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怎样引起的:应试作文军规十六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6:05:03
应试作文军规十六条  

文学创作是一种极富个性的创造活动,它与作者的生活积累、情感态度、思想认识水平紧密相关,而作为这种创造活动的结果,文学美本身又是五彩缤纷甚至是光怪陆离的,因此上,我们的古人才用不知是赞叹还是无奈的口吻说出:文无定法。但即便如此,文学创作还是有其一般规律可寻的,“写作学”就是这样一门科学。

应试作文又不同于一般的文学创作,它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1.应试性质。这是应试作文的本质属性。这篇文章是一场重要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许多考生来说,同层次的考试一生就这一次,它的成败可能决定了整个考试的成败并进而影响升学甚至深及前途和命运。

    2.遵命文学。应试作文不同于自由写作,它有许多条条框框的限制,它要接受统一尺度的裁量,考生所谓的自由是相当有限的,所以有人把应试作文形象地比喻为“戴着镣铐跳舞”。有些平时作文写得相当好的考生却在关键一役中败走麦城,就是因为他不“遵命”,他跳到“圈外”去了,犯了规。

    3.急就章。考生必须在1小时左右的时间内完成作文,容不得你细思慢想。

    4.读者唯一。应试作文的读者就是阅卷老师,阅卷老师的裁定就是终审,你没有机会抗诉。阅卷老师要在2分钟内看完你的文章并且裁定你的得分,如何“闪”出你的才情,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如何避免阅卷老师误判,这些都是考生必须要思考的。

    5.大概率的雷同。几十万人做同一个题目,又有条条框框画那儿,雷同就不再是小概率事件。你的构思、你的素材,甚至你的表达方式在浩如烟海的试卷中都可能大有知音,只是他们给你带来的不是福音,而是灾难。尤其是在你的文章以阅卷老师似曾相识的面孔在后面出现时,更是如此;即便你的文章原本上佳,怎奈无数次的重逢已使阅卷老师产生了严重的审美疲劳,近乎“自由心证”的阅卷方式使老师觉得你很“庸常”,没有人知道你受了多大的委屈,所以你必须尽力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鉴于以上原因,应试作文更应该有其基本规律可寻。以下是笔者潜心研究所得的十六条铁律,惊耸一点说“十六条军规”吧,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军规之一:吃透题意

    命题过程就是设限的过程,这些“限制”有的是显性的,白纸黑字明明白白写着;有的是隐性的,考生得通过对作文题目——文字或图片——的解读来破译;有的是硬性的,考生没有选择;有的是弹性的,命题者只划定了范围,考生在这个范围内是自由的。审题可以看作是命题的逆过程,审题的目的,就是吃透题意,也就是看清楚命题者划定的“条条框框”,特别是那些隐性的、弹性的“条条框框”,此处为“事故多发地带”。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步骤,在审题上犯错误,那是方向性、战略性的错误,其结果必然是灾难性的,考生当慎之又慎,什么时间都能省,惟有审题时间不能省。

为了防止疏漏,审题可以按照由粗及细、由浅入深、由显性到隐性有序进行。

    先看题型:续写,改写,扩写,缩写;看图作文;根据材料自己提炼观点作文;提供话题自拟题目作文;纯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等等。

再看看人称有没有限定,文体有没有限定。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揣摩命题意旨,因为这方面常常是隐性的、弹性的,所以需要考生运用思辨的力量去揭开语言的面纱,洞悉题旨的倾向性及“边界”。

    如“开放在生命深处的花朵”一题。有三个词需要考生去研磨:生命、深处、花朵。“生命”可以指自己的生命,可以指他人的生命,可以泛指人类的生命,也可以指动物的生命;“深处”相对于“表层”;“花朵”是譬喻,比喻美好的事物,“生命”限定了它的所属,而“深处”则厘清了“花朵”的边界,这里的花朵不像自然界的花朵那样开在“额头”,它不具有“可视性”。将文题作整体思考,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切合题意的“花朵”应该理解为生命中深沉而美好的东西——信念、爱、友情、理智、理想、善良、正义、关怀、感恩等等,这一理解有弹性,但也有“弹性限度”。如果考生将“花朵”理解为“美貌”,那显然不合题意,因为它超出了“弹性限度”。如果有考生既写了“信念”又写了“爱”,那是切题的,因为在“花朵”的数量上,命题者并没有设置“边界”。

