食,而饿描述的是主观感觉。饥者未必饿,饿者未必饥。" 干渴" 同" 饥饿" 类似。" 干" ,描述客观状态,人体内缺乏津液。" 渴" ,表示主观愿望,是想喝水的感觉。

    简化字" 干渴" 的" 干" 源于繁体字" 乾" (gQn ),和易经八卦的" 乾"(qiWn)同字异音。乾卦是纯阳无阴卦。" 乾" 是日照过长,干旱无雨,巫师祝咒乞雨的意思,引申为缺水、枯竭,与湿润相对。同义词有" 燥" ," 燥" 是过度缺水,生火冒烟的意思;" 涸" ,是形容江河湖泽的水干了;" 枯" ,形容植物脱水。

    " 干" 字古文之中也有,象形兵器,是护身的盾牌,现在成语之中还有" 大动干戈"." 干" 也指河畔、岸边。《诗经》中有:"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 可能与水湿相对。古代也有人偷懒,把" 乾" 简写成" 干" ,比如" 干杯" 、" 干贝" 、" 葡萄干" 、" 外强中干" ,等等。

    人体的百分之七十都是水,津液枯竭,古人形容为干。津液为阴,干为阴虚,也就是津液不足。

    《素问。经脉别论篇》:"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意思是说,我们喝进体内的水,如果不经过六腑消化,不会直接变成我们的津液;不经过五脏的吸收、封藏,津液不会留在我们体内。水饮为至阴,六腑之中能消化水饮的首推属性太阳,最热的是小肠和膀胱;五脏之中能存津液者首推属性太阴的肺脾。肾主闭藏,主要是指藏精。

    很多人盲目相信所谓的科学,以为喝水就能变成体液,以为打吊瓶灌水就是补液。人不是试管,怎么会加什么就有什么。低于体温的水,特别是冰水,首先要经过口腔、食道、胃的加温,这就要消耗体内阳气。对于胃气虚寒的人来讲,根本接受不了,不是水入即吐,就是胃中绞痛,最终腹泻了事。对于胃气实寒的人来讲,已经麻木不仁,喝什么都无所谓,但是预后不良。普通人喝多了,会导致胃肠平滑肌弛缓,积液存水,水走肠间,沥沥有声。

    水在小肠中,被赤肠热气化解,分清泌浊。其中的清被脾吸收,这才是津,被肺宣发肃降,输布全身。剩下的浊,分别被传输到大肠和膀胱,伺机排出体外。

    液的来源不是饮食,而是体内的贮藏精。这些精以脑髓、骨髓、膏肓、脂肪的形式存在于体内,需要的时候,在下焦丹田由元气蒸腾气化成为黏稠液体,由三焦输布到全身,散布于腠理间,滋润濡养细胞,渗入血管是为血液。

    津与液不仅是黏稠与稀薄的问题,关键在于来源不同。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为津,即便流失,也容易补充。而眼泪、唾液、精液、阴道黏液、胃肠黏液、胆汁是液,由精髓所化,流失以后,不容易补充。光喝水不解决问题,甚至会越喝越渴。

    导致干的原因,一是阳气过亢,首先是外感六淫邪气中的火热或燥热邪气,比如《素问。热论篇》:" 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

    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

    " 又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 热胜则肿,燥胜则干。" 意思是说高烧的人,会耗伤津,导致干燥。" 消" 发音同" 小" ,是削减、减小的意思,表示有形的物体体积的减少,也用于描述无形的物质、能量、时间的减少。" 消"从水字边,原指固体的冰雪体积减小,变成液态的水。" 消" 同音、同义词" 销" 和同义词" 烁" 描述的就是固体的金属熔化成液态。

    " 消" 在《黄帝内经》中使用很广泛,比如形容脑髓、骨髓减少。《灵枢。

    决气》:" 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酸,耳数鸣。" 意思是说,过度发汗、失血、腹泻、遗精带下以至于丧失津液的人,关节间的润滑液也没有了,关节屈伸就不灵活,面色反而发红。因为脑髓是阴液的根源,丧失阴液最终会消耗脑髓、骨髓。病人会出现小腿酸、耳鸣的症状。

    《灵枢。痈疽》:" 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阳留大发,消脑留项,名曰脑烁,其色不乐,项痛而如刺以针,烦心者,死不可治。" 意思是说,痈疽溃烂到了近骨的时候,就会耗伤骨髓,进而影响脑髓,导致脑髓耗减。患者很痛苦,后脖子痛如针刺,最后心情烦躁,心神散乱而死。

    " 消" 也形容人体消瘦。《素问。疟论篇》:" 因遇大暑,脑髓烁,肌肉消,腠理发泄。" 说的是暑热大汗导致人脑髓减少,肌肉萎缩。《素问。风论篇》:" 其热也,则消肌肉。" 《灵枢。五变》:" 热则消肌肤。" 说的是肌肉和皮下脂肪减少。

