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世界小说下载:经外奇穴的部位和临床应用 视频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3:49:31
足底按摩:安眠术(视频)
',1)">
足疗专家杨茗茗:足部按摩实际操作手法(视频)
',2)">
足疗诊所(视频)
',3)">
刮痧治疗面神经麻痹(视频)
',4)">
',5)">
急性腰扭伤治疗(视频)
急性腰扭伤治疗   弯腰挺立法
',6)">
急性腰扭伤治疗 三扳法
',7)">
急性腰扭伤治疗 放松肌肉
',8)">
落枕按摩(视频)
',9)">
',10)">
脱发的按摩疗法(视频)
',11)">
脱发的类型多种,常见的有脂溢性脱发和斑秃。现代医学认为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精神因素、感染、环境污染等因素导致大脑血管运动中枢功能紊乱,使毛发部……    脱发的类型多种,常见的有脂溢性脱发和斑秃。现代医学认为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精神因素、感染、环境污染等因素导致大脑血管运动中枢功能紊乱,使毛发部位的毛细血管收宿,血液循环不良,局部营养不佳而脱发。
祖国医学认为,发黑浓密润泽者,是肾气盛而精血充足的表现。发黄稀疏干枯者,为精血不足,常见于大病之后,或虚损病人,甚至全部头发脱光。青壮年头发稀疏易落,多属肾虚或血热,《诸病源候论·须发秃落候》记载:"足少阳,胆之经也,其荣在须;足少阴,肾之经也,其华在发;冲任之脉,为十二经之海,谓之血海,其别络上唇口。或血盛则荣于须发,故须发美;若血气衰弱,经脉虚竭不能荣润,故须发秃落。"突然大片脱发,多属血虚受风,又称"斑秃"亦称"鬼舐头",《诸病源候论·毛发病候》记载:"人有风邪在于头,有偏虚处,则发秃落,肌肉枯死,或如钱,或如指大,发不生,亦不痒。"
情志不畅,肝虚郁结,疏泄功能失常,而致瘀阻滞,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血不养发而脱落。
手太阴肺经,主皮毛,皮毛润泽者,太阴气盛;皮毛枯槁者,太阴气衰,皮聚毛落者,肺损;皮枯毛折者,肺绝;说明肺经与脱发的关系。
头为诸阳之会,督脉及三阳经经脉皆上于头面,阳明经行于颈,太阳经行于项,少阳经行于两侧。太阴肺经唯有在脉积足阙阴肝经上于头。头为精明之府,是精神所居之处,中藏脑髓,而发之为血之余。血脉上荣于面,而心之华在面,主血。
专家与医生通过长时间的实际操作、观察和总结,认为头部经络按摩对毛发的生长、养护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专家的参与指导下,在中医经络按摩学说理论的基础上,根据生发育发的具体要求,设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生发按摩手法,头部分布督脉、膀胱经、胆经、三焦经,先从前发际到后发际的纵线按摩,后以三经在头部前发际的四个穴起手,做横线走行进行按摩。邦定育发手法采用点法、按法、揉法、叩击法四种手法,动作遵循轻柔、灵活、流畅、不浮不燥,力轻而富有弹性,轻落至重后轻起,反复施力,做到补能益气生血,泻能活血化瘀。
1.百会穴:百脉交会穴,可通畅百脉,调和气血,扩张局部血管,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采用按法,以拇指指腹作用于百会穴,力度适中,以患者不觉晕为宜,用力时不是用指力,而是呼气、沉肩、肩发力于臂而贯于指。
2.风府穴:采用点法揉法,以拇指指端沿顺时针点揉旋转5次,力度适中,在点和揉时应向上用力,才能见效,点法、着力点较小,刺激性强,而配揉法可刚中带柔,取长补短。以患者觉酸胀、不感痛为准。
3.风池穴:按摩手法同风府穴的手法,此法疏散在表的风邪,点穴开筋。松解局部肌肉痉挛。
4.太阳穴:较敏感,采用点法揉法,力度为轻缓,以中指指端点太阳穴,由轻至重后轻,旋转揉动5次,动作持续,着力深透。此法可祛散风寒,解除头脑紧张感,以缓解头部血液循环障碍。
5.四神聪:采用点法按法。以双手拇指指腹进行点按,先点按左、右神聪,后前后神聪。祛风邪活气血,健脑宁神。
头部循经按摩结束后,我们还采用了一些放松手法,如叩击法:叩击头部,沿经叩击。用力快速而短暂,刚中有柔,速度均匀而有节奏,此法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使头皮温度升高,头皮微红,改善头部血液循环。此法对斑秃效果比较明显。
除此以外外,专家与医生还结合了耳穴的手法辅助育发。《灵枢·口问》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厘正按摩要述》曰:"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耳背玉楼属肝。"
耳穴的操作是按脏腑经络辩证现代医学理论取穴,主要采用:"肾穴(对耳轮下脚下方后部),肺穴(耳甲14区),内分泌穴(耳甲腔的前下部),肾上腺(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手法采用揉、搓、捏、点法,以拇指、食指揉捏耳廓至发红,以拇指为基,食指点揉以上四穴,力量轻不觉痛为宜,顺序是由下至上。以食指、中指夹于耳根部,上下搓动5次,力轻至皮肤发红。通过疏通耳部经络达到疏通头部经络,促进头部血液循环,以助头发生长。