    在审题问题上,有两点需要特别强调。

    一是要严格区分“根据材料提炼观点作文”和“以材料为导引的话题作文”。根据材料提炼观点作文,材料不可以不认真研读,因为它是观点的发源。如果是以材料为导引的话题作文,材料可以不管不顾,因为材料只是个引子。当然,作为引子的材料也决非毫无用处,它可以作为我们审题立意的参考或向导。区分这两类性质不同的题型的关键是看题目的表述中有没有“从材料中提炼观点”的要求。

二是根据材料提炼出来的观点,应该是基于对材料的整体把握,切忌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如作文题“阅读下面的一首诗,根据要求作文。‘岸与岸没有多少距离,只要有船,或者飞机,或者翅膀……五湖四海也只是小小环球。/山与山并没有多远,只要有车,或者索道,或者脚步……地球已是一个村落。/人于人也不隔肚皮,只要有心,或者目光,或者肝胆……都是最应懂得宽容的灵长。’揣摩诗人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以“距离”为话题作文。”这道题看似普通的话题作文,其实不然,因为题目中有“揣摩诗人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一语,它就异化为“根据材料提炼观念作文”了。这首诗有三小节,运用比兴手法,第三节才卒章显志。材料的题旨指向人际交往,话题“距离”指的既不是“岸与岸”之间,也不是“山与山”之间或者其他什么事物之间的距离,而是指“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俗语说“人在对面,心隔千里”、“人心隔肚皮”,而本诗作者却认为,作为“最应懂得宽容的灵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以靠“心”、“目光”、“肝胆”等来缩短,甚至消除。如果考生不能整体把握材料的寓意,断章取义,立出诸如“人与人之间距离的缩短得益于交通业的发展”、“人要懂得宽容”的意旨,就跑题了。

三是二元或多元话题作文的立意。二元或多元话题,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轴心,中间用“与”、“和”等词连接。这样的题目应以两者之间的关系为立意主轴,切忌单打一,拘于一隅。如“时尚与责任”一题,考生的立意不能仅立足于“时尚”抑或“责任”,应该着眼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有以下三种:①并列关系。屏弃时尚,承担责任。既要追求时尚,又要勇担责任。②条件关系。追求时尚必须以承担责任为前提。③递进关系。要时尚更要责任。考生不一定要写成议论文,但有一点是必须坚守的,那就是读完你的文章后,你要让阅卷老师明白,你对“时尚”与“责任”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定位的。

         军规之二: 不要用两只脚去测量河水的深度

    有些考生作文水平一般,可心气高,总想出奇制胜,一试成名。他们不按常规思路立意、选材、谋篇布局,喜欢弄险。若是平日里自由写作,自然无可非议,但在事关自身前途命运的考场上“走钢索”,就无异于用两只脚去测量河水的深度了。

    比如题目“人生,需要我们认真思辨的哲理太多:德与才、苦与乐、美与丑、愚与智、荣与辱……请以‘人生哲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有些考生觉得省略号前的“德与才”等语平易庸常,于是竭力挖掘省略号所蕴涵的隐含信息,这种想法是好的,问题是这要求考生对省略号前的示范立意作出正确的思考辨析,在这个基础上作出的“延长线”才不至超出边界。比如有位考生以“乐于奉献”立意,虽也关乎“人生哲理”,但并不符合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因为省略号前所提供的示范立意给出的都是矛盾对立的双轴,如果改成“奉献与索取”就切题了。鉴于此,笔者建议那些思辨能力薄弱的考生,尽量在示例中选择立意方向,确保基本盘。

还有些考生随意更换话题,这是极端危险的。如命题作文“热”,有考生通篇以“燃烧”点题,诚然,“燃烧”和“热”有关联性,但两者并不全等,有偏题之嫌。更有考生通篇叙写“亲情”,在作者本人看来,“亲情”当然是“热”的,因而也就符合题意了,这就叫胡乱联系,按此逻辑那还有什么文章算偏题呢?因此建议考生在没有绝对把握判定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完全相等的情况下,千万不要转移话题。万一在考试过程中发现自己好像转移话题了,那就得采取补救措施。可以在文章的节点处(开笔之端、叙事之后、析例之时、收尾之处)打“补丁”,用议论性语言稍稍弥合你的话题和原题之间的逻辑漏洞。如“亲情”一例,你可以打上类似这样的“补丁”:在我跌入人生的低谷,心灰意冷的时候,是亲情给了我热量,我像冬蛰的蛇,在母亲的抚摩中解冻,在父亲的目光中发热。如果没有亲情,对于我,这世界真的很冷。不过,“补丁”终归是“补丁”,明眼人是能看出“接缝”的,哪里有一气呵成、浑然一体好呢?