    " 消" 也用来形容有形或无形病邪消失。《灵枢。刺节真邪》:" 凡刺五邪之方,不过五章,瘅热消灭,肿聚散亡。"

    " 消" 也形容无形的能量——气的耗减。《素问。举痛论篇》:" 悲则气消。

    " 说的是过度沉浸于悲伤的情绪中,会导致人体能量耗减。《素问。阴阳别论篇》:" 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 指的是阴阳互根,相互依存,一方消灭,另一方也不能存在。

    回到我们所说的消化的主题。《灵枢。师传》:" 胃中热则消谷。" 《灵枢。

    大惑论》:" 谷消故善饥。" 《灵枢。经脉》:" 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

    " 说的都是胃对食物的消解功能。

    总体来说," 消" 表示的是量变,同一种物质的量减,也就是所谓的物理变化。消到了极处,就是消失、消散、消亡、消灭。但是根据物质不灭、能量守恒的原理,这种量变导致了质变," 化" 也就应运而生了。

    " 化" 的意思就是转化,质的变化,新的物质的化生。我们常说的" 天地造化" 、" 化腐朽为神奇" 、" 化干戈为玉帛" 、" 庄周化蝶" 就是这个意思。

    就消化而言,大块的肉,成条的面,成颗粒的米,硬脆的蔬菜水果,经过我们的口腔咀嚼、胃的研磨,形成了乳糜,这就是消的过程。大块的猪肉消磨得再小,它还是猪肉。

    当食物经过胃的研磨、消解、搅拌以后,被送到了小肠。小肠又称赤肠,是受盛之官,化物出于此。手少阳分泌的胰液和足少阳分泌的胆汁注入到了十二指肠,手太阳小肠为酶的工作提供了足够合适的温度,使得化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食物经过酶的作用重新组合,变成人的组织的时候,这个过程就被称做" 化" 了,这就是吃猪肉长人肉了。

    作为催化剂的酶对于温度非常敏感,所以心肠不热的人就会对一些生性寒凉的食物过敏,比如牛奶、鸡蛋、海鲜,等等。现代医学说是患者体内缺什么酶,其实患者什么都不缺,就是因为小肠温度不够,酶不工作了。牛奶发酵以后,性质会变温。煮牛奶的时候加一些热性药物,比如干姜、荜拨,再喝牛奶就不会腹胀、腹痛、腹泻。吃鸡蛋也是如此,有人吃煮鸡蛋过敏,可是吃煎鸡蛋就没事,用葱花、韭菜炒的鸡蛋就更没事。外国人在煎鸡蛋上撒胡椒粉,也是一样的道理。

    有的病人食欲不振,吃不进东西,有的则是食入即吐,有的是吃什么拉什么,那就是不消了。消且不能,更谈不上化了,有人也称之为" 完谷不化".一般是阳明胃肠出了问题,以实寒、虚寒为多见。

    还有的病人,吃不了多少,却呕心沥血,日夜操劳,处在虚性亢奋状态,比如诸葛亮、雍正皇帝、李贺之类,他们属于能化不能消的人,只不过化的都是自身的精血,用来提前透支生命罢了,正所谓"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有的病人倒是能吃能喝,比如糖尿病人。古人称糖尿病为" 消渴" ,身体在逐渐消瘦,体力在下降,尿量却在增多。著名的老将廉颇,到了老年饭量仍然很大,但是一顿饭的工夫就拉了三回屎,其特点就是能消不能化,不能把摄入的营养转化成自身的组织和能量。

    还有的病人也是能吃,倒也不过多拉撒,就是不停地长肉长脂肪。这也属于能消不能化,问题出在少阳三焦、胆的功能衰弱,无法把有形的物质转化成能量。

    在这里,我特别要讲讲水的消化,千万别以为喝水就能直接补充体液。如果没有胃把冰块消成水,没有胃把低于体温的水加热到一定程度,如果没有小肠化解水的分子链,泌别清浊,没有膀胱的储藏津液,气化蒸腾(人在干燥干渴的时候,人体会自动蒸腾贮存在膀胱中的尿液,再化为体液),水是变不成人的津液的。那些水要么穿肠而过,要么蓄积中毒。喝得多尿得多,越喝越干燥,喝冷水也长肉的例子不胜枚举。

    我历来反对不分青红皂白,早晨起来先灌自己两杯水的说教。我从来都是反对不分轻重缓急先吊个瓶子输液的,且不说水和水不一样,起码医生或护士应该把要输的液体加热到和人体体温相当。

    消饮食的功能在阳明胃和大肠,化食的功能在少阳三焦和胆,化水的功能在太阳小肠和膀胱。六腑为阳,饮食属阴,阴阳和合,生机盎然。" 性" 和" 命"是两个重要的哲学和医学概念,是一个复杂严肃的话题,值得人们去研究探讨。

