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老师哪个好看贴吧:知识转化为力量 关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2:40:18
      “知识就是力量”这是英国思想家培根的著名名言。几百年来,这句名言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人们读书治学的精神支柱。但是,与之相应的疑问却也始终相随着。知识真的就是力量吗?它是否需要一种合理的转换,才会变成力量?而且所有的知识都是力量吗?知识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是建设性的,还是破坏性的?
       “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很容易造成一个印象:有知识的人,必然就会有力量;知识越多就越有力量。这在许多情况下的确是这样,但与此同时,我们看到,不少人因为拥有知识而变得迂腐,或者穷酸,或者软弱乃至给人破坏。因此,对知识简单的膜拜,缺乏前提地空喊“知识就是力量”,这样就会产生很大的误导。我们需要全面、科学地认识知识的作用,需要从人类的整体性发展与时代的需求,来考究知识的价值,并需要明确,在什么样的条件下,知识才会真正有用、有力量?并创造出积极的价值? 
        实际上,这一切,一个关键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用智慧统率知识!
这不止是一个新的理念,更是一项创世纪的理性宣言。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只有智慧能取代知识来指导人生道路。
        人们获得知识的根本目的,首先是为自己和他人创造幸福,但知识不一定能指导人生道路,只有智慧才是。什么是智慧?人们常说智慧是才智和智谋的同义语。《辞海》说:智慧是“对事物能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实际上可以说智慧就是一种创新能力。《孟子·公孙丑》说:“虽有智慧,不如乘势。”照我们看来,孟子是把智慧当作一般的谋略了。实际上,“乘势”何尝不是一种智慧的行为。几百年来,尤其是二十世纪以来,人类大大发展了对客观世界的知识,知识的出现和更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激增”、“爆炸”“以指数形式出现”等等,正是对知识快速递增的形容。飞机、外太空探险、原子能、计算机等多方面的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文明发展到了空前的程度。但人们对人生智慧的重视和探索,却越来越淡薄。对此,日本著名思想家池田大作曾发出悲叹:“为追求哲学飞走的密涅瓦的猫头鹰,到现在还没有归来,丧失人生哲学的时代太久太长了。”这个感叹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种时代悲剧。
        归结起来,二十世纪的精神危机主要集中在两类人大大增加。一是“空心人”。由于失去生命的价值感和方向感,他们成了无根的浮萍;二是“碎片人”。这类人不仅失去外在的完整性,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处于分裂和斗争的状态,而且更失去了内在的统一,结果被各种冲突和矛盾弄得支离破碎。这两者,轻一点的,是无法在社会中找到力量和幸福,重一点的,是对社会造成伤害。最极端的,是像希特勒那样的恶魔,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作为普通人,假如没有人生智慧的导引,就会对每个人所拥有的生命,采取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作为思想者,就会把对思想的研究,退化为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这样一来,一个饱读诗书的知识分子,与一个街头颠沛流离的乞丐,在智慧上并没有质的区别。遗憾的是,当今的许多知识分子,实际上就背离了智慧的根本目的。像治学上卓有建树的教授自杀,实际上就是读书却不知智慧所导致的。
