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世界各种职业介绍:顺应天时养生 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5:53:42
顺应天时养生 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七)

"兜肾囊"--古代养生家秘而不传的男性强肾秘法

                

            真言一句话,假言万卷书。不论是做人还是养生,真正能启悟人的话,真正的好方法,适合自己的,哪怕只是几十个字、几个简单的动作,也够我们受用终生的了。"兜肾囊"就是这样一个简要的护命之法。

 

               

            三四十岁的人,正当壮年,尤其是男性,一般都不太关注自己的身体,也不讲究什么养生,因为这个年龄的人身体精气神都很旺,一般的外邪都奈何不了;即使生了病,身体的承受能力也比较强,小病小痛都能扛过去。但是这个年龄段的人(主要是男士),特别知道补身体。不重视养生而又要知道补身体,补什么呢?补肾!

 

               

            为什么要补肾?很简单,肾虚嘛!现在的人,肾虚已经成了一种普遍情况,究其根源,不外乎三个方面:一个是竞争压力大,工作过于劳累,睡眠不足,生活不规律造成身体气血亏虚;二是纵欲,古话说"饱暖思淫欲,饥寒思果腹",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思想也开放了,很多人便过于放纵自己的欲望,导致肾精和元气亏耗;第三就是生病和吃药,生病是非常伤精血和耗元气的,是药三分毒,吃药就更伤身体了,尤其是现在的化学药物!

 

               

            肾虚了怎么办?许多人就去买一些补肾的东西来胡乱吃、胡乱补。殊不知不管是补药还是保健品,它都是有一定偏性的,假冒伪劣且不说,你乱吃就会吃出毛病,结果很可能肾没补好,其他的问题又出来了;情况好一点的,按下葫芦浮起了瓢,肾倒是补好了,却引起了其他的麻烦。所以,最好的补肾之法不是吃补药、保健品,不是借助外物,而是在好好吃饭、好好睡觉的基础上利用身体自己的功能,发挥身体自己的能量,因为最好的灵丹妙药都在我们自己身上。

 

                

            补肾的方法其实很多,如敲打经络,按摩穴位,还有其他很多功法都能起到强肾补肾的作用。但这里推荐给大家一种非常特别的方法,不过这次我得"偏心"一点,给男士们"开个小灶",教大家一个男人专用的强肾秘法。

 

               

            现在的男士们因为过分纵欲导致的肾虚,情况十分严重。但若让他节欲,也只能是相对而言,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下子是很难改过来的,只能慢慢来。再加上男人三四十岁的时候也是一生中压力最大的阶段,上有老下有小,是家庭的支柱;并且,这个年龄段的男人由于知识技能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储备,性情已经比较成熟,历经磨炼,在单位也多是"中流砥柱",所以精力气血的耗损必然会很大。这样,精血耗损太多肾就会受伤,而肾是主管生殖和代谢的,结果就会出现性功能障碍,什么遗精、早泄、阳痿以及前列腺疾病、尿道疾病就会接踵而来。

 

               

            所以我们就必须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增强肾脏的功能,以保护我们的身体,使它有能力承受这种"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面所推荐给大家的这个方法,就是古代养生家密而不传的补肾强身秘法--兜肾囊,也叫铁裆功。希望此方法能对诸位男性,特别是中老年朋友的"性福"健康起到一定的帮助。

 

               

            此法虽为古代医家不传之秘法,其动作却非常简单。"兜肾囊",其中的"肾囊",其实就是男性的睾丸。有朋友可能不明白,睾丸就是睾丸,为什么又叫肾囊呢?因为睾丸被古代医家称之为"外肾",与肾同出一源(连"长相"都差不多),而它又位居阴囊,所以就叫肾囊。那么何谓"兜"呢?兜有衣兜之意,这里的意思则是用手包围着向上托举,整个动作有点像我们平时用两只手从河里或盆里往起捧水的姿势。

 

               