    古代真人早有论述传世,可惜千百年来传承错讹,伪说纷纭,歧义百出。到了今天,中医学界对这两个字讳莫如深,避而不谈。虽然人人在说性命攸关、性命双修、身家性命、养性延命,但是仔细一探求,含义却莫名其妙,这便是好读书而不求甚解。是返璞归真、正本清源的时候了。

    按字的顺序是" 性命" ,可是解释的时候就得先说" 命" 了。不为什么,因为命是根本、基础,有命才有身心的生存、活动。

    命者,口令也!拆开" 命" 字一看便知。其甲骨文字形," 令" 字上面是"集聚" 的" 集" ,下面是" 人" ,像跪在那里听命。从集从人,表示集聚众人,发布命令。徐锴注《说文解字》:" 号令者,集而为之。卪,制也。" 令就是决定好了,让人必须执行的规矩。用英语表述的话,就是order 、inorder 、destiny.

    口令出自君王,那就不得了了,就是命,王言惟作命!" 诰命" 又称" 诰书" ,是皇帝封赠官员的专用文书。皇帝发布诏书第一句话就是" 奉天承运" ,假借天命,表明自己是在替天行道。这说明比天子更厉害的是" 天命" ,老天爷决定好了的,人人必须遵守执行,谁也别想违背改变。传达天命的人,现在有算命先生、灵媒,古代有巫觋。当然不乏假传圣旨的骗子。所谓知天达命,就是彻底了解了自己被先天决定好了的东西。孔子说他" 五十而知天命" ,言外之意就是五十岁以前一直想自己把握自己的命,到了五十岁才明白胳膊拧不过大腿,只能认命归顺。

    《左传。成公十三年》:" 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 一句话道明了人是天地交流的产物,人的一生注定是被决定了。这就是天造地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命。

    现在算命的往往依照人的生辰八字,且不说婴儿出生的时间可以人为改变,但说各地时间与北京时间的差异,就是一本糊涂账。现代科学研究DNA 的碱基配对序列,试图通过基因来揭示人的命。中国古人则认识到除了父精母血以外,精子卵子结合瞬间的天时、地势、人情同样会对人的命产生影响。如果说现代科学试图见微知著的话,中医则是见著测微,探究人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测定命的轨迹。《黄帝内经》就是一部揭示命的密码的书。《灵枢。天年》:" 岐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楣,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黄帝曰: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素问》开篇《上古天真论篇》就揭示了女性、男性的不同成长规律:

    "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写。"

    在《灵枢。天年》中,又揭示了人的寿命以及相应的身心的变化:

    " 岐伯曰:人生十岁,五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藏六府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

    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

    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藏经脉空虚。百岁,五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命决定了人身的生长壮老的过程。人们常常把" 生" 、" 命" 连在一起说,慢慢的," 命" 也就有了" 生" 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life,动词就是live、living. 人生一甲子为寿,六十岁以前死,都算夭折。八十岁为中寿,一百二十岁为长寿,尽其天年。

    现在人们常说" 命运" ,最终搞得" 命" 和" 运" 不分。命是命,运是运。

    命是恒定不变的,运是有起伏跌宕的。生为苍蝇,就不要幻想去做蝴蝶,能够改变的只是在厕所里飞还是在厨房里飞。所谓医生治病不治命,说的就是医生只能暂时改变人的气血运行,无法更改既定的、注定的生命变化规律。病入膏肓、骨髓的时候,扁鹊说过:" 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 性" 是心生,也就是活着的心。相对于身体的存活,人的心理活动形成了人的" 性" (nature、personality ),包括情绪、情感、意识、思想、智慧、记忆,等等。相对固定的话,就形成了人的性格、性情。

    人的天性、本性是由命决定好了的,一辈子不会改变的。具体说就是" 神".《灵枢。本神》说:" 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 也就是说父母的精血结合赋予了孩子的" 神".神分阴阳、表里的话,就是魂魄。简单讲,魄属阴,主宰夜间人体的功能活动,藏于肺,主管浅表的身体的本能反应,比如知觉、欲望、寒热、温凉,饥渴、需要,等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六欲;魂为阳,藏于心,主宰白天人的情绪、情感、记忆、智慧等高级精神活动,包括人常说的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还有更深刻的感情,如爱恨情仇、贪嗔痴怨、迷恋、癫狂、瘾癖,等等。同性恋很大程度上是天性,加上幼儿时期的强化诱导,成年以后就固定成形,永生不变。

    人的习性是出生以后被教育培养出来的心理功能,主要包括人的意识、思想,以及由此形成的价值观、判断力、智力,等等。习性是可以塑造和改变的,不能遗传,与天性正好相反。

    习性包括人的共性,也就是在与人相处中,由集体赋予的一种性格特征,比如礼义廉耻、忠孝仁爱、贞节悌恕,等等。为团体利益往往要牺牲个人利益,所以共性的培养,往往是以牺牲个性、毁灭天性为代价的。

    道家和中医的生命观首先是贵生,认为生命是最可宝贵的,千金难买。隋唐时期伟大的道家、医学家孙思邈撰写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起因就是他认为" 人命至重,贵比千金".

