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连环事故:中医肿瘤“耗散理论”与固摄抗癌新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9 15:32:41
摘要:本文根据作者长期的临床研究,在反复探索传统中医对肿瘤认识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肿瘤理论和非线性平衡理论,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对肿瘤的本质进行分析,大胆提出了中医肿瘤“耗散理论”学说与固摄抗癌新法。中医肿瘤“耗散理论”学说无疑对中医抗癌理论的创新,从更深层次揭示中医肿瘤病机的本质所在,即一方面肿瘤患者自始至终表现正气耗散、正虚失于固摄的过程,另一方面癌毒本身具有易于扩散转移的特性。同时,体现了癌细胞、宿主-人和自然的内在关系。固摄抗癌新法正是中医肿瘤“耗散理论”学说的临床具体应用的结果。研究显示:根据固摄抗癌新法所研制的系列方药均能有效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周期,减轻放、化疗的毒副反应。实验研究表明:该系列方能有效提高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生长,抗肿瘤转移复发,对肿瘤新生血管有明显抑制作用。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人们”谈癌色变”并非夸大其词,恰恰说明了人们对肿瘤认识和治疗的局限性。进入新世纪,人们在肿瘤发生和治疗中又有了很多新的发现,能不能在本世纪初叶和中叶让肿瘤“低头”,如何让肿瘤“低头”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现代肿瘤治疗学的发展,无疑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更先进的手段,但是也存在着许多致命的弱点。如手术的发展,给许多肿瘤患者带来了希望,但因手术自身的局限性,虽然局部的肿瘤负荷消失或减轻了,但造成瘤细胞形成的内环境并没改变,所以,许多患者术后出现了复发转移。化疗是肿瘤内科治疗的主要手段,由于主要采用细胞毒药物杀灭肿瘤细胞,治疗中缺乏靶向性,所以,在抑制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机体正常细胞亦造成了严重的伤害。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放疗定位更加精确,临床介入治疗的广泛开展,均为肿瘤的治疗提供的更科学的手段,但这些方法均忽视了癌细胞与宿主-人的内在关系,更多地强调了“疾病的表象”,缺乏对疾病本质的治疗。现代肿瘤“靶向治疗”的发展,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新里程碑,进一步实现肿瘤治疗的个体化。但由于靶向治疗只能锁定肿瘤细胞发展的某个环节,所以,仍缺乏治疗的整体性。如何改变肿瘤发生的内环境才是有效控制肿瘤的关键。

传统中医学中蕴涵了丰富的肿瘤治疗信息,辨证观和整体观是中医学的精髓,也是我们认识肿瘤和治疗肿瘤的关键所在,可以说,在肿瘤的临床治疗中,中医药已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的热点。北京普康中医院肿瘤中心的专家们在深入挖掘传统中医肿瘤理论的基础上,查阅了大量古今医学论著和文献资料,结合长期临床实践和系统的实验研究,从中医角度对肿瘤发生和治疗进行了科学研究,提出了中医肿瘤“耗散理论”学说与固摄抗癌新法。

中医肿瘤“耗散理论”学说是对肿瘤发生、发展、变化的全新认识,是中医肿瘤治疗理论的新突破。现代医学认为肿瘤细胞是由机体细胞而来的,不是外来的。肿瘤的形成与内外因关系密切。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分析可能是由于基因调控的失调,破坏了肿瘤细胞生长的平衡调节,使细胞生长失去正常控制。同时,正常免疫功能缺陷也是肿瘤发生的条件。明确了肿瘤发生与机体内外变化的相关性。中医学一贯强调“天人相应”和“整体性”,人与自然之间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维持阴阳动态平衡。同时,人体内各系统之间亦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维持着各系统间的阴阳动态平衡。这些现象正是“耗散结构”在人的生命体中的具体表现,现代研究表明:人的生命体正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他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的通道除了“吃”这种粗放的通道外,更重要的是通过经络系统的“浮络”及各个穴位到内连五脏六腑的“经脉”这个精细的通道而完成的。这是保证完成“大生理功能”物质和能量供应的主要途径。经络中的精微物质能与每一个细胞接触,通过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能与细胞中的所有物质接触,所以才有完成“大生理功能”的条件和机会。中医肿瘤“耗散理论”学说正是基于人体的“耗散结构”论,结合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而提出的。中医肿瘤“耗散理论”学说认为人体与自然、体内各系统、细胞内外时刻都处于一种动态的阴阳平衡中。正如《黄帝内经》所言:”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又言“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说明了人体与自然的统一性。由于各种内外因作用,破坏了人体与自然的动态平衡,使阴阳失和,容易导致疾病产生。《黄帝内经》曰:“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人体与自然界阴阳动态平衡的失调,进一步会影响体内各脏腑间平衡,使五脏之气运行失调,经络气血流行不畅,正气受阻,邪气滋生,久之,癌毒内生。正如:《灵枢·百病始生篇》云:“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留而不去,传舍于经……留而不去,传舍于输……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著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著孙脉,或著络脉,或著经脉,或著输脉,或著于伏冲之脉,或著于膂筋,或著于胃肠之募原,上连于缓筋,邪气淫佚,不可胜论。”现代医学所言肿瘤细胞是由机体细胞而来的,与传统医学的癌毒内生有不谋而合之处。从中医肿瘤“耗散理论”分析细胞癌变实质上就是由于体内平衡失调,导致细胞内外阴阳失和,阳气不能内固,促进细胞分化的原动力不足而造成的细胞突变,形成癌瘤。

