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在囧途:太极拳道----李光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0:27:25

太极拳道

何 谓 道



    俗话说:学拳不学道,等于瞎胡闹。依师所传,太极拳的修为其实就是一个知道、悟道、修道与证道的过程,自始至终不离一个“道”字。因此谈拳必先论道——太极拳道。

    师云:学拳靠悟。悟什么?悟的也就是这个太极拳道。而太极拳道所阐释的内容,既不是陈式太极的刚劲脆捷、也不是杨式太极的舒展圆润;不是吴式太极的绵巧灵活,也不是武式太极的严密紧凑。太极拳道研究的也绝非大架、小架,新架、老架,练架、用架,更非108式、88式或24式等种种套路。太极拳道是从太极拳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入手,用太极的理论去剖析拳中最本质的属性与特征,直追太极拳的真义;从而使练家在太极拳的修为中,找到通往太极圣殿的钥匙,遵道而行、登堂入室、拾级而上、直达极顶。

    何谓道?答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师云:“阴”、“阳”与“阴阳之间的变转”,此三者就是道的体现;道就是阴阳相济与阴阳变转的规律。如《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自然界万事万物均由道生,道为万物之母。 “道”这个字一上两点(丷)就是一阴一阳、阴阳合一;下面“自”字表自然万物皆来自于道;合而为“首”字,表领头的、第一的与最先的;再加“辶”,就明确地阐明了阴阳对立、统而合一是自然界最根本的运动规律。正如王宗岳先师在《太极拳论》中开篇即说:“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故而修为太极拳者就是要用太极阴阳的理论去剖析拳中的各个关节;揭示并理解太极拳的真义;每时每刻都分清阴阳;无时无刻不在关照着阴阳之间的变转。

    《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中的这句名言可以理解为太极拳道的重要纲领。师云:太极真义反向求。太极拳的修为就是要我们放弃自己几十年间形成的习惯性的理性思维。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体会太极拳的拳理,打开太极拳的奥妙之门,揭开太极拳的神秘面纱,打破“太极十年不出门”的枷锁,真正进入太极之道的殿堂。

    我们为什么要修练太极拳?有朋友说练太极拳是为了养生益寿;还有朋友说练太极拳是为了防身技击。这些说法都很好,没有问题。但是,从太极拳道的高度来说,这些都还不是修炼太极拳的终极目标。那么什么是修炼太极拳的终极目标呢?我的答案是:用太极拳道修炼自我、改造自我,从而反朴归真、复命归根,找回原始的“我”。

    宇宙万物无不分阴阳,“我”也不例外。每个人都有两个“我”。一个是现在的“我”,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的实实在在的“我”,称之为“实我”或者“阳我”;还有另一个“我”,连自己都看不见、摸不着,甚至根本不知道她的存在,这个“我”我们称之为“虚我”或者“阴我”。这个“阴我”隐藏着无穷的智慧和能量。这种智慧与潜能是人类祖先遗留给我们的深深埋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宝贵遗产。只是由于社会的变迁、历史的演变,原本阴阳相济的两个“我”,相互分离隔绝了,破坏了原本和谐的太极人身。因而,“阳我”被扭曲了;“阴我”被遗忘了,她的作用也就渐渐地丧失了。我们修为太极拳,就是用太极拳道改造“阳我”;通过对于“阳我”的复原,并逐步地重新了解、认识,最终找回那个神秘的“阴我”,使其发挥出她本来就具有的巨大力量,从而实现完整的阴阳相济的真我的重现!这是人生的真正的升华!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人都应该修炼太极拳道。正如杨家老谱上清楚地写道:“天地为一太极,人身为小太极,人身为太极之体、不可不练太极拳”。人们通过太极拳的修为,能够找到宇宙万物的自然规律,从而使人身小宇宙与天地大宇宙和谐相融;由拳入道,拳道合一,“与天地精神独往来”,这是一种多么美妙的境界呀!

    《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道对每个人而言,感受是各异的;每个人的感受很难用统一的言语来表达。比如练拳的人首先要“松”,而松是一种“滋味”!这种滋味是很难用言语诠表的;松要靠自己悟,只有你真正能松了,你才明白原来松是这样一种感觉。别人再怎么去形容松,自己不真悟道也无法体会到真正的松,“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何 谓 拳



    练过太极拳套路的朋友都知道,在行拳走架的过程中,两手的手指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展开着,手成掌形;只有在六分之一的架子中,手是曲指成拳形;而且,这些手握拳形的式子的名称又大凡不是拳,而是捶,即:搬拦捶、肘底捶、撇身捶、指裆捶和栽捶(合称:太极五行捶)。综观太极拳各式拳架,从起式至收式,无一式称之为拳。因此,就会有朋友发问:太极拳不是称为太极掌或者太极捶更贴切些吗?为什么要称为太极拳呢?师云:此中确有深意!

    万物分阴阳,拳也不例外。两手相握而成拳,这个拳称之为显拳或阳拳;同时,还有一种看不见的拳,这个拳称之为隐拳或阴拳。而这阴拳才是太极拳道中要阐述的拳。这个拳是什么呢?师云:拳者,权也!在古代汉语中,“权”字做名词用时有“秤锤”义,如《汉书●律历志上》:“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权”字做动词用时有“称量”义,如《孟子●梁惠王上》:“权,然后知轻重。”师云:“练拳其实就是要把自己练成一杆秤;练拳实是练权!”

    自己通过几十年太极拳的修炼,越来越体会到这“练权”的深刻含义。秤有秤盘、秤杆,秤杆上有定盘星,还有秤砣(秤锤)。秤盘不加重物时秤砣放在定盘星的位置上,提起秤杆,秤是平衡状态。如果秤盘放上重物,并不需要增加秤砣的重量,只需要移动秤砣的位置即可达到新的平衡,也就称出了重物的重量。这也就是俗语所说:秤砣虽小压千斤。秤平衡后,如拨动秤砣向外稍一移动,秤盘连同重物就会被向上举起;反之拨动秤砣向里稍一偏移,则秤盘连同重物顷刻向下沉坠。这正是《太极拳论》中所说的:“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

    以太极拳在技击方面的应用而言,敌我双方一经接手,即可审敌听劲。“动之则分”,接敌之处为秤盘,百会至会阴之中线是秤杆,自身之单重是随时可调的秤砣;秤盘、秤杆、秤砣悉数分清,各司其职;且“无过无不及、随曲就伸”,“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在动中调整秤砣找到平衡点,即:“静之则合”。这种平衡状态达到了“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平衡的瞬间,即“合即出”,应机贵神速、毫不迟疑,向右或向左稍拨秤砣,重物即被抛起或坠地。敌必败无疑。李亦畬大师在《五字诀》中说:“秤彼劲之大小,分厘不错;权彼来之长短,毫发无差”。这是非常精辟地阐明秤之原理即拳之理,故拳者权也。

