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世界7.0亡灵模型:邓聿文:推动中国文化的自觉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7:22:58
邓聿文:推动中国文化的自觉发展 邓聿文 http://www.gmw.cn 2011-10-10 11:31:58 来源:光明网-光明观察  [字号: ]

即将举行的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主要讨论有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问题。在笔者看来,把文化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作为全会的主题,反映了中共乃至中国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的文化自觉。正如之前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所言,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须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之邦,是世界上唯一文化不曾中断的民族和国家。这来源于中国文化的包容和开放性。在中国历史上,土地也曾被异族侵占过,但文化从来没有别的外来文化所征服和同化,相反,随着异族铁骑而来的其他文明,一踏入中华土地上,反被中华文化所同化、融合,变成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生命力所在。

只是到近代,中华文化和异质的基督教文化相遇,首次开始不自信,并由此在长达近百年的历史上,文化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去中国化的、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全面引进西方的制度和文明,五四的激进者甚至提出了废汉字全盘西化的主张。这种文化发展的不自信到改革开放后,也并未得到根本的扭转。尽管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全世界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我们也开始有意识在海外传播和推广中国文化,但是,在和西方文化的竞争中,中国文化并未彻底改变自鸦片战争以来形成的被动局面,西方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识,还停留在中华传统文化的阶段,对中国改革以来发生的包括文化在内的巨大社会变迁,未有一个合乎客观实际的相对正确的认知,尤其对中国基于自身历史条件和环境选择的发展道路,不能很好理解。中华文化的不自信还表现在,我们在改革中创造的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只有在得到西方的肯定后,才能被自身所肯定和接受。这无疑会削弱中华文化对外的解释能力,使中国的发展受到文化上的挈肘。

应该说,现在是改变这种文化上的“守势”和“弱势”的时候了。在中国经济已经位居世界第二的背景下,我们要想在世界上有更大的作为和影响力,就不能单单靠同世界各国发展经贸的互利互惠关系,还必须要有被世界所接受的文化和价值观,通过文化和价值观来影响人、说服人。没有一个与经济实力相称的、被世界所认知和理解的现代形态的中华文化,中国的大国地位是无法奠定的,而没有中华文化的复兴,也就没有中国的真正崛起。

要想复兴中国文化,首先对这种“复兴”有一种自觉。借用已故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话说,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惟有文化自觉,才有文化自信可言。

当然,文化自觉存在一个谁先自觉,怎么自觉的问题。作家冯骥才先生在这方面有很好的思考,不妨引述一下。冯先生认为,虽然知识分子在文化发展上首先应该做到自觉,但在现实中,文化自觉的关键是政府。如果政府还像过去一样重经济轻文化,或由于与政绩难以挂钩,致使文化在经济社会中处于弱势,那么,文化自觉最终会变成一个空洞的口号,甚至会搞偏,红红火火闹一闹“文化”,好像文化就自觉就繁荣了。文化自觉最终所要达到的是整个社会与全民的文化自觉。只有全民在文化上自觉,社会文明才能逐步提高,当代社会文明才能放出光彩。要达到这一目的,关键取决于政府在执行层面的文化自觉。

就中国的情形而言,确实,只有政府真正做到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一种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有一种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有一种主动担当,才能很好地去发展中华文化、传播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的现代转型和创新发展,那种弄一堆假古董假文化的行为不叫文化自觉,而是在遭踏中国文化。

一个古老大国的新生,是需要文化做支撑的。中华文化曾经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和感召力,必然使得中国人以文化大国乃至文化强国来期许自己;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承载的国际期待和肩负的国际责任,也必然要求通过中华文化来传播和谐理念、完善中国表达、树立中国形象。所以,增强文化的自觉意识和自信心,对以什么样的视角认识文化,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化,以什么样的思路发展文化,以及对如何确立文化发展目标、谋划文化发展战略、提出文化发展举措,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长远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这一角度看,此次全会研究文化问题,十分必要。(邓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