    认识天命,了解本性,在此基础上去顺应天命、尽其天年。顺应天性、愉悦心神就是养性延命的基本思想。

    子曰:"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狗尾续貂,我再加上两句:" 成败凭运,毁誉由人。""精神" 一词现在已经被滥用了,含义近乎" 意志" 、" 思想" 、"人格" ,等等。

    " 精神" 的本义并非如此,精是精,神是神!两个都是道学和中医学最基本的概念。精神之间有炁(发音同" 气" ,也就是元气)。精炁神为人生三宝,精炁神学说就是中医最基本的哲学基础,而" 精神" 就是精炁神理论的高度概括。

    精是有形的物质,是化生炁和神的基础。" 夫精者,身之本也" (《素问。

    金匮真言论篇》)。人是由天地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流产生的,可以说人是天地之精。《灵枢。本神》:" 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 而人类繁衍,生生不息,是由于男女精血交媾而产生了新的生命。" 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 (《灵枢。本神》)。来自父母的" 精" ,也就是说精子和卵子,它们在结合的一瞬间,新的生命" 神" 就诞生了。一个" 搏"字形象地描述了生动活泼的介于精和神之间的生命力,也就是" 炁" 的状态。

    胎儿在母亲体内孕育,靠母体的血液滋养,完成身体早期的生长发育,也就是物质基础的积累,特别是大脑、脊髓的发育,这个阶段是化母血为儿精的过程,也是精的积蓄。《灵枢。经脉》曰:" 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 与此同时,婴儿的神也在发育、分化、分工。《灵枢。天年》曰:" 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道家认为人神共有三魂七魄,缺一不可,这一点我在《魂魄》中会有具体论述,在此姑且理解为大脑、脊髓的功能。

    人在出生以后,呼吸空气,摄入母亲精血化生的乳汁,囟门未闭,头颅留有空间供脑髓继续发育生长。随着身体的增高,脊髓、骨髓也在不断地填充。这仍然是一个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虽然也有损耗,比如萌生乳牙等等,但是积累远远大于消耗。在这个阶段,魂魄虽然毕具,但是比较脆弱,容易受到伤害、发生改变,比如小儿受到惊吓,出现夜啼、抽搐、昏睡症状,老百姓称为" 丢了魂".母乳喂养也是很关键的,这时候的孩子是纯阳之体,有足够的热量来消化阴寒的奶,使之变成自己的精髓。几年前曾有无良商家制造假奶粉,致使好多婴儿出现大脑发育不良,神智缺陷,落下终生残疾。

    人在出生以后,大脑的另外一个功能也开始发育,就是意识和思想。与先天的本神不同,后天的意识和思想是可以人为塑造的,也是可以改变的。由于生长环境的不同,接受教育的差异,人会形成不同的理念、价值观。而在幼儿时期,由于先天的神比较脆弱,后天的教育很有可能影响甚至改变幼儿的本性。我在治疗抑郁症患者的过程中发现,很多病人的病根源于儿童时期父母的伤害和教育失当。一些同性恋者的经历也证明,幼儿时期父母强迫孩子打扮成异性,或总是同异性玩耍是诱发同性恋的主要因素。人常说:"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说的就是女孩七岁、男孩八岁之前的这个关键阶段。精髓作为物质基础,在早期积累完成以后,就逐渐流失、消耗,尽管也有填充,总体趋势是由负增长到纯减少,直到油尽灯枯。概括精的供养,基本上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养神,包括人的智慧、情感、记忆等等,也就是我们今天广义的" 精神".这就是所谓的物质变精神的过程。道家和中医称之为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精存于脑髓,高高在上,如雨露下降至丹田,蒸腾化炁,通过三焦输布全身腠理,沿任督脉上济于心脑养神。如果精髓枯竭,无物可化,或丹田冰冷,无力无能转化精产生炁,或任督脉不通,炁无法上济于心脑,都会导致神失所养,轻则智力缺陷,中则黯然神伤,重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

    其次,精转化为液,濡养滋润全身。由三焦温煦气化,化骨髓为液先润骨,骨头就有弹性。很多老年人由于精不足,骨头干脆,稍微磕碰就会骨折。再润筋,就是肌腱。很多人抽筋或者肌腱摸上去咯噔作响,也是精血不足的表现。再润脉,精不足则动脉硬化,毛细血管脆裂容易出血。再润肌肉,精不足则肌肉萎缩干瘪。

