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世界召唤不了坐骑:顺应天时以养生 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05:22
                                   顺应天时以养生 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二)

韭菜的做法很多,比如韭菜炒鸡蛋、韭菜炒虾米等。西北有道名菜,叫"黄马卧草滩",就是将韭菜炒熟之后,再在上面盖上一大块炒得黄焦焦的鸡蛋,色、香、味俱佳。这里,我们再给大家介绍一款韭菜炒羊肝。

 

                韭菜炒羊肝

               

            取韭菜150克,羊肝120克,植物油、姜丝、精盐、黄酒各适量。将韭菜洗净后,切成3厘米长的段,羊肝切成薄片。锅内加入植物油,烧至八成熟后用姜丝爆锅,然后下羊肝片和黄酒炒匀,最后放入韭菜,炒熟后即可食用。

 

               

            中医认为,羊肝性凉,味甘,入肝经,《千金·食治》谓之有"补肝明目"之功效,再与韭菜相搭配食用,补肝效果更好。这道菜既可单食也可佐餐,每天吃上一顿,对养肝明目有很好的效果。

 

               

            古人养生讲究"天人合一",只有从大自然中借力,才能获得无穷无尽的力量。春日多食些韭菜,再于闲暇之时漫步于芳草小径,或者去郊外踏青问柳,登高望远,使身心完全与自然相融,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健康长寿,自然也就不期而至了。

 

                附:丑时经络锻炼:肝经之上生灵药,太冲行间章门找

               

            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表里相合,从下往上走,起点在大脚趾趾甲后面的大敦穴,沿着脚背内侧(行间、太冲)向上,经过内踝前一寸处(中封),沿小腿内侧往上,在内踝上方交足太阴脾经,向上经过膝关节内侧,沿着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毛中,环绕过生殖器,上至小腹,挟胃两旁,属于肝,与胆联络,再往上通过横膈,分布在胁肋部,沿喉咙之后,进入咽喉部,连接目系,上行出于额部,到头顶与督脉交会。

 

                肝经有两条分支,一条从眼部走向面颊,往下环绕在口唇的里面;另一条从肝分出,穿过横膈,向上注于肺,交手太阴肺经。

               

            按照中医的子午流注理论,气血流注肝经的时间是在凌晨的1~3点,也就是丑时,但这时候同样也是我们睡眠的黄金时间,所以肝经的调养同胆经一样,也应该放到其他时间来做。足厥阴肝经是上下走向的一条经络,从脚趾经腹部到头顶,这么长的一条经络,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抓重点,而且是重中之重。这个"重中之重"就在于太冲、行间和章门三个穴位。行间穴是肝经上的第二个穴位,在脚背侧,足大趾和第二趾的趾缝处靠大趾一方。太冲在行间后面一点,第一趾骨与第二趾骨间隙后方的凹陷里即是。这两个穴位可以连起来刺激,每天晚上泡脚之后睡觉之前(因为通过热水泡脚已经激活了脚部的气血,这时候刺激效果更好)用两手的大拇指(或者食指、中指)从太冲往前一次一次缓慢而有力(适当用力)地推揉到行间;可以两手同时按摩两脚,也可以一边一边地来,每只脚推揉5分钟。

 

               

            肝经上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宝贝就是章门穴。章门,章同"障",有屏障之意;门即门户,简单理解,章门就是内脏之门户--一个极具战略性的位置,可见其重要性非同一般。章门位于腹部的两侧,与肚脐相平。教大家一个最简单的寻找方法,两胳膊紧贴两侧裤缝自然下垂,然后抬手屈肘,肘尖下即是章门穴。

 

               

            此穴有一个很好的刺激方法,两手作叉腰式,大拇指向内扣,指尖按揉穴位。但因其处于内脏要害部位,动作不要太重,每天1次,每次轻揉3分钟即可;还要注意,很饿的时候、很累的时候和饭后一小时内不要揉,以免伤及内脏。

 

                第三章 寅时:日夜交替之时就是气血整装待发的时刻

                寅时--3∶00~5∶00--肺经最旺

               

            寅时也就是凌晨的3点至5点,此时肺经当令。肺为"相傅之官",能朝百脉。寅时全身气血都流注肺经,我们身体的这位"相傅"此刻就担负起"均衡天下"的责任,对全身的气血重新进行分配,此刻肺是最忌打扰的。如果有器官在此刻特别活跃的话,肺就不得不多分配给它一些气血,这样就极易导致气血分布不均。对人体而言,这种现象是十分危险的。因此,为了能使肺正常工作,寅时各器官都必须进入"休眠"状态。

 

               

            有些老年人在寅时总会醒来,这很可能是因为体内气血太虚,肺在分配气血时有些力不从心。这时不要忙着起床,可在床上练练"赤龙绞海"法,以达到化生气血的功效。另外,平常生活中可以多吃一些能润肺的白色食物,这样对养护肺脏也是很有好处的。

 

                阴转阳时,肺开始对全身的气血进行大分配

               

            我国一些传统的养生学家提倡寅时起床,认为这样有利于人体的健康,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寅时肺经当令,对全身的气血重新进行分配,此时人体各器官只有进入"休眠"状态才能保证肺不受打扰地工作。所以,此时不仅要睡,而且要睡熟、睡好。

 

                寅时也就是凌晨3点至5点,此时肝经也该"下班"了,轮到肺经"值日"了。肺经都做些什么呢?

               

            《素问·灵兰秘典论》认为:"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什么是"相傅之官"呢?"相傅"这个官职在古代就相当于宰相,在现在相当于总理。"治节出焉"就是"节制、调理"的意思。肺的职能就是协助"君主"--心的工作。可见,肺在五脏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凌晨3点至5点钟,正是人们熟睡之际。但我们身体里的这位"相傅"却没有闲着,它在忙着调兵遣将。我们知道,肺能"朝百脉"。全身的气血在此时都要流注于肺经。肺作为"相傅之官",就要均衡天下。它的作用就是宣发和肃降。宣发是指在肺气的推动下,使气血津液输布于全身,内养脏腑外润皮毛。肺宣发功能正常,则百脉通顺。肃降是指肺气宣清宜降,使气和津液下行,以保证水液的运行并下达于膀胱而使小便通利。通过肺的"宣发"和"肃降",人体气血得到了重新分配,人体各器官的机能才能正常。寅时是阳气的开端,人体气血由静变动,这时全身器官都要休息,只有这样,肺才能合理地分配气血。所以,此时人体不仅要睡,而且要熟睡。只有处于深度睡眠当中,才能使全身的各个器官都进入"休眠"状态,我们的"宰相大人"才能够不受打扰地工作。

 

               

            如果此刻不入睡又会怎样呢?那就会干扰肺对全身气血的输布。因为人体处于深度睡眠状态时,身体各个器官相对是平衡的。如果此刻某个器官过于活跃的话,为了维持它的正常功能,肺就不得不多分配给它一些气血。这样就会导致气血分布不均,这对人体是很危险的。比如一些老年人,凌晨四五点钟总会早早醒来,就是因为体内气血过于虚弱,肺进行气血分配时有些力不从心,于是出现了早早醒来的现象。所以,寅时应该是人体睡得"最死"的时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肺的输布功能恢复正常。

 

               

            或许你会产生疑问了,如何判断自己是深睡眠还是浅睡眠,又如何使自己进入深睡眠状态呢?一般而言,判断是否深睡眠有以下几个标准:(1)入睡较快;(2)夜间很少会醒,就算醒后也可以很快入睡;(3)做梦少,醒后很少会清晰地记得梦的内容;(4)清晨起床后感觉全身轻松,精神状态较好;(5)白天头脑清醒,工作起来效率很高。如果你的睡眠具备以上几点,就说明你的睡眠状态较好。否则,你的睡眠就一直处在浅睡眠状态。

 

               

            对于睡眠不好的人而言,想要使自己在寅时进入深睡眠状态,就一定要做到每晚22点到22∶30间上床睡觉。按照人体的规律,人在入睡40分钟后会进入睡眠的最佳状态。过了23点再入睡,由于体内阳气开始生发,此时头脑就会过于兴奋,从而很难入睡。就算睡着了,也会一直维持在浅睡眠状态,表现为容易被惊醒、感觉一直在做梦。由于各脏腑没有得到好好休息,肺的"治节"功能就会受到影响,气血得不到合理的分配,人在次日清晨醒来之后就会感觉浑身倦怠、头脑不清楚,工作效率也会大大下降。

 

               

            我们看武侠小说或是电视剧时,都知道人在练功的最紧要关头是最忌被人打扰的。其实,这个道理对于我们的身体同样适用。寅时肺要"宣发肃降",也是受不得打扰的,此时若能酣然大睡,反倒成了对人体最好的保护了。

 

               

            人体如一架运行精确的仪器,每个时辰都有对应的工作来做。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顺应天时,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养生境界,让自己活到天年!