根据中医肿瘤“耗散理论”学说,我们认为正虚是癌症发生的根本,癌毒是肿瘤发生的必然条件。癌毒既不同于一般的六淫邪气,亦不同于一般的内生五邪及气滞、血瘀、痰凝诸邪,而是由于各种致病因素长期刺激,综合作用而产生的一类特殊毒邪。归纳起来,癌毒具有如下特性:①癌毒为“阴毒”,其性深伏,为病缠绵。②癌毒为实邪:从整体上讲,恶性肿瘤性疾病是一类全身性疾病,而癌毒及其所致的肿瘤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其本为正虚,其标为邪实。③易于耗散正气,导致正虚不固:恶性肿瘤自始至终表现为一系列的正气被癌毒所耗散的过程。④易于扩散:癌毒一旦产生,即处于恶性肿瘤的初期阶段,此期主要表现为癌毒向原发病灶周围的侵袭扩散;癌毒沿络脉、经脉流散,在适宜的环境下又会发生肿瘤,形成转移病灶,即进入中、晚期。癌毒淫溢流窜,正气耗散,此消彼长,癌毒的扩散转移趋势愈盛,病情更趋深重。⑤癌毒非外邪:癌毒是一类特殊毒邪,毒自内生是其重要特点之一。在正虚的基础上,多种致病因素相互作用,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经络气血功能障碍,导致病理产物聚结,日久则发生质的改变--产生癌毒,发生肿瘤。癌毒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肿瘤的直接致病因素。⑥癌毒的产生与局部气滞、血瘀、痰凝有关,肿瘤发生之后,癌毒又进一步加重了气滞、血瘀、痰凝等证候,形成恶性循环。气滞、血瘀、痰凝状态还是癌毒扩散和转移的适宜土壤与环境,癌毒由原发部位扩散,沿经脉、络脉循行过程中,为气、瘀、痰诸邪所阻,气滞血瘀,痰凝毒聚而生肿瘤。⑦毒性猛烈:恶性肿瘤的中晚期,癌毒深重,重阴必阳,化热化火,更伤正气,其害人之速,病势之凶险,反映了癌毒毒性猛烈的一面。

我们认为癌毒特性中最主要的两个方面即耗散正气与扩散趋势,在不同肿瘤及肿瘤的不同阶段(病程)中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换言之,肿瘤病机的本质性特征,一是肿瘤患者自始至终表现正气耗散、正虚失于固摄的过程,一是癌毒本身具有易于扩散转移的特性。从生理上讲,正气与癌毒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正气具有抗癌、固癌的双重作用,正气具有抗邪的本能,癌毒一旦产生,正气即作出反应,发挥其抗癌能力;正气还具有固摄癌毒,抑制癌毒扩散的作用,这一作用贯穿疾病全程。只有在癌毒的扩散能力超过了正气的固摄能力的情况下,才会发生癌毒扩散,肿瘤转移。从病理上讲,正虚与癌毒又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正虚是导致癌毒产生的病理基础,如《医学汇编》所谓“正气虚则为岩”。同时,正虚失于固摄,又使癌毒更易于扩散,形成转移;癌毒耗散正气,又可以加重正虚。双方力量对比处于动态变化中,疾病初期,正气的抗癌、固癌能力尚强于癌毒的致病力,癌毒深伏,扩散趋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临床常无明显症状和体征;随着正气的耗散,正虚进一步加重,癌毒的致病力超过正气的抗病力,疾病进展,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癌毒发生扩散,形成转移,进入中期;恶性肿瘤晚期,毒势鸱张,邪毒淫溢,流散四方,正气大虚,逐渐出现阳虚阴竭,阴阳离决而死亡。根据中医肿瘤“耗散理论”学说,结合临床实际,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中医抗癌新理论--固摄抗癌新法。

