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三惊2故事弹钢琴:山西省国资委“十一五”信息化规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31:09
山西省国资委“十一五”信息化规划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对信息技术的利用已经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西省和全国兄弟省市一样,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展,各级政府相继建设了自己的电子政务系统,大型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使信息技术渗透到设计、工艺、生产过程控制、生产经营管理、电子商务等方面,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快速响应市场。信息化有力的促进了山西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山西省的信息化工作和全国一样仍然处于初级应用阶段,还存在网络建设各自为政、重复建设;业务系统水平低、应用和服务领域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滞后,互联互通不畅,共享程度低;标准不统一,安全存在隐患,法制建设薄弱等问题。

根据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厅(2005)290号“关于做好国资监管系统信息化工作总结和“十一五”国资监管系统信息化规划编制准备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山西省国资委目前信息化的实际情况,编制山西省国资委“十一五”信息化规划。

一、现状分析

(一)、山西省国资委的职能与定位

山西省国资委是根据省委省政府决定,按照省政府机构改革方案要求组建,并于今年5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的,是省政府授权代表政府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直属特设机构,内设15个处室和机关党委。国资委的监管范围是省属企业(不含金融类企业)的国有资产。国资委的主要职能是:代表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指导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重组;对监管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进行监督,对重大投资进行审核;代表政府向企业派出监事会;对企业负责人进行任免、考核并根据经营业绩进行奖惩;推进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动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国资委的建立,从根本上解决了多年存在的国有资产多头管理和出资人不到位等问题,真正实现了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这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这种改革有利于理顺国有资产的各级委托代理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国有资产监管者和国有企业经营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仅为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了体制和制度保证,而且有利于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因此,利用信息化这一高科技手段,对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监管,是摆在国有资产监管机构面前的极具挑战性、探索性的新课题。

根据上述职责,国资委设了19个职能机构和4个事业单位。职能机构有:办公室、政策法规处、考核分配处、统计评价处、产权管理处、规划发展处、企业改革处、监事会工作处(国有企业监事会管理办公室)、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处、党建工作处(党委组织部)、宣传和群众工作处、培训处等。事业单位有:信息中心等。

(二)、山西省国资委的基本情况

山西省国资委监管的38户企业按照行业划分为14类,主要由煤炭、冶金、化工、机械、建材等19户工业企业和19户投资、商贸、运输等企业组成。2004年末的资产总额为2486.7911亿元, ,比上年增长19.74%,占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总额的64.98%。38户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27.89亿元,比上年增长50.50%,占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65.06%;实现利润63.01亿元, 比上年增长163.59%,占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的72.56%;所有者权益为793.07亿元, 比上年增长6.86%,占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所有者权益的73.28%。监管企业净资产收益率达到4.56%,总资产报酬率达到3.77%,上缴税金115.9亿元, 上缴税金占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上缴税金的71.1%。上述数据表明, 山西省国资委监管的38户企业为山西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信息化的基本情况

随着山西省国资委职责和人员的逐步到位,信息化的工作也在同步进行。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了下列的工作:

1、2004年成立了山西省国资委     主任为领导小组组长的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对山西省国资委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

2、建立了山西省国资委网站。通过网站对外宣传交流有关国资委的信息,并与国务院国资委的网站进行了相互的链接,方便的了解到国务院国资委与兄弟省市国资委的及时情况与动态。在版面设计、网站内容、更新速度等方面在兄弟省市国资委网站中质量相对较好。

3、建设了简易的山西省国资委内部局域网,国资委机关内部办公实现了初级的自动化。并且与国务院国资委及所监管的38户企业实现了非涉密信息传输。

4、建立了视频会议系统, 实现了与所监管的38户企业的实时信息交流。

在监管的38户企业中,完成了和正在完成如下的信息化目标:

1、全部建立了企业各自的局域网和网站,实现了企业部分办公的自动化,并与Internet连接,实现了在网上浏览, 企业开始借助互联网的优势,获取各自所需要的信息,并在网站上宣传自己企业的产品,为客户进行服务,也可开展一些简单的电子商务工作。