《诸病源候论》记载:"当数易梳,梳之取多,不得使痛,亦可令侍者梳,取多,血液不滞,发根常牢。"按摩后可连续梳理头发20-50次,促进血液循环,止脱生发。
中医认为人的头发与肾经相连,通过穴位按摩可以刺激肾经,达到使用头发亮丽的目的。而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按摩可以刺激皮肤,促进血液循球,调节脂肪分泌,解除头部疲劳,有助于头发的发育,保持头皮的健康;对于预防头皮过多和治疗头皮过多症也是极好的措施。
下面的方法可以起到美发护发的效果。
方法一:以30次/每分钟的速度,用手指轻按手腕正中的阳池穴, 可恢复植物神经的作用,也可以使内脏功能及肾功能正常,也可促进头脂、汗腺的正 常分泌。
方法二:脚踝的太溪穴(属肾经)是重要穴位,能支配头发的营养成分, 用手指轻按此穴,可促进女性激素的分泌,使头发亮丽而富有弹性。用拇指静 按2分钟,重复3次即可。
方法三:头皮按摩保健操    这里教你一套做头皮保健操的按摩方法,让你的头皮更有弹性:
1、两手手指分开,在头部两边左右旋转着轻揉发根各10下;
2、用手指适当地压按头皮以驱除过多的皮脂;
3、手指绷紧,轻弹头颅骨以增强头皮弹性。
按摩头皮不仅有美发护发的效果,而且可以提神醒脑,消除疲劳,常做既可使头发乌黑亮丽,又能促进身体健康,大家不妨经常做做。
失眠按摩(视频)
耳穴按摩治失眠
',12)">
失眠症不寐的治疗手法
',13)">
心情放松加按摩穴位治疗失眠
',14)">
咽痛按摩治疗(视频)
',15)">
穴位按摩治疗夏日咽喉肿痛
夏日炎炎,人容易上火,从而导致咽喉肿痛,令人痛苦不堪。在这里,中医师推荐以下几套中医穴位按摩手法可以明显缓解甚至治疗咽喉肿痛。
1.分别用左手掌捂住神庭穴、上星穴,右手掌捂住百会穴、通天穴,先顺时针按摩72次,再两手换位逆时针按摩72次。转速应稍快有力。
2.两拇指分别置于枕骨两大筋外侧凹陷处(风池穴),食指、中指置于两大筋中沟里,两拇指与食中指分别捏住两条大筋,从枕骨根部推下去拉上来,一上一下为1次,共做36次。推拉要柔和,挤、掰要重。
3.用右手中指指腹按摩摩天突穴72次,同时用左手拇指顶舌根部的廉泉穴按摩72次,再两手换位做反方向动作。
4.两手轻握拳,拇指微曲,用拇指背侧沿鼻翼沟向上推,经鼻通穴、晴明穴直抵眉骨,推上拉下为1次,共做36次。动作不要过重。
5.用两手拇指指腹按摩印堂穴、太阳穴,每穴正反各按摩36次。印堂穴宜重,太阳穴宜轻。
6.用两手中指指腹按摩中府穴、云门穴,每穴正反各按摩72次。大人宜重,小孩宜轻。
穴位按摩可治疗咽喉肿痛
医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曾提到照海穴,意即照耀大海(水)之穴,他称此穴为“漏阴”,就是说这个穴位出了问题,人的肾水减少了,就会造成肾阴亏虚,引起虚火上升。因此,只要我们感到胸闷、嗓子干痛、声音嘶哑,都可以按摩这个穴位,既有滋肾清热的功效,还能让身体的三焦功能顺畅起来,可谓是一举两得,立竿见影的妙法。
具体按摩方法是:
人坐在椅子上,把两只脚心对齐,用力按内跟下的一个小坑,在按摩这个穴位时要闭口,感觉到嘴里有津液出来时,一定要咽到肚子里,一般来说,点揉到3 ~ 5 分钟的时候就会感觉喉咙里有津液出现,疼痛也会随之缓解,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吞津法。在临床时还发现坚持每天按摩3 ~ 5分钟,对失眠也有一定的疗效。
如何对付慢性咽喉炎(视频)
慢性咽喉炎的形成与刮痧方法
',16)">
如何对付慢性咽喉炎
',17)">
尿失禁的按摩治疗(视频)
',18)">
颈椎病按摩治疗法(视频)
',19)">
',20)">
治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视频)
当今生活紧张,工作紧凑,每日匆匆忙忙,在金海银浪里忙碌,疏忽了身体的保养!不同程度出现了亚健康!很多人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影响了日常生活生活和工作.欧阳雪竹今向朋友们介绍几种治疗方法和锻炼视频,供你参考!!
颈颈椎病椎病--揉一揉后溪穴
道家医学里是非常注重后溪穴的。它可以直接通到督脉上去,属于八脉交汇穴里面很重要的一个穴位。督脉主一身阳气,阳气旺,则全身旺。针灸是比较专业的治病手段,如果大家只作养生保健时则只需用按揉后溪穴的方法就可以,一般按揉几分钟后就可振奋全身的阳气,身体就会像熊熊燃烧的火炉一样,暖彻心扉。点揉此穴,对小肠经有热、腿疼有很好的治疗功效。
后溪穴怎么找呢?把手握成拳,在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即是(即把手握拳,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就是该穴)。如果你坐在计算机面前,可以把双手后溪穴的这个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关节带动双手,轻松地来回滚动,即可达到刺激效果。在滚动当中,它会有一种轻微的酸痛。这个动作不需要有意识的去做,每天只用抽出3、5分钟的时间来,随手动一下,这个简单的治颈肩腰椎病的方法,我把它叫作滚揉后溪穴。坚持下来则对颈椎、腰椎确实有着非常非常好的疗效,对保护视力也很好。以前工作繁忙时,我每天在计算机前的工作时间也有11、2个小时,但多么多年来我的视力、颈椎都没有问题,靠的也正是这个方法。