    再润皮肤,精不足则皮肤干燥皲裂,皮下没有脂肪。最终滋养毛发,精不足则毛发干枯焦黄或者脱落。

    人体的津液,津可以通过饮食补充,而液必须由精化生,包括血液、唾液、精液、白带、泪液、汗液、胆汁、胰液、胃肠黏液,等等。白血病、再生障碍贫血的病人必须要做骨髓移植,就是这个道理。人之将死,汗出如油,也是精枯脱液的表现。大吐大泻的病人,损失的也是精液。伤精之最莫过于遗精、带下、堕胎、失血。

    精的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化生新精,繁衍后代。女孩子到了七岁就开始换牙,黄毛丫头也长出了黑油油的头发。到了十四岁开始来月经,有了排卵功能,理论上可以生育了,但是为时过早。随着年龄增长,身材也开始有变化,第二性征出现,乳房隆起,阴毛生长,骨盆变宽。《素问。上古天真论篇》:"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其中的天癸就是人的精化生的类似于激素的物质,用于推动性功能。二十一岁的时候是女人最美的时候,智齿也长出来了,身体也发育到了极限,个子不再长高,骨盆也不再加宽,乳房也不再变大。这时候精充血足,是生育的最佳年龄。二十八岁是身体最强壮的时候,筋骨肌肉都很发达,头发又黑又长也不分叉,但也是女人走下坡路的开始。到了三十五岁,足阳明胃的功能下降,红润的脸色变得有些黑黄,开始掉头发了。到了四十二岁,六腑的功能衰弱,脸上出现大面积黑斑,头发也变白了。到了四十九岁,天癸没了,也就没了排卵和月经,不能再生育了。

    男孩子八岁开始换牙,头发变得粗黑。十六岁天癸如期而至,出现遗精,长出了胡须,有生育能力了。二十四岁生长智齿,个子也不再长了。三十二岁身体最强壮,筋骨隆盛,肌肉满壮。到了四十岁,肾气衰,也就是精气不足,头发脱落,牙齿松动、枯槁。四十八岁的时候,阳气衰竭于上,脸色变黑,发鬓斑白。

    五十六岁肝气衰,筋不能动,出现阳痿,天癸竭,精子数目减少,肾脏衰,形体开始抽抽。到了六十四岁,头发和牙齿都掉光了。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为我们描述的其实就是精释放消耗的过程。普通人如此,但是知道养生之道的人,知道保精全形的人,则有可能活得更健康更长久。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 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数,能有子乎?

    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精是有限的,逐渐衰减的,用途有三,所以节约精的办法,就是节欲、存液、养神。出家之人,断色欲,存精养神,用于开启智慧。养生的人,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反其道而行之的人,就是" 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那些喝着春药恣情纵欲的人,抽烟吸毒的人,得到了欲仙欲死的快感,耗伤的是供养一生的精。乐得其所,死得其所。" 魂魄" 是道家和中医的基本概念,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留下深深的烙印。人们常说的成语有" 失魂落魄" 、" 魂飞魄散" 、" 三魂七魄" 、" 勾魂摄魄" 、" 神魂颠倒" 、" 魂不附体" 、" 借尸还魂" 、" 惊心动魄" ,等等。人们习惯的用语有" 神灵" 、" 幽魂" 、" 灵魂" 、" 魄力" 、" 鬼魂".葛洪在《抱朴子》中说:" 人无贤愚,皆知己身有魂魄,魂魄分去则人病,尽去则人死。" 时至今日,传统文化屡遭破坏、打击,中华文明逐渐湮没消失," 魂魄" 二字也就剩下一具空壳,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含义了。现在是到招魂的时候了。

    要解释" 魂魄" ,就必须先说" 神".我在《精神》一文中重点介绍了" 精" ,在本篇就得说说" 神".神有天神和人神,道家认为二者是一个,二者相应、感应,故称天人合一。

    《说文解字》:" 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从示申。" 示是" 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凡示之属皆从示。" 申是引申、延伸的意思。" 神" 其实就是造物主,翻译成英语就是god.

    人以及人神也是自然的产物,为神所引申。《灵枢。本神》:" 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个体的人以及人神是父母之精结合的瞬间诞生的。《灵枢。本神》又说:" 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

    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 来自父母的精也就是说精子和卵子结合的一瞬间,新生命的" 神" 就诞生了。

    婴儿在母体等到身体和神发育到了一定阶段就出生了。外国人以出生日期为生日,计算年龄。中国人以精卵结合瞬间为生命开始,胎儿在母体之中就已经计算年龄,故称虚岁。《灵枢。天年》曰:" 血气已知,荣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把神细分的话,可以分为魂、魄,魂随着无形的神气运动,魄则伴随着有形的精出入,一阴一阳,一高一低。