    如果有朋友非要执着地问:拳在何处?我的回答是:拳在拳里,更在拳外!拳在心中修拳里之功,拳在拳外得拳外之妙!太极拳的修炼,除了每日的盘拳走架、揉手找劲的行功练拳之外,更是要把拳的修为生活化;行住坐卧无时不拳、无处不拳。只有这样才能“妙手一挥一太极”而“道法自然”。当你在车站等车时,是否能双足平松落地而与大地相融一体?当你登上汽车有座位而不坐,此时能否内外松沉而与汽车相合而行?当你清晨手握牙刷刷牙时,是否能有牙刷虽小重千斤的举轻若重之感?……许许多多平日生活中看似与拳无关的大事和小事,只要心中有拳,都可融化于拳中,做到处处有拳、时时修炼。拳只有回归自然而生活化,才能用时做到:敌我双方未触之时,不知何者为用;已决之后,亦不知用者为何。正所谓有触即发、有感即应;不期然而然、莫知至而至。这时便真正进入了拳的“应物自然”之奇妙境界。

    然而,至今拳界仍有人沉浸在大架与小架、新架与老架、练架与用架等等形式的争高低、论胜负之中。殊不知:拳是先天自然而生,架是后天人为而造。盘架只是练拳的方法之一。太极拳修炼的绝非是有形有象之拳式,而是无形无相、全体透空之神明;修炼太极拳是以有形之手求无形之拳;“有形有象皆为假,拳到无时始见奇”。太极拳无拳其实才是太极拳修为的真义!正是因为无拳,才能触处皆拳;才能“发人不见其形”,“挨着何处何处发”。此时方能见拳之奇、方能感拳之妙。

    况且,无论何种拳架,失掉拳之意、离开拳之魂,均是无用之架;如非要冠以太极之名,充其量也只能称之为太极操。只有遵道修为、由拳入道,“至虚极、守静笃”而阶及神明,才会诸形皆无、浑然一炁。到达此时,何有你我?何有大小?何有快慢?何有拳式?何有太极?……这才是无意之意是真意,无法之法是真法,无拳之拳是真拳!

    也许有朋友会问:这无拳之拳的意境确实高远,但这或许是练拳几十年以后才能达到的境界,初学者是难以企及的;初学的人是否还是要从老老实实地盘练有形之架做起呢?答曰:初学者不仅可以盘练有形之架,其实盘架之前还有很多有形之功法要刻苦修炼。但是,初学之人如果不能领授拳无拳之理,只是一味地强化有形之功,那就只能是在背离拳道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恐怕日后就再也无缘去体味阶及神明的意境了。因此,步入太极拳道的第一课就应该是悟这个无拳之拳的大道;否则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何 谓 中(1)



    太极拳祖师张三丰曰:“大道从 ‘中’字入门”。太极拳道之修为也必须从“中”开始。离开了“中”,松、空、无、分、合、变、劲、沉、粘、整、势、机等等均无从谈起。不全面地理解“中”之真义,则无法迈进太极拳道之门。因此,把太极拳的修炼称之为 “求中”的过程是毫不为过的。“中”实乃拳之法则。求中才能悟道;拳道即中道也!

    三丰祖师还明确地指出:“中”,一在身中,一不在身中。由此可见,“中”是分内外、分阴阳的。我们把由空间方位而定的、有形的、位置相对固定的“中”称之为阳中;把相对阳中而言,无形的、位置不固定的“中”称之为阴中。太极拳的修为要得身中之阳中,更求不在身中之阴中。如三丰祖师所言:“用身中之中,求不在身中之中。”

    什么是太极拳所求的阳中呢?太极拳阳中包括两个内容。第一,以下丹田为人身之“中”,有“一身之中在丹田”之说;第二,以自百会至会阴这条中线为人身之“中”。依师所传,太极拳修炼者一举动就要“守中制外”,做到“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尾闾中正神贯顶”,“不偏不倚”;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与敌交手时周身一家而形不破体,身手齐到破敌如摧草。据传,露禅师祖在结束宫廷神技营的教习生涯告老还乡时,临行前语重心长地嘱全佑:“我该教你的东西全教了,以后谨记:占住中线往开里打”。师云:这里“中线”的含义之一就是指身中之阳中。可见,守住阳中是确保自身平衡的重要因素;抢占、控制对手的阳中是破敌致胜的关键之一。因此,在太极拳的修炼中,对阳中的认识和守用是绝对不可以轻视的!

    什么是太极拳所求的阴中呢?如《中庸》所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道家所言:“冲者中也,中者虚空之体性也”。由此可见,如上所言之“中”,与人身形体无关。太极拳所求之阴中就是这无形之“中”,即:神意气之中和。拳中要求的无过无不及,就是求阴中使神意气达致中和的具体体现。《太极拳论》曰:“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这鸿毛之轻,加一羽则过;蝇虫之小,落一只则多的滋味,就是神意气在运行中达到的最恰当、最合适、最自然的状态,这也就是守持阴中的状态!

    阴中与阳中是怎样的关系呢?师云:离开有形之阳中,则阴中无求;失去无形之阴中,则阳中无魂。只有阴中与阳中相济而合,则太极拳道所求之“中”得矣!当然,真正悟懂“中”在太极拳道中的真义,还要认真深入地剖析中与定、中与重、中与虚、中与和之间的内在关系。
何 谓 中(2)

中与定

    王宗岳在《太极拳释名》中曰:十三势者,掤、捋、挤、按、採、挒、肘、靠,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师云:十三势以中定为主,其它十二势为辅;有中定才有其它各势。由此可知,中定在太极拳修炼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有朋友问:中定之中的“中”与“定”是一?是二?如果是二,那“中”与“定”又是什么关系?答曰:中不是定,定也不是中;但中与定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认清中与定的关系,剥开中与定之间的奥秘,确实是太极拳道里求中而悟道过程中,必须要突破的重要关口。

    何谓定?曰:“不易之谓定。”可见定是不易,即:相对固定而不变。对定而言,中是动态的、可调的、相对不固定的。可以说,定是中的基准;有定才能求中。仍以秤为例:秤之定盘星就是秤之定;秤盘中所称重物的重量发生变化时,秤就不平衡而失中。此刻,应以定盘星为基准,当秤盘中重物加重时,将秤砣向远离定盘星的方向移动;反之,当秤盘中重物减重时,则将秤砣向靠近定盘星的方向移动,使之再次达到平衡而中。可见,没有定盘星,秤就无法称物而用。同理,在太极拳修炼中是先有定而后有中;以定求中是太极拳道求中的法则之一。