2、在工业企业中,离散型制造业企业中,二维CAD技术已经得到普及应用,推广CAD/CIMS技术已初步见到成效;在流程型企业中DCS集散控制系统及PLC可编程序控制系统得到了比较普遍应用;在煤炭生产企业中,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要求,在井下全部安装了煤矿安全生产瓦斯监控系统,有的还安装了井下视频监控、瓦斯巡检等系统,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企业管理信息化取得了一定进展;企业多数已经建立了单项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如办公、财务、人事、库存等,相当一部分企业已经应用MRPⅡ/ERP管理软件的的主要模块。

3、在商贸、运输等企业除实现办公自动化以为,都正在筹划建设自己的物流管理信息化系统。

(四)、国资委实施信息化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依法、科学、民主执政,是政治文明的具体体现。依法监管、科学监管、民主监管是做好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的方针。建设国有资产监管信息系统,是提高国有资产监管水平的客观需要,是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是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力措施,是搞好国有经济布局和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决策支持。

1、建设国资监管信息系统是依法监管国有资产的需要

在推进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中,一个根本的原则就是依法管理国有资产、依法推进国有产权和国有股权的有序流转,真正做到按法规、规定办事,确保国有资产流动而不流失。国资监管信息系统的建设将“规范”流程化、程序化,增加客观因素,减少主观因素,为有法可依提供条件,促进国资监管有法必依。

2、建设国资监管信息系统是科学监管国有资产的需要

依靠信息技术监管国有资产就是科学监管能力和素质的一种具体体现。建设国资监管信息系统目的之一就是科学管理、高效服务。所谓科学管理,就是指在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过程中,要遵循客观规律,尽量简化环节,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从而达到高效服务的结果,不断拓展对政府、社会、企业、职工提供服务的领域和项目,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服务满意度。

3、建设国资监管信息系统是民主监管国有资产的需要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和国有企业改革是大家的事,就一定大家来办,至少要让大家看着来办,实行阳光操作,确保广大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共同决策权能够充分落实到位。为了提高公众在国企改革和国资监管工作中的民主参与意识,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性和合法性,需要让公众、职工、企业、社会更多地了解这方面的政策法规,尤其要知晓有关切身利益的信息,电子政务为此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也增进工作的透明度,促进廉政,减少腐败。

山西省国资委是一个全新的机构,它行使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职责,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不再是行政管理的方式,它不同于以往的国资局等政府机构,它对企业行使的不是政府的管理职能,而是出资人对自己资产的监督管理职能。所以,国资委的信息化不同与传统的电子政务,也不同于企业的信息化。它是要更好的体现国资委的监督管理、服务、协调等职能。 

综上所述,为实现监督管理、服务、协调等职能,充分利用这个集计算机、网络和通讯为一体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通过网络化的现代化手段来管人和管事,达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既是当前国家确定的大政方针,也是管理工作跟的上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国资委的信息化工作完成后,预计可以达到以下五方面的目的:

1、提升国资委整体形象

在新成立的国资委全面开展信息化建设,有利于让国资委以崭新的形象展示在社会公众和企业的面前,减少暗箱操作,杜绝漏洞,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使社会公众通过网络看到国资委新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能够提升国资委的整体形象。

2、提高国资委办事效率

信息化的过程其实是个管理效率提升的过程,通过网络化和计算机化,再加上广域网的远程通讯功能,可以提高信息的传输速度,优化办公业务流程,并且通过软件将流程固化下来,可以提高办事效率,增加透明度,明确分工和责任,办事效率的提升必然有利于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提升通过管人和管事来达到管理资产的目的,也会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3、指导企业信息化工作

国资委建立自己的信息系统,制定信息化规划,制定企业信息化的标准和规范,就能够指导企业信息化工作。不至于使得各个企业根据自己的情况,建立起一个个的信息孤岛,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接口,信息传不上来,发不下去,国资委的信息系统无法和企业的系统连成整体,无法从企业获得必要的信息。因此,国资委的信息化工作对企业的信息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加强监督管理的力度

通过建立其国资委内部业务信息系统,以及指导企业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建立起的企业信息化系统,可以非常方便的实现国资委业务信息系统与企业信息系统的互连互通。这样就能够保证国资委业务系统所获得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保证获得的是自己需要的数据而不是企业想给的数据,这对于管人和管事的过程管理至关重要,而只有过程管理的正确性才能够保证最终结果资产管理的正确性,才能不至于使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流形式。这样就能够大大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力度。