    《人身通考。神》中说:" 神者,阴阳合德之灵也。惟神之义有二,分言之,则阳神曰魂,阴神曰魄,以及意智思虑之类皆神也。" 又说:" 盖神之为德,如光明爽朗,聪慧灵通之类皆是也。魂之为言,如梦寐恍惚,变幻游行之境是也。

    神藏于心,故心静则神清。魂随乎神,故神昏则魂荡。"

    《素问。五藏生成篇》曰:"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藏神" ,白天的时候,魂魄皆藏于心(囟)中,胸腔之内,膻中两侧有神封、灵墟、神藏三穴,颅顶有本神、百会(百神之会)两穴;到了夜间,魂入血,藏于肝休眠,魄司职,藏于肺,故在背俞穴肺俞旁有魄户,肝俞旁有魂门。

    孔颖达的解释是非常到位的,他说:" 魂魄,神灵之名,本从形气而有,形气既殊,魂魄各异。附形之灵为魄,附气之神为魂也。附形之灵者,谓初生之时,耳目心识、手足运动、啼呼为声,此则魄之灵也。附气之神者,谓精神性识渐有所知,此则附气之神也。"

    控制无形的能量、信息、思想、意识、情绪、情感、智慧的神叫做魂;控制有形的身体,影响人的知觉、饥渴、需要、冷暖、排泄等诸多本能的神叫做魄。

    可以粗浅地说,魂是脑和心的功能,魄是脊髓功能。我上大学时,在生理课上为青蛙做活体试验,现在想起来有些残忍。先用钢针从椎空捅进青蛙的脑袋,把大脑破坏了,这时候青蛙算已经死了,再把浸泡有浓硫酸的小纸片放到青蛙的肚子上,这时候已经死了的青蛙蹬动双腿,往下拨拉烧灼自己的纸片。这个场面现在想起来都很震撼。这就是典型的魂去魄在。

    汪蕴谷在《杂症会心录》中指出:" 人之形骸,魄也。形骸而动,亦魄也。

    梦寐变幻,魂也。聪慧灵通,神也。分而言之,气足则生魂,魂为阳神,精足则生魄,魄为阴神。合而言之,精气交,魂魄聚。其中藏有真神焉,主于心,聪明知觉者也。若精神衰,魂魄弱,真神渐昏。"

    所以人们说锻炼体魄,野蛮其体魄,培养魄力,就是在物质层面上说的。我的法国学生学习太极拳以后,跟我说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本能反应增强了。以前打篮球别人传球给她,她接球总是慢半拍,篮球老是砸在自己脸上,不知道毁了多少眼镜。现在反应迅速,再也没有换过眼镜。想了解魄的功能,观察一下人睡觉就可以了。这时候人仍有心跳、呼吸。伤魄或落魄的人,会打鼾、憋气,甚至会呼吸、心跳骤停。肠胃仍然在消化,头天晚上虽然吃饱,早晨起来又觉饥饿。

    反之就会出现食积不化、嗳腐吞酸、口臭咽干的症状。小肠在泌别清浊,膀胱在贮存尿液,反之就会出现遗尿、起夜。性功能也在夜间恢复生机,头天性交疲软,凌晨阴茎自然勃起。反之则出现滑精(无梦而遗精)、带下。沉睡之中,人知冷热,热蹬被子,冷加覆盖,都是魄在工作。不知冷暖,感受寒凉邪风,也是魄离职守。睡梦之中人有惊觉,随时觉醒,也是魄的功劳。睡死过去、梦魇不醒,或者警惕过度、睡眠浅显,都是魄的问题。道家讲的七魄,大约就是分别表述以上功能。七魄的具体名称是:尸狗、伏矢、雀阴、蚕贼,非毒、除秽、臭肺。

    想了解魂的功能,就要观察人的精神、情绪、情感、智慧,以及晚上的梦境。

    道家细分三魂:胎光、爽灵、幽精。胎光就是生命之光,故称神明,是人最可宝贵的。所谓黯然神伤者,就是胎光晦暗,人就会出现抑郁,满眼灰色,了无生趣,甚至求死。丢魂若失胎光,就是所谓的行尸走肉,虽然身体仍然在活动,也有思想意识,但是在道家和中医眼里已经是死人一个。胎光也是人生命力和自愈能力的源泉,医家判断可治不可治的标准也是看有神无神。胎光泯灭,就是司命之所属,扁鹊、华佗亦无能为力了。

    爽灵是人的快速灵动的反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聪明、智慧。灵是沟通天地鬼神的功能,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直觉、第六感。" 灵" 繁体字写做" 靈" ,是巫觋念动咒语、祈求下雨的意思。人神沟通天地鬼神谓之灵应、灵验。国人说话中的" 灵不灵" 也是此意。人们常说的灵魂,本义就是单指三魂之中的爽灵。小孩子聪明伶俐也就是天赋爽灵出色,弱智的孩子要么是丢了爽灵,要么就是爽灵发育不良。腧穴中有灵台、灵道、青灵三穴,是提高智力的要穴。

