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达00机体排名:四川荣县:联结机制让农民可持续增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3:41:01
发布时间:2011-10-09 文档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村企合作 收益分成
□特约记者 蒋兵
2010年,荣县双石镇金台村与四川巴尔农牧集团有限公司实施“村企合作”,共建新农村综合体。该模式实施一年累计投资1.4亿多元后,记者9月27日在该村看到,被青山绿水环抱的19栋总面积55000平方米可容纳500户1500人的农民集中居住新区已拔地而起,楼前亭阁边“湖”水涟漪,农民相继进入了“江南水乡画景”中生活;1000亩连片的荷塘里,荷花绽放,蛙鸣声声;1000亩水产养殖区,鱼儿在畅游;新修的水泥路蜿蜒曲折盘绕村庄;年出栏生猪5万头的两个标准化猪场里,即将出栏的肥猪圈舍里鼾声不断……
产业和机制确保增收
“村企合作共建新农村综合体,四大产业五大机制确保农民年年增收。农民的耕地再不是‘一口价’简单流转后多年不增值模式了。”负责项目实施的双石镇党委副书记、镇人大主席刘光荣介绍说。
巴尔集团的四大产业是,健康养殖业:修建了2个标准化年出栏1.5万头的生猪养殖场,发展200户寄养户,发展林下养殖畜禽;水产健康养殖1000亩。绿色种植业:以“绿色”种植标准为统领,种植花卉苗木3000亩及蔬菜等经济作物,打造巴尔绿色食品品牌。特色服务业:建立特色农产品销售和日常用品购物中心,发展特色餐饮业、娱乐业等特色服务业。生态旅游业:以体验农业、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为主导,建设占地1000亩的生态农业示范园,用三年时间建成国家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五大机制是惠农增收的股息分红机制,财政补助生产性项目资金同农民自筹资金组建专业合作社,由专业合作社同企业共建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在保息前提下,根据效益分红;原地异业的联动就业机制,村委会组建劳务派遣公司,根据产业发展需要,组织村民进综合体内企业务工;民企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在企业投入物资和统一生产标准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寄养、寄管等方式,实施“小园区大主人”联结模式,将企业利益与农民利益联结,共御风险;政府支持的项目整合机制,涉农项目捆绑整合使用,向新农村综合体倾斜实施,用财政项目资金撬动业主及农户资金共同投入;品位提升的科技特派机制,依托科研院所,高起点编制民居建设和产业规划,政府委派种养殖、经济管理等专业科技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农民人均纯收入破万元
“两个养猪场,能解决30多个农民务工;寄养模式,能让200户村民在家养猪收益 ‘保姆费’;1000亩的水产养殖,能解决20多人务工;1000亩的莲藕种植,能解决30多人务工;还有花卉管理等务工,公司每年用工的人数不少于250人。”巴尔集团董事长李金玉介绍。
双石镇党委副书记、镇人大主席刘光荣向记者粗略的算了一笔账。
家庭经营收入:巴尔在农民集中居住区修建了一个四星级的观光农家乐,可带动126户集中居住区的村民从事乡村旅游业,每户每年按2万元的收入计算,累计收入252万元。
林下畜禽养殖:100户从事林下养殖土鸡,每户每年按1000元收入,累计收入可达到10万元。
养猪效益收入:年出栏3万头,将产生300万元的效益;生猪寄养收入:年育肥100头的生猪寄养户200户,每年将获得累计400万元的 “保姆费”;当地务工收入:250人每年每人按12000元计算,累计将获得300万元的务工收入。
土地合作经营后,全村将有1400余人的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收入每人每年按1400元计算,累计可收入1960万元。
财产性收入:土地流转费收入:4677亩×700元/亩,年=372.39万元;入股分红收益:入股资金1744.2万元,年息2%,保息为34.884万元/年,3万头生猪养殖公司年终分红预计306万元。转移性收入:全年惠农补贴资金:71.38万元。
让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没问题吧!刘光荣信心十足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