            具体的操作方法是这样的,在每天的戌亥两个时辰交接之时,也就是晚上的9点左右(以晚上8点到10点之间为最好)或站或坐或躺,形式不拘,当然以坐式或躺式效果最佳。先来说坐式,把手洗干净,然后选择一间安静的屋子(一般以自己的卧室为佳),关上门,解开衣服,脱去裤子,盘腿端坐在床上或沙发(椅子)上;全身放松,停止一切思维活动,意守丹田(将全部的意念集中于丹田--肚脐下面一寸半处的气海穴,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这个地方,相当于我们平时所说的"聚精会神"的状态);然后两手掌面对搓3~5分钟,等两手掌搓热之后左手四肢并拢,兜托住整个阴囊,拇指轻轻按住阴茎,以防止之后练习时摆动,右手掌面横贴在小腹部耻骨上面的阴毛处,然后两手同时用力往上兜托--左手兜托住阴囊向上托举,右手掌面沿着腹部中线(任脉)向上推摩至肚脐处,如此反复做81次。之后再换手操作,右手四肢并拢兜托阴囊,左手放在耻骨上阴毛处,跟前面的方法一样,再做81次就完成了。所有动作就是这么简单,可以睡前练习,练完即睡觉,效果更佳!一般坚持半个月即可见效,坚持时间越长则效果越佳,最好能把它变成自己的一个习惯。

 

               

            如果是年龄比较大的,或身体弱的,或是行动不方便者,可以躺着练(当然所有人都可以躺着练)。即先仰卧在床上(根据屋里的温度,最好盖上被子),两腿向两侧适度分开,两膝关节呈120°弯曲,然后一手兜托阴囊,一手推摩小腹,即可开始练习,具体的操作方法同上面一样。

 

               

            此法历史悠久,但由于古代医家、养生家们一直秘不外传,所以不为大众所知,直到明清时期才有医家典籍广泛刊载。其中比较有名的有这么几本,一本是由明代养生家高濂所著的养生专著《遵生八笺》;一本是由明代医家李梴所撰的《医学入门》,其中就有通过练习"兜外肾"治疗外感病和遗精、早泄等生殖病的记载;还有明清时期丹道名家张三丰所著的《金丹秘诀》,清代医家汪昂在其所撰的养生学著作《勿药元诠》中也称此方有生精壮阳固肾之功效。其中,《金丹秘诀》里有口诀道:

 

               

            "一擦一兜,左右换手,九九之功,真阳不走。戌亥二时,阴旺阳衰之候,一手兜外肾,一手擦脐下,左右换手各八十一,半月精固,久而弥佳!"

                

            宋代爱国诗人陆游,尽管一生历经坎坷,但却活了85岁高龄,这主要得益于他深谙养生之道。而他的养生秘诀之一就是"兜肾囊"。在《剑南诗稿》中他写道:"人生若要常无事,两颗梨须手自煨。"这里的"两颗梨"其实指的就是男性的两个睾丸;而一个"煨"字则十分形象地道明了此法的要领--把两手掌搓热后去托握睾丸,同时推摩阴茎和小腹。

 

               

            这么神奇的方法,其中的奥秘在哪里呢?我们说过,睾丸是男人的外肾,这个方法,就是直接作用于肾的强肾之法。而且,我们的前阴部更是经络会聚之地,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和主管生殖系统的任脉都从此经过。中医讲"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临床上常见的阳痿、早泄、遗精以及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等症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肝肾功能异常。肝藏血,主筋,《黄帝内经·素问》中说:"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宗筋弛张,发为筋痿",男性的阴茎其实就是宗筋,它是肌腱筋膜会聚之处,具有筋的特性,可张可弛。而筋膜有赖于肝血的濡养,因此如果肝主筋的功能失常,肝血不足,也会导致阳痿、早泄等男性生殖问题。加上肝肾二脏的关系本身亦十分密切,二者同居下焦,功能上互相协调,中医还有"肝肾同源"之说,它们共同负责人体的精血生产和运行,一方失调,另一方必然会受牵连。我们通常把阳痿、早泄等性功能障碍都归罪于肾,使劲地补肾,其实出现这些问题不一定都是肾的罪过,要是肝功能异常也会导致这些症候。而"兜肾囊"这种功法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同时调理了肝经、肾经和任脉这三条经脉,达到"一石三鸟"之神效,这样,经脉通畅、气血旺盛,病当不治自愈!