5、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

在国资委信息化建设完成之后,通过局域网和广域网与所有省属国有企业形成信息网络,把采集到的信息集中在数据仓库中,通过数据挖掘功能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再通过决策支持系统对领导的决策进行辅助决策,这将使决策过程科学合理,决策依据完整准确,从而使国资委领导在进行决策时更加科学规范,这也会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有利于产业方向的调整,有利于国有企业领导人的科学选拔和任用,最终使公有制经济得到巩固和发展。

二、国资委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十一五”期间, 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的要求,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和监管的有效性,更好地服务于所监管的企业;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通过积极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增强国资委工作的科学性、协调性和民主性,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快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国资委,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根据上述的指导思想, 国资委系统信息化建设应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方向明确、重点突出、政府主导推进、整合市场资源”的原则。具体为:

统筹规划:国资委信息化建设必须根据国资委的职能,统筹兼顾,将近期与远期、基础与应用、现实与扩展、局部与全局综合考虑。既能满足国有资产管理目前需要,又能保证未来发展需要;既能实现急迫的应用需求,又能为未来信息化建设打好基础;既能满足管理部门的应用,又能实现各管理部门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交融与发展;既能继承以前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果、又能体现目前信息化建设的投资效益,同时力求保证未来投资与已有投资的高效整合。

分步实施:根据国资委的职能,结合省国有企业信息化的实际情况,分期投资、逐步实现,滚动发展。一期上一个台阶,经过分阶段建设,基本达到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的高级阶段。

方向明确:明确国资委的职能,坚定通过管人和管事实现资产管理的目标,制定国资委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建设良好的信息化基础平台和应用系统,以方便对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提供高效的管理与监督机制。

重点突出:在注重建设网络基础平台的同时,尤其要重视各类应用系统的建设。作为省一级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代表国家行使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角色,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最重要的。考虑到国资委职责的特殊性,在信息化建设中必须突出国资委“出资人”的角色和“监督管理”职能,不是通过行政管理而是通过资产管理的方式,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因此,信息系统的建设也要突出这个重点。

国资委主导推进:国资委信息化建设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和政府电子政务。因此,国资委信息化的建设,主要必须由国有资产的管理者(出资人)主导,推进对省属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监督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企业积极配合:如上所述,在国资委信息化建设中,国资委的主导作用是必需的。但是由于大量数据来自企业,企业信息化的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建设过程中,调动企业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指导企业的信息化工作,要求各企业积极配合是必要的。

三、国资委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1、建立覆盖全省国资委管辖企业的网络系统,数据中心,容灾中心,通过网络来为国资委和相关企业服务。

2、建立国资委内部局域网络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业务系统和领导决策支持系统,实现内部网络化办公。

3、制定管辖企业信息化的标准和指导意见,指导企业的信息化工作,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

4、通过网络和应用系统连接国资委和相关企业,将国资委的文件和要求及时下达企业,将需要的信息和数据及时从企业上传,实现对企业的实时快速监督和控制。

5、通过信息化建立起所管企业的人才、资产、产品、资源等数据库,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帮助领导和企业制定有关的政策和法规,进行产业调整,资源整合,人才选拔,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持。

四、国资委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任务

(一)、建设山西省国资委国资监管信息系统

建成“两网两站一平台一中心”,即建成支持数据、语音和视频业务,传输性能满足业务需求的省国资委国资监管系统网络内、外网平台,具备密码管理、信任体系、网络管理、容灾备份、信息管理和信息交换等各项功能,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业务互联。

1、建设和完善国资委监管内网(即办公业务网)。通过逻辑隔离接入国务院国资委专网和省委省政府公务内网,同时与各地市国资委、所监管的38户企业连接。其中省国资委内部办公网络上主要运行国资委内部公文流转、业务处理和内部信息交流系统。实现内部办公网络化、自动化。

内网功能的设计要尽量与国务院国资委拟建设的国资监管系统相统一。即按照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权力、责任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将国资委的业务分为企业基本信息、企业人员管理、企业财务监督、企改与产权、企业绩效评价、企业规划发展、政策法规和公文管理8大业务数据库,14个子系统和46个功能模块。以保证和国务院国资监管系统的协同建设。