作文的立意有三个原则:适题,适己,适时。

适题,前文已有浅见,不再赘述。适己,合适的就是最好的,只有选择自己有把握的角度立意,才有东西写,才能写出真情实感,写起来才顺手,文气也才流畅。适时,就是要有时代气息,要关注时代,关注现实,体现人文情怀和公民意识。

                     军规之三:虚实幻化

遍观近几年的中、高考作文命题,纯命题作文有回归之势。相对话题作文而言,纯命题作文留给考生自由选择的空间有所萎缩,为防止过度,命题往往虚实两可。如“热”,可以理解为天气,叙写在炎热的日子里发生的故事;也可以理解为气候,探讨环保问题;这些都是实解“热”。如果虚化,则可以探讨“韩剧热”、“网游热”等社会文化现象。又如“回家”,“家”可以实解为家庭;也可以虚化为充满爱和温馨的精神上的归宿感。再如“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风景”可以实解为自然风景,也可以虚化为美好的风俗人情。即便是像“锁”这样看似只能实解的题,也可以虚化为“心锁”。单纯从立意层面看,实解和虚化并无正误之分,但有高下之别。虚解更能体现考生的思维品质、才情。当然,具体到考生本人,不必强求,应以“适题、适己”为先,若果真有好的素材,往实解方向立意,仍不失为明智之举,毕竟立意再好还需要素材支撑。

军规之四:咬定青山不放松

这里的“青山”指文章的主旨。文章的主旨一旦确定,便应视之如青山,岿然屹立,不可动摇。在整个行文过程中,考生应不时抬头看看那座“青山”,做到眼里有,心中有,笔下有。写什么、怎样写才能更好地表现主旨,这是一个与整个作文过程相始终的问题,须臾不可忘。

从宏观方面讲,你要思考你所占有的材料中,哪一则或哪几则材料更切合你所要表达的主旨;材料选定后,你还得思考,哪些与主旨关联紧密,是主干,必须详处理,哪些只是必要的交代,可以略处理。再有如何起笔又如何收尾。以上这些都是直接关系到写作成败的大问题,一定要在动笔之前有个通盘的哪怕是大致的考虑,切忌边写边想。微观方面,遣词造句,乃至段落的划分,标点符号等等,总之,一切都要以能否更好地表现、彰显主旨为考量。有的考生,主旨意识不强,信笔写来,有话说就多说两句,没话说就少说两句,东一榔头西一棒,“飘飘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这种近乎“梦游”的写作状态是绝不可能写出像样的文章的。还有的考生宏观问题考虑不周,仓促动笔,写着写着,就不知不觉发生“漂移”,常有游离于主旨的文句甚至文段闪将出来,这样的句子多了,主旨也就被淹没了。

军规之五:玩深沉是要出人命的

    古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这里的“平”可以理解为故事情节平淡,没有起伏,没有悬念,吸引不住读者;也可以理解为结构布局平易,缺少变化,因无“摇曳”而不“多姿”;也可理解为主题的表达太过平白,不够含蓄,没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空间。“平”似乎成了作品的硬伤,诚然,就自由创作而言,“平”确实不是正面的评价(语言风格除外),但考生生在考场,并非自由撰稿人,考试结果又事关前途命运,这“平”字就不能轻易否定了。笔者特别要强调的一点是主题(或主旨)的表达方式,含蓄要有度,切忌晦涩、朦胧,因为每份试卷老师只有2分钟左右的时间阅卷,只能“囫囵吞枣”,没有时间咀嚼品味,如果因此而误判,那也是情有可原的,而这样的误判却是考生不可承受之重。所以笔者要给那些写作水平不高,只立足于拿基本分的考生一个建议,如果你没有能力拿捏“深沉”的分寸,不能确信你的主题是显豁的,你还是老老实实把它给点明了。