其实20多年前,我初行医的时候,颈椎病是四十岁以后的人的专利,但现在不是了,2、30岁的颈椎病患者到处都是,我甚至见过的颈椎病的小学生!原因很简单:伏案久了,压力大了,自己又不懂得怎么调理,所以颈椎病提前光临了。不仅仅得颈椎病,长期伏案的白领、职员或者搞文字工作的,老早就腰也弯了,背也驼了,眼睛也花了,脾气也糟了,未老先衰,没有足够的阳刚之气。这是当今多数人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
看到这些问题,很多人都说,这是脑力劳动的结果,脑力劳动也是很消耗人的;人们以为近视仅仅是由于眼睛离书本或计算机屏幕太近所致。其实不尽然,当长期保持同一姿势伏案工作或学习的时候,上体前倾,颈椎紧张了,首先压抑了督脉,督脉总督一身的阳气,压抑了督脉也就是压抑了全身的阳气,于是,久而久之,整个脊柱就弯了,人的精神也没了。人体的精神,不是被脑力劳动所消耗掉的,而是被错误的姿势消耗掉的。眼睛也需要靠阳气来温煦,仅仅是眼睛疲劳,可能不能导致近视;真正导致近视的,是眼睛在缺少阳气温煦的情况下过度疲劳。
这一系列问题,出于同一原因,那么,通过一个穴,也就可以全部解决,这个穴就是我们说的后溪。这是小肠经上的一个穴,奇经八脉的交会穴,通督脉,能泻心火、壮阳气,调颈椎,利眼目,正脊柱。临床上,颈椎出问题了,腰椎出问题了,眼睛出问题了,都要用到这个穴,效果非常明显。它可以调整长期伏案或在计算机前学习和工作对身体带来的一切不利影响,只要坚持,百用百灵。
我们想想,当我们坐在计算机旁阅读文件的时候,手是怎么放的?肯定是一手不离鼠标,一手仍在键盘上吧!保持这个姿势不动,人都变僵了。这时,不妨灵活一点,把手解放出来,让双手的后溪穴抵在桌沿或键盘上,来回滚动,揉一揉,每次刺激3到5分钟,每个小时刺激一次就足够了。这是毫不耽误时间的,因为这时候,眼睛该看什么还可以看什么,不耽误。
大家可以试一下,坚持一天这样做下来,肯定到了下班的时候腰不会酸、脖子不会累,视力疲劳会很大程度上的缓解。每天坚持这么做下去,首先是腰椎颈椎轻松挺直,同时,你会发现眼睛也比以前好使了。如果因为忙,总是忘记做这个动作怎么办呢?我建议,可以定个闹钟,每隔一个小时提醒我们揉动一下后溪穴。不管忙到什么程度,我想这么一点时间还是能抽出来吧。何况,每小时这短短的3分钟,拯救的是我们的健康!
凡是到我这里来看颈椎病、腰椎病的人,我都建议他们这样去用后溪穴,效果都非常好,很多病人反映,这样做比去按摩院按摩颈椎腰椎要管用得多。有位30岁的白领对我说:“本以为骨骼已经定型慢慢要生驼背的,但最近感觉背明显比以前直了。”我说,当然,年轻人驼背不是因为骨骼定型,脊柱是一节一节的,是活动的,怎么可能随便定型呢?关键是你背上气机不畅,经脉阻滞,才出现驼背的迹象的,一旦这个气机通畅了,你的背自然就直起来了!
我还要特别把这个方法介绍给正在读书的小孩子。这些孩子很可怜,从小学到高中,小小年纪就承受这么沉重的学习压力,我们可不希望他们一辈子戴上近视眼镜,更不能让他们在沉重的压力下失去朝气,成为小驼背。作为一个被人称作养生治病的大夫,我想这是我能做到的。
其实我也是受益于后溪穴的。很久以前,我就养成了揉后溪的习惯,随时随地,有空就揉一揉。比如,我开车的时候,如果碰见路上堵车,或是红灯亮了,也会把后溪放在方向盘上来回滚揉几次,很舒服,甚至很潇洒。这时候,别人在着急上火,而我在通督脉、泻心火、壮阳气、调颈椎、正脊柱、利眼目,受用无穷。一不起急,二不发火,精神振奋。这么一来,有时候居然觉得堵车也堵得很值!
           黄芪外洗根除腰椎间盘突出症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应用黄芪洗液可根除腰椎间盘突出症。且花费低廉,效果好,无副作用。具体做法如下:
1.用量:黄芪250克,计量加大后有刺激性。如果患者可以承受的话 也可以逐步加量。
2.制备:使用铝锅和煤气灶,将黄芪制成足够洗浴的汤剂(该药易沸,煎时小心)。洗完后,如有条件可将药液灌入桶内,放到冰箱里,留待下一次再用,一般可反复使用3—10次。
3.用法:趁热洗浴,总时间约一小时左右,选用一些保温措施保持室内温度,并轮流加热一部分洗液,总体以舒适为宜。必须使有病部位浸到药液,腰痛浸腰,腿痛浸腿。如果有肩周炎或颈椎病也要用水洗到,该方只对洗过的部位有效。
4.疗效:使用第一次后,即可松弛紧张的肌肉,提高患病部位的体温,祛除疼痛;使用5天后,如发现存有不能治疗的症状(如腰椎错位),找医生复查或纠正一下即可;使用15天后即可认为根除病症,病人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多洗几天。全程不要求病人停止工作,病人可适量提重物;暂时未发现戒口,但病人营养好一些可能会有益。由于病患的全息相关性,存在脏腑辨证的胃病、妇科病等可一并治愈。
笔者认为,黄芪有补气利水的功效,热浴可以活血,该方通过改善局部血运来治病,印证了中医“通则不痛”的观点。
手足按摩·腰背扭伤还原法
',21)">
颈椎保健操
',22)">
按摩治疗气喘病(视频)
',23)">
小儿保健与疾病推拿(视频)
',24)">
手麻自我按摩(视频)
',25)">
指关节扭伤的按摩治疗(视频)
 