2、建设国资委政务外网。外网是国资委非涉密信息数据网,主要运行非涉密信息传输及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并承载非涉密信息的发布、浏览、交换、检索和存储。

3、建成“山西国资”内网网站和外网网站。

内网网站是实现办公自动化的门户。其内容是涵盖国资委的主要工作,包括本单位颁发的正式文件、领导批示和讲话、政务信息等重要内容。

外网站的主要功能是对外宣传国资委的工作,展示国资委的形象,接受社会的监督。具体内容为非涉密信息的发布、浏览、交换、检索和存储。并可与省政府门户网站进行链接。

4、建立业务管理应用的内外网统一技术平台。

本系统是基于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用于完成对国家国资委山西省国资委、所属管辖企业、以及社会相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决策,完成信息的上传下达,但重点是完成对所属管辖企业相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决策。

国资监管信息系统会涉及到多个不同操作系统、不同开发语言、不同体系架构的业务系统,这些系统之间大部分没有直接联系,某些特殊功能的系统是点对点的接口通讯方式,因此技术平台的建设始终要注意解决好应用系统特别是三个及以上系统的协同工作问题。

5、建设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作为整个基础平台网络的顶级结点,同时也是全省数据的汇接中心,承担着所有运行数据的存储、交换、整理和数据挖掘功能,是提供领导决策的数据支撑系统。出于安全和扩展性能的考虑,在数据中心边界应该部署内容交换设备,并将主机和存储系统独立于整个网络。通过内容交换设备的运作保证所有的访问既可控,又安全。

(二)、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任务

一是利用信息技术改进企业的生产过程,实现技术创新。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CAPP)、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机柔性制造(FMS)技术、数控技术等改造传统产业,重点是改造企业的生产环节,加强生产过程的信息处理,实现程序化控制和生产自动化,推动企业的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关键是实现企业的技术创新。

二是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企业的运营模式,实现管理创新。通过企业内部信息网络,对企业所有生产、经营和管理部门的信息进行管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综合分析整理各类信息资源,增强管理者与管理对象之间的可知性和透明度,改造提升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用电子商务技术改造企业物流系统和采购销售体系,利用国际互联网促进新技术的交流。推广和培训。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核心是实现企业的管理创新。

三是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品,实现产品创新。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发专业的操作和控制系统,加快传统工业产品的数字化、智能化的改造。如在机械行业,通过提高信息技术含量发展机电一体化生产设备、生产线;在电子、医疗企业、仪器仪表等生产行业,要通过提高新产品设计能力,推动产品的升级换代,用自动控制技术提升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用数字化嵌入式软件技术提升消费品。工业品的智能化水平。

五、国资委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内容

(一)、国资委国资监管信息系统建设部分

1、国资委监管信息系统的总体架构

国资委监管信息系统的总体架构可以概括为“一、二、三、四”:一是一个信息中心;二是两个支撑,信息安全支撑和管理维护支撑;三是三个层面,基础层、应用层和服务层;四是四大系统,基础平台系统、基础信息系统、基本应用系统、服务培训系统。

一个中心就是建立起国资委信息中心,它是省国资委内部信息中心,也是整个山西省国资委系统的信息中心,是省属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中心,是整个山西省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的管理、指导和监督机构。

两个支撑是为了保证国资委信息系统安全正常运行的两大支撑系统,信息安全支撑保证国资委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没有安全支撑的信息系统是没有意义的。管理维护支撑是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的日常运营维护工作,必须有一个完整严密的组织体系才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转。

三个层次,分别描述了系统运行的层次关系,基础层是整个系统运行的基础平台,它包括计算机、网络、通讯以及各种系统软件和工具软件;应用层是为了保证各业务系统正常运行的应用软件系统,分别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内部业务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国有资产管理系统等;服务层主要是国资委系统为外部客户和企业服务的系统,主要有电子政务网站,国资委门户网站,远程教育系统,企业领导和人才交流系统等。