 

                寅时醒来睡不着,大多是气血不足,不妨试试"赤龙绞海"法

               

            寅时肺经当令,此时人体都会进入熟睡状态。如果你在此刻醒来,就说明你的肺气不足或是气血虚了。中医有"津血同源"的说法,所以此时可练练"赤龙绞海"法,即可化生气血,又可益肺,对肾脏也很有好处,可谓一举多得。

 

               

            我们前面说过,寅时一定要睡熟,因为肺经宣发、肃降的功能通过深度的睡眠能更好地完成。肺主一身之气,寅时肺经当令,对全身的气血重新进行分配,其特点是"多气少血",所以人在此时一般会睡得很"死"。如果你在此刻总会醒来,那就是身体在向你发出预警信号了。

 

               

            因为肺的工作是不能受到任何打扰的,否则就会出现偏差。人体处于睡眠状态时,所有的器官都处于一个相对平静的状态,肺的功能才能正常发挥。如果此时醒来,多是肺气不足的表现。"气为血之帅",气行血亦行,气虚血亦虚,气滞血亦滞。肺气不足,血也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难以到达周身各处。气血养神,欠缺气血滋养,心神难安,就会造成失眠或过早醒来。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本身气和血都比较虚,比如老人、体质虚弱的人,在进行气血分配时,就有些力不从心,也就是气血不够用了。心神得不到滋养,也会出现失眠。

 

               

            有些人晚上一睡不着就爱着急,可越急越睡不着。此时睡不着也没关系,我们可以在这个时间段来练练气。"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寅时肺经当令,而"肺朝百脉",所以此时练气效果是最好的了。

 

                练习时,可披衣面南盘腿而坐,然后双手握拳置于弯曲的膝盖上,双目微闭。用舌头在口腔中上下搅动并舔揉牙齿牙床内外,以刺激唾液的产生。

 

               

            这个方法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赤龙绞海。在我们舌下有一条纵行的白色薄膜,由一束纤维组织组成,前面与牙龈相连,后面与舌腹相连,我们称之为舌系带。舌系带的两边有"金津"、"玉液"两大穴位,从名字上就知道这两个穴位有分泌唾液的功效。当这两个穴位受到刺激后,口中便会分泌出大量的唾液。当津液满口时,再分数次吞咽而下。依法吞咽七次。可别小看这个办法,《太上黄庭经》有载:"口为玉池太和宫,漱咽灵液灾不干。"《太元气经》则认为唾液如甘露一样可以"溉五脏、蒙五彩"。一些著名的养生家,如孙思邈、少林祖师达摩及大文学家苏轼等都对此法推崇备至,认为其可以祛病去灾、延年益寿。

 

               

            唾液为什么会有这样神奇的功效呢?在中医中,唾液又称为"津"。中医有"津血同源"的说法。因为津液和血都是饮食的精气所化,彼此可以相互滋生、相互影响。气血亏,津液就会不足;同样,津液损耗过多,气血也会出现亏损。我们这里就是用"赤龙绞海"法来刺激唾液的分泌,从而达到化生气血的功效。气血足了,阴阳平衡,不仅睡眠好,疾病也会无影无踪了。对于气血虚弱的老年人来讲,经常按此方法进行练习会收到很好的养生效果。

 

               

            为什么会选择寅时来练呢?因为唾液为肾之液,肾五行属水,肺属金。根据五行相生的原则,金生水,所以此时练习"赤龙绞海"补肾的效果是最好的。肾又为先天之本,五脏六腑之根。另外,肾还有一个功效,就是纳气。纳即"收纳、纳藏",也就是说肺吸入的气,先要纳藏于肾,然后再进入人体。肾收纳正常,呼吸才能正常,肾纳藏功能弱,纳气失常,则肺呼多吸少,动则气喘,这样对肺功能的正常发挥也是不利的。可见,"赤龙绞海"既可补肺气,又可化生气血,对肾脏也很有好处,可谓一举多得。难怪《太元气经》中有"天地有泉源,非雷霆功则气不能润荡万物。人身有津液,非咽漱则无从溉五脏、蒙五彩……"的论述了。

 

               

            古人把唾液称为"金浆"、"玉液"、"人参果",曾经有僧人坐禅,几天几夜不吃不喝,其奥秘就是吞津液以养生。就连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及炼丹家老子都认为,最好的灵丹妙药就是自己的津液(唾液)。其实,最好的养生方就在我们身边,就看你是否有一双慧眼去识别了。

 

               

            清晨正好是人体阳气生发的时候,静静地休息可以避免人体潜伏的阳气受到干扰。如果清晨过早起床锻炼,反而会使阳气过早消耗,相当于"竭泽而渔",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

 

               

            前些日子看到一则报道:一个晨练的老人突然猝死在路边。这位老人尽管有心脏病,但平常身体却没有什么异样,很健康。他有早起的习惯,无论刮风下雨,几乎每天5点钟都会起床锻炼身体。老人的猝然离开,让其家人有些措手不及。

 

               

            看到这里,不禁为那位逝去的老人感到惋惜。如果他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或许就不会这么突然地离开了。在此也提醒其他老人,早上一定不可以起太早,这样对身体不但无利反而有害。

 

               

            或许你有些不大相信,"早睡早起身体好"早已是尽人皆知的养生之道了,这里又怎么不让早起了呢?正所谓"过犹不及",早睡早起只是相对而言,如果你四五点钟就起来了,就会影响到肺脏功能的正常发挥,于身体反而无益了。肺经有一个功效,就是"肃降",此时气血津液是要下行的。我们这时只有熟睡,才能使肺的肃降功能正常。而有些老年人早上5点钟就醒了,就是因为他体内的气血太虚弱了,以致无法安心养神。如果你此刻再起床进行运动,气血本来就不足,还要硬生生地调上一些来供养各个器官,会使心脏的负担大大加重。心脏不好的老人很可能会因此而导致猝死。

 

               

            而且,寅时温度很低,寒气袭人,为了抵御寒气,我们体内刚刚生发起来的阳气也会受到消耗。同时,太阳还没有升起来,漳气、浊气往上走,人在锻炼时若是呼进了这些空气,对身体同样也是不利的。

 

               

            那么老年人应该什么时候起床呢?一般认为7点后起床比较合适。但老年人大多醒得比较早,这时可以闭着眼睛躺在床上。清晨正好是阳气生发的时候,静静地休息可以使人的神志安定,人体潜伏的阳气也不易受到干扰。阳气是生命之本,可以推动五脏六腑的动作,阳气足,人体就可以免受疾病的侵袭。所以,哪怕每天醒得很早,最好也不要起床,静卧以养阳。如果实在闲得无聊的话,也可以在床上做些小运动,其健身功效绝不次于户外运动。

 

                床上小动作

                干梳头:张开手指做梳状,由前向后梳理头发,既可以促进头部气血的循环,又可以达到护发防脱的目的。

               

            轻揉耳轮:用双手轻揉左右耳轮,至发热时为止,也可用拍打的方法,双手距耳郭10~15厘米,每次拍100次,力度要轻柔,不可过猛。耳朵上布满全身的穴位,这样可以起到促进耳部气血循环的效果,还可活跃肾气,使听力正常。

 

                转眼睛:眼睛做顺时针、逆时针运动大约一分钟,可锻炼眼肌,使双目明亮有神。

                叩齿:凝神静心、口唇紧闭、全身放松,上下齿有节律地互相轻叩,大约做100下,可以起到固齿生津的效果。

               