',26)">
膝关节骨关节炎按摩手法(视频)
',27)">
头痛按摩(视频)
',28)">
头痛耳疗法
',29)">
头疼足疗法
',30)">
推拿治疗肩周炎(视频)
',31)">
',32)">
按摩治疗静脉曲张(视频)
',33)">
按摩治疗牙痛(视频)
牙疼是人们的常见病之一。尤其在上火的时候,极易引起牙痛。牙痛的时候人们非常痛苦。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有的时候,整个下颌或者上颌有肿胀的情况。    按摩的时候,首先要对病人,拿合谷。注意这是拿合谷,不是按合谷。拿合谷,一手抓住病人患侧对面的手。    如果是右侧牙疼,要拿左侧的合谷。一手抓住,一手拿动。这种刺激比较强烈,病人会感到这个穴位的地方很痛。另外手背上在第无名指之后找敏感点。本来这有个压痛穴,但是如果能找到敏感点效果更好。也要用拿和用力的压、按、揉结合,来揉动.......
',34)">
指压穴位止牙痛
像你这种情况,可以采用“指压穴位止痛法”试试。所谓“指压穴位止痛法”,就是用自己的手指持续按压在某些特定穴位上,使该处产生酸、麻、胀、痛的感觉,直到牙痛明显减轻或痛止后才松手。
合谷穴对各类牙痛有效。自己将一手的拇食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指横纹放在虎口上,然后拇指按压下去,拇指尖所到达之处就是合谷穴。大拇指持续按压此处,常能使牙痛缓解,如果止痛作用不明显,可再选取下述穴位按压。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穴位:主穴主要为耳后压痛点(在耳垂后内凹陷处,近下颌骨后端找压痛明显的点)。配穴:可选择颊车、下关、合谷。
治疗取位:上侧牙痛取主穴,配下关、合谷;下侧牙痛取主穴,配颊车、合谷。
手法操作:患者坐位,医者站立患者身侧(也可患者自己进行),一手固定头部,一手以拇指按揉颊车(或下关)、合谷,然后点压耳后主穴(注:左侧牙痛取左侧穴位,右侧牙痛取右侧穴位),点压时致患者面都有麻胀痛感为佳,点压2分钟,刺激强度以患者最大耐受能力为度。患者在自行治疗时须弄清穴位的准确位置,在中医的指导下进行。
便秘腹泻按摩(视频)
',35)">
便秘的治疗手法
',36)">
自我按摩治疗便秘
便秘的经历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虽然它看似一个小毛病,但却给生活带来了不少烦恼。
中医认为,导致便秘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为燥热内结、津液不足、情绪波动、气机郁滞以及过度疲劳、身体虚弱、气血不足等。有的人因患慢性便秘长期依靠药物通便,给身心带来极大伤害。你不妨巧用双手,坚持以下的自我按摩法,相信能起到安全通便的作用。
1.推揉腰骶部
坐于床上,两手五指并拢,反手以掌根附于同侧的腰骶部,适当用力自上而下地推擦30~50次,直至腰骶部发热。
2.按揉肾俞穴
同上坐姿,两手叉腰,拇指向前按于同侧肋端,中指按于肾俞穴,适当用力按揉30~50次。
3.揉按足三里穴
坐于床上,两膝关节自然伸直,用拇指指腹按在同侧的足三里穴上,其余四指紧附于小腿后侧,拇指适当用力揉按30~50次。
4.按揉天枢穴
同上卧姿,双手叉腰,中指指腹放在同侧的天枢穴上,大拇指附于腹外侧,中指适当用力按揉30~50次。
5.掌揉中脘穴
仰卧于床上,双腿自然伸直,将右手掌心重叠在左手背上,左手的掌心紧贴于中脘穴上,适当用力揉按30~50次。
6.推腹外侧
同上卧姿,两手分别放在同侧的腹外侧,以掌根从季肋向下推至腹股沟,反复做30~50次。
7.团摩脐四周
同上卧姿,将右手掌心重叠在左手背上,左手掌心放于肚脐旁,适当用力,绕脐作顺时针圆形摩动30~50次。
8.拿捏腹肌
同上卧姿,用拇指与其余四指用力对合,边拿边捏腹部肌肉30~50次,双手可同时进行。
9.按揉关元穴
同上卧姿,用一手拇指指腹放在关元穴上,适当用力按揉30~50次。
10.团摩下腹部
用右手掌心重叠于左手背,左手掌心紧贴于下腹部,适当用力作顺时针圆形摩动30~50圈,以皮肤发热为佳。
以上的自我按摩法能调理肠胃功能,锻炼腹肌张力,增强体质,尤其适于慢性便秘的人。但必须坚持早晚各按摩一遍,手法应轻快、灵活,以腹部为主。此外,还应注意饮食要适量,多食蔬菜、水果,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
小知识
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1寸处。
中脘穴:位于腹中线,脐上4寸处。
天枢穴:位于肚脐旁开2寸处。
关元穴:位于腹正中线,肚脐下3寸处。
跟痛症推拿(视频)
 