 

               

            而且,即便是因为思想压力大、情绪抑郁等心理因素导致的性功能障碍,此法同样能起到非常好的调解作用。因为思想压力大、情绪抑郁的直接结果就是肝郁,肝是主疏泄的,它不能正常地疏泄,就会抑郁,就会情绪烦闷。就像一根水管子,它本来是流水的,结果被堵上了,不通畅了,时间一长里面必然会腐臭变味,产生污垢。所以只有把肝经打通了,肝脏的功能得以恢复,它能正常疏泄,忧虑郁闷自然就解决了。并且,练习兜肾囊的时候同时还打通了肾经,而肾水生肝木,肾脏功能好了也会帮助肝脏去处理问题。中医又讲五脏主五神,其中肾主志。何谓志?志就是志向、意志,肾脏的功能强大了,主志的能力强了,你想的就是大事、正事,而不会老去胡思乱想,在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纠缠不休,斤斤计较,钻进牛角尖里不出来。所以你把肾脏功能调理好了,这些心理上的问题也会逐渐好转,进而解决。这样,心理上的毛病没有了,由此引起的性功能障碍可不就解决了吗?

 

               

            不知大家注意没有,"兜肾囊"法非常强调一个数字--81,每只手都要兜81下。这其中有什么秘密呢?按照中国文化阴阳的划分,奇数为阳,偶数为阴,9为阳数之最,九九八十一,81是最大的阳数。这就是秘诀:肾囊左右换手兜,九九八十一阳不走。我们要强壮肾脏,要增强肾气,而气是属阳的,那我们就得利用这个最大的阳数,争取最佳的效果。

 

               

            练习兜肾囊还有一个要领也特别关键,那就是在每次开始练习之前一定要做到意守丹田,这就是表象与本质,"真功夫"和"假动作"的区别。因为丹田就是我们任脉上的气海穴。什么叫气海?气海就是元气之海,又叫精门。大家知道,元气和肾精是一个人的生命之本,而肾脏又是元气之本,精血之源,且它还是任脉上的要穴,任脉与肾脏又都是生殖之要害部门,所以此穴是与肾脏功能最对应的一个穴位,它就好比是肾脏在人体表的一个窗户,是我们与肾脏进行沟通的一个桥梁,有极好的补虚益气、固精壮阳之效。用力不如用意,更神妙的是,我们不是用手去按摩它,而是通过意念去刺激它,这才是最高明之处,效果自非"手动"可比。所以你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作用必然会大大提升,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由于兜肾囊强肾壮阳功能太好,35岁以下和还没有结婚的年轻人不要练习,以免火上浇油造成性欲过旺以致"走火入魔"。当然,即便已经结婚的朋友,如果练习之后导致性功能太强,阴茎经常勃起且难以萎软,那就应停止练习或是暂停一段时间。为防止大家"走火入魔"难以自收,这里再送给大家一剂"解药"--若是在练习兜肾囊的过程中因为局部刺激使阴茎勃起坚挺,可将自己全部的注意力转移到肚脐上(要做到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合眼闭口咬牙,舌抵上腭,提撮肛门,想着自己身上有一股气从会阴部出发,沿着尾椎一直上行,过头顶,下至两眼间(印堂穴处),如此意守5分钟,叩齿咽津,送入中丹田(两乳头连线中点的膻中穴),即可使阴茎颓软如初。另外,练习兜肾囊要注意阴部卫生,练功之前必须将手洗净,若是阴部有湿疹、皮炎或其他不适的朋友暂时不要练,待其康复后再练,以免引发其他麻烦。

 

               

            练武之人总希望得到武功秘籍,而养生之众总希望得到祖传秘方,但往往真言一句话,假言万卷书。一生当中,若是能找到一两条非常适合我们的养生之法,不论它是极为简单还是略微复杂,都能让我们终生受用,受益无穷!

 

                附:亥时经络锻炼:三焦经显效,气顺百病消

               

            手少阳三焦经与手厥阴心包经表里相合,从手走头部,起始于无名指外侧趾甲角(关冲),上行手背小指与无名指之间(液门),沿着手背(中渚、阳池),出于前臂伸侧两骨(尺骨、桡骨)之间(外关、支沟),向上通过肘尖(天井),沿上臂外侧(清冷渊、消泺)往上通过肩部(臑会、肩髎),交出足少阳经的后面(天髎),进入缺盆(锁骨上窝),分布于膻中,联络心包,穿过横膈,分别属于上、中、下三焦。

 

               

            胸中分支:从膻中分出,上行出锁骨上窝(缺盆),至颈后与大椎穴交会,上走至颈部,沿耳后(翳风)上行至耳上方,后弯下向面颊,到眼眶下(颧髎)。

 