军规之六:写什么就是什么

为了给考生足够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命题者一般不限定文体。但不限文体不是说不要文体,你选择了什么文体就应该写成什么文体,而不能写成“四不像”。记叙文要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要有中心人物,要有细节描写。记叙和描写的成分要占到篇幅的3/4,最少不少于1/2。议论抒情要基于记叙和描写,要少而精。议论文观点要鲜明,论据要充分,论证要严密。尽量不要写纯抒情性散文,那样的文章很容易因内容空洞而给人无病呻吟的感觉。尽量不要写科幻作品,科学知识的欠缺很可能使你的作品看起来更像“魔幻”。采用“故事新编”的形式要慎之又慎,因为你的“新编”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故事”的理解深度。写散文要有一定的文学素养,“散”得开有赖于丰富的积累和敏捷的思维,“收”得拢则需要较高的驾御素材、“串珠成线”的本领,前者绝非一日之功,后者倒是有捷径可寻的——如果你实在找不到更好的将众多素材连接成篇的方法,那就仿照电影蒙太奇手法采用“片段式”。

在议论文的写作中,有两个问题一定要处理好。

一个是事例的叙述。议论文中“故事”已经异化为“事例”,它只是个例子,它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为说理服务,所以它不同于记叙文中的叙述,它不讲求生动形象,只要粗线条概述就行了,一般不用描写,更不能铺陈展开。这一点很重要。有些考生的“议论文”之所以变异为“四不像”,主要就是用记叙文中描写的笔法来写议论文中的事例,造成既不是记叙文又不是议论文的观感。举个例子:

春秋时齐国连年灾荒。有个姓黔敖的富人在路边设了一个粥摊来周济逃荒的穷人。一天,黔敖看见一个人用袖子蒙着脸,没精打采地走过来,就高声喊到:“喂,来吃粥。”来人抬眼看着黔敖说:“我就是因为不食嗟来之食才落到这样的地步的。”说完他辞谢了黔敖又向前走了,终于饿死在路边。

这段文字算叙述还是算描写呢?应该说是叙述兼描写,描写的成分多一些。把这段文字放在记叙性文体中,当然可以,描写的笔墨甚至还可以更多一些,譬如富人傲慢的神态、贫者濒死的形容都有扩展的空间;但要是把它放在议论文中,描写不但不能再多甚至还可以“瘦身”,像其中的“用袖子蒙着脸,没精打采”就可以用“一个乞丐”概述,甚至可以进一步精简为:春秋时有个富人在路边设粥摊周济穷人。可有人宁可饿死也不愿领受,原因就在于他那是“嗟来之食”。议论文中的记叙只要把下文议论所需要“基质”抛出来就行了,像这里,只要材料中能包含这样的意思“施舍是不敬的,因此穷人没有接受”就算任务完成。

第二个就是析例的问题。有许多考生不知道析例,他们咣铛一声把例子扔到读者面前拔腿就走,问之则曰:“事实胜于雄辩。”这样做的结果是:例子是例子,观点是观点,两者并不粘合,且不说文气不畅,要知道例子并非天然为你的观点而生,例子可能有若干意义指向,譬如上面那个“不食嗟来之食”的例子,它既可以用来论证“人要有气节”,也可以用来论证“真正的慈善不是施舍”,甚至还可以作为“反例”来论证“人要有忍量”。也就是说,早就存在的例子和你的观点之间是有逻辑“隔阂”的,这个“隔阂”只有借助于语言才能弥合,而这里的语言就是对例子的分析,通过分析,在例子和观点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仍以“不食嗟来之食”一例为例。如果你要论证的观点是“人要有气节”,那么可以在述例之后接上这样一段议论:宁可饿死也不食嗟来之食,这就是气节。一声“嗟,来食!”,如同唤狗。可是人不是一块能行走的“肉”,他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还有“灵魂”,是“灵魂”赋予了他“人”的称号,一旦一个人丧失了骨气和节操——气节——他做人的尊严也就失去了,他的灵魂也就死了。如果不能像一个“人”那样活者,那就像一个“人”那样死去,这就是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慷慨赴死的原因。如果你要论证的观点是“真正的慈善不是施舍”,那么,可以在述例之后接上这样一段议论:“嗟,来食!”盛气凌人的语气,满脸的鄙夷和不屑,这是“慈善”?不,这是“施舍”!慈善是一颗善良的心灵对苦难的身同感受,是对生命个体在强大的厄运面前痛苦挣扎的体悟,是物质上帮助,更是精神上的关怀;而施舍只是满足富人以“善人”自我标榜的虚荣罢了,与慈善无关。如果您想行善,这很好,但先请您放低自己的身段,双手捧好您那碗“粥”(哪怕只是白开水),道一声:“兄弟,这边来!”如果你要论证的观点是“人要有忍量”,那可以在述例之后接上这么一段议论:宁可饿死也不食嗟来之食,好样的,成就了“有骨气”的名声;可是,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一次的生命往往还不仅仅属于我们,它至少属于我们的亲人,而如果我们的生命有幸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相关联,那它就更不属于我们,我们没有权利轻言放弃,除非事关国家民族利益。活着有时比死更艰难,发泄总比忍耐来得容易。请记住,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我们去做。我想,我如果是那位春秋饿汉,我会选择默默地喝下那碗稀粥(不要苛求那位富人,也不是所有的富人都舍得施粥)而后默默地离开,如果侥幸不死,如果日后有出头之日,我也设摊施粥,我会给伙计们定个规矩:禁用“嗟”!顺便说一句,写作议论文未必一定要板着面孔,可以轻松活泼一些,你能够想象,阅卷老师总听一个毛头小子或丫头片子在他老人家面前拉着脸讲大道理是什么感觉。