',37)">
心悸推拿治疗(视频)
',38)">
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种病症。常因惊恐、劳累而诱发,时作时止,发作时常伴有胸闷、眩晕、耳鸣等症状。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该病可见于现代医学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功能不全、心肌炎、神经官能症等疾病。
【病因病机】
1.体质虚弱先天禀赋不足,或素体虚弱,或久病失养,或劳欲过度,气血阴阳亏虚,以致心失所养,发为心悸。
2.饮食劳倦嗜食膏粱厚味、煎炸炙煿之品,蕴热化火生痰,或伤脾滋生痰浊,痰火扰心而致心悸。
3.七情所伤平素心虚胆怯,突遇惊恐,忤犯心神,心神动摇,不能自主而心悸。长期忧思不解,肝气郁结,化火生痰,痰火扰心,心神不宁而心悸;或气阴暗耗,心神失养而心悸。另外大怒伤肝,大恐伤肾,怒则气逆,恐则精却,阴虚于下,火逆于上,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动撼心神而发心悸。
【诊断】
1.心虚胆怯证心悸不安,善惊易恐,少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苔薄白,脉细数或细弦。
2.心血不足证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舌质淡红,脉细弱。
3.阴虚火旺证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盗汗,头晕目眩,耳鸣腰酸,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4.心阳不振证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虚弱或沉细无力。
5.水饮凌心证心悸眩晕,胸闷痞满,形寒肢冷,小便短少,下肢浮肿,渴不欲饮,恶心吐涎,舌淡苔滑,脉弦滑或沉细而滑。
6.心血瘀阻证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痛如针刺,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
【治疗】
治则:定悸安神。心虚胆怯证者,治以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心血不足证者,治以补血益气,养心安神;阴虚火旺证者,治以滋阴降火,养心安神;心阳不振证者,治以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水饮凌心证者,治以振奋心阳,化气利水;心血瘀阻证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治以活血通络,宁心安神。
部位及取穴:胸部、小腹部、胁肋部、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印堂、鱼腰、太阳、风池、百会、桥弓、膻中、中府、云门、心俞、肺俞、膈俞、内关、神门、巨阙、风府、脾俞、胃俞、华佗夹脊、中脘、气海、足三里、血海、翳风、哑门、肾俞、听宫、听会、太冲、行间、三阴交、八髎、命门、章门、期门。
手法:抹法、推法、按揉法、揉法、一指禅推法、摩法、拿法、按法、点法、擦法。
操作:
(1)基本操作
1)头面部操作:用抹法分抹印堂至鱼腰、太阳6~10遍;用拇指推法自上而下推桥弓,先推左侧,后推右侧,每侧约1分钟;用拇指按揉法按揉百会、风池,每穴约1分钟。
2)胸背部操作:用一指禅推法推心俞、肺俞、膈俞,每穴约1分钟;用指摩法摩膻中、中府、云门,每穴约1分钟。
3)上肢部操作:用拇指按揉法按揉双侧内关、神门,每穴约2分钟;拿双上肢,每侧约1分钟。
(2)辨证治疗
1)心虚胆怯证
①延长拇指按揉双侧内关、神门时间。
②拇指按巨阙、风府各约1分钟。
③用拇指推法从胸部正中线沿肋间隙分别向两侧分推,至腋中线为止,约3分钟。
2)心血不足证
①用一指禅推法推心俞、脾俞、胃俞各约2分钟。
②用拇指按华佗夹脊约5分钟。
③用拇指按揉中脘、气海、足三里、血海各约1分钟。
3)阴虚火旺证
①用拇指按揉翳风、风池、哑门、肾俞、听宫、听会,每穴约1分钟,以酸胀为度。
②用拇指点太冲、行间,每穴约1分钟。
4)心阳不振证
①摩小腹约3分钟。
②用一指禅推法推气海、关元、中极,每穴约1分钟。
③拿三阴交约1分钟。
④用擦法横擦八髎、肾俞、命门,以透热为度。
5)水饮凌心证
①用拇指分推法分推胸部3分钟,重点推中府、膻中。
②用拇指按揉章门、期门,每穴约1分钟。
③斜擦两胁,以透热为度。
6)心血瘀阻证
①用拇指按揉心俞、膈俞、三阴交,每穴约1分钟,以酸胀为度。
②用掌擦法直擦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以透热为度。
【自我推拿保健】中指揉膻中、云门、中府约3分钟;拇指自上而下推桥弓2分钟,先左侧,后右侧。心虚胆怯证者,拇指按内关、神门各2分钟。心血不足证者,拇指按揉关元、气海,血海、足三里各2分钟。阴虚火旺证者,拇指按揉风池、翳风、太冲、行间各约2分钟。心阳不振证者,横擦肾俞、命门、八髎,以透热为度。水饮凌心证者,斜擦两胁,以透热为度;按揉中府、膻中、鸠尾、章门、期门各约1分钟。心血瘀阻证者,按揉三阴交、内关、膻中各约1分钟。
【调护】
1.患者情绪要乐观、稳定,精神愉快,避免忧郁恼怒。
2.劳逸结合,适当参加体育活动,避免剧烈活动和强体力劳动。
3.平素饮食忌过饱、过饥,戒烟酒、浓茶,宜低脂低盐饮食。
4.本病病势缠绵,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应坚持长期治疗。
【按语】推拿治疗时,手法要轻柔和缓,切忌手法过于粗暴,过重的手法刺激可诱发心悸症状的加重。对功能性的心悸,推拿治疗后可很快缓解,预后良好;对器质性病变所致的心悸,在推拿治疗的同时应积极配合药物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踝关节韧带损伤(视频)
',39)">
腕关节损伤的按摩治疗(视频)
',40)">
髋关节扭伤按摩手法 (视频)
',41)">
不一法师自我保健推拿(视频)
如需全屏观看,请点击下面的网址:
http://www.tudou.com/v/5ixco3PSpmQ
用鼠标点击中间的小三角即可播放。
',42)">
"
这个视频是我从民间中医网下载的,这个视频的文件太大,近二百兆,因此在播放的时候可能有缓冲的现象,请朋友们耐心等候。视频始终围绕看一个观点,即中医的“不通则痛,以痛为输”来对于全身的部分穴位进行按压,以达到舒通气血,调整身体阴阳平衡的作用。这套自我保健推拿术非常的简便实用。好东西我从不独享,故推荐给各位朋友们。祝大家健康快乐。
在实际操作中,如杲对穴位有什么问题,请直接留言。我将始终如一的为大家服务。
中医按摩巧治病(视频)
',43)">
推拿按摩巧治疗(视频)
',44)">
教你在家做按摩(视频)
',45)">
',46)">
人体穴位自我按摩法
',47)">
颈椎病按摩手法(一)',48)">
颈椎病按摩手法(二)
',49)">
【推拿按摩针灸】视频教学
',50)">
一些按摩常用手法直观的动画演示
【推法】(直推;分推;旋推)',51)">
推法为按摩常用手法之一。分直推、分推、旋推三种。有旋推为补,直推为清为泻(向指根方向);屈其指直推力补,直其指直推为泻;往上推为清,往下推为补等说法。