    如何定而求中?第一,定其身而求阳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太极拳对修炼者的身形和身法有着极其严格且具体的要求,对人体十八个重要部位就有非常明确的规定:落足、舒踝、扣膝、坐胯、圆裆、敛臀、活腰、空腹、含胸、拔背、沉肩、垂肘、塌腕、展指、叩齿、收颏、竖项和提顶;而且,无论是盘拳走架,还是打手搏击,在动作和形体发生了变化时,上述十八个部位符合要求的那种意念所产生的感觉或滋味,还都必须要保持相对的定而不变。这种 “形变意不变”,就称之为定;以此定求得了身体的平衡和稳定。这样就做到了“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尾闾中正神贯顶”。这就是以定其身而求得身中之中——阳中。

    第二,定其心而得阴中。《大学》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有止而定,有定后而静而安而虑而得。得什么?得“喜怒哀乐之未发”,得神意气之中和的那个形而上的阴中。太极拳修炼者在盘拳走架时,身未动必先恭正端然而立,以定其身;同时,凝神调息、静心平气,以定其心。此刻,心中一念不生、一波未起、空空荡荡、心如止水,恍然“心静可以通神明”。此时,有如“无心插柳柳成行”;阴阳开合之机、消息盈虚之数,已经全然寓于心腹之内。虽不去尽心看什么,却内察外观什么都看到了。这时,外示安静身未动,但内气却腾然而升,内里已跃跃欲动;神意气形之内外合一,一合俱合,合而未发。以此定心而得太极拳所求之阴中。

    修炼太极拳者,盘拳走架时,从起式至合太极,动则“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穿”,“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总须完整一气”。静则处处得机得势,时时无过无不及。如是定其身而求其阳中,定其心而得其阴中;以定求其中(静中寓动),得中固其定(动中求静),中定相求而太极拳道所求之中得矣。

    然而,宇宙万物,包括人,原本属动。《易经》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行而不息、动而不止,既属天性,也是人性。不息即不定也。因此,不定才是宇宙万物运行之真实。我们生存的空间、逝去的时间,哪有分秒的停止呢?既然无止,何有其定?既然无定,何得其中?中定到底在哪里?答曰:存心设定,存意求中!定为设定,其定是不定之定;中为时中,其中为不中之中。太极拳道之中定,就在自己心中!
何 谓 中(3)

中与重

    何谓重?答曰:重者,人体之重心也。师云:不能知重、不会调重则无法求中而得中。如此重要之重,在王宗岳先师的《太极拳论》中只提及一处:“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虽仅此一处,却一语道破太极拳修炼者经数年功夫而不能运化的“死穴”。因此,求中必须先要知重。

    天地万物无定不中才是其原本的属性。所以平衡是相对而短暂的;不平衡是绝对而必然的。因此,所求之中也只能是瞬间的中。关键是如何在不平衡时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在不中、失中的瞬间求中而得中。从而达到身心内外合一、立身中正安舒、无过无不及、不偏不倚而平衡稳定的,最恰当舒适、最灵变自然的感觉之意境。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办法只有一个:调控自身的重心!人体力学告诉我们,人体各个部位都有其自己的重心,但人体的重心是人体各个部位的重心之总和;而人体平衡的关键就在于这个总和的重心。太极拳修炼就是学习并掌握随时随势调控这个人体的重心,使自身无论盘拳走架,还是打手搏击都能处于得机得势的状态而得中守中。

    如何调控人体的这个重心呢?依师所传,太极拳确有其独特的调控人体重心的功夫(具体功法在太极心法和功法篇中讲述)。在人体正常站立时,人体的重心一般在脐下第三骶椎前方七厘米左右处;而人体的下丹田和人体的中心位置,也在这个地方附近。这时,人体的重心、中心和丹田在人体中出现了三合一的现象;此刻,人体是平衡的。在人体的重心、中心和丹田这三者中,唯有重心是最不稳定的。一个人的重心不仅随形体、动作和姿势的变化而变,甚至会因为血液的流淌、脉博的跳动、呼吸的急缓以及气息的聚散而发生改变。求中的过程就是调整这个极不稳定的重心的过程。比如,人在走路时双腿必须一左一右交替迈步,并且向前迈左脚时要同时向前挥右臂,向前迈右脚时要同时向前挥左臂,如此才能沿着中直路线前行,否则身体就会失去平衡而失中。这行走时左右交替之动作,就是在使身体不偏而求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体的重心得到了动态平衡中的稳定,即:求中而稳重也。

    我们知道太极拳所求之中是不中之中,即:时中也。而太极拳之重也同样是变中求不变,动中寻稳定。不变的是人体对地心的重力;变的是重心的位置。因此,随时调整自己的重心位置,是求中的不二法门。太极拳修炼者的重心,可以上移,也可以下移;可以在身内,也可以在别人“摸不着”的身外。诚然,太极拳修炼者能够这样如此自如地调控自己的重心,是有其独特的功夫的,完全不是在身体姿势的高低与扭转中做到的!否则难免堕于双重之病。中心与重心的混淆不辨是造成双重的重要原因,而快慢不分、大小不明以及多少不清等等均是双重之病的具体表现。王宗岳先师在《太极拳论》中对此双重之病开出的灵丹妙方是:“欲避此病,须知阴阳”。

    综上所述,在太极拳修炼中,欲中必知重、求中稳其重、调重守其中、中重相伴,则太极拳道所求之中得矣。

何 谓 中(4)

                                           中与虚

    太极拳人无不把“分清虚实为第一义”。拳论云:“开合虚实,即为拳经。”因此,太极拳道所求之中,也必然离不开务虚求实。但是,依师所传,我要说的虚实不是有人所言:身体为实,内里为虚;有形为实,无形为虚;上为实,下为虚;前为实,后为虚;左脚为实时,右脚为虚;右脚为实时,左脚为虚;……太极拳道所论之虚实,与有形无形没有必然联系。往往是你看到了的,也似乎摸到了的,但那个却是虚;而你看不到、摸不到的,却有作用的那个无形的东西是实。这个东西虽无形,却有无比的威力,的确实实在在。这才是太极拳道求中过程中所展现出“处处总此一虚实”的变化之神奇魅力。

     既然太极拳道修为求中必论虚实,那有朋友会问:你这篇博客谈的是“中与虚”,为什么不是“中与虚实”?答曰:就虚与实而论,虚是重点;虚为体,实为用。虚为实之基础,为实之母体;而实为虚之外显,为虚之实用。故只须说虚,不必说虚实。