军规之七:写出真情实感

一篇作文,阅卷老师一般只作2分钟的停留,所以通常情况下只能粗读甚至跳读。但也有例外,那就是作品有真情实感。人都是有好奇心的,当一段极富个性色彩“真实”(其实未必真实)的人生经历及由此产生的情感体验摆放在阅卷老师面前时,他就可能因为猎奇心理而暂时忘却自己的阅卷老师身份,沉将进去,情不自禁地(而不是耐着性子)一字不落地把文章读完,于是这个考生得到特别的眷顾。

怎样才能“勾引”住阅卷老师?

选材是关键。在“主旨”的统率之下,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心中有数,笔下有路,文气既畅,也容易写出真情实感。可有些考生,偏偏舍近求远,写自己不熟悉的生活,写自己未曾经历的情感,于是只能胡编乱造,无病呻吟。这些考生之所以舍近求远,冒险杜撰,多半是觉得身边都是些庸常之人,琐屑之事,既无美感,也无意义,实在难登文学大雅之堂,殊不知,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善于发掘的头脑,而这一切的根源在于心灵的钝化。没有感恩的心,你就无法体验感人肺腑的亲情;没有平等宽容的心,你也很难感受到刻骨铭心的友情。

与小学老师的一次邂逅,能演绎出这样一篇文章:

                       老师老了

  那是一个平常的日子。很偶然地,在街上,碰见了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

五六年没见,老师老了,头上有了稀疏的白发,脸上有了岁月的涟漪。

“老师。”我不由自主地拢过去,怯怯地,甜蜜里有莫名的忧伤。

“你是……”老师微笑着,上下打量着我。

显然,她认不出我了,她心目中的我永远是个孩子。

“噢,我是王迪呀。”

“哎呀,都长成大姑娘了。”她伸出手来,先是摸摸我的脸颊,又抚弄我的鬓发,她已经不大够得着我了。

“您好吗?”我抓住老师的手,这只手已不像记忆中的那么饱满了。

“我很好呢!”

简单的对话,让我幸福到想哭。

那时的我,成绩不是很好,但老师却特别宠我。由于是刚从生活了好几年的南京回来,我一句方言也不会,还尽给她添乱。记得有一节课上,她让我读“a,b,c,d……”,我支吾了半天,就是不吭声,她走过来才发现我嘴里咬着糖果呢,她用手指戳着我的额,笑骂道:“馋丫头。”我始终记得她那爱怜的眼神,像妈妈一样。

也只有我,毕业后,还记得在每年的教师节给她寄贺卡。

“这真的很难得。真是谢谢!”她说。

我微笑。

她的背有点驼了,她说她就快退了;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她不大适应了。

哦,老师,是该歇歇了,累了这么多年了。

那天,老师盯着我看了好久,末了用手掐着我的脸:“瘦了,那时候,肉多。”

“都让您给掐的。”

“你这个小东西。”

看着她缓缓消失在人海里,我忍住泪,人海茫茫,我不知道何时才能再与她相见。

年华似水,

匆匆一瞥,

多少美好的日子,

在眼眸中沉淀

……

笔者给这篇习作所作的简评是:虽说“人生何处不相逢”,但有许多人,在淡出我们的生活之后,就只隐藏在我们记忆的收藏夹中。一个偶然的机缘,他又重新弹出,放在我们的面前,这时,就有一段与那个人有关的旧日影像被激活,它让我们有机会回顾我们已走过的人生,生老病死,聚散离合,定影之后,历历在目,让人感慨不已。作者就是点击了人生中这样一些“匆匆一瞥”,用清淡的笔墨“打开”它们,让读者藉由一个人生的截面,领略“生”的美好与仓促。