            按摩肚脐:将双手手掌重叠在一起,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肚脐三分钟。肚脐是神厥穴的位置,周围还有关元、气海、丹田、中脘等各穴位,此方法可起到提神补气之功效。

 

                收腹提肛:反复收缩,使肛门上提,可起到防治痔疮的效果。

                左右翻身:躺在床上向左、向右翻身一分钟,可锻炼脊柱大关节和腰部肌肉。

                摩搓脚心:脚心为肾经涌泉穴的位置,手心为劳宫穴的位置,以手心按摩脚心100次,可使阴阳合抱,从而起到补肾强心的效果。

                伸屈四肢:四肢做伸屈运动,可促使气血迅速回流到全身,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增强关节的灵活性有很好的效果。

               

            做完这些运动后,天基本上就已经大亮了,这时可以起床了。起床时动作一定要缓慢,从被窝里坐起来,呈半卧位,双目直视前方,头颈做旋转运动2~3分钟,然后再将双脚移到床边,这时睡意全消、头脑清醒,然后再起床稍微做些锻炼就可以了。

 

               

            古人提出"早睡早起"的概念,是要我们遵循自然界的规律,而若"过早"起床就是对自然规律的一种破坏。所以,不妨在床上多躺上几分钟,既可避开早寒,又可静养阳气。想要长寿,就从建立科学的养生观开始吧!

 

                寒气最易袭击肺,凌晨三点要关掉空调,盖好被子

               

            肺为娇脏,又为五脏六腑之盖。当外邪自口鼻皮毛而入时,肺首当其冲。寅时肺经值班,此时也是最易受伤之时,睡觉时一定要关好窗,盖好被子,以免风邪侵肺。

 

               

            炎炎的夏季里,酷热难耐,连晚上安心睡觉都成为一种奢侈。有些人为了图凉快,干脆把门窗都打开,或者将空调或风扇开到最大。这下倒是凉快了,可我们的身体却吃不消了。第二天醒来,总会感到浑身乏力、骨节酸痛,这是因为你的肺受寒了。

 

               

            寅时肺经当令,中医认为人体气血此刻由静变动,重新得到分配。此时也是人体阳气潜发的开端。我们说过,阳气为生命之本。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人之生长壮老、津液的生成,皆赖于阳气,所以"阳强则寿,阳衰则夭",养生定要养阳。人体处于睡眠状态时,气血流通相对缓慢,体温也会慢慢降下来,此时阳气会在体表形成一种保护层。中医管这层保护层叫"鬼魅不侵",因为它可以阻止六淫之邪的侵犯。

 

               

            打个比方来说,有些人晚上无缘无故总爱做噩梦,就是因为它的阳气不足,邪气来侵所致。这种人最需要养阳,只要阳气充足,邪气就不敢来犯了。一般而言,当人体静止不动时这层阳气层是不会受到破坏的。但如果晚上开窗通风或是打开空调,人体为了抵御寒气,不得不消耗体内的阳气,就会将这层保护层破坏。身体失去了屏障,寒气也会随之而侵入肌肤。我们知道,肺脏比较娇贵,主皮毛,又为五脏六腑之盖。当外邪自口鼻皮毛而入时,肺首当其冲。肺叶娇嫩,它是受不得任何伤害的,否则功能就会出现异常。肺失肃降的话,肺气上逆就易导致咳嗽。咳嗽日久,痰饮内蕴,就会导致肺气虚。肺气虚就无法抵御外邪的侵袭,肺病便缠绕反复难以治愈。肺出了故障,也会连带脾、肾及心等器官,从而使疾病丛生。

 

               

            因此,对于这位"娇小姐",我们一定要保护好,不要使它受到任何伤害。寅时肺经出来值班,此时是最需要照顾的。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防止风寒入侵。除了要做到睡觉前把门窗关紧外,最好也不要开空调。特别是开空调吹冷气时,对肺脏的伤害是很大的。皮肤是肺的对应部位,开冷气时,皮肤会最先受到感应,体表气血的运行和汗液的排泄也会受到影响,不利于肺的气化功能。但如果天气太热,让人无法入睡怎么办呢?这时可以先将空调打开,然后在入睡前先冲个澡。冲完澡后立即上床,并将空调关掉。此时温度较低,人也会很快入睡,等到温度回升时,基本上就已经睡熟了。另外,洗澡也可以起到养肺的功效。因为皮毛为肺的屏障,洗浴可促进气血的循环,使肺与皮肤的气血流畅,从而达到润肺、养肺的目的。如果是在冬天,还要记得一定要盖好被子。

 

               

            除了晚上要注意防止寒气入侵之外,再教大家一个方法,经常练习可以起到养肺的功效。在以呼吸吐纳为主要手段的"健身·六字诀"中,有一个字诀与肺相对应,就是"呬"(音"嘶")。发这个音时,上下齿对齐,中间略微留一狭缝,然后将舌尖抵在齿缝中间。当然,仅口型正确是不够的,还要注意呼吸方式,需采用逆腹式呼吸法。其要领就是鼻吸口呼。鼻吸气时,胸腔扩张,腹部内收,吸气直达小腹(即丹田),同时舌抵上腭。呼气时正好与此相反,胸腔内收,腹腔扩张,舌头随之放平。经常练习此方法可泄出肺之浊气、调理肺脏的功能。

 

               

            《素问·宣明五气篇》载:"五脏所恶,……肺恶寒。"所以,对于肺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当然,我们上面提到的那些只是外寒,内寒也是会伤肺的。所以,平时少吃一些冷饮及西瓜、苦瓜、西红柿等寒凉食物,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肺"高枕无忧"!

 

                抵抗"秋老虎",白色食品来助阵

               

            秋高气爽,正是"秋老虎"猖獗之际,一不留神,我们的肺就要遭殃了。燥邪最易伤肺,所以护肺、养肺就成为秋日养生的重中之重。中医认为,白色入心,平常多吃百合、秋梨等有滋阴润燥功效的食物,对预防秋燥伤肺是有很好效果的。

 

               

            看过《红楼梦》的人肯定会对那个"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拂风"的林妹妹记忆犹新。她有一个毛病,每逢秋日必犯咳嗽宿疾,寻遍名医也无法根治。《红楼梦》这本书可谓遍地珠矶,仅仅这一个细节,便暗示了一个很深的养生哲理:秋燥易伤肺,秋天一定要护好肺。

 

               

            为什么说"秋燥伤肺"呢?大家都知道,二十四节气中有一个节气名叫"白露",是秋季的典型气候。我们的古人起这个名时可不是随便起的,里面包含了很深的学问。"白露"期间白天气候较为干燥,而夜晚露水却一天比一天重,凝在叶子上便成为"露","斗指癸为白露,阴气渐重,露凝而白,故名白露也"。天气干燥,人体便易失水,体内津液受到损耗,表现在皮肤上便是爱干燥、脱皮。肺主皮毛,皮毛相当于肺与外界相通的通道,皮毛失养,肺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按照中医五行学说,"肺"属金,而四季中的"秋"也属金,所以秋天之气与肺脏是相通的。肺喜润而恶燥,燥是"六淫"之一。秋高气爽,天气干燥,燥邪很容易通过口鼻皮毛进入肺。肺为娇脏,受到燥邪的侵袭,宣发肃降的功能就会出现失常,全身的气机和水液代谢就会紊乱,干咳、气喘、咽喉疼痛等成为常发症状也就不足为怪了。

 

               