固摄抗癌新法是我们根据传统中医抗癌理论和现代肿瘤最新认识,在反复临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肿瘤治疗的新方法,并据此,提出了 “三步有序个体化抗癌治疗方案”研制开发了神农百草化瘤系列方药固摄抗癌新法从临床目前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神农百草化瘤系列方药的抗癌作用机制在于①能有效促进机体自身的抗癌机能,增强机体的免疫监控能力,特别对NK细胞、T细胞亚群、LAK细胞、巨噬细胞有明显调节作用,并对干扰素、白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有一定影响。同时能有效促进抗癌基因的表达,抑制癌基因的表达。如神农百草化瘤系列方药所含黄芪成份F3,灵芝多糖、枸杞多糖等能提高NK细胞的活性,提高肿瘤病人LAK细胞的活性,也有增强白介素2活性的作用。②改变癌基因的表达:研究发现神农百草化瘤系列方药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变癌基因表达,影响癌细胞增殖。观察神农百草化瘤系列方药对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发现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数减少。神农百草化瘤系列方药组(突变型)P53蛋白表达转为阴性,Cmyc蛋白表达转为弱阳性,说明其抑瘤作用可能是通过改变肺癌基因表达,直接影响肺癌细胞增殖而实现的。③诱导癌细胞凋亡:根据现代研究表明:抗肿瘤治疗与凋亡的相关性。而这些凋亡的形成与某些蛋白酶和某些基因如bcl-2、C-myc、p53等相关,p53基因参与细胞生长、分化及死亡,能诱导外照射学引起的DNA损伤后的凋亡。神农百草化瘤系列方药所含人参的有效成份人参皂甙Rg3,可诱导人胃癌细胞系BGC-803、BGC-823细胞凋亡。苦参碱对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细胞有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④抗癌细胞侵袭转移:肿瘤转移是肿瘤治疗成败的关键,神农百草化瘤系列方药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的酶降解,影响癌细胞内皮细胞的黏附、黏附因子的表达,抑制肿瘤转移血管生成等作用,从而有效控制肿瘤细胞的浸润和转移。现代研究表明:肿瘤的浸润转移必须突破其周围的基质屏障,肿瘤细胞能产生多种蛋白分解酶,引起基质降解。其中最主要的是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及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Ⅰ(PAI-Ⅰ),U-PA在降解肿瘤细胞外基质,穿透基底膜,促进肿瘤浸润和转移过程起重要作用。PAI-Ⅰ是血浆中U-PA的主要抑制物,PAI-Ⅰ在瘤组织中的表达,具有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PAI-Ⅰ在局部基质中的表达,起到保护瘤组织中的基质,防止瘤组织破坏降解的作用。我们进行了体外及体内实验。结果表明,神农百草化瘤系列方药可抑制U-PA的活性,提高PAI-Ⅰ的活性。我们用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神农百草化瘤系列方药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大、中、小剂量组VEGF的表达均显著降低。⑤逆转癌细胞的多药耐药:肿瘤细胞对化学药物产生耐药性是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肿瘤细胞发生多药耐药(MDR)的主要机制是:⑴MDR1基因编码的P糖蛋白的高表达。P糖蛋白能将抗肿瘤药物由细胞内泵出细胞外,使药物在细胞内的浓度减少,细胞毒性作用减弱,从而导致耐药;⑵细胞内DNA拓朴异构酶Ⅱ减少或活性降低;⑶细胞内解毒酶系统改变,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增多;⑷其它不明分子的参与。神农百草化瘤系列方药中所含防已碱、补骨脂、贝母等均能有效能直接抑制P糖蛋白表达,明显提高由P糖蛋白介导的耐药肿瘤细胞内抗癌药物浓度,同时也提高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介导的耐药肿瘤细胞内抗癌药物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