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世界十大恐怖系列:兴趣转化为能力的秘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14:20:47



兴趣转化为能力的秘密  

 

 

       在素质教育和人才开发的长期实践中,人们已经发现了兴趣在学习和成才过程中的重要性,因而教师大都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这里值得深思的是:应该如何认识兴趣转化为能力的内在机制,其中的奥妙又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把兴趣与人才开发结合起来?脑科学证明,一个人的兴趣只有自觉不自觉地与个人的潜能不谋而合的时候,才能够最容易形成稳定性的兴趣。因此,一个睿智的人可以通过自己对某些事物所具有兴趣的浓厚程度,进而窥探自己也许在哪一方面具有最大的潜能。一般来讲,你也许能够在自己没有认识到自己的潜能以前,就能够体验到自己在这方面的兴趣最浓厚;相反,一个人的兴趣如果与个人的潜能不一致时,兴趣也不会持久,往往会半途而废。

 

 

   (一)兴趣向爱好的递进

 

兴趣,简单说,就是一个人对于某种事情有兴致。从感性和理性的角度来看,人的兴趣主要属于感性的方面,还没有经过个人深入的思考,也没有对感兴趣的事情权衡利弊。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凡是心智健全的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兴趣,只不过由于人与人之间相比,个人的修养和个性不同,因而必然表现出不同的兴趣而已。从人才开发的角度来看,为了使兴趣能够促进人才开发,必须在对兴趣进行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在对兴趣权衡利弊的基础上,使兴趣进一步发展为自己的特定爱好,即更多地接触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人才开发应该尽量尊重个人的兴趣,但这并不意味着盲目服从兴趣,决不能仅仅凭个人的兴趣来设计自己的未来,尤其是在儿童、少年和青年时期。这是因为我们参考兴趣来设计生涯时,必须考虑如下两个因素:第一,个人现在的兴趣是否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体现出自己的潜能?是否经过了个人的理性分析?因为个人的很多兴趣具有偶然性和随机性,甚至在闲暇时间偶然打一次牌或者麻将等,都可能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乐此不疲,而事实上,你不可能以打牌或者打麻将来开发自己的潜能,去实现个人的生命价值。第二,每个人都应该坚信一个真理,即一个人如果现在对某个事物没有兴趣,这并不意味着以后永远对这个事物没有兴趣,因为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当一个人认识到了某类事物的重要性,又能够经常接触这类事物时,个人就有可能培养起自己对该事物的兴趣,进而由对事物的兴趣发展为对事物的爱好。

 

 

(二)爱好向喜爱的递进

 

一个人围绕着自己的兴趣展开活动,就会慢慢培养自己对某种事物的爱好,如果继续加强与某种事物的联系或接触,通过对事物的感性体验和感悟,再加上反复的实践,则会不知不觉地由爱好发展为喜爱。在兴趣爱好阶段,一个人对于自己的兴趣爱好还没有进行科学的分析,还是停留在感性的体验和兴致上。由爱好发展为喜爱的时候,个人已经对喜爱的事物不知不觉地进行了理性的审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自己喜爱某事物的原因,并且已经不自觉地对自己的喜爱进行了较多的思考。因此,喜爱既是对爱好的发展和深化,又是对爱好的理性提升,也凝聚着对特定事物的感情和较深的认知。

 

 

(三)喜爱向热爱的递进

 

