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王宗小乞丐在哪:14铁血军魂——军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3:37:49

14铁血军魂——军史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军军史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军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9纵队。该纵队是在抗日战争初期 ,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冀东暴动中保留下来的部分战斗力量基础组建的。

1938年7月,中国共产党冀热边特委在八路军第4纵队配合下,发动和领导了冀东20万工农抗日暴动,建立了抗日武装。之后,中国共产党又陆续派遣许多红军干部到这支抗日武装力量中担任各级领导。10月,其主力撤到平西抗日根据地整训,留在冀东的三支游击支队便成了冀东抗日游击战争的主要武装力量。

1940年7月,这支武装力量编为晋察冀军区第13军分区,李运昌任司令员,李楚离任政治委员,辖第12、第13团,曾配合主力部队参加百团大战。

1942年11月,第13军分区抽调第12、第13团与所属各县大队、基干队合编为7个地方区队,在长城内外日军制造的"无人区",坚持艰苦的抗日游击战争,并在斗争中逐步发展壮大。

1945年1月,奉晋察冀军区的命令,第13军分区改为冀热辽军区,辖第14至第18军分区,隶属晋察冀军区。冀热辽军区组成后,投入抗日战争的攻势作战和战略反攻,北出长城,进军热(河)南、辽(宁)西。

1945年战略反攻后,冀热辽军区主力部队编为詹才芳、黄永胜两个纵队。同年10月,冀热辽军区划归东北,11月又调回晋察冀军区。同时根据晋察冀军区统一整编部队的命令,冀热辽军区改编为冀东军区,所属部队编成冀东军区第11、第12、第13、第14旅。

抗日战争胜利后,这支部队立即投入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军队进行斗争,接连进行了承德保卫战、香河保卫战以及打退美军直接进犯的安平作战等,保卫了冀东解放区。

1946年6月至8月,冀东军区野战部队进行了整编,先编为第11军区改归东北民主联军建制。8月,上述第10、第11、第9旅,在河北遵化地区编成东北民主联军第9纵队,司令员詹才芳,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李中权,参谋长彭寿生。各旅依次改称为第25、第26、第27师。全纵队2.3万余人。不久,部队先后进入东北地区,参加了秋季攻势和冬季攻势作战。

1948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3月,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9纵队番号未变。1948年9月,第9纵队在辽沈战役中,先取得锦北战斗重大胜利,后担任锦州城南突破任务,迅速打开突破口,随即向纵深发展,歼敌1.5万人,并活捉国民党军东北"剿总"上将副司令范汉杰、兵团中将司令卢滩泉。锦州解放后又参加辽西会战,从锦州直插营口,追歼逃敌,阻绝了大部敌人从海上逃跑,解放了营口。

1948年11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第9纵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军,仍归东北野战军建制。詹才芳任军长,李中权任政治委员,杨梅生任副军长,袁渊任参谋长,王逸群任政治部主任。第25师改称第136师,曾雍雅任师长,徐光华任政治委员;第26师改称第137师,萧全夫任师长,李振声任政治委员;第27师改称为138师,任昌辉任师长,王文任政治委员;冀热辽军区独立第7师调归该军建制,改称第159师,陈宗坤任师长。改编后,全军共4.7万余人。

1948年12月至1949年1月,第46军参加平津战役,首先插入天津至塘沽之间,切断了敌人的海上退路,同兄弟部队一起完成对天津国民党的包围。在天津攻坚战中,担负由南向北的突击任务,歼敌1.5万余人。尔后转进河北霸县地区,奉命改编傅作义起义部队第121师和273师,将其士兵3600余人分别补入各部队。

1949年4月初,该军编入第四野战军第12兵团建制,向华中、华南进军。7月上旬,渡过长江,直逼长沙城下,促进了长沙的和平解放。此后,第159师调归湖南军区建制;第138师担任长沙警备任务;第136师、第137师参加衡(阳)宝(庆)战役。继之,又先后遂行了湘南、湘西剿匪任务。

1951年1月,该军奉命进驻粤东,执行保卫粤东海防的任务。1952年9月,第46军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此时军长萧全夫、政治委员吴保山。在此之前,第133师调入,原辖之第138师调出。在朝鲜战场,第46军先后参加三次攻打马踏里战斗,以后又担任西海岸守务任务和"三八"线临津江北岸的防御任务。1955年10月,从朝鲜回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军,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和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光荣岗位上,经受了各种锻炼和考验,出色进完成了各项战斗任务。涌现出全国著名战斗英雄田广文、纪士信等11人:涌现出许多著名英雄连队;涌现出二级战斗英雄马玉臣、粟学福等英模人物近万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军军史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军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10纵队。第47军所属各师,在编入该军建制之前,各有不同的战斗经历。