    《老子》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这段话运用到太极拳道中就可以理解为:虚则能受、静则能观。比如,一只空杯子我们才能往里灌水,一个空心皮球我们才能往里充气;太极拳在打手搏击时有一个重要的法则:虚接敌。也就是拳谚云:“四梢空接手,接手点中走。”为什么要虚接?因为虚能受,只有虚接才能把对方之来力接受进来;接受了对手本力之后,再经过神意气相融而中和,进而才能使之实化为太极拳的内劲。

    婴儿在母体中无私无欲、虚静清明。离开母体来到这个纷杂的世界上,受外在各种现象之干扰,日渐为七情六欲所惑,杂念丛生,真性尽失。所以,只有致虚守静才能复归本性,才能“虚其心则神见”而内观外察宇宙万物之真实,进而就能悟道而得道。太极拳的修为同样必须先求虚静,由虚静而生实有;这个实有才是真实而真有。

    太极拳道所言之虚实既然不在有形之体上变化,那又在何处而变呢?答曰:在中而变,即:虚实是在求中的过程里完成变转的。正如班侯先师在《虚实诀》中所云:“虚虚实实神会中。”所以,中以虚而待称之虚中。只有虚中,才能“先天一炁自虚中来”,“道以虚通为义”。虚则无碍,太极拳修炼中只有虚通,才能节节松开、节节贯穿,才能完整一气而周身一家。只有虚中才会与敌相对时,一经接手就将与对手的接触点虚掉,既虚掉自己的本力,也虚掉对方的来力;此刻对手之来力掉进了我的虚中,中由虚而“填实”,并转换成自己的神意气之中和;这时对手由于失实而虚,我方毫不迟缓地顺势而发,以实击虚,必胜无疑。此乃《虚实诀》云:“中实不发艺难精。”正如太极拳前辈所云:太极拳应敌,其最妙处在以虚静胜人。

    但是,知虚未必能虚;知虚而能虚绝非易事。难就难在太极拳道的虚实变转不是在有形之体上完成的;不从神意气之中和去“变转虚实须留意”,试想如何能达到“虚怀若谷、虚静无为”之神明!何谓松(1)

谈松之前,想先说点儿题外话。前几天我拜读了祝大彤先生的《太极内功解秘》和《自然太极拳》两本著作。说实话,此前我对祝先生不甚了解。书是我的学生荐送的;读后感受颇深。在《自然太极拳》的前言里,祝先生有这样一段论述:“普及传统太极拳内功,不是很难的事。有人会问,你说获得内功不难,为什么有许多习练传统太极拳的朋友练拳十年二十载不得内功要领,甚至资深的拳家内功修持不能深入呢?恕笔者直言,这些朋友对太极拳认识尚肤浅,对拳理不甚理解,说白了,他们不懂太极拳。太极拳家不懂太极拳吗?有一位已故资深兄弟拳种的拳家对一位太极拳练家说,有些太极拳名家不懂拳。人家能出此坦言也是难能可贵的,说的比较客观,旁观者清嘛。”祝先生此番表述,可谓精辟;一针见血地把太极拳界存在的无知、误识,且自以为是的某些“大师”、“名家”其实不懂拳的真实写照揭示无遗。本人即赞同先生的论述,又钦佩先生的率真。太极拳界,以至当今中华武术界,所缺失的正是这种实事求是、敢言求真的精神。

言归正传,开始谈松。关于松,我之所言可能与祝大彤先生在上述两部著作中的观点相左。我做为一名无名之太极拳道的爱好者,还请先生赐教。

(一)太极无松

很多太极拳练者主张练太极拳要大松大柔。太极名家李雅轩亦云:“以全心全意地去想松”。有人把松称之为太极拳的灵魂;或者说内功就是松功。许多资深的练家毕生追求松功,可是松功也没有上身。究其原因:走错了路,追错了物。太极拳修为所求之根本,绝非求松,而是求中。

太极拳修炼中,对与错,不在我说你云,亦不在“大师”之言,标准仅有一个:太极拳道之本,“一阴一阳之谓道”。拳论所云:“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拳谱所述: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非阴非阳、亦阴亦阳。此乃是太极拳道中衡量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在太极拳修炼中,不论松与紧,不论刚与柔,不论开与合,都必须遵此道而修。否则,即使资深,仍不懂拳。

太极拳所言之“松”是与“紧”密不可分的。松中有紧,紧中有松,松紧相济,松紧同体,就如同太极图中的阴阳鱼,松与紧谁也离不了谁。离开松,没有紧;离开紧,何谈松。如果非要让松与紧分家单过,让松独立门户,那就好比把太极图中的阴阳鱼硬性分割开来,独立出阴鱼和阳鱼,进而去修炼孤阴或孤阳。试想,这符合太极阴阳论之根本属性吗?违背太极阴阳论的理论是错误的理论;违背太极阴阳论的追求是荒谬的追求。难怪有些资深练家松功不能上身,因为太极拳不可能有离紧之松。

(二)太极有松

太极拳所言之松与紧,不是后天修炼所得,而是先天自然而有。老子曰:“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婴儿离开母体,降生人世,不用人教松,也没有人讲紧,而婴儿却能做到松而不懈、紧而不僵。从同样高度摔落,婴儿少有受伤,而成人却少有不伤。但是,在人们后来的成长过程中,产生了惧怕,出现了惊恐,从而失去了原有的先天自然之松紧。尤其是过去三千多年来人类社会男权文化的属性,造成了人们紧有余而松不足;松少紧多而不平;紧过松缺而失中。正是针对于这样的情形,太极拳崇尚松,强调松。正如太极拳大师吴图南先生指出:凡练太极拳者,皆知松为太极拳之主要条件。但是,请注意吴大师在此把松定为主要条件,而不是太极拳的目的,更不是太极拳的灵魂。

我认为,太极拳所言之松,应该是能使紧而不僵的那部分元素。在此我想有必要澄清一个错误的概念:有些人紧与僵不分;甚至有人认为紧就是僵。其实,紧不是僵,僵也不是紧;在太极拳道中僵是病,紧不是病。因为僵乃直挺挺而不灵活也;紧乃密切合拢,靠得极近也。太极拳练者常说要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由此可见,松不是懈,紧不是僵。太极拳要求的是不懈之松与不僵之紧。但是,不少修炼者,练来练去,依然非懈即僵。原因何在?答案是:不知懈是不紧,僵是不松;松中少紧必懈,紧中缺松必僵;懈之病因——少紧,僵之病根——缺松。因此,欲避僵懈之病,须知松紧:松不离紧、紧不离松;松即是紧,紧即是松;松紧相济而中。此时,太极拳所崇尚之真松有矣。如此,就能真切感悟到太极拳的松中紧与紧中松那妙不可言之滋味;并由此派生出了太极拳道修为所得之粘、沉、韧、整。正如《十三势歌》云:腹内松静气腾然。李亦畬大师《撒放秘诀》所论:“松开我劲勿使屈”。这其中松静而气腾然与松开而勿使屈,均是松紧适中的具体显现。