        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善待生命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智慧。我们极需要有关生命、心灵等人本身最重要问题的智慧,作为指导知识和生活的明灯。一个人,即使没有太多的知识,但是由于掌握了人生的智慧,也能有值得自豪的地方。这正是晚年的托尔斯泰,羡慕一些普通村民的理由。与此相反,一个人即使有很多的知识,但缺乏人生的智慧,他也不过是一个瞎子。假如既有充分的知识,又有人生智慧的导引,那就如虎添翼,他就会创造非同一般的人生,就会成为值得人们仿效的楷模。 
        二、只有以人类作为终极目标关怀的智慧,才能使知识成为人类的福音,而不是人类毁灭的魔咒。
        知识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造福人,也能嫁祸于世。假如没有一种理性的抑或说是建设性的目标,知识就有可能成为损害乃至毁灭人类的恶魔。而知识的拥有者,就有可能成为把良心出卖给魔鬼的人。台湾著名学者龙应台1999年5月15日在台湾大学法学院的一次演讲中说:“素养跟知识有没有差别?当然有,而且有着极其关键的差别。我们不要忘记,纳粹头子很多会弹钢琴、有哲学博士学位。这些政治人物难道不是很有人文素养吗?我认为,他们所拥有的是人文知识,不是人文素养。知识是外在于你的东西,是材料、是工具、是可以量化的知道;必须让知识进入人的认知本体,渗透他的生活与行为,才能称之为素养。人文素养是在涉猎了文、史、哲学之后,更进一步认识到,这些人文“学”到最后都有一个终极的关怀,对“人”的关怀。脱离了对‘人’的关怀,你只能有人文知识,不能有人文素养。”“对人文素养最可怕的讽刺莫过于:在集中营里,纳粹要犹太音乐家们拉着小提琴送他们的同胞进入毒气房。一个会写诗、懂古典音乐、有哲学博士学位的人,不见得不会妄自尊大、草菅人命。但是一个真正认识人文价值而‘真诚恻怛’的人,也就是一个真正有人文素养的人,我相信,他不会违背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在我们的历史里,不论是过去还是眼前,不以人为本的政治人物可太多了啊。”这段话很有深刻意义。我们举些例子来佐证吧。 德国化学家佛里茨·哈伯,化学研究很有成果,他曾获得过诺贝尔奖。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让德国获胜,他竟然将自己的科学知识用于毒气研究,成为世界科学家中,用科学知识为非正义战争服务的最早而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为了达到目的,他竟然达到了狂热的地步。他妻子哀求他放弃这一丧心病狂的研究,见他不听,最后拿他的手枪自杀,达到了“死谏”的地步,但还是无法改变他的顽固。妻子死去的当晚,他就收拾行李去了前线,即使在德国败局以定的情况下,他还抱着通过化学武器来赢得战争胜利的“宏伟”设想。德国战败,他被列为战犯,后来逃到瑞士,对他的指控结束后,他又回到德国,并立即重新开始化学武器的研究。纳粹上台,他又想以自己的“学识”为之效力。然而,命运和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纳粹发现他有犹太血统,便将他驱逐出国,使他死于异国他乡。他更没有想到的是,在他死后不久,纳粹制定了灭绝犹太人的计划。毒气室是最常用的方式。在这灭绝人性的活动中,哈伯的几个亲人,就都死于哈伯的公司所发明的毒气。
        这是一个把良心卖给魔鬼的活标本。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列强瓜分势力范围的非正义战争。可是,当时有不少的科学家、思想家,站在各自国家的立场上,鼓吹战争,参与战争。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知名人士,如作家罗曼罗兰、思想家罗素等,发表反战宣言。而且这些正义行为,不仅没有得到积极反应,恰恰相反,还受到不少“欧洲知识精英”的唾骂。罗曼罗兰以《约翰克利斯朵夫》影响了成千上万青年。但那时许多忠实的读者,,战争时却向他投来憎恨的目光了。罗曼罗兰后来被誉为“欧洲的良心”。然而,当整个欧洲和世界都呼唤良心的时刻,为何更多的知识精英,却失却良心了呢?