            不过凡事有弊亦有利,秋天虽然容易伤肺,但同时养肺的效果也是最好的。中医认为人的五脏跟四季是顺应的,春天养肝,夏天养心,长夏养脾,秋天养肺,冬天养肾。秋天正是肺气最旺、功能最强之时。此时养肺便是借天之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黄帝内经》有"燥者濡之"之说,对于秋燥,我们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各种富含水分的食物来濡养。除此之外,白色食物是首选,因为白色食物大多性平味甘,按照中医五色入五脏的原理,白色食物有很好的滋阴润肺效果。《红楼梦》中薛宝钗吃的"冷香丸"这味药材用料讲究,分别为白牡丹花、白荷花、白芙蓉花、白梅花,宝钗用后喘嗽等症状居然消失了,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当然,我们不可能再做出冷香丸,却可将生活中的其他白色食物巧加利用,同样可以达到润肺除燥的效果。其中银耳的滋补效果相当好,以前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享用的到,而现在却已走入寻常百姓家。中医对银耳的功效也是推崇备至的,认为其有麦冬之润而无其寒,有玉竹之甘而无其腻,可谓滋阴润肺的上等佳品。这里为你介绍一款润肺四物汤。

 

                润肺四物汤

               

            银耳5克泡发,摘去蒂头后撕成片状,大枣10枚,雪梨一个去皮切块,莲子50克,冰糖适量。将三者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水武火煮开,然后改为文火煨至熟透,加入适量冰糖,待其熔化后即可食用。

 

                银耳、雪梨、莲子均可润肺,大枣可以养胃和脾、益气生津、润心肺、补五脏。几味食材结合起来,便为润肺佳品。此汤味美,可经常服食。

                除了饮食上的调养外,也要注意心性的修养。俗话说"秋风秋雨愁煞人",树木的凋零,花草的枯萎,往往会触动人内心深处那根最敏感的神经,

 

               

            从而产生凄凉、忧伤的情绪。五志之中,肺在志为忧,忧的情绪很容易伤肺。所以秋季养肺,一定要学会调控内心的情绪,保持内心宁静,乐观地对待生活。闲暇之时与朋友一同登山,看漫山层林尽染,既可饱览奇景,又有心旷神怡之感,使忧郁、惆怅之感顿失。心情舒畅则心火不旺,心脏始终处于一种柔和的状态,对肺肯定是有好处的。调理情志所取得的养肺功效,可是任何补品药材都取代不了的。

 

                患有咳嗽、气喘的人要多按摩太渊穴

               

            寅时肺经当令。此刻肺经最为活跃,也最易受伤。若遇内外邪侵袭,就会导致宣肃失常。肺失宣肃易引起咳嗽、气喘等症状。此刻可刺激太渊穴,太渊为肺经原穴,有补肺气、强壮肺脏的效果,从而起到很好的理肺舒气效果。

 

               

            北京的气候比较干燥,咳嗽的人也越来越多。有些人认为咳嗽不算什么大病,也就不往心上放。可提醒您一句,"久咳伤肺",肺已经在向您拉响警报了,你若再不理它,它可就向你亮起红牌了。

 

               

            前些日子接诊时就遇到两位患者,60岁左右的年纪,是一对夫妇。"大夫,你能帮他看看吗?他夜里咳嗽地特别厉害,而且总会咳醒,白天倒是轻了些。甘草片也吃了不少,可却不怎么见效,还是照样咳"。说话的是位头发花白的女士。

 

                "我说我没事,她非让我来!"那位老先生嗔怪地看了妻子一眼。

                "没事才怪呢!久咳伤肺,你若再不就诊,肺就受伤了。"我给他切了下脉说。

                "咳了多久了?"

                "大概一个多月了!"妻子急着回答。

                "今年春天是不是春装换得太早了?"我问老人。

               

            "那倒不是。春捂秋冻,每年春天我都会注意些,宁肯热一些也不肯冻一些。不过有一天降温,我一直待在屋子里没出门,也就没换衣服,谁知还感冒了。从那阵儿起,就开始咳嗽起来了!"

 

                "病根就在这儿呢!"我望了两位老人一眼,"是肺受寒了!"

                "严重吗?"妻子在一旁关切地问。

                "如果再不治疗的话,可能就会严重了!以后一定要注意穿衣,随着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睡觉时盖好被子。"

                "好,以后一定会注意的。"老人说着又开始咳起来。我见状抓起他的手腕在他的太渊穴上按揉起来,结果他的咳很快就止住了。

               

            老人感到很奇怪,问我怎么回事。我告诉他我在刺激他的太渊穴。他的症状主要是因风邪犯肺而引起的寒邪郁闭肺气,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失调,肺气上逆自然就会咳嗽。

 

               

            对于这种咳嗽,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肺经自己来调理。但肺经本身是不会进行治疗的,你得指导它。其实方法很简单,那就是按摩太渊穴,以将其能量激发出来。为什么太渊穴会有此功效呢?因为太渊为肺经的原穴。原穴就是脏腑的元气经过和留止的腧穴。《灵枢·九针十二原》认为:"五脏有疾,当取十二原。"意思是说五脏有病,最早会在原穴上反映出来。而刺激这些穴位,也可以起到调治内脏阴阳,治愈五脏疾病、强壮内脏的功效。太渊穴是肺经中元气聚集最多的地方。打个比方来说,此处相当于肺经的源头,肺气便是由此处源源不断地运达全身各处的。所谓"肺朝百脉,脉会太渊",刺激此穴便相当于深挖井,使肺气源源不断地涌出。本穴开于寅,得气最先,因此这个穴位补肺气的效果是最好的。肺气足则卫气强,卫气强则腠理密。这就相当于给我们的肺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邪不能侵肺,我们体内的这位"宰相"大人便可安心工作,肺的宣发和肃降正常,自然就不会再咳嗽、气喘了。

 

                

            听我说了这么多,两位老人显然来了兴趣,老先生还学着我的样子在手腕上摸来摸去。我告诉他们,找这个穴位时要将手放平,手腕横纹上拇指根部侧可以感到有脉搏在跳动,即是此穴。医者一般采用针灸的办法来治疗咳嗽、气喘等病症,但这需要很高的专业技巧,对于一般患者来说,只要学会按摩就行了。每次按摩2~3分钟,只要感到有酸胀感就说明得气了。不过有些人往往嫌按摩费时费力,不能坚持。这时可采用敷贴法,敷贴法不仅方便,而且不会占用你很多时间。只要去药店买根人参,然后将其一半切碎后捣烂,临睡前敷于太渊穴上,以医用胶带固定好,第二天起床后揭下就可以了。人参有强有力的补气效果,而且最善补肺气和脾胃之气,采用敷贴法便可使人参的药效直达肺脏,不知不觉中就将肺调理好了。如果家里没有人参也没有关系,可以用枸杞取代,效果也相当不错。

 

               

            听完我的话后,两位老人连连点头。我告诉他们,护肺其实除了要防寒保暖外,在饮食上也要注意少吃冷饮或西瓜、苦瓜、西红柿等寒凉食物。中医认为"形寒寒饮则伤肺",外寒是"形寒",而"寒饮"即指生冷的饮食。肺是起于中焦脾胃的,如果你吃的食物过于寒凉,寒气便会循经脉使肺气受寒凝滞,从而无形中对肺形成伤害。只是这种伤害是润物细无声的,往往被人们忽略。寅时肺产生宗气,走息道行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肺本身就受伤了,此时再工作就会有点力不从心,宣肃功能失常,也会引起咳嗽、气喘。

 

               

            我们的身体是很聪明的,快出"故障"了,它便会及时向你发出警报。此时如果你可以及时发现并进行调理,就可以防患于未然,远离疾病的侵袭。你若置之不理的话,到最后吃亏的还是你自己。所以,我们要时时留意身体给我们传达的信息,及时将疾病消失于萌芽之中,只有这样,你才可以"百毒不侵"!