师亦云:“太极拳之松紧有如拨动之琴弦:过松则无律,过紧则绷断;松紧适中则可弹奏出美妙的音声。”可以这样说:太极内功所展现的无穷魅力与艺术神韵,就在这一松一紧之中。

综上而言,松之真义已明:何谓松,紧而不僵也;何谓紧,松而不懈也。那些把松与紧割裂开,专去求松,进而把松目的化、神秘化,这有悖于太极拳道与拳理,是当前太极拳修炼中的一个严重误区。其实,松与紧就如同咸与淡,无非是那么一种滋味,尝到了,不过如此。修炼太极拳实际就是在恢复人们原本就有的松紧而中的状态。松紧求中,乃是返璞归真,复命归根,遵道而行,实则不难。

如上所谈,只言松紧之道。至于松紧求中之具体方法,将在心法与功法中另述。

何 谓 松(2)

大凡练过太极拳的人都知道,学习太极拳首先就是要学会放松;“放松”二字就成了老师教授学生悟练太极拳时离不开的口头禅。当然,放松并非太极拳专有,其他拳种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放松;每个人均希望每天都能轻松愉快地学习、工作和生活。然而,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在大多数情况下,现实总是背离希望!学习的困难、工作的压力与生活的烦恼等等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不是轻松与愉悦,而是相反:紧张与紧迫。因此,寻找轻松就成为了人们的追求;学会放松自己的身心,松紧适中与劳逸结合,就成了人们生命中的重要课程。而太极拳正是用特有的心法和功法,使练拳的人遵道而修,真正学会调整自我、放松身心;使自己能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保持着松紧适中、阴阳持衡的良态佳境。

但是,对于太极拳的“放松”又不能等同于百姓生活之中所理解的放松;她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师云:“太极拳之放松者,松由放而得也;‘放’是太极拳道中得松之关窍。”松如何放得?以下几点是本人随师修悟的肤浅认识。

(一)放入

众多太极拳修炼者经常思考:太极拳是什么?师云:“熔炉也”。太极拳实则是上天赐与太极臣民的一座太极拳道大熔炉。许多朋友终日孜孜不倦地盘练拳架,且自豪地说:我练拳。然而,拳之先天特性决定了:吾练拳一场空,拳炼吾功自生。这吾练与炼吾的差别,道破了太极拳道修为的天机。松是不可能在我练中求得。只有把自我放入太极拳道这座大熔炉里,用拳义与拳理之烈火熔炼自己,大火煮、小火炖,猛火烧、文火焖,历经数年之熔炼,直至把自己有形之身与无形之心均熔于拳中,使原本之我变成了太极之“钢”;再将这“钢”放入太极锤机之下,反复锤锻。经过如此之脱胎换骨的炼造,松始会有得;因此,此时的我才真正成为了可以精雕成太极作品的有用材料。

放入的另一层重要的含义,就是把自己放入大自然之中。如果有朋友问:松到底在哪里?我会回答:松就在这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中。在人们终日于紧张与紧迫的压力之下奔波劳碌时,唯有这大自然依然是花开花谢、风和细雨、蓝天白云、虫鸣鸟唱,好一派轻松安逸、和谐舒适的景象。把自我放入这大自然中,让自己的身心与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鸟相融相和。因为,这草与木、这虫与鸟,松也自然、紧也自然,哪有僵?何有懈?其实,太极拳之松,就在这大自然之活活泼泼、生生不已之中。这才是:有心练松松不生,无心求松松自得。正如师云:“能自然便能放松。”

(二)放下

关于放松,师亦云:“放下才能松”。自己在几十年的太极拳修炼中,深深地体会到“放下”二字值得我们反复揣摩、认真求索。大家都知道练太极拳是要从按规矩站桩开始。站一段时间以后,身型要求知道了,拳的规矩熟悉了,但身心依然松不下来。这时老师大多都会提醒学生:要放松,再放松。可是,老师让放松,而学生却不知道怎么是放松,依然一头雾水、不知所措。而作为师父的父亲,每当此时,当年他对我不是喊“放松”,而是喊“放下!放下!”父亲对我说,徐岱山师爷随少侯师祖练拳时,如果有人松不下来,少侯师祖总是走上去,踹他一脚,斥到:“不把你那臭架子放下,能松吗?”因此,父亲在教徒弟放松时,也是不让你端着,而是放下。我的体会是:心放平、身放下,此乃松也。

放下的更深一层的含义是:放下包袱。何谓包袱?拿起来而不能放下的就是包袱。有些太极拳修炼者终身求松而不能松。究其原因,就是把松看得过重、过难,松反而成了沉重的包袱。这是违背了“有意无意是真意”的原则,犯了意大而过之忌。“无过无不及”是太极拳修炼的不二法则。意过则滞;滞则不松而僵。只有放下求松的包袱,身心才能真正的放松。

修炼太极拳就必须把拿起来的那些欲求般般放下,真正做到:心中无欲、目中无人;在太极拳的汪洋大海之中潇潇洒洒、轻轻松松、自自然然地随波逐流,与大海共起伏。这才是:不放而放,不松而松;能得拿起拳中窍,自然松紧互为根。

(三)放弃

太极拳修炼的过程就是改变自我的过程;改变自我就必须学会放弃:放弃自己原有的观念、放弃原有的思维方式、放弃多年形成的习惯……,即《老子》云:“为道日损”。放弃是减法;建立是加法;改变即结果。太极拳的修炼,就是放弃旧有,使之不断减少;建立新有,使之不断增加;其结果才是把自我改变成太极新我。

“放弃”这个法则贯穿于太极拳修为的始终,即《老子》云“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师亦云:“拳无终点,层层可分”,即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才是太极拳修炼的真义。有朋友问:松到极点为何物?答曰:松极而转紧。又问:紧到极点为何物?答曰:紧极而归松。此乃:一层松紧一层通,松松紧紧永无终。
何 谓 松(3)

修炼太极拳的过程,就是用太极拳道的阴阳学说改变自我、改造自我,使自我由生活中的常人转变成为太极人的过程。改变自我首先是改变原有的认识方式和思维观念。如果不能改变,即使每日盘拳数遍,终将仍是徘徊在太极门外,摹练太极体操。