1.直推法以拇指端外侧缘或指面,或食、中二指指腹,或以掌根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作直线向前推动。

2.分推法用双姆指指面,自穴位向两旁分向推动。
3.旋推法用拇指指面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作频频旋转推动。
【运法】

用拇指或食、中、无名指面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由此往彼作弧形或环形运转。此法有顺运为泻,逆运为补,左运汗,右运凉及左转止吐,右转止泻等说法。
【揉法】(指揉法;掌揉法;鱼际揉法)

1.指揉法用拇指或食指端,或用食、中、无名指端着力,紧紧吸附在穴位上并作回环揉动,称指揉法。

2.掌揉法
用掌根大、小鱼际部着力在穴位上回环旋转揉动,称掌揉法。

3.鱼际揉法
仅用大鱼际部着力,在其穴位上回环频频揉动,称鱼际揉法。
【按法】
用拇指腹或掌根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向下按压,称按法。操作时常与揉法结合而用,称按揉。
【摩法】
摩法是按摩常用手法之一。分指摩法、掌摩法和旋摩法三种。有顺摩为补,逆摩为泻;掌摩为补,指摩为泻;缓摩为补,急摩为泻等说法。

1.指摩法用食、中、无名等三指腹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作连续的回旋抚摩,称指摩。

2.掌摩法
用掌心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作回旋抚摩,称掌摩。

3.旋摩法
用双手全掌指面着力,自患儿下腹部开始沿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的解剖方向,两手一前一后作交替旋转运摩,称旋摩法。
【掐法】
掐法为按摩常用手法之一。用拇指甲用力掐入穴内以不掐破皮肤为宜。
【拿法】
拿法是小儿按摩常用手法之一。用拇指指端和食中二指指端,或用拇指指端与其余四指指端相对用力提捏筋腱。后者又称五指拿。
【捏法】
捏法正位手势

捏法为按摩常用手法。分捏脊法和挤捏法两种。

1.捏脊法用双手拇指和食指作捏物状手形,自腰骶开始,沿脊柱交替向前捏捻皮肤;每向前捏捻三下,用力向上提一下,至大椎为止,然后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端沿着脊柱两侧向下梳抹;每提捻一遍随后梳抹一遍。在操作时,所提皮肤多少和用力大小要适当,而且要直线向前,不可歪斜。