 

                附:寅时经络锻炼:列缺鱼际和太渊,肺经效果最灵验

               

            手太阴肺经从胸部走手,起于中脘部,往下联络大肠,返回后向上沿着胃的上口,穿过横膈膜,属于肺脏,向上走气管、咽喉,顺着锁骨横行到胸部外侧上方,出腋下(中府、云门),沿着手臂内侧前缘往下走,经过肘关节,顺着前臂内侧桡骨边缘进入寸口,经过大鱼际,到达大拇指桡侧指甲角处(少商)。

 

                肺经有一条分支,从手腕的后方(列缺)分出,沿着手背走向食指桡侧端(商阳),交手阳明大肠经。

               

            肺经的气血在早晨的3~5点(寅时)最旺,而这是我们感觉最困的时候,一般此时正在熟睡,所以肺经的调养也要放到白天来进行。肺经上最常用也最重要的穴位有3个,即鱼际、太渊和列缺。因为肺经的气血是从胸部走向手的,所以顺应气血的流向,我们刺激穴位的时候也要按照这个顺序,从列缺开始,然后是太渊,最后的"落脚点"为鱼际。

 

               

            列缺穴在前臂桡侧缘(同大拇指在一条线上),手腕横纹往后1寸半处,凸起的骨头尖后面就是。"头颈寻列缺",此穴为人体四总穴之一,善治头颈部的诸多病症,只要我们把它"伺候"好了,我们头上和脖子上的很多问题就可以避免了!我们可以采用按揉的方法对列缺穴进行刺激,即先把两手大拇指的指甲剪平,一手从小指方向抓住另一手的手腕,其他四指扣住手腕背部,然后用大拇指尖去按揉列缺穴,两手交换着来,每侧3分钟即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此处血脉聚集,按揉时不可太用力。

 

               

            接下来是太渊穴,其在手腕的掌面一侧靠大拇指一方,桡动脉搏动处即是。这个穴位的位置比较深,要把食指的指甲剪平,用指尖去点揉它,但因为此处也为血脉之关键,不可太用力,时间也不宜太长,每只手点揉两三分钟即可。太渊为八会穴中的脉会,又是手太阴肺经的俞穴、原穴,是一个非常好用的宝贝!它有两个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理气补气和调心率。你看有些人老爱咳嗽;有的人喘气很费劲,好像到了氧气稀薄的高原一样,感觉吸入的氧气不够用;有些人走几步路,爬会儿山,甚至稍微一动就满头大汗;还有的人觉得憋气、烦闷、胸部胀满,都可以用这个穴位来补气理气。太渊为八会穴中的脉会,是全身血脉的交会之地。而心主血脉,所以此穴还善治"心病",比如什么心痛、心悸、心律失常、早搏、房颤都在它的职责之内。当然,你如果能把它与心包经的内关穴合起来用,那效果会更为神奇!

 

               

            肺经上最常用的要穴那就莫过于鱼际了。这个穴位就在大拇指后面有一块像鱼肚子的地方,你找到最敏感(点按时会有痛感)的那一点就是了。此处肌肉较厚,所以刺激穴位的时候得用点力,最好的方法就是手握空拳,用食指的第二关节去揉(又有力,手指又不累,效果还非常好),两只手换着来,每只手上的穴位揉3分钟!此穴是对付感冒的一个"杀手锏",未病之前揉它可以预防,生病之后揉它可以治病,什么咳嗽、咽喉痛、嗓子哑、发烧、头痛等,都可以找它,还能防治乳腺炎、呼吸时胸背痛以及手指肿、胳膊痛等,使用电脑办公一族不妨在工作的间隙多揉一揉!

 

               

            肺经和大肠经表里相合,因为肺经当令的时候我们正在睡觉,所以这三个穴位我们可以放在气血流注大肠经的时候,也就是卯时,早上的5~7点来刺激,这样会比一般时间效果好!你可以在每天早上醒来之后、起床之前的这段"缓冲期"内,在被窝里花10分钟先揉揉这两个重点穴位。

 

                第四章 卯时:太阳升起之时,大肠经也会跟着兴奋起来

                卯时--5∶00~7∶00--大肠经最旺

               

            卯时(5∶00~7∶00)轮到大肠经"上岗"了。《素问·灵兰秘典》认为,"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为了配合大肠经的工作,此时我们该"方便"了。每天起床后喝杯温开水,有冲洗肠胃、清理体内毒素、促进排便的效果。对于有习惯性便秘的患者来说,日常生活中多练习"赤龙绞海"加按摩天枢,对促进排便有相当好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卯时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所以对于心血管不好的老年人来说,清晨起床后不要急于进行户外锻炼,这时可在床上练练"静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盘足坐法",既可以提升体内阳气,又可以锻炼身体,其效果不亚于任何户外运动。

 

                一觉醒来,排便是对大肠经最好的照顾

               

            卯时大肠经当令,它的功能便是传化糟粕,及时将人体内的垃圾清理出体外。每天按时排便,就可以减轻大肠经的负担,达到润肠排毒的养生效果。

               

            古人划分时间是很有意思的,因为那时没有钟表,他们便用十二生肖中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到了汉代,人们又将十二时辰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每个时辰都有特定的经脉值班。这里的"日出"就是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相当于现在的清晨5点到7点,用地支来表示就是卯时。卯时轮到谁值班呢?这时大肠经该上场了。

 

               

            《素问·灵兰秘典论》认为,"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传导之官"就是"运输大队长",这个"大队长"专门运输我们体内的糟粕,也就是将人体内的垃圾清理出去。食物进入人体之后,在小肠进行消化并升清降浊,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经过脾的运化而布散全身,供养脏腑;食物残渣则下降到大肠。大肠再进行最后一道程序的加工,将残渣中的部分水液吸收。这样经过燥化后的糟粕便成为大便,通过"魄门",也就是肛门,将其排出体外。所以古代大肠又有"监仓之官"和"传导之府"之称。

 

               

            可别小看我们体内的这位"运输大队长",你可得小心伺候它,否则身体就会出毛病了。因为大便里的毒素占人体里所有毒素的50%左右。家里的垃圾不清理,就会滋生苍蝇、蚊子。体内的"垃圾"不能及时排出,就会给细菌提供了繁衍的温床,时间久了,人体就会生病。汉代大医学家张仲景曾将长时间停留在人体内的大便称为"宿食",并指出其会诱发多种疾病。更重要的是,"大肠与肺相表里",大肠经出了毛病,肺自然也会受到连累。肺主皮毛,若大肠经出问题我们的脸上就会冒出许多小痘痘,面色也会变得黯淡无光。这可让爱美的女士们大伤脑筋了。所以,为了我们自身的健康,也为了我们的"颜面问题",一定要照顾好大肠经。大肠经可不像肺脏那样娇气,照顾它很简单,只要做到按时排便就好了。卯时是大肠经最活跃的时候,此时最宜排便。

 

               

            想要做到定时排便,首先要避免其"随意性"。清晨起床后第一件事便是进洗手间,即使没有"便感",也不妨在马桶上坐坐,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条件反射,每天到这一时间便有排便的欲望。如果排不出便、大便干燥,排便不畅时可以在早上空腹吃个梨。中医认为梨有生津止咳、润燥化痰、润肠通便的功效。早上因为肠道已经排空,空腹吃梨可以更大限度地促进肠道的蠕动,从而起到通便的效果。但此方也并非人人适宜。因为梨性寒,脾胃虚寒的人若空腹食用更会伤脾胃、助阴湿,于身体反而无益了。倒不如每天清晨喝杯白开水来得安全。起床后喝杯白开水,既可以滋润肠道,又可以使体内的毒素很好地溶解到水中,从而达到润肠排毒的双重效果。有些人喜欢在白水里加点盐,认为这种方法更有利于人体健康。可事实却恰恰相反。因为人在整夜的睡眠中滴水未进,而呼吸、排汗、泌尿等活动却并未停止,这都需要消耗大量水分。所以清晨人的血压往往是最高的。如果此时饮用淡盐水,很可能会造成血液进一步浓缩。特别是心血管病患者,起床后血液黏稠度最高,此时再喝淡盐水,无异于雪上加霜。如果你实在不喜欢白水寡淡的味道,可以在里面加些蜂蜜。蜂蜜本身就有润肠通便的功效,且营养丰富,可以及时补充晚上消耗的能量,对身体是有益的。当然,糖尿病患者就另当别论了!

 

               

            汉代王充在《论衡》中有"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渣"的论述。道家养生观中也有种"倒仓法",讲究每日多排大便以求长寿。古代养生家对排便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了。排便虽是生活细节,养生的功效却不可小觑。就看你,是否愿意做个有心人了!