关于松,通常人们认为:有松就没有紧;松与紧是誓不两立的两个不同性质的个体。太极拳道则认为:松是松,紧也是松;紧是紧,松也是紧;松与紧是相生相克、相互依存、相互变转的同一个体的两种表象。

有朋友问:你不厌其烦地说松即紧、紧即松,那太极拳所言之松开、松散、松柔、松静与松沉等等到底是松还是紧?就此问题我想仅举松开、松散和松柔为例,谈些肤浅愚见。

(一)松开与松散(4)

有些太极拳名家言松必谈松开与松散,他们把松开与松散都归入松的范畴。我的看法恰恰相反,松仅是开与散的前提条件;松开本质在开;松散实则是散。或许有朋友会问:既便如此,松开与松散还是与松有关,紧又在何处?我的回答 是松开也好、松散也罢,如果只是一味地开、尽情地散,则必懈无疑。要松而开,且开中有难开之念;松入散,且散时含难散之意。这难开之念即为合,难散之意即为聚。此时,开中有合、散时含聚,则松而开且紧入合,松入散且紧于聚。至此,太极拳所言松开与松散之真义才能由松而得。正如太极拳大家郑曼青先生所说:“太极拳是一种时松时紧而有规律的运动。”就松开与松散师亦云:“ 如放飞之风筝:脱开绳线,风筝如脱缰之马失控而去;握住绳线时松时紧,人从风力、风随人意,则风筝放飞自如。”诚然,太极拳特性决定了松长而紧短、松显而紧隐、松外而紧内;这一长一短、一显一隐、一外一内,即拳谱所云:“内固精神,外示安逸。”

关于松开,杨澄浦先生在《杨式太极拳练习谈》中提出:“习练运行时,周身关节均须自然松开。”太极拳要求修练者,颈、脊、肩、肘、腕、腰、胯、膝与踝,这周身九大关节均要节节松开;节节松开才能节节贯穿;节节贯穿则内气与内劲畅通无碍。可见,太极拳所言之松开,主要是指人身关节的松开。何谓开?开即是自一点向两端分而有隙。由此可知,松开是有上下、左右与前后之方向的。如何才能使关节松而开呢?如果把人身比做太极球,则松开即是沿球之直径向两端对拉拔长,即在沉肩垂肘与松腰落胯的同时必须提顶竖项,否则沉坠而无向上提竖则关节向下堆积,人身就会整个懈掉。因此,太极拳之松开,就是向下沉坠必有上提之意;向上悬提定含下坠之意。此乃意上寓下、意左寓右;松中有紧,紧中含松;“对拉拔长横竖找,提顶吊裆心中悬。”

关于松散,太极拳修炼者由松开而进入松散,即由表入里、由外入内,由筋骨皮为主进入以神意气为主的修炼阶段。太极拳一般把由内向外称为散;把由外向内称为聚。在太极拳道中,散不离聚,聚不离散;散聚实则不二。太极拳的松散与聚合分为许多层次;不同层次有不同的内容。比如,内气的松散与聚合;再高一个层次,还有内劲的松散与聚合。不但有面上的松散与聚合,太极内功修炼到一定阶段,其松散与聚合完全是在点上见分晓;再到更高级的阶段,点也没有了,而是散聚于心;直至无散无聚。总之,气之聚散、劲之聚散与心之聚散,体之聚散、面之聚散与点之聚散,其不同层次的变化之境界,实难用语言来表达。现在我们只能浅谈一点儿气之聚散。 仍然把人看做一个太极球体,则下丹田为发生内气之气机;气机发动以后,“腹内松净气腾然”,如杨家老谱所云:“发于中,形于外,达于四围。”此时,内气向身体的四面八方松散,气宜鼓荡而四梢,使人身成为一个内气腾然的太极球体。这时才能真正感悟到“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此刻,由于内气的松散与聚合,“以气催形”,身形随气之鼓荡而膨腾欲动。太极拳到了这个阶段,便开始了“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而在内”的内功之修炼。

(二)松柔

如果说松开与松散只是太极拳修练中两步由表及里、由外入内的重要阶梯,那么由松入柔就是太极拳所要达到的境地之一。当然,松柔所言之松,毫无疑问是太极拳之松;而柔也是与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说之柔有着本质的区别。常人所说之柔,就如同杂技表演之柔术,表演者的身体可以随意弯曲、柔弱无骨。然此柔绝非太极拳之柔。太极拳的松柔是由松入柔、积柔成刚、紧入于刚,刚复归柔。

太极拳崇尚松柔,是因为松柔是太极拳的根本属性。老子关于“柔弱胜刚强”之说,是太极拳道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为什么柔能克刚呢?因为所克之刚不是太极拳由松入柔、积柔成刚的那个刚;此刚实为用拙力与本力而使周身产生的僵硬之刚。以柔克刚之柔,也决不是柔术表演所显示的柔弱无力。太极拳的柔是由松入柔、催僵化柔而生成的一种阴柔之内劲。太极拳的刚则是“极柔软,然后极坚刚”的刚,是刚柔同体、积柔成刚而产生的一种阳刚之内劲。

我们说松柔是太极拳修炼中积柔成刚的前提条件。为什么积柔成刚必须以松柔为条件呢?原因就是太极拳松柔之松是松中有紧;这松是自然之松,而这紧则是松到一定程度自然地由松转而成紧。松入于紧,松积而转紧则柔中入紧;此有紧之柔则积柔可以成刚。因此,太极拳之紧是由松转生;太极拳之刚是由柔积成。所以,松即是紧,紧即是松,柔即是刚,刚即是柔;松松紧紧,柔柔刚刚,松紧变转,刚柔相济,这才是太极拳道所言松柔之真义。 何 谓 空(1)



师云:拳要空。大凡太极拳修炼者都知道,盘拳走架要“手手不空”;而在与人交手时,老师会一再告诫要“四梢空接手”、 要“妙手空空”。李亦畬大师在《走架打手手工要言》中明确提出,太极拳要“引进落空”。如此看来,“空”在太极拳修炼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什么是太极拳所言之空?到底是空还是不空?这个问题就成了每位太极拳修炼者不容回避且必须正确悟懂的关键所在。