    幽精相对低调、冷静,是控制人体性腺、性器官、性取向、性高潮的关键。

    女子十四、男子十六天癸至,来月经,出现遗精,就是幽精在发号施令。同性恋、恋物癖、裸露癖、异状癖、兽交、恋童,等等,都与先天的幽精有密切的关系,当然也受三至七岁后天环境影响。成年以后幽精已经定型,想变也不可能,不如顺其自然,做个光明正大的gay ,或者去做变性手术,总之是让后天服从先天为好。情爱也出自幽精,是精神享受。男人看见异性,阴茎勃起,瞳孔放大,这是魄的反应,未必触动心神,只有同所爱的人性交,才会有愉悦的享受,才是触动幽精。很多人找妓女性交或者手淫,以满足身体欲望,但事后感觉悔恨、内疚,就是魂伤神伤的表现。

    支持胎光、爽灵、幽精神明之火燃烧的就是炁(元气)。炁由精化,由丹田沿任督脉上济于心脑。元精、元气不足是神明泯灭的根本原因。

    三魂夜晚藏于肝,本当静养休息,但是如果各种原因搅扰神魂,就会出现魂不附体,出现难以入睡、早醒的症状,或魂魄飞扬,出现多梦浅睡的问题。有人整宿无眠,睁着眼睛到天亮,时间长了,就痛不欲生,但求一死。其实就是魂魄不得交替,有动无静。

    伤魂之最,莫过于情绪和情感刺激。《灵枢。本神》曰:" 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妄不精,不精则不正,当人阴缩而挛筋,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死于秋。"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有" 邪哭使魂魄不安者,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 之说。养魂之法全在养心,"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护心之法要培养坚强的意志,端正生命为贵的价值观。还要增强心包的功能,使心安而不惧。已经失魂者,古有招魂的仪式法术,现代人很少知道、相信。中医使用艾灸神阙,针刺神门、人中等办法快速回神。

    伤魄之最,莫过于纵欲无度。《灵枢。本神》又曰:" 喜乐无极则伤魄。"养魄之道全在调息,魄藏肺中,有意识地掌握呼吸方法,调节呼吸的节奏,有利于安抚将养魄。肛门又称魄门,有意识地做提肛动作也是存魄的好方法。

    药物之中,人参、茯神、琥珀、龙骨、龙齿、龙眼肉、朱砂、女贞子、磁石、生铁落,等等,都有安精神、定魂魄或养魂魄的作用。古人的经验值得我们尊重、学习。

    下面附上几则医案,以便大家更好地理解魂魄。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魂魄离体的记载:" 有人卧则有身外有身,一样无别,但不语,盖人卧则魂归于肝,此由肝虚邪袭,魂不归舍,病名离魂。

    用人参、龙齿、赤茯苓各一钱,水一盏,煎半盏,调飞过朱砂末一钱,睡时服,一夜一服,三夜后,真者气爽,假者即化矣。"

    清代鲍相敖的《重订验方新编》中也有离魂症的记载:" 忽有人影,与己随行作卧,多则成形,与己无异。用党参五钱(脉有力者用人参一钱,或用高丽参三钱亦可),辰砂、茯苓各三钱,煎服数剂,形影不见。"

    清代沈源的《奇证汇》中记金少游治徐太乙之女案:" 年十六,许字巨族。

    而太乙日窘,女忧虑不食不寝,常卧目不瞑。太乙往郡城售丝未归,女卧床上,自言曰:若许,丝止价四钱八分,不满五数。待询其何以知之?答曰:予方随父入市。太乙归,少游也问其丝价,太乙言其数,果符。游曰:此离魂病也。

    用人参、黄连、龙齿安魂等药,平复。""思" ,繁体字写做" 恖" ," 心"的上面加" 囟".囟门是婴儿大脑发育完成最后闭合的地方,代表大脑。道家认为脑为先天" 元神之府" ,心为后天" 识神之府".所以" 思" 几乎涵盖了人的所有心理活动,是先天本能与后天意识的结合统一,是仅次于悟的层次。

    《灵枢。本神》说:" 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存变谓之思,因思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意思是说,心理活动形成了意,保存的意就是记忆,叫做志。根据记忆进行变通的考虑就是思,基于思考对将来有预测期待就是虑,对虚幻还没发生的事情进行抽象思维就是智。

    举例来讲,当人的手碰到火的时候,很快就抽回来,这种本能反应是无意识的,不经过思考的,被称为觉。有了被火烫的经历以后,记住了感觉或知识,形成了记忆,就是志。根据记忆,以后就会远远躲开火,这就是识。自己没被火烫过,但是看到类似的场面,或者被人告诉过类似的经验,这就是知。掌握知的方法,就是学。实践所学的知识,就是习。