 

                

                "赤龙绞海"法加按摩天枢,是每个便秘患者都应该掌握的"排便"良方

               

            由于饮食习惯的改变,便秘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一般的泻药只是治标之策,而穴位按摩不仅见效快,而且可以标本兼治。按摩天枢再加上"赤龙绞海"法,便秘烦恼很快就可以无影无踪了。

 

               

            你是否经历过便秘的痛苦呢?有便却排不出的感觉可真叫人难受。也难怪,现代人饮食过于精细,成天山吃海喝,没有酒肉不成席,绿色蔬菜却备受冷落,由此很容易导致体内缺乏纤维素。同时川菜大行其道,辛辣食品也成为人们饮食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这就很容易导致"上火"。体内有热,肠道津液减少,排便不痛快也就不奇怪了。

 

               

            大肠为"传导之官",它除了"传化糟粕"外,还有一个功效是"主津"。何谓"津"呢?金代医学家李东垣认为,饮食经过脾胃消化之后到达小肠,水液等精微物质再经过小肠的吸收而下传至大肠,大肠为最后一道关卡,它接受由小肠下注的食物残渣和剩余水分之后,再将其中的部分水液吸收,最后剩余的残渣糟粕便成为粪便排出体外。在这个过程当中,小肠为吸收津液的主力,所以称之为"液",言其量大;大肠吸收的津液只为微少部分而已,所以称之为"津",言其量少。因此说"大肠主津,小肠主液"。津液维持着肠道的水液平衡,相当于肠道的润滑剂。肠道津液正常,人才能正常排便。如果大肠有热,"津"的能力过强,大肠内本应留存的液体也会被吸收,肠道缺少津液的润滑就会干涩,从而造成排便困难。相反,如果"津"的功能过弱,肠道内残留的水液过多,人就会拉肚子。

 

               

            排便不通畅,大部分人会服用泻药,但这只能治标,时间长了还会让人对药物产生依赖性,实属下下策。治疗便秘,关键在于调理肠胃功能,使肠道自己来解决问题、自己来治病。如何来调理肠胃功能呢?有一个很好的方法,那就是按摩天枢穴。

 

               

            天枢穴为大肠经的募穴。"募"是聚集、汇合的意思,募穴是脏腑经气的汇集之处,专治本脏腑的疾病。身体仰卧,肚脐(即神阙穴)旁开两寸处即为此穴。天枢为古代星宿名,是北斗七星的第一星,主持天际各星的运行。此穴位借"天枢"名,意指应天枢之星象,沟通胸腑上下之气。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言:"身半以上之分也,天气主之;身半以下之分也,地气主之。半,所谓天枢也。"此穴为水谷之气升清降浊的枢纽,可以升降气机、斡旋上下。此外,天枢穴又为胃经的腧穴,因此有调肠和胃、理气消滞的效果。仰卧,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扰,慢慢向下压,力道由轻到重,持续2分钟后将手指慢慢抬起(但不要离开皮肤),再在原处按揉片刻,注意两侧都要按摩。如此坚持一周左右,便可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除此之外,我们前文提到的"赤龙绞海"法也有治疗便秘的效果。俗话说:"气是续命芝,津是添年药。"也就是说按摩天枢可以调理气机,相当于吃了益寿的灵芝,而吞津法则相当于可以让你益寿延年的灵药。我们说过,便秘多因肠道津液代谢失常,以致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所致。而吞津法则可以给大肠补养津液,这就相当于给大肠上了润滑剂,从而起到促进排便的效果。对于便秘患者而言,将穴位按摩与"赤龙绞海"法结合起来,会起到相辅相成的功效,对解除便秘烦恼有很好的效果。

 

                便秘为"百病之源",解除便秘烦恼,对于各种疾病而言,就相当于釜底抽薪。爱护自己的身体,就从清除体内的垃圾开始吧!

                黎明同房,瘫倒一床,清晨性爱是美丽的"罂粟"

               

            有句俗语讲"黎明同房,瘫倒一床"。卯时天门开,此时人体阴阳平衡,若行房事,便会使阴阳失衡,以致危害到健康。清晨性爱是美丽的"罂粟",只有远离才能永葆身心健康。

 

               

            曾经看到一则文章,极力推荐大家如果晚上没有时间的话,可以尝试清晨性爱,不但可以让你再次享受性爱的美妙滋味,还可以让你更快达到高潮。文中还极力渲染清晨性爱时间更短、质量更高。

 

               

            在速食时代,连"性"都变成了快餐,很叫人不可思议。其实变成"快餐"也无所谓,关键是要健康,最起码也要保证不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明明是致命的"罂粟",偏偏要把它捧成救命的"灵芝草",那就不对了。

 

               

            古人认为,性爱不仅要追求愉悦、快感,还要注重养生之道。《御女损益篇》曾提出"凡养生,要在于爱情",并认为"若孤独而思交接者,损人寿,生百病"。从这里可以看出,正常的男欢女爱是有益身心健康的,但关键在于什么时候。夜深人静之时,适逢阴阳交汇,此时你当然可以尽享鱼水之乐。如果是在清晨,你还是远离性爱为好。

 

               

            我国民谚中有"男人头上三把刀,早酒晚茶黎明色"之说。"黎明色"就是指清晨性爱。为什么这么说呢?卯时天大亮了,这在天地之象代表天门开,此时人体阴阳应该是平衡的。但若选择此时进行房事,就会破坏人体阴阳的平衡,从而使双方心力交瘁。因为男女交欢时要消耗大量肾精,中医认为肾为"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关于"伎巧出焉",唐朝医家王冰将其解释为"造化形容",也就是父精母血运化胎儿,意思是说肾主管的阴阳平衡,人体才能过正常的性生活。若清晨行房事,身体耗费大量的肾精就会导致阴阳失衡、疲惫不堪。肾精亏虚,还会导致卫表不固,这样外邪就很容易乘虚而入。所以,房事过后应该需要一个养息和调整的过程,以使身体得到恢复。如果男女交合之后匆匆爬起来赶去上班,不仅会因精力不济而很难进入工作状态,若再加上外感风邪,还很容易引起健康问题。正如俗话所言:"黎明同房,瘫倒一床。"所以,哪怕黎时前会出现性欲高潮,也一定要节制,不可行房事。

 

               

            那么何时行房事才不会影响到健康呢?一般是在夜晚入睡前,一旦完成了性交之后便可安然入睡,这样便可以使体力得到充分的恢复。对于房事,我们应该持一种辨证的态度,即不可过于抑制,也不可过于放纵。从养生的观点来说,正常的房事不仅于身体无害,反而对身心健康有利。《合阴阳》认为:"昏者,男之精将;早者,女之精责(积)。吾精以养女精,前脉皆动。皮肤气血皆作,故能发闭通塞,中府受输而盈。"意思是说,男子在夜晚时精气最为旺盛,女子在清晨时精气蓄积。男女同房,便可达到精气互补的功效,从而使筋脉通畅,皮肤平展而气血流畅,达到疏通淤塞,使五脏六腑得到滋养的强身效果。

 

               

            当然,过于纵欲,沉迷于声色对人体的伤害也是极大的。俗话说"色是刮骨钢刀"就是这个意思。但如果完全禁欲,也于人体不利。中国养生学认为,如果断绝男女之欢,阴阳绝交,就会导致经脉阻塞,百病丛生,甚至使寿命缩短。

 

               

            那么男女究竟如何交合才能达到养生之效呢?孙思邈在《房中补益篇》中专门讲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年轻人不可凭借体力而过度放纵情欲,40岁以上的男性更要注意节制房事。男女交合之前,夫妇双方应徐徐嬉戏良久,待双方进入状态之后才可交合。此外,还有些时间是不宜男女交合的,比如大寒大热、风雨交加之时,此时阴阳错乱,不宜同房。酒醉后、饭饱之时也不可行房,否则不但会伤身,也会对哺育后代不利。

 

               

            当然,文中的观点也有某些合理之处。比如经过一夜的休整之后,人体处于最佳状态,性欲最为旺盛,此时的确会比晚上更有激情。如果是周六、周日,不太繁忙的时候,你当然可以尝试一下别样的感觉,或许的确会有惊喜。但是平时上班,还是不要太另类为好,毕竟,寻求刺激是次要的,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懂得房事利弊,遵循科学的方法,才可"避重就轻",让人在尽享人伦之乐的同时,获得健康。