四大系统分别是基础平台系统,主要是基础硬件和系统软件;基础信息系统主要是各种信息组成的信息数据库系统;基础应用系统主要是为内部服务的业务和办公系统;服务系统是为外部客户服务的网站和系统。

2、国资委监管信息系统基础平台框架设计原则

对于山西省国资委基础平台整体而言,其工作具有政策性强、密级程度高的特点。因此,山西省国资委基础平台系统与因特网等公众信息网络在物理上进行隔离,以确保内部信息交换与内部信息网络的安全保密,特别是局域网与广域网之间的网络安全是重点要考虑的问题。

对于山西省国资委基础平台内部而言,还具有资源分类别、分级别、密级区等特点,各个业务用户、各个部门拥有自主储存、使用和传递共享的资源。因此,基础平台内部也必须对各种信息的储存、传递和使用进行严格的权限管理。在指导思想上,首先应做到统一规划,全面考虑;其次,应积极采用各种先进技术,如虚拟交换网络(VLAN)、防火墙技术、加密技术、虚拟专用网络(VPN)技术等,并实现集中统一的配置、监控和管理;最后,应加强有关网络安全保密的各项制度和规范的制定,并予以严格实行。

3、国资委监管信息系统网络拓扑结构

根据山西省国资委基础平台的系统定位和具体要求,基础平台网络,是运用现代通信和计算机技术建设的,连接省、市以及直属机构的,可传输语音、文字、图形、图像的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利用营运商搭建的公用网络构建自己的省级范围内的专用宽带多媒体综合信息网。

整个结构以省国资委数据中心为顶点,形成连接各地市国资委以及直属企业的骨干网络。

从下图可以看到基础平台分为两个主要的区块,第一部分是监管信息系统的内部网络部分,它包括数据中心、业务专网和省国资委内部办公网络。业务专网横向连接全省38家直属企业,纵向连接国务院国资委、省委省政府和地市一级国资委,在他们之间都有一组防火墙系统来提供相应的安全,可以进行访问控制。第二部分是vpn接入系统,它是为公众网的网站系统以及远程用户或移动用户提供相应服务的。它同样也是有一组防火墙系统保证安全,对公众提供相关的internet服务。在内网和外网之间采用物理隔离,保证物理的安全。

4、山西省国资监管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应遵循的原则

在制定山西省国资委国资监管信息系统总体方案时,应遵循“实用性、先进性、可控性、共享性、安全性、可扩充性”的原则。

●实用性:

围绕国资委的职能,立足于以出资人的身份,以管资产为核心,管人和管事为手段,通过管人和管事达到管资产的目的,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应当充分体现“监督和管理”的思想,通过指导企业自身进行信息化建设,增强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实用化程度,从而提升整体企业信息化水平。

必须注意从实用的角度出发,设计出对国资委系统有帮助并且能够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实际作用的信息化系统。

●先进性

主要体现在基础平台的先进性、信息化体系结构的合理性和数据化服务独具特色诸方面。

●可控性

信息系统的有效运行是必须保证的目标,整个系统的可控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需求。应当设计出有效的数据中心、网关中心、门户网站,以便对网络运行进行有效的监控;应用服务的提供应当基于统一的网络数据平台。

●共享性

国资委系统信息化建设中,应当注重信息共享。采用业务分散、数据集中的工作模式设计应用系统。在充分调研公共数据需求的基础上,建立国资委基础数据平台,将各方面共同需要的数据筛选并清理出来,形成国资委信息系统的数据仓库,达到高层次共享信息的目标。

●安全性

总体方案的设计中,从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系统安全三个层次上建立安全体系。利用防火墙技术,制止非法进入网络;通过防病毒手段,对抗计算机病毒攻击;在严格的角色权限控制机制下,防止越权操作;利用数据加密技术,确保核心机密数据不被破译;设置容灾中心和多级备份机制,应对数据灾害的发生。同时,利用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安全体系,来增强国资委信息系统的安全程度。

●可扩充性

在国资委国资监管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无论是硬件还是应用系统,都不能够奢望一步到位,必然是采取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手段进行建设。因此,系统的逐次扩充不可避免,总体方案的设计中,应当充分重视系统的可扩充性。在硬件方案中,提倡采用服务器集群的方式构架数据中心和容灾中心,以便于扩充;在应用系统的建设方案中,提倡采用柔性结构和数控流程的观点,保证各应用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