可以肯定地说,我们每一个人的记忆深处,都会有这样一些看似庸常的“琐屑”等待我们把它“激活”。

当然,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原生态的事件和情感往往是粗糙的,它只是“毛坯”,我们不能把它“拷贝”到我们的文章里,我们得依据主旨的需要,对它进行“艺术处理”,使“生活的真实”升华为“艺术的真实”。譬如上面这篇《老师老了》,其中的对话描写、心理描写不用说肯定是“艺术”过了的,就连其中的主要情节也有可能是“艺术”的结果。老师也许确曾笑骂过“我”“馋丫头”,但并未“用手指戳着我的额”,也许“我”当时也许并未能说出“都让您给掐的”这样俏皮的话,也许……但是这有什么要紧呢,没有人会计较这些。所以对于我们的生活,对于我们在生活中的情感体验,我们有权利,更有必要用审美的感觉去美化它。至于别人的文章,别人的故事,既要用我们已经确立的“主旨”对它们进行“再加工”,还要用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感去“照射”它们,使它们成为自己文章中圆融契合的一部分,简单点说就是更像“我的”,是“我的”“真情实感”。仍然以上文为例,假如你是个女生而你要写的那个老师是个男的,你因为看着别人写“戳着额头笑骂”、“掐脸”很有生活质感很有情趣就拷贝到你的文章中,美感就会在你“卸载”的过程中荡然无存——你必须重新“编辑”。

最后要强调的一点是,并非所有的真情实感都有表达的价值。自私、褊狭、阴暗甚至龌龊的情感即便是真实的,也因与人类的普世价值,与人类向上、向善的主流背道而驰而失去意义。健康的真情实感应该具有人文情怀,关注人生的幸福、追求、痛苦、困惑、挣扎……应该突显公民意识,关注社会的阴暗与光明,丑恶与美好,发展与发展孳生的问题……喜怒哀乐忧惑,一切都源于对生命的关注、尊重和悲悯。

                 军规之八:切口要小

就中学生而言,由于生活的底子薄,专业知识贫乏,理论水平有限,所以尽量不要去写重大题材,大处着眼可以,但一定要小处落笔。写环保,你不必非得写“臭氧层空洞”、“南极冰川消融”,你就写你家门前小河,写小河的过去和现在,写你和小河的情缘。写改革开放的成果,你不要搞数字发布,你就写你们家从蒲扇到电扇再到空调器的变迁。写应试教育的弊端,你不要卖弄你那点可怜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也不要把你们学校的作息时间表、课程表都拿出来“晒”,你就写你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请看下面这篇文章:

解     放

盼了一个多月,终于盼来了学校放大假的日子,那心情,只有扭起大秧歌高歌“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才能抒发。想想,整整一个月,31天,没能和电视亲密接触,那感觉真好像是被世界抛弃了;什么肥皂剧、广告片的,只要有声音图像就行啊。

老爸老妈总算出门了,可我还不能轻举妄动,老爸可是会使回马枪的主。20分钟后,警报解除,我蹩进他们的卧室。“就一会儿,就一小会儿!”我在心里发誓。

“上帝啊,饶恕我这个罪人吧!”我一边祈祷一边奔到电视机旁,心中抑制不住的狂喜。

掀开机套,一个黑乎乎却装着无限精彩的“潘多拉”出现在我眼前。我像阿里巴巴发现了财宝一样,一边围着电视兴奋地打转,一边不停地搓手,直搓得掌心发热。

“罪过,罪过,南无阿弥陀佛!”——我是中国人,不该信上帝,该信佛祖。还好我还没有丧失民族气节。

双手合十,我来到电视机前,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我感觉我的手——我这才知道什么叫“罪恶的手”,我竟也长着这样一双手!它在颤抖,它居然着了魔似的伸向了那盒子,它打开了它!魔鬼一下子都逃了出来,他们都长得很妖艳,他们法力无边!