 

                五更时分拉肚子,大多需要补脾肾以提升大肠经经气

               

            五更泄又称"鸡鸣泄",多因命门火衰以致大肠经经气不能提升而致,治疗的办法就是补脾肾。每天按摩足三里穴,平时多吃些当归羊肉汤,便可起到温补肾阳的效果,对治疗五更泄效果非常明显。

 

               

            大肠经可是我们体内最任劳任怨的经脉了。它就像清洁工一样,每天默默无闻地把我们体内的垃圾清理出去,给人体制造一个清洁的环境。毒素及时排出了,我们才能远离疾病。但就是这么好的经络却成天受到我们的"摧残"。你可能觉得有些冤枉,我哪有摧残它啊!先别忙着喊冤,问问你自己最近有没有暴饮暴食、过度饮酒、山吃海喝地大吃鱼肉了。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的大肠经可就受苦了。

 

               

            大肠经出了问题,最常见的症状就是便秘和腹泻。便秘在前文已经讲过,在此我们主要来了解腹泻。腹泻也是一件让人很痛苦的事,如果有一次腹泻却找不到厕所的经历,那滋味估计会让你一辈子都忘不了。

 

               

            有一种腹泻叫做"五更泄",也就是不早不晚,每天天一亮就开始拉肚子,就像鸡鸣五更一样"守时",因此又有"晨泻"、"鸡鸣泻"之称。虽然"一泻千里"之后肚子就会舒服很多,但其往往会积年累月地缠着病人,有时还会伴随手脚冰冷、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等一系列症状。

 

               

            为什么拉肚子也会选时间呢?中医认为,出现五更泄的主要原因是肾阳虚。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其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命门之火的温养。何为命门呢?命门乃两肾间之动气,这种动气又叫原气。明代医家张景岳曾称命门之火为"灶底之火",为生命的根源。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脾胃属土,而火生土,所以命门之火正常,则可以滋生脾胃的阳气。如果命门火衰,脾失健运,不能很好地完成消化、运送营养的任务,就会出现腹泻。五更时分正是人体阴气最盛、阳气未复之际,但如果命门火衰阳气发不起来,就会造成虚者愈虚的状况。脾土得不到温煦,就不能帮助脾胃腐熟水谷,运化也会失常。卯时大肠经当令,这种症状就会集中表现出来,那就是拉肚子。

 

               

            想要治疗五更泄,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升脾肾的阳气。如何来提升脾肾的阳气呢?有一个很好的办法,那就是按摩足三里穴。这个穴可是我们人体的保健要穴,民谚有"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的说法,此穴的补身效果由此可见一斑。这个穴位为足阳明胃经的一个要穴,《灵枢》认为:"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足三里。"可见,此穴对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有着很好的效果。经常刺激此穴,可起到固肾益精、温脾助阳、益寿延年的功效。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找这个穴位时有一个简单的办法,用掌心盖住膝盖骨,五指朝下,中指指尖处即是此穴。可用拇指用力按揉此穴,时间在5分钟左右,刺激强度以有酸胀、发热感为佳。也可采用艾灸法,即将艾条点燃后缓慢地沿足三里穴上下移动,以皮肤微烫但不至灼伤为宜,每周2~3次,每次灸15~20分钟,这样坚持1~2个月,肠胃功能便可得到改善。

 

                按摩足三里穴的同时,如果再来一款当归羊肉汤,温补脾肾的效果会更好。

               

            这款药膳出自《金匮要略》,当归有养血补血之效,生姜能温中散寒、发汗解表,羊肉性温,可温中补虚,对气血亏损、阳气不足者有很好的补益效果。每周来上这么一碗当归羊肉汤,在享受美味的同时还可以起到温补脾肾的效果,治病又养身。不过,此方过于温热,如果你平常爱上火,或正在感冒发热、咽喉疼痛,那就不适宜了。

 

                当归羊肉汤

               

            取当归3~5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羊肉放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后洗净,将筋膜除去后切成小块;生姜切成薄片。将当归、羊肉、姜片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料酒及盐,大火煮开后再用小火煨两个小时,然后加放适量味精,撒上葱花,吃肉喝汤。

 

                 

                所谓"博观而约取,后积而薄发"。脾肾是大肠的"后备军",后备军充足,前方打仗才会有劲。所以,护好大肠经,一定要先从调理脾肾开始。

 

                附:卯时经络锻炼:大肠经要好好敲,合谷更是宝中宝

               

            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表里相合,而它们的经气行走方向正好相反,手阳明大肠经从食指的指甲角(商阳)出发,沿着食指桡侧(二间、三间)上行,经过合谷进入两条筋(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阳溪),顺着手臂外侧前缘一直向上,到达肩关节前缘(肩髃、巨骨),向后交会于颈部督脉的大椎穴,再往下到达锁骨上窝(缺盆),进入胸腔,联络肺脏,向下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还有一条往上走的分支:从锁骨的上窝往上,经颈部(天鼎、扶突)到面颊,进入下齿槽中,再返出来挟口两旁,左右交叉于人中--左边的向右,右边的向左,上夹鼻孔旁(禾髎、迎香),接足阳明胃经。

 

               

            手阳明大肠经是位于手臂外侧的一条经络,陈玉琴女士非常推崇敲心包经和胆经,我这里告诉大家一个保养大肠经的秘诀,也是"敲",更准确地说是拍打。手握空拳(微握拳,不必太用力),从手腕开始,沿着大肠经的行经路线从下往上敲(因为大肠经的气血行走方向是从下往上、从手走头的)。大肠经很好找,你坐在椅子上,右臂弯曲伸向左侧,把手放在左侧大腿上,然后用左手从手腕开始往上去拍打,经肘部,直到肩膀,拍到的就是大肠经;站着也可以,右臂自然下垂,同样的方法,左手空握拳去拍打右臂。拍打的手法不要太重,一只手拍6分钟即可,然后换手,用右拳拍打左臂,一定要把整条经都拍到了。

 

                

            每天坚持拍打一次,保持大肠经气血的旺盛通畅,这样你身体内外的很多健康问题在不知不觉中就解决了。首先,大肠经通畅了,大肠的功能好了,排泄正常,垃圾废物就不会堆积,也就不会给身体留下毒素等后患,便秘和腹泻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肺与大肠相表里,同时有关肺的问题,如咳喘、感冒、皮肤病等问题也就少了。对于那些整天操作电脑的办公室白领或整天操作机器(如整天开车的司机师傅)的朋友来说,拍大肠经还有一个最"现实"的好处,那就是舒活了整个手臂的气血,让手臂得到放松,可以预防手臂酸胀疼痛等麻烦。一句话:每天拍拍大肠经,内外舒畅两手轻!

 

               

            当然,上面我们拍的只是大肠经在手臂上的部分,大肠经在手上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那就是合谷穴。此穴位于手的虎口处,拇指与食指"V"字形的底部,位置也比较深,可以把指甲剪平之后用食指或中指尖去点按;还有一个更好的方法,就是左手虎口展开,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像钳子一样去"夹住"左手的虎口部(两手虎口对虎口)掐揉(捏揉),3分钟之后两手互换,再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去掐揉右手的虎口,每天一次即可。"面口合谷收",作为全身四总穴之一的合谷,不仅主治头面部的眼、耳、鼻、口腔、咽喉的所有疾病,如头痛、牙痛、耳鸣、耳聋、眼病、鼻塞流涕、咽喉痛、扁桃体炎、咳喘等,而且还对其他各种因为肺脏功能失常引起的疾病有非常好的疗效,此外还对便秘、腹泻、腹痛、呕吐、黄疸、水肿、难产等诸多疾病有良好的疗效,此穴也是临床上常用的针麻穴。总之一句话,合谷就是一个宝,健康生活少不了!也难怪它被历代医家称为万能之穴了!但要注意,此穴有滑胎之嫌,孕妇绝对不可使用!