        事实惊心动魄地说明,我们必须以对人类体现终极关怀,这样的知识才是人类的福音。二十一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有几句名言:“保护人类的整体目标必须高于一切目标。”“第四次世界大战将是木棒与石头。”进入新千年以来,伟人的预言没有过时。南斯拉夫的血流,巴勒斯坦的街道,美国的纽约,阿富汗的炮声,到处都在列演着一幕幕悲剧。这怎么不令人倍感到,只有用关怀人类的智慧来驾御知识,这样的知识才有用,人类也才有可能幸免于难。
        三、只有“知行合一”的实践智慧,才能将知识转化为真正的内在力量。
光有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的理念还不够,仅仅算是掌握了智慧的知识,而不是智慧本身。在用智慧引领知识的过程中, 容易出现一个陷阱,就是将智慧本身,再退化为知识,即本来是能够指导人生的智慧,最后也成知识一类的东西。导致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知与行的分裂。其结果如《圣经》中圣保罗所云:“我愿意做的善,我偏偏做不了,我不愿意为恶,我偏偏去犯。”
        知与行的统一,指的是知识与行为要统一,统一在实践这个环节中。明代的王阳明说:此自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王阳明所指知而不行的“未知”就是 “知识”的层次,而智慧,就是“知行的本体”。王阳明用来解释 “知行的本体”的四个字很能表达我们对“智慧”的认识,那就是:真诚恻怛。我们说,知行合一,就是实践智慧。知识永远是死的,它必须经过转化,才会成为真正的、活生生的力量。而作为智慧的化身——“良知”,也必须经过转化,才会真正的内在力量。能够完成这一转换的,有实践——实践的行为与实践的艺术。因此,知与行的统一,更体现出一种高超的智慧。1988年1月,全世界的当代诺贝尔奖获得者云集巴黎举行会议,会上发表了一项重要宣言,宣言的第一句,就明确指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向2500年前回首,去吸取孔子的智慧。”的确,与西方文化有着许多不同的孔子学说,的确有着治疗西方许多不治之症的良方,如重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的和谐等等。我们需要补充的一点是:在孔子为代表的中华文化中,其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智慧就是“知行合一”。其实,除了孔孟,其他如老子、庄子、墨子等,也都是这样:他们不仅仅是一种学派的倡立者,更是自己理论的实践者,他们以身体力行的榜样,贯彻了自己人生的各种智慧。惟其如此,他们的理论也才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
四、只有用智慧来驾御,才能够在知识的海洋中,快速地猎取最具价值的知识。
         如果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和信息,势必会成为一个低效的人,只有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人,用智慧统率和驾御知识的猎取过程,才能取得高效的知识,获得最理想的创造。巧用智慧猎取知识的方法有:
         1、用长处。按自己的思维强项来确定自己的学习定位和创造定位。爱因斯坦的思考方式偏向直觉,于是他选择理论物理作为自己事业的突破点,取得相对论的伟大成就;爱迪生偏向观察,于是他选择发明,成为“世界发明大王”。 
        2、找弱项。分析当前研究的弱点,找出既重要又是别人研究的薄弱环节,从而找到自己学习和创造的突破点。如美籍华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就通过这种方式,仅仅几个月,就找到了一种新的孤子理论,用来处理三维空间的亚原子问题。于是,在这个领域里,他便从一无所知,一下子赶到别人的前面。
         3、聚焦点。很多人是万金油,样样有兴趣,与研究,结果没有在哪方面获得重大建树。原因即在于没有将知识和能力聚焦。与此相反,很多人选准方向,全力以赴,矢志攻关,终于取得重大成功。
这里所谈的三点,仅仅是猎取知识的小部分方法。拘泥于它们就会挂一漏万。随着现代化速度的加快,学习方式方法也不断新创。如主体性学习、创造性学习、终身学习、渗透性学习、辨证性学习、快速读书法等,都可为我所用,要学而能化,学而能通,进而跟得上形势的发展,高效地获取知识,获取有价值的知识,淡化弱势知识,舍弃无用知识。当前,一种学习的高潮风起云涌,席卷全球。学习型的家庭、学习型的城市、学习型的社会普遍出现了。在“危机感和紧迫感”的逼迫下,一种全新的“终身教育”思想,正在刷新“一次教育”的观念。学习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生活方式,大学正在成为面向全社会的大学。