                耳后分支:从耳后分出进入耳中,出来后走耳前,经过上关穴,在面颊部与前一分支相交,到外眼角(丝竹空),接足少阳胆经。

               

            三焦是人体的大总管,三焦经是人体健康的总指挥,所以保持三焦经的通畅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打通三焦经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办法,有点近似于敲揉心包经,但又不完全相同。因为三焦经走在胳膊的外侧,按揉起来不太方面,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拍。每天晚上临睡前,也就是三焦经气血最旺的时候--亥时(21~23点),坐着或是站着,右胳膊伸向左侧,右手正好在左侧腰部上下,然后用左手手掌从右肩膀开始,沿着胳膊的外侧三焦经的行走线路往下拍打,直到手腕,动作快慢适度,一下一下,略微用力,以振动里面的经络,每次8分钟左右。拍完之后,再用食指按揉手腕背面,腕横纹中点小窝里的阳池穴3分钟。此穴是三焦经的原穴,揉它可以将气血引到手上--三焦经经气的源头,从而疏通整条经络。

 

               

            右侧的经络疏导完毕,然后换手,还是同样的方法,用右手来拍打左侧的三焦经,拍完后再按揉阳池穴3分钟。百病从气生,《黄帝内经》和《难经》中都言三焦主气,它既是人体元气运行的通道,也是体内废气的出口,三焦经打通了,三焦的功能强大了,元气运行顺畅、废气排泄及时,身体那还有那么多的毛病呢!不管是什么内分泌失调、消渴症(糖尿病)、脾胃病、咳喘症,还是头痛、头晕、失眠、抑郁症,只要你把三焦经打通了,它们都会不攻自破,逐渐化解!

 

                附录一:十二时无病法

               

            古代养生家根据昼夜阴阳的变化规律,制定了尤其适合中老年人的《十二时辰养生法》,明代石室通人称之为仁六功踯,清代医学家尤乘谓之《十二时无病法》。考虑到原文为古代养生家所写,而今时代不同,生活环境也不同,故本书在引用时,未直接翻译引用,而是结合当今老年人的实际生活情况,将该文介绍如下。

 

               

            丑、寅时(1~5时):此时为人体精气生发的时候。如果此时失眠,可披着被子,坐在床上,呵一两口气,把体内浊气吐出。然后把两只手搓热,摩擦鼻子两旁,并用搓热的手慰热双目35遍。接着把两只耳朵分别向前、向后揉卷35遍。然后用两只手抱住后脑,双手的手心恰好掩住双耳,用食指去弹中指,用来击打后脑勺24次。完毕后,再左右耸跳身子,舒展双臂,像开工一样,做49遍。最后,漱嘴里的唾液满口,用意念送下丹田,作三口咽下,可清除五脏之火,达到减息的目的。

 

               

            卯时(5~7时):此时已经可以看到晨光了。起床时,要根据气候的寒暖选择适当的衣服。起床后,可坐在明亮的窗户下,喝一杯白开水,不要喝茶。再梳头发百余下,可疏风散火,明目去脑热。洗漱完毕后,应该喝一点淡粥,吃饱后稍休息,再徐徐行走五六十步,边走边用手摩挲肚子。如果此时要出门或不出门但感觉疲倦,可以饮一点点酒,可用来养真气。

辰、巳时(7~11时):这两个时辰,可以用来读书看报,或处理家务,或到公园里散步,赏花赏鸟。并要开开心心地享受这段时光,不要因为一些小事而动气。回到屋里后,要闭目养神,或叩齿咽津数十口。这样做是因为从亥子两个时辰开始,真气就到了,到了巳午时真气就逐渐减少,因此此时应定神调息,以用来调养真气。

 

               

            午时(11~13时):这时要根据自己的饭量去吃饭,不要勉强。午餐吃的要好,尽量丰盛、齐全些。这里说的吃得好,并非一定是山珍海味,而是要吃加工熟的食物,不吃生冷和坚硬的食物。午餐不可吃得过饱,饭后应站起来走上百余步,然后抚摸腹部,再转手抚摸肾堂,让它热起来,使得肾和脾运动起来。然后再喝点茶水,不要喝得过量。

 

                未时(13~15时):此时最好午休片刻,醒来后,可看书、写作、抚琴或邀朋友叙叙,或出去散散步,放松自己,不要太过劳苦。

                申时(15~17时):此时可吃点小点心,或果品。此时也是上班族的下午茶时间,更是看书、绘画的良机。

                酉时(17~19时):此时应该是吃晚饭的时间了,但不能吃得太迟或太饱,可以少喝点酒,不要喝醉。

               