(二)、所监管的38户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

1、煤炭行业(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太原煤气化(集团)公司)

⑴、继续完善煤矿安全生产数字化监控系统。在瓦斯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已经运行正常的煤矿,可继续安装煤矿安全生产视频监控管理系统、煤矿瓦斯巡检管理系统、煤矿入井人员考勤管理系统,以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⑵、所有已经领取了煤炭生产许可证的煤矿,实现与市煤炭管理局安全生产调度中心的宽带联网,实时传送瓦斯数据、视频信号,保证各级领导部门对所有煤矿的实时监控。

⑶、继续完善煤炭系统网络销售平台的建设,实现煤炭的网上交易。

⑷、在煤炭运销部门,完善汽车衡、轨道衡的管理系统,确保运输车辆不超载。

2、冶金行业(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长治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山西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

冶金行业主要是加强信息管理系统和行业网站的建设。

⑴、继续完善专业信息管理系统。包括生产过程控制系统、企业营销系统、财务成本核算系统、生产指挥调度系统、备品备件管理系统等,及时在线采集各类生产数据。从根本上解决产品的质量及其稳定性的问题。

⑵、建成公司级和全厂级的管理信息系统,做到科学管理,实现管理创新。

⑶、推动冶金行业的信息网站建设,交流企业产品信息,提供国外钢铁工业动态和行情,提供冶金钢铁产品的供求信息和价格信息,提供合作机会,发布有关冶金工业的政策法规和信息,开展冶金产品的电子商务。

3、化工行业(太原化学工业集团公司、天脊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山西三维华帮集团有限公司)

⑴、继续完善和提高以集散控制系统(DCS)、可编程序控制系统(PLC)为主的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及时在线采集各类生产数据。从根本上解决产品的质量及其稳定性的问题。

⑵、在大中型机械电子生产企业中,推广应用企业资源计划(MRP-Ⅱ)和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⑶、建立化工系统网络销售平台,开展化工产品的电子商务。

⑷、建立化工企业内部的计算机安全生产管理系统。

4、电力行业(山西国际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电力企业信息化包括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

⑴、发电厂、变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通过热控系统及相关工艺设备的技术改造,改善机组的可控性和运行安全性,提高机组自动调节的投入率和保护动作的正确率,为实现电网AGC功能创造条件。

⑵、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现大电网的区域电力调度,促进了电网安全、优质、经济的运行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⑶、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电力负荷控制正在转化为电力负荷管理,通过对控制的用电负荷地区总负荷的监测,为安全、稳定、优质供电提供依据,改善服务和满足用户的需求。

5、机械电子产品制造业(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大众机械厂)

机械电子行业必须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企业生产过程和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产品水平。

⑴、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等技术,提高设计生产加工能力,做到设计制造一体化。

⑵、利用计算机技术、嵌入式软件技术改造传统的机电产品,开发数字化、智能化的新产品。

⑶、在大中型机械电子生产企业中,推广应用企业资源计划(MRP-Ⅱ)和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⑷、建立机械电子产品制造协作网,提升产品设计、加工、配套能力,在行业内推广计算机柔性制造和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

⑸、建立健全机械电子产品销售平台为切入点,大力发展机械电子产品的电子商务。

6、建筑行业(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山西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⑴、实现建筑工程企业内部局域网和广域网的连接和远程数据通信;建立建筑工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通用平台,为各单位提供规范简便的信息化应用操作人机界面;

⑵、实现建筑工程企业内部公共数据库的分级和集中建立,达到内部公用数据资料在一地输入全网共享,专用数据在源头输入分级分权限共享;

⑶、实现总公司对所属企业的经营管理网上快速监控,在网络上直接填报或采集总公司所属企业的资料报表,保证数据采集的真实、安全、快速;

⑷、分期分批逐步实现总公司及直属单位的办公自动化,使总部发布的信息可以直接达到项目经理部一级;

⑸、实现重点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安全、物资等方面的信息网络化监控和预警管理;

7、食品饮料行业(山西省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食品饮料行业以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生产管理信息化为主要目标。