        中国从未像今天这样真切感受到经济全球化的脚步,知识更新的脚步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大步流星。每个不情愿被甩下的人都在抓紧完成同一件事:充电。  
        正在充电的许一坤感同身受:“未来惟一持久的优势,是你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王松涛说:“学习不仅仅关系到经济的繁荣,对社会而言,学习使人们成为积极的公民;对个人而言,在使人不断自我完善的同时,也提供了职业发展和改善生活的机会。”
        五、只有系统的整合性的创新性的智慧,才能解决各种结构性冲突,实现各种资源的最优化,开拓和创造未来。
人类进入新的世纪,国际化、现代化的进程加快,文化与社会的多元化并存现象更加突出,各种冲突也日趋增多,同时“知识的折旧”也越来越快。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能够对不同的问题、概念、知识及多方面的资源进行整合,使之系统化,就成了越来越重要的智慧。“整”是整理,“合”是综合、协调,“整合”就是将全部资源,根据完整性、系统化和有序协调的原则进行整理,以达到最优化的效果,进而最有效地发挥创造性,开拓未来。
        大智慧者往往是大的整合者,他们不仅能将各种各样的相近相似的东西整合,而且能将看似矛盾的东西进行整合。从释迦牟尼,到哥白尼,从牛顿到圣雄甘地到,都是大整合的人。释迦牟尼既不走及时行乐的又不走苦行僧的道路,而是选择一种中道,所以佛学才产生如此广泛的影响;牛顿将古希腊亚里斯多德的演绎逻辑思维方法,与近代培根强调的归纳法,进行整合,既看到了两人的长处,又看到其各自的偏颇和错误,还将分析和综合思维结合起来,终于成了在爱因斯坦之前几百年中最伟大的科学巨匠。
        在我们这个时代,整合的价值可谓无处不在。人们不仅整合心灵,还整合社会、整合思维方式、整合知识、整合理念等等。如极权主义要人去掉自己的个性,自由主义又变成了自私自利的代名词。而整合者却可以既弘扬个性,又实现社会的奉献价值。对弗洛伊德的心力动力学来说,人是过去影响的,对马斯洛来说的自我实现者来说,人的目标是未来实现,所以未来对自己有足够的影响。整合者既接受过去,也承认未来的影响,当然还重视现在。再看自然科学,原来认为大宏观世界和小微观世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到了二十一世纪,物理学家却不得不把这两种看来绝然不同的世界,放到一起来思考,因为它们之间看来存在着那么多的相同点,以及强烈的关联。诸如此类的问题,越来越显示出整合的魅力。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类文明、文化的多元与差别,更成为被整合的对象。整合不是排斥,而是建立在兼容基础上的壮大和最优。其结果,,各类文明就不应该是舍此无彼、你死我活,而是在取长补短、共同涅盘中获得新生。如西方的哲学,强调分析,且偏向于认识客观世界;中国的哲学,偏向于整体认识,并有着对主体性生命体验的偏好。它们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假如两者能够结合起来,就能够产生更伟大的哲学。再如个大宗教文明之间,也完全可以整合。汤因比是20世纪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之一,他就把基督教与佛教的相遇,看成比许多科学发明更伟大的事情。再有,多年以来,人文知识分子和自然科学家,互相隔离,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似乎难有共同语言。但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二十一世纪,一定是一个大融合、大整合的世纪,谁能在这个大整合中作出突出的贡献,谁就会成为集大成者,甚至可能成为新世纪的巨人。
        整合意味着创新,创新者往往就是新知识的创造者。在二十世纪刚刚开始的时候,谁也不知道相对论是什么,但当爱因斯坦提出这一伟大理论后,与之有关的知识,就成为一种创新知识。后来的量子力学、克隆、纳米等都成为新的知识。现在看来,整合确实是创新的基础,是开拓未来所必须的。归结到一个根本点上,那就是,创新意识的激发,创新能力的培养,比任何时候都更重要。
        巨变了无痕,大韵细无声。总之,知识转化为力量的关键和前提是智慧,我们要用热情,用希望,去高扬智慧的理性旗帜,凸显时代特色,倡导主流意识,张扬个性活力,努力使知识真正成为人与自然融合、人与世界和谐的伟大力量。热爱使我们充满激情,希望让我们满怀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