2. 挤捏法 用双手拇指与食、中、无名指指端自穴位或部位周围向中央用力挤捏,使局部皮肤红润和充血为止。
【搓法】
用双手掌心相对用力,挟住一定部位,然后双手交替或同时用力快速搓动,并同时作上下往返的移动,称为搓法。
【擦法】
用拇指外侧缘或用食、中、无名指面在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来回摩擦。擦法又分指擦、掌擦和鱼际擦三种。
【抹法】

用单手或双手拇指面紧贴皮肤,作上下或左右往返移动,移抹法。 【捻法】

用拇指、食指面,捏住一定部位,作对称的用力捻动,称为捻法。
涌泉穴取穴法: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人体涌泉穴位于足底部,在足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详见此足底穴位图解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等。
大敦穴取穴法: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大敦穴位于人体的足部,大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详见此脚底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的主治疾病为:目眩、腹痛、肌肋痛、冷感症。除此之外,自古以来亦被视为镇静及恢复神智的要穴。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太冲穴取穴法: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映手,即是此穴。(详见此脚底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肝脏病、牙痛、眼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太白穴取穴法:
取定穴位时,可采用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的姿势,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详见此足底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胃痛、腹胀、吐泻、痢疾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太溪穴取穴法: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的姿势,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详见此足部穴位图解中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肾脏病、牙痛、喉咙肿痛、气喘、支气管炎、手脚冰凉、女性生理不顺、关节炎、精力不济、手脚无力、风湿痛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少阴肾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申脉穴取穴法:
取定穴位时,可采用仰卧或正坐的姿势,申脉穴位于人体的足外侧部位,脚外踝中央下端一厘米凹处。(详见此足部穴位图中的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增进耐性、怕冷症(怯寒症)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丘墟穴取穴法:
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丘墟穴位于足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详见此足部穴位图中相关图示)
主治症状:
此穴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主要穴位,主治症状为:可以使头脑清晰、能使自己情绪稳定,能承受不幸等心理压力等。
昆仑穴取穴法:
昆仑穴位于人体的脚踝外侧,在外踝顶点与脚跟相连线的中央点。(或足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详见此脚部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腰痛、高血压、眼疾、怕冷症、腹气上逆、肠结石、下痢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足临泣取穴法:
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足临泣穴位于足背外侧,第四趾、小趾跖骨夹缝中。(详见此脚部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症状:
此穴的主治症状为:胆经头痛、腰痛、肌肉痉挛、眼疾、胆囊炎、中风、神经官能症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行间穴取穴法: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行间穴位于人体的足背侧,大拇趾、二趾合缝后方赤白肉分界处凹陷中,稍微靠大拇趾边缘。
(详见此脚上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宿醉不适、眼部疾病、腿抽筋、夜尿症、肝脏疾病、腹气上逆、肋间神经痛、月经过多、粘膜炎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里内庭取穴法: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此穴位于脚底部,在第二趾根部,脚趾弯曲时趾尖碰到处。约第二趾趾根下约三厘米处。
主治症状:
此穴的主治症状为:食物中毒、荨麻疹等。
下痢穴取穴法:
取定穴位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此穴位于足背部位,脚拇趾和第2趾中间向里2厘米处。(详见此脚底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指压此穴,对于治疗下痢非常有效。
高血压点取穴法:
此穴位于脚的大拇趾趾根上,有粗的横纹。在其中央是称为“高血压点”的穴位。(详见此脚底按摩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指压此穴位,对于治疗高血压很有疗效。
第二厉兑取穴法: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第二厉兑位于人体的足部,第二趾甲根、边缘中央下方的二毫米处。(详见此足底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呃逆、呕吐、食欲不振等。
第三厉兑取穴方法:
第三厉兑位于人体的足部,第三趾甲根边缘下方约二毫米处,稍微靠第二趾。(详见此足底按摩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的主治疾病为:指压此穴位,对于治疗烧心、嗳气很有效果。
多踮脚尖增强性欲
性是人与生俱来的欲望,但性能力却如同未开封的宝刀,必须经过一番打磨,才能“砍金断玉,削铁如泥”。
下棋、玩电脑或久立、久坐不动时,最好能每隔一小时,做一次踮脚运动。这不仅是一个不错的有氧运动,能促进下肢血液回流,锻炼屈肌,还有助改善性能力,帮助男性“补肾”。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男科中心主任医师吕伯东介绍说,踮脚尖可益肾壮阳,进而改善性功能,特别是在小便时,踮踮脚尖,效果更突出。“从经络角度看,踮脚尖有利于通畅足三阴经。这组经络分布在大腿内侧,上侧为足太阴脾经,中间为足厥阴肝经,后方为足少阴肾经。肝肾脾都主升,三个脏腑都有激发中气的作用,从而达到补肾固本的效果。”
踮脚尖时,双侧小腿后部肌肉收缩,挤压出的血液量,可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增强盆底肌肉的强度,从而改善阴茎勃起时的海绵体血液充盈,并减少血液回流,提高阴茎硬度和维持勃起时间。对于女性来说,盆底肌肉增强,意味着性感受的增强,也有助于其获得高潮。
对于患有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肥大的男性,小便时踮脚能使排尿更流畅。从中医角度看,前列腺疾病多属于中气不足,以至于小便淋漓不尽。小便时踮脚尖,能提升中气,小便就畅快很多。
踮脚尖也可以有很多“变形”。如可以踮脚尖走路,每次走30―50步,稍稍休息一下,然后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再重复几组,速度可自我调节,以感觉舒适、轻松为宜。也可以坐着踮脚尖,使膝盖与大腿平行,并将两个装满水的瓶子放在大腿上,进行负重练习,每次也是踮30―50次。▲
足底对应穴位及病症