    大多数动物都会发展到这个层面。但是人类的伟大在于" 心有所忆" ," 因志存变" ,也就是在觉、知、志、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变通,形成意识和思想。就火而言,人类通过思考,晓知利害,不仅不再畏火,反而学会了钻木取火,用火取暖、炙烤食物、治疗疾病、吓阻野兽。这就是人类思想之所在,伟大之所在。

    " 思" 有时也用来代表本能、欲望。《素问。热论篇》:" 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 意思是说,发烧十天以后,寒气在足太阴脾经逐步衰减,腹部不像原来那么胀了,就有了食欲,想吃东西了。《素问。痿论篇》中云:"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为白淫。"这里说的是性幻想,不着边际,无穷无尽的欲望想法,无法实现满足。因为后天意识过于急迫强烈,性交的时候用力、用时过度,最后导致阴茎疲软萎缩,出现漏精、遗尿的毛病。人们所说的饱暖思淫欲也是这个意思。

    另外,思是" 七情" 之一,与喜、怒、忧、悲、恐、惊并列,属于人之常情。

    激烈和过度的情绪变化,会影响心包和心的功能,进而影响脏腑、气机的运行。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 思伤脾".《素问。举痛论篇》说" 思则气结".意思就是说过度地思考问题,用心用脑过度,就会使气机阻滞,影响消化和吸收功能。很多人饭后就觉得困倦,非得睡觉不可,其实就是思虑与脾胃气血产生了矛盾,导致身体顾此失彼。有的人喜欢在吃饭的时候看书、读报、讨论思考问题,最终导致消化不良,这就是因思伤脾。而有的人吃得过饱,饮食过量,肠肥脑满,也就没了心思去研究思考问题,这就是因食伤思。人想要保持旺盛的斗志和求知欲,还是吃个七八分饱,留点儿饿的念想为好。《灵枢。本神》说:" 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 这是说因为过度害怕,出现了心慌心跳,加上思虑过重,最后伤神,出现莫名无由的恐惧,吓得遗精、大小便失禁。

    在更深的感情层面上,思表现为相思、牵挂、惦念,严重的就是相思病。这是后天意识与先天情欲二者的共同作用,也就是所谓的勾魂,所以失恋的人被称为失魂落魄。

    有个小故事说久居深山的小和尚进城,第一次见到了女人,就询问老和尚那是什么。老和尚吓唬他说:" 那是吃人的老虎。" 晚上回到了深山寺院,小和尚翻来覆去睡不着,老和尚问他怎么了,小和尚说他想老虎。女人触动的是小和尚先天的本能、元神,而老和尚灌输给小和尚的是后天的思想、意识,两者如果矛盾对立的话,人就会迷惑、痛苦。

    人生一世,不可能让思想完全顺应先天本能,那样的话与动物无异。大马哈鱼为了洄游产卵,牺牲自身为后代提供营养。雄螳螂性交射精后即被雌螳螂啃食。

    那些恣情纵欲、酗酒、服用春药的人似乎顺应了本能,但是耗散了真精,湮灭了神明,缩短了生命。这时候,理性冷静思想的光辉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 思" 是不及物动词," 想" 是及物动词。思是自思,也就是考虑自己的事。

    想是相思、他顾,也就是考虑自身以外的事物。所以习惯上说我想你,不能说我思你;我自思,不能说我自想。《黄帝内经》上说的" 高下不相慕" ,就是有思无想的境界,不相干、不攀比,也就省去了很多麻烦。

    人类不能无限度孳生扩张自己的思想,压抑本性,违背自然、人生之道。更不用说那些基于错觉、幻觉、谬识、伪知形成的思想,更会给自身、社会带来灾难。老子说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可是,我们今天的社会从小灌输给人们的思想就是竞争、斗争、名利、货殖、攀比,等等,使得很多人忘记本性,但" 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 (《伤寒论。序》)。这些人真的需要改变价值观,进行一些" 忘我" 的治疗了。这个" 我" ,就是被后天环境塑造的思想。改造思想,确实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中提到了一个理想的做人境界,那就是先天本能欲望和后天意识思想的完美统一结合,也就是做圣人的境界。书中说:"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淡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大意是说,比起出世离俗的真人和至人而言,圣人不仅顺应天地的变化,与自然和谐共处,而且入世随俗,和普通大众和谐共处,不愤世嫉俗,不标新立异,无论穿着打扮,还是行为举止,都随自己的心愿,也让别人看着舒服。外面没有加班加点、点灯熬夜的工作,内心没有什么想不通、整不明白的思想,过着平平淡淡、坦然从容的生活,能自得其乐,用不着求别人,形体身躯功能健全,不残不缺不痿不废,活个百八十年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