一个人喜爱某种事物,在时间和条件比较具备的前提下,就必然会更多地接触这一事物,在对待该事物的态度上,既有理性的认识,又体现出情感的愉悦性。但是,从人才开发的角度来看,一个人仅仅喜爱某个事物还是不够的,还必须以实际行动去进一步了解该事物,认识该事物的价值,在实践中与该事物建立更加密切的关系。黑格尔在谈到艺术创作时,要求艺术家应该与现实建立亲切的关系,应该多看、多听、多记,牢牢记住所观察的事物,“必须从内心和外表两方面去认识人类生活,把广阔的世界及其纷纭万象吸收到他的自我里去,对它们起同情共鸣,深入体验,使它们深刻化和明朗化”,(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第54页,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要求诗人对他所表现的题材也有最深刻、最丰富的内心体验。黑格尔这里固然说的是艺术创作,但实质上对于人才开发也颇有启迪。艺术家不仅要喜爱创作,更要热爱创作,要全身心投入到对题材的审美筛选之中,投入到艺术构思的整个过程之中,才能够因为热爱创作而沉浸于艺术生命,并且取得卓越的成就。《把信送给加西亚》一书的作者阿尔伯特·哈伯德评价书中的主人公罗文,说他“渴望完成自己的工作,他对目标抱着初恋般的热情。他百折不挠去达到自己的目标,不计荣辱。他这样做,只是因为他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阿尔伯特·哈伯德《把信送给加西亚》,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第47页。)。美国著名企业家萨姆·沃尔顿是1985年美国权威媒体宣布为美国最富裕的人,关于经营企业他有10个规则,第一个规则就是“以全部的热忱投入你的工作”。陈之安在评价萨姆规则时认为,“如果你热爱你的工作,那么,你每天就会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千方百计地尽你所能来完成它”。(陈之安《21世纪超级成功学》,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第190页。)由此可见,作为个人来讲,由于对某事物已经达到了热爱的程度,就有可能激发个人全身心的能量,聚焦个人的心意诸力,从而形成特有的合力,为所热爱的事物付出自己的一切,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人才学已经表明,这也是人才开发的一个重要规律。

 

 

(四)热爱向酷爱的递进

 

在人才开发的过程中,当人们沿着热爱的方向继续前行,就发展到了酷爱的高峰体验。人们在对特定的事物进入酷爱阶段时,就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所酷爱的事物之中,就一定能够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地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所酷爱的事物之中,进而达到痴迷的境界。所谓酷爱的高峰体验,就是指人们在酷爱某种事物时,由于自己时间和精力的大量投入,在感情上似乎已经与事物融为一体,甚至达到物我化一的境界。如果说,在热爱阶段,人们对特定事物的感情还没有达到最高的浓度,但到了酷爱的阶段,人们的感情就已经达到了很强的浓度,似乎进入了痴迷的境界,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所酷爱的事业之中,顾不上走亲访友,顾不上娱乐休闲,甚至顾不上休息和吃饭。

 

 

(五)酷爱向忘我的升华

 

酷爱就是对事物的执著和痴迷发展到了极致,进入了忘我的境界。一个人如果长时间酷爱某个事物,那么他就会为该事物自觉不自觉地付出自己的全部精力,甚至进入忘我、无我的境界。因此,从人才发展史或创造发明史来看,一般说来,只有当那些非常认真执著、持之以恒的忘我者,才能真正激发自己的生命潜能,才能更加激发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力,进而激发灵感的降临。阿基米德在浴池中通过感受到水的浮力,激发了他对浮力定律的灵感,竟然光着身子跑出去,一边跑一边喊:“我发现了,我发现了!”他的妻子发现丈夫如此痴迷,嘴里嘟囔着:“真疯了,真疯了!”事实上,倒不是阿基米德疯了,而是他对科学的酷爱使他暂时处于忘我的状态,这才演出了一幕不为常人所理解的喜剧。

 

那么,为什么有很多人没有取得伟大的成就呢?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与很多人把兴趣仅仅停留在低层次上有关,没有把兴趣逐层转化为更高的层次,大多只停留在兴趣和爱好的层面上,没有进一步向着热爱、酷爱和忘我的高层次提升。所以从人才开发的意义来看,仅仅满足于兴趣爱好,这是很不够的。球迷如果仅仅是喜欢某种球类,那么,球迷就只能是球迷,永远不可能成为球星。因此,为了开发各种潜能,个人就必须进行不断地尝试和探索,以寻找各种诱发潜能的机会和情境;而唯有我们发现了自己的潜能时,才能够产生雄鹰展翅、“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潇洒,才能有豁然开朗和澄明的远瞻。

 

此外,在由兴趣向能力的转化过程中,我们还应该从孔子的名言中获得启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孔子的意思是说,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快乐的人。很显然,孔子把快乐看作是人生的最理想的境界,这对于我们理解人生哲学,正确认识人生的目的,进行人生的终生开发,是很有启发意义的。就兴趣向能力的转化来说,我们应该充分体验到拼搏奋斗所特有的快乐,真正感悟苦中之乐,进入如痴如醉的工作境界,达到乐以忘忧、乐以忘己的人生觉悟。如此长期以往,坚持不懈,就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地激发创造性灵感和多种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