            戌时(19~21时):此时可用热水泡脚,可以降火、活血、除湿。并且用凉茶水漱口,可以去除食物的残渣和毒火。睡前可以看一会书,但不能看得太久,否则会损伤眼睛。此时不能多想问题,因为此时思虑过多会造成心火上炎,引起肾水不足,容易导致心肾不交,易患性功能障碍。所以在这个时候,应尽量使心绪安宁,静心养气,早早入睡。此外,睡之前可以按摩左右脚心的两个涌泉穴数百次,可保养人的精气。

 

               

            亥、子时(21~1时):此时应该安然入睡,以保养人的元气。睡时,身体要侧面睡着,一只脚屈着放在另一只脚上。要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什么都不要想,只有先睡心了,人才能安静入眠。这样心无杂念,安心入睡,才是调神养气的法宝。

 

                【备注】为便于读者了解,一并附原文如下。

                

            洁一室,穴南牖,八窗通明,勿多陈列玩器,引乱心目。设广榻长几各一,笔砚焚楚,旁设小几一,挂字画一幅频换。几上置得意书一二部,古帖一本,香炉一,茶具全,心目间常要一尘不染。

 

               

            \[丑寅\]时,精气发生之候,勿浓睡。拥衾坐床,呵气一二口,以出浊气。将两手搓热,擦鼻两旁,及熨两目五七遍。更将两耳揉卷,向前后五七遍。以两手抱脑,手心恰掩两耳,用食指弹中指,击脑后各二十四,左右耸身,舒臂作开弓势五七遍,后以两股伸缩五七遍,叩齿七七数,漱津满口,以意送下丹田,作三口咽。清五脏火,少息。

 

               

            \[卯\]见晨光,量寒温穿衣服,起坐明窗下,进百滚白汤一瓯,勿饮茶,栉发百下,使疏风散火,明目去脑热。盥漱毕,早宜粥,宜淡素,饱摩腹,徐行五六十步,取酒一壶,放案头,如出门先饮一二杯。昔有三人皆冒重雾行,一病一死一无恙。或问故,无恙者曰:"我饮酒,病者食,死者空腹。"以是知酒力辟邪最胜。不出门或倦,则浮白以养真气。

 

               

            \[辰巳\]二时,或课儿业,或理家政,就事欢然,勿以小故动气,杖入园林,督园丁种植蔬果,芟草灌花莳药,归来入室,闭目定神,咽津约十数口。盖亥字以来,真气至,巳午而微,宜用调息以养之。

 

               

            \[午\]餐量腹而入,食宜美。美非水陆,毕具异品殊珍。柳公度年八十九,尝语人曰:"我不以脾胃熟生物、暖冷物、软硬物,不生、不冷、不硬,美也。"又勿强食,当饥而食,食勿过饱,食毕起行百步,摩腹又转手摩肾堂令热,使水土运动,汲水煎茶,饮适可,勿过多。

 

                

            \[未\]时就书案,或读快书,怡悦神气;或吟古诗,畅发悠情。或知己偶聚谈,勿及阃,勿及权势,勿臧否人物,勿争辩是非,当持寡言养气之法。或共知己闲行百余步,不衫不履,颓然自放,勿从劳苦殉礼节。

 

                \[申\]时点心,用粉面一二物,或果品一二物,弄笔临古帖,抚古琴,倦即止。

               

            \[酉\]时宜晚餐勿迟,量饥饱勿过,小饮勿醉,陶然而已。《千金方》云:"半醉酒,独自宿,软枕头,暖盖足。"言最有味。课子孙一日程如法即止,勿苛。

 

               

            \[戌\]时篝灯,热汤濯足,降火除湿,冷茶漱口,涤一日饮食之毒。默坐。日间看书,得意处复取阅之,勿多阅,多伤目。亦勿多思。郑汉奉曰:"思虑之害,甚于酒色。思虑多则心火上炎,火炎则肾水下涸,心肾不交,人理绝矣。"故少思以宁心,更阑方就寝。涌泉二穴,精气所生之地,寝时宜擦千遍,榻前宜烧苍术诸香,以辟秽气及诸不祥。

 