',52)">
人体穴位自我按摩法
',53)">
欧式按摩全套讲解示范
­',54)">
家庭穴位保健按摩视频教学
',55)">
高级按摩技师 国家级考评员
赖丽珍亲自示范讲解 泰式全身按摩
­泰式按摩1 片长 16分 54秒
­',56)">
泰式按摩2 片长 12分 40秒
­',57)">
泰式按摩3 片长 9分 02秒
­',58)">
­泰式按摩4 片长 12分 11秒
­',59)">
推拿治疗腰肌劳损(视频)
20
',60)">
慢性腰肌劳损治疗
',61)">
自我按摩防治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是指腰部肌肉、筋膜与韧带组织慢性损伤 发病原因可归纳为三条:第一,长期工作姿式不良 如弯腰、用一侧肩扛抬重物 或是习惯性姿式不良,使腰肌长时间处于牵伸状态,造成累积性劳损变性 软组织疲劳则产生腰背酸痛。第二,腰椎先天或后天性畸型,或下肢短缩畸型,或腰部外伤后,长期卧床,腰背肌长度疲劳等。第三,腰部软组织急性损伤治疗不当,或反复损伤使组织不能得到充分修复,产生纤维化或瘢痕形成,也是慢性腹痛的原因。中医则认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 久坐伤肉,久立伤骨 久行伤筋,是谓五伤”。阐明了劳逸不当,气血筋骨活动失调,己造成组织劳损。
本病好发于成年人,腰或腰骶部疼痛,反复发作、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时轻时重,缠绵不愈。腰部可有范围广泛的压病,脊椎活动多无异常,急性发作时各种症状均明显加重,井可有肌肉痉挛,脊柱侧弯,生理前突改变。个别患者下肢牵制性疼痛,但无串痛和肌肤麻木感。疼痛的性质多为钝痛,可局限一个部位,也可散布整个背部,但无一定的压痛点。腰肌无明显痉挛。   腰肌劳损,病位在肌肉。中医认为脾主肌肉。
长期凛受风寒湿邪是诱发腰痛的重要原因,寒冷季节要注意保暖,不要在潮湿的地板上躺卧,工作时要经常变换体位,纠正不良姿势。平时要加强腰背肌及脊椎间韧带的锻炼和保护,运动或抬重物前做好准备活动。腰为人体运动的枢纽,摇动、按摩腰部能够健腰强肾,疏通经络,防治腰肌劳损。下面介绍自我按摩防治腰肌劳损十法:
推两手对搓发热之后,重叠放于腰椎正中,由上向下推搓30—50次,至局部产生热感为止。
捏脚前伸而坐,或弯曲膝盖,或正坐姿势,均可。两手分别捏拿、提放腰部肌肉15—20次。
揉采取坐姿。两手五指并拢,分别放在后腰左右两侧,用掌心上下缓慢揉搓,至发热为止。
滚两手握拳,从腰部向上下滚动、按摩。先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反复多次进行。上身可配合前倾、后仰。
压两手叉腰,大拇指分别按于两侧腰眼处,用力挤压,并旋转揉按,先顺时针,后逆时针,各36圈。
叩用双手半握拳,用两拳的背面轻叩腰骶部,以不引起疼痛为度。左右同时进行,各叩30次。
抓双手反叉腰,拇指在前,按压于腰侧不动,其余四指从腰椎两侧用指腹向外抓擦皮肤,从腰眼到骶部顺序进行,两侧各抓36次。
抖两手置腰部,掌根按于腰眼处,快速上下抖动15—20次。
按取坐位,以中指指尖揉人中穴1—2分钟。
点取坐位,用两手中指的指尖分别点按两腿委中穴(膝关节后窝正中)1—2分钟,被按部位应出现酸、麻、胀的感觉。
除了局部按摩,摇动腰部也能够防治腰肌劳损。具体介绍两种方法,以供参考:
①转胯运腰站立姿势,双手叉腰,拇指在前,其余四指在后,中指按在腰眼部,即中医所说的肾穴位上,吸气时,将胯由左向右摆动,呼气时,由右向左摆动,一呼一吸为一次,可连续做8—32次。
②旋腰转背取站立姿势,两手上举至头两侧与肩同宽,拇指尖与眉同高,手心相对。吸气时,上体由左向右扭转,头也随着向后扭转,呼气时,由右向左扭动,一呼一吸为一次,可连续做8—32次。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推拿(视频)
',62)">
腹痛腹胀的家庭按摩法(视频)
',63)">
刮痧治疗牙痛(视频)
',64)">
神经衰弱头穴和耳穴按摩(视频)
神经衰弱头穴按摩
',65)">
神经衰弱耳穴按摩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