可是他们对我似乎力不从心。有一种东西在我的血液里搅动,它在挣扎,不肯就范。

我的脸在发烧,我要窒息了,我觉得自己正沉入炼狱。我觉得我正被反剪双手押上法庭。

法官:老师。

原告:父母。

物证:电视机。

人证:我残剩的良心。

他们都高高在上,只有我——本案的唯一被告——跌坐在地。

我被判有罪!有罪!有罪!有罪!!……四周“有罪”的声音在相互生发、酝酿、碰撞。

“叮铃铃!……”一声惊雷,将我从死牢里提起。

“你在偷看电视吧,你小子就是管不住自己,都什么时候啦,初三啦,还有几个月?别忘了你妈在工地上拎着泥桶呢!”

那盒子开着,但没有声音,也没有画面,它是一片白地。

我也是一片白地。

笔者给这篇文章所作的简评是:从立意角度说,本文并无出奇之处,是一般中学生拿到“解放”这样的文题都能想到的。作者拾取放大假时一个人乘父母不在家偷看电视这一曾在许多学生身上发生过的故事,从侧面表现一个高三学生的生存状态。在讲述这个每天都还在不知什么地方上演着的故事时,作者避开与父母因为看电视而起的正面交锋——那些激烈的言辞往往因为只是宣泄而被当作无知和无礼,作者甚至没有流露一星半点不满和怨恨,高明的作者只是把偷看电视这一过程心理化了,当“看个电视”这一最寻常的生活需求被演绎成惊心动魄的心理挣扎时,我们对学生这一群体的生存状态,应该给予的大概就不仅仅是同情了。妙就妙在剧中的孩子是个“自觉的孩子”,虽然他是个自觉的孩子,但这并不排斥他有一颗孩子的心,所以他才那么痛苦!怨谁呢?不知道!如何解决?不知道!这样的问题似乎有似于《祝福》中那位城里来的识字儿的先生在祥林嫂“定定的目光”中遭遇的问题。悲哀从读者的心底漫起。读者“也是一片白地”。

请考生记住,没有一道中、高考题目,不可以在你的生活中找到“射影”,否则错不在你,应该担责的是命题老师。

                    军规之九:笔力要集中

应试作文的篇幅,通常都在800字左右,这就要求考生用墨要经济,讲求效率,要把笔力集中在文章的“重心”,切忌旁逸斜出,枝蔓横生,这样才能确保“顶端优势”,使人物形象丰满,主旨显豁。

记叙文不能流于一般性叙述,叙述留给读者的只是粗线条的轮廓,所以通常只用于交代、演进事情发生的原由、发展的过程。塑造人物形象,寄托思想感情主要靠描写,尤其是精彩的细节描写。“墙角边有几把笤帚”,这是叙述,它只表明一种“存在”,信息量少,像这样的文字几近废话;“墙角边横七竖八地躺着几把笤帚”,是描写,它展示的是一种存在“状态”,这个班级的学生素质、管理水平就由此可见一斑了。“他穿一条裤子”,这话没意思,“他穿一条皱巴巴已经褪了色的裤子”,这就透露了“他”的经济状况。细节描写,“细”在动作、形态的分解(有似于影视里的“慢镜头”、“特写”),“细”在修饰语与限制语的精雕细琢。

笔力集中在何处?这个问题是个大问题,事关成败,所以考生必须在动笔前勘定。

                     军规之十:材料要新

记叙文的选材问题,前文已论述,这里要说的是议论文的选材。

议论文中,作为论据的事例也要求新。不要老是拿司马迁、屈原说事,这些尽人皆知的大名人,哪个不是考场里的“熟客”,你又何必去“追尾”呢?笔者建议擅长写议论文的同学平时要注意搜集各类素材,以备不时之需。一个素材往往可以满足几个方向的立意需求,也就是为论证不同的观点服务,有心的考生应对所搜集的素材进行解析,标示其可以运用的方向,这样才能以一当十,以少胜多,在考场上才能胸有成竹、左右逢源。

                      军规之十一:入题要快

入题要快捷,如风行水上,给阅卷老师一种干净利落朝气蓬勃的第一印象。

记叙文,不要以“老太太嚼蚕豆”、“老牛拉破车”式的“慢板”开头,这样的开头,看上去四平八稳,却使人昏昏欲睡。可以尝试一开始便进入描写,可以描写事件中某一个人物的语言或行为,最好这句话这个动作有点叫人摸不着头脑,甚至可以一开头就把结果哐镗一声扔在阅卷老师面前,吓他一跳。不要怕,在开头方式上创新不像在立意上创新,它几乎没有风险。