               

            \[亥子\]时,安睡以培元气,身必欲侧,屈上一足。先睡心,后睡眼,勿想过去、未来、人我等事,惟以一善为念,则怪梦不生。如此御气调神,方为自爱其宝。

 

                --清·尤乘

                附录二:十二经脉名称分类及人体分布规律表

               

            十二经脉对称分布于人体的两侧,分别循行于上肢或下肢的内侧或外侧,每一经脉分别属于一个脏或一个腑,因此,十二经脉中每一经脉的名称,都包括手足、阴阳、脏腑三个部分。

 

                内为阴,外为阳:分布于肢体内侧面的经脉为阴经,分布于肢体外侧的经脉为阳经。

               

            脏为阴,腑为阳:五脏"藏精气而不泻",为阴,六腑"传化物而不藏",为阳。每一阴经分别隶属于一脏,每一阳经分别隶属于一腑,各经均以脏腑命名。

 

                上为手,下为足:分布于上肢的经脉,在经脉之前冠以"手"字,分布于下肢的经脉,在经脉之前冠以"足"字。

                一、十二经脉名称分类及其在四肢分布规律表

                二、十二经脉在头面部的分布规律表

                十二经脉在头面部的分布规律为:

                头面部:手三阳经止于头面部,足三阳经起于头面部,手足三阳经在头面部相交接,所以说"头为诸阳之会"。

               

            其分布特点是:阳明经分布于面部、额部;太阳经分布于面颊、头顶及枕项部;少阳经分布于耳颞部。另外,足厥阴经也循行至巅顶部。其分布规律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厥阴在巅顶。

 

                三、十二经脉在躯干部的分布规律表

                十二经脉在躯干部的分布规律为:

               

            躯干部: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手三阴经均从腋下走出;足三阳经则阳明经行于前(胸腹前),太阳经行于后(背后),少阴经行于侧面;足三阴经均行于腹面。行于腹面的经脉自内向外的顺序为: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附录三:十二经穴起止表与起止歌

                一、十二经穴起止表

                【十二时辰】【十二经穴】【起穴】【止穴】

                (寅)肺经手太阴出中府(腋傍)至少商(手拇)

                (卯)大肠手阳明起商阳(手食指)至迎香(鼻傍)

                (辰)胃经足阳明起承泣(目下)下厉兑(足次趾)

                (巳)脾经足太阴起隐白(足)上大包(腋下)

                (午)心经手少阴出极泉(腋下)注少冲(手小指)

                (未)小肠手太阳起少泽(手小指)上听宫(耳中)

                (申)膀胱足太阳起睛明(目内眦)下至阴(足小趾)

                (酉)肾经足少阴起涌泉(足心)上俞府(胸前)

                (戌)心包手厥阴出天池(乳后)注中冲(手中指)

                (亥)三焦手少阳起关冲(手名指)上丝竹空(眉尾)

                (子)胆经足少阳起童子髎(目锐眦)下窍阴(足四趾)

                (丑)肝经足厥阴起大敦(足)上期门(乳下)

                二、十二经穴起止歌

                中府肺经出少商,少商别络注商阳。

                商阳大肠迎香上,香接承泣至胃旁;

                头维下降至兑穴,兑传隐白至脾乡;

                最终脾络名大包,大包再接极泉场。

                泉贯少冲心部井,少泽相连即小肠;

                上达听宫睛明会,膀胱下达至阴旁。

                至阴斜出涌泉底,肾脉还归俞府藏。

                俞府天池横络截,三焦宛转丝竹扬。

                丝竹更贯瞳子窌,胆经下入窍阴方。

                窍阴横亘大敦井,敦上期门肝脉当。

                期门历遍还中府,经络周流仔细详。

                备注:此歌为今人李鼎改写校订。现将原歌摘录如下,以供参考。

                中府为初注少商,少商别络注商阳。商阳复向迎香走,香接头维至库房。

                维下降兮趋厉兑,兑传隐白至胸乡。隐白上升达大包,大包仍续极泉场。

                泉贯少冲心部井,少泽相连即小肠。泽会听宫、睛明分,睛明下造至阴强。

                至阴斜出涌泉底,泉穴还归俞府藏,俞府天池横络截,池出中冲心主张。

                中冲并与关冲合,关冲宛转丝竹傍。丝竹更贯瞳窌穴,瞳窌下入窍阴方。

                窍阴横亘大敦井,敦上期门肝脉当,期门历遍还中府,经络周流仔细详。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