⑴、结合生产工艺的改进,改造自动化生产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⑵、利用信息技术加强销售、采购、库存、配送、物料等管理,逐步建立起统一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生产经营中动态数据和信息及时准确的分析和处理,对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事先计划、集中控制和事后反馈,从而达到合理利用企业资源、降低库存、增加企业应变和竞争能力的目的,做到以销定产。

⑶、优势企业要稳妥推进电子商务。在实现企业内部信息化的基础上,通过互联网与供应商、代理商进行交易,实现内外部物流、信息、资金流的畅通无阻。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供应链管理,通过客户关系(CRM)实现与客户的互助营销,通过供应链管理(SCM)实现整个物流体系的即时协作。

8、建筑材料行业(山西晋牌水泥集团有限公司)

建材行业以在生产过程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应用为重点,保证生产工艺的一致性,提高建材质量,降低生产成本,降低能耗。

⑴、大型建材企业中推广应用企业制造资源计划(MRPⅡ)和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减少企业生产管理的无序性。

⑵、以建筑材料专业网为切入点开展建筑材料业的电子商务活动。

9、物资贸易行业(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公司、山西煤炭运销总公司、山西省物资产业集团公司、山西焦碳(集团)有限公司、山西能源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省乡镇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山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山西省有色金属工作总公司)

物资贸易行业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本行业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⑴、继续在商业企业推广以电子收款机、前台交易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信息系统为主要内容的商品销售信息化管理技术;以电子订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仓储管理自动化为主要内容的商品通讯和配送信息化技术等。

 ⑵、大型物资贸易企业建立以数据库为核心的决策支持及运营系统。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技术,条码技术等手段实现商品流通过程中的数据管理功能的自动化。

 ⑶、建设新型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专业化市场电子商务平台,使厂家、商家和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实现开放式的联接,逐步完善电子商务模式。

六、加快国资委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措施

1、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充分认识建设国资监管信息系统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性。国资委所监管的38户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在我省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相当大比重,创造了山西省工业大部分的产值、利税和就业机会。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这些企业仍然是我省工业经济发展的主体,是促进工业经济增长的基本力量,是我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因此,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用现代化的计算机、通讯、网络技术对国有资产进行监管, 是贯彻党中央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具体实践,也是实现我省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此,各单位应认真组织学习,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建立健全各级信息化工作组织,完善工作制度,切实加快推进国资委信息系统建设和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步伐。

2、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国资委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和协调国资监管信息系统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国资委信息中心是领导小组的具体办事机构,承担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般问题的协调与处理,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建设项目按照国家基本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审批,按照各职能部门分工的不同,做好项目的前期规划、立项、可行性研究、采购招标、监理和验收工作。

所监管的38户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在充分尊重企业自主权的基础上,按照项目规模的大小分别采取向省国资委备案和审批的制度。

3、保证项目建设和运行的资金。

国资委国资监管信息系统建设所需资金,采取向省发改委申报项目的渠道,争取在省财政的基本建设预算资金内解决,建成后的运行费用争取每年列入省财政预算资金内解决。

所监管企业的信息化项目建设资金主要由银行贷款、企业自筹和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部分补助解决。

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注意利用好现有的网络、终端等可以利用的资源。

4、利用统一的网络平台。

新建设的国资监管信息系统的基础网络平台,一定要按照国家的有关标准、规范,建设成既先进、又实用,并且能无缝挂接其它软件系统的基础网络平台,可运行在多种服务器操作系统之上的基础网络平台。这样便于已有的子系统在新的系统平台上挂接,也便于在需求多变的情况下能快速有效的完成系统建设。

5、重视信息化人才培养,在省国资委系统普及信息知识

信息化人才的数量和素质是制约信息化推进的一个重要因素,应高度重视人才问题,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挖掘其潜能;另一方面要积极采取措施,多渠道、多形式培养和引进培养既懂信息化,又懂业务管理的人才,建立起适应国资监管与信息化结合工作的技术专家队伍、管理人才队伍和企业家队伍。

通过集中培训、视频数字远程教育、现场观摩等多种方式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对象,进行有关信息化知识的传播、推广。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分层次开展信息化宣传活动,强化宣传力度,普及信息技术知识,提高全体人员的信息化意识。

 

                                   2005-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