记叙文,就是在行文的过程中也要保持一定的速度,只在需要停留的地方停留,其他那些可有可无的废话少说。写文章要防止走两个极端:一是把读者当傻瓜,什么都不懂;二是把读者当神仙,什么都知道。必须交代的当然要交代清楚,其他的留给读者自己通过想象去补足。

议论文开头一般不要超过4行,中心论点亮出来就收笔。当然,可以考虑在提出论点的方法上来点花样,譬如引用、对比、先破后立等等。

军规之十二:门脸儿要靓

谈恋爱,长相很重要,尤其是初次见面。在考场上,我们也不妨认为考生与阅卷老师之间有一场特殊的恋爱,这场恋爱在纸上进行,见面时间只有2分钟,如何让阅卷老师对你一“见”钟情呢?最基本的一条,你得把自己收拾干净了,简单地化个妆,让“门脸儿”靓起来。

取个靓一点儿的题目(如果是自拟题目)。

把字写工整,注意文面的整洁。现代文阅读也好,语言运用题也好,答题量不大,字就是草一点,在整体的观感上没有作文来得强烈,要是整篇作文都字迹潦草,那整个儿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邋遢!你出门“相亲”就这么一副尊容,平时居家过日子就可想而知了。这样的文章别说高分了,就连让阅卷老师拿正眼瞅你一下都是奢望。

如何开头,不消说,在动笔之前就应该想好了;如何收尾,最好在动笔之前也有个大致的构想。题目、开头是你与阅卷老师第一次“对眼儿”,而结尾是你“临去秋波那一转”,岂可草率?文章写完了,把全文浏览一遍,修改错别字和病句,(其余的尽量少动,因为涂改会影响文面,可能得不偿失)如果时间不够,你最起码把开头和结尾两段检查一下,千万别在这两个地方丢丑,那可是“门脸儿”。

           军规之十三:决胜在动笔之前

许多战事,在第一枪打响之前胜负就已见分晓了,战场上的厮杀只是帷幄之中运筹的推演。作文也一样,动笔之前通盘周密的谋划是取胜的关键。一些大问题是不能边走边想的,比如立意的确立,文体的选择,材料的筛选,写作“重心”的勘定,都必须谋定而后动。

这里有一个心理上的栏杆需要考生去跨越,当你看到其他考生已经“出发”时,你是否耐得住寂寞,沉得住气,作“静夜思”?其实你不必紧张、烦躁,只有袖手于前,方能急书于后,一旦动笔,你一定比他们快,胜算比他们大。这可不是赛跑,谁先跑,谁跑得快,谁得冠军,慌不择路走进的可能是死亡之海。

           军规之十四:草稿要草

草稿,顾名思义,不“草”还不行。考场之上,说是先在稿纸上把文章写好了,而后再抄到试卷上,时间上不允许;说是只打腹稿,稿纸弃之不用,似乎又有点玄,这就有了一种折中的办法,打草稿。草稿记录的是思想的碎片,电光石火般的思想瞬间发生又瞬间湮灭,我们用一两个句子甚或一两个词将它记录下来,以便将来按图索骥。因为是碎片,所以不求严谨,如梦呓;因为稍纵即逝,所以不求工整,如狂草;因为思维的跳跃性,所以不求连贯,如蜻蜓点水。就外观来说,草稿就应该像一幅“野兽派”绘画,而不是工笔花鸟。

军规之十五:字数要足

字数不足是硬伤。平时作文经常发生这类情况的人,可以在行文的过程中,尤其是文章的“重心”处多作一些停留,这样的地方多写两句没有妨碍。如果已近煞笔了,发现字数还差一截,那就慢踩刹车,让它再滑行一段距离,这是废话唯一可资利用的地方。

            军规之十六:平时要养兵

将应试作文的一些注意事项名之为“军规”,实在有点“耸人听闻”,但在我这篇文章将要杀青时才发现,至少在一点上应试作文和用兵是极为相似的,那就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时不“养兵”,不“练兵”,纵使“兵法”再高妙,终是纸上谈兵。就作文而言,所谓“养兵”,就是多读,多记,多悟——不断吸收,直养得“膘肥体壮”;所谓“练兵”就是多写,多改——经常运用,直用得得心应手;至于“兵法”,唯一的用处就在于使训练更有效率而已。