 

               

            最后提醒大家一句,对于大肠经的保养,最好是放在早上起床之后,把它当做早晨的锻炼内容,揉合谷甚至可以放到起床之前,在被窝里进行。因为大肠经气血最旺的时候是在早上的5~7点,在这段时间内刺激效果是最好的!

 

                

                第五章 辰时:赐点食物吧,胃经在"嗷嗷待哺"

                辰时--7∶00~9∶00--胃经最旺

                辰时也就是早上7~9点,这个时候是胃经在值班。经过一夜的消耗,它早就饿坏了,这个时候我们就该及时给它补充营养。

               

            卯时人体内的阳气就已经完全生发起来了,辰时太阳出来后,天地间一片阳的气象。此时人体就需要补充一些阴,以调节阴阳平衡。而食物就是属阴的,此时吃早餐,就像春雨滋润万物一样。又因此时阳气最盛,脾胃的运化功能最强,就算摄入的热量再多,我们的身体也能把它们"消灭干净",所以也不用担心自己会长胖。如果你不吃早餐,到了胃经值班时无事可做,就会过多地分泌胃酸,长此以往,胃病就会找上门来了。再者,没有食物,脾胃气血生化乏源,对各脏腑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按时吃早餐对于保持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

 

                早餐吸收好还不易长胖,原因就是这时候阳气最旺

               

            许多人往往有不吃早餐的习惯,美其名曰"减肥"。其实,清晨是人体阳气最旺之时,脾胃运化能力也最强。此时吃下去的食物可以得到很好的消化吸收,完全不会有"增肥"的困扰。而不吃早餐,却有可能让你"百病丛生",失去美丽。

 

               

            记得有一次半夜两三点钟,一位女性朋友给我打电话,说是胃病犯了,疼得实在受不了了,电话那头气息微弱,好像很严重。尽管仍然睡意朦眬,但朋友的病却不敢怠慢,赶紧开车赶了过去。进门时看她正蜷缩在地上,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还真把我吓得不轻。赶紧给她做了做穴位按摩,然后服了些止痛药,这才慢慢好起来。早知她有胃病,可没想到这次居然会这么严重,幸亏来得及时,不然生命都危险。她自己也心有余悸,一个劲点头保证以后一定注意身体。我也奇怪,每次给她开完药后都会好很多,可过不多久又会犯。仔细追问才知道,原来这么多年,她一直都有不吃早餐的习惯。她是那种典型的女强人,每天早上爬起来就会急急忙忙地赶去上班,吃早餐对她而言简直就成了一种奢望。我严肃地警告她,以后一定要按时吃早餐,否则她的胃病只会越来越严重。

 

               

            后来我跟另一位女性朋友说起这件事,从她嘴里才知道,原来相当多的女性都有不吃早餐的习惯,还美其名曰"减肥"。这可真让我哭笑不得。爱美重要,但健康更重要。避开健康而枉谈美丽,只能是镜中花,再鲜艳也会让人感觉毫无生气。何况吃早餐非但不会让你发胖,还会让你更加健康美丽。

 

               

            中医一向强调未病先防。如何防呢?就是顺应天时和人体的自然规律,在特定的时间里做特定的事。如果你违背这一原则,疾病就会找上门来。辰时,也就是现在的上午7点到9点钟,是气血流注胃经的时候。按照人体的自然规律,这时就应该吃早餐,以让胃经"有活干"。所以,辰时又被称为"食时"。古人这样命名就是想提醒我们,一到这个点,你就该吃早饭了。因为经过一晚的消耗,胃已经排空了。辰时气血正好流经此处,它必须"工作",因此迫切地需要食物。所以此时进食,就是配合胃的工作,有很好的养胃效果。

 

               

            至于那种认为吃早饭会使身体发胖的顾虑纯属多余。因为卯时我们体内的阳气就已经完全生发起来了,辰时人体阳气更加旺盛。阳气健旺,脾胃的运化能力就越强,所以此时吃下去的食物是最容易消化吸收的。到了9点钟就是脾经值班了,它会把吸收的食物变成精血输送到全身,以供养脏腑。所以此时就算摄入的热量再多也不怕,我们的脾胃完全有力气把它们统统消灭干净。如果你不吃早餐,不给胃填东西,胃"无事可做"就会一直分泌胃酸,时间久了我们就有患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炎的危险。另外胃经不消化还容易导致胃经气血不足。到了9点钟,由于胃里没有食物传来,脾没有东西运化,人就会感到头晕乏力。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不正常了,人体的气血就会不足,各脏腑也会因缺少气血的供养而使你百病缠身。可见,不吃早餐的"牺牲"可是很大的。

 

               

            另外,不吃早餐还有一个危害,那就是容易导致糖尿病。目前糖尿病患者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其中女性发病率也呈上升的趋势,这与某些女性为追求减肥而不吃早餐是有很大联系的。我以前就遇到过这样一位女性患者,为了减肥吃了大量的减肥药,连早餐也"省略"掉了。结果身材是瘦下来了,却经常会出现头晕、口干等症状,去医院一检查,原来是血糖偏高。她在一位朋友的介绍下找到了我,我告诉她想要控制病情,最好的办法就是科学饮食,而早餐则是重中之重。她根据我的建议自己设计了一份早餐食谱,如下。

 

                早餐食谱

                早上起床后先喝1杯温开水;然后再吃1个杂面窝头、1碗小米粥加上一杯牛奶;过一个小时后再加餐,吃点黄瓜或西红柿。

               

            结果一年下来,血糖居然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并没有出现其他并发症,体重也没再出现太大的波动。早餐为什么会跟糖尿病扯上关系呢?中医认为糖尿病与五脏虚弱有关,而吃早餐则可以使脏腑得到很好的供养,从而起到预防并减轻病情的效果。

 

               

            想必大家都对日本的相扑选手有所印象,他们的体重真可以称得上是"重量级"了。知道他们是怎么训练出来的吗?就是不吃早餐,然后在空腹状态下做大量的锻炼,之后摄取大量的食物后大睡,这样就可以使自己变成超重的肥胖体型了。由此可见,早餐与肥胖间的关系可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简单。生活毕竟不是想当然,凡事只有以科学理论做指导,才能避免盲目,收获健康。

 

                清粥小菜,"中国式"早餐最合中国人脾胃

               

            胃有自己的喜好,所以吃早餐时,一定要投其所好。胃喜欢温热的食物,于是粥品便成了最佳选择。清晨来碗稀粥,再加上一盘青菜,一个水果,尽管简单,营养却尽在其中了!

 

               

            辰时一定要吃早餐,但关键是吃什么、怎么吃。吃得好对身体有益,吃得不好却会让你疾病缠身。因为按照中医五行学说,脾胃属土,土可化生万物。《素问·五脏别论篇》也指出:"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脾胃好,脏腑便可得到滋养,你的身体就会硬朗;脾胃不好,小病小灾的也就不离身了。所以,我们一定得好好呵护自己的胃。

 

               

            想要关心胃,首先就得了解它。就像追女朋友一样,你得知道她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只有"投其所好",才能成功。对待身体也是如此。上海人有句俗话叫"乐胃",十分形象。只有吃下去的食物让胃感到舒服,它才会专心致志地去消化、吸收。胃喜欢什么呢?胃喜欢温热的食物。有些人贪图凉爽,尤其是在夏天,早餐时常以蔬果汁、冰红茶、冰牛奶等代替热乎乎的豆浆、稀粥。这样的做法于身体是十分不利的。尽管在短期内对身体的影响并不明显,但若长此以往,对脾胃的伤害就会很大。我们知道胃经为阳明经,多气多血,气血遇冷则会凝滞。如果清晨醒来脾胃的功能还没恢复正常就进食寒凉食物,极易导致气血凝滞,这势必会削弱脾胃的运化功能。营养跟不上,时间一久你就会发现皮肤越来越差,不仅脸上没有光泽,体态也会变得越来越消瘦,就像林妹妹一样,好像随时来一阵风就能把自己刮跑。这里教您一个判断胃是否有寒的小方法:伸出手掌,大拇指下方本节骨肌肉明显突起的部位叫鱼际,若鱼际处血管青筋很多,表示此人胃有寒,你在饮食上就得多加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