何谓空?师曰:虚者,空也。由此可知,虚与空似乎是同体又同义的关联词。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形容有人内心世界极为空虚,这是批评此人生活无目标、无方向,终日无所事事、无所追求。然而,太极拳修炼者却恰恰在苦苦追寻着空虚。正如太极拳前辈孙禄堂大师在论及拳之奥秘时所言:“心中要有空虚之象”。诚然,此空虚非彼空虚。有朋友问:修炼太极拳为什么要有空虚之象呢?回答是:太极拳以分虚实为第一义;所言之虚与实,即虚为实之体,实为虚之用,实为虚的外在表现。又因为:虚者,空也。犹如释家所言:虚空为道本。所以太极拳修炼必定要虚而空之、空而虚之。太极拳要以虚空为本、以虚空为主、以虚空为体、以虚空为重。空即虚,虚即空。能空虚则能由此虚空生出实有;这种在虚空中由神、意、气之中和所生出的实在,可以理解为太极拳所言之内劲。也可以说,内劲是太极拳修炼中“由虚空寻有力之真实”的产物。因此可以断言:若无虚空,必无内劲。在此借用禅宗一句真言:得力处省无限力,省力处得无限力。此处得力、省力之力,即太极拳用意不用力之有形有象之本力;无限力即是由虚空所生之无形无象的有力之真实,即太极拳内劲。求得虚而又虚、空而又空,空空荡荡,一片神行,省弃了本力而得到了无限力。这也正是太极拳修炼中追求虚无的真义所在。

太极拳道所言之空,和其他太极元素一样是分阴阳、内外的。我们把有形的人身各部分之空,称之为阳空;把看不见、摸不着,无形的那部分空,称之为阴空。当然,人身有形而具体的阳空,也是太极拳修炼中的首要而必要的重要基础内容。比如,拳论要求修炼者“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穿。”这就要修炼者全身各部位,尤其是颈、肩、肘、腕、脊、腰、胯、膝与踝九大关节,能做到节节松空、节节灵动;各个关节空隙处毫无僵滞;有如装上轴承般转动自如;全身之筋骨皮均有隙而分,伸缩随意;人体之孔穴关窍,皆能空通无碍。正如杨澄浦祖师在《太极拳十要》中所言:“盖人身之有经络,如地之有沟洫,沟洫不塞而水行,经络不闭而气通;如浑身僵劲满经络,气血停滞,转动不灵,牵一发而全身动矣。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如是气血流注,日日灌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得内劲。”此段论述,甚是经典,明确地告诉我们,修炼者人身之关开窍展、孔空穴通,处处虚空无碍,是内劲有得的重要条件。当然,把有形有象之形体,虚空到无形无象,全体透空,则是太极拳道修为所追求的上乘境界。能把有形之体虚空到若有若无、忽有忽无,则在与人交手时就能做到“四梢空接手”而“妙手空空”。对方明明抓住了我的手,要能够做到说没有手马上就没了,让对方抓住的是空手,而我却能劲藏于内;随机将对方的来力引落入自己的一片虚空之中;在这一虚一空之中,将内藏之劲顷刻爆发于敌。

太极拳修练中,有形之阳空固然重要,但太极拳之空,绝不仅体现在有形有象之实体上。太极拳道更崇尚、追寻无形而抽象的阴空。无形之阴空又分身内和身外两种。

太极拳道所言身内之阴空,就是要从看不见、摸不着,但感觉得到的无形而抽象的神、意、气上去寻、去悟、去求。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为什么要致虚且至极?致虚就是给自己的内心腾出足够的空间,去除心中存留的各种妄欲杂念,留出最大限度的空白。人之初,性本空;然被世间五花八门的私欲所惑,使本来空灵虚明的内心,被妄欲所侵,被私念所占,如同一只本来洁净明亮的空杯子,被污物填满。因此,首先要把杯中的污物逐一清理,杯子才有可能恢复原始的空明,这只杯子才可以放入有用之物。所以,只有“致虚极,守静笃”,才能由虚空而生出有力之真实。比如,太极拳用意不用力是一个不容质疑的法则。可是,很多练拳多年的人,在与人打手时,依然本能地以力手相接。可见,长期形成的用力习惯顽固地占据了人的内心。如何才能变用力为用意呢?办法只有一个:从自己内心入手,致虚守静,让自己内心空虚清净下来;大胆而坚决地丢弃习惯用力的错误思维,腾出空间,则四梢空接手的正确思维才能在虚空的内心生根。这种心之改变,定会引领自己在不断地修炼中减掉用力的旧习惯,从而“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以此,用意而妙手空空之正确习惯,在自己内心的虚空中真实地生根了。
何 谓 空(2)



太极拳道所言之空如前章所述,是分阳空和阴空的。阳空之实质是把有形之体,实而虚之,虚而空之;阴空之实质是把无形之象,空而虚之,虚而实之。太极拳言之阴空又分为身内阴空和身外阴空。身外之阴空因其与己身的关系更加模糊,更加抽象,而往往被修拳者忽视。可是,身外之阴空在太极拳修炼中却有着极为重要的位置。

何谓身外之阴空呢?如师曰:天地之间也。究其实质,身外之阴空即人之身外空间。太极拳对于身外之阴空的修为,就是要能做到正确而自如地掌控并调整自己与所处之身外空间的内在关系。好像在海中游泳,无垠的大海即身外之空间。能否在波涛汹涌的海中随波逐浪,除自身的条件外,还必须具有根据海水的温度、海浪的大小与风向的变化等身外空间的具体情况,随时改变和调整自身的动作、节奏与方向,才能与大海融合为一体,乘风破浪,随意畅游。这就是能在池中游泳却不一定能在海中游泳的根本原因所在。

我们知道,太极拳是内外兼修的。所言之内与外,除指自身的神意气与筋骨皮,更重要的是指自身与身外之空间。人如同宇宙万物一样,都是在天地空间中孕育而生。离开身外空间,人将无法生存。因此,能做到调控自己,使之与身外之空间相合相融,掌握了自我利用空间与驾驭空间的能力,是太极拳修为的重要内容。《拳论》曰:“离开己身无物可求,执着己身更为不妥。”此论一语道破太极拳修炼身外之阴空的奥秘。太极拳之真功,既在身内又不在身内,既在身外也不在身外,而是在己身与身外之间矣。

我们知道,身外空间似乎触不到、摸不着,空而无物。而太极拳对身外阴空的修为,恰恰要触得到、摸得着,空而有物,从而真正做到虚而实之,空而不空。如师所云:“身外有物,手手不空。”太极拳前辈明家,在谈及操拳之感悟时,无不形象地把之称作“好似水中荡舟,”比做“犹如空气中游泳”。前辈先贤用荡舟与游泳来阐明身内与身外空间的内在关系,清楚地告诉我们,在走拳盘架时,一举手即要与空间空气相鼓荡。如此才能感悟到“处处堋劲”之真义。一投足就要有如立于水中之舟板,似起随浮。这样才能体会到拳中“行舟劲”的滋味。