该军第139师的前身,是1930年10月在湘赣边根据地成立的红军独立第1师。1932年10月,该师编入红8军并改称第22师。1933年6月,编入红6军团,改称第17师,师长由红6军团长萧克兼任,蔡会文任政治委员。先后参加了保卫湘赣苏区、红军突围西征、回师东进、转战湘黔以及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该师改编为八路军第120师第359旅。1937年9月,随第120师开赴抗日前线(第718团和师直留守陕甘宁边区),先后参加了收复晋西北七城战役、灵邱、广灵阻击战、邵家庄伏击战和上、下腰涧等战役战斗;配合第120师主力粉碎了日军多路围攻。1939年9月,奉命返回陕西绥德地区,担负保卫陕甘宁边区的任务。1940年底,为打破国民党军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进至南泥湾开展举世闻名的大生产运动。1944年11月,第359旅先后分两批组成南下支队,向华南敌后挺进。1945年8月,抽下第2支队(刘转军任司令员,晏福行任政治委员)奉命北上河南孟县地区。10月,进至字宁辽阳地区,扩编后恢复第359旅番号,直属东北民主联军总部。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抚顺及北满剿匪、三下江南、夏季攻势等战役战斗。1947年1月改编为东 北民主联军独立第1师。1947年9月10日,编入东北民主联军第10纵队建制,改称第28师。

该军第140师的前身,是1945年8月东北光复后,以曹里怀等率领的冀鲁豫军区、第359旅先遣队和太行区的部分干部分骨干扩编成立的长春保安总队,曹里怀任总了人司令员,刘居英任政治委员。总队成立后,主要战斗的长春、吉林附近地区。曾先后参加 了北满和西剿匪及解放长春、三下江南、夏季攻势等战役战斗,共歼敌近万人。1947年9月10日,编入东北民主联军第10纵队建制,改称第29师。

该军第141师的前身,是1947年2月1日在吉林省桦甸县桦树林子组建的东北民主联军东满独立第1师,赖传珠任师长,唐天际任政治委员 。该师成立后,归东满军区指挥,主要活动于东满地区。曾先后参加了吉林以东地区多次战斗、东北夏季攻势和吉林、长春以南地区等战役战斗。1947年9月10日,编入东北民主联军第10纵队建制,改称第30师。

1947年9月10日,东北民主联军第10纵队(梁兴初任司令员,周赤萍任政治委员)成立后,立即参加了东北民主联军向国民党军发动的秋季攻势。参加大小战斗19次,攻克了吉林、德惠、中固等敌据点。1947年底至1948年初,第10纵队参加了东北民主联军发动的秋季攻势,攻克了开原等城镇。 1948年9月,东北野战军发动辽沈战役。第10纵队奉命从开原、昌图地区出发,并指挥第1纵队第3师、辽南独立第2师、蒙古骑兵师,首先进至新立屯以南地区,组织运动防御,截击由沈阳西援锦州之敌;尔后进至黑山、大虎山,阻击国民党军廖耀湘兵团,不仅保障主力攻克锦州,而且还和兄弟部队一道粉碎了敌人重占锦州的企图。当廖耀湘兵团放弃夺取黑山、大虎山计划,向营口逃跑时,第10纵队奉命全线出击,追歼逃敌。此役,重创敌新1军、新6军、第71军等,歼敌1.4万余人,俘敌新6军军长李 涛,并缴获大量武器装备,圆满完成上级赋予的作战任务。

1948年11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第10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军。梁兴初任军长,周赤萍任政治委员。第28师改称第139师,贺庆积任师长晏福生任政治委员;第29师改称第140师,叶建民会代师长,张百春任政治委员,东北军区独立第8师调归该军建制,改称步兵第160师,王明贵任师长,邹衍任政治委员。全军共5.6万余人。同月,第47军奉命入关,参加平津战役。北平和平解放后,该军担任改编傅作义部第262、第297师的任务。同时,第160师调归平津卫戍司令部,改称第207师;东北军区直属整训第1师改称第160师,调归第47军建制。

1949年4月,第47编入第四野战军第13兵团建制,向江南进军。7月,参加宜沙战役。9月,为配合第四野战军主力进军两广,在湘西大庸歼敌第122军一部,生俘敌军长张绍勋以下5000余人。8月,第160师调归第12兵团(湖南军区)建制。10月底,该军军部和第139、第141师奉命配合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参加向川黔进军作战。和兄弟部队一道,解放重庆、涪陵、广安、邻水等地,俘川湘鄂绥靖公署副主任兼第14兵团中将司令官钟彬和江阳舰队中将司令官叶裕如等;第140师留湘西执行剿匪与维护交通线任务。1950年1月,第47军奉命返回湘西,执行剿匪建政任务。经连续作战一年多,消除了湘西百年匪患。