“身外有物,手手不空”的关键是如师所云:“身外须有意”。《拳论》曰:“全凭心意用功夫。”我们知道太极拳内功的核心是神意气的中和,而意是神意气之枢纽。这个意上能通神,下能运气,因此说太极拳内功是“用意不用力”的功夫。身外有物如庄子云:“在己无居,形物自著。”物即指身外空间之万事万物。我们要与身外之事物接触而产生关系,就要应物自然,就要用自己的意念去感悟外界的变化,与之相合而共鸣。当我们通过太极拳修为能做到把身内之意与身外之物相合一体时,即能进入:明心见性,以物观物,两俩不相伤;如镜映物,了然尽见,物我两忘,浑然一体。人和心尽见,天与意相连。这样在与人打手时,自己与对手相融相和于同一空间,浑然一体,无我无彼,随心所欲,运化自如,以至应物自然。

世间万物,形随不同,道理如一。美国NBA篮球名将乔丹在谈及在篮球场上内心的体会时,他是这样说的:“当进入状态时,我感到整个球场是空的,没有了对手,也听不到观众的呐喊,一片空寂无声,只有我和手中的篮球。此时,我可以享受般地随意把球装入筐中。”乔丹在篮球场上的这些感悟,真可谓是暗合道妙!当我们迈入拳场时,如能做到身内身外,意物合一,不空而空,唯我独行,对手深陷于吾身外意的层层包围之中,以意治之,何须用力,其焉有不败之理!何 谓 空(3)



太极拳道所言之空,就身内而言,既是空体之阳空,也是空性之阴空。空体即指有形之体要不空而空;身体处处展关开窍、空通无碍;有形之体如水中月,似镜中象,实而虚之,触而空之,通体虚空。空性即指无形之神意要空而不空;内心世界空空荡荡、空而无牵、空而不挂,空而不藏。然而却万象皆存,无所不在,此乃“真空生妙有也”。就身外而言,即虚空之性体与身外之空间要相合一气。空内有空,空外亦空;空入空出,内外皆空。此乃:“空不空,真空也”。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了空在太极拳修炼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不知空、不懂空、不会空、不能空,就无法迈进太极拳的大门。”那么如何修炼太极拳之空呢?当然,从以上论述中已经知道了空有多层不同涵义和内容,为了较为形象而具体地体悟空的内涵,本文仅就空体之修炼简述一二。

太极拳言空,首先是要做到有形之体虚而空之。我们知道人之身体分有上中下三节。空体就要做到:上空手、中空胸、下空脚。如何才能做到手胸脚三空呢?师曰:“提沉含拔、左右散(4)”。即上提下沉,前含后拔,左右散开。比如,练太极拳的人都知道要含胸拔背,而在中节空胸时仅有含胸拔背是不够的。也就是说,除胸部膻中穴有向内虚含之意,背部有后拔之意外,还必须要上提顶与下沉胯,同时自膻中穴向两肩左右散开。如此,胸才有虚空之感。请注意:无论是提沉含拔,还是左右散开,不是肌肉形体的动作,而凡此皆是意。

关于空胸,我想说明一个问题。拳论曰:“其根于脚,主宰于腰,形于手指。”这里明确地阐明了手腰脚各司其责而总需完整一气的重要。但其中并没有谈及胸。为什么要空胸呢?师曰:“腰主宰必空胸。”也就是说空胸是主宰于腰的必要前提。胸不空则腰不主。

师云:“手要空。”关于空手,杨澄浦先师则要求:“掌宜微伸,指要微曲。”空手关键是手心要空。手心正中是劳宫穴。以劳宫穴为中心画一横一竖成十字型。中指向上有提伸之意;掌腕向下要有沉拉之意;劳宫穴向内有内含之意;手背向后要有外拔之意;沿十字一横要有左右散开之意。如此,手心、手背、手掌、手指竖开横散、对拉拔长。手心虚空似有含球之感;不空而空,空而有意,此乃空手也。

同理,脚要空。空脚关键在于:双足平松落地,切忌趾抓地、脚蹬地。而是脚趾松开,脚背有上拔之意;脚心之涌泉穴须有内含之意;脚趾向前提伸,脚跟向后沉拉;以涌泉穴为十字中心,须有向四周自然而均匀散开之意。脚心则有虚含空吸而亲吻大地之感。此乃空脚也。

太极拳修炼中,真正做到空体虚灵,除空手、空脚与空胸外,还要训练自身各点均能虚而空之。在身上任何一点都能“画”出一横一竖十字型;再由此点沿横竖自内向外,以提沉含拔左右散之意去自然而运化,则此点即为空。这样,在与人打手时,以空手接敌,对方摸到我身上任何一点均能虚而空之;挨着何处何处空,则对手落入我的虚空之中,不知所措,只有拱手认输。这正是拳偐所云:“太极无手处处手,周身无处不空灵,挨着何处何处发,一横一竖打天下。”

我们知道太极拳的修炼是一层功夫一层体悟。当我们初步认知了空体、空性的内容后,还要进一步体悟空的更深层内涵。即空与中、空与定、空与明等内在的关系。从而沿着太极拳道空而不空,不空而空的阶梯拾阶而上,迈进太极拳所言空的更高阶段----中空之势。

关于空与中,太极拳所言之中,我们已经多有论述,简言之:无过不及。当我们进入了空的状态,这是既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也感觉不到别人的存在。此时哪里有过?何有不及?此刻,体似悬球,在静寂的空中随意飘荡。一切皆空,唯有那种无以言表的轻安舒适之感。此安舒之感即为中。由此可知,空而中,中能空,空即中,中即空。空而不空之不空即中也。正如丹书所云:“中者,虚空之性体也。”

关于空与定,我们知道定即虚实变转之瞬间。而空也是在虚实变转之临界点。此点非虚非实、亦虚亦实,非动非静、亦动亦静。此虚实动静变转瞬间之刹那为“零”界,即为空。而此点即是止,也是始。对人而言,别人摸不到我任何东西,此为空,空而无物;对己而言,虚实动静起止变转唯我独控,此为定。由此可知,空中定,定而空,空即定,定即空。空而不空之不空即定也。此乃真空生妙有,妙有空而定。

关于空与明,太极拳道所言之明,即拳论:“着熟渐悟懂劲,懂劲后阶及神明”之明。太极拳修炼至以空入拳、以拳入道、拳道通一,才能真正体会到复命归根之意境。此时,空体空性,空而不空,空我忘我,不空而空。这才能进入了太极拳修为无形无象、全体透空、空明虚静、一片神行的最高境界。为此,恐怕我们将要毕生为之奋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