1951年2月,第47军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军长曹里怀,政治委员李人林,副军长刘贤权。6月17日,该军奉命率第140、第141师进至临津江东,接替志愿军第65军防务。第139师进至开城,担负保卫开城谈判任务。同年12月,该军奉命将临津江东岸防务移交第39军,撤至龙化、成川地区整训。在整训期间,涌现出舍身救儿童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1952年11月,第47军奉命第二次开赴临津江东西两岸,接替志愿军第39军防务。涌现出郝志新、净成恩、马一钧、李太林、陈启瑶等许多战斗英雄和英雄集体。1953年4月,第47奉命将临津江防务移交志愿军第1军后,。撤至谷山、松田油地区担任机动作战任务。6月,奉命进至安州、肃川、汉川地区,接替志愿军第38军西海岸防务。1954年9月16日,从朝鲜回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8军军史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8军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该纵队是由冀察热辽军区部分地方武装发展起来的。

1945年1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冀北地区的地方部队合编为晋察冀军区第9旅。1946年7月晋察冀军区第9旅改称晋察冀军区独立第5旅。9月,在冀东、辽西地区的部分地方部队合编为冀察热辽军区第17旅。这两个旅分别在热辽和冀察(今河北省西北部)地区冀察热辽这区领导下,发动群众,保卫和开辟根据地,先后进行了宁城、赵川等战斗。

1947年4月,冀察热辽军区划归东北民主联军建制。5月,为配合东北夏季攻势,第5、第17旅参加了热河(旧省名,辖今河北东北部及辽宁西部)夏季作战。7月至10月中旬,第17、第5旅分别改称冀察热这军区独立第1、第2师;同时以热东、辽西地区部分地方部队合编成冀热字军区独立第3师。10月下旬至1948年2月,为配合东北秋季、冬季攻势,3个独立师先后参加了热河秋季作战,并向东北部分铁路线出击。3月,在辽宁朝阳成立东北人民解放军第11纵队,贺晋年任司令员,陈仁麒任政治委员,周仁杰任副司令员,杨春辅任政治部主任。3个独立师依次改称为该纵队下辖之第31、第32、第33师。全纵队3.1万余人。纵队编成后开展新式整军运动和军事练兵。5至6月参加华北军区发起的冀热察战役,先后进行象鼻子山、隆化、昌黎等攻坚作战,配合华北野战军钳制国民党军对东北的增援。第31师副师长李荣顺在隆化攻坚战斗中牺牲。共产党员董存瑞手托炸药包舍身炸掉桥头堡,为部队扫除前进障碍,被追认为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9月至11月初,参加辽沈战役,胜利完成攻占昌黎、切断北宁铁路和阻击锦西国民党军北援锦州的任务。

1948年11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第11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8军,贺晋年任军长,陈仁麒任政治委员,周仁杰任副军长,杨春辅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何廷一任参谋长。第31师改称第142师,欧致富任师长,谢镗忠任政治委员;第32师改称第143师,李光辉兼任师长,刘禄长任政治委员;第33师改称第144师,周仁杰任师长,钟文法任政治委员,同时冀察热辽独立第8师番号撤销,部队编入第144师;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6师调归该军建制,改称第161师,朝霞梅村任师长,钟辉任政治委员。全军5.5万余人,隶属东北野战军。12月至1949年1月,参加平津战役,先后攻克密云、石景山发电厂、门头沟煤矿区,扫清北平(今北京)西郊国民党据点,会同兄弟部队完成对北平的包围。4月,该军编入第四野战军第15兵团建制。6月,第161师调归江西军区建制。7月上、中旬,参加湘赣战役。7月下旬至8月该军单独进行赣南战役,仅以伤亡200余人的代价,取得了歼灭国民党军1.7万余人,解放县城22座的伟大胜利,为野战军主力进军广东创造了有利条件。9月9日,兼赣西南军区。其间,主力在赣西南、一部入粤北剿匪。

1950年12月,第143师改编为炮兵,另将原第38军第151师改为第143师调归该军建制。1952年3月,第142师改编为公安第11师,第143师调归中南军区荆江分洪工程部队司令部,第144师调归第21兵团。3月15日,第48军军部改为第21兵团兵团部,该军番号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